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第二阶段是在安东都护府完成战争准备以后,全力向开城进行攻击,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攻克,从而达到打击高丽军民继续抗击的信心。
第三阶段则是水路并进,由水军都督郑梦龙率领的水军将从海路切断高丽的退路,确保高丽无法从倭国获得任何形式的援助,同时陆路上扫平高丽的残余抵抗势力,从而将其完全征服。
杨莲对于高定边的这个提案颇为赞许。因为他很清楚之前与高丽的作战行动中高定边所率领的虎卫营有着极其显赫的战绩,尽管他的官阶还比不上盖言晓和华猛,可是在军中的威望却已经可以与之比肩了。加上杨莲对于粗野莽撞的武将并不是特别喜欢,而像高定边这种有勇有谋的人才更能得到他的赞许。在与盖言晓和华猛商议出一些细节上的调整以后,高定边的提案获得了通过。
由此华猛和盖言晓一边在边境防御高丽可能的军事行动,一边开始训练军队,调整人事组织,而高定边则率领着虎卫营的部队开始了行动。
高定边的袭击对于高丽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因为虎卫营的威名早已在高丽广为流传,士兵们对于这支虎狼之师一直心存畏惧(这也是辽东都护苏成栋将这支精锐之师留在高丽没有带回对突契作战的前线的原因)。而且这支部队全部由骑兵组成,来去如风难以捉摸,要堵住这支部队恐怕非得要十倍与它的兵力才行,可是现在的高丽就算有这样的兵力也无法完成集结调动。因为如果那样做了的话,高丽与绢之国的边境线上就会出现严重的兵力不足,如果绢之国借机发动攻击的话情况就不堪设想了。
既然高丽军队无法集结起来对付高定边部。这样一来,高丽军队就成了无法对付他的一群可怜的散兵了。他们只能窝在据点内躲避。一旦贸然出击就会遭到灭顶之灾。可即使是这样也无法完全避免被高定边攻击的命运,因为他会趁着高丽军队外出砍柴的机会发动进攻。对于那些相对薄弱的据点也会发起突然袭击,每一次与他遭遇的高丽军队都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由此继“吃人的红虎”王汉新的恶名之后,高定边也获得了一个诨名“噬魂的黑虎”。
连续几个月的袭扰作战让高丽总共损失了将近四千名士兵,更关键的是让高丽军队的调动和士气受到了打击。
此时盖言晓和华猛已经完成了战争的整备和训练,杨莲立即展开了第二阶段的作战。
以作战兵力来看杨莲并不占优势,双方的兵力都是四万人左右,可是以士兵的作战素质来说就大不相同了。因此此次作战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突然性,这将极大的左右双方胜负的天平往哪一边倾斜。为此华猛率领一万大军假意在平山方向向高丽发动了突然的猛攻,其猛烈程度让平山守军很快就抵挡不住,连连向开城求援。
崔健江不能坐视平山陷落,因为平山一旦陷落那么开城的门户就将对绢之国大开,因此尽管成云强烈反对,他还是派出了一万五千援军。这个消息立即被高定边安插的细作送给了平壤的杨莲,杨莲急令盖言晓展开行动,于是盖言晓的两万五千主力沿着海边对高丽展开了疾攻。
驻守在海岸的高丽军队原本是高丽最精锐的部队,其中还包括了成云带来的一部分老兵,无论兵力配置还是作战能力都可以应付盖言晓的攻击,可是由于高定边的袭扰迫使他们只能窝在自己的据点之内防守,结果使得各部队之间的通讯和联动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面对盖言晓的大军他们成了相对孤立的散兵,从而被盖言晓打了个措手不及,成了被各个击破的对象。
开战仅仅五天,高丽沿海的据点就被拔掉了二十几座。剩下一些零星的据点也已经只能自保而无法威胁到绢之**队的行动,盖言晓的部队很快就跨越了这条崔健江精心构筑的防线,朝着开城挺进了。(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七十八章 六 夺取开城
等到崔健江意识到自己被骗的时候,盖言晓的前锋距离开城已经只有两天的路程了。此时他才想起了成云的正确判断,连忙将成云召来询问对策。
成云是有苦难言。身为高丽的客将,他在高丽的武将之中从来不受重视,唯一能够例外的就是已故的高丽统帅卢炫。为了报答卢炫的知遇之恩,他毅然接受了卢炫的嘱托担负起重振高丽的重担。可是高丽国王崔健江对于成云却并不信任,尽管表面上的礼数十分周到,但是成云明白崔健江的内心对于自己是处处设防的。这次崔健江罔顾自己的忠告出兵援救平山前线,终于中了绢之国的圈套就是很好的证明。对此成云不能做出任何表示,因为无论如何动作都会令崔健江增加对自己的不信任。可是现在大难临头崔健江又把自己找来问计,说实在的成云也没有办法。
目前高丽军的主力被牵制在了平山,沿海防线输得莫名其妙,即使将那里逃回来的败兵组织起来,开城的兵力要阻挡绢之国的进攻也很艰难,这个时候如果把平山的主力撤回来的话,那么华猛必定会尾随其后进行追击,到时候别说平山会失守,就连这支大军也有被击溃的危险。
要是把布置在东部江原道的部队调回来的话,一来是远水难解近渴,二来是难保敌军不会趁机攻击江原道,一旦江原道失守,广大的高丽南部地区就等于敞开了大门。
成云不是神仙,他手里可没有能变出兵力来的法宝。眼下开城的危局成云搜肠刮肚竟想不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计策。面对崔健江的询问,成云只得硬着头皮提出了一条他所认为的最为正确的对策——放弃开城。
“放弃开城?!”崔健江顿时扬起了眉毛。
“陛下,请听臣一言。以目前的态势而言我军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及时赶来援救开城的危机,敌军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敌军并未对开城形成合围态势。况且平山地区我军造成了对华猛军的局部优势,盖言晓部绝不会坐视华猛陷入危机的。所以现在如果陛下放弃开城南撤的话,盖言晓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追击我们。我军先行退到西瓯城,那里的城池比开城坚固。我们可以利用这段距离来赢得时间,发诏书让各地勤王的军队到西瓯城集结,在那里与敌军展开决战。”
“卿的意思是要放弃平山的那两万大军,让他们为寡人逃跑赢得时间吗?”
“陛下不要误解臣的意思。我们是撤退,而不是逃跑。现在如果留在开城,那么我们就会被敌军包围,开城的城防确实坚固,可是一旦被包围以后我们却没有足以解围的兵力。更没有能领导援军的领袖,这样下去开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眼下我们被绢之国算计了一道,要扭转这个局面并不容易,可是高丽的根本问题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陛下您的安危。只要陛下还在,那么我们就还有重振旗鼓的机会,反之一旦陛下被困住的话,那么放眼高丽还有谁能振臂一呼,召集军队收复失地?到那时候,敌军乘机攻略各地。大家都没有主心骨支撑的话,高丽丢失的就不是一城一地,想要重整河山就会变得更加困难重重了。孰轻孰重。还请陛下圣裁。”
成云的一番话说中了崔健江的软肋,眼下高丽最大的问题就是王室仅剩他一人,当初离开平壤城时他还有子嗣,可是却没有带出平壤,如今他只有两个儿子,可是都不满三岁,高丽目前没有了他,那就如成云所言大家将会失去向心力。
眼见得崔健江已经动心,成云忙道:“陛下。现在时间还来得及,陛下早一刻下定决心。那么我军就能带走更多的物资和兵力,请陛下定夺。”
“不战而逃啊。这叫高丽百姓如何看待寡人?”崔健江咬着牙道。
成云听了忙跪倒在地道:“陛下请放宽心,请陛下尽快出城,臣愿意率领少数军队留在此城迎击敌军,等陛下进入安全地带以后臣会放弃此城,然后寻机带领平山的友军向西瓯城转进的。”
崔健江听了成云的这话不禁动容,连忙站起身来走到成云近前将其扶了起来:“爱卿有如此忠肝义胆实是寡人之大幸,如此就拜托爱卿了,请你奋战。”
“臣定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隆恩,请陛下速速准备!”
君臣两人商议已定,不再耽搁时间,立即开始着手准备。开城的军民无法全部撤离,崔健江只带上了三千亲卫军和一些零星的部队,外加所有的马匹牛只以及尽可能多的粮食武器,匆匆离开了开城。而成云则领着两千士兵继续防守开城吸引绢之国的注意力。
盖言晓的前锋部队在第二天的傍晚赶到了开城,成云毫不客气带领士兵出城截击,把这支先头部队给驱散了。
第三天一大早,盖言晓的大军杀到,成云紧闭城门拒不出战,在城头上虚设旗帜让盖言晓无法判明城内的情况。盖言晓果然中计,率领士兵开始攻城。战况十分激烈,成云的部队数量太少,要调配合理十分困难,好在盖言晓兼程而来,缺乏攻城器械,因此开战的头两天没有任何进展。
对此盖言晓大发雷霆,命令全军休整一晚,第二天全线进攻,誓要夺下开城。
成云则趁着盖言晓停止攻击的当口,趁着夜色离开了开城。等到第二天盖言晓准备全面进攻的时候才发现开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除了满城的百姓外已经找不到一个高丽士兵了。
高丽的新都开城就这么落入了绢之国的手中,可是夺下开城建立大功的盖言晓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种被对手耍了的情绪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找到高丽军的踪迹!这是盖言晓下达的死命令,绢之国的军队四下开始搜索高丽军的踪迹。这是盖言晓犯的第二个错误,他因为一时愤懑忽略了此时正处于劣势的华猛军,由此给成云营救平山的友军留下了一线可乘之机。(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七十八章 七 截击
盖言晓的失误给华猛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原本华猛军数量只有一万人,这些人数对于平山的守军是足够了,尤其是在打了高丽军一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可是就连华猛本人也没想到他的猛攻竟然能引来一万五千敌军的援救,敌我数量的急剧改变使得战场态势发生了反转。
华猛不得不转攻为守,而且他还不能后退一步,因为安东都护府的主力也已经倾巢而出,如果他败了的话,那么平壤基本也处于空城状态,如果最终演变成双方交换场地的话,那么这次的军事行动就完全失败了。因此华猛不得不硬着头皮留在原地抵抗,先前他把平山守军打得有多惨现在他就被高丽军打得有多惨。而就在这个时候,成云的部队到了。
成云不愧是沙场老将,他故意选择夜间到达战场,利用夜幕的掩护,他命令每个士兵手持两个火把,把两千人不到的高丽军伪装成了近四千人的部队。这给原本就处于不利境地的华猛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第二天的猛攻更加让华猛军对此确信无疑,这为他再次率军夜遁做好了准备,等到华猛发现上当时成云已经率领高丽大军走出了一天的路程。华猛带着部队随后追击,却又遇到了成云派出的阻击部队利用平山的地形死死拖住他的脚步,以致于华猛非但没有拉近两者的距离,反而越追越远了。
此时的成云军队数量达到了近两万人,即使是盖言晓的部队想要阻击他也是很难做到的,他唯一要避免的就是被盖言晓拖住脚步,让华猛军赶上来夹击自己的部队。因此他对部队下了死命令,必须尽一切可能快速行军到西瓯城。所有非行军作战的一切全部予以丢弃。
可惜的是成云漏算了一条,那就是高定边的虎卫营的存在。这当然不能全怪他,因为情报的缺失使得他不知道虎卫营的动向。
原本在配合盖言晓突破沿海防线以后高定边就率部就地进入休整状态了。毕竟连续几个月的作战让部队都疲惫不堪,再加上他独揽了这次计划第一阶段的全部功劳。也该让老将们有建立功勋的机会才是。
可是随后传来的消息却让高定边越来越坐不住,因为盖言晓进攻开城两天后敌军突然弃城而去,而盖言晓则开始四处搜索敌军的动向。
敌军是早已准备放弃开城了。这是高定边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感觉。如果高丽打算抗击的话,不可能只守这么几天就放弃,那分明就是一支用来拖住盖言晓的小股部队!否则的话,一支大军想要逃出开城却完全不露痕迹是很难做到的。这就说明高丽国王崔健江早就不在城里了,那么这一支小股部队的动向根本不足为虑。盖言晓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他还以为崔健江就在附近,还一心要俘获这个国王!
既然崔健江已经逃走。那么眼下最关键的就不是俘获国王,而是消灭高丽军的有生力量了。因此,平山的高丽主力军能否被合围歼灭就是左右这次军事行动成败的关键!
想明白这层,高定边立即取消了虎卫营的休整计划,立即全体出动开赴平山方向。果然不出所料,平山的高丽军顺利摆脱了华猛正朝南急进,高定边再不迟疑,立即率军贴了上去。
当虎卫营的叫喊声从后军之中传来的时候,成云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对于这支部队的厉害他早已领教过,在这个当口被虎卫营从后部突击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局面是显而易见的。高定边的兵力不足。因此他的目的就在于将自己的部队序列打乱,让整支部队再次散乱,那样他不但可以趁机歼灭其中一些小股部队。更能拖慢自己的脚步让华猛军和盖言晓军有时间对自己进行合围。必须阻止他这么做!这是成云下定的决心。可是想是一回事,怎么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虎卫营的机动力早已经深入人心,要围歼它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此狙杀敌将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问题是如今的高定边无疑是纵横高丽难觅对手的武将,自从他单挑杀死高丽传奇武将李成会以后恐怕任何一名高丽武将都没有胆量与他对战了,就算是成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与这个年轻武将有着很大的差距。
为了阻止高定边,成云挑选了六名以勇武见长的高丽年轻武将,与自己一起迎战这个可怕的对手。而且他还安排了四名神箭手伺机将其射杀。做了如此准备之后,成云带领两千精兵对上了虎卫营。
一遇见高定边。成云二话不说立即和那六名武将将其围在中间刀枪并举。高定边面对敌方七名武将的合力进攻毫无惧色,挺起长枪左右抵挡。上护己身,下护其马,丝毫没有破绽。虎卫营的军士们眼看主将被合围,都拼命要来解救,高丽士兵也是一样拼死抵挡住虎卫营的攻势,为自己的将军们赢得时间。战况顿时陷入了白热化。
眼看二十几个回合过去,高定边终于抓到一个空隙,一枪将一名高丽武将刺下了马,然后顺势避开了左侧的两杆长枪,反手一扫将另一名敌将打下了马去。少了两名敌手高定边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又过了五六招一枪刺穿了第三人的咽喉,复一枪刺中了第四人的腹部。剩下两名高丽武将见了大惊,哪敢再战?一先一后拨马而逃。高定边更不放松,用枪柄拨开了成云的刀,顺势一个单撒手,将走得慢的那名敌将的脑袋挑到了半空!
然而就在此时,四支羽箭突然朝着高定边疾射而来,高定边用枪拨开了其中三支,第四支射中了他的右胸!
高定边身形朝后一晃,此时成云已经挥刀砍到,高定边奋力一闪躲过了这一刀,可胯下的战马却被这一刀砍断了脖子,那马扑地倒了下去,高定边也从马上滚了下去。(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七十九章 一 第二阶段
成云见机不可失,立即舞动大刀赶上一步,打算把高定边砍死,正在这个时候他突然觉得脚下一软,自己的战马也已经前膝跪地!
原来高定边在落马的那一刹那已经调整了身体的姿态,在落地前刺出了一枪,扎透了成云的马腹。这一招是他从王汉新那里学来的舍身搏击,结果在这一次战斗中派上了大用场。
成云被掀翻在地,此时高定边已经揉身而上,拔出腰间的剑朝着成云刺了过去!
然而这时那名逃跑的高丽武将见到形势有变又杀了回来,高定边为了躲避他的攻击,准头偏了一些,只刺伤了成云的右臂。那高丽武将一击不中,心中大怯,再次拨转马头要逃,高定边顺手将手中的剑掷出,正中他的背心。
可是这么一来成云却得了空,他飞身跳上了那名高丽武将的空马,双脚一夹飞也似的逃了开去。此时高定边手中已经没有了武器,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逃走。
随着主将的退却,高丽军队也失去了战意,纷纷开始后退。虎卫营的士兵们奋勇杀敌,很快将成云的这两千人杀得四散奔逃。高定边一人独战七员武将,斩杀了五人,逼退两人的战绩为他赢得了更高的威名。
不过成云的阻击还是达到了一部分的目的,身中一箭的高定边无法再站到突击的第一线了,由此虎卫营的攻击能力降低了不少。可是高定边依然硬撑着指挥部下尽可能的驱散高丽的军队,这一点为醒悟过来的盖言晓争取到了不少时间,最后成功逃脱的高丽军队仅仅只有八千人,其余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而干完这一切以后,高定边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之后整整两个月他都因伤无法指挥战斗。
在高定边负伤疗养期间。盖言晓和华猛也得以会师并重新调整了作战方案。原本他们打算一句拿下开城,俘获崔健江,彻底打碎高丽军民继续抵抗的意志。可是这一计划失败了。开城虽然很轻易的拿了下来,但是最大的目标崔健江却逃了。可以预见的是他一定会在南方继续组织高丽军民进行抵抗,那么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也必须实施调整。
盖言晓的计划是将第三阶段的计划提前,与第二阶段共同实施。不管崔健江会逃到哪里,他都需要一段时间来组织人手,因此可以想象高丽各地都会派兵勤王,那么就意味着高丽其他各地的兵力都会出现空虚的局面。因此,此时与其尾随成云部去寻找崔健江的落脚地,还不如派兵席卷各地。尽可能多的占领高丽的土地,这样就能减少崔健江的兵源。为此必须让水军都督郑梦龙的力量也一起用上,他的水军可以在高丽任何一个海滩登陆,并且向内陆发动进攻。
这一次盖言晓和华猛的判断是正确的,高丽目前的国力处于危机边缘,随着崔健江的敕命到达,各地的守军纷纷从他们本已单薄的兵力中抽调出一部分前去勤王,以至于几乎每一个高丽设防的城池都处于兵力严重不足的境地。率领少数“主力”部队的盖言晓大张旗鼓的朝着南部慢慢挺进,而华猛则带着真正的主力席卷高丽各地,两个月的时间内。伊川,福喜里,金化。春川,原州全都被华猛拿下。尤其是金化和原州的胜利更是无比重要,因为夺取金化就意味着切断了江原道北部高丽守军的退路;而原州的价值则在于从侧面对西瓯城完成了合围态势,当然华猛进攻原州的时候还不知道崔健江在西瓯城,这完全是一个意外之喜。
与此同时,郑梦龙的水军也大胆南下,对高丽南部的全州,光州和罗州形成了威胁。这在战略上对高丽形成了非常不利的局面,因为如果这几个城池失守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全罗道基本陷落,从这里绢之国可以向忠清道进攻。切断崔健江和庆尚道的联系,这样西瓯城从战略上就是失去了退路。完全被包围了。
如果真能完成这一壮举的话,那么这一战例会成为经典,盖言晓和华猛大概也会成为一代名将。可惜的是他们在制定这个计划时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兵力。
就开战时的总兵力而言高丽和绢之国的相差并不大,在之前的交战过程中高丽损失了近两万人,而绢之国也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现在崔健江通过搜集各地驻军在西瓯城聚集了将近五万大军,可安东都护府的兵力却没有因此多出一个来,华猛的快速突击的确夺取了大片高丽的土地,可是也不能不在这些地区驻扎足以维持治安的部队才能确保安全,因此在战略态势上绢之国占尽优势,可是在实际兵力上却明显不足,难以再对高丽其他地区发动进攻了。
战争打到这一步上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崔健江的部队人数虽多,却缺乏统一指挥和训练,同时粮秣辎重也严重不足,要让他采取攻势是力不从心的;绢之国也一样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再战,最后郑梦龙的部队因为缺乏友军的支援而无法继续对全罗道进攻,不得不重新退回了海上,绢之国的战略优势得而复失。
此时崔健江也面临着痛苦的选择:他的确如计划中退到了西瓯城,并且聚集了相当规模的军队,可是他却因此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尤其是原州的失守更是让西瓯城再次变成了对敌的第一线。从这一点上来说现在的局面和他在开城几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却失去了更多的土地与人民。
从开城撤退令崔健江的名声蒙羞,而成云却完成了他的预定计划,虽然还是失败而回,却在一些高丽军人心中确立了他的位置。思前想后崔健江越发觉得不是滋味,看见成云率军归还,整个西瓯城里最不高兴的人恐怕就是他本人了。
如果高丽还有可用的将才的话,那么崔健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换掉成云,可惜放眼高丽已经没有一个能取代成云的武将,这逼得崔健江心中恨恨不已却只能继续与成云合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也派人四处打探,希望能找到像样的人才。
这一天正当崔健江埋头在成堆的事务之中的时候,侍者通报来了一名贵客,此人正是因为中风而不得不从宰相位置退下来的高丽老臣朴安在。(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七十九章 二 将才
朴安在作为崔文德时期的宰相,在朝中曾有着相当的威望,也是老将李成会的同盟。可惜的是由于他不幸中风而不得不结束政治生涯归隐田园,给阿乙支独揽大权留下了空间。如果他还能继续站在朝堂上的话,那么高丽的局面不至于落到如此的局面。这位早已归隐不问世事的老人突然不顾病体前来求见崔健江,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就算他什么事也没有,只要将他往朝堂上一供,凭借他的影响力就能够帮助崔健江稳住人心了,因此他的到来让崔健江欣喜不已,连忙亲自出迎。
1...154155156157158...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