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拜巴斯巴恩微微的歪了歪嘴角,对方的辞令和情报已经显示了其实力,便笑了笑道:“贵使很明白我国的苦衷,关于这一点恐怕在下也不得不表示认同了。不过既然贵使是要与我国缔结同盟,那么何不直接去找国王陛下,难不成是需要在下代为引荐吗?”
伍思成答道:“看来公爵大人还有所不知,其实在下已经与贵国国王陛下会过面了。贵国上下对于此事都十分赞同,只是国王陛下想到公爵大人曾与突契有约在先,如果立即答应下来恐怕会让公爵大人您的立场有些尴尬,所以特意委托在下来向您通报一声,希望您能以本国根本利益出发,摒弃私人的好恶,顺应国王陛下的心意。”
这个家伙真够难缠的,明明是来请求自己缔结同盟,却借着自己装糊涂的当口把请求变成了转达国王陛下的意愿,这样自己想拒绝也需要大费一番周折了。
拜巴斯巴恩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心里暗暗开始为阿比契力尔担心起来。(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八十一章 六 实力
随后的欢迎酒宴上洋溢着一片祥和的气氛,巴丹那的文武群臣们频频向来自绢之国的使者们敬酒,让人产生了一种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假象,其实拜巴斯巴恩本人并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伍思成一边饮酒吃肉,一边冷眼观察着拜巴斯巴恩的举动。在他看来拜巴斯巴恩对于这次的合作并没有任何异议,毕竟这是符合双方利益的事情,唯一的阻力大概就在于拜巴斯巴恩盘算着将这次的盟约卖个好价钱。伍思成理解对于拜巴斯巴恩来说这次的讨价还价非常的困难,如果说这只是巴丹那领自己的事宜反而好办了,可现在他的首肯将决定帕斯是否与绢之国结盟(关于这一点伍思成认为完全是帕斯国王无能所致,既想贪便宜又不想负责任,居然把问题推给自己的臣下,可见其昏庸的程度)。要是巴丹那领获取的利益比帕斯帝国本身更大的话,那难免会引来更多的猜忌和诋毁之词。巴丹那领固然已经相当强大,可要是与帕斯帝国撕破脸皮的话,在战略上仍然处于不利的四面受敌的态势,而且要是借这个机会向东扩张不但会招来帕斯帝国的警觉和压制,更有可能因此与突契交恶,不管突契是否会对帕斯用兵,巴丹那领都是首当其冲的,而帕斯国王显然乐于接受巴丹那领被突契的战力消耗的,因此在这其中权衡利弊对于拜巴斯巴恩而言远比帕斯国王要困难得多。
眼看拜巴斯巴恩摇晃着手中的蜂蜜水,眼光却含着似笑非笑的光芒,伍思成放下酒杯朝着他行了一个礼,道:“公爵大人,在下有一言相告,不知公爵大人可有意一听么?”
“伍大人说哪里话来。有话尽管直言,在下洗耳恭听。”拜巴斯巴恩露出一个微笑道。
伍思成道:“在下听说国家的实力有虚实之分,有疆土广袤而政令混乱。君主昏庸的国度,那么这个国家名声再怎么令人震慑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的弱国而已;有土地狭小而君主英明。法令严明公正,百姓凝聚如同一人的国度,那么这个国家也绝不像表面上那么弱小。身为君主扩张领土,战无不胜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令远近诸国闻名都感到畏惧的霸主,可是如果能让邻近诸国的人民都尊敬,让各国君主都心悦诚服的与之交好,那么即使没有拥有这些国家,却能拥有比征服这些国家更大的实力。因此在下认为即使表面上看上去没有获得什么好处也未必就真的没有好处。还能塞住悠悠众口,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呢?”
拜巴斯巴恩听完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伍思成的意思。伍思成的意思是说即使表面上没能从这次结盟中获得比帕斯更大的利益也没关系,要和突契开战那巴丹那领一定是最前锋,到时候获得武勋和声望的也是拜巴斯巴恩,因此能在商路沿途诸国之中真正建立声望的人也是他自己,这种软实力的提升不但可以让宗主国帕斯帝国无话可说,还能使得自己获得一个相对安全的东方。不过拜巴斯巴恩也注意到伍思成这种说法里也透露出打通商路以后绢之国会与自己争夺商路诸国的主导权,心里对这个小个子越发忌惮起来。
拜巴斯巴恩心里如此想着,口中却笑道:“在下谨受教。伍大人的见识真是让在下刮目相看。不知贵国之中如伍大人一样的人还有多少?”
伍思成笑了笑:“在下这点微末技艺何足挂齿?吾皇陛下英明睿智,拔擢人才从不问其出身,我国文武之臣多如夜空繁星。似在下之流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不知公爵大人何来此问?”
拜巴斯巴恩点点头道:“大人过谦了,在下推断贵国如大人这样的人才纵然不是凤毛麟角,也是为数不多吧。要不然的话,恐怕这天下之大再无一国能与贵国抗衡了。在下有此一问,就是因为既然有意与贵国联盟,那么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联盟以后能否战胜突契这个强大的敌人以及会付出多大的代价来打败这个强敌。突契大汗阿比契力尔在下曾与他有一面之缘,据在下浅见此人恐怕是草原上不世出的英雄人物,即使是放到这茫茫世间也难觅对手。因此在下一直担心贵国之中有没有能与之抗衡的人物存在。”
拜巴斯巴恩的话刚说完,伍思成背后的副使羊焘便开口答道:“公爵大人说阿比契力尔为不世出的英雄。以在下看来,公爵大人的身手便不在他之下。恐怕还能略胜一筹吧?”
羊焘此言一出,巴丹那领主的脸色微微一变。羊焘说的这话可不同寻常,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能和阿比契力尔抗衡,尽管自己也曾建立了令人侧目的武勋,可比起纵横疆场如同战神一般的阿比契力尔还差了许多。唯一有这个念头的人就是拜巴斯巴恩本人,在他与阿比契力尔会面以后就感觉到了两人的实力不相上下,不过拜巴斯巴恩还不满三十岁,阿比契力尔却已经年过四十,十五年左右的差距会使得两人的实力逐渐产生差距。因此羊焘的话切中了他的心事,但能有这样的眼光就足以说明这个副使的实力超凡脱俗了。
“这位是羊副使吧。您真爱说笑,在下可没有这份实力呐。”拜巴斯巴恩露出他那副足以迷惑众生的笑容。
就在此时,羊焘将手中吃剩下的那根羊骨头猛然朝拜巴斯巴恩扔了过去!那羊骨发出疾厉的风声让在场的所有武将发出了一声惊呼,谁也没想到一根羊骨竟然能如此刚猛霸道,这要是打在身上和中了一箭根本毫无区别!
拜巴斯巴恩立即举起手中的银质酒杯格挡,那羊骨势头太猛,竟然刺透了酒杯依然毫不减速,此时却见拜巴斯巴恩伸另一只手将羊骨稳稳接住!
这一幕惊心动魄的景象仅仅是一刹那之间发生的事,却怔住了在场的所有人,只有羊焘和拜巴斯巴恩还是一如既往的表情
羊焘哈哈大笑:“别的不说,阿比契力尔就没有空手接住这根羊骨头的手段,就算接住他的手腕也会脱臼的。”
“想不到羊副使竟然是位深藏不露的绝顶高手,在下真是看走眼了。”拜巴斯巴恩笑着说道,顺手将羊骨头扔在了地下,趁着众人不注意时在桌子后面甩了甩疼痛不已的手腕。
“想必公爵大人现在不会再怀疑我国的实力了,我国也非常希望能与有公爵大人如此英雄的国家结为盟友,如此一来要打败突契便会简单许多了。”伍思成急忙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拜巴斯巴恩也笑道:“贵国果然人才济济,在下管窥蠡测,今日真是大开眼界,与贵国这样讲究信义的国家结盟也是令我国欣慰的事情。”
拜巴斯巴恩的这句话,帕斯,绢之国,吐蕃的三国联盟就此达成,一个针对突契的包围网终于完成了。(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八十一章 七 迷宫
望着眼前的一片片崇山峻岭,阿比契力尔焦躁的挥了挥手中的皮鞭。
身为突契可汗的他之所以会如此焦躁是有原因的。自他今年再次对绢之国发动袭扰开始,一种不祥的预感就笼罩着他的心头:在太原方向送来的情报几乎全部都是错误的,这显然说明了新任太原经略使刘献之对整个辖区进行了清洗,自己安插的间谍就算没有落网也落入了对方的掌控之中,所以他们才会把这些敌人故意要透露的假情报传给自己。也因为如此,今年在太原方面的行动遭受到了各种阻扰,有四支千人队落入了敌人的圈套之中被击溃,除此之外在突破太原方面的外围防线以后突契骑兵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除了各个险要地段都有敌军筑起的堡垒守护以外,那些交通要道,甚至一些不太主要的地段都出现了断断续续的土墙,石墙,以及壕沟。
这些墙都不是很高,却让马匹无法越过,那些壕沟的宽度都超出了马匹跳跃的极限,深度也足以令战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显然这些壕沟都是为了堆砌那些墙体所挖掘出来的。这样由壕沟和墙体组成了一道道的障碍,习惯疾攻缺乏辎重装备的突契军如果要绕道的话就必须从难以行军的山岭之间跋涉,即使派人将墙体推倒,也会影响军队通过的速度,这会大大影响突契军的机动能力。为数众多的这种障碍物一点点蝉食掉了突契军进攻的高速度,使得绢之国军队得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准备防御,同时百姓也有了撤入城内避难的时间,所以这次进入太原地区以后突契军步履艰难,斩获的物资却很少。对于一位突契大汗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他感到挫败的。如果不能掠夺足够的财宝物资分配给战士们的话,那么士兵们的作战热情和忠诚度都会随之下降。
看来自己的战略出现了错误,阿比契力尔如此判断。没想到绢之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把防御做到这个地步。在自己与西突契作战以后恢复实力的这段时间内已经失去了向绢之国发起全面进攻的时机了。现在双方的作战态势几乎达到了均衡,突契军已经很难再对绢之国的腹地发起进攻。而绢之国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突契国进行远征。可是几年以后会是怎么样呢?突契国的国力比不上绢之国,如果不能靠掠夺和攻城略地来增强实力的话,仅有无尽的牛羊是不能让突契变得强大起来的,但是绢之国军队的作战经验却会越来越丰富,对方的恢复能力又几近于无限,一旦两国开始漫长的消耗战的话,那么最终失败的一定是突契,历史上无数个曾在草原上称霸一时的部族都是这么输给这个绢之国的。最后落得分崩离析的下场。突契必须要打开局面才行,这是阿比契力尔定下的决心。
可是在做出下一步的决定之前,他必须要确定一些事情,情报的准确性就是最重要的一条。如果没有准确无误的情报,那么突契军在绢之国境内就会变成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壁,为此他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将军巴德尔带领三千骑兵前去确认一件事情,现在他在焦急等待的就是这件事情的结果。
“大汗,巴德尔将军派回来的使者到了。”
“快叫他过来!”阿比契力尔扔掉了马鞭,急切的说道。
匆匆而来的使者都来不及从马上下来,只是在马上向阿比契力尔行了一个礼。道:“大汗,巴德尔大人让小人给大汗传话说,大汗所料不错。一切顺利。”
阿比契力尔听了仿佛是放下了一个千钧重担一样,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丝微笑。随即他的脸又恢复了凝重,道:“立即传我的令,全军停止向太原方面的攻击行动,以十五日为限,在蔚州城下聚齐,不得有误!”
“是!”部下们答应一声,纷纷赶往前线传令去了。
巴德尔传来的消息证实了一点。刘献之的战法并没有延伸到太原经略府以外的地区,而且突契散布在绢之国各地的谍报系统也只有太原方面遭到了清洗。那么突契就没有必要执着于太原这一个方向上了。虽然除掉刘献之是阿比契力尔最想完成的夙愿之一,但是身为大汗必须把眼光放得远一些。绢之国再次与高丽打起来必然会让其国力受到损耗。因此突契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而幽州是个薄弱环节,根据情报显示幽州的防御并不像它表面上显示出来的那么强大,即使在朱天顺努力经营下依然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应该说幽州方面的防御正面比太原经略府更大,可是朱天顺的能力却与刘献之相去甚远,而且也缺乏拔擢人才的眼光,因此他做起事情来便事倍功半。突契如果进攻这个弱点的话,那么绢之国绝不会坐视与辽东的联系就此被切断,那时候辽东都护和太原经略府都会被调动出来,这样突契就能够在野战中一展长材了。而且阿比契力尔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他打算用突契的主力将绢之国的兵力吸引到幽州方面来,而他则带领一支劲旅直插空虚的辽东都护府,一旦辽东有失,到时候绢之国将面临能否继续对高丽用兵的选择,即使不能占领全部辽东也能迫使绢之国与高丽的战事延长,那样突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朝着辽东和幽州展开进攻,这一次他不但要占据实质性的地皮,还要固守这些地方,一点点的剥夺掉绢之国的优势,重新拿回战场的主动权。
阿比契力尔的这一招切中了要害,齐聚蔚州城下的突契军队高达十万之众,但是突契军的进攻重点却并不是蔚州,而是蔚州城东南方向的易州城。这易州正是幽州防御体系之中最为薄弱的一环,根据巴德尔核实的情报,这个弱点被阿比契力尔所掌握,他立即派出精锐部队连夜突袭了易州,在仓促迎战之下易州城仅仅四天就完全陷落,这样一来蔚州城彻底断绝了与后方的联系,在坚持了二十多天以后终于陷落,突契军血洗了整个城池,将蔚州城烧成了一片白地,随后突契军的兵锋直指幽州,定州,涿州一线,朱天顺一边调集兵力固守,一边向朝廷求援。
突契兵锋危及幽州城,幽州防御有全体崩溃的危险,绢之国朝野一片哗然,谁都知道要派兵救援,可是究竟派哪里的兵源进行救援呢?(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八十二章 一 救兵
对于幽州的战局急转直下,刘龑当然是恼怒无比的。眼下正是对高丽作战的关键阶段,能否将高丽一举消灭直接关系到绢之国能否顺利摆脱两线作战的窘境,偏偏在这个时候突契再次发难,而且阿比契力尔没有朝着他计划中的攻击重点太原进军,而是转向了幽州方向。这个战略重点方向性的错误让刘龑后悔不已,当然他也恨幽州防御使朱天顺的无能:接连几年幽州都饱受突契的荼毒,可是朱天顺组建的防御圈还是和当年杨莲在位时一样一触即溃,每次都让朝廷面临派遣援军的难题。按理说从太原和辽东出兵是最快捷的,可是之前的多次战例都表明绢之国军队移动的速度低于突契军,突契人很可能借此围点打援,甚至转而偷袭因此而变得空虚的地段,这显然是绢之国不能容忍的事情。
思来想去始终没有想到好主意的刘龑,在朝堂之上同样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文官武将们各执一词,可是每一个办法都不能令刘龑感到满意,偏偏这时候他最信任的智囊伍思成远在帕斯未归,华皇后虽然长于计谋却于军事上并无太深入的了解,因此刘龑只能悄悄把薛伯仁招进宫内来问计。
对于这件事情,薛伯仁也是十分为难,当然他和刘龑的观点有些不同,他认为幽州的危机并不能全都怪在朱天顺一个人的身上。这里面固然有他的责任,可是也不该忽视为了进攻高丽从幽州调走了郑梦龙的水军部队,这也造成了幽州地面上缺乏水军支撑所造成的军队机动速度减慢的事实,同时在幽州这个比太原更加宽广的防御正面上,朱天顺手头的兵力却比刘献之更少,军队素质也差了一截。在这种情况下。朱天顺只能将有限的兵力放在几个战略重点上布防,只不过这一次突契人的行动似乎是获悉了幽州的虚实,这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此时从辽东和太原派出援兵并不妥当。这很有可能中了对方调虎离山之计,可是不派援兵幽州又有丢失更多城池的危险。因此薛伯仁建议由他亲自领兵前去支援幽州。尽管这么做有远水难救近火的危险,但是却可以事先知会一声刘献之,让他用虚兵迷惑突契的视线,以此来争取一些时间。此外,薛伯仁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如果解除了幽州的危机,请求刘龑同意派出援军中的一部分精锐前去帮助杨莲捻平高丽。
薛伯仁说出这话是冒着风险的,因为这一次派出援军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举动将会使得京城长安的兵力变得空虚,一旦其他防御地带出现问题刘龑几乎已经无能为力了,在这个时候要分兵去打高丽,这意味着长安的空虚时间将会更加延长。
对于薛伯仁的建议,刘龑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他明白薛伯仁的出发点是借着这次不得不拯救幽州的危机作为借口,尽快解决高丽的战事,这可以省去和朝廷内部反对这种做法的势力磨嘴皮子的功夫,给他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既成事实,尽管长安会因此空虚。但从长远眼光来看却是十分有利的。
最后薛伯仁向刘龑提出了他想到的一个忧虑:现在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辽东的苏成栋,如果他因为幽州战事吃紧而忍不住举兵南下的话,就有可能被阿比契力尔钻了空子。因此朝廷应该立即下达一份诏书,严令辽东不可出兵救援。刘龑点头答应了。
君臣商议已定,刘龑下诏书进行安排各项事宜,薛伯仁在南北两营点齐八万大军(这相当于南北两营近七成的兵力),向幽州进发。
尽管薛伯仁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规划了一遍,可惜他不能像神仙一样未卜先知,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他的估计。其中的关键性的失误就是那封写给辽东都护苏成栋的信,那是堪称多此一举的行动。因为这封信最终没能送到苏成栋的手上,由于突契军的兵锋已经深入幽州内地。信使不幸被突契军所俘获,这封信落到了阿比契力尔的手中。
阿比契力尔得到此信如获至宝。立即找人仿照笔迹重新伪造了一封,然后着得力之人送去辽东。信中命令苏成栋立即出兵救援。与太原的刘献之和薛伯仁的大军三路合击,解除幽州的困局。
当苏成栋收到信以后陷入了沉思,他不是看不出自己贸然出兵的危险,因此尽管朱天顺的告急文书不断送到他的手中,他却始终不肯出兵相助。他对幽州的危机日益加深也是心急如焚,可是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是首先要确保辽东的安全,如果因为营救昔日的同僚而使得辽东有失的话,那么他的罪过就大了。
所以哪怕朱天顺接连不断的恳求他出兵接应,他却只是送去了一些辎重物质以助其防守,却不肯派遣大军。现在皇上下了圣旨要求自己出兵,这与他的出发点并不相同,心里不以为然可苏成栋却不能违抗皇命,只能安排出兵事宜。
当然苏成栋不傻,他虽然组织了南下救援的大军,却并没有放松对突契的防御,他将精兵强将安排在了西线防御正面上,这些兵力固然不足以抵挡突契的大军,却能拖延相当的时间,这可以为他及时回军救援赢得时间,但是由此辽东其他地方的防御力量就变得十分薄弱,同时他所制定的纵深防御体系也无法完成,苏成栋带着满心的不安和疑虑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当苏成栋举兵南下的情报被送到阿比契力尔手上的时候,就连这位突契大汗也忍不住喜形于色,他激动的向手下的将领们宣布,此次幽州作战已经获得了成功,接下来就是新的作战阶段——他将亲自去指挥早已埋伏在辽东边境上的五万精锐部队,向辽东发起进攻。
这一次的突契进犯至此开始失控,从而导致了之后一系列的混乱局面和可怕后果,这是当时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的。(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八十二章 二 叛变
阿比契力尔并没有如同苏成栋所料的从西面攻入辽东都护府,而是从北边绕行。
辽东都护府实际的控制范围主要集中在辽河平原一带,更北面的广大地区散落着许多部族,这些部族之间经常互相攻击掠夺,但由于绢之国数代的经营,这些部族都接受了绢之国的封赏,成为了从属国,在常邈与高丽的战争之中也曾经借用他们的力量发起进攻,但是这群部族一旦获胜便热衷于烧杀劫掠,给当地的高丽居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常邈至此之后就不再向这些部族借兵了。
由于这些部族向来都与绢之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因此辽东都护府也就一直将其视为庇卫北疆的军力了。阿比契力尔看准了这一点,早在与绢之国撕破脸皮之初就开始展开了对这些部族的争取工作,可是一来当时突契还有安巴尔图里这个后患,二来这些部族对于礼物向来来者不拒,可对于承诺却是闪烁其词,因此这几年来的接触始终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结果。
这一次阿比契力尔举五万精锐骑兵突然出现在了这些部族面前,面对突契强大的骑兵这些部族别说是措手不及,就算早有准备也不是对手。阿比契力尔放出话来,各个部族要么表示臣服,要么就是毁灭,突契军用他的实力给了这些部族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攻击,面对突契军可怕的战力,这些部族害怕了,谁都不想成为突契军首当其冲的目标。室韦部,洛坦部,乌罗户部,山北部这些正好挡在突契军行动路线上的部族相继对突契表示了臣服。并且在突契的裹胁之下出兵相助。而相对距离较远的速莫部,铁力部也派出使者表示与突契的友好愿望。阿比契力尔势如破竹一路直接攻进了辽东都护府境内。
事情出乎意料之外,辽东都护府的后方正是空虚的时候。各地驻军触不及防,被彻底打乱了部署。眼见实力相差悬殊,士兵纷纷溃逃。很快突契的兵锋所指已经接近辽东都护府治所信阳城,更有一部已经逼近辽阳城。这辽阳城是战略重镇,如果这里失守,那么绢之国在这里到安东都护府之间就没有可以阻挡突契的兵力了,如果说辽东都护府还只是兵力空虚的话,那么安东都护的全部兵力都投入到了南线,全境几乎处于空城状态。要是突契真的向这里进攻,那么局面将变得不可收拾。
接获这一消息的苏成栋懊恼不已,但是除了立即从幽州回军以外已经别无他法,而且即使他回军了也不见得就能立刻改变这个局面,尤其是辽阳城的危机更是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