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对于同样在海战中立功的白安和密舍瓦,李天昊封白安为第三舰队指挥官,密舍瓦为第二舰队指挥官,得到的任务和权限与康吉利尔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第二,第三舰队目前还是空壳,因此李天昊命白安前往朴次莫港组建第三舰队,密舍瓦则前往金庭据点组建第二舰队。这两件事情办起来都不容易,因为这两处与马兰斯特港不同,几乎无法获得帕尔契陆地上的任何援助,因此他们要做的是首先确保这两处的安全,然后才能伺机向阿鲁巴尼亚进攻。
封赏完这三位之后,李天昊把艾尔达留在了亚利仙达港,负责组建帕尔契的第四舰队。对于这个第四舰队李天昊的要求是能够完全控制狄启尔海海域,让帕尔契军队来去无阻。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要知道狄启尔海并非只有阿鲁巴尼亚海军,更有弗兰克国的海军。李天昊的这个任命无疑是已经将弗兰克可能的威胁也计算在内,艾尔达的任务是组建一支足以打败这两国的强大舰队,这是亚基立国以来都未能完成的目标,实在不是常人所能办到的。以帕尔契目前的国力而言要同时组建三支舰队就已经十分吃力了,更何况是要在狄启尔海组建一支如此强大的舰队?显然李天昊任命艾尔达的目的就是要动用李家商团的财力来完成此事,从某种
之后李天昊对于此次出击的将军进行了封赏,然后便向女王阿芙瑞特上表请罪,声称自己此次出击不利,损害了帕尔契的军威,请求女王陛下严厉处罚以儆效尤。自己则呆在亚利仙达港待罪,等候女王陛下降罪。
在等候女王发落的时候,李天昊并没有歇着,他积极的发布调令和军令开始构建自己的战略拼图。首先就是封亚丽娜.洛林侯爵夫人兼任马兰斯特港总督之职,由此便把马兰斯特港的经营权委任给了亚丽娜,并且要求亚丽娜立即带着丈夫塞纳斯伯爵以及艾格留斯子爵前往马兰斯特港赴任。
同时李天昊也发布了全军的调动命令,将帕尔契军中的精锐力量全部调集到了与阿鲁巴尼亚接壤的边境地区。他把边境地区分成了两个战区,第一战区以葛尔那斯为主将,达拉,扎兰,塔塔尔,吉姆达为副将,扼守着狄启尔沿海的要塞梅奥兰及其周边地区;第二战区以海克托尔为主将,奇克尔达,渥德,祖卡尔为副将,在面临狭海的图尔地区建设一座新的要塞,并以此为据点扼守,掩护马兰斯特港的安全,同时保持随时可以出击的态势。由布鲁克斯带着穆勒,阿拉姆,塞纳斯,艾格留斯,阿戈巴尔,依莲率领帕尔契主力驻扎在马兰斯特港附近,作为两大战区的战略依托,一边训练军队一边收集阿鲁巴尼亚的情报,伺机向阿鲁巴尼亚发动陆上攻击。
除此之外,李天昊还修书一封给在艾希提顿主持大局的魏松,让他挑选可以出使弗兰克的使者,争取与弗兰克国建立良好关系,以便在帕尔契与阿鲁巴尼亚的战争是保持中立或者站到帕尔契这一边来。
不得不说,帕尔契在打败亚基之后仅仅获得了不到一年的和平时期,就在李天昊的带领下再次进入了与阿鲁巴尼亚的战争之中。这对于军人们来说当然是再次获得功勋,财富和荣誉的机会,可是对于帕尔契的战后复兴则是十分不利的,为此魏松率领着文臣们操劳奔波,精疲力竭的进行工作,这才支撑了之后与阿鲁巴尼亚的战争消耗,但是他们的辛劳都被李天昊在前线的战绩所掩盖,以至于后世人们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巨大功勋而只对李天昊津津乐道。(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二章 七 帕尔契定都
在公历八零八年的年末,帕尔契出现了一副奇妙的景象:身为女王的阿芙瑞特在亚基旧都艾希提顿坐镇,可是这位没有实权的女王陛下其实根本无事可做,所有的朝政几乎都由宰相魏松把持;实际掌握帕尔契实权的李天昊则留在亚利仙达港待罪,其实则是与艾尔达一起谋划组建第四舰队的事情;而帕尔契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往阿鲁巴尼亚边境地带集结,驻扎。李天昊摆出这种姿态,远离了自己掌握的军队,无非是想向女王陛下传递一个信息——自己是真心向她谢罪,而不是仗着有兵有权故作姿态。
可是实际上身为女王的阿芙瑞特根本不能把他怎么样,如果说李天昊离开了自己的军队待罪,可是阿芙瑞特却连兵都没有,而且一旦处罚了李天昊的话,那么势必会引起整个朝堂之中的不满,那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阿芙瑞特女王做出的举动是离开艾希提顿,亲自前往亚利仙达港来安抚李天昊。
得知女王到来的李天昊出城三十里之外迎接,夫妻两人久别重逢却来不及嘘寒问暖,李天昊跪倒在地向妻子为此次军事失败谢罪。
既然丈夫都摆出这副姿态了,阿芙瑞特也只好收起儿女之态端起架子来道:“亲王殿下不要太过自责了。寡人已经知道其中原委,此次出战非是卿等不肯用命,实在是没有料到阿鲁巴尼亚反应如此之快的缘故。由此看来,阿鲁巴尼亚朝中也不乏人才,既然两国已经开战,今后爱卿也要多加小心,不要重蹈覆辙才是。至于这一次的处置么,寡人自有处置,爱卿自领便是。”
李天昊听了这话不由得抬起头来看着妻子,只见阿芙瑞特满脸笑意,哪里是要处罚自己的样子。李天昊见状忙谢了恩站起身来走到妻子身边轻声问道:“不知陛下要如何处置臣下?还请陛下明示。”
“休要多嘴,此事寡人心里有数。”阿芙瑞特忍住了笑,继续板起脸来说道。
“是,陛下教训得是。”李天昊口中答应着,手里扶着阿芙瑞特走,眼光却四下里搜寻,终于在女王队伍的一角找到了他熟悉的面庞——幕僚团成员缇娅子爵夫人。
缇娅身边还带着两个孩子,一个便是阿芙瑞特的女儿帕图拉公主,另一个则是她与李天昊的儿子李耀虹。
“咱们一家人总算是又团聚了。”李天昊笑吟吟的对妻子道。
阿芙瑞特白了他一眼,轻声斥道:“你这个坏蛋一走几个月,可不是一个人挂怀你,再说我要是不把缇娅姐姐带来,你岂不要怪我?”
李天昊忙笑道:“陛下取笑了,微臣怎敢有怨言呢。”
将女王陛下接到亚利仙达港,港口内早已经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谁都想一睹帕尔契女王的尊容。阿芙瑞特本人也是生平第一次造访亚利仙达港,对于这个以往只闻其名未见其实的地方也是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她频频朝百姓们挥手致意,借此也可以四处观望一下港口的风貌。见到女王的人们欢声雷动,直到女王一行人进入城堡之中。
接受官员们的朝拜以后,阿芙瑞特出席了李天昊为她安排的盛大欢迎宴会,一直到深夜时分,夫妻二人这才一起回到了临时行宫之中。
久别重逢的夫妻两人一同入浴,李天昊一边替妻子清洗身体一边笑问道:“白天你说的处置究竟是什么,现在总能告诉我了吧?”
阿芙瑞特笑道:“这还用问?我哪里要处罚你了?说实话今天我看见你的时候反而安下心来,我本来还担心你会因为这次败仗而变得消沉下去的。可是你显然是那种越挫越勇的类型,我在你眼中看到了久违的热情,那是一种当初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在你眼中看到的光芒。所以说这次的败战反而是一件好事也说不定,它唤醒了你内心的那股霸气。我觉得对你来说有一个需要打败的目标是最重要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我还应该感谢这次的事件呢,因为我觉得你确立目标时的样子最有魅力。”
“阿芙瑞特,你真是个好妻子。”李天昊听了这些不禁有些动容。
“可你却不是个称职的丈夫,这段时间你把我和缇娅姐姐冷落成什么样了?公事上我是不罚你,可是私事上我要你把这些日子来亏欠我和缇娅姐姐的都还回来。”
“这件事么,微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陛下尽管放心就是。”李天昊一边说一边就把嘴唇印上了阿芙瑞特的胸脯。
阿芙瑞特一边躲一边笑道:“你急什么!话说回来,这次我来找你其实是有件正事要和你商议的。”
“哦?是什么事呢?”李天昊嘴上应付着,却紧紧搂住了阿芙瑞特的腰。
“自从我继位以来,就离开了旧都尼尔鲁城,从那以后帕尔契就一直没有定下真正的首都。如今已经将亚基灭亡,而且又要与阿鲁巴尼亚开战,定下新都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说得有道理,你心里有什么选择?”李天昊一边在她身上来回亲吻一边答道。
阿芙瑞特伸手试图推开丈夫的掌控,可李天昊却抱得更紧了些,只好说道:“亚基有很多大城市,都是不错的选择。我国地形狭长,以地理位置而言,艾普斯密顿位置位于比较中心的位置,要论起设施完善,城池坚固则是亚基旧都艾希提顿最合适,以经济繁荣程度而言亚利仙达和德班斯也是不错的选择。你觉得呢?”
李天昊闻言只得住了嘴,可是手却继续不断抚摸着阿芙瑞特的胴体道:“德班斯是个自治程度很高的城市,不适合作为首都,亚利仙达太过靠近海边,目前我们在狄启尔海的舰队还没有组建完成,作为首都显然不够安全,还是在艾希提顿和艾普斯密顿之中选一个吧。”
阿芙瑞特被他弄得有些心浮气躁起来,便道:“其实这件事我私下里已经和缇娅姐姐商量过了。我觉得在帕尔契设置三个首都。”
“什么?!”这回李天昊是真的认真起来了。
阿芙瑞特笑着看了看丈夫的脸,道:“原来这世上也有能让你大吃一惊的事情呀。是这样的,尼尔鲁城毕竟我帕尔契的发源地,所以我想以尼尔鲁为旧都;艾希提顿很适合作为行政首都,那里设施齐全,也比较靠近国内经济繁荣的地区;德班斯虽然自治,但是经济繁荣,把那里作为经济首都就可以以这个点想周边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免得南部的人民觉得被中央政府冷落了。”
“可是这样的话不就没有重点了吗?”
“旧都尼尔鲁城我想在帕尔契宗室里选一个人来担任我的代理人,以那里为中心辐射第尔斯地区和努比亚,德班斯是自治城市,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利用那里的繁荣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艾希提顿有魏松大人坐镇,政事会进行得很顺利的。”
李天昊似乎听出了其中的一些隐喻,忙问道:“那你这个国王准备住在哪个首都里呢?”
阿芙瑞特突然伸手搂住了李天昊的脖子笑道:“帕尔契真正的首都就是我这个女王所在的地方,无论我到哪里,那个地方就是帕尔契的首都!而你在那里,我就跟到哪里,这样你就别想再丢下我啦!”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李天昊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难得陛下考虑得如此周详,让人感叹陛下的见识果然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微臣只有坦然接受的份儿了。”
阿芙瑞特扭动了一下腰笑道:“那你还不快继续?忘了寡人对你的处置了吗?”
“微臣遵命!”李天昊说着便奋力朝前一挺身。
阿芙瑞特忍不住浑身一颤。(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三章 一 奸细与特使
绢之国的河西走廊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沟通东西商路的战略要冲,因此绢之国历来十分重视这片地区。可是这片宝地同样引来了其他国家的觊觎,突契从建国之初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这一地带的争取工作,吐蕃也同样早对这片土地垂涎欲滴,另外还有羌族各部以及高昌国的势力也蔓延至此。由此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格局——绢之国的繁荣强盛使得它获得了这片土地的统治权,可是各方势力却鱼龙混杂交错在一起,除了绢之国设置的治所和要塞以外,其他地区几乎都是在各方势力的控制之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来往的客商都需要有军队护送才能保证安全。统治这里的最高长官都是武将,实际则更接近于独立的军阀。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控制范围一直在变动而使得兵源,财源,粮源不太稳定需要靠中央政府调拨的话,那么他们恐怕早就不会听绢之国中央政府的命令行事了。
不过即使是在这混乱交错的地域,在绢之国实际控制的治所和要塞内,还是保持着和平安定的生活状态,以至于让人有一种感觉——城墙内外就是一天一地的区别。
眼下在会州城内正上演着一幕热闹的大戏:吐蕃派出了使者造访绢之国,除了人员众多的使团之外,还带来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外加三百匹骏马献给皇帝陛下。会州城的守将当然要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了,就算不为了讨好皇帝,至少能给吐蕃使者留下一个好印象,对方自然免不了馈赠礼物。
在会州城南的一家酒馆的二楼雅座内,两位旅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冷眼旁观着这一幕。两人的年纪都不大,左边的这个身材魁梧如同一座铁塔,右边的那位则要隽秀文雅得多,当然这是与左边这位相比较的情况,他比起普通人来仍然是相当健壮的。
他们两个就是突契大汗阿比契力尔派遣到绢之国的间谍,帖蒙和合撒。帖蒙是期岩部首领彻尓列的儿子,有着突契人少有的清秀长相,看起来与绢之国的子民无异;而合撒则是阿比契力尔的私生儿子,当然他本人并不知道内情。两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又是结拜兄弟。由于帖蒙向阿比契力尔建议学习绢之国的政治制度以便对突契的政局加以改革,阿比契力尔便派他专程前往绢之国收集这方面的情报,而合撒则是作为他的贴身保镖随行的。
帖蒙冷眼看着欢迎会按部就班的举行,冷笑着缓缓的喝酒;相比之下合撒就放松得多,他更注重的是如何把桌上的羊腿牛肉装进自己的胃袋,此外他喝的酒也是帖蒙的三倍以上。
就在这个时候,从街角跑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捧着一小卷羊皮,朝着帖蒙道:“有人让我把这个交给大爷您。”
帖蒙扫视了一下这孩子,接过了羊皮,给了那孩子两个铜钱打发他去了,然后展开羊皮草草的看了一遍,抿嘴笑道:“真是有意思呀。”
“什么有意思?”合撒奋力把满口的牛肉吞下了肚子才问道。
帖蒙压低了声音道:“你知道这会吐蕃派来进贡的使者一路上都在干什么吗?”
“不知道啊,”合撒突然眉毛一挑,问道:“难道你知道?你怎么知道的?”
帖蒙忙竖起一根手指按在嘴上道:“你的嗓门能小一点不?我当然知道了。你以为我父亲会真的就让我和你一起来这片国土吗?我随行有二十个随从,他们负责给我收集情报。”
“真的?难怪我总觉得有人跟踪我们似的。”
帖蒙笑道:“他们当然不能跟我离得太近了,不然目标太大。可是如果没有他们收集情报的话,单凭我们两个人能获取的情报毕竟有限,做起事来就会束手束脚的。话说这次吐蕃派来的使者叫做罗得萨恩,据说此人能言善辩,是个有名的说客。他这次从阿柴思麻走河西走廊入京,沿途每到一处治所都在当地置酒高会数日,宾主俱欢。你不觉得这其中很有意思吗?”
合撒摇摇头道:“没觉得,不就喝酒吗,我也爱喝啊。”
帖蒙笑道:“你呀就是太实诚了。这个罗得萨恩可不会仅仅是爱喝酒这么单纯啊,他受了吐蕃赞普的命令出访绢之国,竟然不赶奔京城,却忙着结交河西地区的行政长官,难道不诡异吗?要知道对于这种人来说,每天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多停留一天就可以多做很多事情的。”
合撒听了直摇头:“不懂,不懂。”
帖蒙只好苦笑着继续解释道:“河西走廊这一片地方是各国人民杂处的地方,绢之国明着是这里的统治者,可是却只控制了几座城池罢了,真正能左右这片土地的是与当地各股势力通力合作,调和矛盾以达到稳定的目的。在这片土地上势力最强的是羌族各部,绢之国和吐蕃次之,突契与高昌等势力最弱,罗得萨恩这次来表面上结交官员,背地里必定是借此与各部势力加强联络,以便使得这里的平衡向吐蕃一边倾斜,达到暗地里控制河西走廊的目的。”
“会这么顺利吗?绢之国的人也不是笨蛋呐。”合撒皱着眉道。
帖蒙对兄弟的这番话很是满意,这说明合撒正在学着往更深处思考,便道:“当然没那么容易。要取代绢之国控制河西地区,那就不但要加强自己的势力,同时还要削弱对方的势力才能有隙可乘。如果是我的话,就会想办法煽动叛乱,借着绢之国平叛的机会介入这一地区。”
合撒听了点点头,道:“确实有这个可能。”
帖蒙把酒杯一推,仰着头靠在椅背上道:“本来我还在考虑一个能够顺理成章混进长安的办法,现在看来就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了。”
“哦?是什么办法?”
“如果这块地方不久以后会出现一场叛乱的话,如果我们能帮助绢之国平叛的话,应该就能借此以较高的身份进入绢之国国都了。我对你的武勇很有信心,对自己的智谋也很有信心,咱们可以先行准备起来。”
“哥哥既然已经有了计谋,我照办便是。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帖蒙微微一笑:“去结交一些部落的头领咯。”(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九十三章 二 双壁
新年伊始,绢之国的京城长安就迎来了两位从高丽返回的年轻将军:高定边与王汉新。
这两位加在一起才刚满五十岁的年轻将领无疑是绢之国如今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们都是从士卒开始做起一路晋升成为高官的。高定边以二十七岁的年纪当上了从四品下的安东都护府司马,王汉新则以二十四岁的年纪当上了正五品下的安远将军,这在绢之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除了长官常邈的提拔和皇上刘龑的钟爱之外,也足以说明他们两人确实拥有过人的才能。在整个绢之国朝廷中与他们年龄相仿并且官阶比他们高的就只有二十二岁的太原府经略使忠义郡王刘献之了,可是他毕竟是皇家宗室,与平民出身的这两位不是同一级别的。
由于高定边回乡成亲,这两位将军把回京的行程拖过了年,但是皇帝刘龑却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快。虽然从他本人的意愿来说是非常希望他们快点回京,然后才好将他们委任到自己希望的战略位置上去,可是刘龑还没有实施这个任命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朝廷内的汹涌暗潮。
刘龑原本有意借着提拔这两位年轻将领并且让他们控制东北西北两处边境,从而将绢之国的军权进一步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借此就可以防止皇后一派和太后文臣派染指军权。可是事情是明摆在那里的,谁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京城南北大营,太原府,辽东都护府乃至于新攻下来的安东都护府都是刘龑的人,兵部侍郎薛伯仁事实上已经在实权上取代了尚书安靖边,如果把东北方的幽州和西北的麟州丰州一线都交给刘龑任命的人来打理的话,那么帝国绝大部分军队都被牢牢控制在了刘龑的手中,其他各派无论怎么折腾也只能是在朝堂上给刘龑找点麻烦,没有实际的威胁了。因此刘龑的这个任命只是初露端倪就遭到了各派势力的反对,理由也很充分——这两位将军的年龄太小,资历不深,难以服众,而且国家连年用兵导致府库空虚,如果再给这两位更高的官阶,无疑会更加刺激军人们的作战欲望,从而加剧财政上的压力。其中尤以太后文臣党闹得最凶,这也不怪他们,刘龑把他们的领军人物之一右仆射晏明给拉了下来,给了他一个太子太傅的虚衔是明显对他们的打压,作为反弹他们自然不会答应刘龑的这个任命。
年龄和资历的问题在刘龑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很奇怪的是各派人物对于刘龑任命卫州刺史邱逸儒升任吏部侍郎的任命并没有提出异议,按理说邱逸儒的资历更浅,他是六年前才考上了榜眼,担任刺史的职务才不过两年而已,比起已经有八年军历的两位将军来说他实在算是后进之辈才是。但是邱逸儒考取的那一年就已经四十二岁了,那时候可是比王汉新和高定边年龄的总和还要大几岁,因此大家似乎对他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邱逸儒是个老成的才子,成熟的官员,而那两个毛头小子则是后起之秀,多亏了皇帝的刻意提拔才有今天的地位,实在不适合再给他们加官进爵了。对此刘龑真是无言以对,其实他对邱逸儒的提拔速度远远超越了对高定边,王汉新的提拔速度,所以这根本就是个借口,不想让自己称心如意才是他们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邱逸儒的提拔既是刘龑的意愿,也符合皇后一党的利益,如此一来太后文臣一党就更盯紧了王汉新与高定边,摆出一副绝不退让的气势来,这两人的任命反倒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了,因此刘龑不得不谨慎从事。
由于这种种原因,高定边与王汉新的迟到对刘龑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过了年以后怎么说他们俩也大了一岁,相对而言刘龑面临的压力会小一些。
高定边在京城没有府邸,所以理所当然的入住了王汉新的安远将军府内,加上周嗣义和陈氏兄弟,安远将军府突然变得热闹了起来。府里面那些被收养的孩子们与王汉新一别两年,个个踊跃向义父以及周嗣义汇报这两年内的所学所成,高定边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与陈氏兄弟一起不时加以点拨,一晃便是数日过去了。
可是回京一连几天,别说皇帝没有召见他们兄弟俩,就连催他们到兵部报到的消息也没有,两人不禁迷惑起来,于是便私下里造访了他们的老长官,兵部侍郎薛伯仁的府邸询问情况,在两人不断追问下,薛伯仁只得对他们和盘托出了实情。
“这可真是没想到啊。看来京城果然是个是非之地,还是在辽东和高丽的日子过得舒坦些。”高定边由衷的感叹道。
王汉新抱着肩膀冷笑了几声,道:“看来这两年我和伍少卿不在京城,侍郎大人也奉旨出战,陛下少了我们这些股肱之臣,日子过得反不如从前了。只是奇怪的是如今既然咱们都到齐了,陛下为何不召见我们把这局面扳过来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