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刘龑听金吉尔说完,沉吟了半晌,道:“这话恐怕不是你自己想出来,是有人教你说的吧?”
金吉尔听了脸上一红,忙道:“微臣不敢欺瞒陛下。这话的确不是微臣想出来的,而是合撒的军师帖蒙说的。虽然帖蒙的说法必然是倾向于自己的,但是微臣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故而引用过来转述给陛下。”
刘龑听了这话,转过头来与身边的伍思成对望了一眼,两人都笑了。
金吉尔见了便道:“皇上,您这是何意啊?微臣这么说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还请皇上明示!”
刘龑哼了一声,笑道:“金吉尔啊,你是个聪明人,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是判断力却一点也不差。帖蒙的说法虽然有粉饰自己的意味,却有他的道理。这一点和之前王汉新的说法,以及伍少卿和薛兵部的分析也不谋而合。我们正琢磨着该在什么时候向突契派出使者,恰好这个时候你回来了,那正好!朕就命你为全权特使前往突契与合撒商谈结盟一事!”
“多谢陛下,微臣领命!”金吉尔喜道。
刘龑道:“你旅途劳累,且先休息几日。这几日里朕还要与诸位大臣商量这和谈的条件,你先退下吧,回头朕亲自为你接风。”
“微臣遵旨。”金吉尔磕了个头,然后站起身来退了下去。
刘龑见他走了,才对伍思成道:“这和我们之前的想法有所不同,既然是突契主动透露出这个意图的,那么这个和谈的条件看来还可以再做斟酌。”
伍思成连连点头道:“陛下说得不错,照金吉尔所说,合撒目前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这正是我们趁机要挟他的好时机。而且臣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我军已经在沙湖城筑城成功,何不以沙湖城为据点设置都护府?这么一来不仅可以将我国的边境向北推进千里之遥,为我国边境地区营造一个缓冲地带,更可以渗透进突契的领地内,一点一点蚕食突契的势力,将突契的力量控制在漠北地区,对外则可以称这么做是为了能够更快出兵帮助合撒。”
刘龑瞟了他一眼,笑道:“你可是越来越坏了啊。不过这个都护府该由谁来出任都护呢?”
伍思成拱手道:“微臣以为有两个人选可供陛下选择。其一是忠义郡王刘献之,其二就是太子太保王汉新。”
“他们?”
“不错。这两位都是我朝难得的将才,由他们出任都护一职必然能更有效的遏制突契。而且由他们两人出任都护还有别的好处:如果由忠义郡王出任,那么自然不能再继续担任太原经略使一职了,虽然他依然是我朝北部的屏障,却可以解决目前我朝北部军事完全由他一人出任的局面;若是由王汉新出任,则可以趁着他与太子殿下的感情还未深厚之前将他从太子身边调走,这样表面上他是太子的外援,实际上以王汉新的为人,一旦有战事,他必然会以国家利益为优先而非太子殿下的利益。”
刘龑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件事朕需要再考量一翻再做决定。”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 明白人
还没等到刘龑真正做出决定,就在金吉尔回来次日的清晨,正当刘龑因为金吉尔的接风酒而宿醉未醒时,有一个人就主动找上门来了,这个人就是王汉新。
忍着剧烈的头痛接见了王汉新,这大概就是刘龑与其他皇帝不同的地方吧,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拒绝在这种时候接见大臣的。
当然,见到王汉新的时候刘龑的心情并不是太好,他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道:“王汉新啊,你精神还真好。这么一大早来找朕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这个??????臣想先请皇上赦免臣的万死之罪,臣方敢开口。”
刘龑听到这话浑身一震,王汉新爱惹是生非,胆大妄为这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连他都要事先要求赦免的事情,那天知道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了。整理了一下心情以后,刘龑才道:“你有话便说,朕赦你无罪便是了。”
王汉新再次跪倒行礼后才道:“臣想请问皇上,是否有意让太子殿下将来继承大统?”
刘龑一听这话就毛了,身为人臣擅自向皇帝进言太子的废立之事乃是大忌,更何况这还是毫无根据的揣测?!不过既然自己已经答应赦免王汉新的罪,也只好暂且压住心中的怒火,沉着脸道:“王汉新你好大胆,竟然敢随意揣测朕的意思!朕问你这话你是从哪里道听途说来的?”
王汉新答道:“回禀陛下,这并非道听途说,而是臣自己想出来的。”
“好好好,朕倒要听听你是怎么胡思乱想说出这等话来的。”刘龑咬着牙道。
王汉新却不慌不忙的说道:“回禀陛下。皇后娘娘仙逝之后,皇后一党几乎就地转到了太子殿下麾下,从表面上来看平国公似乎改任闲职,可实际上却可以在背后操纵后党的运行,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一切行动都可以借着太子的名义来施行。若是将来他们有什么非分之举的话,陛下必然会顾忌太子的立场而不肯轻易有所动作。这样会引起几处不便,首先太子一党的势力会借机做大,如果无法遏制的话就会影响到我朝政局的平衡;其次陛下若是想制衡这股力量,则势必会扶植其他势力,如此恐怕会滋生其他皇子对于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这将使得陛下的皇子们产生隔阂与嫌隙;第三,陛下如今春秋正盛,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太子殿下作为皇储的日子将非常的长,在前两者的环境逼迫下太子殿下的心态恐怕很难放平。有此三者,臣唯恐陛下会起意废立之事,臣受陛下重托担任太子太保,不得不虑及此事。俗话说防患于未然,臣这么做也是为了不负陛下所托。”
听了王汉新的这番话,刘龑的脸色才和缓了下来。王汉新的确实是个明白人,回到长安的这段时间内他显然已经对绢之国的政治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他所分析的情况与刘龑得出的结论也是基本一致的。刘龑道:“看来你的确是花了心思的,既然你专程来找朕,那么朕想听听你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王汉新忙道:“此事陛下自有圣意,臣不敢妄自揣测,然臣以自己的立场出发,伏请陛下免去臣太子太保之职,改任地方戍守。”
“哦?这却是为何?”刘龑见他的主意竟然也与伍思成的不谋而合,不禁心头暗喜。
“臣是武将出身,作为曾经统兵在外的武将,如果成为太子的人,那么无疑是告诉其他各派,太子殿下手中握有军权,这必然将成为各派诟病太子,离间太子与陛下父子关系的工具。与其如此倒不如臣主动请调外任,这样一来臣便不再是太子臣属,也就断了太子掌兵的流言蜚语。”
刘龑点点头道:“你的这份心思让朕很欣慰。眼下朕有意与突契大汗合撒达成联盟,并且在漠南地区设置都护府,朕有意让你出任都护一职,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料王汉新听了立即答道:“臣不能奉旨,臣请皇上收回成命!”
“这却是为何?”
“启禀皇上。那突契大汗合撒与臣曾有八拜之交,若是由臣出任都护难免会造人诟病臣与突契暗通款曲。此外合撒在战场上杀死了臣的义兄陈世化,臣曾经对天发誓再见到合撒时比与之刀兵相见,血溅五步,陛下若是派臣前往担任都护,则臣恐公私不能两全。故而请皇上收回成命,另选他人!”
刘龑听他这么说,轻轻嗯了一声,便道:“如你所说,朕倒是可以收回成命,另选良将。只是既然要派你外任,如今各处无缺,难道朕还要将你降职使用么?”
王汉新叩头道:“臣只求能为陛下,为社稷尽绵薄之力,至于官位赏赐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而且臣前番在西域之时,已经察觉到帕斯帝国的拜巴斯巴恩与吐蕃赞普格桑都对我朝有觊觎之心。目前西域已经设置都护府,帕斯帝国也因内乱一时间难以对我朝产生较大威胁,但是吐蕃的格桑却因为出兵相助而在西域获取了相当的利益,臣恐其下一步不是向西域发展,便是向东扩展势力,如此一来必然会影响我朝巴蜀川陕一带的利益,因此臣恳请陛下下旨,让臣前往上述地区担任防卫,以备不测。”
刘龑颔首笑道:“你还真是个闲不下来的家伙啊。突契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你又打算在西南给朕惹出点事情来不成?”
“陛下放心,臣要做的只是防止吐蕃向我朝伸手,再怎么说吐蕃也是我国的盟友,臣不会擅自妄为的。”
“好!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刘龑一拍桌子说道。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四 明哲保身
梅可娃最近几天忽然觉得身上不适,可是却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舒服,这让这位刚刚当上突契大汗合撒的阏氏的女人感到一股莫名的冲动:难不成自己是怀孕了么?
梅可娃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自己的姑姑巴胡拉问问,巴胡拉虽然一直没有生养,可是毕竟是自己的长辈,懂得总比自己多些。
不过巴胡拉的反应却并不如她所想象的那样,巴胡拉还没听完梅可娃的描述,就匆匆屏退了左右,然后拉住梅可娃的手道:“这件事情你可曾告知过大汗?”
梅可娃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姑姑摇了摇头道:“侄女还没来得及说。”
“那你可还曾告诉过除我之外的其他什么人?”
就算梅可娃再迷惑,此刻也察觉到了姑姑的话里有话,便道:“我谁也没有说过,就连我的贴身侍女都没有说过。难道这里有什么文章吗?”
巴胡拉这才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坐直了身体,道:“这也罢了。你最好向长生天祈求你这只是身子不适,不适怀孕才好。”
梅可娃奇道:“难道姑姑你不想要侄女儿怀上大汗的孩子不成?”
巴胡拉四下里打量了一番,才轻声道:“正是如此。姑姑当然希望你能给大汗生下个继承人来,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侄女不明白。”
巴胡拉叹了口气道:“孩子,你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这政治的可怕之处。姑姑我虽然一直没有给先大汗生养一儿半女,可是这宫廷里的变故我可是看得多了。眼下你是大汗的阏氏,名义上自然是突契地位最高的女子,可是你不要忘了咱们的这个大汗现在还没有坐稳这个汗位呢。如果以大汗目前的武力而言,至多只能保卫一方,根本无法去争夺整个突契,他之所以能够支撑目前的局面,在武力上借助了我们乃兰部,而在政治上则借助了别列齐格尔的号召力。”
梅可娃似懂非懂地道:“那么我如果给大汗生了个继承人,那么我们乃兰部不是会与大汗站得更近么?难道姑姑你??????”
巴胡拉摇头笑道:“傻孩子,姑姑当然希望看到大汗能够统一突契啊。可是你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政治的平衡。如果我们乃兰部的分量越来越重的话,势必就会引起其他势力的担忧,尤其是别列齐格尔。要知道,别列齐格尔之所以能够和大汗维持合作,正是因为大汗所提出的条件,那就是在别列齐格尔的儿子蒙塔那什尔成年之前暂代大汗之位。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是说大汗是以将蒙塔那什尔作为继承人为条件来获取别列齐格尔的支持的。如果你在现在这个时候怀孕,要是生了个女孩儿还好,可万一生的是男孩儿,那么就算大汗不想,我们乃兰部也势必会把扶植这个男孩儿成为大汗作为今后的目标,这么一来我们的利益就和别列齐格尔冲突,我们的内部就会陷入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这对你丈夫的事业难道是有利的吗?”
经过巴胡拉这么一解释,梅可娃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这才是姑姑担心的根源啊。如您所说的,我们的内部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可是这样做的话,难道我就不能为大汗生儿子了吗?”
巴胡拉微微一笑,道:“所以姑姑才说时机未到,而不是说不能生孩子啊。只要你有耐心,时机必然会到来的。首先,等到蒙塔那什尔成年,他必然会获封土地和牛羊,到时候他将会拥有自己的牙帐和军队,这时候他的地位逐渐稳固,自然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担心你所生的男孩儿了;其次,大汗当然会逐渐向外扩张势力,如果顺利的话,到时候忠于大汗的势力会越来越多,那么政治的天平就不再是今日的局面了,到那个时候别列齐格尔的分量也就不像现在那么重要,我们就无须再有顾虑;还有一点就是,大汗目前有意与绢之国结盟来对付期岩部的彻尓列,要是这个战略成功了,那么大汗就有了绢之国这座靠山,一旦收拾了彻尓列的势力,大汗便是再度统一我突契的英雄。到了这个时候,别说别列齐格尔,任谁也甭想阻止大汗了。”
“可是姑姑您说的这个时机啥时候才能真正到来呀。”
巴胡拉上前摸摸梅可娃的脸蛋笑道:“孩子,你还年轻,不用太着急了。姑姑在龙城的这些年别的没有学会,就学会了如何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咱们乃兰部想要在突契翻身,可是就靠你这个肚子啦。”
梅可娃低下了头看了看自己的小腹,道:“那,那万一真是怀上了,该怎么办?”
巴胡拉道:“首先这件事情你不能和任何人提起。姑姑回头会请一个大夫悄悄来给你看病。这个大夫是我的眼线,可以信任,等诊断出来以后,如果没有怀上那是最好,要是怀上了,那么就请他配上一剂药把孩子打下来便是。但是那样的话你须得好好修养些时日,你必须编好一个理由不与大汗同房才行。”
梅可娃皱着眉头思忖了片刻后道:“侄女明白了,侄女会做好这一切的。姑姑尽管放心,我这就告辞了。”
望着梅可娃离去的背影,巴胡拉微微点了点头:就在这短短的谈话之间,梅可娃前后判若两人。自己亲眼见证了自己的侄女从一个纯真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女人的过程。虽然巴胡拉自己也说不清这对于梅可娃而言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是她确切的知道这是让侄女在突契宫廷里存活下来的最佳途径。
历史的进程表上不会记载下她们两人的这段小小对话,但是事情正如巴胡拉所预料的那样,合撒幸运的迎来了绢之国派来和谈的使者,这也给了合撒一个翻身的机会。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五 权宜之计
再次回到龙城的金吉尔从身份上已经有了天大的转变,如今的他可是绢之国皇帝刘龑的特使,代表皇帝来与突契大汗合撒和谈结盟事宜,因此合撒对他以及他随行带来的庞大使者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不过金吉尔带来的绢之国的和谈条件确实也是让合撒吃了一惊:绢之国除了答应与合撒结盟并且开通两国之间的贸易路线和攻守协同作战等条件以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在漠南地区的沙湖城设立北地都护府,并且出兵控制漠南地区。
这件事情让合撒十分的为难,要知道他这个突契大汗至今为止还没有坐稳这把椅子,好不容易迎来了像绢之国这样强力的后盾,却狮子大开口直接要取得整个漠南地区的控制权,作为一国的大汗还没平定突契全境就先把大片的领土拱手交给别国,这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都是很难说得过去的。
其实与绢之国结盟这件事本身在突契内部就有着完全对立的两派观点。毕竟突契与绢之国也已经打了十年的仗,双方的伤亡惨重,突契人几乎到了每家每户都有被绢之国杀死的儿子和父亲的地步,对于绢之国的仇恨可不是一瞬间就能忘却的。因此即便合撒能够容忍绢之国的条件,也要考虑下面人的反弹情绪才行。为此合撒单独找来他的结拜大哥帖蒙商量对策,而他之所以没有请其他突契权贵来共同商议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的话这场会除了争吵将不会有任何建设性的结果出来。
帖蒙对于绢之国的这个条件态度倒是很明确——完全接受。
看到合撒为难的眼神,帖蒙只能耐心解释道:“大汗请想,首先,这件事情是我们求着绢之国呢,还是绢之国求着我们?显然目前的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筹码去与绢之国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其次,答应这个条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好处是很明确的,我们将得到一个强力的靠山来对抗彻尓列,这不光是战略态势上的优势,还包括了军队,物资,商品和粮食上的援助,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目前最欠缺的部分。当然,我认为绢之国帮助我们的诚意未必能够像我们所期待的那么丰厚,可是这却比失去这个盟友要好得多。第三,这么做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又是什么?我认为这可以分为两层。其一,可以想见绢之国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和彻尓列拼个两败俱伤,就算是我们赢了,突契也是千疮百孔,今后数十年都不能成为绢之国北方的隐患。但是我要说这一点上绢之国是犯了一个错误的。事实上我们远不会到千疮百孔的地步,因为如果我们在打赢了彻尓列以后变得羸弱不堪的话,那么草原上势必会再次崛起一股新的势力来,那样的局面可不是绢之国想要见到的,所以他们并不能让我们弱到那种程度;而我们则反而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反对我们改革突契政治的那些旧贵族们都用在这场消耗战上。如此一来,就成了绢之国出兵帮助我们洗清突契这块土地上原有的淤血,给突契新兴势力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了,这对于我们实行新政显然是有好处的。其二,我们答应了这条件以后难免会有人诟病大汗这么做是出卖突契的利益,这无论在内部还是在名声上对大汗都不利。”
“正是如此,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合撒道。
帖蒙点点头道:“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但是大汗请听我来给你解释。自古以来绢之国的实际控制区就十分稳定,漠南地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能够安居的地方,因此在他们强大的时候或许会盘踞在那里一段时间,可是都无法长久。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在与生活习惯。由于水源的问题,要在漠南地区耕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绢之国的人民不喜欢也不愿意到那片土地上来生活。无法耕种的土地也就意味着绢之国擅长的农耕文化无法扎根于此,那么试问一个没有子民的土地又如何能长久的拥有下去呢?他们士兵的粮食被服等等都必须要从遥远的后方运送而来,这是一笔多么大的开销?长期供应一支大军在漠南驻守对于绢之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到最后一旦他们的国力下降,就会主动的离开那片地区,或者大量削减这支军队的规模以节省开支。我可以断言,即便绢之国设置了北地都护府,并且驻守了军队,可是真正能够在漠南活动的子民还是我们突契的子民。如果突契在你的掌握之中,那么这些突契的子民究竟是会愿意听你的呢,还是愿意听绢之国都护府的?”
合撒不解的问道:“照你这么说那么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啊,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很简单,他们设置这个都护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北部的战略纵深地带,用漠南地区作为防止我们南下的战略缓冲带,从而给原本北部边境一个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时间。二是为了保护河西走廊,确保西域通商的安全。”
合撒若有所思的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眼下的确有人会骂我,可是当他们看到实际的结果以后情况就会逐渐有所改观了。可是怎么解决我们内部的矛盾呢?”
帖蒙笑道:“这个其实也不难,我们只要迅速开通龙城与沙湖城的贸易通道,并且积极与绢之国展开贸易的话,那么那些已经开始学习突契文字和绢之国文字的年轻人们显然可以更快的适应这种经商的生活,他们也会更容易在这种贸易中获得实际的利益。我们突契人之所以喜欢劫掠不就是为利益所驱使吗?只要我们保护好这部分人的利益不被其他人武力掠夺,那么大家都会明白只要跟着大汗你,就可以安全顺利的从绢之国手里获取足够庞大的财富和利益。而绢之国也会尽力保护我们这类的贸易活动,等于我们是借着绢之国的手保护这些人的利益。有了足够的资金和物资,我们就能聚集更多愿意站在我们这边的部族,到时候还怕内部的人不支持你,还怕打不赢彻尓列吗?”
合撒听完这话展露出他久违的笑容道:“虽然你说得很简单,不过我知道要施行这一切要付出的辛劳是十分艰巨的,这一切就全拜托大哥你了呀。”
“大汗的责任并非事必躬亲,而是任免适当的人选去做适当的事情!今后大汗要注意新兴的年轻贵族里的人才,量才使用才是我突契真正的福祉所在!”帖蒙垂首行礼道,他知道这些肺腑之言只有合撒才能听得进去,并且加以施行。




天地烈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六 送别
随着突契与绢之国联盟的确立,刘龑对于绢之国的人事任命做了一系列的调整——这固然是因为绢之国北方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是因为刘龑希望借这次的契机对于自己内部进行调整。
刘龑除了委任孝康郡王刘坦之出任尚书省仆射以外,又任命了兵部尚书薛伯仁出任门下省侍中一职,同时兼任兵部尚书之职;命吏部尚书邱逸儒改任中书省仆射之职。如此以来出任绢之国宰相实权的三人中没有一个是原后党的人物,刘龑希望以此来遏制后党的庞大势力。
原太原经略使忠义郡王刘献之改任北地都护府都护一职,持节钺,加封燕王。原幽州马军指挥使高定边出任副都护一职,高定边的副将卢明宪出任都护府司马。刘献之的部将郝曼才、韩健隆、司徒伯通分别出任丰州、麟州、朔州三州防御使之职。刘龑这么做从表面上来看是升了刘献之的管辖范围,而实际上北地都护府的主力的一半是原幽州的部队,而且他的部将也都被封到了各地,刘献之的影响力当然还在,可是实际手头上能指挥的军队数量却下降了。
除了这几项任命之外,刘龑还解除了太子太保王汉新的职务,改任为山南道行军总管,兼任定州指挥使之职,同时加封为征西将军。这道任命对于大家的冲击还是相当的大,因为从官阶而言王汉新其实是遭到贬斥,可是从实际的权力而言则是重新掌握了兵权,因此这是一次明降暗升的任命。这使得那些对于王汉新抱有成见的人,尤其是儒生党对此颇多怨言。
1...258259260261262...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