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都市枭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无冬的夜
邹芷若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中岳三阙’分别是‘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太室阙’建于安帝元初五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阙的四面雕刻着许多人物、动物和建筑物的图案,并有多副隶、篆铭文。‘少室阙’位于少室山下,它的建造时间应该是和‘太室阙’差不多,其阙身也刻有百余副图案,不过多是以杂耍技艺和蹴鞠运动为主题的。‘启母阙’位于嵩山南麓。阙上铭文刻录的是大禹在治理洪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启母阙’所守护的就是其东北不远处的那个几丈高的‘启母石’。”
“芷若姐姐,那个‘启母石’是什么东西啊?”樊丽花的兴趣越发的大了。
“传说‘启母石’是夏国开国之主启的母亲涂山女所化。”邹芷若也被引发了谈兴,她竟给樊丽花讲起了神话故事:“传说大禹治水、为民除害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天帝施展法力,让大禹在开山凿渠时可以变身为一只力大无穷的黑熊。可大禹却没有将这件事告诉他的妻子涂山女。有一天……”
就在被两个女人彻底忽视的刘煜要大发淫-威时。冯瑛声音再次传来:“相爷,嵩阳书院已经到了!”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县城北五里处的嵩山最高峰下,占地超过七百亩,共分三大建筑群。最大的是一片结构严谨中正的院落,那里是书院师生们的住宿区、教学区以及号称是“卷册甲天下”的藏书馆。在这片院落的旁边是一个有着近百亩面积的广场,那儿是用来供学生们活动以及练习“六艺”中的“御、射”的地方,也就是这次举行联合毕业典礼的所在。
在院落的后面有一个山谷,里面郁郁葱葱、流水潺潺。环境极其幽美,书院的规划者们在那里建了很多亭台楼阁以方便学生们在此自读。而刘煜和邹芷若、樊丽花以及冯瑛等二十四名鸾凤卫就要住进那个山谷最里面的一个叫“听涛阁”的地方。
下车后刘煜环顾四周,对这种清静的环境极为满意,可紧接着下车的邹芷若却感到有些奇怪,她问道:“奇怪啊,夫君,怎么没有人来迎接你呢?”
肃立在一旁的管宁闻言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回夫人的话,微臣本也打算组织师生来欢迎相爷的,但相爷他却不允许微臣这么做,所以……”
邹芷若看了刘煜一眼,“哦”了一声就不再说什么了。
在管宁的带领和皇甫嵩的陪同下,刘煜走进了这座大汉最高等级的文科学府。转过照壁,一棵需数人才能合抱的歪脖子树就印入我们眼帘。樊丽花不由得低声惊呼道:“好大一棵树啊!”
邹芷若轻声的向她解释道:“这应该就是被武帝陛下封为‘大将军’的那棵千年大柏树了!”
走进第二重院落,又一棵更大的空腹柏树出现在我们眼前,邹芷若又对樊丽花说道:“这棵大柏树也被武帝陛下封为了‘二将军’!”
樊丽花奇怪的问道:“怎么这棵‘二将军’反而比那棵‘大将军’还要大啊?”
邹芷若微笑的解说道:“传说当年武帝陛下到嵩山来巡幸封禅,在山脚下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千年大柏树,不禁赞不绝口,当下就封这棵大柏树为‘大将军’。可不想随后又发现了一棵更大的柏树,武帝陛下不由得心中懊悔,可是身为皇帝,自然得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那能轻易更改呢?于是武帝陛下硬着头皮将那棵更大的柏树封为了‘二将军’,甚至还自嘲的说什么‘管它大的小的,先入者为主’。”
樊丽花带着些疑惑的问道:“武帝陛下怎么会想到封这两棵奇形怪状的柏树为‘将军’呢?”
“这两棵柏树在武帝陛下封赏时可不是这样的。”
“那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呢?”樊丽花宛如好奇宝宝似追问不休。
邹芷若有些无语的看着刘煜,刘煜对她微微一笑。然后向樊丽花解释道:“那是因为这两棵柏树虽然都受了封,但心里却很别扭。‘大将军’自觉名不副实,心中有愧。因此不敢抬头挺胸,慢慢的就变成了现在这副弯腰驼背的模样;而‘二将军’也觉得极不公平,越想越气,经过几百年的累积终于将自己的肺给气炸了,所以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空心树!”
刘煜的话虽然逗笑了两个小女人,但樊丽花也接受了刘煜的这种解释,不再死缠着这个问题。与邹芷若说说笑笑的跟着刘煜走向了宿地。
在邹芷若和冯瑛带着鸾凤卫忙着布置暂住地时,刘煜走到了听涛阁三楼的一个观景台上向少室山的方向望去。
对于现代人来说,嵩山最出名的就是“少林寺”。可以说是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是啊,“天下武功出少林”!不过这个享誉千年的武林圣地好象是北魏时期才建立的,刘煜在思考着要不要让它提前出世……
“夫君,你在看什么啊?”樊丽花来到刘煜身边轻轻地问道。
刘煜嘿嘿一笑。说道:“不知道在嵩山这地儿有什么江湖势力没有?”
樊丽花诧异的看了刘煜一眼。轻笑的说道:“夫君真是大笨蛋,嵩山的地位虽然不象泰山那么重要,但历代还是有不少天子来此巡幸封禅,也属于御封名山之一,又怎么可能允许江湖势力在这里驻扎呢?”
刘煜干笑数声,赶紧转移话题道:“宝贝儿,你知道‘蹴鞠’吗?”
“蹴鞠?”樊丽花有些奇怪的追问道:“就是芷若姐姐说的那个刻在少室阙上的那种运动吗?”
“不错!”
樊丽花腻在刘煜身上,娇声说道:“是啊。夫君,妾身对蹴鞠一点也不了解。你就发发慈悲给你孤陋寡闻的女人解释一下嘛!”
这个在外人眼中脾气火爆的女人与刘煜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也会热情奔放,不过刘煜对她的这种“火辣”是非常欣赏的。于是先给了她一个微笑,然后才将她揽进怀里解释道:“蹴鞠是一种由一人或多人用脚踢一个皮制的圆球的运动。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舞,踢时不受场地限制,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不过这类蹴鞠的参加者多为女子。另一种则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这种比赛多是在专门的球场——‘蹴城’中进行,球场的两端各有六个球门,叫做‘蹴室’。比赛时除了双方的守门员被限定为六名之外,其余的参加者可在十至一百人之间浮动。在正规的蹴鞠竞赛活动中‘蹴城’里面还会出现正副裁判执法,他们将会严格的按照蹴鞠竞赛的法则来监督整个活动的过程。不过由于这种比赛具有相当激烈的对抗性,因而多盛行于军队的军事训练中。”
樊丽花好奇的眨了眨眼睛,问道:“这么说来我们的军队也在用这种方法训练了?”
看着樊丽花脸上这少有的呆萌表情,刘煜不由得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接着才说道:“那当然啦!‘蹴鞠’可是新兵训练营中的必备项目,它不但能提高士兵们的体能和彼此之间的配合度,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因而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
樊丽花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夫君你知道‘蹴鞠’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
刘煜紧了紧抱着她的手,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关于蹴鞠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种:《经法》中记载的是,黄帝擒蚩尤‘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而在刘向所著的《别录》中却说‘蹴鞠,黄帝所造,或云其于战国’,并指出‘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由此看来蹴鞠产生的年代至少是在战国时期以前。”
看了看听的兴致勃勃的樊丽花,刘煜继续回忆着说道:“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特别盛行蹴鞠,据《汉书-苏秦列传》所载‘临淄之民无不蹴鞠’。《汉书-收集霍去病传》中也有霍去病出征塞漠‘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蹴鞠是很有民众基础的。甚至在《汉书-艺文志》的“兵家技巧类”中就收集了《蹴鞠二十五篇》。专门讲述蹴鞠的规则和一些基本战法。近代的李尤也写了一篇关于蹴鞠的《蹴城铭》,有空你可以找来看看。”
樊丽花满眼崇拜的看着刘煜赞道:“夫君,你的见识好渊博哦。人家真是爱死你了!”说完还在刘煜的脸上重重的亲了一口。
刘煜略微尴尬的笑了笑,解释说道:“这些都是琰儿告诉我的,我原先也是不知道的!”
樊丽花用蕴涵着无比深情的美眸注释着刘煜,腻声说道:“夫君,你真好……”
就在刘煜对樊丽花的话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邹芷若的声音从楼下传来:“夫君,我们已经收拾好了。你快带丽花妹妹下来吃饭吧!”
“就来!”刘煜先应了邹芷若一声,然后笑-淫-淫的看着面色微红、看起来就是一副情-动不已模样的樊丽花说道:“好了,我们下去吧!早点吃完早点休息。明天早上还要参加两校的联合毕业典礼呢!”
###########################################################
因为这样的场合不适于邹芷若和樊丽花出现,所以坐在骑射场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的就只有刘煜和两校的一些高层人士。
刘煜一边无聊的听着皇甫嵩和管宁例行公事似的轮流演讲,一边默默的打量着台下那六百多的应届毕业生。喜店军校的毕业生自然是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模样;而嵩阳书院的毕业生也都显得英气勃勃,一点也没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感觉。
这个时代的儒生对“六艺”都是很注重的。几乎不会出现偏科的状况。而刘煜在嵩阳书院创办之初又曾对管宁特别强调过要让学生们多锻炼身体,所以这些毕业生才会一个个给人以文武双全的印象。
想到南宋以后的读书人都会被贯以“文弱书生”的名头,刘煜就不自禁的一阵唏嘘。身体不好的人,他的利用价值必然会大大的降低,这个道理难道明清的上位者们都不知道吗?真是……
就在刘煜胡思乱想时,突然听见管宁说:“……这次的毕业典礼我们有幸请来了当朝驸马、大汉周公、宰相刘煜大人前来观礼,下面有请刘相爷为我们说几句话。”
管宁你居然给我搞突然袭击,原来的计划中可没有这一手!我是来“观礼”的。怎么又让我演讲了呢?!不过在台下两千多毕业生那殷切的目光和如雷鸣般的掌声中,刘煜不得不硬着头皮站起来。走到了台前。
刘煜淡淡的扫视了台下的毕业生们一眼,在他的威势下掌声渐渐消逝,然后刘煜清冷的声音响彻全场:“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在我大汉的天空下不再有战争,我梦想生活在我大汉土地上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刘煜看了看台下因刘煜的话而变得有些神情激动的毕业生们,提高音量再次说道:“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能再现汉武雄风,扬威域外,将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都变成我大汉的疆土。”
听了刘煜的话后,绝大多数人都变得更加激动,不过也有大约近十分之一的毕业生因厌恶战争或是在思考征战域外的好处而微微皱起了眉头。虽然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但刘煜并不想解释什么,只是继续说道:“保境安民、开疆拓土,靠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我希望我的梦想也能变成你们的梦想,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努力,早日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刘煜的话音刚落,如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再次响彻骑射场。刘煜转身坐回座位,接下来就是两大名校的教师们给自己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了。虽然有三十多个教师同时行动,但也花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算发完。之后就是师生们的离别聚话了,刘煜见没他什么事,就向皇甫嵩和管宁说了一声,然后回到了听涛阁。
吃过邹芷若精心调制的午饭后,刘煜躺在三楼的观景台上小寐,正在惬意间耳边却传来了冯瑛的声音:“相爷,皇甫嵩和管宁在外求见。”
刘煜下得楼来,发现除了皇甫嵩和管宁之外,还有十多个年青人。在他们给刘煜见完礼刘煜又让他们落座后,刘煜才把疑惑的眼神投向了那两位校长。
皇甫嵩看了管宁一眼,离座拱手说道:“相爷,今日您说的话真是振奋人心,就连微臣这垂垂老朽也感到热血沸腾。微臣在此斗胆向相爷推荐我喜店军校毕业的六位优秀学员,以帮助相爷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说的那几句话的影响力有那么大吗?虽然刘煜对此很是怀疑,但对皇甫嵩推荐的人才却很感兴趣。因而先是微笑着扫了那些年青人一眼,然后才对他说道:“哦,能被皇甫校长评为优秀学员的定然不俗。不知道是哪几位,还望皇甫校长能为本相介绍一二!”(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重生之都市枭雄 第1180章 人才
六个英姿焕发的青年离座而起,并排着站在刘煜的面前。/皇甫嵩对他们说道:“你们给相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可不要太谦虚哦,否则相爷会调你们去巡城的!”
众人相视一笑,接着排在刘煜右手第一位的一个脸色紫红的魁梧青年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恭恭敬敬的说道:“义阳魏延魏文长参见相爷!草民是本期武考第一,兵考第五,计考第二!”
魏延魏文长?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反骨仔”终于出现了!正当刘煜准备找个借口走到他身后去看一看他后脑那块被诸葛亮所忌的反骨时,皇甫嵩却以为刘煜不明白什么是武考、兵考和计考,他热心的在刘煜耳边轻轻地为刘煜解释道:“相爷,我喜店军校的学员必须经过三大考,全部合格者方能毕业,否则就只能留校再学一年。这三大考分别是:考究为将者骑射武功的武考,考究为将者带兵布阵之术的兵考以及考究为将者韬略之道和应变能力的计考。”
刘煜了解的点点头,对带着一脸崇敬之色看着自己的魏延说道:“小伙子不错嘛,希望你能学以致用,为我大汉保境拒敌、开疆拓土!”
“请相爷放心,我一定不会让相爷失望的!”魏延激动而坚定的大声应道,说完又向刘煜行了一礼,然后才回到队伍中去。
刘煜满意的看了他一眼,接着把目光移到他旁边的那个肤色黝黑、浓眉大眼,年纪在二十五六的粗壮汉子身上。在刘煜的注视下。那个壮汉上前一步,一边施礼,一边中气十足的说道:“南阳陈到陈叔至见过相爷。草民是本期武考第二。兵考第一,计考第五!”
陈到陈叔至?竟然是那个未曾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但在历史上却是蜀汉诸多武将中排名仅在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之下的统领着刘备亲卫“白耳兵”的心腹大将?!
刘煜满怀鼓励和期望的对他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剩下的四个气宇轩昂的英俊青年。这四人依次出列作着自刘煜介绍:
“南阳文聘文仲业见过相爷!在本期的三大考中,草民都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南阳李严李正方见过相爷!草民是本期武考第五,兵考第二,计考第一!”
“琅邪徐盛徐文向见过相爷!草民是本期武考第四。兵考第四,计考第四!”
“右扶风孟达孟子庆见过相爷!在本期的三大考中,草民都只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实在是惭愧!”
好家伙。都是人才啊!先说文聘,那可是在历史上有着“荆州第一武将”美名的人啦。虽然有一定的水分,但能得到曹操的赞扬的人怎么着也得有几分真才实学吧?而李严也是一个武功、智慧都很出众的全能型将领,要不是在运送粮草时遭遇天灾而延误了军机因此被诸葛亮贬了的话。他一定会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而且他还有个很不错的儿子……
再来就是徐盛了。虽然刘煜不记得他有没有厉害一点的亲戚,但他本人却是历史上东吴一方数得着的大将,堪称智勇双全。最后是孟达,虽然他在历史上是个典型的墙头草,一会儿降魏,一会儿投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出众的才能,否则像法正、张松这样的大才也不会和他成为死党了!
刘煜勉励了他们几句。然后就叫他们回坐,接着管宁起座说道:“相爷。微臣也要向您推荐八个人才,他们都是今年嵩阳书院军略、民政两部最出类拔萃的毕业生。”
嵩阳书院分军略、民政两部是根据刘煜的指示,军略部教授出来的都是参谋和军队后勤管理型人才,而民政部教授出来的自然是管理地方的行政人才。刘煜之所以能用极短的时间就组建起新军队和消化掉新领地全靠那些历年的毕业生,可是以前管宁从未向刘煜特意推荐过人才,不知道这次他会带给刘煜怎样的惊喜!
八个文质彬彬、相貌不俗的青年男子走上前来躬身为礼道:
“军略部本期毕业考第一名,颖川徐庶徐元直见过相爷!”
“军略部本期毕业考第二名,淮南鲁肃鲁子敬见过相爷!”
“军略部本期毕业考第三名,右扶风法正法孝直见过相爷!”
“民政部本期毕业考第一名,颖川陈群陈长文见过相爷!”
“民政部本期毕业考并列第二名,琅邪诸葛瑾诸葛子瑜、河内司马朗司马伯达见过相爷!”
“民政部本期毕业考并列第三名,南阳陈震陈孝起、山阳伊籍伊机伯见过相爷!”
纵然早就知道自己在这方世界的运道强到爆表,但这一刻刘煜还是忍不住吃惊了!看看这些都是什么人啊……徐庶,一个在历史上让曹操的心腹谋士程昱自承“其才十倍于我”的顶尖智才。鲁肃,在历史上被周瑜指定为继任者,深得孙权的信任,其战略大局观绝不在诸葛亮之下。陈群,历史上九品中正制的制订者,在内政上的才能就魏晋而言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至于法正、诸葛瑾、司马朗、陈震、伊籍等人虽然比不上前面三个牛人,但在历史长河中也是灿烂过的!更何况,诸葛瑾和司马朗都还有一个厉害无比的弟弟……
虽然心中有一些激动,但刘煜的神色却并无改变,微微一笑后以欣慰并期待的语气说道:“好啊,有你们在后方安定民心、保障后勤,我们的军队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攻城拔寨、平定四方!”说到这儿,刘煜扫视了厅中所有人一眼,沉声继续道:“我希望你们能全心全意的帮助我,让我们早日平定天下。让我大汉国富民强、千秋万代!”
“草民愿肝脑涂地,为相爷为大汉效犬马之劳!”
###########################################################
搞定了军政两方的新血,刘煜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洛阳。因为各地的调兵令必须由刘煜亲自签发。虽然刘煜手下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统兵千人的行军司马和各地县尉这一级的中等偏下层军官几乎都受到了刘煜魅惑之术的招待,个个都对刘煜就像是对神一样的崇敬忠心,别说是他们的上级要反叛于刘煜,就算仅仅是对刘煜有不恭的言辞,他们也会将其撕碎的。
但这一切刘脩她们并不知道,因而她们对刘煜下放给黄忠、张辽、高顺等各州将军那样大的权力感到极为担忧。在她们的坚持下。刘煜不得不代皇帝下诏,严令各州将军在未奉调令时带兵擅出各自的防区。这一次的攻打袁绍的军事行动刘煜需要幽州、并州、和兖州的配合,本来早就应该发令给程昱、高顺以及张郃的。但为了保密,才不得不推迟到现在。
签发完调兵令,刘煜将站在旁边的刘脩搂进怀里,贴着她的粉嫩细滑的俏脸轻轻地问道:“这几天有想我吗?”
刘脩在刘煜怀里蹭了蹭她香软的身子。柔柔地用鼻音发出了一个“嗯”字。刘煜满意的紧了紧抱着她的双臂。也不想再多说些什么话,就这样静静地的享受着这难得的二人世界。可只过了一小会儿,刘脩就出声打破了这“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对了,夫君,两天前李儒向妾身推荐了一个人,说是会成为夫君的一大臂助!”
刘煜有些不满的咬住她的晶莹如玉的耳朵,一边轻轻地的舔-弄一边含糊不清的问道:“我不是交代过吗,凡是各地推荐上来的人才都先由许靖负责接待。那家伙是汝南许劭的同族兼同门。在观人之术上也有几分造诣。让他把第一关,先评价一下那些推荐上来人。以免有混珠的鱼目来浪费我的时间!”
“夫君,你不要这个样子,让妹妹们看见会笑话人家的!”刘脩一面呻-呤着轻微的抗拒着刘煜,一面说道:“妾身想来,李儒推荐的多半不会是普通的货色,夫君你不知道,妾身当时看到李儒那一脸喜色的样子还吓了一跳呢!”
刘煜闻言微微一楞,李儒竟然会有一脸喜色的时候?平时看惯了李儒阴沉沉的表情,现在想要想象一下那甚少在他脸上出现的欢颜,还真是有些困难。刘煜自认失败的摇了摇头,放开了刘脩那已经变得通红的小耳朵,带着些好奇的问道:“到底是什么人呀,竟然能让那个被人私下称为‘石妖’的神盾局局长喜笑颜开?”
刘脩象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有些不满的扭了扭身子,撅起小嘴说道:“据说那人是李儒的同窗好友,李儒自言其才十倍于己!”
怎么古人都喜欢抑己扬人啊!虽然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你也不能太过分呀!纵观三国历史,李儒李文优的智慧绝对能排进前二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顶尖谋士。刘煜相信有人能在谋略和治政上胜的过李儒,但刘煜绝对不相信有人能当得起“其才十倍”的评语。
“那人叫什么名字啊,竟然能让李儒谦逊若此!”
刘脩不加思索的答道:“那人叫贾诩。”
“贾诩?你说的是武威姑臧的那个贾诩贾文和?”刘煜小吃一惊的追问道。
刘脩大感奇怪的说道:“是啊,是武威姑臧的贾诩。怎么啦,他有什么不妥吗?”
没想到竟然会是历史那个频繁跳槽,阴毒狡诈更在李儒之上的绝世智者!刘煜稍稍镇定了一下心神,没有理会刘脩的话,直接问道:“他怎么会来投靠我们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