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每一样冯氏都挑了几块儿,顾家人多,顾承勇兄弟五个呢,还有三个姐妹。要是东西少了,给这个不给那个的,到时候也是麻烦。索性就多买一些,剩下了,平常过日子也能用得上。家里这些孩子也不少,男孩子穿衣服尤其费,给他们留一点儿也是可以的。
毕竟,京城里的布匹颜色正花色美,价钱其实也很是便宜的,多买一些,其实也挺划算。
挑完了棉布,冯氏又去挑了几块锦缎。家里有几位老人呢,岁数大的人,也不干多少活了。逢年过节的,穿上一件端子的衣裳,也显得喜气。
就这样,冯氏挑了好多的布料,直把店里的伙计乐得不行。不但给算的便宜了些,还送了好几块零碎的尺头等。
冯氏对布匹很是了解,知道这小伙计没有多收自己银子,于是也很痛快的就把银钱付了。然后顾承勇和儿子们,各自抱了好多的布匹,从店里出去。
买了这些布匹,也就算是可以了,冯氏也没打算再去买别的。毕竟手头不算很宽裕,各家送一点儿东西就是个心意,再多了,那就是败家不会过日子了。不过,难得的来一回京城,孩子们都那个兴高采烈地,所以冯氏就由着孩子们各处去走走看看。
这次来京城,下一次,还不定是哪年哪月了呢。或许,以偶都不会有机会的,就让孩子们好好乐呵一回去吧。冯氏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的模样,心里也是欢喜。





农门医女 37.第37章 糖人儿
冯氏并没有打算再买别的东西,所以从布庄出来后,一行人就在街上闲逛着。孩子们看什么都是稀奇的,东瞅瞅西看看,时不时的对路边摆着的那些新奇玩意儿指指点点,玩的很是开心。
路边摊子有很多是卖各样吃食的,孩子们见了,都忍不住直咽口水。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每日能吃饱了饭就很不错了,连菜肉什么的都没吃过几回,更不用说是路边这些新奇的小吃了。
不过,孩子们都是懂事的,尽管心里馋的要命,却也没有哪个开口说是想要。冯氏见了这样,难免心里酸楚,就想着挑一两样新奇的东西买了,让孩子们解解馋。
正好,前面有个前面有买糖人儿的。冯氏见孩子们都眼巴巴的瞅着那糖人儿,狠了狠心,干脆上前去,买了七支糖人儿,每个孩子一支,“吃吧,这东西,可是京城里的一绝呢。”冯氏笑道。“这一支留给绍远,咱们回去给他。”
孩子们欢欣鼓舞,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接过来糖人儿,然后拿在手里,小心翼翼的上去舔了一口。
娇颜小心翼翼的拿着这糖人儿,心中为那师傅精湛的手艺而赞叹不已。瞧着这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简直就跟画出来的一样了。娇颜手里拿的,是一个嫦娥奔月的图案,就连嫦娥抱着的玉兔,都做的十分形象呢。
“小妹,你快吃啊,这东西不吃,沾上灰可就不能吃了呢。”文齐已经把自己手里的糖人儿吃了一半,却见到娇颜还在拿着,一口没动,就赶紧提醒她。
“哦,知道了。”娇颜嘟囔了一句,然后才张嘴,舔了一下那糖人儿。入口甜甜的,带着那种熬过的有点焦香的味道,一下子就让她眯起了眼睛。
说实话,之前他们家可是不缺甜食的,要什么样的,也都能弄来。可是现在,他们连吃饭都是对付着,哪里还见到糖了?所以,这样的糖人儿,如今在娇颜的眼里,也是难得的美味了。
孩子们都很快的吃完了手里的糖人儿,冯氏手里拿着帕子,挨个儿的给孩子们擦了擦嘴角。“好了,咱们回去吧,苗婶子和绍远说不定回来了。咱们回去把糖人儿给绍远。”冯氏说着,就跟卖糖人儿的老汉要了一张糯米纸,将手里那支糖人儿裹起来。
众人一路往回走,路过卖包子馒头的地方,冯氏便买了好些的包子回去。这样中午就可以对付一顿了,省得去饭馆花钱太多。
众人回到客栈,果然苗素问母子已经回来了。冯氏把手里的糖人儿让娇颜去送给绍远,自己则是回屋去归拢他们买回来的东西。
娇颜举着糖人,笑呵呵的就递给了绍远,“绍远哥,你快尝尝这糖人儿吧,很甜的。”
绍远接过了糖人,“颜儿,谢谢你。”然后,就好奇的打量着这糖人儿。糯米纸包裹之下,里面是一个二郎神的图案,果真是栩栩如生呢。
糯米纸入口即化,所以根本不用揭开,直接吃就行了。绍远毫不犹豫的把糖人儿递到娇颜面前,“来,咬一口。”
娇颜摇头,“不用了,我刚刚吃过一支了,这个就是给你留的。”
“你的是你的,这个是我的,来啊,咬一口。”绍远很坚持,糖人就在娇颜的嘴边,不拿走。
娇颜没办法,张嘴咬了一口,“好了,剩下的你吃。”
绍远这才将糖人儿收回去,几口就咬着吃完了。“嗯,真好吃,香香甜甜的。”小孩子,都是喜欢甜食的,绍远虽然心性成熟,但是也抵挡不住甜食的吸引力。
另外一边,苗素问则是去找了顾承勇,告诉他这边的事情已经办完,大家可以离开了。
顾承勇听完苗素问的话,便点头出去收拾马车。苗素问母子的事情办完,自己也打听到了林瑾瑜的下落,这一次来京城,事情已经办的差不离,还是早点儿离开吧。这里的吃住都太贵了,实在是花销不起的。
顾承勇正在收拾马车呢,客栈的伙计,却是领了一个小孩子进来,“客官,这小子说是要找你,刚刚就在等着了。”
顾承勇抬头看了看那个男孩,自己并不认识啊,“你找我?”
男孩大概十二三岁,看见顾承勇这个样子,便点点头,“嗯,有人让我把这封信交给你。”说完,就从怀里拿出来了一封信,递给了顾承勇。之后,男孩便转身离开了。
顾承勇在家的时候不认字,后来跟着林瑾瑜,这才慢慢学着认字的。如今一般的字算是认得,看信倒是没问题的。虽然心下觉得奇怪,但还是打开了信封。
信封里面,除了有一张信纸之外,竟然还有一叠的银票。那些银票加起来,看样子得有一千两左右了。顾承勇心中惊异不已,连忙将信展开。
原来,这竟然是楚大人亲自写给顾承勇的。信中言明,如今京中局势不稳,让顾承勇速速带领宏韬离开京城。另外送给顾承勇一千两的银票,算是报答顾家对林宏韬的援手之意。同时,也拜托顾承勇,一定要照看好林宏韬。
顾承勇看完信,就拿着那些银票和信进屋去找冯氏了。冯氏见了这信,便叹了口气,“算了吧,舅老爷既然不肯露面,找了个孩子送来,就是不想给咱们拒绝的机会。你也不用再往回送了,恐怕就是去楚家,也见不到哪个的。这银钱,暂时留下,留着给韬儿以后用把。”
“韬儿读书好,回去咱们还得让他去念书,以后考科举也好,还是做别的也罢,都是需要本钱的。这个,都留给韬儿,看他大了怎么打算的吧。”冯氏对楚大人还是有几分了解的,但凡京城比较安稳,他定然会将宏韬接过去安顿下来。既然楚大人不肯,就是京城里还是危险重重呢。
“咱们还是赶紧走吧,这京城里咱们也住不起,再者离着家乡不算远了,还是赶紧回去的好。”冯氏提议道。
“嗯,刚刚我已经把马车都收拾了,咱们这就走。早点儿回去也好,外面终究不是家。”顾承勇当然也想早点儿走了,于是夫妻意见达成一致,各自收拾东西,带着孩子离开了。
从京城出来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幸亏冯氏买了好多的吃食,众人就在车上吃了一顿。等到解决掉手里的包子之后,顾承勇才说道,“如今咱们离着家乡可就不远了,大概再有十天半月的就能到。回家以后,你们一个个的都要勤快些。咱们可不是以前了,你们也不是少爷小姐,回家了可没人伺候着,凡事都要自己动手。”
文修几个就笑了,“爹,你就放心吧,这些日子,我们不也是都自己动手么?”
顾承勇点点头,甩起鞭子,赶着马车快速的向东北家乡走去。回家的路上,气氛明显就比之前欢快了好多,毕竟得知了林大人夫妻的消息,文韬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悬着心了。他现在一心的只想快点儿长大,长大了,才能够去西北边疆找父母去。
正是三月好春光,沿路的各处,都能见到一些农人在地里劳作。看着那些人在地里忙忙碌碌的耕种,娇颜倒是觉得,这样的日子或许也很不错。至少,这样的日子,踏实而又充满了希望的。
此时众人心里也都没了负担,故而娇颜在路上,便一个劲儿的缠着母亲,非得打听老家的情形不可。之前冯氏和古承勇都是忧心忡忡的,再加上他们一路上总是突发情况不断,娇颜也不敢烦母亲,眼下不一样了,她就开始刨根问底了。
经过娇颜穷追不舍的打听之后,对于老家,也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了。顾承勇的父亲,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家里原本有十几亩地,日子过得一般。
顾家老爷子当初娶了媳妇齐氏,齐氏过门之后,连着生了两个儿子,顾承忠、顾承勇。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很是温馨和睦。可是等齐氏生老三承义是,却难产死了。
后来,顾家老爷子又续娶了一个媳妇,就是现在的顾家老太太李氏。李氏进门之后,又生了两男三女,所以,顾承勇总共有四个兄弟,三个姐妹,顾家,可是个很大的家庭呢。
李氏长得不错,又比顾家老爷子小了十来岁,总觉得自己嫁给顾家老爷子当填房是受了委屈。顾家老爷子好不容易花了大价钱娶回来的小媳妇,自然是对李氏百依百顺的,什么事情都依着她。
李氏原本就是个刁钻刻薄的,在家里就与兄嫂相处的不好,再加上李家日子艰难,拿不出什么嫁妆来,才会熬到了十八岁没嫁人,最后给顾家当了填房。李氏过来就成了后娘,她这心里哪里能好受?所以对顾家的三个儿子,百般的不待见。
那时顾承勇的爷爷奶奶还都在的,有老人压制着李氏,又照管呵护着哥三个,好歹的算是哥几个都长大了。可是等到老两口相继去世之后,哥三个的苦日子就来了。顾承勇就是因为受不了继母的苛待,这才从家里偷偷跑出去的。




农门医女 38.第38章 回到家乡
顾家一行人,又走了十几天,终于在三月二十这日,回到了顾承勇的家乡。辽东府下辖的一个小村子,名叫青山村的地方。
“爹爹,这里就是你的老家么?”娇颜四处的打量着这里的景色。三月下旬,这里已然有些树木开始发芽,吐出一抹新绿了。
娇颜心中叹了口气,这里,不是自己前世的家乡。比起这里来,前世的家乡应该是更加往北一些,节气大概比这里要晚半个月到二十天呢。
或许是他们回来的时候不太对,这个季节,山上的树木刚刚发芽,看不到山色青翠的模样。但是这连绵起伏的大山,倒是比江南那些小山包要高多了。等到夏日里,满眼青翠的时候,想来这里应该是非常好看的了。
越是靠近村子里,就会发现,路的两旁,就有好多的农田。此时,田里已经有好多的人在种地了。是啊,这里节气早,可不是该种地了怎么?没想到,自家一回来,就赶上了农忙呢。
而此时,田里的农人,偶然抬头,正好见到了远处来的两辆马车。这个年月里,牛马都是大牲口,一般的人家,有辆牛车就是很不错的了。像这样高大的马车,很少见的,更不用说还是两辆了。
前面那一辆,还带着车厢呢,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家用的东西。更不用说后面那辆车上,还放了好多的东西呢,那些不像是北方木头做的大箱子,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货色。
“这是谁家的亲戚来串门子了?这个季节来,能有啥意思?”有的人这样想着。
也有的人眼尖,发现了前面赶车的顾承勇,“哎呦,你们快看,那是不是顾大伯家的老二?我怎么瞧着像呢。”有人喊了一嗓子。
众人听了这话,仔细打量着,“是,是大勇回来了呢。哎呦,可是有五六年没回来了,这冷不丁的,还真是没认出来啊。不对啊,往年回来的时候,比这个可是要气派多了,带着好几辆马车,那么多随从的,这回怎么就这么几个人啊?”有的人发现了不同,暗自疑惑不解。
也有那热情的,便朝着顾承勇一行招手,“大勇,你们咋这个时候回来了?”反正干活也挺累的,正好该是歇一歇了。离着路边近的,便停下手里的活,来到跟前朝着顾承勇打招呼。
顾承勇瞧了瞧来人,正是顾家后面的邻居,张家的二娃。呃,现在可不好再叫二娃了,该叫大名才是。“德明哥,几年不见,你还好么?”顾承勇很是热情的打招呼。
“好,好着呢,你瞧,儿子都那么大了。狗子,快,去你顾爷爷家的地里,告诉顾爷爷一声,就说顾家二叔回来了。”张德明是个憨直热情的性子,这时就叫来了自家的儿子,去通知顾家人。
“都在地里忙活呢,去告诉他们一声比较好。”张德明笑呵呵的说道。“那上头坐着的,都是你家的孩子?这日子过得可真快,我记得你家那一对双儿上回回来的时候,还得让人抱着呢。这一回,竟然都长得这么大了。”
这边张德明跟顾承勇说话,附近的不少汉子也都围了过来,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淳朴的笑容,热切的同顾承勇打招呼。顾承勇见到家乡的亲人,当然是也十分的高兴,于是就在这说起话来。
娇颜几个还都坐在马车上呢,他们都有点发愣。真是没想到,这才刚刚进村,这些村民就如此的热情。这些人说话,都带着当地的口音,大多数能听懂,但是也有一些,真的是听不明白。
娇颜看着眼前这个场面,听着很是熟悉的北方话,心里却是有点儿感慨。前世,娇颜的祖父祖母,就是从辽宁搬到了吉林去的,所以娇颜家里说话,还带着许多原本的口音。听到了这些人说话,娇颜有点儿怀念和感动。
那边说的正热乎呢,就见到远处呼呼的跑过来两个人,“狗子,你顾二叔在哪里呢?”一个男人边跑边问道。
“就在前面,看见那马车了么?那就是顾二叔他们带回来的。我爹正跟顾二叔说话呢,你瞧,那头不是好多人么?”狗子大概十四五岁,跑的很快,就在前面领路。
说话间,两个大男人就在狗子的引领下,来到了人群之前,“二哥,你可算是回来了,咋也不提前让人送个信儿,我们哥几个好去接你啊?”
正跟众人说话的顾承勇,听到了这声呼唤之后,连忙扭头看向了声音的来处。只见两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气喘吁吁的来到了自己的面前。不是别人,正是自家的三弟和四弟,说话的,当然是四弟顾承信了。
“临时决定回来的,也来不及找人捎信儿了。家里怎么样,都还好吧?”见到了亲兄弟,顾承勇的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
“二哥,你可是好几年没回来了,家里都想着呢。咱爹刚刚得到信儿了就要过来,咱大哥劝着咱爹回家了。这会儿,怕是咱娘也知道你回来了呢。走,回家,回家。”顾家老四是个十分会说话的,这时赶忙上前扯着顾承勇,就要往回走。
旁边的众人也连忙道,“对,对,回家去,回家去。老人怕是早就等急了呢。大勇,赶紧回家去吧,见见顾大叔和婶子去。等着我们得闲了,就过去找你说话。”
顾承勇点点头,“好,那我先回家了。”说着,顾承勇就牵着马,跟在两兄弟的身后,一路朝着家里走去。阿喜赶着另外的马车,跟在顾承勇他们的后面,一起回顾家。
孩子们依旧在车上坐着呢,此刻都瞪大了眼睛,瞧着这村子里的一切。娇颜也是不例外,大眼睛四处看着。
眼前的村庄不算小,看样子,也得有七八十户人家了。村子里的房子,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不过最主流的,还是泥房。看样子,有的是土坯的,也有的是用泥土砸夯的。房子上面,有的苫着草,有的苫着木材劈成的小片儿。
只有少数的房子,是砖瓦的,青色的砖瓦房,在这个山村里,也算得上是豪宅了。
村子就在大山里,依着山形而建的,所以并不是十分的规整,各家各户有的相距很远。村子中间,一条挺宽的石板路,看样子,就是这个村子的主路了。马车走在路上,蹄铁与石板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顾承勇兄弟走的很快,不多时,就来到了顾家的大门前。顾家的房子,是顾承勇上一次回来时,出钱给另外盖的。青色的砖瓦房,在这个村子里,已经算是不错的宅子了。
顾家的房子盖的略微有些奇怪,并不是传统的四合院,反而倒像是两个院子并排。只是大门开在了东面,假如西面这边的院子也开了大门,就可以分割成两个单独的院子了。
正院在东边,有正房五间,带着东西厢房,看样子后面还有几趟房子。院子的四周,并没有用砖起成院墙,而是用了一些手臂粗的木头,做成的杖子。杖子大概一人来高,每隔一段都会有很粗的木头埋在地下,当做柱脚的。
这样的杖子,其实也就是挡一挡牲口,对于人来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当然了,山里的人家,主要也就是防备野兽牲畜什么的。
木头的大门,此刻敞开着,院子里面,这时有不少男男女女,都在向外面张望着。中间站着一位五六十岁的老爷子,此刻正眼中含泪,一脸期盼的看向门外。老爷子的身侧,还有一个岁数小不少的老妇人,此时也是一脸期待的模样向外张望着。
这时,冯氏等人就从马车上下来,跟着顾承勇,一起迈步进了院子。
顾家老爷子在见到顾承勇的那一刻,眼中便泛起了水光,“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好几年了,老头子我总算是又见到我的儿了。”老爷子颤抖着手,抓住了顾承勇的手仔细打量着。“好,好,还是那样儿,这就好,这就好啊。”
而顾家老太太,则是一双眼睛不停的朝着冯氏等人看了过来。老太太眼尖,很容易的就看出来,这一次儿子儿媳回来,好像跟以往有些不一样了。
当初回来时,一个个可都是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冯氏那时候头上手上,还带着不少金子银子的东西呢。这一回,这些人的身上,穿的可都是棉布的衣裳,而且冯氏的头上,更是素净的很,几乎是没什么首饰了。
老太太眯着眼睛,心里暗暗的算计着,脸上的笑容也就淡了下来。
冯氏领着孩子们,来到了老爷子和老太太的面前,“来,见过你们的爷爷奶奶。”
文修领头,文齐、文治、文平、娇颜五人,便全都朝着爷爷奶奶跪了下来,“孙儿、孙女,见过爷爷奶奶。”
“哎呦,快起来,地上凉呢。这不年不节的,可不兴磕头下跪的,快起来,快起来。”老爷子高兴的不行,连忙叫孩子们起来,然后挨个的扯到眼前来,细细打量。“好家伙,几年没见,一个个都长得这么大了呢。这是老大文修,嗯,个子不矮,随了你爹了。好,真好,瞧见你们这些娃娃,爷爷心里高兴着呢。走,进屋去,咱们进屋说话。”




农门医女 39.第39章 顾家众人
顾家男男女女的,也是十几口的人,此时都站在院子里,很显然是有点儿不大好。于是,顾承勇夫妻,就领着儿女还有苗家母子,同众人一起,进了东屋。
顾家人数众多,可能是为了一家人团聚时有地方呆着,所以东面的两间屋子是通开的,并没有砌间壁墙。北面是一铺大炕,占了一间房的长数,炕梢的地方,特意用木板隔起来,跟里间做了个小小的间隔。
南面摆着一溜的椅子,里间屋还放了桌子等物,这么瞧着,好像是大家伙吃饭,也在这屋。
此刻顾家老爷子和老太太都在炕上坐着,顾承勇和冯氏还有苗素问,也都被扯坐到了炕沿上。娇颜和哥哥们以及秦绍远,则是站在了父母的身旁,贴着炕沿。
顾承勇又是五六年没回来了,孩子们都是变化最大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分辨不清楚。顾承勇指着儿女们,挨个的给大家伙又说了一回。
上一次回来时,文治和文平等人才不过两岁左右,如今都八岁了。老爷子看着面前这一对男娃,长得虎头虎脑的十分精神,特别稀罕人,心里头也是为儿子高兴。“好,好,真好。”
顾承勇又指了指娇颜,告诉父亲,那是最小的闺女。老爷子只是看了一眼娇颜,点点头,接着也没有说什么。
娇颜却是不以为意,农村里重男轻女属于正常现象,这个没必要纠结。她看着屋子里的这些人,然后根据从父母那里打听来的消息,一一对比,把顾家的人,挨个的对号入座。
坐在炕头的那个头发已然花白的老爷子,想当然就是顾家的大家长,顾明诚了。据父亲顾承勇说,老爷子今年应该是五十八岁。但是看起来,好像要比实际的年龄大了不少,想来是跟整日的劳作有关。老爷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看上去很是朴实实在,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感情,看起来还是非常和气的人。
和老爷子并排坐在一起的,是老爷子的继室李氏,李氏四十八岁,比老爷子正好小了十岁呢。李氏长相还算可以,可以想象,年轻时应该也是长得很不错了。只是那一双眼,看人的时候总是眼白多一些,就给人一种很刁钻的感觉。恐怕是嫁了这么一个大丈夫,多少年来一直不甘心有关了。
同老两口一起坐在炕上的,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女孩穿了一身樱桃红的衣裙,长相也算是十分美貌了。只是那看人的习惯,多少有些李氏的那种毛病,所以就给人一种十分不好相处的感觉。
这个女孩,应该就是孤家老爷子的老来女,顾秀丽了。毕竟是家里最小的,在家也是十分受宠,看起来,多少带着一些娇贵之气。此时,顾秀丽正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着顾承勇一家,眼中的鄙视之意很明显。
1...1314151617...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