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婉凝刚刚就让人,去把博翰抱来,小博翰正好刚睡醒,这时有婆子抱来,一双大眼睛正灵活的四处打量呢。婉凝接过来儿子,抱到了林瑾瑜夫妻面前,“爹娘,这是宏韬的孩子,你们的孙儿。”婉凝明白,此时林氏夫妻,最想见得就是子孙后人了。
林瑾瑜夫妻一听,立时瞪大了眼睛,“这是宏韬的儿子?天,我们竟然有孙儿了?”林瑾瑜有些不敢相信,颤抖着手,去摸了摸博翰衣服。他没敢摸孩子的脸蛋,因为他的手非常粗,怕扎到孩子。
曹氏更是激动,泪水再次掉了下来,“老天爷保佑,我们夫妻不仅是找到了儿子,还有了孙儿。相公,你看咱们的小孙儿,长得多像韬儿小时候啊。”曹氏忍不住,倾身过去,在小娃的额头上亲了一下。
“孩子几个月了?叫什么?”林瑾瑜忍不住问到。
婉凝微笑,“已经五个月了,取名博翰。”看着公婆如此喜欢孩子,婉凝也很开心。
见到了孙子,林瑾瑜夫妻的情绪也恢复了许多,众人再次坐下聊天。“当年被发配到西北边疆,幸亏有楚家派人照应着,倒是没吃多少苦,后来楚家想了办法,把我们从西北接了回来,安排在京郊的一个小庄子上。”
“原本住着倒是也还好,可是后来楚家出事,连同我们夫妻都在抓捕的名单上,楚家派人,将我们送走,结果半路又遇上了匪徒,我们夫妻和楚家忍走散了。没办法,就只能随便找了个小城,在人家帮佣。”
“那边离着京城倒是也不远,京城里的消息传过去,我们这才知道,顾家的孩子立功受封的事情。后来,那边也见到了告示,说是寻找我们夫妻。我们两个商议了一下,就跟主人家辞了活计,想办法来了京城。”
林瑾瑜说的不是多么详细,三言两语就把这九年的事情说完了。但是众人都知道,这些年,林瑾瑜夫妻肯定是没少吃苦。
顾承勇叹了口气,“大哥既然已经到了京城,以后就享福了。宏韬已经被封了侯爵,最近几天就要搬到侯府去,大哥嫂子跟着宏韬一起,往后让他们夫妻好好孝顺你们,过两年,他们夫妻再生个孩子,你们就等着哄孙子便是。”
顾承勇说这些,都是出自真心,当年他受林瑾瑜所托,带走林宏韬,将他养育成人,如今林瑾瑜夫妻归来,顾承勇也算是完成了当年的嘱托。顾承勇并不会觉得,林瑾瑜夫妻这是回来抢儿子,林宏韬认祖归宗,那是天经地义,谁也不会说什么的。
林瑾瑜当然知道,顾承勇这话是真心,“大勇,你让我说点儿什么好?当初我对你,也不过是顺手行个方便,也不算什么恩情。结果你为了我,为了宏韬,好好的日子扔下了,带着家人远走避祸。”
“九年来,你含辛茹苦的把宏韬养育成人,将他培养到如今的地位,还给他娶了媳妇,又生了这么可爱的孩子。大勇,你养育宏韬的大恩,我林瑾瑜今生做牛做马都无法偿还。唯有一礼,以谢大恩。”
说话间,林瑾瑜站起来,正正经经的向着顾承勇夫妻行礼。
顾承勇急忙站起来,“大哥,你看你这是做什么?咱们兄弟,不用说这些外道话,宏韬是你们的儿子,也是我的儿子,咱们啥都不用说了,往后等着过好日子就是。”顾承勇扶住了林瑾瑜。
别看顾承勇双臂受伤,但是他那力道,也不是林瑾瑜能挣脱的。林瑾瑜试了两次,最终还是没能拜下去,最终,林瑾瑜只能放弃,“韬儿,你替为父,给你爹爹磕头,谢谢你爹这些年对你的养育之恩。”
文韬依言跪下,那边婉凝也抱着孩子,跟文韬并肩跪下,夫妻两个朝着顾承勇夫妻磕了三个响头。“文韬谢过爹娘的养育之恩。”
冯氏这时也站起来,伸手扶起来文韬小两口,“起来吧,都是一家人,没必要这样。不管你姓林也好,姓顾也罢,在爹娘的心里,你都是我们的儿子。起来吧,婉凝抱着孩子呢,别伤了孩子。”
文韬和婉凝站起来,众人也都各自坐下,各自诉说分别后的经历。雪梅看着天色不早,就直接去厨房,吩咐人,预备几桌丰盛的酒席,算是给林瑾瑜夫妻接风洗尘。
中午,顾家人聚齐,共同庆贺林家人一家团聚。顾承勇扯着林瑾瑜喝酒,两人久别重逢,各自都经历了太多,此时聚在一起,自然是有无数的话要说。
林瑾瑜听了顾家这些年的经历,也是无限感慨,“大勇,你们这些年也真是不容易啊,唉,都是林家拖累了你们。”
顾承勇笑着摇头,“没啥连累不连累的,人这一辈子,起起落落都是正常。如今不就好了么?咱们都算是苦尽甘来,往后就等着过好日子了。”
众人欢聚一堂,气氛自然是很好,冯氏和曹氏多少年的感情,两人坐在一起,说着笑着,好像怎么也说不够似的。
娇颜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挺高兴的,二哥能够找到爹娘,也算是圆满了。从今往后,顾家林家聚在一处,爹娘多了个伴儿,也是不错。
众人正在吃饭呢,忽然有婆子从外面进来,“老爷,夫人,勇亲王到了。”
娇颜愣了一下,她自从搬回顾家,还真是没见到绍远呢。贵妃娘娘说了,在成亲前,不许他们再见面了。今天这是怎么了?绍远突然上门,难道是有什么事情?
绍远来到,顾家忍哪里还顾得上吃饭,赶紧停下,准备出去接绍远。还没等众人出门呢,绍远已经进来了。
“颜儿,快,跟我进宫去,父王有要事找你。”绍远进门,二话不说,直接朝着娇颜说道。“江南爆发瘟疫,已经控制不住了。父王紧急召太医院众人议事,让你也去。”
娇颜一听,知道事情不好,要不是情势严重,太子不会这么郑重,还让她去。“林伯伯,林伯母,我这边有事,就不能陪您二位了。”
林瑾瑜夫妻也明白,娇颜这是有正事,“快去吧,太子殿下召唤,又是这等大事,千万别耽误了。”
顾承勇夫妻也说,让娇颜赶紧进宫去,于是娇颜就回去换了套衣裳,跟着绍远一路出了伯府,骑马进宫。
来到太子东宫,就见到太医院的院使院判等人都在,太子阴着脸,正在听几个御医在说话呢。见到娇颜和绍远进来,靖王的脸色才稍微的好看了一些。“丫头,快来,孤有事情找你。”
娇颜上前,见过了靖王,然后便询问江南瘟疫的相关情形,“殿下,究竟是怎么回事?”
靖王干脆就把江南巡抚送来的奏折递给了娇颜,娇颜也不管那些,直接打开看了。原来,四月时,江南突发几场大雨,淹没了不少地方。经过地方官员带人抢救,百姓损伤倒还不算很重。
当时百姓伤亡很轻,只是有一部分人的田园房舍被冲,于是各处县衙就把难民全都集中到一处管理,等待灾后,再送百姓回去。可是不曾想,还没等衙门安置百姓回乡,就在这些难民的聚集地,发现了疫症。
疫症初起时,地方官员并没有在意,却是不想,疫症迅速蔓延,没用多少时间,就有大批的人死去,而这个时候,疫症已经是无法控制,迅速蔓延开来。即便是衙门派人,将病区隔离,都无法阻止蔓延。
此时,江南官员这才害怕,赶紧上报朝廷。
农门医女 852.第852章 解决办法
江南四府十八县爆发疫情,百姓病死无数,江南巡抚见情势实在无法控制,这才上报朝廷。靖王接到奏报,震怒不已,但此时不是处置哪个的时候,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疫情。
如今六月中,天气炎热,疫情扩散极快,这要是不能尽快控制,恐怕是江南地区,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靖王很是心急,但是太医院的这些御医,却也拿不出什么章程来,没办法,靖王这才让娇颜进宫议事。
娇颜仔细的看了奏章,其中有当地的医者所写具体病情,感染疫病的百姓,一般多是急起寒战、高热、头痛、发力、浑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瘀斑、出血。病情严重的,急起高热、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变为大量血痰。
一般情况下,感染疫症的病人,可在三五天之内病死,死的时候,全身重度紫绀,皮肤呈黑紫色。
看见了这些描述,娇颜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些病情描述,跟鼠疫非常像,比较类似于腺鼠疫,情形非常严重。
鼠疫,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传染性疾病,基本上由鼠疫杆菌引起。而这种病菌,主要存在于啮齿类动物,也就是大部分的鼠类动物的身上。但是这种疾病,并不能直接传播到人体,而是通过跳蚤的叮咬为传播途径,将病菌传到人体。
这种疾病,基本上暴发于重大天气灾害之后,尤其是大量降雨之后,植被生长增加,鼠类也迅速繁殖,引起爆炸性的大量繁衍。这种情形下,为了找到觅食的地盘,这些啮齿类动物,就不得不向着更大的范围活动,那些带着鼠疫杆菌的啮齿类动物,就会像海浪一般,迅速涌向各处。
而这个时候,只要有跳蚤叮咬了感染病菌的鼠类,跳蚤本身就会因为病菌的感染,而变的饥肠辘辘、饥不择食,此时的跳蚤会处于不断叮咬其他动物,吸食血液的过程。同时,在叮咬的过程中,就会将鼠疫病菌,带给了被叮咬者。
人类感染病菌之后发病,则是可以通过许多途径传播,尤其是痰与飞沫的传染,危害最大。另外还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患者的脓血脓痰、食用感染病菌的肉食等等,都可以造成病菌的大规模传播。
由于感染这种病菌的人,最终死亡时,都是浑身重度紫绀,呈紫黑色,所以,这种病,也被称为黑死病。
娇颜心里叹了口气,在她前世的记忆里,医学史上曾经经历过数次大规模的鼠疫爆发,曾经的欧洲,差一点就因为这种疾病而整个覆灭。这种疾病爆发迅速,感染者死亡率极高,尤其是年幼和年老者,死亡率最高。
娇颜脑子里迅速的回忆,前世关于鼠疫的各类知识,链霉素,链霉素对鼠疫杆菌有非常好的疗效。娇颜咬牙,如今为了救人,她也管不什么抗生素滥用不滥用的了,只要眼下能够救人即可。
“殿下,这种病,应该是被称为黑死病的一种非常厉害的疫病,疫情蔓延快速,感染者发病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就死亡的。”娇颜看完那些叙述,便直接说道。虽然娇颜没有亲自前去查看,但是以娇颜两辈子的经验来看,疫病属于鼠疫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太医院的一众御医对这个病症都感到很棘手,他们并未见过这种病情,那些医学典籍上对于此类记载也不是很多,众人都是一筹莫展,不想,娇颜却是一口道出疫病的名称,这让众人都十分惊讶。
“公主殿下,既然您知道这是什么病症,那可有治疗的办法?”太医院的院使大人赶紧问道。
对于娇颜的判断,众人丝毫不怀疑,应该说,通过这几次的经历,众人已经都对娇颜的医术深信不疑。“公主就说吧,我们该如何做?只要能够救治那些百姓,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太医院的这些御医,在靖王做了太子后,也是经历了一番清洗,如今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靖王信得过,医术医德都比较出名,真正有能耐的。他们这些人对娇颜那是佩服的不行,所以都愿意听从娇颜的指挥。
娇颜叹了口气,“诸位大人,这个病症,使用草药并不算特别有效,我手中也没有相关的方子。”说到这里,娇颜扭头去看靖王,“殿下,这件事,还请给我一段时间,最少要二十天左右,我尽力去试,争取在这二十天之内,研制出有效的药物。”
“在我还没研制出有效的药物之前,还请殿下先派人前往疫病区域传令,将所有发现疫病的地区,迅速隔离,同时,带人消灭老鼠,这种疫病就是从老鼠的身上带来的,老鼠,跳蚤,这两种东西必须尽快消灭,消灭这两样,才能有效的控制住疫病的蔓延。”
“我先写两张方子,送去病区,不管是生病还是没生病的人,都喝药,这样,应该能够暂时控制住疾病的蔓延,至少,还没有感染的人,能够稍微控制一下。主要还是控制住,尽量不要跟病人接触,必须接触时,需要带口罩、手套。并且在接触前服药,接触后,全身用药水清洗。”
这是娇颜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了,在链霉素没有研究成功之前,只能是暂时维持控制,主要还是预防隔离。隔离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但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当然,对于那些被隔离的人来说,或许是不公平,但是为了更多的人,只能选择这样做。
靖王听了娇颜的话,点点头,他也清楚,这种大规模爆发的疫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后果将会十分的严重。“丫头,二十天的时间能够用么?”
娇颜想了想,“殿下,二十天左右应该是够的,不过,我需要大量的人手,需要一处干净得场所。还需要一批琉璃制作的工具。还请殿下允准,让人特别烧制一批琉璃。”
娇颜说的琉璃,其实就是玻璃,她要试着培养链球菌,然后从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链霉素,所以,就必须要用一批特殊的器皿才行。
对于娇颜的这个要求,靖王当然是同意的,“这个容易,京郊就有专门为皇室烧制琉璃器皿的窑厂,你尽快画出各式图纸来,孤命人即刻烧制。”事情紧急,又是为了江南百姓,靖王当然不敢怠慢,当下便一口答应下来。
娇颜点头,“好,我这就去画,马上就能画出来交给殿下了。”说话间,娇颜就去了旁边的桌子,提笔在纸上,画了自己需要东西的图纸。“这些,每样最少要五百个左右。”
靖王点头,直接喊了人来,带着盖有太子印信的谕旨,径直送去皇家窑厂。那边接到了太子的急令,也知道事情紧急,当下便连夜带人赶工,开始烧制琉璃器皿。
这边,娇颜在靖王的指点下,找到了一处靠近西山的宅院,这边地方比较偏僻,收拾的也比较干净。同时,靖王将太医院的御医,分成两拨,一拨带着娇颜的方子,还有疫病的控制方法,前往江南,协助当地官员,尽力控制住疫病的范围,不要继续蔓延。
另外一部分,则是过来帮助娇颜,尤其是太医院的那些学徒,全都过来当帮手。
绍远这次进京,可是带着自家药坊的不少人呢,只是最近一直还没有选址建作坊,此时人手都在王府安置着,这下子,倒是也有了用武之地。那些人都是熟手,其中一部分,还曾经参与过青霉素的制备,娇颜特意找来这些人,给她做帮手。
要想制备链霉素,除了需要找到菌种之外,还需要配置培养基。链霉素跟青霉素的培养又是不同,光是培养基就需要三级,娇颜便带着人,一级一级的配置培养。
培养基的材料预备妥当,那边琉璃器皿也出窑了,于是,娇颜就把她费力采集到的链球菌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里。
经过了斜面孢子培养,摇瓶种子培养之后,再将培养液发酵,最终经过酸化、过滤,除去菌丝及固体物、中和等等一系列的工序,才能够得到链霉素的硫酸盐溶液。再把溶液浓缩,直接做成注射针剂就可以使用了。
当然,这个过程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执行起来,真的是困难重重。尤其是,这不是娇颜的前世,很多需要的东西都没有,需要单独制备,所以这个过程简直是繁琐无比。
也幸好,娇颜曾经制备过青霉素,后来还制作过炸药等,对于这个年月里的一些东西,也算是掌握了不少,最终,总算是都找到了可以替代的物质。
娇颜埋头于研制链霉素的制备提取,对于外面的事情则是一概不理。绍远当然也是寸步不离的陪着娇颜,随时帮助娇颜制作任何需要的东西。也幸亏绍远一直都是帮助娇颜制作各种东西,所以这些工艺什么的,绍远都做的很娴熟,二人配合无间,倒是进展非常的顺利。
2015·扫黄打非·净网行动正在紧密进行中,阅文集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提交资料。
请作者们写作时务必警醒:不要出现违规违法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后果严重,请勿自误。(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农门医女 853.第853章 封后大典
江南爆发瘟疫,娇颜一力主持研究特效药物链霉素,自从那天和绍远进宫之后,就再也没回家去。靖王派人通知了顾家,冯氏这心里才算是松快了些,“但愿一切顺利吧,娇儿能够顺顺当当的研究出药来,那样,才能救下江南百姓的命。”
当然,除了娇颜和太医院众人在紧张研究链霉素之外,京城之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靖王不允许有人将消息泄漏出去。京城距离江南还是很远的,疫情不至于蔓延到京城,但是如果不封锁消息,却很容易造成百姓的恐慌。
京城里,依旧是十分平静,礼部更是紧张的预备着封后大典。自然,皇帝要求一切从简,只要大概的走这个过程,让天下皆知,贵妃已经成为了皇后。
贵妃晋封皇后,可是大齐朝的一件大事,尽管皇帝说是要一切从简,但是该有的规矩却是不能省掉。六月二十八这天,封后大典在宫中进行,皇帝亲自主持大典,亲手将皇后的金印金册颁给贵妃。大礼过后,又去奉先殿祭拜先祖,贵妃便正式成为皇后。
这种大事,朝中所有官员命妇,都是必须进宫朝贺的。顾承勇是永安伯,冯氏身为伯夫人,都需要进宫。还有婉凝等人,在六月二十八这天卯时初就收拾停当,然后随着文韬文平一起,进宫朝贺。
进宫的过程各种繁琐,幸好皇帝和贵妃心里都记挂着顾家,特意派了内侍引领,好歹还算省了许多的工夫。
大典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等到贵妃接了皇后的金印金册,一直跪着的众臣再次跪拜后,这才站了起来。接着皇后需要去奉先殿祭拜,而这个时候,诰命夫人们,还需要赶往皇后的凤仪宫去,在凤仪宫再次参拜皇后。
一众诰命夫人都在凤仪宫大殿外,有相熟的,难免就聚在一起低声说着话。今天来到宫中的,除了功勋之家就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夫人。京城之中,大多数的官家夫人,互相都是熟识的,冷不丁出来几个陌生的面孔,就非常引人注目了。
不少人都朝着冯氏和婉凝看去,好奇的打量。京中新晋的勋贵之家,也就那么几家,众人想了一下,大概也就猜到了,这应该就是如今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顾家人了。
说起这顾家,大多数的忍还是有些不屑的。不过就是个乡下的泥腿子,只因为出来了一个医术超群的闺女,一朝因缘际会,便一跃成为了勋贵之家。这样的际遇,在一些老人的眼里,其实是很不屑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这么想。顾家一门两侯,一位伯爵,一位公主,据说还有一位北辽驸马。据说当年,顾家儿子当中,还有一位状元一位探花呢。能够培养出那么多杰出儿女的人家,就不可能是普通的农户,也绝对不是攀上了哪个,就能有今天这地位的。
众人各种心思,都忍不住往冯氏婉凝婆媳那边看去,偷偷地打量着冯氏婆媳。有那看不起顾家的,就想要看看,这乡下出来的女人,在一群贵夫人的面前,是怎样拘束不安,畏畏缩缩小家子气的。
冯氏和婉凝虽然都是新人,大多数面孔都不熟悉,也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场合,不过两人倒是也不怯场。二人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不管哪个看过来,她们都很有礼的微微点头。两人都很自然,并没有众人意料的上不得台面,这让众人就有些惊讶了。
有的人原本对顾家就有些钦佩,此时更是对冯氏婆媳平添好感。而那些原本就瞧不起顾家的,这时心里就更加的不舒服了。
“明明是只野鸡,真以为换上了华丽的羽毛,就能变成孔雀不成?真是好笑,这样的人还敢出来到大庭广众丢人,也不怕把那一身羽毛弄掉了,露出原本的野鸡毛来?”那边有人,略微抬高了声音,盯着冯氏说道。
这话说的可就是非常不客气了,那话就是针对冯氏婆媳说的。意思不外就是说冯氏和顾家人,身份太低,即便是华服在身,也没法掩饰出身低的事情。
冯氏又不傻,哪里会不懂,对方这是故意针对顾家了。冯氏丝毫不见惊慌,目光淡淡的扫向了对面说话那个女人,从那人身上的装扮能够看出,是一位侯夫人。冯氏就有些纳闷儿,这是谁家的夫人,说话竟然尖酸至此?
“大齐立国也不过五十年,往上数五十年,哪个不是泥腿子?当年太祖起兵,烽火狼烟打天下,靠的不也是一群泥腿子?有些人这才过了几年富贵日子,就忘了本了?人家好歹还是靠着真本事得来的爵位,不像有些人家,不过是靠着祖宗的荫庇,还有脸在这对别人指手划脚?”
冯氏还没等说话呢,就听见旁边有个声音这样说。冯氏顺着声音看过去,就见到一位年纪在六十岁上下的老夫人,满头珠翠,也是按照侯夫人的品级大妆。冯氏一见那人,便笑了,原来说话的,竟是方氏的母亲,皇后娘娘的表妹。
顾家人进京之后,在方氏的引领下,曾经去方府拜访过。毕竟方家对顾家也是帮助颇多,顾家既然来了京城,又怎么可能不来拜见方家的老人?
刚刚冯氏也看见方老夫人了,只是方老夫人身边围了许多人,冯氏没好意思往方老夫人跟前凑。此时见方老夫人替自己出头,冯氏心里十分感激,几步来到了方老夫人的身前,“见过伯母。”
方老夫人点头,向着冯氏笑笑,“不用理那些人,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罢了。有些人没本事,只是靠这祖宗的庇佑,靠着家里出来个王妃的姑奶奶,就觉得比别人高一头了。哼,有什么好嚣张的?等你家妹妹做了皇后,再出来张狂还差不多。”方老夫人斜眼瞥了对面那妇人说道。
方老夫人这么一说,冯氏大概就知道,对面那人是哪家的了。如果没猜错,应该就是靖王妃的娘家人,建安侯吕家。只是,这人如此针对顾家,也实在是没有道理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