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吕夫人一见刘御医摇头不肯,当下就变了脸色,“不可?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刘御医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做了多少。你以为你之前的那些事,别人都不知情?我警告你,你要是乖乖的听本夫人话,帮本夫人把这件事圆过去,本夫人一定会重重谢你,不然,你知道后果。”
刘御医眼皮一跳,心里也是吓的一哆嗦,他在太医院里也年头不少了,各种肮脏的事情见了不知道多少,也曾经参与过。所幸他没有参与到废太子谋逆案之中,所以前次太医院清洗,没有清理到他的头上。
但是这刘御医很明白,当今这位太子,对于太医院非常重视,也极为看中医者的品德。若是以往他做的事情真的被人捅出来,只怕是丢了官职是小,弄不好连命都没了。这位吕夫人也是京城里出了名的难缠角色,若是得罪了她,还真是不太好办。
“夫人手下留情,下官想办法就是了,还请夫人千万高抬贵手。”刘御医不得已,只好低头。
吕夫人笑笑,伸手取出来了两张银票,塞给了刘御医,“这才对,那,这些银子拿去买茶喝吧。以后有事情,本夫人还会找你的。”吕夫人把银票塞给刘御医之后,便扭头回去了。
留下刘御医,捏着两张五百两的银票,站在秋风之中发呆。好半天,刘御医才回过神来,长叹一声,转身出了王府。
秦劭安病了,自然不能再帮着太子处理事务。靖王妃只好让人进宫送信,只说是秦劭安感了风寒,加上劳累引发旧疾,生病了不能进宫。
太子在东宫之中已经忙的晕头转向,一边要把初九登基的事情做最后的安排,一边还要处理政事,另外还担心着绍远娇颜。所以听来人禀报秦劭安生病的事情,虽然太子很想亲自去看一下,可他真的忙不开,只好让人前往靖王府探望,并且把御医传召来,询问病情。
刘御医既然得了吕夫人的一千两银子,断然不会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啊,只说是靖王世子感染了风寒,加上劳累,所以病了。
太子一听这样,心里也就安稳了,只是感染风寒加上劳累,休息一些时候就能好。于是,太子派人送去靖王府许多补品,嘱咐秦劭安一定要好好休养,等着登基大典过了,再去看他。
秦劭安清醒以后,就要求回自己的住处去。他不想面对靖王妃,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故而选择了不见。等到听了宫中来人的话,秦劭安就忍不住掉眼泪,“多谢父王挂怀,儿臣并无大碍,儿臣一定好好休养,争取快点儿好起来,好为父王分忧。”
来人见秦劭安精神还好,也就放心了,回去禀报太子,表示世子并无大碍。
太子既然知道儿子没啥事,心里就不着急了。他总共就两个儿子,一个下落不明,一个又生病休养,也实在是够让人担心的了。
时间很快就过去,转眼就是九月初九,到了太子登基的时刻。初九这天上午,秦睿晟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服,先是去祭拜了天地和宗庙,然后在皇极殿接下了传国玉玺,接受百官朝拜。至此,便算是正式登基为帝,取年号永康,是为大齐永康帝。
永康帝登基之后,便颁布了诸多诏书。其中最重要的几项,一个是封原本的靖王妃,为淑妃,赐住翠玉宫。另一个是封秦劭安为毅亲王,赐亲王府。原本的靖王府,拆掉改建,改成一处寺庙。
新帝登基,普天同庆,自然是要大赦天下,同时减免一年的税赋。这些也都要昭告天下,让万民知晓。
这样的大喜事,又怎么可能少了周边那些小国呢?大齐新帝登基,周围不少国家,都派人前来朝拜贺喜。北辽就不用提了,如今两国是兄弟之邦,定然要派人来朝贺的。
原本文治打算前来,可是朵兰怀了身孕,才不到三个月,成天吐得天昏地暗。文治哪里还敢扔下媳妇来大齐啊,只好另外派人来了。不过,文治倒是写了信,还带了许多礼物,让人送到顾家。
冯氏和顾承勇接到消息,也着实是高兴了一回。冯氏也暂时忘记了闺女和女婿未能如期回京的事情,捧着儿子的信,高兴的直笑。
其余的北狄,南绍,西蕃等国,也都各自派了使臣前来,带着各国的特产,恭贺大齐永康帝登基。永康帝瞧见这些藩国使臣,当然是高兴的,跟这些人又是一阵畅谈。
这些藩国前来朝贺,大多也都带着政治目的,一般不是为了和亲,就是为了贸易。尤其是得知大齐皇帝今年才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一些小国可就动了心思,这一回还特意带来了本国最出色的美人。
人家是诚心诚意进贡,永康帝总不能真的就板下脸来不收,可是他心中只有苗素问,对这些美女根本就不感兴趣。想来想去,皇帝就暂时把这些人安置在后宫之中,等以后再另外安顿就是了。
皇帝接受了番邦进贡的美女一事,被身在后宫的淑妃得知,气的差点儿又砸了东西。她可是皇帝的妻子啊,名正言顺娶回家的媳妇,结果进了宫,没成为皇后,却成了淑妃。德贤淑贵,淑妃的位分还在贵妃之下,这样的待遇,让淑妃简直就气愤的不行。
皇帝登基,原本的妻子只是淑妃,皇后之位空出。任何长脑子的人都知道,皇帝这是对原本的妻子不喜,打算另立皇后的。而那些知情的人更是明白,皇帝这是为了苗素问,皇后宝座虚位以待。这样的深情在旁人眼中或许可敬可佩,但是在淑妃眼中,那就简直是天大的讽刺了。
原本在娘家人的劝说之下,淑妃也算是接受了这个现实。反正苗素问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指不定再也找不到,后宫之中暂时只有她一个女人。不管是淑妃也好,贵妃也罢,都是她说的算。
可是皇帝竟然接受了番邦进贡的美人,这个消息,真真是雪上加霜,让淑妃刚刚平息的怒火,再次熊熊燃烧。她咬牙切齿的看着眼前这翠玉宫,真是恨不得把这一切都砸烂。
“娘娘,使不得啊,这里是皇宫大内,不是咱们靖王府。娘娘才搬进来,四处都是旁人的眼线,娘娘可千万不能失态啊。若是让万岁爷知道了,龙颜大怒,那可是不好。”有那贴心的丫头,连忙上前来劝。
吕淑兰不是傻子,她哪里会不懂?于是满腔怒火也只能忍住。她努力的深呼吸,平息心中的怒火,然后瞪着前面层层叠叠的宫殿,喃喃道,“秦睿晟,你等着,你今天给我的羞辱,早晚有一天,我会加倍的找回来,等着吧。”
翠玉宫之中,都是淑妃从靖王府里带过来的宫人,此时众人瞧见淑妃如此的模样,一个个也都是胆战心惊。要是淑妃今日的情形被万岁知道了,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风波呢,原本万岁就不喜欢淑妃。唉,这往后啊,还不知道后宫里会是什么情形呢。
农门医女 867.第867章 平安回京
大齐新帝登基,各国使臣来贺,这样的时候,当然是要设宴款待了。于是,就在建极殿里,设下宴席,招待各国来贺的使臣,以及大齐众臣。
永康帝坐在上首,看着眼前歌舞升平,欢乐祥和的情景,心中却是不免怅然,“婉如,你究竟在哪里?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你能坐在我的身旁,跟我共享这一刻的喜悦啊。”对于心中的挚爱,他从未停止过思念。
永康帝往两边看去,今天他两侧位置上,坐的都是弟弟,而不是他那两个儿子。劭安还在病中,绍远则是依旧没有音讯。永康帝心里记挂着两个儿子,心情总是有些郁郁。“远儿,你现在在哪里,可还安好?”
而此时河间府通往京师的官道之上,文平带着两百人骑着快马一路向南飞奔。文平真的是很心急,不知道自家妹妹和妹夫现在在哪里,究竟有没有危险。“快,尽快赶路,争取早点儿到江南。”文平不停的鞭打着马儿,一边对身后的人说道。
文平身后这些人,都是从边关回来的,他们对绍远和娇颜也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自从得知这二人出事,众人真的是都急坏了,两天两夜的狂奔,众人都累得不轻,可是谁也没有一句怨言。
这边两百多人骑马一路飞速向南,突然间,迎面竟然跑来了两匹马,那速度也是很快。眼看着,两拨人马就要碰到一起,文平这边,赶紧的带住缰绳,强行让马儿慢了下来。
“哪个不长眼的?竟然敢抢路?”文平心里着急,也不管那些了,连对面的人什么模样都没看清,直接就喊道。
文平这边一喊,即将错身而过的那两个人却是愣住了,“五哥?”那二人停了下来,扭头看向已经在身后的这些人。
文平一听这声音,简直太熟悉了,这是自家小妹的动静啊。“娇儿?”文平连忙调转马头,往回走,来到那俩人的跟前。仔细一看,可不正是自家妹子跟妹夫怎么?只不过这俩人都穿的寻常衣服,娇颜也做男子打扮,加上二人灰头土脸的模样。刚刚速度也快些,还真是没看清楚。
“小妹,妹夫,你们俩没事,真的太好了。太子殿下,不,不对,现在应该称陛下了。陛下得知你们出事,就命我赶紧出京前往江南,寻找你们两个的下落。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就遇上了,真是太好了。”文平认出自家妹妹妹夫,当下高兴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绍远娇颜这才明白,原来文平就是为了他们而出京的。“五哥,我们两个受了点儿伤,养伤耽误了几天,所以回来的晚了些。”绍远知道文平担心,不等文平询问,就直接说道。
既然在这里见了面,文平等人也就不用再拼命往南跑了。这两天来,大家伙也都累得不轻,于是众人干脆找了个镇子停下来休息。休息一阵之后,文平打发了几个人赶紧回京报信,剩下的人也尽力赶路。
绍远和娇颜都身上带着伤呢,不能太拼命的赶路。所以众人用了三天多的时间,九月十二戌时末了,才来到京城南门外。此时城门早已经关闭,文平只好带人上前喊话。
守城的人一听说是勇亲王和忠义公主回京了,当下也不敢怠慢,连忙敞开了城门,放众人进城。众人进城,便一路来到了永安伯府,半路上遇见几伙五城兵马司巡夜的士兵,绍远亮出身份,那些人也不敢为难,就这样顺当的回来了。
伯府的门房被人叫醒,一开门才发现,是自家五公子还有大小姐回来了。门房的人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赶紧往里禀报,这边引领众人进门。
时候不早了,绍远也不打算回自己的住处去,故而也跟着来到了顾家。顾承勇冯氏等人得知了消息,急忙起来,亲人见面,冯氏抱着娇颜就哭了。“你这丫头,到底是咋回事啊?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娇颜瞧见母亲这样,心里也有些难过,“娘,没事,我们就是半路上耽误了几天,所以回来晚了。”她也不敢把当时的情形跟母亲说啊,于是就这么轻描淡写的糊弄过去。
冯氏也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她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呢,知道闺女在外面,肯定是又遇见麻烦事了。此时再看见娇颜那一副心虚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这是闺女怕自己担心,故意不说的。
“回来就好,不管在外面遇见啥事,只要平安回来就好。”冯氏搂着闺女,别的也没说。
那边,顾承勇扯着绍远,低声的询问事情经过。绍远也没有说太多,只说是遇见了水匪,船被凿沉了,他们两个跳江里,算是捡回一条命。
顾承勇对绍远的话,也是有点儿不信。堂堂勇亲王所乘坐的船只,哪里的水匪有这个胆子,竟然敢上去打劫?不过绍远摆明了不愿意说,顾承勇也干脆不问了。
“时候不早,还是赶紧去休息吧。绍远啊,你今晚也留下吧,这么晚了,再回府去,又是一番折腾。”顾承勇也看出来,闺女儿子都累得不轻,于是就直接让众人都去休息。绍远是顾家的女婿,在顾家眼中,根本不管那些什么大婚规矩的,娇颜和绍远本来就是夫妻,为啥不能留下来?
娇颜也的确是累得不轻,她身上还带着伤呢,伤口的线还是前几天刚拆下来的。好不容易到家,娇颜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睡一觉,睡个天昏地暗才好。既然爹娘发了话,娇颜就扯着绍远回自己的住处休息了。
玲珑和绿萍等人原本休息了的,可是前院一阵喧闹,这边也听见了动静。后来有人特意过来,告诉她们娇颜回来了,让这边预备一下。玲珑和绿萍等人就赶紧的烧水预备吃食。等到绍远和娇颜回来,这边已经摆上了几样小点心,也烧好了洗漱的热水。
绍远和娇颜这一路回来,肚子里也真是空了,于是俩人随便吃了些东西,然后胡乱洗漱了一番。他们身上都带着伤呢,也不敢洗澡,不过是用布巾擦擦头脸身子,洗洗脚就算了。
即便是这样,等他们躺倒被窝时,也已经是亥时末了。俩人都困得不行,躺下没多会儿,就全都睡着了。
休息一晚,第二天两个人就精神饱满的起来,收拾一番之后,便进宫去了。他们既然回来,总要进宫去见见皇帝啊,把在江南的事情,全都跟永康帝说清楚。
夫妻两个加上文平,一同进宫面圣,而此时刚刚下了早朝的永康帝,一听说儿子媳妇回来了,哪里还能坐得住?连早膳也不吃了,直接去御书房等着。在见到绍远和娇颜进来的那一刻,永康帝的心才算是真的放下了。他有些激动,控制不住的站了起来,“远儿,你们总算回来了。”
绍远几步上前,跪在了永康帝的面前,“儿臣不孝,让父皇担心了。”如今面前的人已经是皇帝,绍远的称呼当然也随之改变了。
娇颜和文平更是不可能不顾规矩,俩人就在绍远身后,也各自跪下行礼,“参见吾皇万岁。”
永康帝伸手扶起来绍远,又朝着娇颜和文平摆手,“都起来吧,还跟以前一样,不用动不动就跪的。”说着,便扯着绍远的手,到一旁坐下,“快,跟父皇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绍远等人也都坐下来,然后就把江南的事情一一讲给了永康帝听,尤其是后来沉船的经过,绍远也没敢隐瞒,都说了。
永康帝听完就忍不住皱眉,仅仅是听绍远这么说,他就觉得这背后有猫腻。是哪里来的水匪?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朝廷的亲王啊,他们也敢动手?不,不对,这肯定还是有问题,究竟是什么人,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害绍远呢?
永康帝是什么人?出身皇家,又多年镇守边关,看事情的敏锐度,比绍远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去。心思一转,便也猜出了几分大概来,永康帝眼神一凝,“尉迟,派人去查,查清楚京城各家最近的动静。尤其是绍远出事前半个月左右,看看哪家有异常的举动?”
尉迟就在外面,听见皇帝这话,立即就吩咐人去办了。
屋子里,永康帝叹了口气,“总算你们夫妻能够平安回来,就已经很好了。这回江南的事情解决了,你们两个且安心养伤,别的都不用想,只等着大婚便是。你们的婚期,定在了九月二十八,赶早不赶晚吧,快点儿成了亲,朕也就放心了。”
永康帝也感觉出来了,绍远和娇颜这婚事真的是够坎坷。此时也不必再计较旁的,婚期一拖再拖,可总是有事情出现,干脆就尽快算了。
绍远对于婚期没啥想法,自然也是越快越好,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九月二十八成亲。
再次定下婚期,绍远心里也算安稳了。他真心的希望,这一次可千万别再有什么波折,还是让他顺顺当当的把娇颜娶回家吧。再折腾下去,他就真的要疯了。
农门医女 868.第868章 秦劭安赔罪
绍远和娇颜总算回京,永康帝的心也就放下了,再次定下婚期后,父子君臣又聊了一阵子。闲谈间,绍远得知秦劭安病了,便提出来,要去看望秦劭安。这个要求,皇帝当然是没什么不肯的,于是便点头允准。
“朕这边实在是忙不开,你替朕前去看望一番倒是正好了。远儿,朕只有你们兄弟这两个孩子,朕最希望见到的,就是你们兄弟和睦。好好跟劭安聊聊,他病了,又新搬了王府,怕是一时半刻的不太习惯。”皇帝拍了拍绍远的肩膀,殷切叮嘱道。
绍远点点头,“父皇放心吧,儿臣跟劭安两个,会好好相处的。”他一样也很珍惜这份兄弟情,只要秦劭安不害他,他也绝不会去动什么念头。
“对了,你皇爷爷和皇祖母已经搬去鸿寿宫住着了,你俩先过去看望一下他们吧。自从你俩离宫,你皇爷爷就时常念叨,过去看看,别让他们担心你俩。”永康帝忽然想起来这个,便嘱咐了一句。
永和帝已经退位成了太上皇,自然是不能住在乾阳宫之中了,于是就带着皇太后一起,去了鸿寿宫休养。那边虽然也在皇宫之中却距离后宫略远些,靠近御花园近便,很是清静的地方,正适合太上皇养老。
绍远跟祖父祖母都相处很好,说实话也是想得慌,不用皇帝叮嘱,其实他们也要过去看望的。此时皇帝既然说了,绍远自然顺着皇帝的意思去做。于是,文平先行出宫,绍远娇颜两个则是去了鸿寿宫见太上皇和皇太后。
永和帝自从前次废太子谋逆之后,精神上和身体上,都不如从前了。如今也是每天都要用药物来补养着,皇宫大内,各种珍贵的药材都有,不过是供给两个人,还是不在话下的。不过,药物是外力,只是维持而已,至于能维持到什么时候,谁也不清楚。
听说绍远和娇颜来了,太上皇和皇太后都高兴的不得了,俩人在宫人的搀扶下,出来见孙儿孙媳。娇颜见了这二人,少不得又是一番检查诊脉,然后重新写方子,让人照着方子给这二人抓药。
“行了,丫头,你在江南费心劳力的给百姓治病,还不知道累成什么样子呢。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就不用费那个神了。我们挺好,往后多活一天,都是老天爷眷顾着呢。”太上皇瞧见娇颜一个劲儿的忙着,就笑着说道。
娇颜刚刚给这两人诊脉,二人的脉象都不是太好。应该说,他们两个原本就岁数大了,再被嗜血蛊虫那么一番折腾,这身体真的是很差。尤其是太上皇,他脑子里还有个东西呢,看这个样子,药物维持着,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几年。
娇颜心里有些发闷,眼前这两位老人对她是真心实意的疼爱,可是她眼看着这俩人身体越来越差,却是没有太好的办法,也是一种无奈。原本的那种丹药,如今已经不太适合他们了,娇颜暂时还想不出别的方子来。
太上皇看出了娇颜的心思,于是就笑了,“你这丫头啊,就是心思重,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现在就挺好了。哪个人不老,哪个人能不死?皇帝怎么了,皇帝也是人,一样经历生老病死。老了就得服老,死也没啥可怕的,我们现在啥心思没有,老天爷哪天想收走这条命,都行。”
“啥都不用想了,你是郎中,郎中治病,治不了命,又不是神仙。现在就挺好了,老四登基成了新君,我们两个老的住在这边清静没人打扰,多好?如今就是你们俩还没成亲,皇爷爷就想看着你俩生个小娃出来,那就圆满了。”太上皇现在真的是看开了,所以并不在乎。
被太上皇这么一说,娇颜就更是不得劲儿了,她空有一身的医术,但是却拼不过岁月的无情。这样的认知,真的让她有些伤感。不过,见到这两人那么看得开,心境很好,娇颜也稍微安心了些。
太上皇跟皇太后见了绍远和娇颜,心情都特别好,问这问那的,江南的一切,都要细细打听。绍远和娇颜自然也不隐瞒,就把这一次江南疫病的情形,说了许多。这祖孙四人聊得很开心,不知不觉的就聊了很久。
因为还要去看望秦劭安,故而绍远和娇颜两个没能留下来陪太上皇用午膳,而是从这边直接离开了皇宫。出了皇宫,俩人便径直奔着秦劭安的毅亲王府而去。永康帝还没登基之前,就已经打算好了给儿子的封赏,也把一切都预备好了。所以圣旨一下,秦劭安收拾收拾,就搬到自己的王府。
毅亲王府距离原本的靖王府有点儿远,倒是跟绍远的勇亲王府挺近的。想来永康帝选址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才找到这一处地方的。绍远二人来到毅亲王府,有随从上前通报后,王府长史急忙迎出来,将绍远夫妻请进府里。
众人进了王府,然后便径直来到了秦劭安的院子。此时,秦劭安已经接到了消息,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出来迎接绍远夫妻。
按说,秦劭安只是一时急怒攻心才吐了血,他年纪轻身体也好,不至于病的多么严重。可是秦劭安心里装着事情,他一直以为绍远夫妻死了,那种伤心绝望的情绪影响着,病情非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
刚刚一听说,勇亲王和忠义公主来拜访,秦劭安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呢。问了好几遍,得到了确认之后,秦劭安真的是大喜过望。原来兄长和嫂子并没有死,他们安安全全的回来了。这样的好消息,让秦劭安一下子就振作了起来,也不管那些了,随便披了衣裳就出门迎接。
绍远一见秦劭安脸色苍白,走路摇摇晃晃就要摔倒的样子,急忙两步上前,搀扶住劭安,“胡闹,都病的这样了,还出来做什么?你就这么不爱惜自己么?”绍远一边扶着劭安,一边训了两句。
“还有你们,王爷都病成这个样子了,你们也不说是拦着点儿,就让他这么往外走。出点儿什么事,你们的脑袋不想要了。”绍远有点儿生气,于是就瞪王府里那些下人。
劭安听见兄长的话,却是心中暖洋洋的,不由得就笑了,“大哥,别怪他们,是我听说大哥和嫂子平安回来,太激动了,他们哪里能劝的住我啊。”真好,大哥回来了,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哪怕是此刻挨训,秦劭安也觉得是幸福的。
绍远气的瞪秦劭安,“不用你得瑟,你等着过几天你好了再,看我怎么惩罚你,每天的训练加倍。”以往绍远都会给劭安布置一些功课,让他早起锻炼,训练加倍,说的就是这个了。
劭安却是不在乎,“加倍就加倍,只要大哥好好地回来,咋地都行。”
绍远被劭安这一句话弄得没脾气了,“你,你怎么变成无赖了?你这小子,这么几天没见面,怎么还变得这么会说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