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冯氏当然知道赵氏的想法,于是伸手拍了拍赵氏,安慰她,“老三媳妇,你也别总是想着你自己过去的事情,咱们家跟安家不一样,你跟文菲又不一样。文菲已经生了一儿一女,如今肚子里还有一个,她才多大啊?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岁,太多的生育,对女人没好处的。”
“放心吧,咱们家如今这情形,别说文菲已经生了好几个,就算是文菲没生,安家也不能说什么的。闺女一辈子要紧,你还真想等文菲三十几岁的时候就变成黄脸婆,然后辰珺再纳几个妖精回来?”冯氏这话,是为了安慰赵氏,故而便有几分给文菲撑腰的意思在里面了。
赵氏听了这话,心里也有底了。是啊,文菲头一个就生了儿子,跟自己不同啊,是不该再怕什么的。“嫂子,我们都在村子里,离着京城也远,照顾不上。嫂子如今就在京城,文菲离着你也近便,还请嫂子多费心了。”
冯氏就笑了,“这个不用你说,我也一定会的,都是咱老顾家的闺女。文菲也是在我跟前长大的,我疼她们不比娇儿差。有我在京城呢,不会让文菲受委屈的。”
众人说说笑笑的闲聊,时间就过得很快,好像没多久,就下午了。袁姑姑从外面进来,到了娇颜身边催促,“王妃,该回宫了,如今白天短,回门是不好等日头落下的。”其实时间还有一些,但这是规矩,袁姑姑必须过来催着。
娇颜点头,“姑姑稍等一会儿,我回我的院子去,取几本书来。”宫里太无聊了,她的东西又一样不许带,娇颜想借机会回去拿几本医术,闲着没事也能打发时间。
袁姑姑沉吟片刻,“那王妃快些。”
娇颜点头,然后便离席,径自回了自己住的院子去,收拾了几本书,同时,也翻找出来了一小瓶药丸。娇颜小心的把药藏在了荷包里收好,这才转身从自己的院子出来,再次回到正房。
时候果然不早了,礼部的人也在催促。于是,绍远和娇颜只好恋恋不舍的同顾家众人告别,然后出了顾家,上了象辂,一路回宫去了。





农门医女 884.第884章 进宫团圆
回门礼过后,绍远和娇颜又重新回到了皇宫之中。宫中并没有太多的事情,又没有特别多的嫔妃要去应酬,小夫妻两个除了每天去给太上皇和太后请安之外,大概就是腻在一起了。
娇颜成亲七天的时候,太后做主,派人请了顾家一家子进宫来团聚。因为知道顾家老爷子和李氏也还在京城,干脆就连这两位老人也一起请来了。
顾老爷子和李氏,一辈子都没出过怀远县几次,刚开始连伯府都转不明白呢。这下子进了宫,就见到四周皆是金碧辉煌气派华丽的房屋,那明晃晃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绚丽的光芒,只晃的两个老人头晕眼花。
等到见了太上皇和太后,顾家老爷子和李氏更是不用提,两条腿都发软。能够进皇宫,能够见到太上皇太后这些大齐朝最尊贵的人,别说是顾明诚这样的老农了,就是那知县大老爷,也未必有这个机会啊。
顾老爷子跟李氏随着顾承勇一家子,战战兢兢的向着太上皇和太后行了礼。
“好了,快起来吧,都是自家人,今天就是为了见一见亲家。听说亲家来了京城,这都是亲戚了,若是不见一见,岂不是太生疏显得皇家不近人情了。老亲家,这里就跟自家一样,千万别拘束。”太上皇看着顾老爷子,含笑的说道。
太上皇虽然是这么说,可顾明诚又哪里能当真?于是小心翼翼的坐在了宫人搬过来的锦凳之上,也不敢四处打量,只是这么低着头,连声称是。
太上皇看见顾明诚这般,倒是并没有生气。顾明诚这样的反应,乃是人之常情,任谁忽然来到皇宫大内,也不会自在的。太上皇依旧语气温和,随便的跟顾明诚聊天,大多就是问问收成天气,青山村的风土人情等等。
或许是太上皇语气温和,或许是谈起来家乡的山山水水让顾明诚心里高兴,渐渐地,他倒是也就放开了,跟太上皇聊得还挺开心。
李氏这边可就不行了,始终都是有些拘谨,跟太后也说不上几句话。好在还有冯氏和娇颜时不时的插话,所以这气氛倒是也还不错。
太后看着雪梅和瑾萱两个,连连点头,“永安伯夫人倒是好福气啊,瞧这两个媳妇,人长的俊俏,看上去也是知书达理温婉谦和,真好。听说家里已经有两个小孙儿了是么?多好,如今你倒是也不用做什么,只哄着孙子玩就行了。”
应该说,雪梅和瑾萱两个在青山村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俊俏媳妇了。但是来到这京城之后,便不显得特别出挑,毕竟京城之中,有的是美人。太后喜欢娇颜,连带的对顾家人也高看几分,自然就觉得雪梅跟瑾萱也好。当然,这两人来到皇宫之中,依旧是不慌不忙,从容有度,这一点来说,也实在是挺难得了。
冯氏一听太后夸奖两个儿媳,不由得就笑了,“太后娘娘这是喜欢她们,故意夸着说呢。不过是乡下小媳妇,到了京城,早就被京中各家的闺秀给比到泥地里了。不过吧,臣妇还真是觉得,自家这两个媳妇挺好的。实在、能干,持家有道,这就是普通人家娶媳妇的要求,也不用求别的了。至于样貌上,说得过去出门不吓人就好。”
冯氏这话,隐隐透着对儿媳妇的维护。她一直都觉得,自家的媳妇都很好,不管是雪梅瑾萱,还是远在北辽的朵兰,哪一个冯氏都喜欢。人和人不一样,冯氏从来不会要求儿媳妇们个个出身高贵容貌惊人,就像她说的,能过日子会过日子就好。
太后听了冯氏的话,更是开心了,“对,这话才对,容貌什么的,不过是一时的新鲜,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好,能持家。你是个有福气的啊,几个儿子都出息。一个个长得好不说,也都能干,娶的媳妇也都很好,这才是过日子人家的气象。”
像太后这样的人,经历了不知道多少,荣华富贵见的多了也没什么意思,反倒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更加吸引人。“你们都放心,娇丫头在宫中一切都好。皇家的媳妇也不是那么难做,娇丫头做的很好,很孝顺,本宫十分喜欢。”
有太后的这句话,冯氏可就真的是放心了。这后宫之中,太后算得上是唯一的女性长辈了,只要太后觉得娇颜好,娇颜在宫中的日子,就完全不用担心。
众人在鸿寿宫中聊了一阵子,然后下了朝处理好政务的皇帝也过来了,正好时辰不早,于是就在鸿寿宫摆了宴席。“今天这算是家宴,就咱们两家人团聚,故而也没有弄那些华而不实的名堂。大家都随意就是,不用拘束。”太上皇特意说道。
说是家宴,其实也就是为了宽慰顾家人,省得他们太过拘谨,实际上那些饭菜,依旧精致无比。当然,顾家人也不会真的敞开了狼吞虎咽的吃,众人都很斯文,每道菜上来,不过是夹两筷子意思意思罢了。
酒宴很快也就结束,顾家人又陪着太上皇和太后随意聊了一阵子,就要告退出宫了。皇帝特意让绍远和娇颜送顾家人离开鸿寿宫,其实也是给娇颜一点儿时间,让她跟家人随便说说话。
娇颜扶着冯氏,跟冯氏等人一起出了鸿寿宫,然后送他们出皇宫。路上,冯氏握着闺女的手,也是殷殷叮嘱,“你在宫中也要当心,虽说太后和太上皇都疼你,可也不许随便就使性子。晨昏定省的一定不能忘记了,该有的规矩千万都不能忘,知道么?”
“还有,你跟绍远两个新婚燕尔的,也不可以太放肆了。这终究是皇宫里,又不是王府,你们若是闹的太过,难免会传出去惹人非议。”
冯氏最清楚绍远和娇颜的感情了,以往在村子里的时候,这俩孩子就时不时的腻在一块儿。那时是村子里,大家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就过去了。左右北方民风开放,男女间的管束相对较松,一般只要不闹出大事情来,其实众人对这些的容忍度还是挺高的。
但是如今可不行,这可是在京城,在皇宫呢,就算他们两个成了亲,也不好太过。不然,恐怕是娇颜少不得要被人传成妖妇祸水之类了。冯氏担心这小两口亲热起来忘了形,故而才会低声的提醒着。
娇颜听母亲这么说,不由得在心里做了个鬼脸,这种事情,哪里是她说的算的?绍远那随心所欲的性子,才不会顾及别人的眼光呢。不过,母亲提醒的也对,他们毕竟不是在村子里了,各种行为一定要有些约束才行。
“母亲放心,我会注意的,也提醒绍远注意。”娇颜抱着冯氏的胳膊笑道。“对了,大伯他们是不是要回家去了啊?我这还在宫中,怕是也不能去送,娘亲到时候帮我给他们都预备些礼物带回去。京城里的特产啊什么的,多给他们带一些。”
住家过日子的,谁也不能始终都在外头住着,顾承忠他们来京城也有快十天了,这几天顾城中和顾承义就商议着要回去。家里还有那么多事情呢,作坊织坊的,都是最忙的时候,他们得赶紧回去才行。
顾承勇倒是有心留父母兄弟在京城多住一些时候,不过顾承忠他们不肯,顾承勇也是没办法。众人已经定下,十月初八动身往回走了。
冯氏听娇颜这么说,就笑了,“放心吧,我都预备好了,不光是他们的,还有村子里那些亲戚家,都给带一些东西回去。咱们在京城,好歹也是伯府,还有文平是侯爷呢,这些礼数可不能差了。”
“还有五哥的亲事,十月十六下聘礼,我也不能在家,全都要仗着母亲来操持了。母亲千万当心身体,别把自己累坏了啊。”娇颜有些心疼冯氏,这些时候,自己要成亲,还有五哥要行纳征礼,可真是把冯氏累坏了。娇颜看着,冯氏好像比之前都瘦了呢。
女儿的话最是贴心了,冯氏听了也高兴,“放心吧,都好着呢,娘只要一想到你五哥快娶媳妇了,就浑身都有劲儿,不要紧的。”
说着话,顾家众人便快要到了神武门,到了这里,娇颜就不能再送了,于是就再此地与家人分别。看着父母等人出了神武门越走越远,娇颜就觉得眼睛不舒服,想要掉眼泪。
“颜儿,别哭,左右不过是还有个二十来天,咱们就可以出宫去了。等着回了王府,你就可以随便,想什么时候回娘家都行。”绍远瞧见娇颜那样子,知道她心里不舒服,故而便上前来搂住娇颜的肩膀,轻声安慰道。
娇颜摇摇头,没说话,只是拿了帕子,轻轻的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出嫁了,就是婆家的人,哪里还能随便就回娘家?要是在村子里也就罢了,没人会说什么,但是在京城可不行。除了逢六逢九,或是一些节日之外,女人是不好随意回娘家的,这些规矩,不能不遵守。
更不要说,这几天他们两个一直在商议,打算离开京城的事情,若是他们真的离京,只怕是很久都别想回来见亲人了。




农门医女 885.第885章 提议离京
娇颜和绍远虽说是新婚,可他们这么总是腻在一块也不好。于是,成亲第十天,娇颜就把绍远给赶去上早朝了。
寅时末,绍远被娇颜踢下了床,然后喊了宫人进来,给绍远梳洗。看着绍远一脸哀怨的模样,娇颜就躲在被窝里偷笑。
绍远换好了亲王的常服,然后重新来到床榻边,看着那个躲在被子里,笑个不停的娇颜。“小坏蛋,你真的就这么忍心是吧?”绍远伸手,拧了娇颜的鼻子一下,“好了,我去上早朝,你再睡一会儿吧。不用早起,起来之后就吃东西,不许饿着肚子等我啊。”
嘱咐完,绍远就起身,在内侍的陪同下,从漪澜殿出去,一路向着皇极殿而去。照正理来说,亲王一般是不用上早朝的。不过永康帝勤勉,身边又只有两个儿子,故而一般会带着绍远跟劭安一起去上早朝。倒是也不用他们出声发表什么意见,就是听一听朝政而已。
绍远去上早朝,娇颜就在漪澜殿里睡懒觉,等着睡醒了起来,梳洗好之后随便吃一点。然后去鸿寿宫请安,顺便给太上皇和太后诊脉,随时调整药方。等到这些事情都差不多了,绍远也该下早朝,正好一起再陪着太上皇和太后说说话,吃了午膳就可以回漪澜殿了。
下午有的时候会眯瞪一会儿,有的时候皇帝会派人来把绍远叫走,去商议政事,娇颜就自己抱着本医书看看。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娇颜倒是也不觉得多么寂寞。
绍远上早朝五天之后,这天下了早朝回来,却是一脸的不愉快。虽然当着太上皇和太后的面,绍远隐藏的不错,可还是逃不过娇颜的眼睛。等到中午回漪澜殿休息时,娇颜就忍不住问了,“绍远,今天究竟是怎么了?我看你有些不高兴啊。”
一提起这些事,绍远的表情又变了,“今天早朝,有大臣提议父皇立太子的事情,说是什么为了江山社稷朝廷安稳什么的,说了一大通。父皇即位之初,便说是不想太早立储君,父皇只有我和劭安两个儿子,太早立了储君,怕会影响我们兄弟的情分。”
“可是这些大臣,一个个都可恶的很,非得提起这些来。还长篇大论的说了好久,非得用什么祖宗家法、论理纲常等大道理来说服父皇,早点儿立太子。父皇一再重申,他如今正当盛年,不想太早立太子,结果这些人又拿后宫无主的事情来说。”
“什么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要让父皇快点儿立皇后,还有选妃充实后宫,等等。父皇被这些人气的不轻,直言若是母亲不出现,便终身不立皇后。结果,那些老头子,竟然拿母亲的身世说事儿,说母亲是罪臣之女,原本就是该斩首的,哪里还有资格做皇后?”
“还有的人,拿我的身世说话。说母亲无媒无婚便生了我,足以证明品德有失,这样的人,不能做皇后。气死我了,当时我真想去踹他们几脚,母亲怎么惹到他们了,他们要这样诋毁母亲?什么无媒无婚?母亲当时跟父皇可是未婚夫妻呢,这些人凭空污蔑母亲,简直要气死我。”
绍远很是气愤,母亲被人如此诋毁,作为儿子,他真的恨不得上前去掐死那些胡乱说话的人。但是,朝堂之上,容不得他放肆,绍远没办法,只好忍着。所幸皇帝爱护苗素问的心,不比绍远差,当即听了这些,就让人将那几个带头的拖出去打了。
下了早朝,皇帝和绍远都是一肚子的怒火,只是绍远还要面对太上皇他们,就没敢表露出来。此时当着娇颜,绍远没什么顾忌,真的是恨得咬牙切齿。“等着,这些人别犯到我的手里,不然,我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挚爱的母亲被人污蔑,绍远真的是忍不了,为人子女若是不能保护好母亲,那才叫不孝。
娇颜瞧见绍远这样,忍不住摇头,她轻轻抱着绍远,轻声安慰,“别气了,跟那些人生气不值得,父皇不会允许任何人污蔑母亲的,那些人不会落个什么好结果。”
绍远搂着娇颜,将脸颊埋在娇颜的颈窝里,半天才算平复了心情,“颜儿,我打算跟父皇提出离京的事情了,如今这样,估计不知道是什么人故意捣鬼,打算离间我和劭安的情分。若是我们继续在京城,早晚有一天,我和劭安要兄弟反目。”
绍远和娇颜早就商议过了,原本是想着,在京城过了年,年后再提出离京的事情。可是如今看来,倒是不如早一些离开算了。原本他们就没打算争什么,没必要非得陷进这些权利争夺之中,倒不如找个地方安安静静的过日子算了。
“颜儿,实在是对不住你,咱们刚过了几天安稳的日子,结果我又要带你离开京城了。”绍远觉得很内疚,他把娇颜卷进了这些权利争夺的漩涡之中,还要让她离开家人,跟他去一个未知的远方。这对娇颜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娇颜叹气,“别说了,这个不怪你,我心里早就有所准备了。没事,我会跟爹娘说清楚的,不管在哪儿,我也都是顾家的女儿。”他们两个的性格,实在不适合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还是尽早离开吧,说不定还能过几天舒心日子。
绍远还要再说些什么,外面有内侍的声音响起,“王爷,陛下让您去乾阳宫,有事情商议。”
“父皇叫我,估计也是这些事情,正好,我就直接提出离开便是了。颜儿,你先休息一会儿吧,睡一觉精神会好些。”绍远亲了亲娇颜的脸颊,然后便出去了。
绍远走了,娇颜坐在了临窗的炕上,看着绍远离开的方向,愣愣的出神。他们两个这一路来,磕磕绊绊的往前走,就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背后推动着他们,一步步走向了未知。这一次,不知道他们又要面对什么了。
他们不过是想过上安稳的日子,真的就这么难么?娇颜很无奈。
绍远来到乾阳宫,永康帝正在里面看奏折呢,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奏折,气的永康帝用力一摔,将奏折摔在了地上。
“父皇,何苦发这么大的火?你的身子要紧,发怒伤身的。”绍远弯腰,将地上的奏折捡起来,拿着放在了桌案之上。
“这些人就是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就要管朕的家事。朕愿意立太子就立,不愿意立,又碍着他们什么了?成天拿着这些事情做文章,喋喋不休,简直气死人。”永康帝余怒未消,看着那奏折,恨不得直接撕了算了。
绍远叹气,这朝堂之上永远不可能平静下来。别看前次大清洗才不过半年的时间,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利益就会有不同的趋向,人的本性使然,这些也是常态。
“父皇,别跟那些人生气,其实朝中的诸位大臣也是一片好心。太子是储君,关系到朝廷的稳定,早一些立了太子,民心安稳,也是好事。”绍远知道父亲的脾气,生怕永康帝一直生气下去,便温言相劝。
永康帝一听绍远说这话,猛地抬起头来,盯着绍远,“远儿,你想说什么?”永康帝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思,绍远从一开始就没有争夺什么的意思,此时绍远这么说,背后的意图是什么?
绍远扑通跪下,“父皇,儿臣今天来,是向父皇要一样东西的。”
“要什么?朕的天下,就是你的天下,不管你要什么,直接拿去便是,何苦行大礼?”永康帝皱眉,直觉的,他觉得绍远接下来说的话,他肯定不会接受。
“父皇,儿臣想要管您要一处封地,离着京师远远地,塞北也好,西域也罢,都行。儿臣想要带着颜儿,离开京城,过我们想要的平静生活。求父皇成全。”绍远咬咬牙,直接把话说出口。
“啪。”的一声响,永康帝面前的桌案被拍掉了一个角。“胡闹,你这是说的什么混账话?朕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你,你我父子相聚才不到一年,你如今就要离开朕?不行,朕不答应。远儿,朕不许你离开,朕要你留在京城,朕还要将这天下托付于你呢。”
永康帝又急又怒之下,便将一直藏在心里的话,直接说了出来。他早就有意要立绍远为太子了,不然,他不会把绍远的婚事操办的那么隆重,简直就跟太子的规制差不了多少。他就是想让天下人知道,绍远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也会是接任他位置的人。
可是,他从来都没有想到,绍远竟然会提出来要离开,这样的要求,永康帝绝对不会应允。“不行,远儿,你不许走。这些人不就是想要让朕立太子么?那朕明天就下诏书,立你为太子,朕看这些人,还有什么话说?”
永康帝真的是急了,他一生最爱的两个人,就是苗素问和绍远。结果,苗素问为了躲着他,远走天涯,到现在,还都没有半点儿踪迹。如今就连绍远都要走,这怎么能行?




农门医女 886.第886章 娇颜回娘家
永康帝一听绍远要封地的事情就火了,“远儿,不行,朕绝对不许你离开,你趁早歇了这念头。大不了朕即刻下诏书,册立你为太子就是了。”
绍远摇头,“父皇,儿臣从来就没有想做什么太子,如今提出这事情来,更不是以退为进。儿臣只是厌烦,厌烦这些勾心斗角的生活,就是想去过一些安稳平静的日子。”
“自从当初儿臣与颜儿前往边关传授医术之后,这日子就一直没能平静下来,说实话,儿臣也是真的累了,心累。这些争权夺利的事情,让儿臣觉得厌烦,儿臣就想找一处好山好水的地方,跟颜儿两个过几天安闲的日子。”
“父皇,如今不是立太子的事情,父皇若是立儿臣为太子,只怕接下来闹的更大。现在就有人敢说母亲德行不佳,那接下来就会有人说儿臣乃是私生子,根本不能继承大统。父皇,儿臣真的不想做什么太子,父皇还是把位置传给劭安吧。”
“儿臣与劭安是亲兄弟,有儿臣帮着劭安守护这天下,我们兄弟联手,大齐江山无忧的。父皇,恳父皇三思。”绍远跪在地上不肯起来,恳求道。
永康帝盯着跪在地上的绍远,久久不语,绍远的话,他信,他知道儿子的个性,不会撒谎来骗他的。但是,他不能答应,他不能让绍远离开,大齐也不应该错失这样一个优秀的太子人选。
“远儿,朕不能答应你,不行。从朕找到你的那一刻起,朕就决定,为你打一片天下出来。朕要给你这天底下最好的东西,来弥补我们父子多少年错失的亲情。如今朕已经是这天下的君主,但你却要离开,不行,朕绝对不许。”
永康帝坚决不许绍远离京,绍远无奈,也只能先起来了,“父皇,请您三思。儿臣留下,只会给有心人留下可乘之机,利用儿臣的身世做文章。攻讦儿臣,污蔑儿臣的母亲,离间儿臣与劭安的兄弟之情。”
“大齐才平静了几天,不能再起风波,父皇,儿臣离开京城,对大家都好。劭安是父皇的嫡子,是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劭安聪慧稳重,处理政事比儿臣还要老道,他会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也会是很好的君主。父皇,儿臣愿意辅佐劭安。”
绍远还是努力争取,他知道,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目标的,永康帝绝对不会这么容易就答应。但是绍远不会放弃,他会一直努力劝说,直到父亲答应了为止。
1...344345346347348...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