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李氏觉得冯氏这样还是太轻省了,心里有些不愿意,可是当着大家伙的面儿,也没法再说别的。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顾承勇一家继续自己单独做饭吃,但是家里的猪和鸡全都交给冯氏去喂。剩下的三个媳妇,轮班做饭。当然了,农忙的时候,各家也都要下地去干活。
当着七太爷的面儿,就这么定了下来,然后七太爷又叮嘱了几句,无非就是说家和万事兴之类的话语。一场闹剧,因为七太爷的出面而平静了下来。事情既然解决,七太爷就让儿子们扶着他下了地,回自己家去。
顾明诚当然要挽留七太爷还有齐长文等人吃饭的,大家全都拒绝了,只说等着秀丽出门子的时候,他们都过来喝喜酒。顾明诚领着媳妇儿子儿媳们,恭恭敬敬的送走了七太爷,然后众人重新回了屋子。
“这回你们都满意了吧?一群黑心烂肺的狗东西,养不熟的白眼狼。哼,我就不信了,我和你爹还都活着呢,你们就能反了天去?”七太爷一走,李氏当时便满血复活,沉着脸子张嘴又来。
“行了吧,你少在这惹事儿了,你当心七爷爷真的开了祠堂,要是你进了祠堂,我可救不出来你。”顾明诚很是恼火,拿起大烟袋来,在炕沿上使劲儿的磕了几下。
“就这么样儿吧,既然今天定了章程,以后就照着章程来办。行了,这都啥时辰了?还不赶紧吃饭?吃完饭还得下地干活呢,这个时候,有那些闲工夫不如多干点活儿了。”顾明诚大声的说道。
于是,顾家众人各自忙活着吃饭,顾承勇夫妻从东院离开,回到了西院。“紫玉,以后你怕是不得清闲了,喂猪喂鸡的,都得你干呢。”顾承勇觉得有些歉疚,于是吃饭的时候,就这么说了一句。
冯氏笑笑,“这算啥?家里不过四头猪,十来只鸡而已,每日弄些野菜馇猪食就行,也不算费事的。不要紧,你别担心。”冯氏的心态一直都很好,这些她早就预想到的,如今这样的生活也算是不容易了,她根本不在乎那点儿活。
“爹,你放心吧,我们都会帮着娘的。早晨我和四哥去挖菜,这些日子我们不是也都这么干的么?”文平把嘴里的饭咽下去,然后才说道。
顾承勇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好,我们家老四老五都能干着呢,你们都是好孩子,爹爹很高兴。”说完,顾承勇又看了看其余的儿女们,“你们几个都懂事又贴心的,爹娘真的很高兴,干活多少的,咱们也别计较太多,一家人,还是和和睦睦的比较重要。”
孩子们都赶紧点头,“嗯,爹放心吧,我们都晓得呢。”
就这样,顾家的风波暂时止息了,李氏尽管是心里还不舒坦,可是也不敢再闹了。一来是七太爷的话还比较有威慑力,另外也是顾秀丽定亲的日子离着也来越近了。家里要办喜事了,也的确是不能再吵吵闹闹的,不像样子。
尤其是顾承仁沐休时回来,听说了家里的事情,又把李氏找去,好好地跟李氏叮嘱了一回。这样,顾家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一场闹剧的最终得益者,应该算是顾承义一家子了。赵氏终于不用成天被人呼来喝去,当牛做马的闷头干活。文芳姐妹也算是略微的清闲了一些,只需要在母亲做饭的时候帮忙就好,平日里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针线女红。
要说吃亏的,也有。那就是徐氏,徐氏以前可是很少干活的,轮到她的时候,她就会想方设法的偷懒。徐氏以为那个什么章程的,不过是吓唬人的东西,轮到她做饭的时候,还是故意偷懒不起。结果吴氏和赵氏根本就不上当了,愣是没人做饭。结果当然是徐氏被李氏一顿臭骂,然后才七手八脚的做了饭。
李氏现在也回过味儿来了,不再那么偏着徐氏。要知道,顾家早晚要分家,分家以后,老两口肯定是要跟老四老五他们一起过的。到时候就徐氏这样的,还不得把老两口给饿死啊?所以李氏倒是盯上了徐氏,成日的敲打她。





农门医女 93.第93章 难得平静
顾家难得的平静了下来,刚开始大家还有点儿不习惯,渐渐地也就好了。娇颜也从不习惯到适应,渐渐地对于农家生活越来越感兴趣。
每一天,顾承勇都会寅时初就带着孩子们练功,等到卯时初,文平他们就去挖野菜什么的,娇颜则是回去帮母亲做饭。早饭出锅,冯氏就把猪食倒进锅里馇上,等大家吃过早饭了,正好就可以喂猪。
地里的活多时,顾承勇就带着文修文齐和文韬三个下地干活,要是活少的时候,就自己去。然后文修他们,或是上山,或是下河的,弄一些野味活鱼等回来打牙祭。冯氏手艺好,又有娇颜帮衬着,每每都能把食物做的很是美味,孩子们吃的自然欢喜。
娇颜每天上午都去苗素问那边,跟在苗素问的身边,瞧着苗素问给人看诊治病,从中受益匪浅。苗素问教给娇颜医术,也并不是十分的刻板,除了每天必须布置的功课之外,大多数都是活学活用。今天遇上什么样的病人,苗素问就会把相关的病症归纳总结,将其中的关键处给娇颜讲清楚。
娇颜前世是医学世家出身的,耳濡目染,其实对于很多病症都有独特的见解。虽说后来选择了外科,到底是接触过的东西多,所以现在学习的时候,并不费劲儿,还能提出不少特别的看法。
苗素问早就知道这个小徒弟不简单,每每有些想法,都会让人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所以这师徒二人,教的认真,学的仔细,两人有商有量,时不时的就在一起探讨,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其乐无穷。
绍远对于学医并不感兴趣,不过作为苗素问的儿子,他也不至于一窍不通。他对于采药炮制药材什么的,倒是十分拿手,所以就经常的进山去寻找各类药材。不过这个季节,很多药材并非采摘的最佳季节,绍远也就是找一些四季都能采摘的药材往回弄。
日子仿佛是一成不变,但细细品味时,又是有不少的改变。至少,文芳文菲姐妹,不用再想以前那样成天忙个不停了。文芳姐妹几个,除了赵氏做饭的时候伸手帮忙之外,其余的时候,大多都在冯氏这边学一些针线女红。
文芳姐妹几个是真心的想要学手艺,冯氏也不藏私,将苏绣的技巧倾囊相授。文芳略微大了些,学这个有点儿晚,文菲性子急,虽然有心,但是总是毛毛躁躁的。反而是文英,虽然才八岁,却是姐妹三个里学的最快的一个。
文芳姐妹跟冯氏学刺绣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顾家人的,没两天,就被李氏知道了。李氏心里生气,自家的闺女还没能学到那样的绝技呢,却偏偏让几个死丫头给学去了。再加上如今文芳姐妹不干那么多的活,李氏对她们可是十分的不满。
李氏这种人,她是不可能真正改变的,现在不过是有七太爷的话在那威慑着,还有顾秀丽的亲事在眼前,所以才略微收敛而已。但是,明面上李氏不能再那么打骂文芳几个,暗地里却可以动手修理。
从那天七太爷扔下话走了之后,李氏就开始控制饭桌上的伙食。媳妇们做饭的时候,都得是李氏出面量米量面,吃饭的时候,也是李氏一手把着分派饭菜。这样,做饭的时候,李氏故意拿出来的比往常少,然后吃饭的时候,李氏又特意分给文芳姐妹几个很少的饭菜。
文芳文菲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饭量不小,每天都不够吃的,当然不行。文菲有一次没忍住就问李氏,为啥不给她们吃饱。
李氏却是很理直气壮,说是怕女孩子们吃得多了发胖,以后找不到婆家。以前吃得多,但是干活也多,现在干活少了,就不能再吃那么多了,不然发胖了可怎么办?
李氏这话,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顾明诚不发话,旁人也不敢再说什么。顾家可是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不能再闹起来。赵氏和顾承信也是没办法,只好自己偷偷地省一口出来,留着给孩子们吃。
后来还是娇颜知道了,就每天给文芳她们留一些饭菜,然后趁着旁人不注意的时候,让她们姐妹几个赶紧吃了。
文修他们能打猎能下河的,每天都能弄点儿肉食什么的回来,所以这边的伙食就比东院好一些。当然,有好东西的时候,冯氏也会让孩子们送到东院去一些的,不过那些东西,大部分都到了秀丽和文景文安的嘴里,别人其实也是吃不到的。
文芳几个本来不好意思在冯氏这边吃东西的,后来还是娇颜劝着,这才每天偷摸的填补一些。这边的饭食不错,几个女孩没用多少日子,脸上就好看了不少。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四月过去,进了五月,端午节就要来了。端午节,也被称为是女儿节,一般这个时候,出嫁的闺女都会回娘家小住的。正巧顾秀丽要在五月初六定亲,所以李氏早早地就让人捎信儿去顾秀兰和顾秀云两家去,让她们端午节回来住着,等到秀丽定完亲再走。
五月初四,顾承仁从镇上的学堂回来,过节了,学堂也放假的。李氏瞧见老儿子回来,满脸都是笑,急忙的把儿子送到了屋子里去歇着。“老大媳妇,你们几个赶紧的泡了米,下午就把粽子包出来,今晚煮上,明早吃粽子。”李氏吩咐了一句就走了。
吴氏领着冯氏等人,按照李氏的要求,把大黄米还有从镇上买回来的糯米,分别淘洗然后用水泡上。过节了,李氏难得发话,让冯氏一起包粽子,到时候大家伙一块儿吃。
顾秀丽定亲成亲,蒋家定然会来好些人,蒋秉昊很是看重顾承勇,到时候少不得就得让顾承勇作陪。另外,接待蒋家来人,也少不得有年轻媳妇,即便是顾秀兰她们回来,也不能就代表了顾家。
顾家几个媳妇里面,就数着冯氏最出挑。李氏在心里仔细盘算过了,冯氏人长得好,又见过大世面,说话处事十分妥帖,让她帮着招待来客最是合适不过。基于这些原因,最近李氏倒是对顾承勇一家很是和颜悦色的。
对于冯氏来说,李氏终归是婆婆,事情不是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她也愿意跟李氏和平相处。故而,李氏态度好,冯氏也不会故意拿把,李氏既然说是一起包粽子过节,冯氏就痛快的过来干活。
不管怎么说,过节就是好事情,大家伙心里都挺开心的。再者顾家也是难得的平和,所以众人忙忙碌碌的,就显出来一种家业兴旺的景象。
“娘,你看家里这样多好?一家人笑呵呵的干活,有商有量的,不比成天乌烟瘴气的强多了?你知道我为啥不愿意回家来?就是家里成天的闹腾,闹得我都没法看书。”顾承仁坐在炕上,透过敞开的窗户向外看着,一边跟母亲说话。
李氏微微一愣,然后撇了撇嘴,“这是要过节了,她们一个个的都惦记好吃的呢,要不然,她们还肯干活?”李氏心里还是有气的,只是各种原因没法发泄出来罢了,这时便有些委屈。“我是婆婆,如今却要跟她们低声下气的,我这是哪辈子没积德了?”
“娘,咱们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秀丽,也得忍住了。娘等着,等儿子考了秀才中了举,到时候儿子给娘撑腰,让娘出气,行么?”顾承仁知道李氏心里憋屈,就赶忙的劝道。
一听儿子这么说,李氏可就乐了,“哎,那敢情好了,我就等着老儿子出息,到时候,我也能跟着沾光呢。”啥话也没有老儿子这话中听,李氏顿时就把委屈扔到一旁,笑呵呵的看着顾承仁。
“儿子啊,你也不小了,该是琢磨琢磨亲事了呢。这几年你一直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你都二十一了啊,不能再这么耽搁下去。娘还等着抱孙子呢,你可不能让娘等得太久了啊。”老儿子老闺女,都是老太太心尖儿上的人,也是她最挂心的事情了。
“娘,这个我晓得呢。这样,我现在要专心读书,等我秋天考试回来,娘就给我张罗亲事吧。要是我考上了秀才,也能挑一个好人家。”顾承仁对自己很是有信心的,故而才想着院试结束之后准备亲事。
李氏笑的合不拢嘴,“好,好,娘听你的,娘托媒人仔细的帮你访听着。我儿子相貌人品都是极好的,又是读书人,这媳妇可得好好找,一定得找个人好家世好的才行呢。”
在李氏的心里,自己儿子那就是人中龙凤,出色的很,没有几个女人能配得上。在她的想法里,顾承仁的媳妇,即便不是官家小姐,也该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呢。
“娘,你要是有事情就去忙吧,明天大姐和二姐都要回来呢。家里该预备的都预备齐,后天蒋家还得来人,千万别在这个时候丢人。酒席什么的,跟二哥说一声,让他进山去弄点什么猎物,千万别弄得太寒碜了。”顾承仁想起这个来,就叮嘱道。




农门医女 94.第94章 端午包粽子
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还有元宵节的元宵,都是庄户人家眼里的大事情。不管日子过得孬好,到了过节的时候,总要多少的置办一点儿应景儿。
顾家的日子说起来就是很好的了,即便如此,李氏也不肯全数买糯米包粽子,每次都是掺一部分的大黄米。大黄米也是好东西,那可是庄稼院里待客最好的饭食了呢。顾家每年都会种好些大黄米,除了包粽子焖米饭之外,也要留着冬天包粘火勺粘豆包用。
初四的下午,顾家媳妇们就在一起包粽子了。粽叶是去年夏秋时,趁着苇叶或是柞树叶长到最大时采摘阴干的,这时拿出来用最好了。干燥的粽叶用热水泡开,就会变得柔韧,包粽子的时候不会断裂。
顾家要包两种米的,糯米的粽子,留着来回走人情用,所以里面会放上蜜枣。这样的粽子,必须是李氏自己亲自动手包才行。别说,李氏其实还真是有一手的好活计,那粽子包出来,一个个规规整整小巧玲珑的,看着就十分的可爱。
糯米并没有泡多少,大概也就是四五斤左右,李氏一个人包,顾秀丽拿着马兰草的叶子帮忙把粽子捆好。李氏的手很快,没用多少时候,就把糯米的粽子包好了。
大黄米泡的就多了,大概得有十几斤的模样。大黄米的粽子里,是不放蜜枣的,那东西太金贵,一斤蜜枣几十文钱呢,李氏可舍不得给自家人吃那东西。大黄米里面,放着的是豆子,一般就是秋日里的老豆角,从里面拔出豆子来晒干了,留着冬日里煮粥用。
软糯的粽子里抱着香喷喷的豆子,吃起来其实也挺不错的。再者庄户人家吃粽子,也舍不得蘸糖或是蜂蜜的,最好就是就着菜吃。这种带豆子的粽子,跟菜也不算冲突,不像蜜枣,甜的咸的弄一起,北方人还真是吃不惯。
吴氏等几个媳妇就负责包大黄米的粽子,文芳姐妹还有娇颜,今天下午也都过来帮忙。孩子们小,别的干不了,但是能帮着绑粽子。她们手里拿着马兰草的茎叶,见到大人包好一个,就赶忙递过去,帮着捆好。
冯氏有一手好厨艺,包粽子自然是不在话下的。顾家用的大多都是苇叶,跟南方用的那种箬叶虽然小了些。但是用着也还顺手,几个粽子包下去,冯氏就越来越顺手了。
“二弟妹,你这粽子包的可倒是够漂亮的了。唉,一看就知道,南面人在吃食上精心,这小粽子包的精致,看着都好。”吴氏受伤忙着包粽子,嘴里也不闲着。
“手还是有些生,这东西一年就包一回,终归是差了些。”冯氏摇头笑了笑。
“那也比我们强多了呢。”吴氏还是忍不住夸赞。
几个媳妇在一起干活,这手艺的好坏可就显出来了。吴氏和赵氏俩人包出来的粽子,规规矩矩,虽然略微大了点儿,但是看上去也很不错了。冯氏更是不用说,包的小巧,还能变化出花样来,一个个粽子仿佛不是吃食,倒像是工艺品了。
反而是徐氏,包的那粽子,不是粽叶没裹住,就是没系紧,有的都能看见有米露出来。
李氏最近对徐氏很是看不上,一见这样就来气了,“老四媳妇,你那是包粽子呢?你还是在祸害粮食呢?就你包出来那东西,下锅了就是一锅黏糊粥。去去,这边不用你,赶紧去收拾点儿柴禾,然后把锅刷了添上水,待会儿煮粽子。”
徐氏有点儿不甘愿,“娘,我包的不是也挺好么?我还是在这包粽子吧,让三嫂去烧火。”烧火又得抱柴禾又得拎水的,自然是没有坐在这边包粽子轻省,徐氏懒习惯的人,当然是不愿意了。
“你这还叫包的好?你看看,这粽叶都被你窝碎乎了,米都往下漏呢。你这还叫包的好啊?这样的要是好,那狗都能包了。赶紧去干活,哪来的废话?快去。”
李氏手里拿着一个包好的粽子,看着下面掉出来的大黄米,气的指着徐氏就骂,“败家娘们儿,成天不知道干活,就会偷懒。赶紧快去,要不然明天就别吃了。”
徐氏见老太太真的生气了,没办法只好站起来,十分不甘愿的去烧火拎水了。徐氏一走,李氏就坐到了徐氏刚刚的位置,把徐氏刚才包的那些粽子挨个儿挑拣了一番,然后把不好的都拆开了,“老二媳妇,你把这些重新包了吧。要是这么下锅,白费粮食不说,还得粘的满哪都是。”
人多,吴氏等人干活也麻利,倒是没用多长时间,就把粽子全数的包好了。那边徐氏还在磨洋工呢,两个锅灶只烧了一个。李氏进屋去又是一顿骂,这才把另外一个也烧好了。
顾家包的粽子多,一锅煮不下,再者还是两样而米的,也不能混在一起,所以就得分成两锅。李氏在厨房里看着,吴氏和冯氏动手,把粽子挨个儿的捡到了锅里。“对,慢一点儿,手轻点儿,太狠了粽叶会裂开,到时候成了一锅粥了。”
粽子全都捡到了锅里,李氏亲手拿了锅帘儿压在上面,又找了干净的石板压好。“行了,烧火吧,开锅两刻钟就停火,闷在锅里一晚上,明早晨起来吃就行。”
这时天色也不早了,李氏又吩咐媳妇们赶紧的动手做饭。“老大媳妇,今天该你做饭了,晚饭在东厢房做吧,这边两个锅都煮粽子了。”
粽子是金贵吃食,煮的时候必须在李氏眼皮子底下,要不然万一被媳妇偷吃了怎么办?留在上房这边的厨房里,谁也没那个胆子偷吃的。
吴氏赶忙答应了一声,然后就去做饭了。冯氏得回去做饭,跟婆婆说了一声之后就走了,留下赵氏和徐氏俩人,看着煮粽子的锅烧火。徐氏是那种有一点儿功夫也想偷懒的人,这会儿瞧着李氏进屋了,厨房里只剩下赵氏和自己,徐氏就伸手揉腰。
“三嫂,我刚刚拎水,怕是把要给扭了,你在这看一阵子火,我回屋去趟一会儿。”说完,也不等赵氏反对,嗖的一下子就跑了。
赵氏毕竟是老实惯了的,虽说最近性子有了一些改变,终究是憨厚些。见到这样,除了摇头叹气之外,也没说别的,只是认真的看着灶坑里的火。等到开锅半个时辰之后,就不再往里面添柴禾了。
冯氏那边回到自家住的院子,刚一进厨房,就见到娇颜早就把火烧好了。“娇儿,这些活以后留着娘做就行了,你还小呢,过几年再帮娘干活也不要紧的。”瞧着那小小的人儿在灶前忙活,冯氏总是心里觉得歉疚的慌。
“娘,这些我都能做,没事儿的。我也该学着做家事啊,要不然,等以后拙手笨脚的,那可怎么好?像四婶那样儿的,岂不是坏事儿?”娇颜只要一想起来徐氏那一手活儿,就忍不住想笑。
这个年月里,对于女人的评价,无非是炕上一把剪子,锅台上一把铲子。女人只要这两样都出色就行,其余的什么才学啊,相貌的,那都是其次。娇颜虽然不算很赞同,不过对于学厨艺,她还是很有兴趣的。毕竟都是要吃饭,不会做饭,以后难道还要饿死不成?再者自己在吃食上比较挑拣,还是自己动手来的很稳妥些。
娇颜一提起徐氏,冯氏也忍不住笑了,“小丫头,不许胡说。你四婶在娘家也是娇养的,怕是没学多少茶饭的手艺,来到顾家,前些年有你奶护着,原本的手艺更是都忘的差不离了。”冯氏是厚道人,不愿意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这些话跟娘说一说也就算了,可不许出去说啊。”
娇颜点头,“嗯,这个我知道呢。”老顾家有那么样个媳妇,说起来也挺丢人的,娇颜也不傻,当然不会出去乱说。
母女俩一边做饭一边说话,正说笑间,就听见外面有动静儿。“娘,我去看看,应该是我爹和哥哥们回来了。”顾承勇今天一大早就带着儿子们进山了,这个时候,该回来的。
娇颜说话间,就从屋子里跑了出去,来到院子里,果然是父亲带着哥哥们回来了。“娇儿,你看,我们弄了个好东西回来。”文韬一见到娇颜,就赶忙抱着个东西兴冲冲的朝着娇颜跑了过来。
来到近前,文韬把怀里的东西放下,娇颜这才看清了,原来文韬刚刚抱着的,是一只小熊。“呀,你们怎么还弄了个小熊瞎子啊?”娇颜见那小熊也不过是两三个月大,身上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娇颜蹲下来,伸手摸了摸小熊身上的毛,“爹,你们是怎么找到它的啊?”
“今天进山,。一头母熊直接就冲了过来,差点儿就伤了你大哥呢。带崽子的熊太凶了,我好不容易才杀了那头大熊,这家伙就在不远的地方,文韬瞧着好玩,非得弄回来。娇儿,你离它远些,毕竟是野物,别看小,也是危险的。等着过几天有空了,就拿去卖掉,这东西可不能留在家里。”顾承勇在那边简单的说了几句。




农门医女 95.第95章 笨熊卖萌
地上这只小熊毛茸茸的,行动起来憨态可掬,简直太好玩了。娇颜十分喜欢,就有心想要把小熊留下来。“爹,还是留下来吧,咱们养着它,多好玩儿啊?”
“你现在看着它好玩,不出一个月,它就能一巴掌把你打倒了。娇儿,这不是闹着玩儿的,山上的野物,凶着呢。”顾承勇瞧见闺女那个样子,只好放软了声音,耐心劝解。
娇颜撇撇嘴,“那好吧,先留它在家呆一段日子,过阵子再卖了。”这么小的东西,就是放回山里也活不了,卖掉了,说不定人家弄回去还能养活呢。娇颜虽然是心里舍不得,但是一想到这家伙将来会长成大黑熊,就觉得有点儿可怕,算了,还是先养一阵子再说吧。
1...3536373839...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