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我知道今天是好日子,你爹知道么?大家伙都高高兴兴的呢,这个老东西,就冲着我瞎嘟囔。他那兄弟走了,跟我有啥关系?人家瞧不起咱们家的饭菜,人家不愿意留在这儿,我还能跪着去求他们留下来啊?”李氏从来都是不肯吃亏的,这时朝着老爷子就喊了起来。
“你是当嫂子的,这些年就因为你和老二媳妇不对付,俺们兄弟两个见面都少。今天是好日子,大家伙都高高兴兴的,我就想留着兄弟在这吃饭说说话,你就不能张张嘴说一句?你那是金口玉言啊,张嘴你就掉价儿了是吧?”
老爷子今天也不知道是咋了,就是觉得心里憋的慌,“你有亲戚,有姐姐姐夫,我也有兄弟呢。这些年让你闹的,兄弟都不上门儿了。好不容易这一回,赶上秀丽成亲,二弟一家子多给面子啊,送来那么些的添妆。又是借给咱马车,又是来帮忙送亲的,我就是想借着这机会两下缓和缓和,你就不能帮我说句话?”
老爷子这心里也是有些不满,他是针对张家的不满。这些年妻子明里暗里的,没少给张家好东西。结果呢,秀丽成亲,张家就拿了那么点儿东西来,老爷子心里怎么可能不生气。再加上今天,张家竟然全家都去吃酒席了,这不赶上去吃大户了么?丢人也不是这么个丢人法儿啊。
不用亲自到现场,老爷子都能想象的出来,张家在县城里吃酒席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老爷子也注意到了,张家的两个媳妇手里,各自拎了好几包的东西。一看那样子,连猜都不用猜,准是从酒席上打包回来的酒菜。
正常来说,乡下人家办酒席,也有人会打包一些东西回家的。因为这边的规矩,一般一家只去一个人吃酒席,那些心里记挂着自家人的,就会把自己吃的那一份儿省下来,然后带回去给家里人吃。这种情况,在乡下人家很是常见,主人家也都是默许的。不少宾客,尤其是女人们,大多都会这么做,谁也不会说啥。
但是今天这个不一样,蒋家在酒楼里办酒席,请的据说又都是些有脸面的人。再者,张家人全都去吃了酒席,还拿了那么多的东西回来,老爷子这脸上实在是挂不住。那些东西,老爷子都能猜出来,肯定是大李氏仗着娘家姨母的名头,跟人家蒋家那头要的。酒桌上的剩菜,根本不可能那么多。
再想一想,刚才自己二弟一家,只有二弟两口子加上三个儿子去吃酒席,而且也没见到人家手里拎了啥。老爷子这个心里如何能好受了?他朝着李氏那么嘀咕一句,不过是发泄一下心里的不满,没想到李氏竟然不顾脸面的喊起来,老爷子也上来火了。
“你这个老东西你说啥?老不死的,你没事儿扯上我大姐和姐夫干啥?他们去吃酒席,那是给老蒋家面子,怎么?秀丽她大姨,正经的实在亲戚,去吃顿酒席还不行了?老蒋家还没说啥呢,用你在这瞎巴巴?”李氏那么护短的人,哪里肯让人说她娘家人的不是?这时就瞪起来了眼睛,朝着老爷子使劲。
老爷子今天也来劲了,还非得跟老太太较劲不可。他指着大李氏,还有大李氏身后的那两个媳妇,气呼呼的说道,“你说我扯他们干啥?你也不看看,她们那一个个的手里拿的是啥?丢人都丢到了县城里。蒋家那可是新亲啊,就这么没个深沉,去吃酒席全家抬,完了还带拿东西回来的。你自己瞅瞅,还用我说啥?”
老两口刚开始吵吵,张家的人还看着是个热闹,没想到这么一会儿的工夫,战火就烧到了他们的身上。大李氏回头看了看俩儿媳妇,那俩人的手里提溜嘟噜的,可不是六七包东西怎么?
大李氏这时脸上也有点儿挂不住了,这时脸上红红的,就站了起来。“她二姨,我们今天也累了,就不在这陪你们说话了。她二姨有空就过去,有啥事儿打发孩子过去说一声。”说话间,就带着丈夫和孩子们,从顾家走了出去。
“小气鬼,又不是吃你们家的,用得着弄这么一出么?”出门时,张原明还小声的嘀咕了这么一句。
这一句,自然是被老爷子给听到了,老爷子当下气的就把烟袋使劲儿的朝着炕沿磕了磕。“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家的好亲戚,你成天说人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这才是真正的白眼狼呢。”
李氏这时也有点儿发懵了,刚刚大李氏出去的时候,她也注意到了那两个媳妇手里拎着的东西。那么多东西,绝对不可能是从酒席上折下来的,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是朝蒋家要的。
------
本来打算明天加更的,想了想,今天先加一章吧,呵呵呵,感谢亲们的一路支持,谢谢了。





农门医女 121.第121章 承仁的婚事
“娘,你是不知道,今天大姨还有大姨夫,在县里可是跟人家蒋家那头没少要东西呢。蒋家那边知客的人,被大姨夫好一个为难。后来还是蒋家姑爷的一个叔叔发话了,说这都是正经的亲戚,人家要啥就给啥,不用爱惜那点儿东西。”顾承仁这时也忍不住了,就把当时的情形跟李氏说了一下。
“娘,不是我说,大姨一家这回做的太过分了。我早就提醒过你,跟他们家少来往。一个小贩而已,还非得把自己当成什么大掌柜似的,摆着那个架子,真把自己当成一盘菜了。你就说他们老张家,也不是过不下去了,用得着弄出那个低三下四的样子来么?”
“你说这事儿,以后让蒋家人怎么看待咱秀丽?秀丽以后在蒋家还能抬起头来么?娘啊,不怪我爹发火啊,这事儿大姨家办的实在是不地道。”顾承仁是个十分讲究规矩的,今天这件事,让他觉得很是没脸。
“当时我正跟几位先生请教功课呢,唉,这闹得,我脸上都火辣辣的这个难受啊。”
李氏本来就觉得这事情丢人,再被儿子这么一说,当时也没了章程。“这,你大姨家咋还能干这样儿的事情啊?”李氏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别看李氏在家里胡搅蛮缠的,但是在亲家的面前,向来是要脸面的。尤其是女儿的婆家那边,李氏从来都是非常懂礼数的。两个闺女每次回娘家,都会往家里带一些东西,但是走的时候,李氏都是按照双倍的东西给她们带回去。
因为李氏明白,闺女在婆家过得好不好,也得看娘家能不能给闺女长脸。闺女跟媳妇不一样,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管啥时候,闺女都是贴心的人儿。为了闺女在婆家过得好,李氏向来都是舍得给亲家送东西的。
蒋家是秀丽的婆家,秀丽是李氏最疼爱的闺女。今天这是成亲的酒席啊,丢人就丢到了新亲的跟前儿去了,这对于李氏来说,真的是脸上挂不住。“那你说,这事儿可咋整啊?老五啊,娘脑子笨,没啥主意。你帮娘想想办法啊,咱可不能让秀丽在蒋家受气啊。”李氏有点儿着急了。
顾承忠三兄弟,连同媳妇孩子们,从进了屋到现在,全都没说话呢。此时,顾承勇忍不住说了一句,“都别琢磨这些了,蒋家看上去不是那个斤斤计较的人,这点儿事情,人家未必在意。不过,以后可得注意些了,再有这种大场合,还是少让张家人去掺合吧。”
顾承勇看人还是挺准的,今天蒋家的表现看起来,样样妥当,绝对不是那些小气吧啦的人家。至于这点儿事情,人家只会当成是娘家故意难为人吗,不会真的往心里去的。
在东北有一些风俗比较奇怪,就像是成亲,娘家人在这一天的酒席上,故意弄出一些刁难人的事情来,会被看成是娘家人在意出嫁的闺女。出面为难婆家,就是不想让婆家小看了娘家人。所以,今天这件事儿,蒋家肯定是按照这个来处理的,人家未必会往心里去。
当然了,即便如此,张家闹得也有点儿过分,酒席上,可是有些人都看不过去呢。顾承勇当然是不能再说别的,现在老爷子正生呢,总得把老爷子安抚下来才行。“爹,你也不用担心,日久见人心么,以后有的是机会相处。蒋家会明白,咱们家不是那没皮没脸的人。”
对于顾承勇的话,老爷子还是很信服的,他点点头,“要是像你说的这样就好了,唉,这事情办的不好,以后真得当心了。老婆子,这下你知道了?以后少让他们来咱家。”对于连襟一家子,老爷子从一开始就不是多么喜欢,不过是碍于妻子的面子,不好发作罢了。今天既然事情僵到这了,老爷子自然是把话挑明了说。
李氏这回没话说了,从昨天添妆开始,李氏对张家也是有点儿不满意。再加上今天这一出,对于这个姐姐家,李氏也是有点儿心寒。“唉,我娘家就这么一门儿亲了。”李氏不知道该说点啥,就嘟囔了这么一句。
顾承勇几个,实在是不愿意在这边呆着。尤其是顾承义,他心里记挂着妻子,哪里想听李氏在这唉声叹气啊?于是,兄弟三个互相使了个眼色,然后就跟老爷子说了一声,各自回家去了。
顾秀丽出了门子,顾家总算不用像之前那么忙碌了。当然,闲下来也不过就是一天的功夫,因为六月初八,秀丽他们夫妻还要回门呢。
出门子的姑奶奶回门,这可是大事情,尤其是,今天秀兰和秀云也会回来,这在李氏的眼中,那可是比啥都重要了。之前因为张家的那点儿不愉快已经过去了,初八一大早,李氏就把儿媳妇们指使的团团转,为了秀丽回门而做准备。
毕竟是顾家的大事情,吴氏等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撂挑子,就连赵氏,也跟着里外的忙活起来。休养了两天的赵氏,精神明显好了不少,脸上始终都带着笑。让人看起来,比以往好像年轻了几岁似的。
在青山村这边,接待女婿回门,是必须杀鸡的。别看李氏平日里最是能省着,这个时候却半点儿不含糊,一大早的,就让吴氏抓了两只下蛋不太好的鸡杀了。另外,还有早晨顾承勇带着文生他们去抓回来的鱼,还有蝲蛄,以及昨天进山去弄得一些猎物。再加上从镇上买的猪肉等等,今天的饭菜,十分的丰盛。
辰时末,顾秀兰和顾秀云两个连同丈夫孩子们,先回到了顾家。看样子,倒像是秀云特意在镇上等着,等姐姐一起回来的。姐妹两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进屋的时候,俩人这脸上都带着笑容,看上去十分的高兴。
李氏见到自家的闺女,这脸上的笑容也是发自内心的,“你看看你们,回来就是了,这咋还拿着东西干啥?快,赶紧炕上坐。来,永莲,让姥娘抱一抱。”
别看李氏不待见孙女,但是对于外孙女,却是疼惜的很,每每见了,都会抱在怀里亲几口。永莲一周岁多些,也不怕生,李氏亲她,她就咯咯笑着。
顾秀兰也把自己的小闺女吕雪妍抱到了炕上,让她去找李氏。两位姑爷自然是不用说,领着男孩们围着顾老爷子说话去了。
这边,顾秀兰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断过,她看了看屋子里的这些人,然后说道,“兴德,领着你这些弟弟妹妹出去玩儿吧,去找舅舅家得表哥他们玩儿。”
吕兴德点点头,就带着吕兴言、吕雪娇,还有关俊彦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四岁的吕雪妍,三岁的关俊伟,还有一岁多的关永莲这三个孩子。
李氏看着大闺女那个神神秘秘的样子,就觉得有点儿奇怪,“大丫头,你这是要说啥?”
“娘,我跟你说个好事儿。有人啊,看中了咱家老五了。”顾秀兰笑呵呵的抱住了李氏的胳膊,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娘,我跟你说啊,这人不是旁人,就是你大姑爷的东家,杨老爷。前天蒋家办酒席,不是在你大姑爷那里办的么?人家杨老爷看着你大姑爷的面子,给了不少的方便。蒋家跟杨老爷也是旧相识了,这不也请了杨老爷喝酒。”
“结果酒席上呢,杨老爷可就看中了咱们家老五了,说咱家老五人长得好,学问也高,以后定然是有出息的。这杨老爷的妹妹,嫁到了府城何家去,他那妹夫,如今在府城的衙门里,做了个什么官儿,在府城儿,也是个说的算的主儿。”
“何家在府城是大户,据说还有人在京城里当官呢。何家有个闺女,就是这杨老爷的外甥女,今年十七了,还没有婆家。杨老爷就看中了咱们家老五,说是想把外甥女说给他。娘,你看这事儿咋样?”顾秀兰眉飞色舞的讲着,很显然,对于这个亲事,十分的赞同。
李氏却有点儿犹豫,“大丫头,人家是府城大户人家的千金,这咋还能嫁到咱们这么个小村子里来?这个事儿,不是人家跟你闹着玩儿吧?”
“娘,瞧你说的,你闺女我就是那么没谱儿的人啊?我跟你说吧,是这么回事儿。这何家吧,家大业大,难免就是非多些。那何家的闺女呢,一心想要找一个家庭简单的人家,不想家里那么多的是非。再有,就是想找一个相貌出众,才学过人的相公。”
“咱们家老五那长相,那才学,杨老爷一下就看中了。碰巧何家的闺女这些日子正回来住姥娘家,一听舅舅这么说,也就有点儿动心了,所以就点头,说是让他舅舅说合说合看看。这不杨家的太太就把我找去了,跟我说了这事儿,让我回来跟爹娘还有老五说说这个事儿么。”
顾秀兰说了一大堆,直说的口干舌燥的,才算是把事情交代的差不多了。“娘,你把老五叫来,咱们问问他的意思呗?”
------
加更放到早晨了,呵呵,今天会有四更的,放心吧。




农门医女 122.第122章 秀丽回门
李氏被秀兰这么说的,心里也是有些意动。关键不是别的,这何家的身份在那,对于以后老五走科举,还是帮助非常大的。再者何家这样的富贵人家,即便是何家闺女长相差了些,也不是大毛病。
在李氏的心里,这样好的人家,闺女却想着找个乡下的丈夫,可能这个容貌上头,就是有点儿拿不出手了。不过住家过日子,美丑的还在其次,要是能在老五的前程上有帮助,那可就是好事情了。
“行,把老五叫来,咱们问问他吧。”李氏心急,自然是搁不下事情的,于是就急急忙忙的把老五给叫了过来。
顾秀兰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然后就问顾承仁的意思。
顾承仁沉吟了半天,这才说道,“大姐,杨家真的是这么说的么?我怎么觉得,这事情不是很对劲儿呢。人家那样的身份,怎么就看上我了?我可只是童生,连秀才都不算呢。”顾承仁脑子还算清醒,他就是觉得事情好像有点儿古怪。
“瞧你说的,那蒋秉昊不也是童生?咱们家还不是把秀丽嫁过去了?童生又咋了?秋天考了试,不就成秀才了?他们杨家,怕是也跟咱们打着一样的主意呗。”李氏却是不在意,摆手说道。
“老五啊,要我说呢,这门亲事能成。咱们先不说何家的闺女长得丑俊,人家那样的大户,家里的闺女丑不到哪里去。关键是这家人,既然他们家在府城那么吃得开,你以后考科举奔前程的,何家定然是少不得帮扶出力。儿啊,男子汉前程最要紧,你要是有了大好前程,那以后的事情,咋办不都有理?”
顾承仁想了想,不由得也是心中微动,母亲的话在理。他一心要考科举走仕途,但是他也清楚,这个年月里,没有人帮衬着,即便他真的考了举人进士,也未必就能走的下去。倘若是有岳父家的帮衬提携,那他的仕途可就一片坦途了。
“大姐,你说这何家的闺女正住在杨家,能不能找个什么机会,让我见一见这何家的闺女啊?只要人不是十分的丑怪,这门亲事我就应承下来。”顾承仁下了决心,这门亲事绝对可行。
顾秀兰笑了,“你啊,你这是不放心人家闺女?不用担心了,你大姐我早就帮你相看过了。昨天杨家太太找我的时候,我跟这何家的闺女,还真是见了一面呢。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头,那闺女长得,虽说不如秀丽,但是也不错了。”
顾承仁愕然,没想到大姐竟然连人都看见了。大姐的眼光,他是十分信任的,也就是说,这何家的闺女,绝对不是丑怪了。可是,这就奇怪了啊,府城那么多的好人家,为啥何家不在府城给闺女选亲事,非要找自己这个乡下小子呢?
“大姐,你说这事情,会不会是有啥别的啊?”旁边的顾秀云也显然是觉得有点儿奇怪,所以就问道。
那头一直没说话的顾老爷子,这时也插了一句,“大丫头,这件事而吧,还得你费费心,回去仔细的打听打听。到底这何家人是什么意思?咱们老顾家门风清白,可千万别贪图一时的便宜,败坏了咱们家的门风。”
老爷子的意思,是害怕何家闺女作风不好,何家没办法了,才想着远远地把闺女给嫁出去。要是那样,老顾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媳妇的。
顾秀兰点点头,“行,爹,娘,这件事儿吧,我回去再仔细打听一下。不过我瞧着那何家的闺女吧,骄纵一些是有的,但并不像是有啥作风不正的事儿。行了,还是我多费点儿功夫打听打听,到时候再说。老五,要不你就跟我去县城里住一阵子,你不是也有些同窗啊什么的,让他们也帮忙问问。”
事情到此,也算是商议完毕,顾家对于何家的家世门第都没啥意见,就是担心何家闺女本身的品性。这个,就得慢慢地去打听了,只要人品没啥大问题,顾承仁还是很乐意这门亲事的。
大家伙正议论的听热闹呢,就听见外面文庆和文景在喊,“小姑姑和小姑夫回来了。”
顾家众人赶忙出了屋子,顾承仁兄弟几个,连同媳妇们,一起来到了大门口,迎接出门子的姑奶奶回门。
县城离着村子远,所以蒋秉昊是雇了车回来的。马车来到了顾家的门口停下,蒋秉昊先从马车里出来,然后回身又扶着秀丽下了车。
秀丽今天还是一身的红,一头乌发挽了起来,上面插了一根金簪,带了两朵红色的绒花。虽然打扮的简单了些,但是脸上的笑意,再加上一身喜气的红色,倒是衬的秀丽娇艳明媚,活脱脱一个幸福的新嫁娘了。
秀丽下了车,蒋秉昊回手从车上拎下来了好多的东西。新姑爷回门,也是要带回门礼的,这其中,最重要大的一样,就是猪头。回门这天,姑爷预备的猪头,那就是对新媳妇十分的满意,要是没预备,那可就出大事了。
当然,有的人家未必用整个的猪头,只是包一包现成的猪头肉来,也是那么个意思了。蒋秉昊今天,可是真真正正的带着猪头来的,那猪头上,还系着红绸子呢。另外,蒋家还预备了好些个礼物,点心啊,酒啊,茶叶等等,都是系着红绸子的。
顾承仁几个,赶忙上前,帮着蒋秉昊把东西拿下来。然后蒋秉昊回身扶着秀丽,小两口相伴而行,一路来到了顾家院子里。
顾老爷子和李氏,就站在上房的屋门外,李氏眼中含着泪,看着从外面走进来的顾秀丽和蒋秉昊。这可是她一直疼着宠着的老闺女呢,如今嫁了人,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李氏心里如何能不惦记着?此时见到闺女气色不错,蒋秉昊那小心翼翼护着的模样,李氏总算是放心了。
蒋秉昊夫妻来到顾家老两口的面前,便双双跪下,给老两口磕头行礼,“岳父岳母,小婿有礼了。”蒋秉昊口中说道。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快起来。”老爷子弯腰,搀扶起了蒋秉昊,然后从腰间摸出一个红封来,塞到了蒋秉昊的手里。这个,是给新姑爷的见面礼,也算是改口钱了。
蒋秉昊收了红封,扶着秀丽一起,众人全部都进了东屋。老爷子和李氏扯着秀丽两口子上炕坐了,秀兰秀云等人,有的坐在炕梢,有的挨着炕沿坐下,也有的坐在了椅子上。李氏扯着闺女的手,左右的打量着,满脸慈爱的表情。
今天是小姑姑回门,家里的孩子都不许出去,所以娇颜也没能去苗家。这时娇颜依偎在顾承勇的身边,很是好奇的瞧着李氏母女说话。还真是没想到啊,李氏也能有这么温情慈爱的模样。只是可惜,能得到她这样对待的人,除了几个闺女之外,就没有旁人了吧?
屋子里,李氏和顾老爷子指引着众人,又重新跟蒋秉昊见过。尤其是秀兰和秀丽的丈夫,都是重点介绍了的。等着众人全都介绍完,李氏挥挥手,让文生他们领着这些弟妹们出去。屋子里就是再大,这么多人也是挤得慌,孩子们在屋子里也闲不住,还不如出去玩儿呢。
娇颜几个,一溜烟的就跑出去了,说实在的,这六月的天气,屋子里实在是不好待。尤其是厨房里还在炒菜做饭呢,那炕都是热的,整个屋子都跟着闷热,反倒不如外面凉快。
一大群孩子在院子里玩儿,动静儿当然不小,不过今天李氏可不会发火,不管外面怎么闹,李氏也都是笑呵呵的。
娇颜跟吕家还有关家的孩子都玩不到一起去,尤其是吕家的那个雪娇,好像十分瞧不起顾家这些孩子似的,看人都不用正眼的。所以娇颜也不喜欢跟她一起玩,只跟文英文茜两个,在一旁的角落里抓嘎拉哈,丢口袋什么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毛茸茸的东西跑到了娇颜和文英的身旁来。娇颜一回头,正好瞧见了,“呀,这小熊怎么跑出来了?”家里这只小熊,因为娇颜很喜欢,所以就一直养着呢。不过,平日里都是关着门的,它跑不出来。不知道是不是今天人多,谁忘了关门,竟然把它给放出来了。
毛茸茸,憨态可掬的一只小笨熊出现,院子里的这些孩子,全都朝娇颜这边看了过来。顾家的孩子还差一些,大家都见过的,倒是关家和吕家的孩子,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东西,觉得十分的稀罕。
“大姐,那是什么?真好玩,你看,它还会打滚儿呢。”吕雪妍瞧见小熊在地上滚着,觉得很是有意思,就朝着娇颜那边走去。“能让我跟它玩儿么?”雪妍问娇颜。
“它是一只熊,野生的哦,很危险。你太小了,还是离它远一点儿吧。”娇颜瞧着雪妍,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小熊跟她又不熟悉,万一出点儿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好了。
“大姐,你看她,她不给我玩儿啊。大姐,你去找娘,就说她们欺负我。”雪妍却是根本不听,指着那只熊就哭了起来。
1...4647484950...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