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之前顾承勇给阿福银钱,阿福不要,后来顾承勇和冯氏就商议了,干脆由他们出钱,给阿福他们盖房子。就连阿喜和阿禄那头,除了现有的材料以外,剩下的,也是由顾承勇给出。
正好这时家家户户都种完了地,多少可以闲下来,于是顾承勇就赶忙找了人,过来帮忙盖房子。顾家用人不光给工钱,还管饭呢,更不用说顾承勇人缘好,很多人就是帮忙白干活都愿意。
这时盖房子没有钢筋混凝土的,能用石头砌地基,青砖砌墙,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大多数人家盖房子,还都是用土坯或是黄泥砸夯的呢。顾承勇也不是那种舍不得花钱的,所以就全部都用砖瓦的,盖起房子来,寿命长,住着也舒心一些。
四家的房子,都盖成五间,这样即便是阿福他们有了孩子,也足够住的了。自然,材料上就缺了许多,于是文修文齐,就成了采买的主力,来来回回的从镇上窑厂往回拉砖瓦。
男人们热火朝天的挖地基、下石头、砌墙,女人也都不闲着。冯氏领着如云如月如花几个,就借用了苗家的地方,给干活的做饭、烧水,苗素问不忙的时候,也会伸手帮忙。吴氏赵氏等人自然是不用提,只要家里没事情,都会过来帮忙。就连雪梅、小翠等一些丫头,也都时常的过来帮忙,所以苗家这边,也是热闹的很。
娇颜当然也不用说了,她跟文菲几个,主要就是负责进山采野菜。谁让这个时候园子里除了韭菜就没有别的菜呢?那么多人吃饭,难道还能只吃韭菜?大多数的时候,还是以野菜为主,不过冯氏做菜舍得放肉放油的,所以即便是野菜,也能做的味道非常好。
更不用说,还有文庆文杰绍远等人,不是上山打猎,就是下河摸鱼抓虾的,所以这饭菜上,还真是不错。把一众来帮忙的人都高兴坏了,直说顾家大方不小气,以后有活,尽管说话就是。
乡下习俗,大多就是这样,如果谁家请人干活,饭菜上伺候的好,那些帮工干活的,回家都会四处宣扬,夸赞不已。要是哪家请人帮工,却抠抠搜搜的不肯好好伺候,以后人家就不愿意再去帮忙了。
顾家不光给工钱,还把饭菜预备的那么丰盛,所有来干活的人,都觉得非常满意。最开始没能来的人,听说了这边的情形之后,也都有些心动,想要过来了。当然,村子里大多数的人一开始就来了,只有一些平时不肯正经干活出力的,这时候想来跟着混吃混喝还能领工钱。
这其中,就有张原明的两个儿子,张永庆和张永福,另外,还有顾承信。这表兄弟几个,都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哪里是能够真正弯腰出力的?他们就是听说了顾家管饭油水大,想着过来混吃喝。
“二表哥,你看看你,家里这么大的事情,倒是喊我们哥俩一声儿啊。咱们这都是实在亲戚,表哥家里有活,我们兄弟就是再忙也该过来帮忙啊。”这天半晌午了,张家两兄弟晃悠晃悠的过来,对顾承勇说道。
顾承勇正在搬砖呢,听见身后有动静,回头才看见了张家的俩人。“原来是两位表弟啊,这边盖房子,闹哄哄的,表弟这样的大忙人,跑这来干啥?这边不是泥就是土的。”顾承勇刚刚已经听到张永福的话了,只是他不想接茬,所以才故意这么说的。
“瞧表哥说的,我们哥俩也是庄稼院儿的人,也不比旁人强到哪里去的,咋还能嫌弃这些?表哥,我们过来给你帮忙,你看有啥活是我们能干的?”张永福其实听出来顾承勇的意思了,不过他们哥俩向来是占便宜习惯了的,哪里肯这样就离开?
在张家兄弟的想法里,他们是李氏的亲外甥,那就是顾承勇家的正经亲戚,亲戚上门来帮忙,顾承勇那还不应该高高兴兴的答应下来?这可是给他面子呢。干活不干活的另说,顾承勇到时候就得把他们请到正经的上席去吃饭,那才是应当应分的。
可是他们兄弟刚一到这,顾承勇就这么不冷不热的样子,让这哥俩心里都有点儿不太痛快。“咋样?表哥,你看着给我们分派点儿活儿吧。”张永福再次开口道。
张家兄弟前来,一方面自然是有占便宜的意思,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有巴结顾承勇的心思。顾承勇从外面回家才一年,可人家这日子眼瞅着就要红火起来了。不说别的,就说年前年后的,府城里来了好几回人,要是顾承勇没本事,人家府城的什么掌柜能总来?
还有顾家那个丫头,前阵子不是被接到府城去住了好一阵子么?那丫头肯定是有什么本事,不然,谁会颠颠儿的跑来接一个黄毛丫头去府城?还有,据说县城里的知县夫人,也都对顾家另眼相看。顾家能跟知县大人家里攀上关系呢,这还了得?
基于这些考量,张家兄弟虽然对于顾承勇的态度有些不满,但是却啥也没有表示出来,依旧笑着提起了话头。
顾承勇却是摇头道,“两位,这边人手已经够了,真的不缺人。你看看,那边砌墙、递东西、和泥的人,全都够用,实在是没必要劳动两位了。二位表弟,你们都是身份尊贵,又是做大买卖的大忙人,这边的活,不是你们能干的,太累了。两位心意,我这边心领了,谢谢啊,两位还是忙你们的生意去吧。”
顾承勇这人,他要是看不上哪个,是绝对不会给这人好脸色的。他十分看不上张家人,觉得这家人的人品有问题,所以对张家两兄弟,根本就不待见。这样的人,别说他们那点儿小心思一眼就能看透,哪怕他们真的就是来帮忙干活的,顾承勇也不会让他们留下。不是差那点儿吃的,而是看着这人,就膈应的慌。
顾承勇这么直接的就拒绝,让张家兄弟俩有些下不来台,“表哥,咱们可是正经的亲戚,我们过来,那也是看在亲戚的面子上头,表哥这样,不太好吧?”张永庆颇有些不悦,这个顾家老二,怎么这么不开事儿呢?他们来就是给了很大的面子了,这咋他还跩上了?
“就是亲戚,才不敢耽误两位挣钱。两位都是做大买卖的人,我这里盖房子呢,又累又埋汰的,两位来干活不太合适。再说,人手也都够用了,留两位也干不了啥,还耽误你们的工夫。”顾承勇才不害怕呢,依旧是没啥表情,直来直去的说道。
这时,那边正在砌墙的人没了砖,扭头就喊道,“大勇,递些砖过来。哎呀,跟他们磨叽这些干啥?你瞅他们身上穿的那衣裳吧,就不是干活的样儿。人家那哪里是来干活儿的,人家是来当监工准备喝酒的呢。”说话的,是桃花的父亲。
桃花爹这么一说,旁边好几个人全都笑了。“哎呀,就是有那样的人啊,一点活儿不想干,还想着白吃白喝的。你说他这脸皮咋就那么厚呢?要我我就干不出来,这就不是咱庄稼院里的人能办的事儿。对不对啊?大家伙。”那边接话的,是张德明。
众人这下子就笑起来了,不约而同得附和着。“大勇,你说你家这都是啥亲戚?昨天你家老四过来,弄出那一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给他盖房子呢。今天这又来了两位表弟,穿的水光溜滑的,那是干活吗?你还别说,他们表兄表弟的,还真是一家子啊。”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哄笑。顾承信和张家兄弟的行事做派,说实在的,还真是有几分相似之处呢。众人笑闹之余,也是心里暗暗对李氏姐妹腹诽不已,也只有她们姐妹,能教养出这样的儿子来。
张家人在村子里的人缘很差,说实话没几个人待见他们,人过得穷富不要紧,但是不能太缺德。庄稼院的人,大多朴实憨厚,也最是看重人的品性。品性不好,人家跟你打交道吃过亏,以后大不了见了你绕着走,不来往就是了。如今张家人在村子里,差不多就是这样,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他们。
张永庆哥俩这下闹了个灰头土脸,当下俩人也不好意思再留下了,“二表哥,你这么办事儿,可是连点儿亲戚意思都没有了。行啊,表哥这是过好了,眼里都没有亲戚啊,真行。”说完,二人便走了。
推荐好书《穿越之农女御夫记》
农门医女 223.第223章 第二百二十三 骄纵的何氏
张家兄弟在顾承勇这边受了气,回家自然是要在父母面前埋怨的,然后张原明就不高兴了。“老婆子,你去你那妹妹妹夫家去,跟他们说说。这是干啥?这是不把咱们这亲戚的情分放在眼里了?之前要把咱家丽华送她家去学织布,她那个媳妇就愣是不肯。这回咱家俩儿子过去帮忙,他还敢摆架子?真是眼里连长辈都没有了,这是要翻天啊。”
大李氏这人,面对丈夫时,啥话也是不敢说的,丈夫说啥就是啥。再者,她心里也觉得,顾承勇这两回事情办得,实在是不把老张家当回事了。于是,大李氏便穿鞋下地,一溜烟的就去了老顾家。
今天天气不错,外面太阳也好,顾承仁正好扶着何氏,来来回回的在这院子里溜达着。何氏怀孕也有四个来月了,苗素问给看过两回,说是养胎养的有点儿大,怕是生的时候不容易,最好是亲出来走动走动,别总是闷在家里。
地里没多少活,顾老爷子今天也没下地,就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李氏手里拿着鞋底子,坐在小凳子上头,一针一针的纳鞋底子。她不做咋办?徐氏成天不着家,难道还能让一家人都光着脚?李氏一边纳鞋底子,一边就偷偷用眼角瞪何氏。这个也是摆着好看的,家里的活半点儿不伸手,成天就知道缠着老五,除了这个没正事儿。
李氏虽然心里对这个儿媳妇很是不满意,但是面上却不好露出半点儿来。顾承仁对何氏那个爱护劲儿,万一李氏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再把儿子得罪了就不好。李氏还指望着儿子有了功名,给她撑腰呢,所以也不敢就明面儿的得罪了何氏。
顾老爷子也是有些看不惯何氏的做派,怀孕的女人多了去了,那个女人不怀孕生孩子?他这辈子娶了俩媳妇,生了八个孩子,几个儿媳妇生了十来个孙子,还没见过哪个女人,怀个孩子就跟要上天了似的。
好家伙,这一天的啥也不干,一群人在跟前儿伺候着,想吃啥就吃啥,哪样儿贵吃哪样儿。行,不花老顾家的钱,人家自己手里有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这个管不着。可是也不能成天的就这么黏缠男人啊?老五片刻不能离了她她的眼前儿,有一会儿看不着都不行。
老爷子心里不舒坦,看着何氏的目光里,也是有几分不善。这都叫个啥事儿,男子汉大丈夫的,那是要干大事的人,一天的成了伺候人的小子了,就这么搀着扶着的,这像什么话?
“老五,你们两口子去后院儿溜达去,别在前院儿丢人现眼的。”老爷子终于忍不住了,就说道。
何氏一听,顿时就停了下来,“爹,你说啥?丢人现眼?我跟相公咋地了,就成丢人现眼了?”
何氏如今怀了顾承仁的孩子,在顾家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再加上她嫁过来之后,顾承仁也没再见到出啥事情,她这心里,渐渐地也就把原本的那些糟心事情都忘了。合该着这是自己的丈夫,所以根本就没事儿,那她还怕啥?所以何氏现在,也是越发的骄纵了起来,顾家这老两口,还真是不在她的眼里。
“爹,你倒是说说,我们咋就丢人现眼了?这事情可得掰扯清楚。我们何家,好歹的也是高门大户,我何梦秋也是饱读诗书的人,我到底是做啥了?就落得爹来了这么一句?”何氏原本就看不上这公公婆婆,哪里肯受这个的气?当下便很是不悦的一再逼问。
“你还问?谁家男人一天正事儿不干,就是守在婆娘身边的?老五不用下地干活是不假,可他是读书人啊,一个读书人,成天的就围在女人身边?这都成啥了?你们何家的公子,也是这么对待媳妇的?都这样,还能考什么功名去?”老爷子这话说的,就有些不客气了。
何梦秋当时就被老爷子这话给气了个够呛,却又没话来反驳了。要是家里的嫂子们敢这样,父亲还不直接就把人给赶出去?那还成什么样子了?何梦秋一直就是依仗着何家门第高,自己好歹也算是个大家闺秀了,却嫁到这土拉吧唧的乡下来,她心里终究是意难平。
尽管顾承仁相貌学识上,都还说的过去,何梦秋也还是觉得自己亏了。故而这平日里行事,难免就有些跋扈嚣张。而顾承仁能够娶到这样一个高贵的媳妇,本来心里就有几分庆幸,面对何梦秋时,也难免底气不足。一来二去的,俩人之间,就形成了这种局面,何氏不管说啥,顾承仁都是言听计从,绝无二话。
今天被一向瞧不起的公公给当面指责,何氏这脸面上哪里过得去?可是这件事自己真的就不占理,当下何氏便伸手扶住了头,身子朝顾承仁那边一软,“相公,公公这话,让梦秋没脸再见人了呢。相公,梦秋自嫁到顾家以来,事事以相公为先。相公看书,梦秋打扇,相公写字,梦秋磨墨,还不是为了相公能够安心读书,能够早日金榜题名?”
“梦秋如今身怀有孕,这一胎怀的实在是辛苦,成日不是呕吐便是头晕目眩的。即便如此,梦秋也不忘了侍奉相公左右。相公每日苦读,梦秋瞧了心疼,不过是借着机会,让相公出来走走,也省得终日看书伤了眼睛。不想却被公公这样责难,梦秋还有什么脸面留在顾家了?求相公一纸休书,将梦秋休回娘家吧。”何氏倚在顾承仁的身边,眼中含泪,悲悲切切的说道。
顾承仁最是疼媳妇了,一见何氏这样,简直心疼的不得了。“梦秋,你身子不好,如今又怀了孩子,可是不能动气哀伤的。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一心为我好,委屈你了。”顾承仁连忙柔声哄劝着。
然后,顾承仁又扭头,看向老爷子,“爹,梦秋为了我好,特意陪着我出来走走,怎么还落得爹爹这样一通责难?梦秋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嫁到咱们家来,已经是很委屈了,爹爹不体谅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说出这样不占理的话来?梦秋伺候我,事事精心,我感激她还来不及呢。这些话,爹以后就不要再说了。”
顾承仁说完,就要扶着何氏往后院走去。这时,却正好大李氏颠颠儿的从外头走了进来,“呦,外甥媳妇这是闲着没事出来溜达呢?这就对了,怀孕的女人,就得多走动,不然等着生的时候遭罪呢。”何氏嫁妆丰厚,出身又高,大李氏自然是捧都来不及的,见了何氏,脸上就笑的跟一朵花似的。
顾承仁不待见大李氏一家,何氏其实对于大李氏也没有多少好感。再加上刚刚老爷子闹的这一出,何氏也不搭理大李氏,转身就让顾承仁扶着她去后院了。
大李氏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当下这脸上也是有些难看,“我说妹妹妹夫,老顾家现在这都是什么家教?虽说是儿子都大了,儿大不由娘,可是也不能就这么放纵着吧?老顾家的人,这怎么一个个的都目中无人,眼里连个长辈都没有了?”
顾老爷子刚刚被何氏那么一顿委委屈屈的诉说,还在恼火呢。李氏这时还有点弄不清什么状况,这咋丈夫今天还发火了?儿子那么对待何氏也不是一两天了,李氏早就是不放在心里,就当看不见了。
大李氏上来就这么一通,老爷子正好满肚子的火气没地方发呢,当下便把烟袋使劲儿往地上磕了几下。“老顾家什么家教,还用不着你来管着,你管好了你家那两个就行。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算哪一份儿的,跑到老顾家来指手画脚的?”说完,老爷子就气呼呼的站起来,拿着烟袋进屋去了。
大李氏被顾老爷子的话呛了个跟头,“哎我说妹夫,你这是咋了?吃了炮药了,这么大的火气?我说这话还错了?你看看啊,我来了,老五两口子连声招呼都不打。老二张罗着给人盖房子,俺家你那两个外甥想要去帮忙,愣是给撅了回来。咋地,咱们两家不是亲戚?我不是他们的亲姨?”
李氏这时才回过味来,“大姐,你坐下,跟他们生的啥气?唉,如今这老顾家,哪里还有俺们说的算了?俺们说话,哪个能听啊。”李氏也是好不容易抓到人吐苦水,当下就把大李氏拽着坐下,然后开始絮叨。
“分出去的那几个,那是指望不上了。当初都说的水光溜滑,家里不管有啥事情,他们都管。到头来咋样?人家过人家的安稳日子去了,上哪儿有那个闲心来管我们?几个奴才投奔过来,老二都能出钱又出力的帮着人家盖房子,成天那么大鱼大肉的伺候干活的人,俺们这头得着他一星半点儿了?”
“都是孽啊,都是孽障,这都不知道是哪辈子欠下的债,这辈子来还的。唉,我现在有啥能耐?我都不算老顾家的人了,你瞅瞅这几个媳妇,有一个听我话的么?姐啊,我这可是掉了枯井里了啊。”李氏一边说就一边掉眼泪。
推荐好书《六宫盛宠:宫心计》
农门医女 224.第224章 方氏到访
大李氏本来是过来找李氏和顾老爷子,想要背地里使坏,让老两口收拾收拾顾承勇的。结果顾老爷子气哼哼的没给大李氏好脸,李氏又抓住了姐姐,一顿诉苦。大李氏坐在那里听着李氏的哭诉,心里这个腻歪,却又插不上话。
好不容易李氏说完了,大李氏轻描淡写的安慰了李氏两句,然后抬腿就赶忙的离开了顾家。不走留下干啥?等着李氏缓过劲儿来再一顿诉苦?她可没那个时间听这些呢。还说什么老五向着媳妇,只知道疼媳妇,爹娘的话都不听了。那顾家老头,不也是这么护着李氏的,不然李氏以前就能在顾家过得那么逍遥?
大李氏早就忘记了妹妹一家对自家的好处,也忘了李氏是怎么抬举张家人的,这时一边走,一边就这么心里嘀嘀咕咕的回了家。
回到家里,张原明当然是要问说的怎么样了,大李氏坐在炕上,一个劲儿的叹气,“别提了,我那妹妹妹夫啊,那就是白给的。到现在,啥章程都没有了,你指望他们,啥都别想。算了算了,顾家老二就是再能耐,现在也就是个泥腿子了。他家跟咱们没法比,咱们以后也不用上赶着巴结他们去。”
张原明听闻此言,有些诧异,“你是说,如今妹妹妹夫两口子,真的是管不住儿子了?这是咋地?还真反天了?”张原明有些失落。原本还寻思着,以后要是顾承勇顾承仁兄弟真的有出息了,就凭着两家的关系,他们老张家咋地也能跟着沾光来着。可是如今看来,怕是够呛了啊。
“可不就是这话么?唉,你没看见孩子她小姨今天哭的那叫一个伤心啊。算了,别提了,一提我心里难受。”大李氏摆摆手,不再言语。
张家从那以后,跟顾家的来往也就少了很多。李氏如今过得不好,从她那里也得不着什么好处了,张原明哪里会再让媳妇跟李氏来往?张家就是那种,能占便宜的时候,恨不得黏在身上扯不掉。要是没有了便宜可占,那绝对是滑不留手,想抓都抓不住呢。
张家的事情,暂且不提,只说顾承勇那边,一共用了半个来月,总算是把四家的房子全都盖起来了。四月十六房子上梁,之后的活,就可以稍微缓一缓,阿福他们自己慢慢收拾就行了。正好这时地里的庄稼也快要间苗,家家户户的都忙了起来。
一转眼,又是四月十八到了。今年家里事情多,娇颜也就没说去庙会什么的,顾承勇也实在是没那个工夫再哄孩子们了,所以今年也就不能去赶庙会。
不过,顾承义却是陪着赵氏,抱了孩子,一起去娘娘庙了。他们自然是去烧香还愿的,赵氏心愿得偿,生了个大胖小子,除了苗素问功不可没之外,也对娘娘庙心存感激。如今正好赶到这个时候,赵氏可是无论如何也要去娘娘庙还愿的。
文芳几个这一次都跟着去了,她们可是不放心母亲抱着弟弟出门呢。再加上几个丫头从来都没去过庙会,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哪里肯放过?
顾承义领着妻子儿女一起去娘娘庙烧香,而顾承忠则是陪着吴氏,回娘家去拿山蚕的蚁蚕了。吴氏去年留的种蚕,她自己不会孵化,所以一开春就送到娘家,让娘家帮忙给孵化。这时吴家那边来信儿,说是蚁蚕已经出来了,赶紧去拿回来放到山上去。吴氏哪里还敢耽误,领着丈夫儿子,就赶紧的回娘家去了。
冯氏在家倒是没啥事情,于是继续织布。原本跟着冯氏学手艺的几个丫头,也全都过来了,有纺线的,有织布的,一个个都很是认真。冯氏等人在西厢房安安静静的纺线织布,屋子里,除了织机和纺车的动静之外,就没有别的声音了。
东厢房里,如花照看儿子,如梦坐在炕上,手里正在给肚子里的小娃娃做衣裳呢。这时候天长,还亮堂,趁着她身子还没有太笨,就把孩子出生时改用的衣裳被子做出来,也省得到时候再手忙脚乱的没东西用。
自从阿福他们来了,文修等人,又重新回到了西屋住着,娇颜,则是被冯氏安排到东屋的里间去了。反正也就是将就一段日子,等到阿福他们的房子收拾好了,人家就会搬过去的。
如花给孩子换了褯子之后,就用薄被包了孩子,在院子里来回走。这个小娃有点儿在屋子里呆不住,非常喜欢出来,一到院子里,就高兴的直叫了。如花瞧儿子那个欢喜的模样,也是挺高兴的,于是就抱着儿子,从后院一路溜达到了前院。
这时,就听见大门外面一阵马蹄声,如花赶忙朝大门口走去,却见到门外停下了几辆马车,然后从马车上,下来了不少的丫头婆子。如花有些惊奇,这些人是干啥的?“你们是来找谁的?”她赶紧问道。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于嬷嬷,于嬷嬷瞧着如花眼生,就笑道,“我们是来找顾家的姑娘,娇娘的。她在家么?”
如花摇摇头,“娇娘在她师父那里学医呢,顾叔下地干活看了,家里只有顾婶儿在。”
于嬷嬷一听这个,点点头,然后回头挑开前面最华丽的那辆马车,“夫人,顾家只有娇娘的母亲在家呢,咱们是现在就进去,还是去苗娘子家里?”
“进去吧,咱们这回是为了娇娘,苗娘子那里,等着事情办完了再去也不迟。”马车里,一个柔柔的声音传了出来,正是那方氏。
于嬷嬷当下便探过半个身子,然后伸手扶着方氏从马车里面下来,“夫人,您慢点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