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谍战岁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猪头七
‘农夫’同志接过电文,扫了一眼,表情立刻变得凝重。
他看了老张一眼,老张立刻识趣的出了房间,看了一眼在外面警戒的小黎,两人相视一笑,对于‘农夫’同志那刻在了骨子里的谨慎,他们早就习以为常,并且平时也是受到‘农夫’同志的影响,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的。
张萍?
赵枢理?
‘农夫’同志皱起眉头,这两个名字都是陌生的,当然这两人现在用的大概率是化名。
又看了一下‘火苗’同志调查的两人的基本资料,‘农夫’同志心中一动,他依稀对于张萍有些印象了。
特别是‘火苗’同志提及,有一个绰号‘三眼皮’的地痞流氓,曾经险些被‘黎明’招进了红队,后因为作风不良被清除,也正是此人认出了张萍。
“老张。”‘农夫’同志喊了一声。
“欸。”老张推门进来。
‘农夫’同志将已经加密的电报稿递给了老张,“回电延州。”
“是!”
……
卢兴戈拍打了身上的雪花,忍不住搓手、哈气。
大约半小时前,上海开始落雪。
这是民国二十八年,上海的第一场雪,来的比往年要迟一些。
“组长,你回来了?”阿元还没有睡觉,听到了动静起来迎接。
“还没睡?”卢兴戈问道。
阿胡殉国后,阿元就是他最亲近的手下,现在阿元以远房老表的身份住在他的家里。
“我去隔壁冯姨婆家里探了探,刚回来没多久。”阿元说道。
“打探出什么了?”卢兴戈露出感兴趣的样子,问道。
隔壁的冯姨婆家里的房子是租出去的,此前是住着一家四口人,不过,阿元今天白天注意到隔壁的租户换了,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
按照阿元的说法,那一对夫妻看着有些古怪。
卢兴戈问他哪里古怪,阿元也说不上来。
阿元决定去探一探。
“卧室和书房打扫了,客厅也打扫了。”阿元说道。
“厨房没动静?”卢兴戈立刻捕捉到了阿元要说什么,问道。
“是的,厨房没打扫,还是乱糟糟的。”阿元说道,“我闻了闻,只有霉味,没有做饭的味道。”
卢兴戈陷入了沉思。
霉味,应该是前面的租户离开前制造的厨房垃圾,而且门关着不通风导致的。
没有做饭的味道,说明今天没有开火。
当然了,也可能是刚搬来,收拾房间太累了,所以便索性不做饭了。
只是,作为居家过日子的小夫妻,也许可以一天两天不做饭,但是,早晚要开火过日子的,一般而言,搬到新家,厨房最起码是要打扫一下的,就是不仔细打扫,也要开门简单清扫,通通风的。
这对夫妻显然是有问题的。
……
“好小子,鬼机灵。”卢兴戈心情大好,“盯好这对小夫妻。”
“明白。”
“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要被对方盯上了。”卢兴戈说道。
“组长,你说说,他们会不会是冲着我们来的?”阿元问道。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总之要小心,要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卢兴戈说道。
“是。”
“对了,还有一件事。”卢兴戈说道。
他将假扮小乞丐的手下汇报的那个说日语的鬼鬼祟祟的男子向阿元描述了一番。
“组长,按照你说的,一出门我能抓回来八个。”阿元苦笑说道。
卢兴戈敲了敲阿元的脑壳,然后他也是摇摇头。
那个打电话的男子戴着帽子,做了遮掩,且因为是晚上,手下无法看清楚此人的面容。
“也罢。”卢兴戈摆摆手。
如果‘小乞丐’能够再碰到、并且认出来这个人,那才有查下去的价值,不然的话,就这么贸然去胡乱打听,非但很难查到这个人,甚至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猜疑和麻烦。
……
翌日。
延州。
抗大五大队。
“刘教员,那边有同志找您。”
刘泽良同志拿着洋铁盆,准备去食堂打饭菜,便听到有人喊他。
他一扭头,便看到保卫室的一名同志,带了一位三十出头的同志冲他微笑点头致意。
“小刘,记得帮我打饭菜。”
将洋铁盆递给一名路过的学员,刘泽良转身走过去。
“出什么事情了?”他低声问。
来人他认识,是边保的郑致苫同志。
下意识以为是抗大有精力旺盛的学员惹出事情了,刘泽良赶紧询问。
“首长,有您的一份密电,需要您亲自去一趟。”郑致苫说道,说着,低声说了句什么。
刘泽良表情立刻变得无比严肃,“快些带我过去。”
大约半个小时后,在一个有哨兵守卫的房间里,刘泽良双手握着手里的电报纸,他的情绪有些激动,甚至双手都有轻微的颤抖。
两个他以为已经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的同志,就这么突然出现,他们还活着!
并且按照电文中所客观描述,这两位失联的同志,始终在寻找组织,甚至是在险些被敌人逮捕的情况下,心中想的还是告诉组织,党一直在他们心中!
刘泽良的眼睛有些发红,他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时隔多年,突然得知两名老部下、特科情报科的同志消息,对于这位当年接替旺庸同志担任第二任特科情报科科长的他来说,这是莫大的喜悦和欣慰。
坐在一个用青石块垫着桌脚的桌子前,刘泽良开始伏案写作,时而会顿笔思索片刻,然后奋笔疾书。
他所书写的内容,对于核实两位同志的身份,以及后续的甄别调查将会起到无比关键的作用。
……
虹口区。
上海特高课秘密驻地。
课长三本次郎的办公室。
“课长,暂时还没有收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反馈。”荒木播磨一脸惭愧之色说道,说完两腿一并,低头等待训斥。
“是没有打探到相关情报?”三本次郎皱眉,他起身踱步,走了两步后,转身看向荒木播磨,“还是说‘鲫鱼’的分析判断有误,上海红党并无向茅山新四军运送人员的计划?”
荒木播磨没有立刻回答,他仔细思索片刻后,才开口说道,“课长,属下倾向于是前者,‘鲫鱼’的分析应该是对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对方的蛛丝马迹而已。”
“加大调查力度。”三本次郎沉声说道,“你去见张笑林,让他的人加紧盘查和打探消息。”
说着,三本次郎冷哼一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帝国对于这个贪婪的上海滩流氓大亨的一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为他还有用,现在正是张笑林拿出表现的时候了。
“是!”荒木播磨点点头,张笑林的徒子徒孙众多,‘新亚和平促进会’更是不断扩充,上海滩的很多流氓都被‘新亚’和平促进会招揽,要说打探消息,张笑林的人比特高课有着天然的优势。
“另外,你也抽个时间去见一见宫崎。”三本次郎说道,“让宫崎的人也多留意一下。”
“哈依!”荒木播磨心中一喜,经过前些天的‘误会’,课长毫不犹豫的想到安排宫崎健太郎参与这件极为隐秘的行动,这足以说明课长对宫崎没有什么芥蒂,依然十分信任宫崎健太郎。
……
薛华立路二十二号。
中央巡捕房。
小程总牵着那条德国黑背大狼狗在院子里遛着玩。
老黄手里拎着一个酒瓶子,嘴巴里叼着一支烟,和他边走边聊。
“我可警告你,不许打这只狗的主意。”程千帆看了老黄一眼,警告说道。
这老家伙盯着大狼狗看,那眼神就不对劲。
“我那么喜欢狗,怎么会吃它们?”老黄争辩说道,“你不要误会。”
程千帆嘿了一声,你是喜欢狗,你喜欢他们的肉,喜欢的顿顿离不开它们。
这个时候,身旁的一名巡捕走过去后,捂着嘴巴险些笑出声,显然是被小程总和老黄这个老东西的对话逗乐了。
“吃肉的时候,也没见你少吃一块?”老黄嘟囔说道。
“总部回电了。”程千帆点燃一支烟,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
“老实点,你忘了是谁天天喂你养你了?”老黄从程千帆的手中接过了狗绳,训斥狼狗,将手中的空酒瓶换到另外一只手,“怎么说?”
“组织上命令我们来负责对两位同志的甄别核实工作。”程千帆内心激动,面色不变,说道,“若甄别核实无误,便接两位同志回家。”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拜谢。
------题外话------
月底了,大家还有月票吗?
拜谢诸位大大。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此致
敬礼!
广告一则:
江山挽歌《我的军火商人生涯》
“你知道谁会继承地球?”
“军火商”
“因为其他都忙着互相残杀。”

暴力是人的天性,人类第一块骸骨遗迹,骨头里就插着梭镖。
你说我是宣扬武器的狂人?不不不,你说错了。
我只是希望大家永远和平。对的,我是和平之鸽,你不信?
那你敢大声跟我说话吗?我的职责就是让你这样的野蛮人,学会用成语。





我的谍战岁月 第315章 ‘口琴’
春风得意楼。
小程总的固定包间。
小程总做东,招待霞飞路路大章巡长,邀请老黄作陪。
此三人已经是法租界众人皆知的‘小团体’了。
当然,也许在很多人眼中,中央巡捕房的医疗官老黄只是顺带着,是这老家伙运气好搭上了小程总和路巡长的线。
譬如说,春风得意楼的店小二心中便腹诽这个老酒鬼的运气真好,当然,这并不妨碍店小二对老黄客客气气的伺候着。
东家扫了一眼自家伙计,虽然眼界不行,眼力劲倒是可以,知道即便是这样的老黄也是得罪不起的。
春风得意楼的掌柜的从一开始便不敢小看老黄这个老酒鬼。
只说一点:作为靠着覃德泰的关系进巡捕房的‘前朝余孽’,在覃德泰离开后,竟然还能够在法租界如鱼得水,这本身便是本事。
更别说,他后来也了解了一些内情,这老黄别看是老酒鬼一个,手上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和路大章结缘,便是因为路大章的儿子得了急症,被老黄及时出手救了回来。
至于说小程总那边,据说老黄有祖传秘方奉上,令这位小程总拥有金枪不倒之雄姿,更是讨得了小程总的欢心。
传闻也罢,秘闻也好,总之,不要去得罪医生,特别是得了大人物的认可和信任的医生。
掌柜的在楼下指挥,千叮咛万嘱咐小二一定不要上去打扰几位大爷谈事情。
……
“延州总部发来刘科长亲自回电。”程千帆低声说道,“关于张萍和赵枢理两位的身份,已经查明了。”
老黄和路大章看向他,等待下文。
“张萍,原名殷淑云,民国十八年入党,特科情报科的女同志,代号‘口琴’。”程千帆说道。
“竟然是‘口琴’同志。”路大章闻言颇为惊讶,感叹说道。
“老路知道‘口琴’同志?”程千帆看了路大章一眼。
一般而言,情报科的同志们的代号保密度极高,除了直接上线知道,甚至是自己的下线也不一定知道其代号,更别提情报科其他的同志了。
譬如说,程千帆在特科情报科的‘火苗’代号,在三人‘坦诚相见’之前,路大章便从未听说过‘火苗’的代号。
路大章是因为要和‘火苗’同志见面了,组织上才告知他要见面的同志是特科情报科的‘火苗’同志。
事实上,直到现在,‘火苗’这个代号,偌大的上海也只有‘飞鱼’同志、‘钢琴’同志,以及‘蒲公英’同志和‘包租公’同志知晓。
便是上海市委的罗延年同志,也只是隐约知道有这么一位神通广大的秘密战线同志,其他的一概不知。
至于敌人那边,更是完全不知道有‘火苗’这么一个代号存在。
而相比较特科情报科这边的代号,红队特工的代号,则是名气很大,譬如说‘陈州’、‘鱼肠’等等都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代号。
……
“‘口琴’这个代号,是‘竹林’同志以及刘泽良同志和我一起商讨出来的。”因为想到了老领导‘竹林’同志,路大章表情哀伤,陷入了回忆之中。
“当时,刘科长是打算我和‘口琴’同志假扮夫妻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搁置了。”路大章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后来,‘口琴’同志直接归属于刘泽良同志领导,我则继续由‘竹林’同志领导。”
“你没有见过‘口琴’同志?”程千帆吐了一粒瓜子皮,问道。
“没有,假扮夫妻的计划搁置,出于保密需要,自然就不会再安排我和‘口琴’同志见面。”路大章摇摇头,“当然了,因为要准备假扮夫妻,所以对于‘口琴’同志的一些情况我是知道的,这方面的细节是只有真正的‘口琴’同志知道的。”
程千帆点点头,路大章口中的这些细节,指的是两人当时为了执行某个任务,因为需要假扮夫妻所以必须记住对方的一些假身份、背景,这个细节是只有真正的‘口琴’同志才知道的,故而可以作为甄别张萍的重要核实依据。
他们要小心防备‘口琴’同志被敌人冒名顶替的可能,尽管这种可能性万中无一,但是,小心无大错。
“刘泽良同志在来电中对于殷淑云同志的外貌特征有一定的描述。”程千帆继续说道,“我见过张萍,外貌基础特征上是对的上的,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核对。”
他看着路大章,“老路,就由你去秘密接触张萍,张萍的左腿腿窝靠外一点点,有一个很小的梅花样烫伤疤痕,是她小时候不小心被烫到的。”
“左腿腿窝外,梅花样烫伤,我记住了。”路大章点点头。
因为是靠近腿窝,不易被注意到,反而是一个不易被移花换木的特征。
“先不急着去接触,你再暗中观察一两天,同时继续调查她近几年的行踪,确定安全后再见面。”程千帆叮嘱说道。
“明白。”路大章点点头。
“老路去见张萍的时候,我暗中策应吧。”老黄开口说道。
“可以。”程千帆点点头,“安全第一。”
老黄的身手不俗,更有一手好枪法,有老黄暗中接应,当可确保安全无虞。
“放心吧。”老黄点点头。
……
“至于赵枢理赵探长。”程千帆喝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赵枢理是他的真名,他在党内使用的是化名盛爱华。”
“赵枢理有一个姐姐,叫赵瑞雪,赵瑞雪同志的化名叫盛雨,她的爱人是封葙奇同志。”程千帆说道,同时内心深处也是感慨不已。
两年前,他在三本次郎那里看到日伪政权宝岛南投县发来的协查通报,要求上海方面帮助查缉匪徒林震,并且由此得知宝岛方面有‘中华宝岛归宗社’等团体一直在抗倭战斗。
三本次郎令他在法租界秘密打探、查缉可能潜伏在法租界的林震。
后来,程千帆曾经向彭与鸥汇报过这件事。
两人就林震的身份有过猜测和分析。
彭与鸥经过调查,掌握了一个线索,那便是江苏省委曾经派遣盛雨同志和封葙奇同志前往宝岛领导组织抗日斗争,盛、封伉俪后来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惨遭日寇杀害,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宝岛。
当时,彭与鸥推断林震极可能是盛雨同志的弟弟。
只是因为线索有限,只知道盛雨同志有一个弟弟,其他的情况便一概不知了。
程千帆曾经暗中调查,只可惜,有价值的情报太少了,一直没有查到‘林震’的踪迹。
却是没想到,巡捕房华人便衣探目探长赵枢理竟然就是盛雨同志的弟弟,我党秘密特工盛爱华同志。
“赵枢理竟然是盛雨同志的弟弟,封葙奇同志的小舅子?”老黄惊呼出声。
说着,他摇摇头,也是感慨不已。
封葙奇和盛雨同志在去宝岛之前,曾经在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老黄尽管没有见过两人,但是,却是曾经听竹林同志提起过这两位同志的。
后来盛雨同志和封葙奇在宝岛壮烈牺牲的消息传来,同志们都很悲伤。
……
“盛雨同志和封葙奇同志牺牲后,盛爱华同志同郑清水志士一起策动了基隆爆zha案,袭击了日军警署。”
“郑清水志士被捕,被敌人惨无人道的折磨后,英勇就义。”
“盛爱华同志受到日寇追捕,他历经艰险回到上海,由刘泽良同志接回组织,暂时躲藏在法租界,并且安排其在特科情报科工作,直属于刘泽良同志领导。”程千帆说道。
“那盛爱华同志是如何失联的?”路大章忍不住问道。
“民国二十二年,党内出现叛徒,这件事你们应该还有印象吧。”
老黄和路大章皆是面色沉重的点点头。
民国二十二年,党内出现叛徒,由于叛徒出卖,中国海员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柳华同志,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罗光同志,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的一位同志,在上海租界被捕。
四人被捕后,与数日前在沪同样被捕的旺庸同志及旺庸同志的妹妹谭国辅(化名)同志一同关押在巡捕房。
因柳华同志是是国民党元老l先生的独子,旺庸同志更是曾经救过常凯申的命,‘此案轰动一时’,上海报馆大肆报道。
对于老黄和路大章来说,那段往事则是白色恐怖空前,几乎每天都会得知又有同志被捕牺牲。
“我的第三个下线,就是那个时候牺牲的。”老黄长长的叹了口气,“他才十八岁,是吴县的一个小伙子,非常秀气,我们都叫他秀才。”
路大章默默的喝了一口茶水,眼角也是有些潮湿。
……
“当时的形势非常紧急,刘泽良同志接到紧急通知,他连夜撤出上海。”
“半年后,他通过上海党组织去联系盛爱华同志的时候,盛爱华同志已经从秘密住处搬离,就此失联。”
“有可能当时盛爱华同志那边也出现了状况,只能紧急撤离。”老黄说道。
程千帆点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应该是当时出现意外情况,惊到了盛爱华,他只能撤离,并且安全起见,选择了‘安分守己’的生活下去。
“可能吧,当然这些也正是我们需要调查清楚的。”程千帆说道。
……
“暂时不接触赵枢理?”老黄敏锐的捕捉到了程千帆的想法,问道。
“先接触张萍,确认张萍的身份无误,并且核实了失联期间的行踪,要确认‘口琴’同志始终忠于党。”程千帆思忖说道,“倘若成功接回张萍同志,下一步再接回赵枢理同志。”
他的想法很直接,相比较赵枢理的复杂人际关系和行踪,张萍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也更容易弄清楚。
如果能确认‘口琴’同志没有问题,那么,以‘口琴’同志对赵枢理的了解,再接回赵枢理就比较顺利了。
……
冒然接触赵枢理,变数太大。
这个变数,不仅仅指的是对赵枢理的甄别核实较为复杂,还因为赵枢理目前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其人本身身居高位,牵扯太多,关注他的人也很多。
程千帆倒是方便和赵枢理接触,但是,他的身份是高度保密的,这种去接触需要核实之对象的工作,他绝对不能去做。
其他人,老黄也不适合,原因?
赵枢理喜欢狗子,养了好几条狗,其人对于同样身为爱狗人士的老黄有些不喜,老黄若是冒然接近赵枢理,未免有些反常。
而路大章的身份,倒是可以和赵枢理接触,但是,两人关系较为一般,一个霞飞路的巡长,一个中央区的华人探长,两个人突然走得近,会引起一定的注意。
再者,赵枢理这个人警觉性很高,就怕节外生枝。
此外,路大章对于‘口琴’同志是有一定了解的,他是接触张萍的最好人选,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同时去接触赵枢理。
先易再难,安全第一,这是第一原则。
……
“组织上是不是打算将张萍和赵枢理安排在特别党小组?”路大章突然问道。
总部直接安排他们来做甄别核实工作,并没有安排上海当地党组织去做这项工作,虽然这可能因为两位同志都是特科出身、有些事情保密级别很高,地方党组织不方便参与的原因。
但是,仔细想了想,也许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路大章立刻有了猜测。
“‘农夫’同志是有这个考虑。”程千帆缓缓点头。
总部回电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程千帆感觉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等甄别核实了两人的身份之后才能有进一步的安排了。
“另外,老路,你和张萍接触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我担心汪康年的人还会暗中盯着张萍的。”程千帆叮嘱说道。
1...327328329330331...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