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谍战岁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猪头七
“茅坑里还有一件沾血的衣裤。”
马一守看了一眼沾满了屎尿的血衣,捂着鼻子皱眉头,这是上海滩最常见的短打衣装。
刀子也是很普通的水果刀。
“好了,先把尸体拉回去吧。”马一守摆摆手,“其他人四处走访,问问有没有人注意到两个钟头前有可疑人员,或者是看到什么可疑的事情。”
“是。”
“妈拉个巴子。”马一守看着乱哄哄的现场,忍不住骂了句。
其他巡捕都一声不吭的做事情,大家都知道马头最近心情不好,又沾上这涉及到日本人的案子。
此前这宫本三郎侮辱中国女子的案子,就闹得沸沸扬扬。
报纸上都在骂法租界草菅人命、害怕日本人,放纵凶徒。
现在好了,宫本三郎被人干掉了。
这事情更大条了。
这个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做事情吧,省的触霉头。
……
傍晚时分,下了班的李浩出现在延德里。
“浩子,下班咯。”
“浩子,帆哥儿回来咯,你阿晓得?”
正在和延德里的街坊们打招呼的李浩闻言,脸上绽放出欢喜神情,快步跑起来。
房门没有上栓。
李浩直接推开门。
就看到了围着围裙端着盘子的程千帆。
“帆哥。”李浩激动的喊道。
“浩子来了,洗手去,准备吃饭。”程千帆微笑说。





我的谍战岁月 第118章 夜谈(求月票收藏推荐票)
程千帆炒了四个菜,两荤两素。
青椒炒肉片、生煎小黄鱼、雪菜豆瓣沙、香干炒芹菜。
他做这四道菜,是因为下午的时候,他在申报中看到了一个新开的专栏,这是一个署名巾帼女士的作者的专栏,她会向市民推荐每天的菜单。
基本上是按照每天都是两荤两素的菜式列出来。
‘八口之家午晚二餐,两荤两素,以每样两碗为度,要是自己上菜场采办的话,六七角钱尽够了。’
所以说,程千帆烧了这两荤两素,只是两个人食用,可以算得上是颇为奢侈了。
程千帆喜欢买菜、烧饭。
挎着菜篮子,慢悠悠的前往菜场,按照心中打算烹饪的菜肴挑选食材。
无论是翠绿的青菜,还是鱼贩盆里的活鱼,亦或是挂在肉铺的铁钩上的猪肉,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的温暖。
这是人间烟火气。
食材买回来。
亲自清洗、择菜,哼着小曲儿烹饪。
这是他的心中颇为安宁的时刻。
他无数次梦想着自己在厨房做好饭,喊一嗓子,‘爸、妈、妹妹(弟弟)吃饭了’,家人们高兴的答应一声,洗手,团坐在餐桌上,聊一聊天。
妈妈会训斥妹妹(弟弟)淘气。
他举杯和爸爸碰杯,小酌。
只可惜,这一切即使是在梦中也很难实现了。
……
看着李浩吃的喷香,程千帆也是颇为开心。
在他的心中,李浩就如同他的亲弟弟。
李浩在向他讲述程千帆离开上海这段时间的情况。
他大约四五天去一趟圣彼得教会养育院看望若兰姐姐、小宝以及养育院的其他孩子们。
“若兰姐姐那边一切安好,只是,她虽然不说,能看出来她很挂心帆哥你。”
“小宝在跟若兰姐学画画,她说自己学会画画了,什么时候想起爸爸妈妈的样子,就能立刻画出来,不会再忘记了。”
程千帆假作起身转过去倒水喝,没有让李浩看到他眼眸中一闪而过的悲伤。
“阿呆还在三味亨打杂。”
三味亨的老板范老三对阿呆很满意,半大小子虽然比较能吃,但是,看着憨憨的,干活卖力气。
范老三并不知道,整个三味亨都被看起来呆呆的阿呆摸透了。
要是程千帆是一个黑心巡捕,安排阿呆随便搞点事情,譬如说在饭菜里下点巴豆之类、甚或是下毒,能直接搞得范老三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
“让阿呆先继续在三味亨讨生活。”程千帆说道。
‘朱源’是被特务处特意安排在金神父路的双龙坊公寓的。
按照宋甫国所说,影佐英一当时也是在双龙坊公寓落脚。
针对这个情况,程千帆时候做过调查:
为什么这些有着隐蔽身份的人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双龙坊公寓落脚?
这肯定不会是巧合。
其中必有其原因。
程千帆自己琢磨出来的缘由是,双龙坊公寓是中央区比较有意思的一处公寓,这个公寓有些年头了,所以有些破败了,房费比较亲民。
不过,作为法租界比较早的公寓,双龙坊公寓又是颇有名气的。
这就是双龙坊特殊之处了:
兜里没有太多钱的,可以选择这里落脚。
兜里钱不多,但是又不想丢了面子的,也可以选择这里,老牌子了嘛。
不差钱,但是,不太想要引人注目的,也可以选择这里——上到大学教授、文人骚客,国府的小职员,下到商贩、落魄旅客,只要你想要的隐藏身份,住在这里都合适。
程千帆认为,双龙坊公寓是需要关注的所在。
而三味亨作为距离双龙坊公寓比较近的饭馆,饭菜干净,价格适中,特别是范老三亲手做的豆花焖猪脚味道绝妙,可谓是美名远扬。
阿呆继续留在三味亨,是有必要的。
阿呆是个机灵的孩子,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心里默默计数,发现外送的包饭有一小半都是送往双龙坊公寓的。
事实上,以阿呆的机灵,阿呆继续留在三味亨,不仅仅是双龙坊公寓,甚至于整个金神父路的风吹草动,程千帆都能掌握到。
……
“去找过何关没?”程千帆问。
“没有。”李浩摇摇头,程千帆离开上海的时候,说的是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去找何关,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倒不是说没有遇到麻烦,不过,李浩自己都能解决了,也就没有去找何关。
“不过,我怀疑何警官暗下里帮忙了。”李浩说。
事情不大,就是两个三光码子想要从李浩这里弄点钱花,李浩自然不依,和对方干了一架。
他知道对方不会善罢甘休,联系了几个江湖朋友,随时准备应战。
不过,后续却是风平浪静。
“我找人打听了,听说有巡捕警告了他们。”
程千帆点点头,他知道这定然是何关悄悄出手了。
尽管李浩没有找何关,但是,何关知道李浩是他的人。
何关若是听闻此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程千帆脸上露出笑容:
不吭声,暗暗帮忙,见了程千帆也不会提及此事,这就是何关。
若非李浩猜到了,程千帆也许都不会知道这件事。
“这段时间有没有出什么特别的事情?”程千帆问道,“同何关有关的。”
“帆哥你怎么知道何警官惹上事情了?”李浩惊讶问。
“我猜的,具体还不甚了解。”程千帆说道,“你说与我听。”
……
杭州,雄镇楼。
小白楼。
余平安的办公室里除了他本人以及保护他安全的赵燕生之外,还有一个个子不高,瘦瘦的年轻女子。
女子约莫二十三四岁,短发,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相貌普通,较为瘦弱。
余平安用眼睛久久地注视着她。
年轻女子有略微的惊慌,不过,还算勉强能保持镇定。
余平安在心中满意的点点头,表情严肃的说,“周茹,你在电讯报的学业非常优秀,我很欣慰,还记得电讯班开班的时候的誓言吗?”
“忠于领袖,报效党国,谨以所学,为国效死!”周茹的声音不大,声音却充满力量。
“说的好。”余平安抚掌,“这次召你来,是关于你的工作安排,你到上海去。”
“上海局势错综复杂,你要加入一个极为隐秘的潜伏小组,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份工作非常危险,你随时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你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肃清乱党,虽万死不辞。”周茹面色认真说道。
“很好。”余平安微笑点头,“不过,此番去上海,你的敌人是日本人,日人的狡猾和凶残不亚于红党。”
“周茹不怕死,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我的谍战岁月 第119章 再次拜访老师(求月票收藏推荐票)
程千帆在思考。
何关是中央巡捕房副总巡长金克木的亲外甥。
瘪三流氓不敢惹他。
即使是青帮帮众也不会轻易和他结怨。
官面上更不会有人去招惹这位新官上任的金副总巡长的外甥。
据李浩所知,最近发生在何关身上,并且让他吃瘪的事情就是‘日本浪人宫本三郎案’了。
宫本三郎是何关在案发现场亲手所抓。
可谓是人赃并获。
最后是苦主女子被逼自杀。
日本浪人宫本三郎无罪释放。
以何关的脾性,肯定无法接受,定然是无比愤怒。
只是,何关会在愤怒之下,会因为一个‘毫不相关’的女子,向宫本三郎下手吗?
程千帆咬了咬牙花子,吸了口气:还真说不好。
何关看似纨绔,其实骨子里颇有侠义之风。
这家伙平素颇为喜欢看那些侠义小说,最喜欢的就是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
非常崇拜书中的大刀王五和霍元甲。
每每提及霍元甲被日本下毒害死的情节,拍案而起,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恨不得手刃东洋倭寇。
再联系到此前何关谈及‘汉奸老莫被处决’事件,那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对于他‘猜测’中的‘锄奸队’更是难掩敬佩之神色。
此外,今天提及被红党处决的汉奸‘朱源’,何关也是一副快慰于胸的样子。
程千帆越是琢磨,越是觉得何关对宫本三郎动手的可能性极大。
……
“浩子,交给你一件事情。”
“帆哥,你说。”
“你悄悄打听一下延德里附近有没有出现打架斗殴,甚或是凶杀案,范围在延德里周边五条街巷远近。”程千帆说道。
“帆哥,你是怀疑何警官对宫本下手了?”李浩很聪明,反应过来问道。
“有可能。”程千帆点点头,“所以,你不要刻意打听,以免引起捕房的怀疑。”
“我明白。”李浩点点头,“如果这个宫本真的被人打了,这时候必然已经传开了,要是被人杀了,更是闹大发了,不需要刻意打听。”
程千帆点点头,李浩是小乞儿出身,在遇到他、被他救了之前,在上海滩流浪了好久。
这么说吧,身逢乱世,能够活下来的小乞儿,察言观色、浑水摸鱼是最基本功。
李浩做事,他放心。
李浩离开前,程千帆从书桌里拿出一支崭新的派克钢笔。
“浩子,这是我在杭州买的,送与你。”
看着这支崭新的钢笔,李浩咽了口唾沫,“帆哥,给我的?”
“我也教你认识了很多字了,你自己也会写字了。”程千帆微笑说,“我离开杭州前,寻思着给你买个礼物,最终决定买了这支派克笔。”
程千帆将钢笔放在李浩的手中,“浩子,多读书,多练字,我家浩子以后也是个文化人了。”
李浩接过钢笔,鼻头酸酸的,朝着程千帆深深地鞠了一躬。
文化人,这个词语对于一个小乞儿来说曾经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
他实际上并不真的明白什么是文化人,他只知道文化人受人尊敬。
延德里的路灯昏黄,走在青石板的巷径上,李浩时不时的伸手去兜里,摸一摸这支钢笔。
金属的冰凉感,让他心中无比温暖。
……
在李浩离开没多久,程千帆也离开家门。
他拎着礼盒,站在巷子口一个邮筒的边上等黄包车。
邮筒边上的电线杆子上贴着各式各样的广告纸。
一个比较新一些的广告纸引起了程千帆的注意:文友社招聘女性文员。
‘以文会友,西式沙龙。’
下面是地址,金神父路三十四号。
引起他注意的是地址,金神父路三十四号的隔壁暨金神父路三十二号曾经是他为红党江苏省委准备的一处安全屋。
去年冬天,红党地下组织被敌人破获,损失惨重,这处安全屋也被敌人破门而入,并且发生了短暂而激烈之枪战。
这处安全屋的同志,或当场牺牲,或被捕之后坚贞不屈,最终被敌人杀害,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幸免。
他印象中金神父路三十四号是一个老鳏夫的房子,老鳏夫基本上不出门,生活起居都是一个女佣照顾。
老鳏夫的房子被卖掉了?
改造成了文学社?
程千帆微微惊讶,暗暗将这件事记在心中。
任何细小的变化,也许是正常的,也许是不用理会的,但是,你需要记在心中,以备不时之需。
……
约莫四十多分钟后,程千帆拎着礼品盒,出现在了马思南路二十一号的门口。
他是来拜访老师修肱燊的。
今天从杭州回来,明天正式上班报道,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在今天来拜访修肱燊。
“太太,千帆少爷来了。”听到门铃响,打开门,看到拎着礼盒的程千帆,女佣吴妈高兴的朝着里面喊道。
家中就男主人修肱燊和女主人何雪琳两个人,平素难免有些冷清。
程千帆每次来拜访,这处大宅子的欢声笑语都会多一些。
修肱燊和何雪琳用罢晚餐,两夫妇此时正在客厅饮茶聊天。
修肱燊是西式学院派出身,并不推崇夫妻两个要相敬如宾。
他闲暇之余会与何雪琳聊聊天,喝杯茶,兴致来了,还会和妻子在家中客厅跳一会舞,既是放松,也是对妻子的尊敬和喜爱。
“千帆什么时候回来的?”何雪琳看到程千帆,惊喜的问。
“师母好。”程千帆行礼问好,“我今天刚从杭州回来的,怕您和老师惦念,就赶紧来了。”
说着,他将一个漂亮的布袋子递过去,“从杭州给师母买的丝巾。”
“你这孩子,破费这些做什么。”何雪琳嗔怒说,随手将布袋子递给吴妈去放好。
“应该的,千帆挑了好几种颜色,应该有师母中意的。”程千帆笑了说。
“师母没白疼你。”何雪琳高兴说道,“吃饭没?”
“吃了。”程千帆笑了笑,看到何雪琳要埋怨,他夸张的吸了吸鼻子说道,“不过,闻到了师母亲手包的荠菜馄饨的味道,又饿了。”




我的谍战岁月 第120章 打哑谜(求月票收藏推荐票)
哼。
修肱燊看到程千帆只顾着同何雪琳说话,没有理会他,冷哼一声。
“等着,我给你下馄饨。”何雪琳高兴说道,瞪了自己丈夫一眼,忙活去了。
“老师。”程千帆这些笑嘻嘻的给修肱燊行礼,将手中的礼盒放在茶几上,“千帆怎敢忘了您,这是我从杭州特意给您带来的好茶。”
“呦,翁隆盛的茶。”修肱燊看了看茶叶罐,脸上展露笑容,“这可不便宜。”
翁隆盛是杭州首屈一指的茶号,创设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创办人为翁耀庭,原籍海宁,店址初设杭州梅登高桥。
太平天国之后,翁氏为发展业务将店址迁至当时的商业闹区清河坊,又扩建五层洋房,门楣上装饰“狮球”,注册商标,气派焕然一新,以百年老店、货真价实以招顾客。
翁隆盛茶号历久不衰、驰名中外。
专供“三前摘翠”的富春茶,精工焙制,色、香、味俱全,以此脍炙人口。
翁隆盛茶号的龙井极品狮峰茶,曾获巴拿马博览会奖状。
修肱燊是爱茶之人,自然知道这家杭城老字号茶号。
“一位姓余的师长,知您喜好品茶,故而相送,令我带与老师品尝。”程千帆小声说道。
这两罐茶确实是他即将出发前赵燕生拿与他,说是余副主任托他带回沪上与一位名字极难读的老友的。
余平安没有明说是带给谁。
程千帆心知肚明。
修肱燊深深地看了程千帆一眼,微笑说,“看来你杭城之行,倒是颇有收获。”
看到程千帆要开口说话,修肱燊摆摆手,“不必说与我听,我只要知道你在做正确的事情就放心了。”
……
程千帆此前有一个疑惑,余平安赠茶之举,说明余平安和修肱燊是认识的。
但是,却没有明确告知该如何行事。
如此,程千帆和如何处理和修肱燊的关系,是否需要有选择的告知修肱燊杭州之行的情况,这些都让程千帆颇为费思量。
故而他刚才只说一位余姓师长赠予的好茶,没有多说。
果不其然,修肱燊立刻明白程千帆所言是谁。
随后更是阻止程千帆进一步讲述。
程千帆顿时了然,这就是余平安为何没有明确告知他内情,却又不担心他当如何向修肱燊汇报此事的原因。
这盒茶叶是载体,余平安和修肱燊之间没有片纸、半句之言,双方却已经完成了交流。
余平安知道修肱燊会如何回应,修肱燊也没有让余平安失望。
程千帆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
他明白之处是,通过此事他可以确认修肱燊是国府的人,最起码是和国府之间有某种默契,并且认识余平安。
甚至修肱燊本身可能就是特务处的人。
此外,修肱燊用这样的态度告诉程千帆,两个人依然维持此前的师生关系和世交叔侄关系,当作不知道彼此的身份。
不明白的就是修肱燊和余平安之间通过这两盒茶叶打了哑谜,这哑谜具体是什么意思,恐怕只有此二人才清楚。
“千帆,来尝尝师母包的馄饨。”何雪琳亲着端了一大碗煮好的馄饨过来。
“闻着就香。”程千帆接过筷子,吃了个馄饨,烫的呲牙咧嘴,还没忘记嚷嚷着,“师母,醋呢,来一碟醋。”
“这孩子,小心烫。”
“吴妈,去给千帆拿一碟醋。”
修肱燊与何雪琳看着程千帆的不雅吃相,眼神温暖,脸上带着温润的笑意。
……
方木恒的心情很糟糕。
他决然没有想到在他眼中是一位慷慨悲歌、坚强不屈的抗日志士形象之‘朱源’,竟然会是投靠日本人的汉奸。
红党似乎是要以处决叛徒朱源之事来向外界表态他们的抗日决心和铲除叛徒、汉奸的决心。
故而,红党方面不仅仅没有隐瞒此事,虽然谈不上大肆传播,但是,本质上是没有遮掩,任由其在坊间传播的。
一些小报添油加醋的报道了这件事。
所以,方木恒也很快得知‘朱源’竟是汉奸,已经被红党处决之新闻。
这让此前还在为‘朱源’呐喊疾呼、称赞其为中华好男儿的方木恒颇为尴尬。
就连小妹唐筱叶都挖苦说,若非红党人从关外得到情报证实了‘朱源’是汉奸,那么哥哥可就要助纣为虐、帮了日本人大忙了。
本是小姑娘的戏虐之言,却引得方木恒心中愈发憋闷,干脆出门买醉。
这是一个装修比较豪华的小酒馆,方木恒一口气闷了一瓶怡和啤酒。
怡和啤酒厂是英商怡和洋行于民国二十三年在上海开办的,短短三年时间,怡和啤酒已经成为上海销量最好的本地啤酒。
心情烦躁的方木恒微醉,点燃了一支香烟,只是抽了一口,之后似是忘了抽,只是发呆。
隔壁的小包间里传来一阵欢笑吵闹声。
两个隔间是最靠里的两个独立隔间,私密性很好,正好挨着。
虽然对方声音并不算大,方木恒自己在这里生闷气发呆,比较安静,恰恰能勉强听得清楚。
……
何关同刘波碰杯,两个人的眼神中都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痛快啊。”何关明显有些喝多了,嘴上也没了把门的,他冲着刘波竖起大拇指,“还是你说的对,只有干掉那个日本人,这口气才算吐出来,整个人都舒服了。”
说着,何关又开了一瓶啤酒,给刘波满上,“刘兄,多谢了,此乃我弟兄二人合力,才能成功。”
刘波看起来似乎也有些喝醉了,他一只手拍着何关的肩膀,另外一只手摆晃着,“我只是负责打听消息,将那个小日本骗过去,也是那个日本人太贪财了,容易上当,真正出力的还是关少爷你。”
金克木荣升中央巡捕房副总巡长,何关小日子越来越逍遥,很多人都开始私下里正儿八经的称呼他一句关少爷。
出了小酒馆,何关与刘波两个人互相搀扶着,摇摇晃晃的走在巷子里。
晚风有些许凉意,吹在两个人的脸上,两个人的酒意醒了稍许。
刘波直接用手胡乱抹了一把脸,然后扭头对何关说,“刚才我们太不小心了,隔墙有耳,要是被人听了去,就麻烦大了。”
1...3839404142...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