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范颖却很激动,脸色薄红的和赵含章道:“女郎放心,我必不负女郎所托。”
从刚才看赵含章和谢时切磋她就满心激动,此时更是恨不得为赵含章肝脑涂地,别说让她去平舆和新蔡招兵买马,就是让她上前线也行啊。
她自告奋勇,“我这就去找云欣回去收拾东西,明日一早启程。”
赵含章笑着应下。
因为要出兵,赵云欣和孙令蕙也忙碌,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但她们也没下衙,正在和众官吏一起做事。
范颖过来拉她,她从公文上抬起头时还有点儿懵,问道:“何事?”
“女郎让我们二人随谢时王臬去平舆新蔡招兵。”
作为赵含章的秘书之一,赵云欣当然知道谢时和王臬是谁,她愣愣,“不是说要考试吗?”
一旁的孙令蕙头也不抬的道:“上午铭舅舅来找郡丞,郡丞答应见他们了,不过随后便有军情来报,汝南郡要出兵,招贤考应该考不了了。”
赵含章却打算如期执行,将此事拜托给汲渊,“这场仗不知打到何时,不能因为前线就荒废了后方,所以招贤考还是继续,粮草一事也托付给先生了。”
汲渊一口应下,道:“今日下午,西平和上蔡的粮草已经清点出来,第一批粮草已经出发,女郎只管往陈县去,粮草暂时不用担忧。”
赵含章很是满意,她就知道汲渊能干,这事儿交给他没问题。





魏晋干饭人 第337章 劝人被反劝
在傅庭涵的调配下,第二天一早,午山那边的新军备便送了过来,赵含章将其配给两队精兵,其余士兵用的还是以前的军备。
赵含章拿上佩剑便大踏步往外走,赵二郎一身盔甲的跟着她屁股后面,王氏一脸忧愁的站在大门里送他们,看到俩人过来,她扯了扯嘴角,勉强笑道:“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赵含章应下,赵二郎把胸口拍得哐哐响,“阿娘放心,我一定保护好阿姐。”
王氏温柔的摸了摸他的盔上的红缨,“要好好听你阿姐的话。”
赵二郎第一次被母亲如此温柔的对待,一时有些沉醉,他狠狠地点头,头盔就撞在他娘的手背上,一下就红了。
王氏不动声色的收回手,只是伤感也消了不少,她道:“去吧,我在家中等你们回来。”
傅庭涵早一步在军中,了,看到俩人过来便点了点头,“赵驹去点兵了。”
西平县内外的部曲,她只留下两百人,其余人全都要与她出征。
好在这时候秋收已经结束,他们离开不影响秋收,但再过不久就是种冬小麦的季节。
赵含章只要想到可能无人耕作的田地就忧愁,所以她叮嘱常宁:“我走了以后,你们还是要收拢流民,尽量将冬小麦种下,不能荒废了田地。”
常宁应下。
赵含章:“人力有尽时,还是应该多养牲畜,以畜力代人力。”
常宁躬身道:“下官会让人留意牛马骡子,尽量多养。”
赵含章颔首。
赵驹点好兵马,赵含章便骑马来到军前,看着军容整肃的大军高声道:“此一去不仅是为了保护豫州,更是为了保我汝南郡,保护我们的父母家人!”
“大家都经历过乱军肆虐,甚至不少人的家人都是死在乱军抢掠之中,这一年来,我汝南郡百姓安居乐业,而现在有人要坏了我们的和平,要让我们重新陷入战乱之中,将士们肯答应吗?”
安静的大军立即爆发出怒吼,大声回道:“不答应!不答应!不答应!”
“好!那我们便出发陈县,将这些乱臣贼子挡在陈县之外!”
全军大吼三声应下,赵含章一踢马肚子,沉声发令:“出发!”
旁边的令兵立即吹响兽角,指令全军出发。
赵铭在县城之中听到这声悲远的号角音,起身走到了窗边,远远的望着城门方向。
赵程走到他身侧,“兄既放不下,为何不去送她一程?”
赵铭道:“此一去也不知是生是死,她把二郎都给带上了。”
赵铭面无表情的道:“是我小看了她。”
赵程却很欣慰,“不愧是治之的女儿。”
他看了一眼赵铭道:“兄心怀宗族,而她心怀天下,这并没有冲突。”
赵铭当然知道,不然他也不会把王臬和谢时俩人送到她身边了。
俩人正对着窗户感怀,外面突然一阵喧闹,长青小跑着进来,气喘吁吁地禀道:“郎君,东老爷过来了,管家正在前面拦着呢。”
赵程疑惑,“来就来了,拦着他做什么?”
长青看了眼面无表情的郎君,声音低了八度,“三娘将云欣女郎派出去招兵了,这次打仗还带着孙家的表小姐,听说宽小郎君也要领兵去陈县……”
赵程皱眉,“既做了朝廷命官,自然要听上官号令,这有什么可闹的?”
赵铭一脸严肃的点头,和赵程道:“你去见见赵东吧,我看他这几年管理庶务,把从前读的书都塞到狗肚子里去了。”
赵程抬脚就往外走,不多会儿外面就传来他训斥人的声音。
虽然赵东比赵程年纪大,但对这位族弟,赵东还真有些怕,最主要是,赵宽是赵程的学生……
赵程脸色沉肃,“三娘都能领兵出征,宽儿和云欣怎么就不能去招兵了?他们既做了朝廷命官,那就得尽朝廷命官应尽的职责,不然趁早辞官,将位置让给别人。”
说到这里,赵程脸色更加不好,训斥道:“休要做王衍之流,我赵氏要是出这样的子孙,我必将他逐出族外!”
赵东快哭了,跺脚道:“可程弟,战场上刀剑无眼,宽儿也就算了,云欣可是个女郎啊!”
“三娘不也是女郎吗?”
“谁能跟她比?她杀人如切瓜,我们家云欣却是连一只鸡都没杀过的。”
赵程不高兴了,“谁还是天生就会杀人的吗?难道先前三娘不是如云欣一样的千金之躯,同样不知杀鸡杀鱼吗?”
“这,这……哎呀,你没女儿,我跟你说不着。”
赵程却甩袖道:“分明是你无理取闹,快回家去,休要在这儿扰铭族兄清净。”
“云欣和宽儿若是在战场上出事怎么办?”
赵程脸色一沉,一脸肃穆道:“那宗族会将他们记在族谱上,为他们立传做祭!”
他道:“如今乱世,死的人还少吗?和他们一起上战场的人那么多,死的又不止他们两个,别人死得,他们死不得吗?”
赵东张大了嘴巴,气得口不择言,“你,你,程弟,你别以为你是宽儿的老师我便不敢说,这是事情没落到你身上,若是落到你身上……”
“你说的没错,”赵程抬头看了一下天空,长叹一声道:“是我糊涂了,如此紧要时刻,我留在族里能做什么呢?”
他抬脚就往外走,和自己的长随道:“回去收拾东西,我们去追三娘。”
这一下,赵东是彻底的瞠目结舌了。
跟着赵东来的管家也吓呆了,双腿一软跪在地上,一把抱住他的腿道:“老爷,快去拦住程郎君啊,他要是走了,七老太爷非把咱家砸了不可。”
赵东醒过神来,立即去追赵程,“程弟,程弟,我与你玩笑的,你莫要当真啊……”
然而赵程要是能被人劝住,那就不是赵程了,不管赵东是哭是求还是耍横,都没能把人留下来。
等七叔祖从外面收租子回来,得知儿子带上孙子去追赵含章,也要上战场保护豫州后,身体一软,眼前一黑,差点儿摔倒在地。
其实也摔了,不过左右下人眼疾手快将人扶住了而已。
赵瑚被掐着人中回神,他精神了一点儿,抖着手指道:“快,快去把人给我追回来。”




魏晋干饭人 第338章 骂人
第338章骂人
追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别说他们之间差了近一个白天的功夫,就说以赵程的固执,谁能把人追回来?
赵瑚亲自出面都办不到的事,更不要说下人们了。
但管家还是派人出去追,不说做做样子,给赵程送些东西去才好呀。
结果人才出去,各家都有人哭上门来,管家一问才知道,“老太爷,郎君不仅把小郎君带走了,还带走了族里好几个子弟,还有学堂里的学生。”
“现在各家都找上门来,老太爷,您,您要不要躲一躲?”
赵瑚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暴怒,“躲什么躲,赵东呢,我们找赵东去1
赵瑚是会躲的人吗?
那当然不是了。
赵氏宗族里浑的人不少,但老一辈里最浑的一定是赵瑚,他直接出门,领上门外想要找他要儿子孙子的人家一起,直接打入赵东家,差点儿把人家给砸了。
最后还是赵铭搀着他老爹过来才平息这次冲突。
赵淞看着被砸了前厅的赵东家,气得指着赵瑚的鼻子大骂,“你要干什么,造反吗?”
“赵程是什么脾气你不知道吗?谁能做他的主?你要撒气回自个家里撒去1又说跟着赵瑚胡闹的那些人家,“孩子们都大了,他们要做什么自有他们自己的主意,如今这世道,缩在家里才是死路一条,出去闯一闯,奔一奔,说不定还有一番前程,伱们还能一直把孩子当奶娃娃一样拘在家里不成?”
众家长低下头去。
赵铭这才开口,“三娘都能领兵作战,他们都还是三娘的兄弟,为何不能上战场?”
他道:“被他们带走的学生,年纪最长的十三岁,最小的也才九岁而已,相比之下,族中子弟年纪更长,学识更丰,诸位有什么可抱怨的?”
赵瑚不服气,和赵东一样口不择言,“话说得好听,怎么不见你去?你躲在族中,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赵铭和赵程可不一样,他会被激得也甩袖就走吗?
他目光清冷的落在赵瑚身上,正要说话,他边上的爹已经暴跳如雷,指着赵瑚就骂:“他怎么就是躲在族中了?你以为他乐意留在家里管你们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他可是定为中上品的士,若不是为了宗族,他早出仕去了1
“整日里就是你给他找麻烦,这一年里,族里的人和佃户长工告了你多少次?你还想把他激走,他一走,你是不是就可以反了天了?”赵淞特别愤怒,“现今是什么时候了,匈奴人就陈兵豫州边上,一个两个都不管事,不是跑了就是做壁上观,我告诉你们,你们最好祈祷三娘能挡住匈奴大军,不然族里有一个算一个,全给我战死在西平1
赵铭不由扶住他,“阿父1
“你闭嘴,”赵淞无差别攻击,指着他骂道:“你也是个不孝的东西,想让我南迁,除非从我尸体上踏过去1
族人皆静,缩着脑袋不敢吭声了。
赵瑚也安静了下来,赵淞恶狠狠地瞪了他和赵铭一眼后转身便走。
等赵淞走远了,大家这才围上赵铭,七口八嘴的问道:“铭族兄,我们要南迁?”
“情况已经如此危急了吗?”
“朝廷在做什么,不是说有援军去救洛阳,为何不将匈奴军一鼓作气的赶出去?”
赵铭由着他们问,等他们问完了才开口一一回答问题。
南迁是族长的提议,若不到万分艰难的时候,赵仲舆是不会提出整个宗族南迁的,他是族长,他要对整个宗族负责的。
一听说是赵仲舆的提议,大家都灰下心来,知道事情已经危急成这样,对自家儿孙招呼都不打便跑去前线一点儿意见也没有了。
生死存亡之际,已经不是计较一人生死的时候了。
有人沉默,也有人和赵淞一样,含着泪道:“我不走,便是死,我也要死在西平1
“三娘智谋勇敢,或许可以挡住匈奴。”
“再智谋勇敢,她也才十五岁,那可是匈奴大军,有骑兵的,连东海王都拿他们无法。”
“东海王,嗤,跟东海王有什么可比的?大晋成了这样,不就是他们这些人害的?”
“朝廷的人脑袋都进黄汤了吗?豫州若破,他们能得什么好?”
赵铭由着他们骂,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是雅士,不想口出脏话,但听见人骂还是舒爽的。
而此时,便是涵养如傅祗,佛性如赵仲舆也忍不住在朝堂上对东海王口吐芬芳!
傅祗看不得豫州陷入战乱,声嘶力竭的和东海王道:“豫州若破,则大晋危矣1
他忍不住道:“东海王,您动一动脑筋吧1
东海王稳稳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的和皇帝道:“陛下,傅中书说得对,还请陛下下令让苟晞出兵援助豫州。”
豫州是赵仲舆的故乡,他的宗族都在豫州内,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管,他直言问道:“苟晞自然要出兵援助豫州,但仅凭他之力是不够的,王爷呢,王爷手中尚有二十万大军,还请王爷出兵豫州,通力将匈奴刘氏赶出中原。”
同样家族在豫州的官员纷纷出列,躬身要求道:“请东海王出兵豫州。”
东海王能被他们逼迫吗?
那当然是不行的,他直接起身,甩袖就走,“保卫洛阳一战,我损失巨大,将士们伤的伤,亡的亡,他们总要休养生息,哪里还能出战?”
他道:“此事找苟晞去。”
说完就走。
傅祗气了个倒仰,转头去找王衍,却见他正坐在席上闭目养神,气得一把上前拽住他,“夷甫,你既是司空,又是司徒,你说,豫州之困何解?”
王衍微微皱眉,将袖子扯回来道:“既是豫州之困,自然要问豫州刺史了。”
傅祗:
坐在上位的皇帝幽幽叹息一声,知道找王衍是没用的,他直接叫住傅祗,道:“傅中书,豫州危急,便由你去援救吧。”
众臣瞪大了眼睛,傅祗也愣了一下,他倒是想去,但他没人啊,怎么去救?
皇帝已经直接道:“加封傅祗为大将军,出兵援救豫州。”
至于兵从哪里来,自然是现招了,皇帝让傅祗去长安雍州等地招兵。
傅祗顿了一下后应下,也好,总比在朝上发脾气骂人来得强,好歹有了点儿力量。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339章 哭唧唧
下朝以后,皇帝单独召见了傅祗,他拉着傅祗的手道:“东海王如今一心与苟晞相争,在朝堂上也越发跋扈,朝政被他把持,朕便是有心也无力。”
“说到底还是因为朕无兵权在手,豫州若失,中原便陷落,洛阳也难独存,此是我大晋之危。”皇帝起身郑重的冲傅祗行礼,“还请傅爱卿助朕一臂之力,驱逐东海王!”
傅祗连忙躬身扶住皇帝,他心中明白,皇帝这是想把他推到台前和傅祗相扛,若是从前,他便是心中不喜东海王也不会在兵权上触犯他。
但这一次,豫州危在旦夕,大晋危在旦夕,已经容不得他犹豫,哪怕他走出这个宫门可能就要死在东海王手中。
傅祗一下握紧了皇帝的手,沉肃着脸跪下,“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见他果然应下,一时欣慰,忙将他拉起来,低声道:“我这就让人送傅中书出城。”
傅祗没有拒绝。
皇帝当即给他写了密旨,然后让人送他出京。
皇帝身边都是东海王的人,当时他又是当着王衍的面提起招兵之事,要是从前,东海王早提着刀进宫来问皇帝的罪名了。
但今年,自东海王和苟晞内战开始到后来匈奴的大军围攻洛阳,皇帝不止一次的当面提起让人出去招兵买马,大部分重臣都被他找过了,包括赵仲舆。
只不过大家慑于东海王的威势,谁都不敢应下,次数多了,东海王也就当个笑话看。
一开始还会约见那几个被召见的重臣,甚至提着刀来看望一下皇帝,后来东海王就当一个笑话看,最多眼神刀一下那个被召见的重臣。
所以这一次,皇帝旧事重提,大家面上照例做震惊状,转身出朝堂还是照旧,不过还是有人跑去东海王那里告密,说起皇帝让傅祗招兵的事。
东海王听得多了,并不往心里去,冷哼一声道:“傅祗不敢。”
告密的人也觉得傅祗不敢,他手中可没兵,他要是敢出京为皇帝招兵,东海王能派人快马加鞭的追上去砍了他。
死了也是白死,这几年王爷都被成串的砍,谁还会真的在意一个臣子的生死?
所以朝中重臣,别看也有整天上谏东海王的,其实并不敢狠得罪他,毕竟洛阳在东海王手里,不仅他们的性命,家人的性命也都在东海王手中。
只不过,因为他这一年来的作为,不少大臣,包括一直拥护他的那一拨人也产生了意见。
不是谁都像他如此短视又意气用事的,东海王这样不顾大晋国运的行为还是让很多人心中不满,虽然这种不满在他的威势下不敢宣扬出来。
但镜面已经有了裂痕,大家就难再同框,傅祗出京还是有人察觉到了的,但他们在思索过后便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想,东海王如此威势,总会知道的,他们何必去做这个恶人呢?
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千古留名,当然,留的是恶名。
于是大家默契的不做声。
王衍也没做声,只要不触犯到他的利益,他万事不理。
等东海王知道此事时,傅祗已经走了一天一夜,都快到雍州了。
长安被攻下后便归属于东海王控制,但他实际上对长安一带的控制力并不强。
河间王的部属虽然打输了,长安不得不被东海王收入手中,但大家心里并不是很服气,长安一带的豪族士绅也不服东海王,更不要说一直身陷混乱和多重捐税压迫下的百姓了。
所以,长安依旧是游离在东海王的势力之外,至少在这里,他不能说杀了谁就杀了谁。
傅祗带着密旨到达长安,长安的士族豪富皆认,加上傅祗有美名,不少人还是服气的,何况,他的儿子和儿媳也在此处。
他的儿媳还是晋室公主。
夫妻二人出面,为傅祗聚拢了不少钱财粮草,借着这些钱财粮草,傅祗开始招收兵马。
而此时,赵含章他们也赶到了陈县外。
何刺史旧伤复发,加上这段时间战事激烈,苟晞做壁上观,援军退去,全身的重担哐的一下压在了他身上,因此他现在又病又伤,赵含章看见他时,差点儿认不出他来。
整个人老了十岁都不止,眼底青黑,头发花白,脸色憔悴,身上的衣裳空荡荡的,赵含章有种他下一刻就要驾鹤西去的感觉。
她沉默了一下,连忙快步上前拜见,何刺史见她果然带着来,也连忙将军中的将帅都叫来,亲自迎出门来。
两厢见面,全都泪眼汪汪,何刺史:“含章,你终于来了!”
赵含章:“下官来迟,竟致使君如此憔悴,含章惭愧。”
两边的将帅静静地站着看俩人表演,好在他们也不是非常的黏糊,等洒下三滴泪,何刺史就请赵含章入内叙话。
赵含章留下大军,只带了傅庭涵、赵驹和孙令蕙三人进去,嗯,听荷随侍左右。
进了前厅,何刺史请赵含章在下首落座,其他将帅皆在她之下。
赵含章目光扫过屋里的人,发现一个眼熟的人也没有,也就是说,其他君的郡守和县令没来。
赵含章便问道:“不知前线情况如何,这次有多少兵马来援?”
何刺史满心忧虑,思及自己的身体,也不隐瞒,“我们打退了匈奴大军三次的进攻,援军……目前只有你汝南郡来人了。”
赵含章皱眉,“其他郡县还未来人吗?”
何刺史叹息道:“是,只怕他们是不会来了。”
赵含章抿嘴,“陈县若破,匈奴进豫州犹入无人之境,难道他们的郡县就可以幸免吗?”
何刺史没说话。
危机是有了,但手中握有兵权之人,大不了他们放弃郡县,带兵离开豫州就是。
主要是利益不够。
说起来尴尬,之前灈阳被围,何刺史指挥不动各郡县,便放出消息说他重伤不治就要死了,各郡县谁先赶到灈阳救他,谁就是下一任刺史……
但过后,何刺史虽然是受伤了,却活得活蹦乱跳的,一点儿也没有死后让贤的意思,
所以这一次就没人相信何刺史了。
可这一次,他是真的要死了!




魏晋干饭人 第340章 社死现场
第340章社死现场
避开人,何刺史单独见了赵含章,他将中衣解开,让赵含章看他胸前的旧伤。
赵含章张大了嘴巴。
何刺史就拉着她的手哭道:“三娘啊,各郡县只有你来援救,难道你就不知道对上匈奴大军凶多吉少吗?说到底还是你善心,不肯放任豫州落入匈奴手中。”
何刺史泪流满面,“陈县之外还有四个县,皆被匈奴攻下,他们屠了一城,还有三城,里面的百姓也十不存一,我不敢松一线啊,若是匈奴大军从我手里攻入豫州,我真是万死难辞其咎,只怕要被写在史书上任人生生世世唾弃了。”
“如今伱也看到了,我将命不久矣,我今日便将豫州交托给你,请你守住豫州,一定要守住豫州埃”
赵含章张了张嘴巴,艰涩的点头应道:“含章会尽力的。”
何刺史就眼含热泪的松了一口气。
俩人相携而出,何刺史当着众人的面宣布道:“赵含章才能出众,品德高洁,擢升为汝南郡郡守,另加为豫州统军副将,为前锋,从此时起,除我命令外,三军皆听从于赵含章。”
1...100101102103104...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