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于是她身后的亲兵如狼似虎一般冲上去,将捂着伤口还以为要死了的匪民给抬到了军医面前。
程军医默默的看着,先按照常规给他们处理伤口,止血上药,然后摸出了针筒。
赵含章站在一旁目光炯炯的看着,见他回头,就抬了抬下巴道:“看我做什么,治呀。”
程军医,“……使君,我有点儿紧张。”
毕竟这药的制作方法很一言难尽,原材料更是霉菌,他有点儿不确信,这药真的有用吗?
之前给军中的几个士兵用过,虽然都活下来了,但药性并没有肯定。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直接接过针筒,拍了拍伤者的手背就扎了进去,轻轻地推了一点儿药做皮试。
韩大成瞪大了眼睛,疼得要把手往回缩,赵含章稳稳的抓住,“怕什么,就疼这么一下,你腿上那刀不比这个严重?”
韩大成这才没有再动。
赵含章抽了针,开始看向别的伤患。





魏晋干饭人 第395章 民生多艰
赵含章毫无心理负担的给他们打完针,这才走出医帐,范颖兴冲冲的来禀报,“女郎,他们说沿着官道往东去六十里有个山寨,里面的人特别厉害,所以他们村好多青年都跑去那边当山匪,不愿留在村中和他们一起。”
赵含章:“不还是匪吗?”
“良禽择木而居,或许那边的山匪头头比较厉害,赚的比较多?”
赵含章:“那就去打听清楚,我们下一个要剿的匪窝就是他们了。”
范颖跟在赵含章身边一段时间了,知道每起战事前都要斥候先收集信息,用赵含章教赵二郎的话说是,信息是一场战事胜负的关键。
所谓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范颖领命而去,又扎进刚收服的匪民们中去。
两匪窝距离不是很远,里面落草为寇的又多是乡亲,所以很多消息都是流通的,见范颖和善,又是个漂亮的小娘子,他们也干脆,她一问就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说了,“我表兄就在那山上当匪,吃的比外面好多了,每日都能吃两顿,顿顿都能六分饱。”
范颖:“你们不行?”
他们直接摇头,“我们一天就吃一顿,现在天冷了,粮食更不好找,只半饱就能过一天。”
有和范颖差不多大的少年红着脸道:“其实我们是吃不饱饭才如此弱的,以前比现在厉害多了。”
范颖抬头瞥了他一眼,“怎么,你们还想打我们刺史不成?”
“不敢,不敢,”一旁的中年人给了少年一个一掌,把人的脑袋拍下来,讨好的冲范颖道:“年轻人就是喜欢口胡,我们怎敢打刺史呢?”
范颖哼了一声,没有之前那么客气了,直接问道:“连顿饭都吃不饱,为何要当土匪?”
中年男子便叹气道:“要是不做土匪,那是连这一顿稀粥也没有了。”
他道:“我们也不是奔着土匪去做的,就是家里没粮食了,那匈奴兵恶得很,把村子里的东西都抢光了,我们没办法,这才往外走。”
“我大姑家在此处,我们父子过来投奔,结果他们家人都死了,我们便把他们埋了,住了他们家的房子,和这村里的人结伴活着,”他道:“就是饿,所以忍不住出去抢粮食。”
其实他们心中惴惴,也不知怎样是好。
“你们来前,外头不止一次的说起,说新任的刺史心狠,不许治下出匪徒,所以见之皆杀。”
范颖生气,“这是谁传的流言?我们使君心善着呢,看到没,缴械不杀,主动投降免罪,还给你们治伤,这天下还有比我们使君更好的刺史吗?”
“是是是,我也觉得这消息不靠谱,因为后头还听人说,其他地方的匪村被剿后都好好的,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耕种,”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女郎,像我们父子这样的,可以留在这个村里吗?”
范颖就皱眉看他,“你家不是三石村的吗,距离这里又不远,为何不回原村?”
中年男子苦笑道:“三石村的地比较贫,远比不上这边,而且我们村已经空了,把我们遣回去,满打满算也才三户。”
范颖就低头翻了一下册子,发现登记上的三石村的村民还真的有三户在这里,她面无表情的合上册子,“我会和使君提此事的,不过第二个传言倒是挺靠谱的,我们使君善待治下每一个百姓,也希望尔等能回报使君。”
中年男子连连称“是。”
范颖便把话题扯回来,和刚才说话的青年道:“你表哥在那山上当匪能吃得这么好,你怎么不去?”
青年正认真听他们说话呢,心神都还在留在原地耕作上,闻言“啊”了一声后连忙道:“我是想去来着,但他们嫌弃我太瘦了,力气不够大,不要我。”
范颖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的确是瘦,但这个时代就是以瘦为主,谁要是胖乎乎的,那才稀奇,那得多富裕呀?
但见他还算高,连这都应征不上,范颖微微皱了皱眉,问道:“那你知道他们哪儿来的这么多粮食吗?你们就没想过学他们,也多存些粮食?现在天冷了,后面需要的粮食会越来越多吧?”
“哎哟,我们可学不来,他们是直接抢邬堡的,”他道:“大部分的村庄日子都不好过,大的村庄都建了邬堡,不好抢,我们也就能打些边鼓,不似他们,能直接冲进邬堡里抢粮食。”
他道:“他们抢了好几个邬堡呢,所以不缺粮吃。”
范颖一听,若有所思起来,“他们人多吗?”
“肯定多,起码能有三四百人。”
中年人立即道:“不止吧,他们打陈家邬堡的时候我们不是去看了吗,我看着起码得有五六百人。”
等范颖问了一圈下来,山上土匪的人数已经从三四百涨到了三四千。
范颖:……
赵宽看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乐道:“这倒是和二郎的十万兵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范颖一听,立即“啪”的一声合上册子,皱眉看向他,“女郎怎么把你叫回来,反倒把孙姐姐留在西平?”
怀疑他走了后门。
赵宽:……以为他想来吗?
自回到赵含章身边,他睡过哪一个安稳觉?
赵宽一脸严肃的道:“使君但有所需,让我去何处都行。”
范颖一听,满意了,还主动邀他,“一起去和女郎禀报吧。”
赵宽一脸严肃的点头,在范颖先行一步后在她身后露出无奈的表情,谁不知道范颖极度崇拜赵含章啊,谁敢在她面前说赵含章的坏话,她事后必找人麻烦。
兜兜转转,从汝南郡到豫州刺史府,范颖主管的还是户房,赵宽现在说是偏将,但在军中做的却是后勤的事,最需要和户房打交道了。
俩人一起去赵含章汇报。
赵含章翻着范颖的册子,听她说起今天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忍不住叹息一声,“民生艰难啊,我们任重而道远。”
赵含章看向赵宽,“知道我为何让你做这个偏将了吗?”
赵宽微楞。
------题外话------
晚安




魏晋干饭人 第396章 求同存异
“这是战后的豫州,其艰难更甚之前的灈阳,”赵含章道:“如今豫州北部和东部,匪民参半,汲先生说,仅东部被石勒走过的一带,大小邬堡被克七十二座,里面百姓大多被掠走,勉强逃出来的,不是在山林中为匪,就是逃出故乡,四处流量。”
“而今天下,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作为官员,其责便是治理地方,管理百姓,”赵含章道:“我认为治理地方也和打仗一样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赵宽,你既不够了解自己,也不够了解当下的民情,又怎能做好一个官员呢?”
赵宽愣住,认真的思考起来,“使君为何单点我,而不提范记事她们呢?”
赵宽很敏锐,他看得出来,每每教他们做事,对范颖和孙令蕙几个,她都是夸奖居多,就是他妹妹赵云欣都比她得的夸奖多。
“因为她们如一张白纸,热情盎然,凡我教授的都接受很快。”
或许是因为女子少有当官的,范颖几个一旦坐到这个位置上便唯她命是从,凡是她给出的举措,全都不质疑,努力百分百的去完成。
但赵宽不一样,他从小学习儒法,自有自己的思想,且又受这个时代的思想影响很重,赵含章的许多举措是和他的认知和习惯相悖的,这让他一度很痛苦。
有时候觉得赵含章是对的,有时候又觉得她是错的,偏他还不能说服对方,以至于不管他心中愿不愿意,总要照着她的想法去做。
赵含章道:“宽族兄,我只问你,家国宗族,谁轻谁重呢?”
赵宽:“何来轻重之分,自然是一样的?”
赵含章一脸严肃,“若三者,不,应该是四者,你个人,家,国,宗族,四存其一,你选择什么呢?”
赵宽沉默下来,许久后道:“虽万难,但我依旧希望宗族永存。”
赵含章微微点头,扭头看向一旁站着的范颖,问道:“你以为呢?”
范颖:“自然是女郎第一了。”
赵宽:……马屁精!
赵含章也忍不住一囧,却听出了范颖的认真,她忍不住笑起来,严肃的气氛顿时一消,她扭头和赵宽道:“宽族兄,我提出这个问题不是让你在我和宗族中选其一,而是为了让你明白我的心意,我们二人,我与铭伯父,我与整个赵氏,甚至这整个豫州求同存异。”
赵宽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疑惑起来,“求同存异?”
“不错,”赵含章颔首道:“我们不可能只有一个目的,正如族兄四选其一也很艰难,若四个可兼得,又何来选择呢?”
赵宽不由笑道:“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竟可以样样兼得?”
“所以我们才要求同存异,”赵含章一脸严肃的道:“在我这里,国为第一,我所谓的国不是洛阳的大晋,而是这天下的百姓,第二方为家,宗族在我这儿,且排第三。”
赵宽惊讶的看向她。
赵含章道:“我不要求宽族兄将家国排在宗族之前,宽族兄自然也不必要说服我视宗族为首,此是存异。”
“现阶段下,家国宗族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都希望豫州越来越好,百姓能安居,兵力雄厚,再无人敢来犯,守住豫州,便是守住我赵氏生存之本,宽族兄,不知我说的对吗?”
赵宽略微沉思后点头。
赵含章翘了翘嘴角,颔首道:“这就是求同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安顿百姓,我让你做我的偏将,便是让你看这破碎山河,知道这里面的百姓想要的东西,而作为官员,我们要做的就是安抚他们。”
赵宽明白了,躬身退了出去。
等他走了,赵含章才看向范颖道:“范颖,你认为你和赵宽,谁更厉害呢?”
范颖看着赵含章的脸色,斟酌的道:“赵宽?”
赵含章笑了笑道:“他厉害,不仅在于他多读了几年书,多涨了几年的见识,还因为他会思考,他敢质疑我。”
赵含章道:“圣人都有犯错和思虑不周的时候,何况我还不是圣人呢,你得像他一样会思考,我做出来的决策,便都是适合百姓,适合这个地方的吗?”
范颖张大了嘴巴,最后由衷的感叹道:“从未听过谁让人质疑自己的,女郎不愧是女郎,其心胸之宽广非我等所能及。”
赵含章:……你高兴就好。
她点到即止,没有再继续谈下去,不然显得她多希望他们质疑她似的。
赵含章又不傻。
范颖出了营帐就一直在思考,赵宽也在思考,但他思考速度很快,几乎是立即就拿定了主意。
他觉得赵含章说的对,他们之间是应该求同存异。
同时他也想明白了,她这番话可不只是说给他听的,恐怕更是说给铭伯父听的。
有些话赵含章一定不敢当着赵铭的面说,比如宗族排在第三的话。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中间人了。
赵宽苦逼的发现了自己就是那个中间人。
现在赵含章掌握了豫州,汝南郡只是其中一个,她和赵氏的关系也变了,从赵氏扶持她居多变成了赵氏依靠她居多。
所以其中的度要怎么把握呢?
赵宽抿了抿嘴角,任劳任怨的去给赵铭写信,同时在头疼,老师带着师弟们到底上哪儿去了,不是说来支援三娘的吗?
怎么他们仗都打完了,他们却还不见踪影呢?
他要是在,他可以先把这件事先告诉老师,再由老师去和铭伯父说。
面对铭伯父,压力好大呀。
教了一波下属,赵含章背着手走出营帐,正巧看见赵二郎正四处乱窜,立即把人叫过来,问道:“你跑什么呢?”
赵二郎:“阿姐,他们说山上的匪窝易守难攻,我们就是有十万人也打不下,所以这次还是让我做前锋吧。”
这两天剿匪,说是让赵二郎做前锋,但真正动手却没几次,他好闲啊。
赵含章看出了他的意思,幽幽地道:“我让铭伯父派人送阿娘过来了,算一算日子,应该过不许久就到,到时候你就不会有空闲无聊了。”
王氏沉迷于让赵二郎认识更多的字,哪怕她中间一再接受儿子不是读书认字的料的看法,但转过身依旧忍不住想要他认字。
赵二郎打了一个抖,不再提冲前锋的事。
但最后赵含章还是让他做了前锋,并教他如何打这场丛林战,将山里的土匪或引或围,从正面佯攻后从侧面攻入。
赵二郎打得是酣畅淋漓。




魏晋干饭人 第397章 不是那样的人
攻破匪窝,赵二郎带兵冲进去,赵宽和范颖也紧跟其后,他们要统计土匪,这可是他们目前打过的比较像样的土匪窝,还以为里面多少会有些财物呢,谁知道除了一些粮食和乱七八糟的瓷碗和布料外,依旧和山下的村庄差不多穷。
将士们都很失望。
在背后指挥的赵含章却不急着进去看战果,她在战场上走了一圈,微微皱眉。
有士兵来拖尸体。
像这种不是很大战役,又胜利的战斗,士兵们会很好心的挖个大坑把敌人也给埋了。
赵含章见他们抬着尸体就要走,忙拦住,想了想后道:“搭个帐篷放着,请程军医过来。”
程军医一脸疑惑的过来。
赵含章指着地上排成两列的尸体道:“这些送给你。”
程军医瞪大了眼睛,一时没能理解赵含章的意思。
赵含章道:“上次你给傅大公子去箭头的时候,手上不熟,这些便给你练手。”
程军医瞪圆了双眼。
赵含章见他惊讶,微微皱眉,“除了箭伤,你也可以琢磨一下其他的伤,还有缝合。”
她道:“当你们对人体足够了解后,也就知道一些伤病要怎么治疗了。”
“可,可这有违天和呀。”
赵含章就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和他道:“所以我们要尊重这些身体,做完以后把尸体缝合回去,好好的把人安葬了。”
“我会让人去查他们的生平,到时候你们给他们单独立个坟。”
在这个尸横遍野的地方,能有个坑一起埋着就算不错了,要是那个坑独属于自己,更是很高的待遇了,马加恩一个将军,死了也只得一个独立的坑而已。
程军医一时不能接受,但见赵含章脸色冷凝,这位军医也不敢反抗,因此应了下来。
赵含章满意,将尸体交给他后便上匪窝去。
这是一座稍显险峻的山,所以易守难攻,但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邬堡,邬堡主姓陈,不过他们比较倒霉,先是被匈奴抢掠,后又被土匪光顾,不过他们依旧收留了不少路过的难民,尽量匠人庇护在邬堡里。
一听说隔壁山上的土匪被剿了,陈堡主立即哭着奔出家门,套上牛车就要去拜见赵含章。
赵程听见哭声从旁边奔出来看,见陈堡主拉着牛车往外走,忙上前拦住他,“莫非是土匪又要来了?”
“不是土匪,”陈堡主哭道:“是使君来了,山上的土匪被剿灭,我邬堡安全了。”
赵程愣了一下,陈堡主趁着他愣神的功夫已经拉上牛车和儿子出去,赵程身后跑来两个少年,愣愣地问道:“先生,使君是我们家三娘吗?外头不都说我们家三娘做了豫州刺史吗?”
赵程道:“她才接手豫州,这儿距离陈县可不近,事忙,应该不会亲自过来,剿匪这样的事应该是派的手下将士来。”
“说不定是我们认识的人,”少年眼睛发亮的道:“先生,我们也去看看吧,若真是认识的人,我们可结伴去陈县!”
赵程略一思索就答应了。
于是他们拎上行李往外走。
跟着他们来的难民们见状,略一思索便也都拖家带口的跟上。
这里的山并不能耕种,所以山匪窝里的人全被带到了山下,因为他们顽抗,他们的待遇也和之前的土匪不一样。
他们会被入刑,直接拉去做苦力,现在犁地、修路、修水利都需要人,甚至矿场里也需要不少人。
赵含章正在看赵宽和范颖统计出来的人数,听到外面一阵哭声,不由一愣,“这时候才哭是不是太晚了?”
都打下来老半天了。
赵宽便出去看,不一会儿赶忙进来道:“使君,是陈家邬堡来人了,他们来了好多人,先到的是陈氏父子,他们正在营地门前哭呢。”
赵含章一听,忙起身出去。
陈堡主正在营地大门前拉着赵二郎的手大哭,赵二郎脸都涨红了,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对方也没干坏事,他总不能把人甩开吧?
正一脸为难,一道熟悉的大叫声传来,“二郎!”
二郎立即寻声抬头去看,就看到了他的好朋友——九岁的赵正!
他眼睛登时大亮,大叫道:“正弟!”
他再顾不上拉着他哭的人,手一甩就直奔赵正跑去,无视静默看着他的赵程,一把抱住他身后的赵正,哈哈大笑后一脸严肃道:“你得叫我二郎哥,我是哥哥!”
赵正不由的提醒他,“二郎哥,你快拜见我阿父。”
赵二郎这才看到赵程,抬手就抱拳,一脸严肃道:“程叔父。”
赵程问他,“领军之人是谁?”
“是我啊!”赵二郎挺了挺胸膛,等着他夸。
赵程却皱眉,“你阿姐让你做领军的将军?”
那不是胡闹吗?
赵二郎敏锐,听出了他的质疑,不高兴了,“我怎么就不能当了?我立了好多战功呢。”
赵含章带着赵宽他们急匆匆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赵二郎一脸不高兴的面对赵程,咦,赵程?
赵含章立即加快了脚步,远远的便叫了一声:“叔父!”
赵程抬头看去,看见赵含章,脸色顿好,他威严又矜持的点了点头。
赵含章立即笑着迎上去,“拜见叔父,实没料到会在这里遇见叔父,叔父快里面请。”
她暗暗看了一眼赵二郎,小声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请叔父进帐。”
赵二郎不情不愿的请他入内。
一旁的陈堡主愣愣地看着,眼泪无意识的从脸颊滑落,他真傻,真的,赵程说过他是从汝南郡来,带着子侄来投奔侄女的。
而汝南郡最大的赵姓不就是西平赵氏吗?
使君出自西平赵氏呀!
陈堡主转而拉着赵程哭起来,“赵兄弟,你怎么不明说你要投奔的侄女是使君啊……”
赵程一脸无奈,忙安抚他,“盗贼横行,这里距离陈县又不近,未必就能投奔到人,怎好挂在嘴边呢?”
别朋友没招来,却招来了仇敌,要知道赵含章当豫州刺史,可也没少结仇。
赵程在乡野间都听说了,很多人都猜测章太守病死是她的手笔呢,还有人说,她是直接把章太守给杀了,简直什么猜测都有,且毫无根据。
赵程略微生气的想,三娘怎会是那样的人呢?




魏晋干饭人 第398章 都是人才
赵含章对陈堡主也很亲切,笑眯眯的把他和赵程一起往营帐里请。
陈堡主受宠若惊。
等回到营帐,听荷便拎着茶壶来给他们倒热水,茶是没有了,赵含章现在穷得很,连茶都不喝了,全都换成粮食。
赵含章对于赵程为什么会在这里很感兴趣,所以坐下以后就好奇的看向他,以及他身后的青年少年们,“叔父,铭伯父说您早就出西平了,怎会走到这里来?”
这边是豫州东部,在陈县的东南方向,之前是石勒占领地。
赵程就叹了一口气,见他叹气,他身后的少年便代他开口,其实他早就忍不住了,不过先生在前,没敢造次而已。
“三姐姐,我们本来是要去陈县帮你的,但出了汝南郡就碰到了匈奴人……”
其实没有碰到,而是撞见了被匈奴劫掠后结伴逃走的普通百姓。
他们这一行人有马车,有牛车,带着不少行李,勐然撞见这么一群人,便也只能跟着逃。
然后他们就被看不见的匈奴军队驱赶着又跑回了汝南郡。
赵程很有经验,澹定的选了另一条路出汝南郡,带着他们顺利进入汝阴郡,打算从汝阴去陈县。
但进入汝阴后没几天,他们就看到了人间炼狱。
1...117118119120121...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