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石勒和刘渊是有可能,但他们毕竟是胡人;
那就是洛阳的赵含章了。
苟晞停下脚步,再招来一个亲卫,沉着脸道:“给苟纯传信,让他守好边界,不许兖州的人过去豫州,明预跑了,很有可能会借道他那里。”
“是。”
苟晞全都安排下去,这才扫了一圈明宅,目光阴沉的要离开,走到门外,要上马时,他微微偏头问道:“赵尚书现在何处?”
跟着他来的幕僚心中忐忑,连忙回道:“在宫中。”
他顿了顿后道:“昨夜赵尚书当值,因此留宿宫中。”
苟晞眯了眯眼,问道:“上蔡伯呢?”
幕僚愣了一下后脸色微变,“也在宫中,昨夜,也当值留宿了。”
苟晞捏紧了手中的缰绳,脸色铁青,“再派出两队人马往洛阳方向找,务必要把人给我找出来。”
幕僚低头应下,等盛怒的苟晞上马离开才抬起头来。
他回头看了一眼明宅的匾额,叹息一声后上马离开。
明预这一走,不知要死多少人。
他猜的不错,苟晞满腹怒火没处撒,便找了相关人员的麻烦。
首先是地方里正,作为里正,治下丢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他竟没发现,该斩!
然后是城门的士兵和守门将,明预出城,他们毫无预警,可见他们检查得多不仔细,也当斩;
然后是他府上的幕僚,官吏等,纷纷受罚,就连明预遣散的下人也被找回来好几个,全都因为没有上报而被杀或是被重罚。
杀的人太多,城中气氛紧张起来,就算这事似乎与普通百姓无关,街上的行人也变少了,生怕一不小心惹到这位大将军而枉送性命。
动静不小,连宫中的皇帝都听说了。
他第一个想法就是,明预跑去了哪里?
然后他就看到了坐在下首恭敬处理公务的赵仲舆,皇帝若有所思。
“赵尚书,明预是去了洛阳吗?”
赵仲舆微顿,倒也不隐瞒,躬身应了一声“是”,道:“阎亨死后,明预兔死狐悲,便想离开,臣想起他在洛阳时和含章倒说得来,因此举荐他去洛阳了。”
皇帝心中讥笑,温和的道:“何不入宫应职呢?”
他道:“以明预的才华,封他一个侍中又如何?”
赵仲舆不以为意,“苟将军若不喜,执意要杀他,陛下要保他,不免伤了和苟将军的感情,他也是不想陛下为难。”
明预谁都会投靠,就是不会投靠皇帝。他连自己都需要看苟晞脸色行事,明预怎会觉得皇帝能保住他的性命?
赵仲舆要不是身后还有一个赵含章,他死了会惹怒赵含章,苟晞就算是当堂杀了赵仲舆,皇帝也只是伤心一阵,绝对保不住他,更别说报仇之类的了。
赵仲舆躲在皇宫里,也只是躲过苟晞最愤怒的那一个点,只要过了那个点,等他冷静下来,他就会明白,他赵仲舆杀不得。
除非,他想和赵含章开战。
赵仲舆目光闪烁,垂眸看着桉上摊开的公文,就不知道赵含章会怎样平息苟晞的怒火,若不能平息,接下来他在郓城的日子必定不会好过。
苟晞颓废怠政的时间还不长,手底将士的行动速度还很快,命令一出,他们便如勐虎下山一般遵从命令扑往各个方向。
元立他们已经很小心,但在靠近边界,快要越过兖州之时还是被发现了。
明预身体不好,他此时正靠在车壁上剧烈的咳嗽,感觉到喉咙微甜,他没有犹豫,接过亲随捧上来的碗喝了一口,将喉间腥甜咽了回去。
他低声道:“告诉元将军,兵分两路,一辆车继续往洛阳的方向,我们加快速度,转弯去豫州边界,给赵驹将军传信,让他过来接应我们。”
明预捂了捂心口,沉声道:“我有预感,他们追上来了。”
亲随立即应下,下车去找元立。
元立没有多犹豫,立即遵照他的吩咐,分出一辆车和两个人护送,剩下的人则和他们走。
没人知道明预病情似乎加重了,因为他的镇定,队伍中的士兵也很有信心。





魏晋干饭人 第631章 追击
追击的队伍追上鱼饵,没能逼问出明预的下落,只能把他们杀了,然后分开寻找。
但往洛阳去的路就有三条,谁也不知道他们走了哪一条。
找着,找着,都越过兖州,快要追到洛阳了还没发现人,终于有人回过神来,“他们会不会往南去,直接进豫州了?”
“那里有苟纯将军。”
“边界线这么长,苟纯将军也不可能盯着每一处。”而且不是他说,苟纯将军太过严苛,底下的士兵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一般小问题都会直接不汇报,以免小问题到了苟纯面前变成大问题。
“走,我们回头找一找。”
但正如他所言,兖州和豫州的边界线太长了,大路小路不断,不说小路,有些官道年久失修,看着都跟野路差不多了。
明预要是躲起来,他们根本找不到。
而且,和一个军师幕僚玩心眼子,出来的几队人马找得眼都快瞎了也没找到了。
明预他们还在靠近豫州边界,他们转弯了,又要小心避开巡逻的兖州军,速度这才慢一些。
越靠近,他们走的路上村庄就越多,元立有些担忧,他派了斥候出去看,最后选了一条村庄最少,且村子有点小的人家。
他在擦拭自己的宽刀,目光沉沉。
明预敏感的看过去,一眼便笑道:“元将军是想经过村子后杀人灭口吗?”
元立目光微沉,道:“我等是明先生雇佣的侠士,只听从明先生吩咐,与女郎没有半点关系,所以,所有见过我们的人都该死。”
明预笑着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上位者不会去听普通百姓的口供,所以他们知不知道你们是谁一点也不重要,苟将军只会坚定自己认为的真相,而赵将军也只会说于自己有利的真相。”
“但与他们一样的普通百姓会听,”明预道:“你杀了他们,以为封住了他们的口,却只不过是让流言更盛罢了。元将军,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是愚者。”
他道:“若是赵将军知道,我想她一定不会同意你的做法,不信,你可以去信问一问赵驹将军。”
“他一直跟随赵将军左右,最了解赵将军不过,我想,他的意思就是赵将军的意思。”
元立垂眸思考,片刻后掀起眼眸道:“我还是要杀,不然追兵追上来,很容易就暴露了我们的去处。”
“你杀了他们,一样暴露,”明预道:“莫要小看兖州军,我想,他们现在已经猜出我们要去投靠赵驹将军,往这边追来了。”
“边界线到处是苟纯的青州军,一旦村民告密,我们根本就越不过边界。”杀人灭口,元立的主要目的一直是封口,不给露出对赵含章不利的消息;不让村民和边界的巡逻军告密。
明预笑了笑道:“我可以保证,我们过路的村庄,村民们不会告密。”
“我凭什么相信你?”
明预垂眸看他,目中冰寒,嘴角微微翘起,“就凭你们将军千里迢迢的让你来保我的本事。”
笑话,他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赵含章为什么要抢他?图他会吃饭,还是会吃药?
元立噎了一下,沉默下来,他看了一眼手中的刀,还是收了起来,没有再提杀人灭口的事。
明预心中不悦,垂眸看着怀里抱着的骨灰坛,嘴角紧紧地抿着。
等路过那些村庄,元立这才知道明预为何说他们不会去告密。
一个很小的村庄,只二三十户,却有三四户家中身穿缟素,看见他们经过,他们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既不拦,也不问,就这么注视着让他们走过。
等经过第二个村庄时,天色已经暗沉,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暂时住宿。
村里的人虽然容他们借道通过,却不许他们留宿村中,一行人只能在村子外面驻扎。
明预扶着下人的手下车,走到田边,垂眸看着脚边不远处已经收割干净的麦田。
越看,他的脸色越发的阴沉。
麦田里预留的麦根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一般农民收割不会是这样子的,就算是成人和小孩一起下田也不会有这样的现象。
只可能是有人抢割了麦田,因为抢时间才如此。
想到一些密告,明预闭了闭眼,身体都摇晃了一下,亲随连忙扶住他,小声叫道:“先生……”
明预摇了摇手,冷笑一声,转身要回车上。
派去村子里买东西,顺便打探一下消息的士兵很快回来,手里还提着一只杀好的鸡和一大把青菜。
他把鸡和菜交给其他人,然后去和元立禀报道:“照您的吩咐,找他们买了一只鸡,让他们杀好,我留意了一下,这个村子不大,只有四五十户,但我看到的,便有十二户人家中挂了白布,趁着农户家中杀鸡剥毛,我问了一下,那些人都是死在苟纯的青州军手中。”
元立皱眉,“为何?”
他不是上层,兖州的消息只在部分人中流通,远在洛阳,只是一个小参将的他并不知道。
士兵就压低声音道:“说是青州军要征收粮草,但当时小麦还未收割,所以村民们交不上去,苟纯大怒,就让青州军自己来收割小麦,当时他们抢割了整个村子的麦田。”
和老百姓抢粮食,即便那些士兵拿着刀枪,他们也不服,所以就发生了冲突。
整个时代的百姓还是很有血性的,他们惧怕生死,但又不惧怕生死,反正是给家里人抢下一点粮食了,只不过也死伤不少人。
“卑职试了一下他们口风,听说巡边军查得很严,只要有陌生人出现一定要上报,但他们和青州军结了死仇,所以不会将我们的消息报上去。”
元立松了一口气,问道:“那你可打听到巡边军过来的时间了?”
“打听到了,逢单日的未时左右会经过这一片边界,因为他们和这一片的村庄都结了仇,所以每次巡逻都是两什一组。”
那就是二十个人左右。
元立垂眸思考片刻,道:“明日就是单日,我们要赶在未时前越过边界线,只要进了豫州就安全了,赵驹将军应该在豫州那头等着我们。”
“是。”




魏晋干饭人 第632章 越过边界线
不仅苟晞兄弟的人在找明预一行人,赵驹也在找。
元立带的人都是赵铭给他找的,有熟悉豫州和兖州交界处,以及从兖州到洛阳的向导,也有武功了得之人,除此外,就是逃命隐藏行迹比较厉害的。
都是从之前坞堡的部曲里挑选出来的厉害人物。
在进兖州前,他们就商量好接应的地点,两点在兖州往洛阳去的方向,连点则向南一些,在边界处,那里有豫州的驻军,赵家军能够很快接应。
首选自然是往洛阳去,所以赵驹一开始也带人等候在那里,但到了约定时间没见人,他们的斥候反而看到了追击的人。
赵驹立即意识到他们是更换接应点了,其他点都留有人接应,但赵驹还是担心,因此带着人回转。
但一路上连过两个接应点都没接到人,他就没忍住,带人越过边界线,一边吸引苟纯的注意力,一边派人偷偷寻找。
就这样,赵驹带着人悄悄摸到了最后一个接应点。
就是这么巧,最近因为明预出逃,边巡路线有变,所以巡逻时间也变了。
天一亮,元立他们就出发,过了这个小村子是一片农田,那里有一条沟渠,那条沟渠就是分界处。
因为沟渠另一头的农田是另一个村子的,那个村子属于豫州。
因为两个村子离得太近,婚丧嫁娶都有来往,所以村民们经常越界,不过之前这个界限也没用,因为不管是这边,还是对面,都是属于苟晞的。
之前苟晞可是占了豫州的三分之一呢。
皇帝迁都郓城之后,苟晞把那三分之一还给了赵含章,这条沟渠才真正的成为沟渠。
一开始这一片是苟晞手下另一个将军叫傅温的管着的,后来他被调走,这一片由已经被任命为青州刺史的苟纯来管。
在傅温管辖时,他并不阻拦两地百姓来往,别说不管豫州还是兖州都是属于晋地,就算是两个国家的百姓,住得这么近,两个村通婚,舅舅家在那头,难道他们能拦着人回去走亲戚吗?
也不符合人伦呀。
所以傅温从不拘束。
但苟纯不一样,他管理得很严格,严禁兖州百姓和豫州那边来往,一经发现,一律当做细作处理。
于是就有了儿媳妇回娘家,再回来则被当做细作抓到了军营里,其夫去伸冤领回,只领回了一具尸体,惨不忍睹。
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到隔壁村去,连豫州那边村子的人也不敢过来,生怕被当做细作抓走,死都没人能来领尸体。
所以沟渠附近很安静,明明才结束夏收,应该修整土地准备秋播,以及看顾水渠,确保秋收的时候,沟渠边上的田地里一个人也没有。
元立走在马车旁边,戒备的左右看,手轻轻地往前一推,车夫就加快了速度,整个人小跑起来,士兵们也都跟着小跑起来。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一个老部曲,他心中一慌,直接道:“有埋伏!”
元立就举起手臂让马车停下,手按在刀上,心脏如雷般跳动起来,正迟疑间,一队人马从不远处的小林子里跳出来,成扇形面向他们,刀弓手成阵列队。
元立一看,便知道他们暴露了,虽然不知是怎么暴露的,但此时最要紧的是脱困,而不是追究原因。
前面不远处就是边界线,只要过了这个小树林,进去不到一里处就有接应点,他甚至能猜到,此时水渠对面一定有他们的人躲起来看着这边,所以只要越线,他们就安全了!
念头闪过,元立根本不给对面拖延时间的机会,对面的什长才开口,“你们是……”
元立已经长刀出鞘,如勐虎一般冲了过去,他大喝一声:“全五,走!”
驾着马车的全五狠狠地一甩马鞭,然后飞跃而起蹲在了车辕上,大喝一声,“驾——”
马车冲出。
元立一抽刀,便有四人与他成阵一起冲出去,马车再一冲,剩下四人便左右护在马车两侧,一起冲出去……
兖州军虽然惊讶,但同样反应迅速,立即变阵,一什去阻拦马车,一什去拦住元立一队。
元立先于马车一步冲过去,一刀便将冲上来的一人噼砍在地,然后扎进兖州军队伍中,他前及左右两边立即被围住,但他有队友,他根本不回头,只管往前杀。
落后他一步的队友左右一挡,拦住了左右两边的人,最后还有一人压阵,他们五人阵型向前,与此同时,马车冲了过来,从他们身侧冲了过去。
兖州军想要拦,但全五车技了得,哪怕马嘶鸣也不停下,只轻巧的抽打马屁股,逼着它扬蹄冲过去。
敌军无法,只能避开,侧边有人挥刀想要砍马,左右两侧护卫的四人出刀拦住,瞬间砍杀在一起。
就这么一顿,马车冲了过去。
全五完全不管后面,就一个劲儿的打马前行,马车飞快前行,几十息的功夫就越过了边界线,一直安静的对面立即冲出一人,他也不阻拦,不说话,打了一个手势,给全五指明方向。
眼见着马车就要消失,一个什长气得不行,取下弓箭便要搭弓从后车厢射进去……
箭还未射出,他就听到了马蹄声,然后他就看到对面路的尽头拐弯冲出几十骑,为首的正是赵驹。
他童孔一缩,想也不想,手中的箭立即一放,长箭射出,还未到达马车便被赵驹一刀砍落,然后他停也不停,带着士兵直接越过边界线杀了过来……
半刻钟都不到,战斗结束,元立撑着刀站立,就这半刻钟,对方死伤大半,他这边也死了三个人,其余人或多或少都带着伤。
奶奶的,护送人比上战场还累,死伤还重。
元立扯出一块布,自己把腰上的伤一包,使劲的一勒,勉强让血流得慢一些。
赵驹一一看过,立即让人把他们送回去,“给他们找军医,这伤要是不止血,活不过今晚。”
亲卫们应下,拖着人就要抬到马上。
刚才已经跑远的马车又熘熘达达的回来了,明预脸色苍白的从车上下来。




魏晋干饭人 第633章 救命
赵驹见状,连忙上前行礼,“明先生怎么又回来了,此处还未完全安全,还请先生跟随护卫立即回豫州驻军处。”
明预看向前方,见豫州军那边还有三个活着,便和赵驹道:“我们一路小心,不知道是怎么泄露了行踪,他们提前在此埋伏,恐怕已经传信回军营。”
赵驹一听,立即清点了一下,发现只有他们只有十八人,眼睛微眯,便上前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车队行经此处的?”
士兵没被杀,相当于被俘虏了,他们没有一定要为某个人尽忠的节操,所以直接道:“我们自己发现的。”
他道:“我们改了巡逻时间,今日一大早就来了,他们一出村我们就在高处看到了,所以一边派人回去通知军营,一边在这头埋伏。”
士兵有些抱怨,“一路上都是农田,没有遮挡的地方,不然我们也不会选择在这处小树林设伏,这里距离边界线太近了。”
但他们也不怕,还想着,他们十八个人对对面十个人,肯定能打得过,不行就越过去呗,反正他们也常越过边界线。
他们哪里知道,对面还有人接应,而且人来得这么快。
一听说他们是自己看到的,还从队伍才一出村就看到了,赵驹脸色一变。
明预掀起眼皮,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道:“如此说来,兖州军那边已经知道我们是和村民们借道过来了?”
赵驹抿了抿嘴角,转头和明预道:“请明先生赶紧上车离开,此处危险。”
明预没动,而是忧虑的看向村庄的方向。
赵驹心一紧,也有些着急,他略一思索便道:“我带着人去把他们迁移过来。”
明预眉头一动,“迁移?”
“对,”赵驹道:“若让苟纯知道车队是从村子借道,村子里的人谁也活不了。”
他问道:“前面有几个村子?”
“三个,都很小,”明预道:“最远的一个在九里之外。”
倒也不是很远,骑马很快就到了,但迁移就是要拖家带口的,他们可没有车马,这样的迁移很费时间,根本就不能在对方援兵到来前完成。
赵驹眯了眯眼,想起前段时间苟纯还纵兵抢到他们这边来,只是抢了一些粮食,伤了人,倒没死人。
可边界线这头的兖州百姓就没这么幸运了。
对于苟纯在这一片的作为,只怕兖州那边的官吏都没他了解,以苟纯的性格,他若是知道村民们知情不报,一定会屠村。
思绪一闪而过,赵驹更坚定了想法,他安排道:“常友,你带十人和全五一起护送明先生回营,把元立他们都带上,命高邑点两千兵马过来接应,其余人等,随我去迁移百姓。”
众人抱拳应下,“是!”
明预这次没有再多话,和赵驹行了一礼后转身上车,这一次,他让伤得最严重的俩人一起上车。
赵驹上马,和他们道:“我去九里外的村庄,你们两人一队,在另外两个村庄停留,劝服他们迁徙,一切待遇比照最低匠人的来。”
一件事做多了,就会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使其朝着更利于自己和局势的方向发展。
所以赵含章现在收留流民的待遇也分了三六九等。
普通流民是给一定时间的赈济粮,给他们安排落脚的地方,分田,分地,然后就开始以工代赈,给他们自己建房子,开垦田地……
这些先记账,以后等土地有了产出,他们就可以还了。
哦,为了鼓励生产,新落户的流民,头一年都是免税的,所以流民们虽然住新建的房子,和衙门申请布料等需要记账,但他们依旧觉得待遇很好。
但也有例外,就是特殊人才,他们落户的房子是不需要记账的,衙门免费送。
最低级别的匠人就有如此待遇,要是手艺更精细,被评为高级匠人,或者是学识丰富的读书人,落户下来,不仅有房子,还有布料,粮食,甚至是安家钱拿。
当然,那样的要求可高了,目前就没几个人能得到。
亲卫们对这些条件都烂熟于心了,毕竟他们常常帮着衙门去给流民落户,然后再从里面挑选出合适的进入军队。
他们兵分四路,还有一路要去盯着兖州的援军,以提前示警。
三队人马立即一起出发,片刻后到达第一个村庄,只有两骑在此停下,两队停也不停,继续向前。
这样热闹的马蹄声,村民们想假装听不到都不行,于是有人偷偷的往外看,看着看着有人发现不对,“看着不像是兖州军呀。”
两个亲卫已经骑马进村,直接大喊道:“村长在何处,我等是对面的豫州军,今早从这里离开的马车是我们豫州的亲友,但出村时被兖州军发现了……”
话一出,村民们都震惊起来,有人立即推开篱笆门,瞪大了眼睛道:“可不是我们告密的,你休要诬赖我们。”
亲卫顿了一下才找回自己的节奏,“没说是你们告密的,是他们自己看到的,此时兖州军已经被杀了。”
1...187188189190191...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