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刘乂一凛,一脸认真的应下。
赵含章扶着傅庭涵的手摇摇晃晃的往主帐回去,汲渊则是扶着刘乂小皇子去另一边的帐篷里休息。
一进入主帐,赵含章就站直了,手还搭在傅庭涵的手心里,她没多少表情的坐在木板床上发呆。
听荷跟在后面,手上端了一碗醒酒汤。
她递给傅庭涵,傅庭涵喂给她喝了两口。
赵含章喝着酸到头盖骨的醒酒汤,回过神来,抬起头来问,“给刘乂送一碗醒酒汤去,看看他是真醉了,还是假醉。”
听荷应下,立即退下去安排。
王四娘和范颖过来了,曾越和一众部将也一前一后的过来,大家打算开个碰头会。
人到齐了,但都一时没说话,大家都在等汲渊。
汲渊磨蹭了两刻钟才到,看着还清醒的赵含章,他道:“刘乂也是假醉。”
赵含章感叹:“匈奴人酒量就是好啊。”
她真是差一点就醉了。
汲渊看着她问道:“听话音刘聪明天就能到平阳城,我们退吗?”
赵含章:“本来是要退的,但北海王在我这儿做客,我觉得我们可以多留几天。”
赵含章想给刘琨争取更多的时间,就想着据守此处,刘聪要是出手打,她就用拖延时间的打法,到时候免不了四处跑。
可现在嘛……
刘乂在她这里,刘渊还会让刘聪出兵打她吗?
赵含章目光扫过众部将,道:“曾越。”
“末将在。”
“你带人去一趟平阳城,替我送一封信给刘渊,告诉他,北海王在我这儿做客,甚是欢乐。”
曾越应下。
“程达。”
一个壮汉出列,躬身道:“卑职在。”
赵含章道:“你点两千人去猴儿谷,在那里等着,平阳城要是出兵,我用得着你们。”
在一旁的傅庭涵就问:“程达什么时候出发?”
赵含章微愣,这种军令一般都是立刻执行的,现在天黑了,程达今晚要想好点谁,明天点了人,拿上粮草就走。
她疑惑:“怎么了?”
“我做几个烟花给他带上?”
赵含章精神一振,问道:“很容易做?”
傅庭涵道:“也不是很难,军中后勤的药房里有硫磺和硝石,我想办法做一些金属小珠子加上,填好引线,炸开来就有颜色了。”
硫磺和硝石都是药,这样简易做出来的火药威力并不大,只是声音响而已。
拿来做烟花应该够用了。
赵含章就对程达道:“等傅尚书做好信号弹给你你再走。”
程达:“啊?”
使君和傅尚书又在说只有他们才能听得懂的话了。
汲渊知道,这一定是傅庭涵想出来的新东西,道:“刘聪还没那么快回来到,女郎还是想一想给刘渊的信要怎么写吧,现在,平阳的皇宫恐怕已经乱起来了。”
平阳城里的皇宫并没有乱,乱的只有刘渊和单皇后。
在发现花楼里找不到儿子后,单皇后终于忍不住跑去找卧床养病的刘渊。
刘渊感觉刚躺下睡着,一下被摇醒,忍不住暴怒,最后看在单皇后漂亮的脸蛋上,他忍下怒火,努力扯开笑容,和煦的问道:“何事如此惊慌?是不是谁欺负你了?告诉朕,朕给你出气。”
单皇后眼泪就忍不住落下,抓着他的手道:“陛下,小七不见了。”
“什么?”刘渊一下从龙床上坐了起来,整个人震惊了。
刘渊亲自派人出去找,因为怕刘乂落入歹人手中而打草惊蛇,所以他压住了消息,只让心腹去找。
找了一晚上,几乎将平阳城翻了过来,刘渊才得知,今日,哦不,是昨日,中午的时候有一伙人出城去,为首的好像就是刘乂。
因为有宵禁,刘渊不敢深夜打开城门,以免惊动城中的人,一直忍到卯时城门打开才派人出去。
等到辰时,出城的人回来报告说,“看印迹,他们是朝着猴儿谷的方向去的。”
“他们去猴儿谷做什么?”刘渊问。
前去找人的官员低下头去,小声道:“陛下,赵家军大营也在猴儿谷方向,过去五十里左右就是。”
刘渊:……
刘渊脑海中就铛铛铛的响起昨天他小儿子说的要去议和的事。
他嘴唇抖了抖,半天说不出话来。
刘渊咽了下口水,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你带一队兵马悄悄出去寻,不得声张。”
“是。”
刘渊不想声张,因为他不能让小儿子表现得这么愚蠢的落入敌方之手,而且议和的事是他随口应的,朝中认同的人并不多啊。
他不想声张,但中午曾越就带着人送信到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曾越并不怕他们,就算匈奴不遵守这条铁律,他们的小皇子还在他们大营里躺着呢,杀他只会激怒赵含章。
果然,他顺利的进到平阳城皇宫,见到了刘渊。
曾越将赵含章的书信送上,和坐在上面的刘渊道:“北海王现在赵家军做客,我们使君很是礼遇,大都督可以放心。”
曾越说的话让匈奴的大臣们又是愤怒又是惊讶,他们的小皇子什么时候落入赵含章手了?
“什么大都督,这是我们皇帝陛下。”
曾越一脸严肃的道:“大都督是晋臣,汉之称号,我们大晋可没认。”
赵含章还直呼刘渊的名字呢,自然不可能承认他是皇帝,在大晋,刘渊就是乱臣贼子,叫他一声大都督已经是给他面子了。
哦,大都督是大晋曾经给他的官职,他是匈奴五部大都督,晋武帝还在时封的。
论官品,和赵含章这个刺史一样大,所以赵含章在提醒刘渊,他俩一般大,谁也别压谁。
魏晋干饭人 第722章 心痛
大晋并不承认汉国,哪怕他们被刘渊压着打,他们还是要在大晋国内叫他一声乱臣贼子。
所以刘渊特别想没了晋国,只要大晋一亡,他才能做这天下名正言顺的皇帝。
他一直致力于打下洛阳,俘虏或者杀了晋帝,灭掉晋国。
现在晋国迁都了,他的目标除了洛阳外就又增加了一个郓城,反正皇帝在哪里他打哪里。
这样的人,即便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在赵含章手里,即便他心痛不已,当着诸位大臣的面,他依旧不愿露怯。
因此他先威胁曾越,“刘乂乃我汉国七皇子,赵含章敢掳他,可是在辱大汉?”
殿下立即有大臣上前一步,怒视曾越,“君辱臣死,我现在便杀了你替我君上报仇!”
曾越面不改色,和刘渊道:“大都督,北海王可不是我们出兵掳的,而是他自己来我赵家军大营做客的,我家刺史手书在此,大都督为何不先看了再说?”
边上的侍卫就取过信上交给刘渊。
刘渊展开来看,半晌无言。
他已经猜到了,赵含章屯兵在八十里外,就算城外有他的斥候和先锋军在活动,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把他儿子抓去,必是那小子自己跑去的。
和谈……
刘渊暗暗咬牙,偏又不能发作,底下有各部族的人,还有太子在。
虽然他没想过换太子,但因为单皇后和刘乂得宠,刘乂又是幼子,太子一系的人很是戒备。
要是让他们知道刘乂不是被抓,而是自己跑到敌营去,恐怕他真的回不来,只能在外面做个流浪的小皇子了。
刘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复杂的情绪,面无表情的道:“来人,请使者下去休息。”
他得和朝臣们议一议。
曾越拒绝了,道:“曾某只是来送信的,让大都督放心,北海王在我们那里过得很好,并无议和之权,大都督要想和我们刺史议和,还请另外派使臣,我们赵家军恭候。”
说罢告辞离去。
刘渊只能让人把他们送走。
他也不可能扣押曾越啊。
曾越只是个送信的,赵含章手里的可是他儿子。
曾越一走,大家立时围上刘渊,急忙问道:“什么议和,赵含章要和我们议和吗?”
“那得让她把抢去的城池还回来。”
“哼,已经到嘴边的肉,你肯松开吗?除非不顾北海王安危,待大军一回来立刻出兵强攻,不然她怎么可能把占去的城池还回来?”
刘欢乐比较务实,没有参与他们的争吵,直接问刘渊,“赵含章议和的条件是什么?”
现在刘乂在她手中,她本身也不占劣势,东西方都有人策应,根本不怕他们打,这时候提出议和,必定有条件。
刘渊将信递给他看,抿嘴道:“她要求我们十年内不准再出兵晋阳。”
刘欢乐直接道:“这不可能!”
刘渊也不想答应,他是计划三年灭晋,五年统一天下的。
他连洛阳和郓城都要灭了,能放过扎在他们汉国里的晋阳吗?
一旁的单进抿了抿嘴道:“陛下不如先假意答应他们,待把七皇子带回来再论其他。”
殿内的氐族人连忙跟上,“是啊,先把七皇子带回来,后面我们不听他们的,他们又能奈我们何?”
御史大夫呼延翼闻言怒道:“陛下是一国之君,君无戏言,要是答应了赵含章,并签署条约,那就只能遵守,不然随意撕毁盟约,将来汉国还有何信誉?”
他转头对皇帝道:“陛下,司马家前车之鉴,您可不能犯此糊涂呀。”
刘渊脸色变幻,最后道:“朕知道,只是小七是朕爱子,朕亦难受啊。”
“陛下,您下令吧,我愿领兵去打赵含章,将七皇子抢回来。”
“不可,不可,”单进连忙道:“要是激怒了赵含章,她杀了七皇子怎么办?”
“那臣就把七皇子的尸首抢回来!”
刘渊:……
呼延翼认为此计可行,他们匈奴的皇子,就是死,也要把尸体带回来。
他道:“为汉国而亡,七皇子会感到荣耀的。”
但刘渊舍不得,他左右为难,最后看向刘和,“太子,你以为呢?”
太子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发呆,闻言愣愣地抬头,见大家都看着他,他到时想说不用管老七死活,可在父亲目光下,他还是一脸着急的道:“自然要救七弟。”
刘渊:“怎么救?”
“这……”太子不由去看呼延翼和刘欢乐。
刘渊脸色有些难看,挥了挥手让太子等人退下,只留下刘欢乐几个重要的大臣讨论。
太子忐忑的退下。
刘欢乐算是刘渊心腹,他最了解刘渊的抱负,当即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做?”
“赵含章信中的措辞并不严厉,或许还有谈的空间,先派使臣去接触一二,能用金银便用金银把人赎回来,若她执意要我们许诺不攻晋阳……”刘渊咬咬牙,一脸痛苦的道:“那,我只能当没有这个儿子了。”
见状,刘欢乐和呼延翼等大臣叹息一声,安慰了刘渊一会儿后躬身退下。
皇帝脑子清楚就好,这时候可不能让步,不然赵含章得寸进尺,后患无穷。
出了大殿,刘欢乐便收了脸上的表情,问呼延翼,“四皇子到哪儿了?”
“应该快到了。”
“回来也是疲军,此时不宜动手,且让赵含章再猖狂几日。”
呼延翼问:“何人可为使臣呢?”
单进不可能,单家是七皇子的母族;呼延翼也不可能,他是太子的人。
算来算去,能让刘渊相信,又有分量去议和的只有刘欢乐了。
呼延翼提醒他道:“陛下志在天下,现在赵含章和苟晞不睦,正是我们更进一步的时候,太傅可不要儿女情长。”
刘欢乐面无表情的道:“你放心。”
刘乂小皇子并不知道赵含章拿他当筹码去和他爹议和了,一大早他就很感兴趣的去看赵含章练枪。
枪法迅猛,赵含章身形灵活,腾挪间虎虎生风,刘乂忍不住道:“赵刺史的枪法真好,比我四兄还要好。”
赵含章收枪,笑道:“你四哥擅使马刀,比枪自然比不过我,要是比马刀,我也是打不过他的。”
刘乂好奇的问,“我听说赵刺史三次击败我四兄,有两次还差点取了他性命,是真的吗?”
“听谁说的?”赵含章笑道:“在战场上,不能成功就是不能成功,差一点和差很多点结果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说起这事,我四兄可是立志要亲手斩杀了你以雪恨。”
赵含章闻言大笑道:“那只能将来战场上见了,这次我已经和你议和,刘聪是没机会找我雪恨了。”
刘乂点头。
魏晋干饭人 第723章 留客
刘乂来找赵含章,主要是来告别的,他得回家了,不然家里要担心,昨晚赵含章没有夜袭平阳城,他也和赵含章议和了,心头大事放下,他也得回去告诉他老爹。
但还没等他开口告别,赵含章把手中的长枪丢给亲卫就邀请他道:“北海王有无兴趣参观一下我的军营?”
刘乂告别的话就一顿,他瞪大眼睛问:“我可以参观?”
“自然。”赵含章笑道:“走,我们先去用早食,等吃过早饭我就带你去看。”
为了招待刘乂,他们早上吃的是面,面里还卧了一个鸡蛋。
赵含章吃得心满意足,面是用麦粉和豆粉按照一定比例掺在一起做的,但麦粉居多,因此看得还挺白,赵含章还问刘乂:“北海王吃得如何?”
刘乂满意的点头,“好吃!”
“北海王吃得满意就好,这面加了豆粉,我还以为您这样的贵人吃不惯呢。”
刘乂道:“赵刺史这话就羞煞我了,论家世豪富,我刘家远不及你赵家,在没当皇子前,我也不过一乡间小儿。”
刘渊没称帝前四处奔走,他曾是匈奴放在洛阳的质子,原配死后,他与氐族结盟娶了单氏,生下刘乂。
但他那几年为了能够回到匈奴五部奔走,根本没空管孩子,刘乂就放在他外祖家里。
和匈奴是游牧民族不一样,氐族和汉族一样,以农耕为主。
所以刘乂说自己是乡间小儿一点没错,这样的面食,在他小时候也是很难得的食物了。
即便是地主家里,日子也没外人想的那么好,不过与平民比起来可以果腹罢了。
像用麦粉做成面条,还能打一个鸡蛋,在刘乂的记忆中已经是很好的饮食了。
但当了皇子才知道,这不过是小意思罢了。
汉国皇宫奢靡,刘渊已经是相对来说比较宽和的君主了,但一朝得势,还是忍不住奢靡享受。
备受刘渊宠爱的刘乂自然也不愁吃穿,什么东西都是用的最好的。
于是,赵含章就听着刘乂说他在皇宫里的一日三餐下面,早餐就有白粥、白面、炙烤羔羊、三宝鸡和奶酪等……
听到这么多好吃的,赵含章忍不住问,“早上就吃这么油腻的东西?”
“油腻吗?”刘乂道:“并不油腻呀,羔羊肉嫩,并无赘肉,而三宝鸡的油被撇掉了,一点也不油腻,我也只喝汤,并不吃鸡肉。”
赵含章有些食不下咽,干脆停下筷子问:“北海王既然在乡间生活过,应该知道这是极奢靡的一顿,每日皆如此,还要换着花样做,不知要耗费多少钱财?”
刘乂道:“皇室护佑天下,天下反哺皇室,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们皇族本就要受天下人供养的。”
赵含章重新端起碗来吃,等吃完面,又把汤也喝光,不留一丝,这才道:“可是,你们刘氏护佑天下了吗?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你们刘氏占了几成责任?”
刘乂有些不高兴的道:“我父亲未称帝前天下便已大乱,这是司马氏的罪责,我父亲是应天命而为,继承的是汉室的江山,是拨乱反正。”
赵含章:“……少年,你不会真以为你们刘家是汉室后代吧?你是匈奴人啊!”
刘乂脸色涨红,有些羞恼道:“我父亲说是就是!”
“行吧,”赵含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虽然我们立场不一样,但看在相交一场的份上,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你,对治下之民好一些,别忘了,国由民组成,你们既受他们供养,那就要做到护佑他们的责任。”
刘乂骄傲的道:“这一点,我父亲可比你们晋国的皇帝称职。”
赵含章不置可否,晋帝是因为不能做主,其实他对百姓有怜悯之心;而刘渊,这两年为了军费和享受,可没少剥削并州的百姓。
不仅是汉人,还有羯胡和其他胡人,就连匈奴平民,也常常因为交不够上面所需的份额,不得不拉上自家的马匹参军。
但这些话赵含章不会明说,其实,他们这么乱也挺好的,等到时机成熟,她推波助澜一番能让汉国内部生乱。
提这一句,已经是她对刘乂小皇子最大的善意了,她还可以给另一份更大的善意,不过此时不是时候,她决定等他走的时候送给他。
用过早食,赵含章就带他去看她的士兵们操练。
刘乂小皇子虽然参政了,但只有旁听的份,目前还没干成什么事,更不要说兵权了。
但他也常去军队,见过他们匈奴的军队是怎样的。
其中汉国最厉害的大军除了王弥和石勒那两支外,就是刘聪领着的那支军队了。
但他记得他去时,大家都松散的四处坐着,偶尔有人围成圈摔跤玩儿,像这样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的操练,刘乂小皇子很少看见。
随着士兵们哼哼哈哈的声音响起,手中的枪变化,刺、扎、撩、拨……凶悍之气铺面而来,刘乂心中热血沸腾,同时脊背微微发寒……
赵含章带他走了一圈军营,又谈了一番练兵之法,用过午饭,他们还去看了赵家军的骑兵。
赵含章道:“比骑兵,我们是比不上你们的,还请北海王多多指教指教。”
这一指教天就快黑了,刘乂走不了,便又多留了一晚上。
刘乂的侍卫长也不心急,因为除了辎重和粮草那部分区域外,其他的地方,他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自由得很,并没有被拘禁的感觉。
他们既然是自由的,来去自如,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第二天,刘乂又想告辞,赵含章却邀请他去隔壁县城里走走,她道:“永和县是从你们手里抢过来的,城中有不少匈奴人和羯胡,北海王既然与我议和了,不如同去,也替我安抚一下他们,免得他们冲动行事,最后枉送了性命。”
刘乂一是不想破坏和赵含章才定下的盟约,二也的确不想曾经的子民白送性命,于是和赵含章去了。
于是赵含章点了一队亲兵,浩浩荡荡的往永和县去。
汲渊就这么看着赵含章把那傻皇子哄走,他拢着手站在营地前看了好一会儿,见傅庭涵从不远处经过,忙叫住他,“庭涵要去做甚?”
傅庭涵带了一队人,闻言道:“我找到水了,现在带人去挖井,汲先生怎么不一起去永和县?”
“我就不去了,在这里等汉国的使臣,北海王那里,女郎一人足够了。”
何止是足够呀,简直是绰绰有余。
魏晋干饭人 第724章 使团
刘聪领着大军一路打到了晋阳城下,晋阳外的百姓都躲入了城中,刘琨守城不出,刘聪一时间还真拿他没办法。
刘琨本人打仗不行,但他手下也有良将的。令狐盛就是其中一员,有他在,刘聪一时打不进晋阳。
只是他们也没有多余的兵力援助在冀州的刘希了。
平阳的诏令接二连三的传来,刘聪得知赵含章率领大军逼**阳,即便知道她这是围魏救赵,他也只能领兵回防。
可恶的是,上党的位置分明更重要,她却绕过上党,只陈兵在平阳城外。
而石勒只观望不出兵。
刘聪和刘渊一样,都赌不起,一旦丢失平阳,汉国威望扫地。
刘聪只留下一部分兵马,便班师回朝。
他带着大军紧赶慢赶的跑回平阳,结果却因为刘乂自己跑到赵家军大营而不能出兵,刘聪几乎气死。
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怒火,直接将屋里的东西全砸了。
“大将军,使臣已经出发,难道我们班师回来就是为了议和的?”
“是啊,大将军,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要我说,管他是谁呢,拿下赵含章要紧,若能在此击败她,说不定能顺势拿下洛阳。”
“这种妄想在我们这里说说就好,可不能在外头说。”
“陛下还在为北海王遮掩,说什么北海王是为了解平阳之困,不然赵家军会在大将军回来之前夜袭,可我们出去逛了一圈,城外二十里内根本没有敌军,也没有军队驻扎过的痕迹,什么夜袭,那都是胡诌的!也不知道是赵含章骗了七皇子,还是七皇子骗了陛下?”
“行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大将军,我们就这样什么都不做,由着赵含章牵鼻子吗?”
刘聪目中闪过冷光,“赵含章几乎收下了整个司州,中原尽归她手,晋帝和苟晞就没一点反应?”
他拳头紧握,冷冷地道:“派人拿上重礼去郓城,她既然能直逼平阳郡,我们自也可以让她后方失火。”
“是!”
朝中其他大臣可以和刘渊说放弃刘乂,但太子不行,刘聪也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