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她道:“您也知道,在县城里买铁是很受限制的,铁匠那里也拿不出这么多铁来。”
赵淞明白,她手上有一支部曲,除了农具,肯定也是要打兵器的,这些都得避着衙门的耳目。
赵淞略一思索就答应了,反正汝南里的大士族多半是和那人拿铁精,三娘是自己人,推荐给她也没什么。
而且,汲渊应该知道一些,就算他这里不介绍,汲渊总有一天也会摸到那里去。
赵铭看着高兴起来的赵含章,确定了,她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什么并州,什么刘琨,不过都是借口罢了。
见他爹还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道,还要帮她继续想办法联系刘琨,赵铭就忍不住摇了摇头,走到一旁坐下等着。
赵含章热情的留五叔祖下来用饭,并表示自己还有礼物送给他们。
听荷抱了两个盒子上来,赵含章打开最大的那个,推给赵铭,“伯父,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您看是否喜欢?”
收礼的人还能说不喜欢吗?
尤其是当着他爹的面,不喜欢也得憋着呀。
赵铭垂下眼眸看了一眼,然后愣住。
赵淞已经将盒子拖过去,将里面的琉璃杯取出来看,“这是琉璃?”
这是一套偏天青色的琉璃杯,盒子正中还有一个小小的琉璃壶,剔透明亮,却又带着一抹蓝色。
阳光似乎透过壶身照在了桌子上,连桌子都染上了那一抹天青。
饶是赵铭这样挑剔的人都说不出不满意的话来。
赵淞将这一套琉璃杯看完,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己眼前,“这样贵重的东西怎能拿出来送人呢?你留着,便是将来你不用,留给二郎也是好的。”
心内赞叹,他大哥不愧是他大哥,这样的好东西竟然都能收藏到。
不过,三娘他们不是把行李都遗失了吗?
这样易碎的宝贝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赵含章将另一个略小一些的盒子推上来,笑道:“五叔祖,这是送您的。”
赵淞便打开,待看到盒子里躺着的流光溢彩的琉璃马时,他的面色慢慢严肃了下来。
琉璃杯也就算了,的确是他大哥的风格,但琉璃马这种只能看,却不实用的贵重之物,他大哥怎么会收藏?
赵淞看向赵含章,“三娘,这两样东西你哪来的?”
用不了多久,上蔡田庄卖琉璃的事就会传出去,西平这边肯定也会知道,与其等他们从别人口中得知,不如她来自爆。
赵含章微微仰着下巴道:“五叔祖,这些都是我们炼制出来的。”
赵淞:“你说啥?”
? ?十一点见
?
????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107章 同情
第107章同情
赵含章就拍了拍掌,立即有护卫抬了两口大箱子过来,直接打开,给了在场所有人一个震撼的开场。
哦,除了傅教授,就是听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琉璃,连抬着的护卫都张大了嘴巴,没想到他们抬来的箱子里竟然装着这样的宝贝。
赵铭最先回过神里,惊诧的看向赵含章,“这个怎么炼制?”
赵淞也回神,瞪了赵铭一眼后道:“这是能问的吗?”
但他也扭头问赵含章,“这方子是你祖父留给你的?”
“不是,”赵含章直接否认,指了傅庭涵道:“这是傅大郎君的方子。”
赵淞松了一口气,他就说嘛,大哥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会藏着掖着?
赵铭却是心一提,不由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很安静,安静的坐着,安静的看着,这周遭的事似乎与他无关一般,见他看过来,还露出微笑对他点了点头。
赵铭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虽然他年纪比他爹小,但他自觉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一点儿不比他爹少。
论识人之能,他自觉在他爹之上。
所以他能看出赵含章不安于室,看出她的野心勃勃。
而傅庭涵虽冷淡疏离,但眉眼温和,这才是无欲则刚的人。
赵铭看看傅庭涵,再去看赵含章时目光就变了,他之前一直担心赵含章出嫁后会因为野心从赵氏挖东西给傅家,但现在看来,他真是大错特错。
她分明是要从赵傅两家一起挖东西壮大自己嘛。
赵铭同情的看了看他爹,又扭头同情的看了看傅庭涵,实在不能融入他们的快乐之中,最后,他把同情给了自己。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并不好,最可怜的并不是喝醉的众人,而是那个清醒的人啊。
他可太操心了。
赵铭虽然很想私下找赵含章谈一谈,但想到俩人之前的交流,他还是按压住了这个想法。
罢了,有些事说得太透反而不美,反正他们彼此心中都有数了。
赵铭泄气般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还顺手给赵含章倒了一杯,道:“三娘好手段啊。”
赵含章不客气的收下了这个夸赞,举杯道:“伯父客气。”
赵铭抿了一口茶,再度在心里惋惜,赵治要是还活着多好,不然把赵含章生成男儿身也好呀。
赵家若有这样的男儿,他可以放百万响的鞭炮庆祝。
想到在洛阳的赵济和赵奕,赵铭闷闷不乐的干了一杯茶,差点儿噎住。
茶可真苦啊,还是酒好喝。
赵淞已经围着两口箱子转起来,将里面的玻璃制品拿出来,见它们的厚度、透明度都大不相同,不由好奇,“琉璃和琉璃之间怎么相差这么大?”
赵含章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就解释道:“材料配比不同,所以就不一样了。”
赵淞慈蔼的看着傅庭涵,问道:“长容啊,这样的方子你是怎么得来的?”
听说傅家并不是很有钱啊,至少和他们赵家相比差远了。
和擅经营存钱的赵长舆相比,傅祗就是方正、廉洁,一心扑在政务和水利工程上,谁能想到他孙子竟然知道炼制琉璃的方子,然后没给傅家,反倒是在赵家炼制起来了。
赵淞都差点怀疑他们祖孙俩的感情了。
傅庭涵道:“从书上看来的,有的书上记载,火山口爆发过后便产生琉璃水晶,所以琉璃出现的必然条件便是高温,至于材料,在火山口附近的材料都有可能,多研究些,再多看些书,一一排除就好了。”
不仅赵淞,赵铭都震惊了,“这么简单?”
傅庭涵总不能告诉他们,这种在现代能够被公开的工艺在他这里一点儿也不难,难的是没有被公开的那些。
但赵含章只要不是要求与钢一样的玻璃,或者是其他高分子玻璃,他都能推导计算出来,时间长短问题而已。
赵铭也起身走到院子里,站在傅庭涵身侧,好奇的问道:“长容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我喜欢看术数一类的书籍。”
当下倒是很少有人喜欢这种,赵铭道:“倒是继承了傅中书所长。”
傅祗最闻名的政绩就是修建了沈莱堰,使兖州和豫州无水患,哦,这就是豫州。
所以傅祗在这里的名声极好,这也是傅长容在这里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他能够没成亲就跟着赵含章自由出入赵氏坞堡,一是因为他的孝顺;二就是因为傅祗在豫州的好名声了。
就是赵氏坞堡里的人都感念傅祗断绝水患的恩德。
赵铭越看越觉得傅庭涵温和,再去看正围着他爹谄媚的赵含章,不由长叹一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长容啊,我实在不知最后会是我赵氏对不起你,还是你对不起我赵氏。”
傅庭涵:“伯父,我们两族是姻亲,结的是两姓治好,我与赵氏就不能共赢吗?”
赵铭目光落在赵含章身上,为难的道:“总觉得有些难。”
赵淞已经看完了,回过头来见俩人在窃窃私语,就问道:“你们说什么悄悄话呢?”
赵铭如今心境又有了进步,所以更喜欢傅庭涵了,于是道:“我说要给长容取个字。”
他扭头和傅庭涵道:“我记得翻过年你就十七岁了吧?年纪也不小了,可以提前取字,你若是不嫌弃,我为你取一个字?”
赵含章道:“伯父,你说晚了,他已经有字了。”
赵铭:“他取了什么字?”
“庭涵。”
赵铭不解,“这是何意?你既取名长容,那应该”
“我觉得这字挺好听的,朗朗上口,对了伯父,五叔祖,我也有小字。”
“我知道,”赵淞笑吟吟的道:“你祖父最后一封信提过了,说是给你取字含章,还让我想办法记到族谱上,不过”
赵淞一脸为难。
赵含章表示理解,并不勉强,“记不记的无所谓,只要五叔祖记得我就行。”
女子连上族谱都不容易,更不要说还要记名字了。
她能在族谱上落下一笔,行三,名和贞就不错了,再往上添,除非有一天她飞黄腾达到赵氏都要仰望她,那他们就会非常主动的给她添上小字,以及其他各种事迹了。
? ?赵铭很快就要到碗里来了
? 明天见
?
????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108章 以物易物
第108章以物易物
赵铭跟在赵淞身后进家门,赵淞直接往正院去,见儿子还跟在他屁股后面,不由停下脚步,不耐烦的回头,“你又要说什么?”
一路沉思,只是下意识跟着人走的赵铭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一眼他爹,“三娘很聪明。”
赵淞脸色和缓下来,“那是自然,颇有她祖父之风。”
“儿子是说,她竟然知道刘越石只占了晋阳,”赵铭道:“族里这么多当家郎君,有几个知道刘越石到了晋阳,并州还在匈奴人手中的?”
赵淞觉得儿子又开始阴阳怪气起来,才和缓的脸色又板了起来,“你想说什么?”
看他爹脸色变幻,赵铭往后退了两步,拉开安全距离后才道:“阿父,人心难料,您对儿子我尚有保留,那对外人更该留心才是。”
赵淞就指着他骂,“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跟三娘吃醋,那是你侄女,你好意思吗?我怎么对你保留了,家里哪件事我没告诉你”
赵铭再一次被他爹骂跑。
不到半天,赵含章带了两箱琉璃回来的消息就传遍了坞堡。
赵瑚最先带着人找上门来,“三娘,三娘,你允我的琉璃呢?”
赵含章和傅庭涵正在书房里翻这次要带走的书,听到赵瑚的喊叫,不由对视一眼。
傅庭涵对应酬一点儿不感兴趣,低下头去道:“你出去应付吧,我再翻一翻书。”
“好吧,”赵含章只能把手上的竹简交给他,“兵书,应该还有两册,找出来带上。”
赵含章一走,傅教授就又沉迷进书里,他才发现,这个时代对于数学科学的探究从未断过,且有些问题很有意思。
赵含章到前厅时,赵瑚已经在前厅转了两圈,看见她立即迎上前,“琉璃呢?”
“七叔祖,您也太着急了,那些琉璃都堆在箱子里还没规整出来呢。”
赵瑚疑惑,“堆?”
“是啊,您是想要琉璃杯,还是琉璃碗?”
“不拘什么,你都拿出来给我看看,外头说你拿了很多琉璃回来,都是你祖父留给你的?”
赵含章让人把最好的几套琉璃拿出来,一一摆在桌子上给他看,“七叔祖看这质量怎样?”
赵瑚仔细看了看后点头,“不错,我全要了,你作价几何?”
赵含章:“七叔祖觉得值多少钱?”
赵瑚想了想后道:“这一共是五套,我一套给你五十金如何?”
“七叔祖果然大方,但我们两家是亲戚,我怎好要您如此高的价格?”赵含章道:“这里的一套琉璃您给我十金就好。”
赵瑚惊讶的看向她,“你认真的?”
赵含章点头,“我怎会拿这样的事和七叔祖玩笑?”
赵瑚就一脸怀疑的看向桌子上的琉璃,他重新拿起来检查,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他一时迟疑不定。
赵含章:“七叔祖,您看我像是会坑亲戚的人吗?”
赵瑚:其实有点儿像,但他不好说出口。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其实我也有一件事要求七叔祖。”
赵瑚这才感觉真实,在席上坐下,“说吧,何事?”
赵含章:“我想拿两套琉璃和七叔祖以物易物。”
赵瑚:“易什么?”
“粮食。”
赵瑚:“不是才夏收结束吗,过不多久就又秋收了,你这么多田地还需要买粮食?”
像他们这样的地主,不是从来只会卖粮,不会买粮吗?
赵含章:“我之前的田地丢荒,如今人口又有些多,夏收的粮食不够嚼用,只能和外面买,但从外面买,哪里比得上和族人买方便?”
赵瑚直接点头,“行吧,我与你换,也就两套吧,多的没有了。”
赵含章一脸不相信,“七叔祖这么多田地,今年收成还算可以,才二十金的粮食出手,怎么就不多了?”
“还不是赵铭,非说现在外面日子艰难,将来局势不定,不许我们把粮食外卖,只能卖给宗族一些,剩下的都要自己存起来。”赵瑚苦赵铭久矣,逮住机会就拉拢盟友,“仗着他爹代管族中事务在族里为所欲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将来的族长呢。”
赵瑚压低了声音道:“三娘,我知他对你也颇多意见,按说你们大房二房才是嫡支,你祖父是先族长,你叔祖是现族长,你和二郎说的话在族里还是管用的,要不你让二郎出来说几句?”
赵含章:“七叔祖,二郎年纪小不懂事,您可别坑他。”
“我这是坑吗,我这是为你们着想,他要是能驳了赵铭,将来在族中也有威望啊。”
赵含章在心里默默地同情了一下赵铭,挺可怜的,带着赵瑚这样的族人在乱世里生存挺不容易的,最主要是还不能把人丢出去。
赵含章将四套琉璃杯推给赵瑚,“七叔祖要是想卖粮食换钱,不如直接与我以物易物,我是族人,伯父应该不会拦着你把粮食卖给我,拿了琉璃杯,再卖出去,虽然拐了一道弯,但目的达成了。”
赵瑚一想还真是,但四十金的粮食可不少,以现在的粮价,能买
赵瑚悄悄的掰着手指头算,“现在外头的粮价在上涨呢,我也不多要你的,一石麦子一百文如何?那四十金就是”
哎呀,早知道把账房带来了,所以他最讨厌以物易物了,尤其是这种贵重东西换廉价东西,好难算哦。
傅庭涵肚子饿了,找过来,听了一耳朵后道:“四千石。”
赵瑚:“这么多吗?”
他看向桌子上的四套琉璃杯,一时迟疑,这几乎是他今年夏收的收成了。
虽然他不缺粮食,陈粮也遗留下来不少,但
赵含章似乎看出了他的迟疑,道:“我可以要一半陈粮,一半新粮,不过七叔祖得多给我一些陈粮。”
赵瑚眉眼松开,“多给你一百石?”
赵含章一口应下,“成交。”
赵瑚就让人把四套琉璃杯装上,要出门时才想起来问,“你哪来这么多的琉璃杯?”
赵含章冲他微微笑,“以后七叔祖就知道了,您回去让他们准备好粮食,到时候还要仰仗七叔祖家的人和我们去一趟上蔡,把粮食送过去。”
赵瑚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傅庭涵走到她身侧,和她一起目送赵瑚离开,“赵铭会不会很生气?”
赵瑚一家的粮食产量在坞堡里占到前五名,她一下把人一年夏收的粮食都买走了。
? ?新书月票期,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天了,求月票
?
????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109章 君子报仇,三月不晚
第109章君子报仇,三月不晚
赵铭知道此事时,不惊不气,相比之前已经很有涵养了。
毕竟明天他都要带着赵含章去见卖铁精的人,赵瑚被她买走四千石粮食算什么?
赵铭心中哼哼,还是没忍住泄露出两分愤怒,待明年青黄不接,难民越来越多,粮价越来越高的时候,有七叔后悔的。
不听智者言,吃亏就在不远处。
赵含章在赵淞和赵铭的引荐下见到了卖铁精的人,嗯,只是个管事,姓何。
现在汝南郡太守便姓何。
赵含章下了订单,还当即买了两筐铁精后便和赵淞赵铭退了出来,“五叔祖,这何家与何太守”
“是一家,”赵铭道:“何太守在汝南郡有十年了,不然你以为谁敢私卖铁矿?”
赵含章:“他这么撬朝廷墙角,祖父知道吗?”
“知道,”赵铭道:“大伯上书弹劾过他,然后命他每年都要将所得上交四成给朝廷,而我们家也是这时候与他们搭上关系的。”
“因为大伯的关系,我们一家拿的铁精都比别人家便宜三成,”赵铭道:“虽然大伯去了,但族长现在又升为尚书令,运气不错,他们没有调价。”
赵含章嘀咕:“难怪我觉得价格这么低”
原来是走了后门。
“铁矿在西平吗?”
“不在,”赵铭看了她一眼后道:“要是在西平,何太守敢伸手?”
在何太守之前,撬朝廷墙角的是地方豪强,他们可不会将所得上交给朝廷。
自惠帝登基,贾后当政之后,天下便渐起乱势,像地方豪强侵占铁矿盐场这样的事都已经司空见惯。
他们家要不是有赵长舆压着,以赵瑚为首的人早冲出西平,先把值钱的地方占了。
毕竟,赵氏在整个汝南也是数得着的豪族。
也是因此,赵长舆让何太守代为开铁矿,每年将所得的四成上交国库,他就得交。
并不只是因为当时赵长舆是中书令,还因为他是赵氏的族长。
在汝南这块地界上,他不得不考虑赵氏。
赵铭意味深长的看着赵含章道:“所以在汝南,赵氏子弟多有便利,这皆是祖宗余荫。享受了祖宗荫德,那我们便要回报祖宗,最起码不能做让祖宗蒙羞之事,这样才能保持住我赵氏的威望。”
赵含章连连点头,“伯父说的是,所以更该注意像七叔祖那样的族人,三娘也会自省,绝不辱没先祖。”
赵铭:“我会把你的意思转告给七叔的。”
赵淞已经上了马车,见俩人还站在一起嘀嘀咕咕个不停,忙招呼道:“还不快上车,再不回家天就要黑了。”
赵含章欢快的应了一声,上车去。
买到了铁精,又开拓了商路,以及还固定了买卖铁精的人,赵含章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是真的满载而归,她回上蔡时,还带了一队车队,全是给她运送粮食的。
赵瑚并不怎么心疼换出去的粮食,在他看来,到手的四套琉璃杯更赚钱。
他打算自己留下两套,一套收藏,一套自用,还有两套则卖出去。
赵含章那个傻子,十金就卖给他了,他打算一百金往外卖。
琉璃杯虽美,也稀有,但愿意拿出百金来买的人却不多,哪怕他们欣赏的时候是惊叹连连,表现出很想买的意思,但真正开价的却没有几个。
赵瑚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卖出一套,要不是每次拿出琉璃杯都被人夸,他都不想费这么大劲儿赚这个钱。
赵瑚躺倒在榻上,呼出一口气道:“这钱也忒难赚了。”
一旁的丫鬟一边慢慢的给他摇扇,一边在心里默默吐槽,一转手就赚了九十金,有什么难的?
他们十辈子可能都赚不到这么多钱,看看赵瑚有多少长工佃户,劳累一年,上交的粮食也不过够他买四套琉璃杯罢了。
而其中一套转出手去,赚到的却是他们两年劳作所得。
丫鬟越想越觉心中酸涩,摇扇的动作也渐渐慢了下来。
“郎主,”管家满头大汗的跑进来,“出大事了。”
丫鬟立即加快了摇扇的动作,竖起耳朵听。
赵瑚还躺在榻上,不太在意的道:“什么事值得这么慌张?”
“于家的三太爷派人把玻璃杯送了回来,砸碎了的,说是要与您绝交。”
赵瑚坐起来,“他什么意思?我那琉璃杯还能是假的吗?”
“倒不是,只是外头突然冒出来好多琉璃杯,还有琉璃碗呢,价格一下就下来了,说是我们汝南郡内有人烧出了琉璃。”
赵瑚瞪眼,“那与我有何干系?”
“琉璃杯的价格下降了呀,差不多品质的琉璃杯,外头就卖十二金到十五金,您这直接贵了八九倍”
赵瑚:“我卖的时候市面上又没有,当时它就值这个价,现在多了怪我?没有这样的道理!”
骂完又问,“对了,谁那么本事烧出琉璃?三娘的琉璃就是和他要的?”
“郎主,这就是于三太爷砸杯子的原因啊,烧出琉璃的正是三娘。”
赵瑚:
他瞪着管家,管家也默默地看着赵瑚,“郎主,此事怎么办啊?于三太爷现在认定您是故意坑他的。”
赵瑚跳脚,“赵三娘!她故意坑我!”
赵瑚拖着木屐就往外冲,大有去找赵含章算账的气势。
1...3132333435...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