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马踏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路人家
对于这个决议,马越并没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他知道迁都洛阳是董卓一直都想做的事情,如此才能真正巩固他朝廷第一人的地位,使那些盘根错节的朝臣不敢再反对于他。但另一件事情,马越却不得不提出自己的看法了,那就是如何在虎牢关迎击敌军。
虽然阳城失守,但对西凉军上下来说,关东联军还没有可怕到不敢应战的地步。所以当他们谈起如何迎敌时,便有许多人提出要主动出击,在虎牢关外击破敌军,从而一雪之前战败的屈辱。
见到众将一个个都持如此态度,马越就再一次开口了:“主公,各位将军,在下以为既然虎牢关乃是绝险之地,最是易守难攻,我们为何就不能据关而守,非要弃长就短呢?在下以为,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时,我们还是当以坚守为主,或可遣几路人马从侧方袭扰一下敌军,但却还是该以保证关城不破为要紧哪。”
众将听到马越这么一说,都颇不服气:“马仲凌你这也太小瞧我们西凉jing锐的战斗力了吧?我们西凉铁骑善于攻击,岂能因为一场战斗的失利就龟缩进关城之中,只守不攻呢?我们正是要在虎牢关下,大破敌军,从而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的厉害。”
“就是,若照你所言,我们就太被动了。而这天下的形势却又多变,一旦让其他各地的州牧刺史看到我们的处境,认为我们没有扫平那些反贼的能力,只怕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就不光是区区几路关东联军,而是天下群雄的争相攻击了。”
听众人全都一力反对自己稳妥为主的坚守之法,马越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再说。他很清楚,在接连的胜利,又小有挫折之后,西凉军上下都希望取得一常酣畅淋漓的胜利。可他更清楚,如此一来,必然会使他们吃到极大的苦头,只可惜他的话却是没有几个人会相信的,那就只有沉默了。
董璜见马越被众人驳得说不出话来,大感解气,也在旁讥嘲道:“之前马越你便一直强调要守,当真是没有一点豪气。我们西凉战士岂能因为一点挫折和失败就退缩呢?你既然如此害怕敌军,那索xing就回西凉去吧!”
这话他当然也只能是过过嘴瘾,并不可能真让马越就这样被董卓赶回西凉去了。不过这也让不少将领明显察觉到了一些什么,看出董璜和马越间的不对付,从而觉得自己应该与他划清界线才好了。
对此,马越却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在这次战事开始后,就已知道自己已无力主导这场大战的走向,或许很快地,他就会离开中原之地,重新回到西凉,慢慢发展属于自己家的势力了。至于这些董卓部将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他显然并不太当回事,因为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在接下来的战乱之中都将死去。
最终,董卓也没有考虑马越提出的坚守虎牢关的主意,而是决定主动出关迎敌。同时,他还决定亲自率军赶往虎牢关参战,因为他也知道这一战关系到洛阳城最终能否守住,甚至是整个中原局面能否恢复平静,所以他这个做主帅的必须亲临前线了。
而马越,再一次将忙碌起来。随着大战即将展开,他必须为前线准备充足的辎重和粮草。作为以骑兵为主力的西凉军,喂马的草料更是关键里的关键,而洛阳周围又没有足够的草场,马越只得想尽一切手段向西北两个方向调集,忙得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另外,洛阳的搬迁之事也在缓慢地进行当中。身为大汉两百年的都城,洛阳城中有许多的财富需要搬运,这自然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而这些也都由马越来统筹安排,谁叫在董卓心目中他就是一个可以信任的,能够稳固后方的好幕僚呢?
搬财物去洛阳倒也不是太难,但想让在此居住了多年的官员也离开洛阳就显得很是困难了。好在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人权可言,在西凉军用刀枪威胁之下,那些百般不愿的官员们也只得同意踏上西行之路。
正因为有多种事情一起发生,整个洛阳都变得极其混乱,而马越也在百忙之中,趁机做了一件之前就该做的事情——将被他李代桃僵救出来的刘辩这次就混在了一路人马之中,由马越可以信任的几名亲信护送着前往西凉,去见他的父兄了。好在这次也有不少人将被安置到西凉之地,所以刘辩这一行人前往西凉倒也不算突兀。
看着刘辩他们消失在茫茫西向的人群之中,马越终于松了一口气,至少是把一个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给消除了。而跟在他身边的贾诩则依然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仲凌,此番西凉军要与关东联军正面交战,只怕局势对我们将很不利哪。”
“是啊,我曾说过,一旦关东联军内部团结到了一起,这股力量就不是我们这一州的兵力所能抵挡了,即便是大汉军队中最犀利的西凉铁骑。而以如今的情况来看,董公如此决定,就是在逼迫他们团结在一起哪。”马越也叹了口气道。
“本来,只要依我之计,凭着虎牢关的雄峻守他个几个月,那关东联军内部必然生出种种矛盾,或许不用咱们出兵,光是内乱就足以让他们分崩离析了。可现在……在外敌逼近的情况下,他们便是再有矛盾,也必须团结一心,既为破敌,也为自保。”马越又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甘,同时却又有着几许的庆幸。
贾诩听出了他的心事,看了一眼他道:“你似乎也希望西凉军有此一败?”
“董卓生xing残暴,现在只是因为大敌当前才暂时忍耐,所以绝不是适当的君王人选。若是他真能大败关东联军,只怕这天下百姓就要遭殃了。所以,能让他败上这一场也不是一件坏事。”马越压下了声音说道。
“恐怕不光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贾诩却摇头笑道:“你马仲凌可不是个甘居于人下的寻常幕僚,你也想趁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吧?所以在此次对关东军的用兵上,你才没有一力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然,以董公对你的信任,此事未必没有转机。”
马越笑了一下,却也没有否认这一点。这的确是他的一个用心,一旦董卓因为此次主动出击而败了,整个局势就会颠倒过来,董卓的处境必然将非常不妙,想必为了保证自己能控制朝局,他必会将还在西凉的jing锐全数调来中原。这就给了身在西凉的马腾以脱离董卓控制的机会,为了不让父亲错失这个机会,马越已经把信交给带刘辩过去的人了,到时父亲和兄长必然会有所举措。
另外,一旦其他人坚持的做法失败了,那也就映衬出了马越现在的先见之明,他在西凉军将士心目中的地位必然更高。而这也将会为他将来夺取一部分董卓部下的效力而打下基础。所以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马越都是乐见董卓冒险出击的。
“现在,只等虎牢关陷落,然后我们在动乱到来之前退去长安了。”马越如此想道。
但事情的发展却再一次出乎了他的预料,原来以为自己是置身事外,在洛阳将很是安全的。可在董卓出兵之前,却传来了一道调令,着马越随他一道前往虎牢关……
这让马越顿时生出人算不如天算的感觉,他机关算尽,却没有算到董卓会让他也跟随了一同前往虎牢关。这想必是后者对他的信任了,可马越却知道这却使自己也陷入到了一个险境之中,若是虎牢关破,他却该如何自保?
三国之马踏天下 第163章 心生去意
在西凉军为扳回颓势而出兵增援虎牢关时,关东联军却依旧盘桓在阳城一带,并没有趁着胜势,以优势兵力急攻虎牢。这却不是因为他们谨慎,而是因为在联军的内部有着猜忌,各路人马之间无法通力合作,才会出现如此局面。
有孙坚军和鲍信军的前车可鉴,这关东联军内部各路人马更不敢出全力去与敌人厮杀了,因为谁都觉得杀过去的人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已,而损失的却只自己的实力,谁又能如此损己利人,如此无私呢?
对此,作为盟主的袁绍也是毫无解决之法,虽然曾将众人召集一起进行商议,但几次下来都是争吵不休,却难有个定论。即便是身为盟主的他自己也是有着自私打算的,又怎么可能让这些一心想得好处的人做出损害自身的事情呢?
关东联军在阳城一带一待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这时前方的探子已经将进一步的消息传了回来:西凉军援兵已有部分抵达虎牢关,如今那里的兵力已增强到三万多人,足以抵挡住十多万人的强攻猛打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那些各路将领就更没有进取之心了,反正虎牢关一时打不下来,那去前线还有危险,不如就待在阳城一带,看看事情有没有什么变数呢。
这许多人马停留在此,这粮食的消耗自然是极大的,作为联军后勤队伍的主导者,袁术算是最忙碌的一人了。但他对此却没有一点怨言,因为从这其中他可以获取不少的利益,而且一手捏住了几路人马的粮草供应,他感觉自己的权势甚至还在兄长袁绍之上,因为谁都不敢得罪了他这个分配粮食的主官。
对于曾经在众人面前给自己难堪的孙坚,袁术可是怀恨在心的。这一回,他总算是找到了修理对方的好法子,就经常以各种理由拖延交付给孙坚军的粮草,他这是存心要将孙坚军从联军里赶出去了,反正这一路人马也已折损过半,有他也不多了。
对此,孙坚几番寻袁术和袁绍讨说法,却被这两兄弟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其实对孙坚军来说粮食上的克扣还能忍受,可这药品上的缺少却是致命的。因为前番夺取阳城的战斗,使孙坚军不但折损了近四千人马,而且还有近千人是受了轻重伤的。这些人现在最需要的便是养伤用药,可袁术为了削弱孙坚军实力,连药品都不肯如数发放,这使得不少孙坚军中受伤重的兵士饱受折磨,其中有一些更已因此丧了命。
眼见得身边兄弟因伤辗转呻吟,因为粮食的短缺而面有饥se,孙坚也是心中悲愤不已。终于在四月中旬这一天,因为麾下将领的劝说,使孙坚有了决断。
“将军,他们这是想把我们往死了逼,然后再想法吞并了我们哪。如今这些所谓的联军将领根本没有去与西凉军一战的勇气,却只知道在内里争权夺利,互相算计,我们若是再这样跟他们一起厮混,只怕也就离灭亡不远了。”大将程普说道。
“是啊主公,我们不是怕死,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若是在与西凉军作战的时候战死,我黄盖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要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盟友的背弃和暗算而死,我黄盖和众多兄弟就死不暝目了。”大将黄盖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之前一番战斗后失踪,后来才带了一部分人马回来的韩当也支持两个兄弟的意思:“不错将军,我们再不能继续留在此地了。如今我军将士普遍都心怀怨气,若是继续留在此处,只怕有些人便会生出背离之心,甚至是出逃了。”
孙坚见手下三员大将都如此说话,本就有的离去之心就更坚决了:“你们说得不错,我们在此确实无益。其实我留在此地并不是因为这个所谓的联军,而是希望能亲手为祖兄弟报仇!当ri他为了掩护我而被西凉人所杀,我实在很想杀了那叫吕布的贼子为他报仇哪!”
“主公,报仇之事不必急于一时。以如今的情况来看,这支联军是不可能战胜如狼似虎,却团结一心的西凉军的,我们又何必再陪着他们损兵折将呢?”
“而且,我并不认为我们这么多兄弟的死全要怪在那些西凉军身上。若是当ri已进了城的其他数路人马能及时跟近,在我们遭到伏击时出现的话,我们根本不会折损这许多人马,祖兄弟也不会因此丧命了。所以真论起来,其实这几路人马也是害死我们这许多人的凶手之一!”韩当随即又道,对于祖茂之死他觉得自己的责任最重,若不是他因为战乱离开了孙坚之侧,或许祖茂就不用行此下策了,所以他也对那些人最是敌视。
“你们说的不错,我确实过于焦急了,那这就传令下去,一等到下批粮草运来之后,我们便离开这里,回长沙去!”孙坚终于作了决定,他也不想再与那些各怀私心的人同处一起,勾心斗角了。
正当孙坚下了这道命令之后,却有一名军卒来报:“将军,有一群自称是曹cao部的人马运了一些粮草和草药过来,他们为首的将领说要与你一见。”
“曹cao?曹孟德?他来这里做什么?”孙坚听到禀报后略感诧异,但还是点头,让人将来者迎进来。毕竟对方带了粮草和药来,这些正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
曹cao在夏侯惇的陪同下走进孙坚军营,双眼所见都是身上裹着伤布的伤军,这些人一个个都木无表情地看着面前一块地,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当看到这些后,曹cao的心里大感沉重:“这些都是为了夺下这阳城而做出牺牲的勇士哪,如今却被人弃于一旁。袁绍他就真不明白这么做对军心士气的打击么?如此下去,我们凭的什么与西凉军再战,只怕就是真出兵到了虎牢关下,以如今各军之间的猜忌,也很难与之为敌了。”
“多谢曹兄给我们送来粮草和药草,在下多谢了!”这时,孙坚已闻讯赶了出来,正看到曹cao在观察四周情况,便上前抱拳致谢道。
“孙兄何必如此客气,真要说感谢的该是如cao这样的人才对哪。这阳城是你麾下的将士们用xing命和鲜血换来的,可如今他们却……说来实在是惭愧哪。”曹cao却沉重地说道:“今ri我命人将军中一部分粮草和草药运来,希望能解贵军之难。”
“多谢!”这次孙坚的致谢却显得更加的郑重了,这是对一个理解自己的人的尊重。
曹cao叹了口气,正待离开,突然看到几名xing急的孙坚军士兵在收拾着行囊,他的眉毛忍不住就拧了起来:“孙将军,这是……”
孙坚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心里也是一紧:“这……”在这个刚送粮食和草药来的人跟前,他实在不想说谎来遮掩什么,所以迟疑了一下。
“可是孙将军有意离开?”曹cao面se顿时一变,多疑善谋的他立刻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随即郑重地道:“孙将军,你万万不可如此做哪!”
“哦,这却是为何?”孙坚见对方已看破自己的意图便也不再隐瞒否认:“我军如今的情况你也是看到的,若不离开,这些将士恐怕就……”
“他们对贵军的不公待遇我现在都已看明了,由我联合一些人去与盟主分说,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但还请将军以大局为重,莫要轻言离开!”曹cao拱手施礼道。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孙坚率军离开,必然会生出连锁效应,或许很快地就会有第二路,第三路人马因不同的原因离开,到那时这支伐董联军就彻底散了。他可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才会一力挽留孙坚
当然,他也清楚只是这个原因未必能说服孙坚留下,便又说道:“孙将军,我这么说也是为了你自身考虑。一旦你就这样离开,那便是背信之人,只要这里几路人马将事情宣扬出去,将军你的威名只怕就再难保全了。而且,如今你麾下将士伤亡又如此之众,一旦落人把柄,必然会有觊觎你长沙之地人出兵攻打,到那时候,孙将军你和麾下众人的处境可就十分不妙了。所以,还请将军三思后行,莫要因为一时意气就做出无法挽回的错事来哪。”
听他这么一说,原来已拿定主意的孙坚也再次动摇了,他也觉得曹cao的话有一定道理。只怕自己这一走,临阵脱逃的恶名就要跟随自己一生了,这实在不是孙坚希望看到的结局。
“如果孙将军还信得过我,曹cao愿意去和袁盟主说明一切。我们在这里也等得太久了,是该继续西进了。还请将军再等上几ri,再作定夺如何?”曹cao看孙坚犹豫难决,就再一次提出自己会去与袁绍斡旋。
最终,孙坚被曹cao的话语打动:“那就一切都仰仗孟德兄了。”
“定不负所托!”曹cao也郑重地道,他知道这一回,必须找袁绍这个昔ri的好友好好谈一谈了。
三国之马踏天下 第164章 游说出兵
自孙坚军营出来之后,曹cao便径直往盟主袁绍的中军大帐而去。这时随在他身后的夏侯惇便忍不住开口了:“孟德,你真以为凭你的一番话就能打动袁本初,让他答应出兵么?”
“我只有五六成的把握,但事到如今,就是只有三分把握,我也要试着去说服他了。”一面脚步不停,曹cao一面说道:“他袁家可还有不少人被困洛阳呢,他袁本初就算不为朝廷,为天下百姓考虑,也当为自己家人考虑的。”
其实曹cao还是有些小看袁绍的志向和心胸了,事实上他也是很想立刻对西凉军用兵的,这不光是因为他的族人在洛阳朝不保夕,更是为了他自身的将来作考量。所以当他听曹cao用很是不满和不快的语气说出要他尽快出兵之后,便苦笑了起来:“孟德,你当是我不想出兵么?我是出不了兵,才会如此迁延的。”
“出不了兵……”曹cao皱起了眉头,却是已经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了。
袁绍似乎是怕曹cao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又或是为了一吐心中块垒,便又道:“你道我这个盟主真有极大的权力?不,事实上我这个盟主也就是个虚名罢了,这十多万大军我真能支使得动的,也就自己那两万许人马而已。其他的,便是我兄弟袁术的兵马,只要他不肯冒险出兵,我这个作盟主的也难以调动分毫!
“我能坐上盟主之位,固然有我袁家四世三公的声望因素,可究其根本,还是那些人不愿意担当而已。他们很清楚这个位子坐上了便成西凉军的死敌,若讨伐之事不成,他们或许还能有改弦易辙,自保的可能,而我这个盟主……嘿,却只能和西凉人以死相拼了。
“正因为他们都对此留了后路,所以在对西凉人用兵时才不尽全力,不然区区一座阳城岂能一挡就挡我大军数月之久?至于虎牢关,也不是我不肯发兵,实在是他们几路人马担心去了后难以全身而退,才会一直拖延不去。”
曹cao静静地听袁绍将话说完,虽然面上很以为然地点了头,心里却在冷笑:“若你没有私心,又怎会被他们所摆布呢?只要你这个做盟主的率先出击,这些联军各路人马又岂会不动?他们就不怕被天下人耻笑,让麾下将士心寒么?说到底,这都是你自己不肯冒险,只想他人牺牲才有的后果。现在孙坚的惨状正是让众人不敢再轻言战事的根源所在!”
心里对袁绍的自私很是鄙薄,但曹cao面上却还是苦口劝道:“本初兄,若是长此下去,被天下人耻笑还是小事,麾下将士心寒意冷就是大事了。我们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西凉军就会出兵反击,到那时我们陷入被动,你这盟主的责任可就更重了。
“还有,你可知道我刚自孙文台处而来,他军中多有离去之言,若我们再不做出一些改变,只怕他便要带人离开了。而他一走,势必引发更大的矛盾,到时人心涣散,我们便是想再与西凉军一战都不可得了。还请本初兄你为大局考虑,莫要做出贻笑后人的决定哪。”
“什么?他孙坚真要带人退出联军?”听曹cao这么一说,袁绍的表情才变得凝重起来。他当然知道孙坚要是做出此事后果有多严重,这将是对整个本就涣散的关东联军的致命一击,他自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真个发生了:“这……这却如何是好?”
“我之前已经劝了他,所以暂时他们是不会离开的。但是,若我们再继续拖延,再加上袁公路克扣他军队粮草辎重的事情继续发生的话,只怕谁也无法阻止他离开的决心了。所以,还请本初兄尽快动兵吧。”曹cao又借此劝道。
袁绍对于自己兄弟做手脚克扣粮草的事情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但现在却只能装作一副首次听说此事的模样,惊道:“袁公路竟还做出过这样的事情?这当真是岂有此理!孙文台部为了夺取阳城损兵折将,现在却连基本的保障都无法达成,这确实太过分了,我一定会追究此事的。”
随即,他又苦起了脸来:“不过要对虎牢关进军,却也不是我这个盟主能做得了主的,必须要有几路人马肯听从调遣,才能出兵哪。这个,却该如何是好?”
曹cao在决心来说服袁绍前已经有了打算,便道:“此事就由我来做吧。cao也同各路人马一样,是靠着麾下人马才能有今ri地位的,由我来劝说他们,效果或许能好一些。”
“那绍就在此静候佳音了。只要孟德你能说服三路以上的人马肯出兵虎牢,我便有足够的理由令大军西进了!”袁绍当即拍板说道。
“在下必竭力而为!”曹cao拱手之后,便离开了。看着曹cao离开的背影,袁绍的眼中闪过几分莫名的光芒,似乎在算计着些什么。
??????????
因为关东联军之前夺下了阳城,使他们的声势比之前更大了几分,所以前不久又有两三路人马赶来加盟,其中冀州公孙瓒便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路诸侯,麾下有人马两万余人,而且因为其在北方势力极大,与他一同前来的几路诸侯都以其马首是瞻,曹cao就决定由此人入手,从而改变眼下这个拖延的局面。
当听说曹cao来访,公孙瓒便命其弟公孙范将他带进了自己的帅帐之中。这公孙瓒四十多岁的年纪,长得威风凛凛,和有些矮小的曹cao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对这个曾经受先帝信任的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曹cao,他却也不敢轻视,笑着拱手道:“曹孟德突然造访,不知是所为何事哪。”
曹cao忙还了一礼,也不说什么客气话,单刀直入:“在下此来,是来搭救公孙将军的。”
“搭救?公孙瓒有什么危险,竟让孟德你来救我?”公孙瓒很不以为然地笑道。他也是饱读诗书的儒将,也知道古时候有一些纵横之士最喜欢以大言唬人,便觉得曹cao也是想用这种大话来吓自己,从而好获得利益了。
曹cao笑了一下,坐到下首后才道:“是与不是,将军听我将话说完自然明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