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官路无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沧海而立
曾家辉认同这一点,“两百万对于某些人来讲,钱是小数。可对于一个基金会而言,那也是公款,应该追查。你继续说!”
“第四个线索:我建议查一查青基会发行的电话卡、纪念邮票、奥运火炬纪念封、足球义赛、希望工程义演以及几家银行发起的代收希望工程捐款的情况。希望工程实施这么多年来,除了公开账户之外,与之并行的、随开随停的、不被审计的账户,多达十个以上。邹小达曾指示我们:要保证这些帐户里始终有充足的资金。原因是因为我们“公关”的费用太高了,审计时一定不好看,会遇到很多麻烦。这一点,过去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曾经提出过质疑。”
“哦?”曾家辉认真的随着陆俊生的说明,思考并提出了问题,“那最后怎么过关的?”
陆俊生淡淡的一笑,“还能怎么过关?审计过后,邹小达对财务部发了一通火,责问我们怎么搞的,怎么能让审计署审计出这些丢人的问题,然后他下达命令说:以后审计部门再来审计,不许把矛盾上交,一定要提前消灭在财务部。那一次他最后自己搞定的,怎么做的不知道,反正审计报告最后没有提及。后来的几次审计,财务部的人就只好想尽办法,千方百计不让审计人员查出问题……。”
曾家辉不解的道:“这只是一个问题,线索在哪里呢?”
陆俊生抬眼看了一下曾副书记,真是挺佩服的,他原本说到这儿故意一停,没想到这曾副书记的思维还真是快,立即就提出了关键所在,他确实还没指明线索在哪里。





官路无疆 944 旁轻侧重
官路无疆 - 944 旁轻侧重
陆俊生对这一线索的具体阐述是:邹小达曾把希望工程的某些投资收益“分流”出来,比如对单项投资过程中的一些收益,这个项目收益几十万、那个项目获得一两百万,虽然从总体上看,这些投资项目收益与此前的巨大投资不可相提并论,但只要有了收益,邹小达并不着急着给希望工程的救助还债,而是首先设法把收益打入基金会不公开的帐户,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公开开支的帐户。但是,财务凭证会留下证据!而且,从国家有关规定看,这些投资收益的每一分钱都应该属于希望工程而不属于青基会。
“你这个观点是对的,规定也确实很明确。”
“第五个线索,投资不仅违规,而且有违法嫌疑。例如假投资、真买房,挪用希望工程善款数百万给青基会职工购买宿舍,少数领导人个人买房就不用说了。又例如,邹小达等人利用美元捐款去欧洲旅游,又用希望工程的增值收入采用不入账方法弥补窟窿。还有,希望工程纪念币的收入不入帐,且数额巨大……这些都有凭证可查的。”
曾家辉听完之后,盯着陆俊生手上那一份资料,“你应该是早作了准备的吧?”
陆俊生点头,“是的,当我开始揭发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了。”
“那你为什么上次谈话的时候不交给我呢?”
“我不知道这还需要拖多许,如果早交出来,一转到邹小达的手上,他又会想法堵住这些查证的路径了。”
陆俊生直言不讳的说道。
曾家辉对这一点倒是表示理解,谁都不希望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线索,因为一拿出来,突然又转到了当事人手上,线索断了,揭发者就永远只能成为被抨击者、受害者。他微微一笑,“那你现在打算交给我么?”
“当然。”陆俊生坦言道:“我这段时间对曾书记过去在地方上的工作做过了解,知道你的为人,也相信你现在分管这一块的工作,一定会查一个水落石出的。所以,我今天还就带上了这份材料,没想到曾书记竟然问的就是这个,我不但要交给你,还会为提供的线索担当风险与责任,我豁出去了。”
陆俊生说完,还在材料上签注了大名,然后才交给了曾家辉。
曾家辉接过来认真的看了一遍,然后连同自己起草的请示,又从抽屉里拿了一个团中央的信封,在上面写下了团中央第一书记的姓名,并标注了“涉密”字样,这才叫进自己的秘书人员,让他立即将这份材料送交第一书记。
他需要的是通过一把手转交某分管首长,这样才有望让审计署进驻。
办理了这一切,陆俊生已然觉得是应该告辞了,可他刚起身,曾家辉却是叫住了他,“陆部长,再坐一会儿,咱们聊一下别的情况。”
他掏出烟来,给陆俊生散了一根。
陆俊生一边点烟,一边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曾书记,其实你不应该叫我什么陆部长,一方面是在领导面前,我以前的这个部长算不了什么;另一方面,我早就提交了辞职报告,现在也没有上班了……”
曾家辉微笑道:“我正要跟你聊聊这事呢。”
“唉。”陆俊生一叹,“这已经没什么好聊的了,对于的个人情况,随着我的举报,已经有许多媒体问过也报道过。”
曾家辉摇头道:“要是媒体怎么说就全信,那还用调查了解什么?你这举报也早就应该尘埃落定了。不管你以前说没说过,也不管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我只想亲自了解一下你的相关情况,陆部长难道不能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吗?”
“嗨,曾书记说重了。领导要问,我一定扎实报告。”
“呵呵!”
曾家辉笑着连吸了两口烟,才慢慢的问道:“邹小达这个人,你过去是怎么看的?”
陆俊生沉吟了一下,客观的道:“我是青基会的首批工作人员,也算元老级的干部,我毫不隐晦的说曾经很佩服邹小达,甚至对他很臣服。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青基会许多人都认为邹小达聪明,有才气,在基金会内部,他的能力、气魄和口才确实高人一筹。”
曾家辉点头,我算看出来了,“其实邹小达原本也是很器重你的,对吧?”
“是的,曾一度很器重。”
“据我的了解,财务部的几位老同志,原来都曾经是你的领导,但你却后来居上,成了财务部负责人,邹小达是因为什么而对你的器重?”
陆俊生抽了一口烟,思绪似乎又回到了多年以前,慢条斯理的道:“主要是邹小达的违规投资不断出现麻烦,为堵上投资失败所造成的窟窿,他需要不停的平帐,可每当他在小范围会议上说出自己的妙想时,财务部的领导总是跟不上他的思路。这让一向脾气还算好的邹小达大为光火,往往在会上就大骂,嫌财务部的老同志反应慢,拍桌子都是经常的事。结果几年时间下来,我因为几个建议受到他的采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被任命为财务部副部长,当时还调走了部长,让部长一职空缺。”
曾家辉不时的插入话,“你是副部长主持工作,当时什么感觉?”
“不坐不知道,一坐才明白,以前几位部长级领导从邹小达那里开会回来为什么会抓耳挠腮、不知所措……。虽然我是青基会财务部的老员工,但作为一般会计,上去之前,希望工程的许多投资内幕我并不了解。一开始,我总认为邹小达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他常说:希望工程要在全国各类基金会中做成最大的,给其他基金会趟出一条路子来,国家政策过去已被不断突破,今后还会被突破,我们要有开风气之先的勇气,所以不能只是存款、买国债,要敢于拿着捐款结余去投资……老实说,刚开始听到这些话,真让我有些热血沸腾。”
“怀着激情上任的?”




官路无疆 945 寻根究底
官路无疆 - 945 寻根究底
“算是吧,新官上任,开始也算按规矩办事。一上去我就用半年时间,一点一点把账目彻底查了一遍。结果发现,希望工程在邹小达的把持下,不仅投资数额大,涉及领域宽,而且投资管理混乱,损失惨重,导致善款很难收回。举个例子,我们把几十万、几百万的捐款挪用了拿去投资,可财务部竟然连一套完整的投资协议书都没有,这主要是规避因为投资亏损的账,做平后曾经投资的那个亏损项目就算消失了!”
“你就是从这个时候发现的问题?”
曾家辉一边听一边发问。
陆俊生点头,“是的。还有部分投资从财务凭证上看,大笔资金是被拨划到某一单位了,可你打电话过去问,人家说那笔钱来之后又按照你们领导的指示立刻被划走了,等于不知去向。比如我们财务凭证显示希望工程曾投资八百万给某公司建什么基地,等我们去公司追问投资情况时,人家却说转来的八百万投资款,你们领导早已转走了一百万。后来发现,这笔钱慢慢一笔一笔的全划走了。”
“不知去向了?”
“是啊,人家公司划到了什么地方,我们基金会不能查啊,因为领导这边不让查嘛。”
“那你当时怎么想这事儿?”
“当时,经过清理之后。我还是满怀激情、傻乎乎的提出一项大胆建议:全面整顿青基会的投资项目,彻底清账。但是,这个建设邹小达是坚决不同意,让我有点出乎意外!”
“哦。”
曾家辉没再就这个问题多说什么,转换了一个话题,“不会是因为这个建议的出乎意料,就让你暗下离开的决心吧?换言之,也就像媒体对你的询问:你为什么要离开青基会?”
陆俊生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才慢慢的答道:“导致最后我下决心提出离开的,不是一件两件事,而是几件事:首先是良心不安。为了催款,各地青基会财务部甚至秘书长常常会打来长途电话,一是要找邹小达,二是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相关领导,三是直接找到财务部,希望财务部尽快把希望工程的救助款、建校款拨下去。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指标、又有了名额,知道捐款已经到达我们的账户,而且他们还会告诉我说邹秘书长已经说过,他没有没意见,早就通知财务部尽快把款拨下去了。责任完全推到财务部来了,转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财务部掐住了,是财务部还没办好。可基层的同志们哪里知道,不是财务部趁机刁难不拨款,实在是青基会的账户上没钱,真的没钱!但你又不能捅出去,我总不能说:对不起了,捐款早让邹秘书长全拿去投资了,暂时收不回来,你们只能再等等……。我那时要是这么实话实说,邹小达还不把我往死里整?”
“你首先不是心里不安,而应该是痛苦。”
陆俊生点头,道:“痛苦,真的是痛苦。什么东北、西部这些贫困省市的基金会秘书长有时言辞恳切,说希望小学的工程建设有周期,冬季开工困难,错过了开工期,一等就是一年,请求我们财务部务必于某月某日之前把款拨下去,听人家这样恳求,我是束手无策啊,既不能说实话,也没钱拨下去,只能编个谎话:我争取尽快给你们拨下去。怎么尽快?这一尽快就不知拖到猴年马月去了,这得看账户上有没有钱才能决定啊!这是我担任希望工程财务部负责人之后的最大难处。刚开始,我还一边忍受一边期盼,盼望邹小达的投资能够有收益,有回报,能够及时填平帐户。可到了后来,我已完全不抱幻想了,再也不忍心去接人家的催款电话了。坦率的讲,做普通会计,肩上没那么多压力;等邹小达真的提拔了我,我才感觉这副部长主持工作的差事,根本没法干。”
“不是没法干,是没法正常干。”
曾家辉总在陆俊生的话中插上那么一两句话,既算是安慰,也算是为了营造谈话的良好氛围,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其中更多的内情。
分管领导不同于审查组长,他需要的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今后管理上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有资可鉴那才是重点。
“第二件事,很少有人知道,募集、管理希望工程巨额捐款的青基会财务部,却无权管理本基金会的所有财务往来。青基会的账户比较多,不少账目往来根本就不归财务管。例如,基金部负责捐款的保值、增值,负责希望工程基金的投资运作,基金部直接归邹小达管,除非投资失败了要平帐,他才会来找财务部。基金会办公室也有自己的单独账本,有保险柜,那是邹小达的小金库,凡不便在财务计账的收与支,都由邹小达批准,由办公室主任单独负责。第三件事,就是有一次我发现基金部部长拿了基金会的钱去炒股,而且帐目存在问题,于是我专门写了书面报告,建议邹小达授权财务部把炒股一事好好查查。可结果呢,邹小达不但不支持,反而把我臭骂一顿。消息传到基金部,人家是指桑骂槐的骂我一两年。这件事,终于促使我正式想到了调离基金会。第四件事,邹小达等人用捐款悄悄给几位领导买房的事,是后来才暴露出来的。另外,邹小达和刚从大学毕业分到我们单位的女员工搞婚外恋,结果闹得人家寻死觅活自杀未遂的事也发生了。女员工在京城没有家人,结果邹小达只好动员和组织青基会的几名职工去医院轮流陪护、看望和劝慰,我也被叫去了,我听这位女员工诉说了的许多事,这让邹小达在我心中的形象慢慢发生了转变,很失望啊。第五件事,我也听到了许多忠告,一些过去在财务部负责的同志或者一些朋友一再提醒我,让我小心,说邹小达的有些做法迟早要出大事,让我不要陷进去!这些话不用提醒,我也能判断出来,如果自己不想跟着出事,唯有离开啊。”




官路无疆 946 说教引导
官路无疆 - 946 说教引导
“邹小达挽留过你吗?”
曾家辉问道。
陆俊生点头,道:“我最先提出调离的时候,邹小达挽留我了,甚至许愿给我提拔、配备专车,可我也琢磨:你越是这样,我越不敢留下来。可他偏偏不放行,就这样,后来我干脆打了辞职报告,可他还偏偏不批准,我没法,只好不上班了,也不拿工资。”
“嗯,如此一来,你不想在这儿干,他又不放你走,陷入了工作上的困境?”
“确实是这个状况。”
“你也因此开始悄悄地抵制邹小达的错误做法。因而写了一些书面材料?”
陆俊生认真的承认,“写过,还不在少数。”
曾家辉点头道:“我查了一下,团中央收到的曾有三份:一是你曾撰写递交书面报告,报告显示了你和负责投资工作的基金部负责人产生严重分歧,你反对在希望工程基金部负责人在追讨债务过程中直接在接受投资的单位报销差旅费、并以差旅费冲抵投资收益。邹小达还曾经在这个报告上作过说明。二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希望工程的审计报告表示,你在青基会工作期间不得不按照邹小达的要求,做了一些平帐、冲账的具体工作,你私下向审计人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正因为你私下提供了相关证据,审计师才能够白纸黑字把这些批评内容写在了当年的审计报告上。三是你对这些工作上的牢骚,还在一本公开发行的书里有明确表述。这本书的作者采访青基会的有关中层干部,你公开表示了自己的某种不满。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份审计报告和这些牢骚话,邹小达才更坚定地把你打入了另类。是这样的吗?”
陆俊生愕然的道:“曾书记,您对这些情况是怎么知道的,而且知道得这么详细。”
“看报纸和杂志啊。我对这些不敢确信,也因此才找你好好聊聊,想求得验证嘛。”
曾家辉诚恳的直言相告,任何道听途说,他都不敢私下定论,哪怕是公开媒体报道过的,他都需要找当事人问一问清楚,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确实如您所说,还不仅仅是这样……”
曾家辉听了陆俊生的补充汇报之后,才问了另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直到写了辞职报告之后才站出来揭发呢?”
对这一点,陆俊生有些汗颜的道:“没写辞职报告之前,我确实没有勇气去揭发。但没有上班之后,我就开始四处打听,看怎样才能举报、扳倒这个**分子。可所有的朋友都劝我打消检举揭发的念头。我曾找过一位非常要好的权威朋友,他听我简单一说,立即摇头表示:你太天真了,我的傻兄弟!邹小达是全国政协委员,你怎么能够扳倒他。他的神通太大了,希望工程的名气太响了,你要真检举揭发,最后的结果估计是邹小达不倒,你的下场则可能会很惨,这叫孙猴子再厉害,终究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哦。”
曾家辉若有所思的点头,“可你还是开始了自己的揭发之路。”
陆俊生继续接了下去,说道:“我又找到一些部门,结果听说全国举报**案件的人很多,但有关部门最终能够受理的不过是一小部分,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我一听就没敢动。邹小达实在是太能狡辩了。我估计一般的审计和办案人员,如果不是像我这样亲自经历过那些冲帐、平帐的财务人员,很难搞清楚邹小达**案究竟是怎么发生、又是怎样被掩盖起来的。邹小达只要一狡辩,我估计办案人员就会被蒙蔽了,甚至还可能把责任推到我这个财务部的负责人身上。”
“那你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没有,那就是你在青基会工作期间,你自己本身做没做过错事?”
“我必须承认,在青基会我也肯定做过错事。例如6年前香港那个周刊不实报道之后,我奉命给他们发送有关材料,但就在传真《审计报告》时,邹小达还命令我把最后一页的上半部分传过去,而把下半部分的投资项目列表用没有字的白纸遮盖起来,不让周刊以及我们自己在香港聘请的律师发现……记得那时财务部还有人曾开玩笑说:老陆,你手中掌握的材料如果偷偷卖给这家媒体,估计可以卖个几十上百万港币吧。但那时的我,还一心一意要保护邹小达呢。人都有弱点,我也不例外,还请曾书记批评。”
听了这样的自白,曾家辉一笑,“我能批评你什么?你都写了辞职报告了。不过,是非功过,那得查清情况之后,由有关部门认定,任何个人说了都不算。”
“谢谢曾书记的宽宏大量。”
“你从对青基会的不当,转向了对邹小达个人问题的反应。而且在举报材料上还说了,他借助了某个别首长的名义,这方面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陆俊生喝了一口茶,润了一下喉咙,“这个好说清楚,而且有事例为证。我向香港一家报社举报邹小达**问题后,这家报社的记者曾打电话到京城,向青基会求证是否挪用巨额捐款去投资?当天晚上,邹小达即派出基金会海外与台港澳合作中心专人飞往香港,向报社方面提供了必要的解释,这解释中就提到了某位首长。”
“哦,他怎么解释的?”
“大概有三点:首先是说拉大旗做虎皮,称这与派系争斗有关,说是某些人要借希望工程整某位首长,建议报社不要介入。其次,解释说邹小达是国内民间领袖,是因为有人不服气而故意整他。第三则是介绍了一则内部消息,说是有人举报邹小达,但中纪委派人调查后已经得出结论,称其除了生活作风上有缺点之外,邹小达并无经济问题。这样的解释自然是得到了邹小达的授意。”
曾家辉不置可否,只是问道:“那你怎么看这些解释?”




官路无疆 947 如何作为
官路无疆 - 947 如何作为
陆俊生鼻子中轻哼了一声,同“这种解释肯定站不住脚。一方面,我在举报邹小达**案的过程中,有幸认识了中央这位首长的亲戚,通过他深入的了解过,这位首长同志要求自己、家人、亲戚和下属非常严格;在反**的问题上,这位首长毫不含糊;任何人打着他的旗号搞**,他都要求必须揭穿;如果有人打着派系争斗的旗号,他一再强调必须严惩,而且有过实证例子。另一方面,说什么派人前往青基会调查的,根本不是中纪委,而是团中央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而且解释还隐瞒了一条重要信息,即:有关部门已经明确指出,在查清邹小达的经济问题之前,他不能出国。而我从中纪委得到的一个数据是:近年领导干部**案件中查出有情人、小蜜的,占全部**案的八成以上。因此,我建议顺着邹小达生活作风有问题这一线索继续查下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曾家辉听得一笑,这陆俊生还很会与时俱进,竟然想着从这方面着手,不过也是对的,“那如果我这个分管领导把你这话汇报上去,怎么查?你能提供一点可靠的线索么?”
陆俊生对这个似乎胸有成竹,道:“线索多着呢。邹小达在青基会内就有情人,而且这件事在单位内闹得人人皆知。我前面提过,她自杀未遂呢。邹小达的这个情人是80后,进入我们单位工作后,这位年轻女性对邹小达很投入,因为邹小达不愿离婚,她才曾试图自杀。又因为这位女青年的父母不在京城,因此自杀未遂送医院后,邹小达便要青基会职工,包括我在内前往医院轮流看护劝慰。后来,事情闹大了,这位女士离职前往美国学习,邹小达几次还前往美国探望过她。这名女性的出国费用,怎么来的,完全可以猜想到一点什么?也因为这事的“把柄”被邹小达的夫人抓在手里,因此邹小达的夫人经常到单位里来找邹小达吵闹。邹小达无奈,有时便恳请我们这些职工帮他挡驾。后来二人闹出要离婚,邹小达还曾私下里问过我:我老婆说如果我敢和她离婚,她就要揭发我,你说她这是吓唬我呢,还是当真?”
“你倒是会推理,可任何事都要讲证据的。”
“当然,线索嘛?通过线索才能找证据啊。邹小达等青基会负责人还有一个习惯:喜欢去歌厅,而且喜欢找人陪。在京城是这样,出了京城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为掩人耳目,邹小达有时也会叫上本单位女职工或未婚男青年陪着去,当然,找来人之后,邹小达会把我们这些下属支到另外的包房里去。这绝不是一次、两次的偶然事,而是一种习惯。付的小费,全部开成餐费,用希望工程工作经费予以报销。这个可是我经手过的。青基会活动多、聚餐多,邹小达自己更是经常到外地检查工作…….”
1...261262263264265...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