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传令下去,让全军改变方向,直接去与宋军决战。”
本来要去西路的耶律休哥突然就直接朝着赵惟吉来了。
……
“将军,斥候回报,说契丹军队突然就改变方向直接朝我们来了。”此时说话的人正是呼延赞。
原来在整编队伍的时候,赵惟吉就在军中发现了这个此时正被埋没的人才,于是他果断的便把呼延赞带到了身边。
至于米信,他被留在了蔚州了,曹彬更是直接被赵光义召回京师去问罪了。
“还有多远?”赵惟吉问到。
“最多还有一百里。”
“行,让后军去扎营吧。然后找上赵信,李继光,带上前军我们去前面列阵准备迎敌。”
此时赵惟吉与耶律休哥的军队即将决战的地方正是涿鹿古战场,听到士兵报告地名的时候赵惟吉也不禁自嘲的笑了笑,没想到能在轩辕黄帝与蚩尤决战之地一会辽国于越耶律休哥。
……
“看来他们也已经知道我们的存在了,传令下去,准备决战吧。”这边的耶律休哥自然也探清了赵惟吉部队的所在,这边也开始咳决战的准备了。
……
两边的大军很快就在涿鹿碰面了。
辽军这边以骑兵为主,士气正旺。
宋军这边以步兵为主,虽然其他的士兵士气有些低落,但是此时作为主力的镇州兵还是保持着旺盛的士气,毕竟现在也只有他们还没打过败仗。
两军就这样列好阵势开始了对持。
刚开始谁有不敢轻举妄动,赵惟吉是因为反正撒星阵防守强过进攻,你不懂我也就不懂,反正耗着也是磨损你的士气。
耶律休哥按兵不动的原因则是,他的部下已经吃过两次亏了,他在没有确实把握的时候也不太想贸然出击。
两军就这样对望了有半个时辰。
紧接着,契丹军动了。
耶律休哥也知道这样耗着不是个办法,于是便派了一部分契丹士兵进行先行试探。
看到契丹军终于动了以后,宋军这边便开始正常的运转起了撒星阵。
然后耶律休哥便看到己方的部队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所有的力道整个都被这撒星阵吞没了。
宋军的撒星阵就如同一个太极高手一样,一交手就把你的力道整个就卸了去。
“为什么要分兵呢?”耶律休哥身旁的将领不解的问。
“不是他们想要分兵,而是宋军迫使他们分兵。”说着耶律休哥朝着宋军后方的弓弩阵营一指。“看到后方的强弓硬弩没有,只要咱们的骑兵无视这阵型直接冲过去的话,将会直接遭到宋朝弓弩的残酷打击,他们新式弓弩的威力你又不是没见过。”
那位将领看了一眼宋军的弓弩方阵,然后咽了咽口水点了下头。
“还有,如果我军的骑兵不考虑这些散兵直接越过他们的话,他们一旦在我军后方集结,那么这他们和大部队的联系将彻底被切断。对面这个赵惟吉真是个能人啊,怪不得耶律莫如此重视他。”
“那怎么办啊,我军前去试探的部队已经快被剿灭干净了。”
“暂时没办法,这个阵势的破绽我暂时看不出来,而且他们手上的那管竹筒好像对咱们的骑兵威胁很大。”
就在耶律休哥还在分析局势的时候,契丹军的先头部队基本上已经被绞杀的差不多了。
这回赵惟吉让李继光和呼延赞各带一支骑兵部队在阵中形成了“双打野”的状况。
虽然是第一次在实战中参与撒星阵的运作,但是呼延赞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的不适应,反而与李继光有着相当的默契,很快的便将契丹骑兵给击杀干净了。
“这呼延赞如此神勇为何会被一直埋没着?”赵信看到呼延赞的表现忍不住的赞叹到。
“都是制度的问题啊,这等勇将本来早就应该脱颖而出的,但是长期的更戍让他更本没找到合适的定位。”赵惟吉在向赵信解释的同时也为更多向呼延赞一般得不到出头的军士感到惋惜。
“契丹又有新的部队投入战场了?”就在这个时候赵信看到了远方战场上有了新的变化。
“添油战术?耶律休哥好歹也是辽国于越不应该放这样的错误啊。”看到战场上新的变化赵惟吉十分的不解。
原来就在这一批契丹士兵即将被完全吞没的时候耶律休哥又派来一部契丹骑兵加入了战场。
没错就是只有一部,这种添油战术在兵家里一直是大忌,赵惟吉更本不明白耶律休哥想干嘛。
不仅是他不明白,耶律休哥手下的副将也不明白。
“于越这是为什么?”
“我自然有我的考虑,照做便是。”此时的耶律休哥好像看出来什么,但是没法和部下细解释,只能武断一些,让部下照做便是了。
这一部骑兵进入阵中自然也照例被宋军“照顾”的很周到,虽然因为突火枪的消耗对付骑兵稍微有些吃力了,但是依靠着“双打野”殷勤的游走还是将这一部人马也吃了下去。
“在派一部进去,我已经快找到对付这个阵势的办法了。”耶律休哥又让部下继续投入着兵力。
没办法的部下只能硬着头皮再投入一部人马进去。
但是此时再进入阵中的人马被消灭的速度已经大大的减缓了,虽然最后还是被尽数击杀在阵中,但是明眼人都能看见这撒星阵的效率已经下降了。
“好的,我已经知道怎么对付这阵势了,今天先收兵,明天再来。”
摸不着头脑的部下只能鸣金收兵,看于越明天能拿出什么办法对付这怪阵。
看到契丹收兵,宋军这边也没有做出任何追击的动作,因为他们此时已经没有能力进行任何的追击。
镇州兵和禁军此时已经累得够呛了,其他的士兵又实在是指望不上,也只能就此作罢了。
夜里,辽宋两方的主将同时在大帐里召开了会议。
“我已经知道怎么破那个奇怪的阵型了。”辽国会议刚开始耶律休哥就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而宋军这边居然是及其相似的情况,会议才开始赵惟吉就来了一句:“估计耶律休哥已经找到了怎么破解咱们的撒星阵了。”
双方将是都有些吃惊,但是既然主将那么说的话,第二天再战的情况肯定会有巨大的变化。
;
大宋武皇 第三十五章 雍熙北伐(九)
“我已经知道那怪阵的弱点了。”会议刚开始耶律休哥就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到底是什么?”底下的将领有些等不急了,毕竟这一天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折磨。
“我发现了他们阵型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轮换。虽然宋军人数并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执行那个怪阵的就那么些人。”
听到耶律休哥这么一说底下的辽将们好像也反应过来了,真正在执行那个怪阵的真就那么点人,剩下的步兵从来没有往阵中补充。
“还有就是,虽然他们手中的那个竹筒对于咱们骑兵的马匹有着极大的杀伤力,但是好像那个东西是一次姓的,用过以后就没了。从这些情况看来,如果咱们直接大军冲进去反而容易被一波直接歼灭掉大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一小波一小波的耗反而能有胜算。”
……
辽军那边已经找到了对付宋军撒星阵的办法了,但是赵惟吉也不是傻子。
“咱们的撒星阵的缺点有可能已经被耶律休哥看穿了。”同样的场景,赵惟吉同样也是才坐下来就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其实与其说是我估计耶律休哥也没直接找到对付撒星阵的办法,而是找到对付咱们这支军队的办法了。”赵惟吉很快的又补充了一句。
“这有什么区别。”坐在底下的呼延赞不是很明白赵惟吉补充的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还没等赵惟吉要解释,李继光开口了:“我想应该是耶律休哥看出我军现在有两个缺点了。第一就是突火枪的消耗品,没法持续使用。第二就是我军看似人多,但是实际上能执行撒星阵的人员并不多,如果耶律休哥采取车轮战的话,咱们的人迟早被耗光。”
“嗯,元敬说的正是我想说的,今天的战斗到耶律休哥投入第三波兵的时候我们这边已经有些无以为继了。我估计耶律休哥早就看出这个问题了,才会不惜使用添油战术逐次添加兵力。”
“那怎么办,明天咱们肯定还是这些人。万一耶律休哥狠下一条心不惜兵力的车轮战的话咱们不是要活生生被他耗死。”呼延赞真有些着急了。
“他耶律休哥以为我就只有这撒星阵了吗?信叔那些东西今天夜里能不能组装好?”赵惟吉仍然非常自信。
“应该没问题。”一旁的赵信回答道。
“那就好,过来看地图,你今晚带人把东西带到这里组装,然后等明天开战就是了。”
“遵命。”说完赵信便转身离开了大帐。
第二天,又是同一个地方,两军又开始对持了。
“耶律休哥,今天我就要留下你这辽国于越的脑袋。”还没开仗赵惟吉就很嚣张的朝着耶律休哥开始了喊话。
“好,我等着你。”听到赵惟吉这么嚣张的说辞耶律休哥没有任何的剧烈反应,这么多年来,想要他人头的多了去了,最后的结果怎样。
“开始吧。”耶律休哥朝手下的副将命令到。
很快的辽军便有序的形成方阵开始陆续的朝宋军阵地发起了冲锋。
“果然。”看到辽军的冲锋阵势,赵惟吉自己明了耶律休哥的确看穿了这个阵型的弱点不是阵型的,而是军队的。
“我们也按照预定行动吧。”赵惟吉也对手下下达了命令。
于是宋军照例摆开了撒星阵。
两军就这样进行了第一次接触,两军接触过后耶律休哥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一丝异样。那边是几天的撒星阵运转明显不流畅。
原来是赵惟吉为了弥补人员不足的问题,向撒星阵中编入大量的“新兵”,虽然有“老兵”带着这些“新兵”融入撒星阵的速度会相对来说快一些。
但是由于有相当一部分的“新兵”进入的阵型,阵型中士兵配合的默契和运转的流畅程度自然会打一些折扣。
虽然阵型的运转打了折扣,但是由于契丹兵是分兵进入撒星阵中的,所以现在宋军反而具备了人数的优势了,凭借人数的优势还是弥补了运转的不足。
“想凭借这样弥补不足,别把我们大辽想的太简单了。全军集结,一起上。”由于虽然兵力增加了,但是阵型运转却打了折扣,这样的话,这种运转的阵型怎么可能挡得住辽国大军的进攻。
随着耶律休哥命令的下达,辽军开始了总攻。
“来了。”一旁的陈然向赵惟吉提醒到。
“行动吧。”赵惟吉同样也看到了辽军开始发出总攻了。
随着赵惟吉一声令下,旁边的陈然拿出了一直突火枪,然后朝天空发射了一发子弹。
子弹发射到了最高点以后突然炸开了,然后就是一阵红光伴随着烟雾散发出来。
看到红光的宋军果断的有秩序的开始后撤。
看到宋军开始后撤耶律休哥也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但是紧接着天空中出现了不明飞行物向己方军队袭来。
原来,赵惟吉为防有变,从蔚州出来的时候将投石车和床子弩各五架拆散了随军携带出来了。
昨天晚上他叫赵信带人带着零件去了涿鹿战场南边不远的一个山头上将这些器械都组装了起来。
刚才的那发信号弹也是赵惟吉制造出来的,这个信号就是让赵信开始动手,交战的宋军全部后退。
看见信号以后,已经准备多时的赵信果断下令发射。就这样“火炮”伴随着钝器箭矢就朝着辽军飞了过去。
猝不及防的辽军被这些东西直接砸了个正着,大量的士兵当场丧命。
“这他娘的是什么东西啊。”一直在东面战场的耶律休哥并没有和这种东西打过交道,这下一时间也暂时没有了注意。
但是很快的耶律休哥也反应过来了,只要把军队散开,那么受到的打击面积机会减少,于是他果断下令让军队散开。
但是就在他把军队散开的第一时间,宋军这边的第二发信号弹也发射升空了。紧接着从山头而来的攻击停止了。但是宋军其他部队全面开始了进攻。
双方都知道,这就是最终的决战了,功败垂成在此一举了。
就这样整个辽军和宋军全部人都混战在了一处。
由于辽军骑兵散开以后冲击力立马下降,而宋军这边士兵的战斗力也参差不齐。所以现在两军斗了个旗鼓相当。
两军正在混战之中的时候,李继光碰上了耶律休哥。
自从学武以来李继光一直渴望着与真正的强者一战,上次为了胜利放弃了与耶律莫的斗争,此时居然碰到了辽国的于越,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能放过。
二说不说李继光便挺枪向耶律休哥直刺过去。
耶律休哥也不含糊,直接用手中的矛挡开了李继光的枪刺。但就从这一回合的交手耶律休哥就能判断李继光并不是庸手。
上次和田重进的战斗他一直觉得有些胜之不武,没过够瘾,此刻有这么一个好手送上门来,他自然也不会放过。
二人战了有六十来个回合仍然不分胜负,但是战局却起来变化。由于此前辽军已经遭受损失,此刻宋军士气正旺盛,于是胜利女神的天平渐渐的开始向宋军倾斜了。
慢慢的宋军开始在乱局之中形成各个点之间的联系了,而这样的联系一产生,便意味着契丹军将要失败了。
虽然正与李继光在交手之中,但是耶律休哥对于战局的把控还在,知道辽军已经开始成败相了,耶律休哥果断没有犹豫,立马抓住了李继光一个很小的破绽从战斗中抽身而走。
刚一拉开距离的耶律休哥果断转身去找传令兵,找到传令兵的他,立刻让传令兵吹响撤退的号角。
剩余的契丹士兵也没有恋战,立刻选择的撤退。
虽然李继光想对耶律休哥进行追击,但是被周围杀出的契丹士兵挡住了前进的方向,他只好放弃了追逐。
面对整个契丹骑兵的撤退,宋军也无力追赶,但是这涿鹿战场的胜利的确是属于宋军无疑的。
胜利之后回到军营的赵惟吉开始了对于伤亡的清查,结果并不令人乐观,虽然打败了辽军,但是宋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但是从此刻开始东中两面战场的战事基本就宣告结束了,宋军再无余力北进,只能退回蔚州城,而耶律休哥也没有能力西援或者南下了。
就在赵惟吉率领着部队刚退回到蔚州的时候,他得到了西面战场的战报。
看到战报的他,整个人突然就像被雷击中一般,定在了当场。战报上显示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在大同府遭到了伏击,而且战场上出现了一支奇兵将杨业所部击溃。杨家二郎已经战死。
现在西路军正被围困在应州城里,但是由于应州早已惨破,他们应该是支撑不了太久了。
“这支奇兵是怎么一回事?历史上从来就没记载过有那么一支部队啊。原本应该去西路增援的耶律休哥已经被我拦截和击败了啊。”
这一支奇兵带给了赵惟吉极大的打击,原来他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招,他第一次认为他的历史知识有时候反而会限制他的视野。
但是此时在想那么多也已经无济于事了,最重要的便是带兵去救援西路,救援西路最快速而且不用通过战区的方法便是穿越太行山麓。
但是新的问题却产生了。
;
大宋武皇 第三十六章 雍熙北伐(十)
“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当时我们就应该回撤到云州,而不是继续进攻。”说话的人是潘美,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宋军主帅的意气风发了。这个时候的潘美脸上写着的是无尽的悔恨和绝望。
宋军已经被围困在了应州城内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以来和契丹兵打了无数的巷战,由于自己之前攻取应州的时候将城墙砸塌了,所以应州城现在就是个筛子。
……
让我们回到九天以前,大同城下。
“太尉,大军已经准备好了。”杨业向潘美报告着军队的情况。
“好,下令攻城。”
随着潘美的一声令下,宋军开始攻城。
西京大同府果然与想象中的一样,城高池深坚固无比。由于在应州城下消耗了太多攻城器具,此时的宋军只能首先用传统的方式攻城。
云梯,撞车,齐齐上阵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大同历来就是军事重地,从北魏时期筑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年的时间了,历朝历代均受到了当局的重视,城墙不断的加厚,护城河不断的加宽。到目前为止说是黄土高原上第一坚城也不为过了。
“太尉,好像咱们的进攻并不奏效啊。”杨业看着我军进攻受阻心里虽然早已预料到这种场景,但是不免的还是有一丝焦急。
“我知道,换器械。”潘美也知道传统的办法肯定拿不下,只能用新式的器械搏上一搏了。
换上“火炮”与床子弩以后状况还是没有改变,大同城的防御能力与应州简直是两个概念。
应州城在大同面前只能用豆腐渣来形容。
此刻无论是床子弩还是“火炮”都无法撼动大同城分毫,所有炮弹或者箭矢砸到城墙之上除了烟尘四起没有其他的任何作用。
看到了眼前这一幕,整个宋军的气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之前在应州建立奇功的“火炮”和床子弩到了大同城下却半点用都没有。
在外长时间的征战已经让宋军将是感到身心疲惫,此刻的现实更如同一盆冰水一样,彻底浇灭了所有的战斗意志。
在远处指挥战斗的潘美也看到了这一幕以后无奈的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
“宋军果然退了,咱们还要在这演多久?”看见宋军暂时收兵以后耶律斜轸向耶律莫问到。
“至少再演两天,我们得再给宋军一点希望,然后把他们牢牢的栓死在西京城下,消磨掉他们最后的士气以后再把他们推向地狱。”这也算耶律莫对于赵惟吉居然没在这边的一种报复。
“那就让那群人去吧。”
……
这天夜里,大同城南二十里宋军大帐。
“咱们要不要退了,太尉。今天的事情对于士气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我怕拖下去会出事。”今天的战局让杨业看不到一点希望。
“我也知道啊,但是还是不甘心,好容易打到这里了,我不甘心就这样撤回去啊。”虽然知道战局如此了,但是潘美还是不甘心,因为如果拿下大同,他们就会成为这场北伐最大的赢家。
“但是……。”就在杨业正要继续说什么的时候帐外进来了两个士兵还有被他们押着的一个陌生人。
“这是?”眼前此人潘美从来没有见过,这没搞清楚是一种什么状况。
“此人自称是大同城内汉家大族之人,说是能够帮助咱们拿下大同城。”其中一位士兵解释到。
“哦,这倒是有趣了,说来听听。”潘美此时正愁如何攻取大同城的时候居然来了这么一个人,不由得来了兴趣。
“小人姓薛,是大同河东堂薛氏的族人,奉族长之命来面见将军,希望能帮助将军夺取大同城。”
“杨将军你看?”潘美转头问杨业到。
因为杨业原始北汉的大将,长期生活在这一带,所以他应该对这一带的望族有一定的认识。
“回太尉,河东薛氏倒是太原府这一带的名门望族,他们在大同有分支也不是很奇怪,但是这人靠不靠谱还得问一下。”
转头杨业就问那位自称薛氏族人的人:“你们祖祠的对联是什么?”
那人想都没想就答了出来:“上联是三凤媲美,下联是五隽齐名。”
上联典指唐代汾阴人薛无敬,少年时与叔父薛收及族兄薛德音齐名,当时号称“河东三凤”。下联典指东晋竹邑人薛兼,字令长,清廉朴素,器宇轩昂,少年时与纪瞻、闵鸿、顾荣、贺循齐名,号称“五隽”。
这的确是薛氏祠堂才会有的对联,这样一来潘美,杨业的疑虑就打消了大半。
“你们薛氏为何要助我夺取大同城?”
“我们薛氏本是汉家望族,遭受契丹人的统治实乃奇耻大辱。族长今得知太尉帅王师抵达大同城下感到十分欣喜,但是见王师受到契丹的阻碍不由得心急如焚,遂派小人悄悄出城联络太尉,我们薛氏会在城内做内应,一旦明曰太尉攻城,我们将在城里为太尉开启城门,以迎王师。”
潘美听后十分的欣喜,就让此人回城告诉族长,明曰他们会在辰时攻城,让薛氏做好准备。
第二天辰时。宋军果然如约开始攻城。
但是就在他们开始攻城以后城门却没有半点开启的迹象。就在潘美还在奇怪的时候,耶律斜轸出现在了城楼之上。
“潘美,你是不是还在等这个人做你的内应?”说完耶律斜轸一挥手让人从城头吊下一个人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昨晚的那名薛氏族人。
潘美一看到那人不由得大惊失色,但是随后耶律斜轸的话却叫他稍微安定了下来。
“此人昨晚回城就被我的人所擒住了,你居然指望这么一个人就帮你把城门打开?你是不是太天真了,潘美?”
从耶律斜轸的话语里潘美可以肯定,这人没有供出整个薛氏宗族,而是自己将整个事情拦在了自己的身上。潘美此刻不由得对此人生出来无限的敬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