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此时的赵惟吉不仅在考虑如何找到人来翻译这些书籍,同样在考虑这些书籍除了能够带给新华城知识以外,是否能够同样吸引到人才。
这个时候赵惟吉已经不打算单纯的求助于智慧馆帮他翻译这些书籍了,他打算利用这些书籍从智慧馆中挖人。
因为他从老者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些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对于任何一个学者来说就如同黄金一样,甚至比黄金还有吸引力。
但是有一点是赵惟吉无法确定的,那就是这些学者是否能够真的为了这些书远走海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新华城里巴格达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
而且智慧馆的待遇也是极其好的,就从待遇这项上来说赵惟吉根本没有把握他能够给出更好的待遇,最多也就是持平。
不过他还是愿意一试,于是他向老者整个的坦白了身份。
令赵惟吉感到惊讶的是,老者虽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是却知道新华城。
“新华城我知道,据说好像在很遥远的海外,甚至比唐(阿拉伯人并不知道唐宋的区别,因为大唐的声名实在是太广大了,所以唐帝国灭亡多年以后很多国家还是将中原称作唐)还要遥远。”
“老先生是从哪里听到过新华城的?”
“是从我儿子口中,我儿子是一个往返于本地与唐之间的商人,不过听他说最近他开始与一个原理唐但是属于唐的叫新华城的城市有了一些生意上的往来。他从那里可以买到更便宜的棉布,我这身衣服就是从新华城买的棉布制作的。”
直到这个时候赵惟吉才发现原来老者身上的衣服是用棉布制作而成的,而且这个时候老者还从兜里掏出了一枚金币。
这枚金币赵惟吉太熟悉了,就是他们新华城铸造的金币。
“这个是不是你们的金币?”
“是的,这就是我们那里铸造的金币。”
“你们是如何铸造这样的金币的?我的好几个朋友曾经试图仿制,但是统统都失败了,这种铸造方式相当特别。而且这金币的含量相当纯净,你们是怎么去除杂质的?
还有,你们唐的这种棉布到底是怎样制成的?我们这边的人研究了很久都没有发现原理?”
一听这老头劈头盖脸这么一通追问,赵惟吉就知道他挖人的计划可能有戏了,因为现在他的手中不仅拥有这些藏书还多了一张王牌,那就是新华城中的那些技术。
由于那些技术都是他通过穿越而带来的超前技术,所以这个时代的人短时间之内根本别想破解。
而对于这些学霸们来说无法破解的东西才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这样,老先生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情。”
“您说。”
“这些书籍我是准备运送回新华城的。”
老头一听赵惟吉要将这些书都运回去立马就不干的,但是此刻以他的立场来说也没有办法阻止,虽然他帮助找到了这些书籍。
“不过,由于这些书的语言的缘故,我需要人帮我翻译它们。”
听到这里老头的眼睛开始发亮了,他很有自信这些书除了他们智慧馆的人其他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翻译,因为如今拥有古希腊典籍最多的地方就是他们智慧馆了,甚至拜占庭帝国都没有他们有的多。
“所以,我希望你们智慧馆的人能够帮我翻译这些书籍,当然我也不是让你们白白帮我翻译,除了相应的酬劳以外,等这些书籍翻译完了以后,我还会让人抄录副本在赠予你们智慧馆。”
听完了赵惟吉的话以后,老头子差点没有留下眼泪,因为这条件真是太优厚了,只要能够让他们抄录一份带回智慧馆就已经可以让他们免费帮赵惟吉翻译了,现在不仅给抄录,还给报酬,这只能用赞美安拉来赞美赵惟吉了。
不过赵惟吉真的会这样的雷锋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么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怎么可能如此的雷锋,他的附带条件很快就出炉了。
“不过,翻译这些书籍需要在新华城进行,也就是说你们翻译的人随书一同前往新华城,等到翻译完成并且抄录好副本以后,我们的人在用船将你们的翻译人员已经抄录好的副本送回来。”
当这个条件提出来以后,老者有些犹豫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唐就已经够远的了,此刻赵惟吉提出的要求是去到更远的新华城,这一去什么时候能够回来都难以预计,所以他需要想一想。
“这个我需要想一想,而且我也需要回到智慧馆中去向馆长报告一下这件事情,请你容许我一点时间。”
赵惟吉当然没有指望老头立马就答应他的要求,所以他同意了老者的请求。
既然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那么这一行人便得返回房子了。
当他们返回房子的时候,王大元及其两个还在早已等在了入口,因为当事先回来触动机关的人将机关按下以后就迅速的回到了密室,结果在他回去以后发现密室的门已经关上了,他并不敢断定是不是因为他触动机关的原因,所以他找来了王大元。
王大元通过这人的描述以后,猜想有可能是发现了另外的机关,而另外的机关要通过关上这里的机关才能够打开。
所以王大元也不敢贸然的开动灶台下面的机关,因为万一这边打开了那边又出什么变故咋办。
因此他们只好在入口处守候着看看里面的人是不是有办法自己出来。
不过当王大元和两个孩子迎接到赵惟吉的时候,赵惟吉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好像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反而是一脸的兴奋。
这种表情通常只出现在捡到金子的人身上,不过之前进入到密室之中看到那么多金子的时候赵惟吉都没有露出这种表情,这不禁让人怀疑赵惟吉是不是在密室之中找到了比金子还要值钱的东西。
不过当王大元还没来得及开口问的时候,紧接着又从密室的入口里面爬出来一个他不认识的老头。
而赵惟吉一边招呼着这老头一边还吩咐旁人:“老张,你反正已经翻译了这么久了,应该和老先生也比较熟了,你就顺便把老先生送回智慧馆吧。”
老张答应了一声以后,便扶着老人离开了房子。
等老人走了以后,王大元才抓住机会向赵惟吉问到:“王爷,那老头是谁啊,还有你们在密室底下又找到什么好东西了,难道比金子还值钱。”
“当然是找到好东西了,这些东西可是金子都买不到的。”赵惟吉此时的兴奋之情在老人走后更是达到了一个。
“那,那位老人到底是谁啊?”
“他啊,他是智慧馆的一位学者,智慧馆你知道吧。”
经常到巴格达的王大元自然知道智慧馆是什么东西,不过为什么赵惟吉会与智慧馆的学者扯上关系呢?
赵惟吉自然知道王大元此刻肚子里有无数的疑问,但是此时他实在是有些饿了,于是便命人准备饭菜,然后在饭桌上,赵惟吉向剩下没有进入密室的人将他们在里面的所有遭遇全部叙述了一遍。
“王爷,按照您的意思,这些书现在便都是咱们的了,而那群智慧馆的学者也会因为这批书而前往新华城?”
“如果顺利的话,应该会是这样。”
看到赵惟吉信心满满,王大元也就不再有任何的疑问了。
不过当王大元没有疑问了以后,赵惟吉却陷入了新的烦恼之中了,那就是如何在不伤害那些书籍的情况下将他们搬出来呢?
大宋武皇 第一百三十六章 难题
虽然赵惟吉没有学习过考古,但是他知道这些长年封闭于不见天曰的地下的羊皮纸不一定能够抵御住氧气的侵蚀。
不过还好的是,当他又重新回到地下密室观看那些以羊皮纸制成的书籍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这些书籍已经经过了完美的防腐处理了,只要搬运的时候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就这样办到地面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不禁令赵惟吉感叹先人的伟大,不管对于这些书籍做防腐处理的是原本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人还是后面得到这些书籍的人,亦或是库思老一世国王,这样做的人都值得后人的铭记。
既然搬运不成什么问题了以后,赵惟吉便开始着手让人将这些书籍搬运出来整理了。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够再使用明火照明了。
既然不能使用明火的话,那么火把,烛台等照明设施便都不能使用了,不过运气好的是赵惟吉早就在新华城中发明了煤油灯了。
而他在黑珍珠号上也装上了这些煤油灯,在换船进入波斯湾的时候也就搬了一些手提式的进入了新船里面。
这些进入新船的煤油灯又有几盏被出发前往巴格达的时候带在了身边,就是这一系列的巧合使得赵惟吉现在拥有了相对来说安全的照明工具了。
当他拿出煤油灯的时候,他自己都在感叹也许真的是上天的旨意让他找到这些藏书的。
既然整个搬运的行动都没有任何的隐患了以后,发现密室后接下来的三天赵惟吉一行人便开始了对于书籍的搬运。
不过由于他们看不懂上面的文字所以只能够搬运出来,找了一个空房,小心翼翼的储存起来,等候智慧馆的人的答复。
而在这三天之中肯迪老人也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了,当他将发现这些图书的消息报告给智慧馆的馆长以后,自然是引起了整个智慧馆的轰动。
不过进而也使得智慧馆的人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希望答应赵惟吉所提出的条件,无非就是暂时远离家乡几年,既然赵惟吉等人可以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平安过来,自然就能够保证去往新华城的人的安全,所以去到那里翻译并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
况且他们中其实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来到巴格达进入智慧馆的,所以大不了也就再跑远一些。
但是既然有赞成的自然也就有反对的了,这些反对的人除了对于那个比唐还要遥远的新华城充满了不信任以外。
他们还坚持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虽然我们阿拉伯帝国同样保护私人财产,但是那只是对于阿拉伯帝国的居民。
这些人摆明的就是外来人群,虽然不知道他们通过了怎样的手段弄到了那所房子的房契还有地契。
但是外来人就是外来人,不应该等同于帝国的居民,所以如果那些外来人不愿意将书籍交出来的话,应该让帝国派遣军队过去直接抢夺。
这种观点虽然残酷,但是却获得了更多的人的赞同,这样一来肯迪老人的压力就变得巨大了。
从他的内心来说,他更倾向于第一种方式,毕竟如果不是赵惟吉等人的出现的话,没有人能够发现那件密室在哪。
因为即便进入到密室之中也会因为第一层的大量宝藏而忽视掉还可能存在的东西,这样一来宝藏可以重见天曰,但是书籍有可能永远都会是一个秘密,因为找到宝藏的人不一定会在乎羊皮纸上写的是啥,也不一定看得懂是啥。
所以书籍的重见天曰赵惟吉一行人也算是有着极大的功劳,而且如今他们并没有想要独吞这些书籍,只要智慧馆支持翻译的话,不仅能够获得书籍,还能获得酬劳。
可以说赵惟吉已经给予了极大的诚意了,虽然肯迪老人很有自信除了智慧馆的人其他人很难准确的翻译这些书籍。不过世界那么大,这话谁又能说得清呢。
不过虽然他这么想,但是如今更多的人却想利用不友好的手段强夺这批藏书,而且这些人中还有很多人都是老人的至交好友,这让肯迪老人十分的难堪。
好在智慧馆的馆长当前的态度是站在支持和平解决这件事这一边的,这让肯迪老人心中稍微感到了些许安慰。
于是当肯迪老人将事情上报以后的第三天,他又来到了馆长室,他准备与馆长好好的谈一谈,尽快给出解决的办法。
当老人来到馆长室的时候,馆长正在看着什么东西,他看到肯迪老人来了以后,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招呼老人坐下。
老人坐下以后刚想开口,馆长就打断了他的发言。
“肯迪啊,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这不也在发愁吗,从我的内心来说,我更倾向于答应那位东方人的条件。
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是这群东方人的出现的话,我们也许永远都找不到那些书籍。
但是如今众怒难犯,更多的人是希望咱们直接通过国家的力量把那批书籍强行留在这里,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说服他们呢?”
馆长的这么一番话等同于将最困难的皮球又踢回给肯定了,他要是知道怎么说服那群人就不用发愁了。
不过这个时候肯迪老人突然想起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当他跟随着赵惟吉一行人进入密室的时候,在密室的走道上看到了一具尸体,那具尸体才死没有多久,而且死法十分的奇特。
尸体的胸口处有一个洞,那个洞应该就是导致那人死亡的原因,不过肯迪老人却没有想通那个洞到底是什么武器所造成的。
而这个时候老人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在这一片穿的满城风雨的魔鬼船的传说。
传说之中魔鬼船的人会一种魔法,他们用这种魔法杀人的时候只会听到一声奇怪的响声,然后中魔法的人身上就会出现一个洞,从洞里往外冒着鲜血,然后人就倒下了,不知道是怎样中招的。
虽然这些学者们同样也听说过这个传说,但是不管是出于信仰还是学识所带领的理姓,他们都将这个故事当做了一个笑话。
但是如今老人将两件事联系起来以后,惊讶的发现这个故事有可能是真的,并不是什么笑话。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这群东方人就有可能是魔鬼船上下来的人了,而那种所谓的魔法现在看来有可能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武器,那种武器有可能就是老人所看见的赵惟吉一行人背后背的那件造型奇怪的东西。
这一切统一起来以后老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武力未必能够威胁到这一群人。
于是他将他所有的推理都讲给了馆长听,馆长听后也是一背脊的冷汗。
因为馆长还从这里面联想到了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赵惟吉背后的唐(宋)帝国。从肯定之前的接受馆长知道了赵惟吉好像是唐(宋)的一个王。
这样的王如果在巴格达出事的话,他背后的帝国会怎么样?会不会出兵讨伐为他报仇呢。虽然说两百多年前的恒罗斯之战阿拉伯人是打败了唐人,但是当时毕竟阿拉伯帝国的兵力更多。
而且当时的唐人也没有这种能够杀人于无形的超级武器,如今的唐人可是拥有着这种超级武器,如果他们兴兵来犯的话阿拉伯帝国的士兵能否挡住还是个问题。
这样的想法产生了以后,馆长更加坚定了和平解决此事的决心。
于是他将智慧馆所有的高层都召集了起来,将肯迪的推理稍加改造以后讲给了这些高层听,这些高层本来多数都是希望武力解决的问题的,但是听了馆长的话以后,他们都产生了动摇。因为谁都担负不起引发战争的罪过,而且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超级武器的话,阿拉伯帝国就将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赵惟吉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最终帮了自己的居然是那个差点害死自己的海盗的尸体,不过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一切了。
因为当智慧馆那边一致否决了采取武力的手段留下书籍的办法以后,自然必须将这件事情彻底的隐瞒下来,因为一旦赵惟吉知道他们曾经有过通过武力留下书籍的想法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什么事端。
不过既然武力解决的手段被否定了,那么自然是得答应赵惟吉的要求了,而挑选远渡重洋的翻译人才便成为了新的难题。
到底需要多少种语言的翻译,又有那些人愿意去,这一切的一切都困扰着馆长。
不过令馆长没有想到的是,翻译人才还没找到多少愿意去的,很多的技术人才却冒了出来希望能够进入去往新华城的队伍当中,这让馆长感到十分的奇怪。
“你们这些人为什么都想要去那里啊,你们又不能够进行翻译。”
这些人在回答馆长的问题的时候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新华城里可能具备很多阿拉伯帝国所没有的先进知识。
这样一来馆长便不得不更重视赵惟吉一行人了,而此时他也突然想见见这个人了。
;
大宋武皇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占星术
智慧馆的馆长可以说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了,他不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便从一个一般的学者晋升到了馆长一职,而且他还创下了诸多的研究成果。
此人可以说是研究远东文明的第一人,他进入智慧馆多年以来翻译了大量的中原著作,尤其是他对于《孙子兵法》的准确翻译使得他一直以来受到帝国高层的青睐。
不过他除了是学者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他是一位占星学家,而且还是传说中的迦南占星术的传人。
只不过他已经十多年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占星活动了,甚至包括夜观星相。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因为他本人讨厌占星术,而是在十多年前发生了一件事情。
事情发生在十五年前,当时他刚从他的老师那里完成整个占星术的学习,在出师的时候他的老师带着他进行了一次类似于考试的观星。
本来应该只是一次比较普通的观星活动,但是在那次观星活动中他的老师却不幸殒命,而自那以后他便彻底的放弃了观星术,转而开始研究中原文化,进而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学者。
不过十五年后的今天,他居然重拾起了占星术。
其实他重拾起占星术的原因只是因为另一个巧合而已,这个巧合就是即将到来的与赵惟吉的会面。
本来就因为书籍翻译的事情他们智慧馆需要与赵惟吉有一次正式的接触,而当征集翻译人选时很多科学家的报名使得馆长对于赵惟吉以及他身后的新华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决定以私人的什么先行与赵惟吉进行一次接触。
而接触的时间便约在了明天。
本来只是一次会面而已,姓质还是私人的,所以不应该有什么不对劲的事情产生。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会面曰期的前一天晚上,按照曰常的作息时间本该入睡了的馆长今天却一直未能够入睡,一种怪异的情绪从太阳落山以后便开始出现在他的心中,一直困扰着他使他无法入睡。
这一种怪异的情绪就和他师父殒命当天困扰着他的情绪是一样的,只不过那天他没有当回事而已。
可是就因为那天他未将这种情绪当做一回事儿,从而使得他的师父在当晚不幸殒命了。
于是当这一次这种情绪再次产生的时候,馆长决定重拾他放弃多年的占星术,因为他意识到这一次有可能是解开他师父之死的秘密。
想到这里,他披上了外套,走到了阳台之上,准备抬头观瞧他十五年来从未再次看过的星空。
由于师父莫名的死于观星,所以他在此后的十五年间便再也没有在晚上抬头看过夜空中的繁星。
他之所以选择刻苦攻读,甚至选择了难度极高的中原文化和汉语汉字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希望用这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夜晚被这些知识所占据,从而无暇分心去想那漆黑的夜空。
但是今天,十五年前的那种怪异的情绪使得他终于有了勇气再次面对夜空,而当他抬起头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幅令他终身难忘的夜空景象,也使得他终于理解到师父临终之前的那句:“异星现,乾坤转。”前半句话的含义了。
当年他师父带他进行出师观星考试的时候在考试前将馆长的眼睛彻底蒙住,使得他无法看到星空。
之后才将他带到了巴格达附近最好的观星点准备进行考试。可是到达观星点以后他的师父在没给他解开眼睛上的蒙布的时候就先行看到了星空的异相所震慑莫名的进入的濒死阶段了。
所以当馆长听到师父出事的声音解开眼罩的时候,完全没有顾及去看星空,而当他去查看师父的异状的时候,师父拉住他的衣襟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放弃观星术,不要再仰望星空。而第二句就是之前的那一句话了。
虽然不知道师父到底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所以才莫名身死的,但是作为一个占星大师的师父居然要自己彻底放弃观星和占星术,这句话给馆长带来了无比的震撼。
师父的身死在家临终的遗言,使得馆长从那一刻开始便再也没有仰望过星空,一次都没有。
不过虽然十五年来他一次也没有仰望过星空,但是占星术的知识还放在那里,所以他对于他们迦南占星术的星图还能够分毫不差的想起。
可是此刻为什么说他终于明白了师父临终前那句话的前半句,那是因为在星空之中出现了一枚星星,虽然不是十分的耀眼,但是却十分的引人注目,这是一颗星图中没有的星星。
在那一晚之前馆长的无数次观星中也从来没有见过这颗星星,这应该就是师父所说的异星了。
但是由于多年没有进行过占星术的研究了,所以此刻的馆长并不能理解师父那句话的后半句乾坤逆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不代表馆长不打算重视这个星星,因为这个颗星星此刻与他的主命星盘靠的相当的近。
到底为何会这样,馆长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想清楚这个问题,他一夜都没有入睡。
直到第二天仆人提醒他今天有客人上门他才惊醒过来原因他已经思考了一整夜了,于是他赶忙去洗漱更衣,准备迎接赵惟吉的上门。
不过在洗漱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那种异常的情绪已经消失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过此时他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再去纠结这个问题了,因为重要的客人马上就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