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果然是清国人,果然是这帮无耻的家伙。从偷袭日本的舰队,到偷袭日本的海港,而面对贺浦水道戒备森严的炮台他们就退缩了。这支卑鄙的舰队自出现起就从来干的都是偷袭的活,如今他们再次卑鄙无耻的偷袭了海参崴。望着要塞内外的一片狼籍,阿列克赛耶夫的牙齿都快咬碎了。他的身连还有一门150毫米的速射炮,旁边的军官一再询问是否开炮还击,他犹豫了。他明白,只要他敢开出第一炮,就会遭到无数门重炮的还击。
阿列克赛耶夫最终还是没有下令攻击,听着岸边的弹药仓库被点燃而响起的巨大爆炸声。阿列克赛耶夫无力和跌坐在地,他明白,海参崴完了。至少三年内起不到作用,此时的俄国远东舰队已经成了没有根的浮萍。
“下令停止炮击。”吴德仁看着地图上所有标示地点被全部划去也没有等来敌人的反击,他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来远经远两舰拖后,继续炮击所有高层建筑。其它各舰撤离海参崴。”在他看来,突袭海参崴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海参崴是俄国远东最大的港口和补给基地,只要摧毁了这里,俄国远东舰队离覆没也就不远了。没有可以补给的港口,失去了可以修复船支的码头,再强大舰队也只有沉没这唯一的途径。
海参崴已经有有价值的目标,但来经二舰还在一炮一炮的射击,如同进行射击练习一般。来远舰桥上,舰长邱宝仁看着满目疮痍的海港对他的大副谢葆璋深深感叹到:“自北洋水师成军以来,所有训练的炮弹也比不上今天一天的炮击量。这样的舰队没有不强大的道理呀。”
“谁说不是呀。” 谢葆璋点点头:“没见过太平洋舰队炮击训练之前,我总还以为咱们北洋的炮手已经很历害了。没相到和人家一比咱们不过只是一个菜鸟。”
邱宝仁叹了口气,皇上就是看中太平洋舰队。虽说饷银都是一样的,可人家的装备、伙食都比其它舰队好,相对训练也很辛苦。一个合格的炮手,从固定炮到移动炮、从岸基炮到舰炮、从固定靶到移动靶,甚至特意在大风大浪的天气出海训练,光是这个苦就不是北洋很多军官能吃的下来的。那么皇上对人家偏心有又什么话可说呢。
“停止射击,检查弹药存量。现在我们也走吧。” 邱宝仁看着舰队主力已经全部出港也就下令最后这两艘军舰也出港。
“放心吧大人,这次开战前就下令只能用一半的弹药。我们也正好只剩下了一半。”枪炮长上前报告,多少年了,从来没有打的这么过瘾的。
“那就好。让弟兄们好好休息,然后咱们一起把俄国毛子的军舰全部击沉。”
留在最后面的四艘驱逐舰把携带的水雷全部扔在在港内,向已经远去的舰队追去。
中华苍穹 第二百一十一章 开火
黄金山炮台于1880年11月开工修建,至甲午战争前二次扩建,是旅顺口诸炮台中最大的一个。甲午战争过后,光绪再次对黄金山炮台进行改建,整个炮台用混凝土、砂子、卵石灌注而成,混凝土墙壁厚度均在1.5米以上。4门305毫米火炮被运上山,火炮下扩建的三个弹药库也安装了滑车以便于弹药的搬运。
改建之初,朝堂反对的声就没停止过。朝中大臣都认为,甲午之战旅顺之所以失守实为陆战不利而致,不必加强海防而靡费粮饷。光绪跟本不听一意孤行,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改建黄金山炮台。仅仅一年所有扩建工程就已经结束。而事实证明光绪是有先见之明的。
威特赫夫正无奈的看着黄金山炮台叹息。三天了,他的舰队对旅顺发进攻击已经三天了。三天前他带领着俄国远东舰队来到旅顺外海,原本打算借口船支损坏须要进港维修,再突然发难夺取旅顺。为了这个计划,海参崴不仅特意调了二千陆军士兵分批进了威海卫,还秘密运来了一批枪支。清国拒绝俄国舰队入港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他认为自己打着修船的借口硬闯进去就行。必竟俄国是强大的,强大到整个欧洲都要听取俄国的意见,欧洲宪兵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弱懦的清国人还不敢招惹强大的俄国。没想到的是,他的舰队才靠近旅顺就遭到了警告的炮击,清国人还真敢开炮。当305毫米炮弹在海中爆炸之后,他不得不停下了船支。可是,就连他派过去谈判的人都没能进港,一艘巡逻艇接待了他的使者,然后带回来一句话:想修船去大连,旅顺概不接待。
羞辱,清国人羞辱了他。威特赫夫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恼羞成怒的伟大的俄国远东舰队司令下令击毁眼前那小小的巡逻艇。并且命令舰队对旅顺展开攻击。
愿望是美好的,事实是残酷的。惊吓中的巡逻艇安然无样的躲回了港内,而远东舰队却付出了一艘轻巡舰被击沉的代价。305毫米炮弹在那艘轻巡洋舰上仅仅一个爆炸就彻底断送了这艘军舰的未来,可最令整个俄国远东舰队愤怒的是。派去搜救沉船的小船竟然也遭到了炮击,威特赫夫在指挥仓内指着旅顺破口大骂:这是不道德的。
威特赫夫想过很多办法,白天强袭不成就改在晚上偷袭。可当夜幕降临后,数盏粗大灯光在海面上来回巡视让他蓄谋以久的偷袭计划破产。但这难不倒伟大的俄国远东舰队司令,威特赫夫下令称夜色强袭,双方的炮火来回射击。整个旅顺的防御支点就是黄金山炮台,只要摧毁了这里拿下旅顺就不是问题。可问题是,威特赫夫发现集中全舰队的火力炮轰黄金山似乎一点作用都没有。四门305毫米火炮的射击就没停止过,就连其它小口径火炮好像也没受影响。到是他的舰队纷纷中弹。
既然从海面上强袭旅顺不行,那就绕路。第二天清晨。俄国远东舰就出现在大连外海。大连没有强大的炮台,所以这个民用港口一枪未来的就陷落了。港口上挂着的大牌子上还用俄文写着:此处无兵,莫要无辜损毁。威特赫夫认为这里也将是俄国远东的领土,所有他就直接接收了。既然从海上不能夺取旅顺那就从陆地上夺取,就如同清日战争中的日本那样。为了增加获胜的机会。威特赫夫不仅派出了全部二千名陆军士兵,还派出了五百名水兵参加。
可是威特赫夫却忘了,旅顺是一个军港,有炮台环绕。现在的驻守清军也不再是清日战争中的那支清军,关键是他不知道,现在的旅顺还多了一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只有轻武器的俄国士兵碰到了完备武装的清军,大小口径火炮和机枪配备完备的清军不仅仅是挡住俄国的进攻。甚至还摆出一副要包围俄国的架势。俄国人退回了大连但还是丢掉了近千的伤亡和俘虏,这时俄国人才发现整个大连不仅只是一座空城,而且没有一颗粮食。
对于俄国的伤员和俘虏,驻守的海军司令邓世昌认为应该把他们全部救治好,再交给兵部。这样,可以从兵部再换来几艘轻巡洋舰的建造名额。但是那个陆战队营长却认为。应当把他们全部送回去,过不了多久他们会被舰队送回来,正好送回去消耗他们的粮食。邓世昌认为这个说法非常正确,于是把这件事。于是第三天清晨,清军打着白旗将近千伤员送回大连。只是俄国人很疑惑。为什么所有伤员全部都是重伤?
当俄国人询问过这些伤员过后,所有俄国人都很生气。没有受伤的人都被清军弄成了重伤,要不割伤了大脚、要么打断了手骨。还让懂中国话的俄国人带了话回来:清军中现有大量伤药可供出售。只是价格涨到了十倍。
“下令舰队转向,返回海参崴。”威特赫夫失望了,当他企图海陆同时进攻旅顺的计划失败后,把所有人接上船准备离开。粮食快没有了,弹药也用的差不多了。他决定先返回海参崴补给,在大连登陆后他从俄国驻华公使馆的电报里获得了东北战局报告:俄国大军已经兵临吉林城下。只要完成补给,当他再次来到旅顺后,他一定能在陆军的配合下夺下旅顺。
“报告。”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通讯兵出现在门外:“刚刚收到旅顺电报,俄国远东舰队于下午四时离开旅顺,包括四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俄国二等战列舰)在内的十五艘战舰,离开时以十节巡航速度航向东北。”
通讯兵说完递上电报就离开了,而会议室内齐集的各舰舰长们全部围在地图边。
“俄舰新旧不一,速度快不起来,如果超过十节很多辅助舰支将无法跟上舰队速度。所以我们判断,十节的巡航速度是俄舰队最佳速度。跟据计算,俄舰队将于明天早上五点到六点之间进入对马海峡。”航海长拿着直尺圆规在地图上比划之后说道。
等航海长说完,新任的舰队参谋长冯祁说道:“另外,跟据旅顺的战情通报。俄远东舰队连续三日对旅顺各炮台进行高强度打击。我们考究过俄远东舰队各舰支的载弹量,结合旅顺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果是。即使俄舰队满载弹药,炮击旅顺三日后也仅能剩下二成。但俄舰须要多装载二千名士兵和武器以及补给资源,经过综合评估,参谋部认为俄军各舰所余弹药不足一成。”
“那还想个屁呀。”龙啸号舰长李亮一掌拍在地图上:“咱们在对马一字排开。看见俄国毛子就往前冲。连弹药都没有的俄国毛子又没咱们跑的快。还有什么可想的,这样的仗都打不赢天理难容呀。”说完摆着一张一幅万事已足的表情大大咧咧的就靠边坐下了。
冯祁这个参谋长摇了摇头。他是总参谋长程诚一手带出来的,继承了程诚的一惯谨慎的性格,不仅是他,就连各舰的参谋人员也都是如此。而反观太平洋舰队的其他舰长就如同吴德仁这个司令如出一辙,全都tmd二百五。当冯祁看向吴德仁,发现他也是一幅就当如此的表情立马说道:“吴司令,俄舰可有四艘战列舰和四艘重巡呀。不如把他们全部抢过来。”
吴德仁一听立马点称是。对于在荣城湾将日本联合舰队全部击沉的命令,老吴一直认为当时下令的时候脑子肯定短路了。吉野呀,多好的快速巡洋舰就被自己一张口给弄没了。这让吴德仁后悔到现在。国外订购的军舰还要到后年初才能回来,回来也指不定皇上给分到哪去了。一直嫌自己的舰队还不够大的吴德仁决定要把俄国远东舰队给编到自己的战斗序列里。
“都t娘d别给老子打沉了。全部要抓活的。”说完对北洋舰队司令刘步蟾说道:“等抓回来,咱们俩分了。”
瀛台,天边才露白光。光绪就起床了,寇连材捧着龙袍在一旁伺候皇上穿衣。这才穿好衣服。门外响起侍卫的叫声。杨度拿着电报急冲冲的过来了。
“皇上,参谋部来电。俄远东舰队于今早五点二十三分进入对马海峡,如今正在激战中。”
“知道了。”光绪步出房门,连续多天的大起应该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光绪抬头看向东边:“今天,朝会该有一个结果了。”
对马海峡的早晨是舒适的,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时,庞大的舰队开进了对马海峡。清凉的海风吹醒了舰队。威特赫夫迎着阳光伸了个懒腰。该死的清国在旅顺安装了太多的大口径火炮,要不是事先没有带足弹药,要不是陆军无能,自己这时应当是旅顺睡觉才对。旅顺是沙皇陛下梦寐以求的远东不冻港,只要回海参崴补足补给,带齐陆军。威特赫夫相信当他再次来到旅顺时。旅顺一定会臣服在了自己舰队的大炮下。那时,他将会成为海军的第一人,将会成为全俄国最瞩目的贵族。
而对马岛上南端的山林中,一支望远镜锁定了这支舰队。随着电报滴滴答答的声音,整个俄国远东舰队的组成、队列、航速、航行详详细细的通过电波传到了躲在对马岛西北侧的大清特混舰队的指挥室内。
“该干活了。”吴德仁下令舰队起航。自己却抓着望远镜守在窗口。舰队冲破海浪,向着一无所知的俄国舰队迎面而来。
“报告,发现俄国舰队。”
远处海平面上的烟柱已经映入吴德仁的望远镜内。吴德仁激动的双手都开始颤抖,自己的舰队终于能够再次扩大了:“全速行驶。各舰保持阵型,没有命令不得脱离。计算距离,各炮位做好炮击准备。”吴德仁望着一边下令,一边计算着开火距离。
远距离炮击一直是太平洋舰队炮手的主要训练科目,如今的主炮炮手都必须是能在5000米的距离上有三成的命中率的炮手担任。据李恩富大人说,这个主意是皇上提出来的。皇上提出来时,提前开炮仅仅是为了更有声势,万一瞎猫碰到死耗子那就能重重的打击敌人的士气。但吴德仁却明白,在各国都在严格遵守三千米交战原则的时候,这提前二千米就射出的炮弹,会让毫不知情的人付出他们难以想象的代价。为此,整个太平洋舰队自智利组建开始就重点训练远距离炮击。从最开始的3500米到现在的5000米,光是训练所用掉的燃煤都是一笔巨大的款项。而在钓鱼岛南北两岸上建设的军舰模拟运动系统,就为了节省炮弹的费用。每个月从岛上取回的和真炮弹一样外型和重量的弹头就高达数十吨。就连皇上都发来询问的电报,问是否能减少射击训练。今天,到了检验训练成果的时候了。
“距离五千米。”
“开火。”当枪炮长报出五千米这个数字的同时,吴德仁下达了开火命令。
5月25日早晨五点五十二分,随着龙吟号战列舰主炮的火光闪动,清俄对马海战正式打响。清俄海军第一次正面交锋开始了。
中华苍穹 第二百一十二章 残龙军,集结
看着望远镜里那模模糊糊的狂龙出海海军旗,让威特赫夫特惊愕的同时,也咬牙切齿。卑鄙呀、无耻呀、下流呀,当着全世界的面把军舰开往中太平洋的清国舰队,突然出现在这里伏击自己。这是有预谋的赤-裸-裸的偷袭。他混然忘记了自己俄国对整个大清不宣而战的袭击。
对大清不宣而战的还有日本,大山岩突破了清朝联军防线却笑不出来,因为伤亡太大了。自从山县有朋当上首相之后就不能再亲自带兵了,所以此次进攻朝鲜的日军总司令的重任再次落到了大山岩身上。首先完成集结的第七师团不负重众的一举突破了清国的汉江防线。三天前,第七师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又再次突破了清朝联军的安岳、沙里院防线。朝军溃败了,败的比甲午年的清军还要溃败。都说散兵游勇,而自己面前的朝军跟本没有组织可言,正真是散兵却一丝勇都没有。大山岩甚至还一度包围了刘盛休部,却让刘盛休给跑了。大山岩就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清军将独轮车推的飞快,用架在上面的重机枪硬生生的扫射出了一条撤退的通道,然后有组织的跑了。
易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大山岩明白,当年他就是这么从旅顺追到辽河边。日军依然还是穷,带上几颗子弹就上了前线。清军依然还是那么富有,子弹都打的跟下雨一样,来不及带走的弹药烧了二天,这火还没熄灭。可今时不同住日的是,一路胜利的日军这次再也没有清军遗留的弹药做补给,甲午年那一边进攻一边向后方运送补给的日子没有了,清国把能摧毁的全摧毁了,好不容易抢救下来的粮食在食用后出现了甲午年平壤城一样的“瘟疫”。大山岩为立见尚文感到不值,以神机妙算闻名的立见尚文少将没有倒在枪口下,却倒在了敌人的毒药中。
不是大山岩不想追,而是追不动了。突破防线的日军从一个师团打到了一个大队。而剩下的子弹平均每个人只剩下了8发。越来越长的战线使补给送不上来,朝鲜国王将汉城事变的隐秘变成了朝鲜人人皆知的消息。从而引出来的层出不穷的朝鲜游击队让刚刚上岸的第一师团疲于应付,而该死的最完整的第四师团到现在才来一个大队,还都留在汉城开起了店铺。
不说现在的清军。就连朝鲜军都不再是8颗子弹能打败的部队了。等清朝联军在平壤再次武装起来的时候,再想夺下朝鲜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大山岩已经不敢去想这个问题了。
“让第一师团不要去管那些游击队,全力北上。”大山岩焦急的抓着头皮下令。
还有比大山岩更急的。
陆地上,俄国的进攻在继续。随着俄国的兵锋南下,清国的抵抗也越来越激烈。清俄两国战至20日,俄国前锋抵达长春、吉林一线。激战三日后,驻守的清军依克唐阿第五师被迫放弃阵地南撤。又一日,日军采用他们最先进的“猪突”战术,不计伤亡的猛攻朝鲜军防线。训练未久的朝鲜人在日本的亡命战术下首先崩溃了。崩溃的速度快到刘盛休来不及组织有序的撤退,崩溃的速度快到刘盛休所部差点被日军包围。刘盛休果断的下令摧毁所有重武器和烧毁带不走的物资,狼狈的退回平壤。
清国独立面对是日俄两国的攻击,如今战事也越来越于清国不利。而清国最精锐的皇家陆军却还在驻地动也没动。公主岭战败、四平沦陷、图昌沦陷,原来还在交替掩护撤退的依克唐阿第五师。在图昌沦陷之后变成了真正的溃败。满山遍野的溃兵抛下了手中的武器慌乱的四下躲藏,而哥萨克骑兵却举着马刀四处砍杀。依克唐阿在师直属连的护卫下狼狈的躲进了奉天城。
英国人急了,在远东遏制俄国的扩展是大英帝国的基本国策。任英国人说的天花乱坠,日本人的攻击毫无停止的迹象。
法国人急了,他们必须要让俄国把目光转回欧洲,帮助他们一同遏制日异崛起的德国。
美国人急了,整个清国东北三省都是美国人的生意。这下子全完蛋了。甲午年清日战争期间,美国安在辽河以西及辽东半岛和产业全部毁在日本人手里。战后获得巨额赔偿的清国却说这不是清国的责任,不仅不给予补偿,还拿着美国贷款给日本的赔偿继续向这些合资企业注资,在恢复生产的同时稀释了美国人的股份,逼的美国为了保持股份而再次注资。清国人光天化日下拿着美国人的钱建设自己的企业。还是不用还的那种,美国人心痛了。此次俄国人再次毁了美国人在东北的企业,那美国人要不要再次向这些企业注资?美国人心都碎了,美国人没有主意了。他们第一次发现,清国东北也许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地点。
德国人急了。清国怎么还不出兵?存放在远东的武器弹药全部都运进了基隆的仓库,清国主力不动,叫德国人把这些武器卖给谁去,仓库每日的租借费用很高。
就连意大利也急了,该死的德国佬再次抢占了先机,他们必须要卖给清国点什么。不然就太吃亏了。
大清国东北总兵、奉天守将宋庆也很急。
一天十个电报发往京城和锦州参谋本部,却换不来一丝一毫的援兵。第一师、独立师和独立炮兵师还在两江没有调动,第二师远在通辽,第三师驻守锦州,第四师近在辽阳却也动也不动。聂士成的第六师虽然只剩一个团了,好歹也是兵。本以为他们是来增援奉天,没想到聂士成到了海城就停了下来。刘盛休的第七师丢掉了全部的重武器,现在平壤拾起聂士成留下的武器要死守平壤。如今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却被依克唐阿给丢在了半道上。驻守奉天的左宝贵第八师被裁的只剩了4000来人,加上自己直属的一个营不过5000人出头,面对来势汹汹的五万俄国大军,自己拿什么来挡。电话要不来人,电报催不来援兵,急的满嘴火包的宋庆甚至亲自跑到锦州掀了沙盘也没有用。
但将军守土的责任宋庆还是明白的,铁岭成了防卫奉天的最后一道防线。宋庆将第八师全部摆在铁岭上,摆了三道防御线。甚到他新自带着自己的直属营进驻开原。就是为了给第八师争最更充足的修整工事的时间。临了明码通电的发了封电报:敌寇入侵,前线将士百姓浴血奋战,为何朝廷经制之精锐之师却如若枉闻,老臣身为将军御敌而战。纵若身死自当报效国家。然,此时不禁要问:朝廷,安在否?
朝廷还在吗?这个国家还有朝廷吗?宋庆的问话在整个大清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西安,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全部完整的刊登了宋庆的电报。就连洋人的报纸也不落下。
茶馆、酒楼、市场,甚到街边小巷都在议论纷纷。天安门前长安街上,学子们再次占领了这个地方。学子们依然安静、学子们依然有序,只是当年的倾盆大雨换成了如今的烈日高悬。学子们无声的抗议如同一块重重的乌云压在紫禁城上空,让慈宁宫内的慈禧无比焦躁。
不仅长安街上有学子,瀛台前也跪满了学子。这里的学子不同于长安街上安静的学子,他们大声疾呼请求皇上下旨出兵。穿着整齐的光绪缓慢而威严的步出了瀛台。却在学子们面前用无奈的口吻说道:“你们认为朕说的话管用吗?”
皇上曾经下过旨的事学子们知道,那什么军队却说是假传圣旨呢?传闻说是皇上下旨要求进攻而军队接到的旨意却是后撤,所以军队才说是假传圣旨,所以军队才不知所措的停留在原地。一定是这样。
反应过来的学子全部散了去,再次集中到长安街。却在口口声声的念着儒学中保家卫国的经典文章。还不时整齐的大声喊到:朝廷,安在否?
无巧不成书是老话,但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巧事。要是没人从中安排,怎么会这么巧就在这个时候《务时报》又发行了一版号外。这版号外是由《务时报》总编、曾经的帝师孙家鼐亲自捉笔,以他多年朝堂经验和人脉,以一种简略的方式说明了当前朝堂的乱局,重点提到了训政的含义。那就是。皇上的旨意必须经过训政的太后同意方能宣布。如此一但帝后令有不同,各地官员就会不知所措。文章的结尾,重点说明,当今朝局必须也只能令出一门,天下方成平定。
号外一出,这时局就更乱了。虽说孙家鼐没有说出要令出何门。但事事将帝王摆出,一再重申天下大道、三纲五常,还有谁看不出来。天安门外的学子也在高声疾呼:请太后归政于皇上……
慈禧烦,慈禧怒。不是她没有调兵增援,荣禄手下的北洋新军第一镇五天前就开赴东北。曾经齐装满员过万人的第一镇。在北京上火车的时候就只有6000多人。好,先不追究。等这些人全都乱哄哄的上了火车后,却被堵在山海关前。山海关守将高程因没有收到皇帝的调兵通知,也没能看到第一镇有皇上的兵符。以擅自出兵,有叛乱之嫌为名不让过山海关。恼羞成怒的慈禧下令进攻,没想到荣禄信誓旦旦保证的这支和皇上精锐第一师都可一战的部队,以6000人之众被二个充当补充连的士兵牢牢的挡在山海关下。高程还有空发了个电报回京:六千叛逆已拒之山海关下,虽无力歼灭但可保不让一个叛逆出关,但请朝廷尽快出兵剿灭叛乱。气得慈禧在朝堂上对光绪破口大骂,还砸了数个杯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