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没有前线阵地,没有安全的后方,清俄两国在奉天城内绞在一起。不经意的冷枪,冷不丁出现的一队清军都让俄军每一次前进都提心吊胆,因为寿山打开武器库发放武器,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实战中有了一定的枪法。通百姓的参于有效的拖延了俄军的速度,终于等来了第二批援军。
不用等到子夜,第十一团就于午夜十点半抵达奉天。夺下南门还没站稳脚跟的俄军,再一次在两面夹击下大部被歼灭。第十一团穿南门而入。生力军的投入立刻稳定了战局,第十团这才撤下来休息一会,进食补充体力。第十二团及第四师炮团也提前抵达奉天。凌晨三点四十六分,第十二团向东门俄军发起了攻击。十四分钟后的四点整。野战炮兵阵地建立。第四师直属炮团开始密集炮击东门外的俄军,当102毫米榴弹炮在俄军中爆炸后,俄军开始慌乱了。重炮的抵达表明清军主力部队到了。
当第二天的阳光照亮了这片大地,光绪伸了个懒腰起床了。
跑步是光绪每天早上必修的功课,他自己都很诧异为什么自己能坚持下来。光绪习惯在跑步前不处理政务,所以在他跑步的时候也没有人打扰他。现在不是在皇宫,战场瞬息万变不容有失。虽然他不直接指挥部队还是早点回去的好。所以当光绪今天只跑了一半的时间就掉头回去了。
“启禀皇上,太平洋舰队已经抵达旅顺港。”光绪才到门口就有参谋向他报告。
“那还待什么,大胜的消息立刻通报全国。”
孙家鼐早就等在报馆内,今天的时务早报已经印刷好。头版头条上“大清海军对马大捷”的粗大的黑体字怎么看都让人欢喜。不仅在上海,北京、郑州、西安、江宁、广州……各地的时务报馆的报纸都已经印好了,为了保证在今天上午一起发行,所有参于排版和印刷的人工都被要求在报纸发行前不得离开报馆。就是为了能让整个国家一起沸腾。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皇上旨意一到就可以发行了。
“大人。参谋本部通电:对马大捷。”时务报新总编康有为兴奋起来。
“那还等什么,电报所有时务报馆,开始卖报纸。” 孙家鼐放下手上的茶杯,走向窗边。虽然他已不再是朝廷的官员,但他必竟还是帝师,更何况现在谁不知道这家时务报是皇上开的。没有官职,但所做的事却是朝廷的活。别人叫他一声大人他也受的起。他现在就想看看,当这个国家知道自己的海军全歼了俄国舰队是如何兴奋。
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但此时无论是做生意的还是赶去工厂上工的人,全部都围着报童。自从俄军入侵,东北一再战败的阴霾终于开始驱散了。报纸上详细说明了这次海战的时间:就在皇上亲征的那天清晨,大清海军特混舰队与俄国远东舰队在对马海峡决战。经过二个小时的战半,击沉数艘俄军军舰,俄国远东舰队全军覆没。俄国远东舰队司令威特赫夫以下3000多人连同数艘战舰均被俘虏,而我大清海军战舰无一沉没。
沸腾了,大清沸腾了。大街上满是兴奋的清国人。欧格纳看着报纸却皱紧了眉头。在远东遏制俄国人的扩展这没错,清国也通过这样的一次海战消除了俄军海上的威胁。这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虽然清国海军给俄国舰队设置了圈套,他们在对马海峡伏击了俄国人。可是俄国舰队有四艘战列舰和四艘重巡洋舰,表面实力上必竟优于清国舰队。虽然优势不大,但也不至于连一艘清国军舰都无法击沉吧。清国的海军难道已经这么历害了吗?
没有海战细节,无法得知清国是用何种方法如此彻底的击败俄国。这很关键,如今的清国是世界上唯一参于过仅有的两次蒸汽铁甲舰间的海战,而且还都是战胜的一方,这些海战的经验会很大的提高清国海军的作战能力。这让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面临着挑战。
欧格纳相信即使清国海军有实力挑战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也不会出现两军对峙的情况。必竟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在整个大英帝国还不是最强大的舰队,而且这种规模的舰队大英帝国还有四支,这还不包括最强大的英国本土舰队。但是清国海军毕竟对远东舰队造成了危险,这点必须要报告国内。
欧格纳认为国内必须为远东舰队增派军舰,也许不需要最选进的威严级战列舰,但一艘君权级战列舰还是有必要的。欧格纳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开始给国内写信。
紫禁城内的慈禧也放下了报纸,黑着脸看着跪着的大臣一句话也不说。这时一声汽笛声响起,这是开向东北的火车所鸣的汽笛。这个声音自皇上亲征后。每天都得听上十数回。每一列增援东北的火车在经过北京时都会拉响汽笛,这是什么意思?是皇上你对哀家的蔑视吗?哀家掌权大清四十余年,还比不上你亲政的四年。哀家的旨意下了一遍又一遍,所有军队都置若枉闻。可是皇上的一道电文所有军队都动了。跑的比兔子还快,慈禧很想知道光绪是如何做到的。
“报,参谋本部通电:俄国远东总督、俄军侵华总司令被击毙于四平城南三十里处。其司令部所有人员无一漏网,全部击毙。”
慈禧听到后,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长叹一声:“皇上回京后,就没有我老婆子什么事了。”临了,还吩咐让人把妹妹慈惠太后从颐和园接来紫禁城。
朝廷是一个国家的朝廷,可不只是要管一地的战事,不管战事如何。日子还是要过的。慈禧没有说东北的战事,到是各地事务堆到了案头。这里受了灾请求朝廷减免税赋,那里要建工程请求朝廷拨款……日头渐渐的升高了,案前的折子似乎还没有变少。
“启禀太后,锦州参谋本部发来电文。”一个小太监前来禀告:“皇家陆军第三师在兵部尚书欧阳振华的亲自带领下。击退了奉天城下的全部俄军。奉天收复,我第三、第四、第八师正在对溃退的俄军发起追击。”
慈禧正在批折子的手猛的抖了一下,一滴红墨滴在折子上,瞬间化成一片殷红。慈禧放下朱批毛笔,挥了挥手让人下去。看着眼前的折子,慈禧突明白过来。皇上之所以能对军队有如此掌控能力,就是因为皇上把这些事情全部丢给自己来做。而他却不声不响的专心兵事。自己还以为是继续掌握大权,实际上是让皇上钻了空子。不仅是兵事,连财权也被皇上用大清银行给顺走了。唯有自己如同二百五一般帮着皇上处理国内大小琐事。当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来着。
慈禧气呼呼的扔下满案的折子走了,她要去看看妹妹,看看妹妹那憔悴的神情才能让她舒服一会。
坤宁宫内,慈惠正带着下人整理宫殿。好久没住了。地方都脏了。门外禀告西太后来了,她也没到大门外迎接。只是当慈禧走进大门时行个半蹲礼就算是见过了,然后指着殿内的一处处角落指挥着下人们干活。连杯茶似乎都忘了给慈禧上一杯。
“妹妹到是好兴致,还有心情打扫。”慈禧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自个儿住的地方自然要干净些,这也住起来舒心。说实在的。哀家到还愿搬到瀛台去。只是皇上大了,总还是要再纳后妃的。瀛台那地方小,等皇上纳了后妃就住不下了。到时我一老太婆再住那就不合适了。早晚也是要搬出来的,干脆就在这住下吧。”慈惠这话说的中气实足,她也不再是那个刚进皇宫的福晋了。东北战事连连大捷的消息,她这个皇上的生母怎么可能没人说给她听。
“可妹妹能确定自己能在这住多久吗?”
“皇上没回来前是不好说。可等皇上回来了,哀家也会搬回来的。说实在的,哀家还是比较喜欢慈宁宫。不过那是姐姐的寝宫,就算了。”
慈惠的话一下子顶到了慈禧的心口上,慈禧脸上都开始扭曲了。慈禧一向准从别人让她一时不快,她就要让别人一生不快的准则。所以慈禧恶狠狠的说道:“妹妹是不是高兴太早了,如今天气渐热,加上坤宁宫久未有人居住,妹妹还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莫要病了才是。”
这是威胁呀,慈惠自然听得出来。没想慈惠反而笑道:“妹妹要是病了也怪不得别人。你我乃是亲姐妹,都说姐妹同枝,妹妹要是病了难保姐姐也不会得同样的病。”
反威胁。慈禧重重的哼了一声就要走。慈禧才走到门前,慈惠又说上了:“姐姐也莫气,都说儿大不由娘。皇上现在后宫还空着自然还会听我这个额娘的话,等皇上娶了后妃指不定就忘了还有个额娘了。哀家也老了,不如你我姐妹就做个伴吧。”
“哼。与你做伴。怕是你愿意皇上也不愿意吧。”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老祖宗的规矩。但这后宫里就算有了皇后,哀家的话相信皇上还是会听的。必竟是我的亲儿子,额娘就这点要求皇上还是会准的。”说着。慈惠还用手帕半遮面的笑了:“国事我这个老太婆弄不来,还是交给皇上来处理吧。哀家就想等把这弄干净了,就见见大臣。哀家就想着给找几个贤惠的女子放在皇上的后宫里,皇上都这把年纪了还没有子嗣,这才是做太后该关心的事情。到时还要请姐姐给参谋参谋呀。”
慈禧面无表情的看了眼慈惠,转身走了。慈惠的话里有两个核心:一是如果慈禧不乱来慈惠会保住慈禧的命,二是如果慈惠在皇上回来前出事,慈禧就死定了。
慈禧自认为经过皇上一年的亲政,自己的养气功夫已经很好了。可等到下午从东北传来的消息却把慈禧被彻底给激怒了。
光绪在奉天行宫内,接见了朝鲜国王李熙及世子李坧。君臣二人相谈甚欢。光绪以宗主国以名义对朝鲜这个藩属国表示了高度的赞同和认可,对于朝鲜受到的屈辱光绪表示一定会尽到宗主国的责任,为朝鲜讨回公道。同时光绪册封朝鲜已故王妃闵妃为明成王妃,并对其功绩立碑立传,并重申朝鲜为中华永不征伐之国。只是此间乃行军其间。一应事宜待光绪回京后立刻办理。对于朝鲜国王提出欲仿琉球请求大清驻军以维持地方的提意,光绪也很大肚的同意了。并且光绪答应在战后,大清陆、海军事学院将对朝鲜开放,接收朝鲜学生。并且将从大清现有海军中抽调少量舰支无偿转交给朝鲜,并帮助朝鲜建立自己的海军。同意战后从大清派遣官员协助朝鲜治理国家,同意开放中朝边境以利于两国商业文化交流,帮助朝鲜建设铁路……等等。
这些信息被传回京城。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事须要整个朝廷来协调。如果说这些都是皇帝该出面的事情也就算了。就算是光绪同意将从大清皇宫内务府中拨出一定的费用给朝鲜王室,以待朝鲜王回宫后对王宫进行修缮这种事情也算了。光绪拿宫中珍玩赠于朝鲜国王也没关系。可光绪竟然答应朝鲜王的求亲,同意挑选宗室之女嫁与朝鲜王为王妃这种事总该跟她这个太后商理商理吧。凭什么不跟她这个太后打个招呼就把叶赫那拉?桂祥的四女儿许给一个半老头子,桂祥四女儿也是你光绪的亲表妹。
慈禧很愤怒的找到慈惠说及此事,没想到慈惠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是皇上,皇上金口一开岂有反悔之理。”慈惠安静的说完后。便让太监传桂祥携女进宫。
奉天城内,李熙战战兢兢的跪在光绪面前。开始谈的很欢,上国皇帝答应帮助朝鲜复国,并给予大量的援助,还是无偿的。可是光绪要给他找王妃。而且这个新王妃还是光绪的表妹这就让他无法接受了。这是光绪明白的要在朝鲜王宫安插间谍呀。他很委婉的拒绝了,必竟那是光绪的亲表妹,大清上国尊贵的公主格格。哪里是他这个年事已高,丧国失地的下国小王所能匹配。其实李熙担心的是一但这个新王妃生下个儿子,清国就有可能借此事把手伸进朝鲜。
“朕知道你的担心,无非就是怕大清立新王妃之子为世子。朕之所要你娶朕表妹为妃,就是为了给朝臣个交待,不然朕给你这么多援助让朕如何跟大臣们解释,要知道大清也不富裕。朕在这里给你个承诺,如果你不废世子李坧,他就是朝鲜下一任国王。不过这些不是白给你的,要是你守不住鸭绿江让日本人上了岸,那就什么都不谈了。”
朝堂上如何风起云涌都不是普通百姓所关心的,他们关心的就是一次接一次的胜利,没什么比一天四次大捷的消息更让他们兴奋了。清早刚刚才知道对马大捷,到了早上就全歼俄军司令部,中午收复了奉天,傍晚还打了个铁岭大捷。东北无忧,大清无忧。至于东北其它地方,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至于即将开始清日鸭绿江之战,现在没人会担心。就算是败了又能如何?这不已经传开了,日本两艘战列舰被大清一艘驱逐舰给堵在里面都不来。待皇上歼灭俄国毛子,还有小日本的好果子吃吗?
而日本却在朝鲜集中了一切可用兵力,甚至放弃维持地方的力量,集结了重兵在鸭绿江边展开。如果不能给清国压力而看着俄军全灭,那腾出手来的清国必将给日本雷霆一击。大山岩再次站在了统军亭上,鸭绿江之战即将打响。





中华苍穹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
对马大捷、奉天大捷、俄军侵华军总司令被击毙、铁岭大捷更是打掉了俄军成建制抵抗的消息全遍了全国。 ( 平南)学生士子们无不举手欢庆,普通百姓也是笑逐颜开。
清国开心了,俄国却很郁闷。精心计算过后的战略,被一群从来看不起的黄皮猪打了一闷棍。不是俄**队不行,而是清国人那种会拐弯的炮弹和可以用手扔出来的炮弹,打了俄军的措手不及。
俄国驻北京大使馆内,清国一天四个大捷的消息让喀西尼急得额头冒汗,口干舌燥。一杯一杯的水喝下去也无法灭除他心的火火焰。
奉天一带的俄军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而从清国发布的消息看起来没有撒谎的必要,可是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军队还能不能继续打下去?没有来自俄军内部的确实情况,他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奉天的战况他已经发电报回国了,清国出现了新式武器,这是三天前从俄军最后一封电报里得知的消息,也是他发回国内电报中重点提到的东西。其实清军中有新式武器的消息早在清军年初演习的时候就有所耳闻,可从他这个驻华大使到俄军远东总督都以为这只是个笑话,都以为落后的清国跟本没有能力去研制什么新武器,最多只是改进一下而已。但这次他们错了,二万清军能追着三万俄军打,正是凭借了这两种新式武器。如果俄军不能扭转战局,那这次战败必须要有人负责。最应该负责的俄国远东总督大人已经死在了清国人枪口下,那他喀西尼必然要承受来自沙皇陛下的怒火。只能把负责推到清国的新式武器上去,这样也许能让他过一点。
现在他必须要提醒海参崴去应对清国可能发起的攻击,但他整整二天都无法联系上海参崴,就连整个伯利亚也没有反应。清军舰队在偷袭了远东舰队后。返回旅顺补给后就立刻离开了,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数艘运输船。清国舰队要去哪里?运输船上装载的是舰队的补给还是步兵?这些都不知道。所以他必需尽快联系上海参崴,让他们做好防御准备。舰队已经在清国人的偷袭下沉没了,远东唯一的港口可不能再有损失了。
喀西尼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如何才能通知到海参崴。电报电话中断。水路就不用想了,唯一可用的陆路却因为连天的战火也被清国封锁了。他哪里知道。海参崴早已经毁了。
在冬宫,俄国大臣们战战兢兢的看着他们的皇帝尼古拉二世正在咆哮:“蠢猪,一群蠢猪。他们丢尽了斯拉夫人的脸。立刻向远东派兵,去狠狠踹黄皮猪的屁股。”
“可是即使现在向远东增兵。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其中的一位大臣说话了。遥远的距离是最好的屏障,谁也不能无视。
“那立刻调集远东其它地区兵力增援。”
“现在耽误之急是要将远东的剩余兵力赶快撤出来。尽量减少损失。”
“……”
朝堂上,众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提出自己的意见。尼古拉二世黑着脸看着吵吵嚷嚷大臣们,眉头皱的都挤到一块去了。直到听到一个建议。
“建议立刻与清国展开谈判,结束战争。”
“住口。伟大的斯拉夫人难道需要向弱懦的清国人祈求和平吗?”尼古拉二世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尼古拉二世咆哮着的声音压住了全场,原本还吵吵嚷嚷的大臣们全都安静了下来。只听见尼古拉二世还在咆哮:“我须要的是办法。打败清国的办法。斯拉夫人的脸面不能丢在我们手上。”
安静,绝对的安静。打败清国占领清国东北,实施黄俄罗斯计划是这个朝堂上每个人的心愿。只是时局不同了,曾经以为唾手可得的土地却在清国反击下不可避免的即将失去了。清国主战兵力不过只有十万之数。但空有百万强兵的俄国主力部队却在千里之外。真要调这百万之众强攻清国,清国自然是挡不住的。可这样一来,最高兴的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吧。
“陛下,请立刻向远东增兵。即使只有一二万兵力也要尽快调动,然后我们可以宣称,将调50万大军增援远东。” 谢尔盖站了出来。
众臣们愣住,尼古拉二世也愣住。他哪里不知道即使立刻增兵远东,也无法挽救远东战局。之所以叫嚣着增兵远东,只是他咽不下被清国打败的事实而已。
“是的陛下,增兵远东刻不容缓。” 谢尔盖缓缓的说道:“增兵的目的不再于救援远东战局,而是要给清国压力。如今远东地区的兵力将在清国的土地覆没,而清国的东北却集结了清国最强大的军队。一但清国追赶着撤出清国的俄军,那么清国就可以冲过黑龙江占领整个远东。所以才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增兵,而且要宣称向远东调派的将是50万大军,让清国人知道俄国要对清国做出报复性的攻击。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和清国开始谈判,对外可以宣称是清国受到我们的压力来主动和我们谈判。而且战后的远东也将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从欧洲调兵也是必然。远东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那我们最少也要保住领土不失。”
“那就立刻去办。该死的喀西尼,清国有了新式武器他竟然一直都不知道。去告诉他,如果这件事他还办砸了,那他就要为整远东战事的失败负责。”
惶惶不安的喀西尼刚刚才起床就收到了国内的电报,看过电报后的喀西尼急冲冲的就赶往火车站。皇宫不用去了,他知道现在清国能做主的是在奉天的光绪皇帝。可他还没上车,焦急的侍从告诉他一个最新的消息,在众人眼中消失数天的清国皇家陆军第二师昨天深夜突然出现在长春城下,空虚的长春城内不过半个团的兵力,还没有重武器。这哪里是武装齐备清军的对手,不过半夜时间长春易手。听说长春守军没能跑掉一个。关键是,清军攻下长春后,其主力不做修整就立刻奔向吉林。
喀西尼一阵虚脱,一屁股坐了下来。吉林也完了。因为那也只有半个团。整个远东俄军被包围了。覆没在即。如今拯救俄军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身上,要是他完不成的话……喀西尼出了数天汗。现在还没出完。
俄军被包围了。这是大山岩收到长春被清国收复的消息做出的判断,如今鸭绿江南岸的三万日军已经完成集结,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山县有朋却一直不让他发动进攻。大山岩决定今天再向东京发一封电报。不管结果如何明天一定要发起鸭绿江之战。
随着琉球团抵达鸭绿江北岸,对面的清朝琉三国联军已经多达二万人。只有攻破鸭绿江打进清国本土,才能最好为俄军解围。不然一但俄军投降,腾出手来的清军可不是日军能对付的了的。其实这个道理山县有朋怎能不明白,他是在等待。
东京湾外那艘叫大和号的清国驱逐舰正在浦贺水道外耀武扬威,甲午战后的清军一直有军舰巡逻在东京湾外这次他们派来的是大和号,但是他们没有进入浦贺水道。因为浦贺水道自甲午战后为避免清军强行突进。在获得美国贷款的第一时间就购买了大量水雷撒满了浦贺水道。水雷阻挡了清军军舰进来,也挡住的日本的战舰出去。二艘万吨级的战列舰被一艘才600吨的驱逐舰堵在港内,如何不让人恼火。而且清军从日本缴获的驱逐舰连名字也不改,还公然挂着日文:击沉我吧。让大和沉没。
这是对整个大日本的羞辱。以山本权兵卫为首的海军叫嚣着要打沉这艘以日本民族命名的清**舰,但山县有朋一手压下了这个声音。富士号、八岛号,这两艘在甲午战前定购的军舰在清国驱逐舰的“陪同”下,已经回国半年多了。在甲午战争中失去联合舰队和江田岛的日本海军也失去了全部有经验的水兵和将领,实战经验成了日本海军最大的短板。山县有朋其实一直很懊悔,原本是要和俄国联合作战以获得实战经验,却因为清军海军突然集结向东,让刚刚开出东京湾的二艘战列舰调头又回来了。柿子捡软的捏,这句中国的俗话山县有朋也知道。打不过俄国却来欺负日本,这还让山县有朋气恼了好一阵子。没想到清国只是虚晃一枪,转头在对马海峡伏击掉全部俄国远东舰队,现在富士号和八岛号更不敢出去了。
没有击败清国海军,整个日本就处在清军舰炮攻击的范围。但军舰就是军舰,它不可能开到陆地上。没有宣战但对清国已是事实战争的日本,只能在陆地上打败清国才能挽救清军舰炮下的日本。只有在俄军溃败前突破鸭绿江对清军有展开实际的威胁,这也许是挽救俄军的唯一办法。但对山县有朋还有一个选择――让清国内乱,因为他明白,清国这个由少数满人统治的国家,对于统治者而言最大的危险不是国外,而是国内最庞大的汉族。所以他才让大山岩等在鸭绿江前,他要等清国南方起义的枪声。
“去告诉孙中山,如果他还不能发动起义,那大日本帝国就会怀疑他的能力。大日本帝国将会选择直接扶持陆皓东。”山县有朋看着平静的东京湾,恶狠狠的说道。
孙中山其实比山县有朋更着急,当清帝亲征东北,两江军队也一并北调之时,他就认为起义的机会来了。迟这还没有发动的原因,是日本提供的武器还没有到位。这不能怪日本,也不能怪孙中山。光绪为培养自己的造船工人和建设工业产业基础,光绪发下大量政府定单来建造小型近海巡逻,而就是这些巡逻艇增加了走私的危险性。
1...110111112113114...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