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光绪无奈的望着黄兴:“你们要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所以你要刺杀朕。你刺杀朕是因为你我想法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道理朕还是明白的。你用不着去效忠朕,也可以干反清复明的大业。但你也是中国人没错吧。让你效忠这个国家总没错吧。”
“我是中国人没错。可我不会效忠满清。”
“不不不,你没有理解朕的意思。”光绪站了起来走向黄兴:“你还记得朕在光绪二十年,咱们打败日本的那年除夕夜的讲话吗?无论古时夏商,还是汉唐,抑或是前明或者是今天的清朝,这些都不过只是这国家这片土地上不同时期的名字,从来没有改变的是这个国家的姓氏,她叫中国。没有一个朝代可以万世长存,大清也不可以,很多年后大清也会灭亡。但无论朝代更迭,君王更替,中国永远都在。这个你不反对吧。”
黄兴重重点了点头,光绪接着说道:“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欧亚还是非美,唯独只有中国从未中断过她的历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黄兴摇了摇头,他相信就算是中山先生在此也怕是回答不上来吧。
光绪黯然一笑:“因为文化、因为传承、因为这片大家共同生活的土地。如果你读过春秋列传,如果你读过战国,你应当明白,书中所写的春秋战国中的楚国并不是当时周王朝周天子所封。周初之时,现在的两湖还是当中原人口中的南蛮之地。可是楚国还是被写入了春秋战国史,楚国人也被承认是中原人。这是就文化的力量。可文化却不是汉民族一家的,我承认汉族是这个文化的主体,但你不能否认的是,这也是这片大地上每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朕说的可有错?”
黄兴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光绪的说法,到是一旁的黄父却眼睛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看问题。
光绪接着说道:“你们总说满人是达虏是异族,那唐朝的唐皇李氏是鲜卑人你们为什么不说,就因为他们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元朝是蒙古人你们为什么不说,就因为他们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领土国家?如果真这么说,大清是没有这些功绩。可朕正在努力去做,而且已经有了成绩有了希望,你们却如此急不可耐要杀了朕,为什么不能再等等,给朕一个表现的机会?”
“不可能,任说的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你是异族的事实?”黄光很是坚定。
“异族?那你可知道,满人的发源地现在的东三省,早在汉朝就已经是大汉领土,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接受着来自汉朝中央长安政府的命令……”光绪突然停下来摆了摆手寂落的说道:“算了,不说这些陈年旧事了。日子是要往前过的,咱们说说以后吧。你承认中国,你也承认你是中国人,那么让你效忠中国,效忠这片土地,效忠华夏大地上的华夏一族,这你总能做到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林则徐的词。什么时候读出来依然是大义凛然,在田庄台朕之所以敢于日本生死相搏也正因为如此。可朕还是想问问,如果朕死了,这个国家会变成怎样一个局面?如果朕死了,你们所说的共和就真的建立起来了?”
黄兴蔑视的笑道:“只要你一死,满清政权必然瞬间坍塌,天下有志之士必定群起而响应,共和不过一蹴而就,这能有什么问题?”(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八十三章 离别
“幼稚。”不仅是光绪鄙视黄兴,就连黄父都看不下去。只听光绪说道:“你只说对了一点。朕若一死,满清政权坍塌是必然,但是天下有志之士群起响应却不尽然。还是让联来告诉你吧。当年洪杨之乱,朝廷兵马无力平叛。不得已朝廷只行允许地方督抚可以自行筹饷练兵。自此中央权枢日渐势微,地府督抚日益权重,朕的旨意能通行无阻的怕是只有直隶、两江与东北,就算是两广之地也有人敢阳奉阴违。这次南巡就是为此而来,然事实证明,此事依然需缓缓而行。这样的格局就连有天下大义的朕一时都无法根本改变。如你所言,朕一死大清必亡,可天下也必定大乱!各地督抚将拥兵自重相互混战,整个国家如同一盘散沙,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另有我们的死敌日本,人家购远东第一舰队就是为了要扑上来狠狠咬上一口!真到了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你们能做什么?你们革命党有抵御外侮实力吗?有军队吗?有能够号令天下震慑地方的权威吗?你们只有一句共和的口号,你们只是在做着共和的美梦,天下人此时就连共和是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又能拿什么去建立你们心中的共和?”
黄兴身心巨震,他总以为杀了清帝就可以实现共和,如今清帝都说自己对地方无能为力,那么他们革命党人又凭什么让地方督抚听他们号令?只凭一句共和吗?
“一个国家要走向富强。不是怀揣着一个崇高的目标,喊几句口号,或者是慷慨赴死舍生取义就能够实现的。这些远远不够!如何让贫弱的国家在列强们虎狼环视之下强盛起来,这才应该是这个国家每一个有志之士该去思考的问题。小心别搞到国家到了亡族灭种的地步。”光终拍了拍黄光的肩膀说了句:好好想想吧。说完转身离开黄家。
“帝制与共和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既是殊途亦不可能同归!今日我们弱小,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强大起来。国家虽会一时混乱,但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中国虽弱一时,但决不可能会有亡族灭种的境地。我相信,终有一日共和的旗帜会在华夏大地上高高飘扬。”
“你凭什么去相信?那你相信九一八吗?那么卢沟桥呢?你信不信一但朕死了。那么就会有三十万南京人死在真正异族的刺刀下。那时就算你在天有灵,当你看到三十万南京人的鲜血染红整条长江之时。你会不会再九泉之下再自尽一次。就算终有一日共和国成立,你又凭什么保证那时的共和国不会是打着共和的名号,却在实行另一种*。别再可笑了。”光绪头也没回的说完这些话,却又突然转过头来:“对了。朕打听到一个消息。听说如果日本支持你们推翻满清,待革命成功后你们会将东三省割让给日本?听说还签了个什么协议?朕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伪,所以问你看知不知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国家败类?还有,你刺杀朕的时候,可有想过你的家人。你以为朕真不知道你是中兴会的人?朕之所以没有怀疑你就因为你的家人还全在广州,在朕看来他们对你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你有没有想过你刺杀朕的举动会让你的父母妹妹陷入死地,不仅是他们,就连你家的仆役都逃不了一死。都说百行孝为行。如果你提前安排你的家人准备离开,最少你也应该告诉你的家人尽快离开。可是你做到了?一个不孝不义之辈却为了一个所谓高尚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卑劣的手段。这也是你们革命党人的作风吗?”
黄兴楞在当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光绪的背影消失在大门外,消失在寒风里。支撑他不倒下的共和的理想终于崩塌了,他刺杀清帝之时确实没有考虑过家人。如果此时让他再选一次,他的内心告诉他,他实际没有牺牲家人的勇气。
“杀了我吧。”黄心无力的跌坐在地上。昂起头。无神的眼睛虚无缥缈的看着房梁。
“让为父先来问问你。”黄父从地上爬起来走到黄兴面前:“皇上方才说日本支持你们革命是因为你答应事后将东三省割让给日本,可有此事?”
“听说。我只是听说有此事。并不能确认。”黄兴有些心虚,因为他真听说过此事,好像还是中山先生亲自去日本谈的。所以中兴会总有用不完的日制枪械,只是他们从来不提这事。
“啪”,黄父一巴掌把黄兴打倒在地:“用不着听说,我看这就是真的吧。不管皇上是异族与否,皇上亲临战场不计生死与日本血战都是为保住这个国家。你们到好,与死敌勾搭狼狈为奸。事还未成就已经签下割地协议。我看你们才是最大的败类,汉奸。”黄父暴怒的指着黄兴大骂,继而对他拳打脚踢。
被绑牢的黄兴只能躺在地上不断扭动身体,尽量避开父亲的踢打,嘴里不停的说着:“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呀――”
“你要打就打死我吧,他可是你的亲儿子呀――”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儿子犯了什么错,都是母亲的心头肉。黄母冲过去抱住地上的儿子,为他挡住来自父亲的殴打。黄玲也抱着父亲,不停的为哥求饶。
黄父暴怒的推开女儿,粗鲁的拉开黄母,向着黄兴骂道:“我怎么会生出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孽子,我就当从来没有生过你这个畜生――”说完就抢下一旁侍卫的枪,对准黄兴就扣下了扳机。
黄父还是一位有着传统思想的人,在他的想法中。你不满朝廷可以去革命可以去推翻当今朝廷,但绝对不能去做买国求荣之事,他是这么做。也要求他的孩子这么做。这也是当他得知儿子因刺杀皇帝都没有如此愤怒的原因。可是今天,他的儿子真的做下了买国求荣之事,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黄兴看着父不断的扣动扳机,没有子弹射出来是因为父亲还不会用枪,还没有打开保险。但他从父亲的眼睛中看到了父亲是真的绝望了,因为父亲眼中全是杀气,父亲是真的想杀了他。
黄父见枪打不响。就要抡起枪托砸向黄兴被从门外进来的杨东子给拦了下来。黄父一边想要枪回枪一边怒骂道:“我要亲手杀了他,我要亲手杀了这个孽畜。”可抢了两把都没把枪抢下来。只得将枪一推:“你们拿的都是些什么破枪呀――”说完,四五十岁的人哭的像月子里的娃娃。
“黄老爷子且熄雷霆之怒。黄兴自有取死之道,可皇上有旨暂且留他一条性命。”
“如此出畜牲留他做甚。杀了一了白了。我会将他从族谱上除名,我从来没生过这么一个儿子。”黄父哭的是老泪纵横。
地上的黄兴听到皇上暂不杀他。突然有了气力,挣扎的从地上坐了起来吐掉口中的血沫问道:“为什么不杀了我?你们想要干什么。”
“既然一心求死,为何在听到皇上暂不杀你却如此激动?”杨东子鄙视了一眼黄兴,而后将黄父黄母扶坐在椅子上。
“贪生之意人皆有之,想活着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士可杀不可辱,用不着如此玩弄于我?”黄兴脸上此刻又回复了刚时来的坚毅。
“杀你不是我想不想的事。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不知你能否告之。你是如何知道皇上今上会走黄花岗这条路的?”杨东子问出了这个问题眼睛却瞟着黄玲,其实早就已经查明,就看黄玲会不会主动承认。
黄光艮着脖子并不回答,一旁的黄玲提心吊胆的看着。谁知杨东子并不在意:“以我之意。你此等乱贼就当五马分尸。可皇上非要留你一条性命我也没办法。只是我不明白,皇上的新政也好,你们的共和也罢。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强盛,既然最终目的一样,为什么就不能齐心协力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用不着跟你解释。”黄兴晃了晃身体:“既然皇上说要放了我,为何还不松绑?”
“皇上说暂时不杀你,却不是说现在就放了你。我们是有条件的,就不知你敢不敢答应?”
“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不敢答应。”
“这次皇上不杀你全家。甚至是不杀你,是因为皇上不希望看到朋友难过。你有一个好妹妹呀。只是你一但答应条件却又做不到,到时死是怕就不是你了。一、我们会送你去香港,你终身不得回国;二、到了香港后你可以继续加入中兴会,但不得从事任何刺杀皇上的事,就是参于谋划都不可以。否则,你黄家上下真的就会因为你而灭门。而黄家其它人终身不得出国就是代价。当然了,你要是真不在乎你全家性命,我也无话可说。你是为共和而死,还是为振兴国家而活,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我答应。”黄兴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杨东子点点头:“那你跟父母话别吧,我们这就上路。”
当黄兴抵达香港,清兵送他上岸的那一刻还给了他500英镑,他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三天来他都没有发现有人在跟踪他,他这才相信清帝是真的放了他。只是后来他联系上中兴会才知道,当日聚会的陈少白陈大哥他们所有人的都被处死了。可他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能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分裂中兴会。光绪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光绪在与黄兴对话时发现自己已经说动了他,黄兴曾经坚定的革命信念已经动摇。光绪与黄兴的谈话是在黄家公开进行的,中兴会调查不出其它的来。而对于为什么会放他回来,那也是清帝看着黄玲的面子。而黄兴这种敢于刺杀清帝的举动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兴会的高层。对于一个革命组织中,一位高层的革命信念不坚定会对这个组织产生致命的打击,至少能缓和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他还说过革命党人中有不少人对光绪强国的做法表示肯定,那么他的身边会聚集起一大批的革命意志不坚定者。这就给光绪或分裂或围剿革命党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至于黄家、至于黄玲,光绪没那么大肚,他们是光绪将来要挟黄兴的筹码。
第二天,光绪仪仗齐备的登上南洋水师的军舰准备回国,皇上一脸失落的表情谁都看的出来,可谁都不敢说不敢劝。两广之地自总督起到地方小史,商贾大族都来为皇上送行。而皇上却只在一旁对前来送行的黄玲说话:“没想到你会来为朕送行。”
“皇上你这一走,怕是很久很久不会再来了。而我也要接手家里的生意怕是也没时间到处乱跑了。”黄玲低着头说着话:“没想到你真的会放了我哥哥,他到了香港已经打过电报回来了。”
“你自己保重。记得常来信,让朕还记得远在国家之南还有一个朋友。”
黄玲点点头就不再说话。光绪转身朝舷梯走去,才走两步就被黄玲叫住:“你别怪安姐姐好吗?其它她也不想的。昨天下午我去了安姐姐家,安姐姐都跟我说了。她喜欢你,真的喜欢你,可你偏偏是皇帝。昨天她就在门后,她很想给你开门,可她真的害怕她只能活在紫禁城里。”
“都过去了,这样不也很很好吗?没别的事我走了。”光绪见黄玲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可又没走两步又被黄玲叫住了。
“其实我想告诉你,告诉我哥哥你会走黄花岗的是我。”
“不知者不怪。你要过的开心点!”光绪说完见黄玲不说话转身走了,这次是他走了两步主动回过身来问黄玲:“真的没事了?”
“没有了!你一个人要自己保重。”黄玲笑的很开心。
看着黄玲笑的阳光灿烂,光绪放心的走上了舷梯。在场所有官员都看着甲板上的皇上跟码头上的黄玲挥手致意。
舷梯被收回,缆绳被收起。巨大的螺旋桨带动军舰缓缓开出码头,这时甲板上的皇上突然将双手护在嘴边大声的说道:“你还没来过皇宫,下次你来我带你参观皇宫。”
黄玲也同样回应道:“我知道了。你也要保重,国事再忙要记得按时吃饭呀――”
“一定要记得来看皇兄呀――”(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八十三章 **的哀怨
ps:本章标题本是:内裤的哀怨。可到了发布页就显示成:**的哀怨。
就如第二百零一章的标题是:远东的*,可显示确是:远东的**.没办法大家将就吧,共和国现在讲的就是和谐,一切不和谐的东西都不能出现。现在别说大家看书的了,就连写书的在遣词造句时都要考虑和谐,不然太多的**不仅会让大家看不明白,也会让写书的气死。嗨--这就是身在共和国的命--
光绪一句“皇兄”坐实了黄玲这个无名有份皇妹的身份。黄家,这个出过刺杀皇上的乱臣贼子之家,却因为出了黄玲这个皇妹又变的炙手可热。当两广总督谭钟麟再次拜会黄府之时,名贴上写的就不再是黄父之名,而是“玲格格”。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安家转眼门可罗雀。
军舰上的光绪知道会发生这种事,在一个人情的国度中这种事都是避免不了的。光绪看着战舰破开风浪迎风而行,却想着自己是否真的能带领国家走向强盛,其实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至于黄玲,光绪确实喜欢这个古灵精怪的妹子,从来也是把她当妹妹看待。有自己一句让她来看皇兄,那么黄玲就是皇上的义妹,就是大清格格。有这个身份在,黄家自然无人敢故意刁难,黄家的生意有黄玲在就能做的风声水起,就会成为光绪新政的受益者,就会赚的盆满钵满。这样黄家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这么一来对于黄兴而言,黄家就是他永远撇不下的心事,也将成为黄兴革命道路上的永远拉扯他后腿的心事。
光绪加恩于黄家。用情感拉拢黄家,再用黄家去牵扯黄兴,再利用黄兴去影响中兴会中那些并不坚定的革命者。加上已有了有郑焕这个间谍在,他也会拉拢自己的一批人。只要这个计划成功,加上光绪在黄家说的关于中兴会割让东三省给日本的事也会通过黄父传出去。那么对中兴会的声誉也会有致命的打击。中兴会这个推翻大清的主力最再也不能成为光绪心中的阻碍。
光绪放下心来离开广州,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的那一天。在另一旁的码头上的一艘即将开往美国的船上,安茜远远的望着光绪却哭的梨花带雨。安父见女儿不愿见皇上。就连夜为她买好第二天去美国的船票。如果安父知道光绪也会如此着急离开。估计他是舍不得让女儿离开。
站在安茜身边的姐姐阿姨,看到安茜哭的如此伤心,还以为她是因为见到皇上才如此激动。于是,这好些好心的姐姐阿姨为她讲述着她们听到的、关于皇上的故事。那还是田庄台的故事。皇上带兵冲在最前后,也撤退在最后面,无论日本人如何凶残,皇上总是一脸胸有成竹的表情……这些好心的姐姐阿姨哪里知道眼前这位远比她们知道的更残酷也更惊心动魄。于是安茜开始叙述当年她在军营里看见的一景一幕,讲述着她所知道的真正的田庄台血战,讲述着她认识的皇帝……就这么讲着讲着,就讲了整整一路。而她所说的这些,也随着听到这些故事的人在美国下船传遍了所有美国华人,也传进了在美国最大的华人组织――洪门的耳朵里。而军舰上的兴绪也很快的收到了一份情报。那是在他离港前刚刚开出了一艘货轮,这艘货轮的目的地――是非洲。
大沽口,光绪下船后取消了原定全部在天津的安排。坐上火车直接回京。虽然嘴上说“都过去了”,但心里又哪里真的放的下。光绪想要忘记安茜,忘记广州,就把自己全身心的投的工作中去。商税需要紧急修改,农税也需要再次确认,工商、金融、交通……一桩桩一件件哪件事不需要光绪过问。单单是英国为日本建造的四艘战列舰的后两艘延期修改就让光绪为此讨论了整整一天。忙碌,让光绪已经顾不上儿女之情。忙碌。让光绪忘记了那已远去美国的爱人。忙碌,让光绪放下了躁动不安的心。
李鸿章很高兴,因为这样的皇帝才是大清中兴之主。原以为皇上会因为安茜之事变的消沉,但眼前忙碌的皇上却一如往常,但是他依然提醒着光绪朝的官员们,尽可能不要将有关广州的事务呈给皇上,以免勾起皇上不愿再提及的往事。官员们也很自觉的不再皇上面前提到广州,甚至是已经成为大清格格的黄玲。皇上唯一没有出嫁的被许配给朝鲜国王李熙的亲妹妹,早在皇上回京前就在东太后主持婚礼后被接去了汉城。而皇上唯一变了的是,脾气越来越琢磨不透,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发火却又莫名其妙的消火,有时候皇上自己都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李鸿章知道,皇上的心结从来都没有打开过。
光绪很高兴,从武昌南下的车队测试结果很理想,基本达到了可以使用的目的。于是乎在大清国年三十的晚宴上,在设计者亨利?福特的驾驶下,光绪乘座着已经定型的轿车在世界各国的使者面前进入会场。无数闪光灯亮起,光绪很自豪的宣布:世界上第一辆可以单人驾驶,可以搭载五个人的无烟燃油轿车,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光绪激情万分的讲述了汽车未来市场的前景,光绪很骄傲的宣布了将天津第一汽车厂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厂的消息。光绪隆重向所有人介绍了来自美国的汽车设计师亨利?福特。亨利?福特的名字很快传遍了世界,随着他的名字传遍世界的还有他设计的、由清国皇帝亲自命名的‘东风福特’系列轿车。
福特也很高兴,不仅仅是清国皇帝真的坐着他的车进入晚宴。更在世界各国公使面前为他、为他的设计扬名。还有光绪答应过他,凡是他设计生产的汽车永远都叫这个名字,而且因为他的技术。让他能够分享东风汽车厂生产的、由他设计所销售的汽车的二成利润。
让现场各国公使更高兴奋的是,清国皇帝同时宣布要将东风汽车厂扩建成所产一万两汽车的工厂,这就意味着清国需要购买大量的生产设备。
华商、洋商都无比兴奋的交谈着,去年因为清国慈禧太后主持的晚宴让所有买票进入晚宴的商人失望,但今年他们获得了免票进入的权利。
……
太多好消息充肆着今天的晚宴,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欢呼胜利的晚宴。今天的光绪高兴的喝大醉而归。唯有李鸿章看到了皇上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失望。
光绪很忙,他不能像其它大臣那样安然享受着春节的假期。大年初一他要带天下臣民在天坛祭祀上苍;大年初二他要宴请各国使节;大年初三他要到烈士陵园祭祀;大年初四他要走访京城与百姓共度新年;大年初五他与大臣讨论年后新发布的各项制度;大年初六他在视察已经完工的中海、因为明天起就要正式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决策中心;大年初七他坐在太和殿上召见他的文武大臣。展望一下未来勉励一下群臣;大年初八他坐在龙椅上听着秘书长杨度毫无表情的声音宣读一份份诏书,这些诏书是新的税收政策。这些诏书是光绪的希望。大年初九……直大年十五元宵那天。
今天的奏折很少,也许刚开年也许是今天大家都回家过节。批完最后一本奏折才刚刚过的中午。光绪愤恨的将笔拍了桌子上:“老子是越来越不明白了,到底老子是来给天下人当皇帝的,还是给天下人当奴隶的。大臣们都能不理政务回家过节。凭什么老子累的像狗样。寇连材你过来,让老子揍你一顿出出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