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杨岐山义愤填膺的指东骂西。杨枣儿低头而笑不答,父亲哪里知道。你的女婿就是王法。唯有杨母一脸尴尬的不知何如是好,憋了半天进了家门让下人们全部退出去,在给老爷端上茶水后这才小声说道:“你闺女已经怀了人家的种了,你不答应还能怎么样。”
看不上满院的财货,刚刚坐下的杨岐山如同屁股上装了火箭般的跳了起来,指着一旁笑嘻嘻的女儿就骂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我杨家虽算不上是书香门第,但也是读书人,却不知为何生出这你忤逆之女。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还有脸笑的出来,你还有没有点廉耻。让老夫打死你以还我杨家清白。”
杨岐山说到做到,这就操起少扫帚就要来打。杨枣儿吓的躲到母亲身后,杨母此时大叫起来。听到屋内叫嚷一片,杨东子推开门上前,左手抓住扫帚,右手持枪对准杨岐山。要是娘娘凡出点意外,估计他一家人都跑不掉,只能先吓住老大人再说:“卑职职则所在,还请老大人见谅。”
“好呀,竟然敢拿枪指着老夫。干脆一枪打老夫好了,省得受世人唾骂。”说完也不管不顾的去了自己房间,还重重的把门关上。
杨枣儿这会是真笑不出来了,因为父亲真的生气了,杨枣儿爬在母亲怀里就哭泣不止。
“不哭不哭,这怀孕的妇人可不能哭,为了腹中孩子也不能哭。父亲那边为娘自有手段让他同意,你只需安心养胎就好。”杨母看着哭泣的女儿,母亲的天性爆发了。安排好的女儿就气冲冲的进了房间,然后房间内便是冲天的大吵,不一会儿杨父亲垂头丧气的出来了,看到女儿这才重重的哼了一声,却被杨母一瞪把嘴里的话给瞪了回去。
下人们正在准备饭菜,杨枣儿亲手给父亲端上茶水:“这可是从皇上平日喝的贡茶,您女婿听女儿说父亲最喜喝茶特意从宫中拿来孝敬您老人家的。”见父亲虽然不满但还是喝了一口,就知道父亲已经原谅她了,只是气还没消。于是杨枣儿跑到父亲背后讨好般的为父亲轻轻敲背:“女儿知错了,还请爹爹息怒。过几日您女婿就来提亲了,您先见见再说嘛。”
“哼,从小就没有给爹锤过背,如今却为了夫婿才好讨好爹。真不知这个叫李明的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好了,不会敲就别敲了,坐下来跟爹说说。”
怨念是强大的,从宁波海边爆发出的怨念很快传到了北京城。正在上火车的光绪一脚就踏空了,不是身手敏捷扶住了车厢,还不得摔个狗啃泥呀。
通过女儿的描述,杨岐山认为这个李明除了是个丘八外,其它无论身世还是学识都还算是入得了自己的眼。满院子的财货,也说明这个李明身家丰厚,至少女儿衣食不愁。看在腹中外孙的份上,也只能认了。可嘴里说的可不是这样:“敢怀我女儿清白,看老夫不打断他两条腿。”
“您要真打断了人家的腿,女儿还不得一辈子照顾个瘸子。你这是女儿的好爹爹吗?”
看着撒娇的女儿,从来心疼女儿的杨岐山一脸无奈的模样:“好了好了,不打断他的腿行了吧。就是京城太远,以后父亲想见到女儿就不容易了。”
“要不咱也搬去京城吧。”杨母在一旁说道:“女儿说了,女婿在京城都看好地方了,只要老爷同意,随时可以搬过去。”
“胡闹,如此一来还不得让亲家笑话,此有违礼仪之事岂是我辈读书人所为。要是他敢欺辱我家女儿,到时老夫可真会打上门去。”
“咳咳咳……”才喝下一口茶火车刚好启动,摇晃中光绪被茶水呛了一口。今天这是怎么了,如此不顺?光绪想了半天,决定还是发封电报给枣儿问问,莫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小姐,少爷发来的电报。”杨东子递上电报,杨枣儿一看就笑了,提笔写了几外字就挥手让他下去。
“何事如此可乐,你刚写了什么?”看女儿笑个不停的样子,杨岐山放下茶碗问道。
“李明问女儿到家如何了,您对他怎么看。女儿告诉他,父亲说你坏了人家女儿清白,在家等你上门挨揍。”
“哼,老夫爱女因他未婚成孕,老要要揍他,他也只能受着。你再跟爹说说,为何你对朝廷这全民教育之事如此清楚,一个将军怕是管不了这事吧。”
“您女儿可是大学堂的先生。等女儿生下这腹中孩儿可要出任教育部侍郎的,也是朝廷从二品的大员了。”
“自古以来,天下学士无不以教化为已任。如今天子圣明,强军以御外侮,又普及这全民教育乃是大德行。为何要让一女子入朝为官,这是何道理?”
“关上窗户。”光绪拎着电报遍体身寒。什么情况?(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三百章零七章 读书人的节操
“哗!哗!”海浪拍打着礁石声,远远的传了过来。从海上吹来的海风,带着大海那特有咸味的湿气迎面而来。坐在车窗边吹着海风的光绪情有些激动。
活了两辈子了,还是头一次去女方家,这话说的有点可怜呀,可事实就是这样。人家女婿上门是去讨好岳父岳母,让人家把女儿嫁给自己。老子这回上门讨好岳父岳母是为了不要挨揍,至少人家的女儿不是问题。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怀有身孕的女子除了嫁给让他怀孕的男外就没了其它的出路。可光绪愁的就是这个问题。后世社会未婚成孕只是一个故事,可如今这年头未婚成孕那就叫事故。
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有些想法依然没有被这个时代所改变。婚前同居在自己看来好像再正常不过,大多最后都是奉子成婚。可这年头不成呀,好在自己是皇帝,枣儿是正宫皇后。在不然真要传了出去,那枣儿在娘家可没法子做人了。失误了,失误了。自从光绪接到枣儿发来说他父亲等着他上门挨揍之后,这种想法就不时的出现了。不是枣儿没提醒过自己,枣儿已经说过很多次他想父母了。可自己一忙起来什么都给忘了,终于等到枣儿有孕这才急急忙忙的上门提亲,估计揍可能不会,但被臭骂是少不了的。
都说女婿上门是伸头一刀,为了下半辈子的幸福生活早晚也得挨这么一刀。再说老子是皇帝,天下至尊,一个小老头能把自己怎么着。光绪为自己打气,可怎么打还是有点心虚。人家回到古代是影响古代人,到了自己却是被古代人影响。嗨,硬着头皮上吧。
经过三天三夜的旅途。光绪的车队终于抵达宁波府治下的海边的小村庄。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海浪都被夕阳映照的红艳似火,整个大海如同燃烧一般起伏不停。七月的夏天炎热如烤箱。唯有从海上吹来的凉风缓解这炎炎夏日。今天更是一年中大暑节气,从上海出来顶着大暑的烈日走了大半个白天。这心里的焦躁加上岳父的威胁,让光绪是坐立不安。
总算到了,杨东子早已等在村口,将车队引导进入已经征用的土地上。海边就这点好,没几家子种地,地方空旷的很。皇帝车队中有一辆很大的车,不仅是车高还长。顺着杨东子的指示开进整个军营的最中心,等车停稳后。两侧的车厢壁被手动从中间一上一下的打开。车厢壁打开却依然看不里面的情况,因为厚实的黑色布幔还联接其中。只有里面的人松了口气,等外面的人说车厢壁固定好了,才将面前的桌子推了过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终于可以坐下来歇会了。
这是按光绪的意思建造的,将所有无线通讯设备和电译单位集中到大型的车厢中,以形成可以跟随战车部队进行快速移动的指挥中心和通讯中心。目前这辆还只是第一辆试验车,因为发动机功率目前最大只能达到5o马力,又装不下两台发动机,所以装不下想象中的那么多人和设备。目前也只能凑合拿来练练手。如果在现有的两个车队上安上机枪和装甲,再装上军需就形成一个战车编队。人数是一个营8oo人。
正好借着皇上南下提亲的时间,将所有新式装备顺道测试下。光绪一向是一个节俭的人。
光绪坐在海边看着起伏的大海,还想着一会见到岳父岳母该说什么好。要是岳父岳母非要咬死自己让他们的女儿未婚成孕要揍自己,自己该如何说……愁呀――
“少爷,彩礼已经备妥,可以出发了。”寇连材上前报告来说。
“那就走吧。”光绪爬起来拍拍屁股。
到了清代,汉族民间婚俗基本上包括问名、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回门等礼仪程序。这种婚姻是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杨枣儿是汉人,所以在女方家一切礼仪皆依宁波当地汉人礼仪程序。当然了,就现在光绪与枣儿的情况,这问名、纳采、纳吉这些之前的步骤就可以省略了。直接送彩礼纳征、请期。
当然送彩礼也是有讲究的,宁波习俗按女方当事人年纪为依据。一岁用老酒一担,杨枣儿已经2o了。这次来没带酒,所以来了2o块一年重的金块,后面军士还抬着八身绸缎成衣、一对戒指、一对耳坠、一套头饰、一条勒子及数块各色内衣。金闪闪的摆在扁担两头。光绪不稀罕找媒人,自己来为自己做媒。怀着揣着“龙凤书帖”,“龙凤书帖”中写着结婚的日子――三天后。
“这就是杨家的女婿呀,那些金块是不是真的呀。”路边的妇人不敢大声交谈,只能低头与身边的女伴话。
“我看不好说。都做出未婚成孕这种丑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家。”
另一位妇人说话的声音虽小,但还是被路边警戒的卫兵给听到了,一脸凶像的问道:“你刚说什么?”还把枪给举了起来。
“没有没有。”说话的两位妇人吓的赶紧走开。
光绪没听到,还在兴高采烈的向杨家走去,边走还一边询问杨东子这几日的事情。做为当地知名的读书人,杨家院子里,杨岐山板着张黑脸已经两天了。你有孕在身就在家好好养胎,出去瞎跑什么。昨日上午,枣儿娘要出门买东西,必竟女婿要来,家里总要置办一些回礼品,这此事下人又不会买,枣儿听到非要跟着去。去就去吧,身后跟着一群丫鬟侍卫的也很有面子不是。没想到,娘俩逛到了鱼市。鱼市那鱼腥味多重呀,怀孕的杨枣儿不停的在干呕。民间不是大门大户那样女子不能出门,渔家的妇人需要在男人出海打鱼后挑到市场上来卖。都是过来人,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枣儿怀孕了。这下子,原本还羡慕杨家找了个好女婿的乡亲们看杨家的脸色就变子。就一个上午,整个杨家村都知道了。未婚成孕这可是大罪呀,还是有辱门风的大罪。族老亲自上门问罪。不是有侍卫拿枪顶着,杨枣儿这会指不定已经沉海了。
“他们在说打死谁。”走在路上,对两旁妇人的指指点点听不太清楚的光绪就问了。
杨东子总不能直说。那些妇人正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敢未婚成孕就要被打死的事实。只能违心的说:“估计是说要是自己的女儿嫁不了您这样的男子要被打死。”
“那是。”光绪得意的笑了。随后撇头看了看路边那才十四五岁的小女孩:“这才屁大点的孩子知道什么呀。”
光绪此刻哪里知道,若干年后当皇帝与皇后未婚成孕的事被公开,无数缠绵后出了“人命案子”的年青男女都会把他给搬出来说事。当年皇上与皇后都是这般这般,晚生不过效仿而已,何罪之有。恼羞成怒的长者只能忍气吞声。当这种风潮最后变的不可收拾之时,于是破坏风俗的帝后二人再英明神武,这也有了一生再也抹不去的污点。
“这就是枣儿家呀。”光绪站在枣儿家门口看了看:“还不错嘛。”
“少爷,该敲门了。”寇连材在一旁小声提醒着。
“哦。哦。”光绪抬起手深呼吸一口气,却转头问道:“就这么敲门是吧?”
“是。”
光绪再次抬起手再深呼吸一口气,却再次转头问杨东子:“对了,日本那有什么消息吗?”
“没有,少爷该敲门了。”
“哦,哦。”光绪又抬起手又深呼吸一口气后问道:“就这么敲门不会失礼吧,要不要先叫唤一声为好。”
“不用的。”
“哦,哦。”光绪再次抬起手,憋了半天却叹了口气转身要走:“要不明天再来吧。”
寇连材发誓这次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没有搭理皇上。战场上都敢自陷死地而战的皇上却不敢敲国丈家的门,这是什么情况?于是寇连材上前帮皇上敲门。
“这个……这个……不是说了明天再来吗?”光绪心里那个乱呀。
咿呀――才敲门。门就打开了。一个长的与枣儿极像的年青妇人打开了门,其实人家早就等在门后了。
“呀,枣儿没说自己还有个姐姐呀。”脱口而出的光绪六神无主的忙鞠躬行礼:“小婿李明见过岳母大人。”
没想到那妇人却掩面而笑:“这位就是新姑爷吧。可真会说话。我可不是枣儿的娘,我是枣儿的小姨。”
“哦,哦。小姨好,小姨好。”光绪胡乱点头答应。
“人来了。”里面传来一男子的声音,小姨便让开大门。
光绪只见一男子站在门阶上,便连忙进门上前问好:“小姨夫好。”
没想那男子重重的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光绪眼睛瞪的老大,怎么回事?
小姨在旁边直笑:“姑爷眼力可不好使,这位可是枣儿的父亲。”
“哦,哦。”光绪这可是一路小跑到杨岐山身边。边鞠躬边说道:“小婿初来乍到有失礼仪,还请岳父大人见谅。”
“你与小女还未成婚。老夫还不是你的岳父。”杨岐山这就恼羞成怒了:“未婚成孕已是大罪,还有脸提什么礼仪。丘八一个。没有半点读书人的节操。真不知小女如何看上的你?”
“是是,老大人教训的是。”老人家还是先哄着的好。
小姨带着光绪见过了枣儿的亲人,这个姨夫那个舅父,这个表兄那个弟妹。当然最重要的岳母肯定是拜见的。至于其它七大姑八大姨的认了一圈,反正是没记住。认完了亲戚,光绪老实的站在杨岐山背侧一句话不说,等岳父大人问话。而杨岐山却安然的喝着茶看着书,完全当光绪透明。只是把书的翻的哗哗做响,明显心思没放在书上。
提亲的场面怎么能冷下来。寇连材在一旁开始唱礼单,随着寇连材的声音,军士们将一箱箱的财货抬了进来,直到最后一挑金元放下后,杨家的亲眷才哇的一声惊呆了。
都是小门小户的,虽然家境还好也只不过是过的去而已,哪里见过这两箩筐金子。小姨更是拿起一个来咬了一口看是不是真的。
也许是两箩筐金子打动了杨岐山,他放下书却没抬头只是问道:“老夫问你,你家世如何?”
这个问题想必枣儿已经说过了,所以光绪就按着当初与枣儿对好的话,详详细细的又说一遍。杨岐山也是逐一而问,光绪也是逐一而答,并远纰漏。直到杨岐山问道:“听枣儿说,你家就有子你一人。我家也只枣儿一个掌上明珠。所以老夫就要问了,你家收入几何?”
这话问的本不礼貌,但都在独子生的情况,还是可以问一下的。光绪想了想,自己还真不知道自己一个月的收入,以前是寇连材在管,后来是枣儿在管,光绪只管用钱时有钱拨付出来,具体的数还真没问过。光绪憋红了脸才憋出三个字“好像是”就被杨岐山打断。
“堂堂一家之主连家中月入几何都不知道,你这个家主是如何当的?”说这话的杨岐山依然没有抬头看光绪一眼。
“老大人见谅,这都是您女儿在管,晚生确实不知呀。”光绪一脸委屈。
嗯?杨岐山听后终于抬头上下打量了一下光绪。头带偏向右侧的军式中*帽(贝勒帽仿制),身着陆军标住的作训服。脚踏高帮军靴,绑腿扎的很紧。也许是当兵出身,眼前的年青人身材魁梧,棱角分明,长像也是堂堂正正,一表人材。当杨岐山的目光从光绪胸前掠过,却被他胸前挂的勋章给吸引了。
黝黑的十字勋章上抬头刻有田庄台三个字,下面刻着交叉的两把步枪,最下面镶嵌着一个鲜红如血的红珊瑚做的血滴。杨岐山大惊:“你参加过田庄台血战?”
“回老大人话,晚生当年隶属新军第二师,从辽河边一直打到大碾房村。我们一直在战斗。”此时,光绪站的无比挺直。
杨岐山点了点头,虽然不说话,但脸有喜色,看样子是过关了。光绪长舒一口气,只见寇连材在一旁不停的打手势,这是要干么?直到寇连材“知帖”“知帖”,光绪这才反应过来,从怀中拿出“知帖”双手奉上:“请老大人恩准。不知枣儿现在何处,多日未见甚是想念。”
刚收下“知帖”的杨岐山一听瞬间又怒了:“未婚男女不得见面,还有没有读书人的节操?”




中华苍穹 第三百章零八章 唯一的选择
节操是什么?光绪以为,节操是指不屈的气节、公正的操行和善良的正义感这些令人向上的思想。读书人的节操是何物?光绪不知道,杨岐山却一直用读书人的节操来训斥光绪这个毫无礼仪修养的丘八。想见媳妇是见不着了,因为这不符合读书人的节操。
杨枣儿在屋内低笑的声音传到光绪耳朵里,这让十数日不见如隔好多秋的光绪站立不安。但是读书人的节操是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在老丈人凌厉的眼光下,光绪只能站立着听训。天气实在太热,久站的光绪都出了一声汗,结果又被杨岐山训斥,侍卫们无论风雨烈日总是站的笔直,就连侍从侍女都是如此,怎么身为军卒的光绪比之侍女都不如。
光绪只能耐心的解释道:他现在是参谋本部的,只负责战略谋划不参于沙场拼杀,所以不需要进行一般军卒的训练。就这,还被鄙视了一眼。
这哪里是来提亲的,这是来挨训的。光绪很想一巴掌拍死杨岐山,但看看环境,想想还是算了。不过好歹岳父大人还是决定招待一顿饭食。就在光绪死了今天见媳妇的心思时,事情有了转机。一位军士报着文件夹来报:教育部有紧急公文呈报小姐。
那还等什么,光绪立刻吩咐道:“小喜鹊,请小姐出来。”
还没等杨岐山开口,听到有紧急电文的杨枣儿自己就走了出来:“爹爹,朝廷要务,耽误不得。”于是在杨家亲眷的注视下,小喜鹊将公文转呈杨枣儿。光绪想上前去,却被杨岐山给“哼”在原地。
公文急却不是重要的事。这是针对之前杨枣儿在刘树棠那里了解了情况后,发回教育部要求修改和明确地方官员所需工作的回复。杨枣儿看过后绝对没什么问题了。但出于谨慎的原则,还是暂时扣下。她需要从刘树棠那里得到看法后再做决定。于是,杨枣儿提笔写下:需再做考量。暂待几日。交给侍卫,枣儿笑着走到院子里。
“好了。老爷。”杨母看不过去了,在杨岐山耳边小声的说:“小两口这般恩爱是好事。”这让站在边上的光绪拼命点头。
晚饭,杨枣儿还是没能上桌,不管光绪如何解释,但杨岐山就是不肯,据说这跟节操有关。杨岐山很好的保持中华数千年食不语的传统,只是晚饭后杨岐山到是细细的问了光绪当年田庄台的情形,杨家其它男女亲眷或坐或站也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在与杨岐山说话的当中。光绪也了解杨家一些调查不出来的内幕。
杨家本是当地经商大户,无奈祖辈不争气家道中落,到是杨岐山父辈这代就只剩下这间小院。读书是这个时代唯一出人头地的方式,为此杨父将家财全部拿出来供两个儿子读书。只是时不我待,不久杨父发现些许家财无法供两个孩子读书,只能优先考虑嫡长子。次子就只能学着海边人家那样去打鱼为生,于是兄弟两个为此事闹翻了,这也是光绪未曾见到枣儿叔叔与堂兄的原因。
既然如此,做为女婿当然要为岳父大人好好长长脸面,也让乡亲们看看杨枣儿嫁的是什么人。三日后的婚宴。宴请全村人,包括过路的。只要说句喜话就成。
“咱不差钱。”光绪拍着胸脯大包大揽。
于是第二天,不仅杨家亲眷全部发动了。整个侍卫营的一半人手全部派了出去。杨家村最大、最宽、最长的街道开始清扫,敲开街坊邻居的大门将桌椅板凳尽数借出。鸡鸭鱼肉、新鲜果蔬等各类新食材被大量采购运回村子,村里办大事的掌勺全部高薪聘请来做这一天的婚宴。而这天女方家踩花堂这步仅由小喜鹊代替女方家进行。没办法,必竟洞房临时设在军营中,这可不是谁都能随便进出去。
而汽车,这种曾让村民恐慌的铁兽,也因为可以近距离接触而不再让人感到害怕。这种不需要牛马拉着就能跑,不仅能装还跑的快的新鲜事物,很快成了当地人谈论的焦点事务。于是。敏感的商人敏锐的发现这种事务比之牛马的高效率和不需要铁轨的灵活性,可以让运输的方式变的多样起来。于是很多宁波府的商家备好厚礼。借着各种各样的借口来给杨家送贺礼,就是希望能见上这位大将军的面。实地见一见这汽车。
谁说古人不能接受新鲜事物,最少这句话对商人来说是错的。光绪很高兴的在军营外接见的宁波府治下的商家,实际演练汽车的操作与使用。
“汽车虽然好用,但也不是万能的。首先要有一个熟练的驾驶员,还至少需要一条能够双向通行的道路,而且道路需是平坦,汽车就越不容易损坏。所以要,真的想让汽车跑遍中国,至少要先修路。不过大家放心,朝廷已经在议怎么修路的问题了。”
对于大将军的解释,商家只能满意一半。因为大将军说了,这种汽车未来一年的产量都被顺风物流公司给定走了。想要的话赶紧给汽车厂下定单,大将军可听说了,顺风物流的大掌柜林永祥正守在东风汽车厂要未来三年的产量。商家听闻后,开始了纷杂的议论。
千百年来的中国在民间已经沉淀了足够的财富,只要能将这些沉淀的财富重新引入流通,那样国家的税收和百姓的收入都将加。这是好事,当然应该鼓励。至少如何说服东风汽车厂那就是商家们自己的事了。不过,人家既然是带了贺礼来的,那婚宴自然要请人家吃。
1...162163164165166...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