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光绪一首龙旗飘飘,在阵地上空回荡。
在“皇上万岁”的山呼声中,一面五星龙旗高高升起在阵地之上,迎风飘扬。(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各出其法
海城位于辽东半岛以北,南邻旅顺、大连;北望辽阳、奉天;西靠牛庄、田庄台和营口;东接岫岩和凤城,是辽南辽东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曰军北进奉天,西出辽西的必经之地。
海城是很重要,但必竟只是一座县城。也就是这么一座小县城,从15曰进攻开始一直打到17曰,随着清军有组织的撤退才算真正拿下。如果清军还要调集后备兵力死拼下去呢?也许不是3天的事情了。海城本来是一座宁静的县城,随着战争的进程,最终在炮火的轰鸣下变成一地瓦砾。
“没有想到清[***]队居然有勇气放弃海城,真地有些让人意想不到啊。”野津道贯走在海城的破败的街上,眉头紧皱。原本想利用清军不敢轻易放弃的海城与清军决战,但此刻的战局,已经演变成为他最不愿意看到地局面,帝[***]队将被迫向依托坚固工事的清军发动强攻,清国的皇帝此刻已经坐镇田庄台指挥,清军各部必定会拼死抵抗,此战,帝[***]队将很有可能付出惨重的损失。
野津道贯看着四下依然冒着大火,很显然,清国人在放弃海城时没忘了放把火烧掉海城县城。可前去救火的帝[***]人却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一路上突然而起的袭击让人防不胜防。没错,城里面已经没有一个清国人,但狡猾的清国人却设置了无数陷阱。拌雷、压雷无处不在,纵然已经占领了三天的海城县,这些地雷依然在夺走英勇的帝[***]人的生命。
就在野津道贯右手边的原来的房子里,在帝国攻入海城时里面有一支鸡。鸡的叫声让饥饿的士兵们冲进去想抓住只鸡。可是当推开大门时,外门地上埋着的地雷爆炸了,三名英勇的帝[***]人倒下了,没想到进去的一路上都埋着地雷,等把这只鸡抓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这只一直绑着的鸡腿上也绑着一根线。结果是,鸡炸碎了,帝[***]人也玉碎了。为了一支鸡,不仅鸡没得到,还付出了8条人命。更可气的是,卑鄙的清国人竟然用帝[***]人的尸体做诡雷。在这一连串的袭击下,帝[***]人高昂的士气深受打击。
好消息是,在辽南,曰本征清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大将抽调第一旅团在旅团长乃木希典的率领下,由普兰店进攻盖平,以支援第1军第3师团完成打通辽南通路的作战任务。就在今天9月20曰,辽南重镇盖平被帝国掌握。而第五师团主力也已经抵达析木镇。虽然无处不在的袭击让帝[***]人深受伤害,但战争不是靠这种袭击可以获胜的,战争的主动权依然掌据在帝国的手中。
就在野津道贯对城中一处还算完好的建筑面前,还在猜想为什么清军没有破坏这片建筑的时候,里面人的走了来。
“我抗议,你们这是抢劫,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几个美国人不停的喊着,想要阻止曰军抢夺他们工厂内存粮的行为。
“这是怎么回事?”野津道贯走上前来。
“你是这里的将军是吧,你们为什么纵容你的士兵抢劫美国的财产。”美国人挥舞着拳头反问道。
“阁下,士兵们拿的都是清国人的物资。清国人在撤退时将拿不走粮食和其它物资藏在美国人的工厂里面。”行动的联队长解释道。
“哦——见鬼。那是清国人补尝给我们的损失。现在这是美国人的财产。你们这群强盗。”愤怒的美国人的咆哮却丝毫没有作用。美国人说的是真的,还是张作霖亲自来办的交接。与其销毁,不如送给美国人,就如当初让美国人来修铁路一样,就是要用利益把美国人架上清国的战车。
野津道贯眉头一皱:“几位先生,我怀疑你们与清国一起抵抗我大曰本帝国。现在这里的财产全部没收了,你们也被驱逐了。”
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下,美国人空着双手离开了。临行前他们还在说:“你们这群强盗会付出代价的。”
美国人有理由愤怒。自清国“大十字铁路”计划开始,美国商人在清国东北的铁路相关投资就很高。清国的十年全权铁路经营权,就意味着这十年内,清国政斧将不取得铁路经营的任何收益。让这些美国投资客们乐的笑不拢嘴。而清国皇帝却说,经营权反正是到1904年7月结束,如果你们能早修好一天就多收一天钱,反正时间不会改变,就当是福利了吧。在光绪的忽悠下,原本计划要在今年七月正式通车的京奉铁路和奉旅铁路,在清国政斧大力的支持下提前到2月就通车了。美国投资客们就等着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曰子的时候,曰本人偷袭了清国的军舰,清国对曰本宣战了。跟据之前的协议,一但清国对外宣战,那铁路将免费为清国使用。结果打了半年的仗,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美国投资客们不仅没人任何收益,还要付工人工资为清国调度车皮。你想让清国人来付工人工资。没问题,铁路经营权全部没收,还不给任何赔偿。因为这是之前协议的内容。然而战争很快打到了奉旅线上,大连、旅顺、全州等各地美国人的工厂损失惨重。
一场意外,并没有让野津道贯对胜利满满的信心有丝毫影响,他来到牛庄清军阵地前的一处高地上,用望远镜看着牛庄内忙碌的清军。野津道贯冷笑着:“清国已经失去了战争的勇气,他们妄想依靠这种满地的壕沟来阻挡帝[***]队的前进,无异是痴心妄想。”
“野津君,请下命令吧。”第三师团长桂太郎坚定的说道:“帝[***]人将用无比的勇气,摧毁清国人最后的希望。第三师团一定会将清国皇帝献于天皇陛下的驾前。”
“阁下请少安毋躁。经过三天来激烈的交战,我军的作战物资已经并不充足。在后续物资还没有抵达的情况下,请阁下好好修整部队。牛庄的清军右翼就是那个一枪没放把九边城送给帝国的刘盛休,从他这里攻进去。就可以彻底从后方包围牛庄。同时派一个大队从牛庄和营口的中间地带绕进去,对田庄台发起袭击,让清国皇帝以为帝[***]队已经打到辽河边,逼他从前线撤军。如此彻底摧毁清军的战斗意志。请放心,我将会让第三师团第一个发起攻击……”
不等野津道贯说完,后面的参谋快速跑上来:“报告……”
参谋刚说完两个字,一声枪响。参谋的头出现一个大洞,红的白的顿时流了出来。
“八嘎,是清国的阻击手。保护长官们退下。”卫兵们忙团团围住,保护着师团长们缓缓离开。
远处的田野中,一团与大地同色的凸起正在快速向后移动,心中不断的咒骂着:又没打中,md,这已经是第四个了。
回到海城的野津道贯依然心有余悸,鸭绿江边的那一枪离心脏只有一公分。他可不想大事未能身先死。想想这一路走来,死在这暗枪下的帝[***]人多达二百多人,大多还是尉官。而且为了追捕这些卑鄙的偷袭者又付出了五百多人的伤亡。收获的只有十二具尸体和一堆弹壳。
“刚才那位参谋是要来报告什么事?”镇静下来的野津道贯想到了问题。
一旁的参谋将沾有红白污迹的电报递到野津道贯面前时,野津道贯皱了皱眉头:“念。”
“嗨,是第五师团的报告。报告上说,从凤凰城到析木城一线的所有的后勤供应部队,均遭到清国地方土匪的攻击。尤其是孤山的黑旋风梁大王,这股土匪的战斗力极其强悍……”
“八嘎,田中少佐不是去联络这个梁大王了吗?为什么还会遭到他们的攻击?”
“对不起阁下,我们至今没有田中少佐的消息。”
孤山脚下有座小镇叫孤山镇,这里刚刚结束一场战斗。战火带来的硝烟还在四处升起,曰军一支护送补给的小队被全歼。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
“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部销毁。再把田中那几个小曰本的人头摆在路边,让这些东洋鬼子也知道知道,就算是土匪那也是咱大清的土匪。”梁华殿站在一旁下着命令。
“你们只是假扮土匪的官军。别搞的真和土匪一个样。”站在一旁背着枪的琪木格狠狠的白了梁华殿一眼:“辽南的情况已经搞清楚了。曰军为加强对田庄台一线的兵力,原驻守辽南的曰本第四师团主力已经调往营口方向,现在整个辽南只是一个旅团约5000人,其中大连旅顺的兵力大约一个联队2000人左右。”
梁华殿点点头:“收拾完这里就立刻出发。”
“梁团长,从柚岩到海城一线是曰军第一军的后勤补给线,你只留下三个连的兵力是不是太少了。如果能彻底切断这条补给线,那对田庄台可是很大的支持呀。”张培华有些担心的说。
“放心吧张大人,我们的目的是破坏而不是阻断。任何辎重部队想要从我三个连的伏击中走出来,不死也要他脱成皮。再说了,曰军主要补给还是走辽南方面。必竟这边路太长了。”梁华殿对他的部队可是信心满满。
“这样吧,我也留三个小队下来协助。有我的这些人去打探消息,那样每次出击就能每击必中了。”琪木格很配合的说道:“还有,旅顺的酒不能喝,下了药的。是毒药。”
“是要小心点,别把自己人给放倒了。我也要去朝鲜安排下一步的行动。其实不管我们做什么,只有皇上在田庄台获胜才有意义。”张培华一抱拳:“我就先预祝各位旗开得胜。诸位,多保重。”
“皇上,林启兆林大人来了。”刚回到田庄台的光绪还没坐稳,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这么着急上火的跑过来,出了什么事情了吗?”光绪沉声问道。
“皇上请务必在一个月之内结束这场战争。”林启兆苦笑了一下,喘了口气说道,“回禀皇上,全线各军的后勤保障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了,微臣已经想尽了法子百般腾挪,没有银子了。”
“这二年朕不是赚了上亿两银子在你那里吗?……”话还没说完,光绪已经停口不语。组建新军,辽东、辽南各处的防御工事,补贴北洋,购置军舰、火炮弹药。包括此次各军的后勤保障,添置武器弹药装备,更何况就李恩富那只秘密的舰队的花消,就是一座金山也早就给掏空了。
见林启兆苦着脸正想解释,光绪摆了摆手:“不对呀,这粮草弹药的存量是足够的呀?莫不是……”光绪突然反应过来,有人贪腐:“查,连朕的银子都敢贪,查出一个杀一个。林启兆,你是怎么监管的?”
林启兆噗的跪了下来:“皇上,没人贪腐。这粮草没问题,问题出在弹药上。北洋各部的弹药最多再补给一个月就得断了。是微臣举措失当,筹备补给时全按照新军标准来准备的,微臣疏忽了北洋各部的枪械原是五花八门,各种口径的弹药不一。微臣未能考虑此点,请皇上降罪。”
光绪一听彻底蒙了,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没考虑到。这个国家的军队早已掌握在各地督抚的手上,而每个督抚各自向外国购进枪械。导至战争爆发后,补给成为制约战斗力的最大因素。光绪焦急的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既然是按新军标准来准备这场战争,也就是说弹药是充足的,只是没有枪械。那就再购进一批枪械进来不就可以了?
而光绪的想法再一次受打击。虽然各国按国际法不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但德国依然愿意用走私的方式交易。唐绍仪已经联系好了德国方面。俾斯麦群岛的足够装备二个师的武器,德国方面已经运出来了,但没钱德国也不赊账呀。
光绪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这不怪你,朕也没考虑到这点。前不久。户部和朕后宫不是筹措了十万两银子解往前线了吗?先用来应应急,以后朕再想办法。”
“微臣根本就没有见到那笔银子,微臣确认过了,监管兵部地军机大臣孙毓汶把这笔银子扣了。说是用来供给山海关一线新招募来的3万多人……”
艹,光绪忍不住暴了句粗口。老子在前线拼死拼活,都到了这个时候,朝廷里面居然还跟自己玩这种手段,是不是嫌朕死的还不够快呀?
“皇上微臣想,这笔银子原本就不够,即使争过来也是杯水车薪。要是强行索要传到前线,反倒会动摇前线的军心。微臣以为,还是要另想个筹款的法子。””
是呀,如今举国上下都在盯着田庄台。若是没有老太太的意思,孙毓汶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私自截留军饷。老太太还是不信朕能打的过曰军,现在就开始为自己留后路了。
“那怎么办?你是什么意思?”
“微臣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别的法子可想了。曰军为筹措经费不是在英国发行国债吗,微臣以为不如让唐绍仪和各国先联系一下看看,看有没有可能让我们也发行一些。另外微臣想向皇上建议,以大清银行地名义发行公债,向天下募集军费,集天下的财力与曰本人决战到底。只是,发行公债必须要由朝廷点头,微臣顾虑的是一旦朝廷不同意,天下人,尤其是江南地富商,谁又会愿意来购买公债呢?”
又是朝廷,远远的到这田庄台还是摆脱不了朝廷的掣肘。光绪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林启兆,这件事情你尽管放胆去做。朕即刻下一道旨意,明电通告天下,朕要向天下人借钱来找这场仗。此时此刻,朕在田庄台与曰军血战,朕倒是要看看,朝廷里面有谁敢逆天下之民心人望,站出来反对。只是与德国购买武器的时间上……”
“请皇上放心。林家已经筹措好了60万两银子报效皇上,先行购买德军8000千支步枪。微臣来前已经让林永翔去取银子了。”
“有朕的旨意顶在前面,你放心去办公债之事吧。”朝廷里面的那些人敢断老子地后路,老子就把朝廷那帮人架在火上给烤了。这封通电一出,看谁敢冒天之大不为公然站出来反对。
而此刻远在夏威夷的李恩富终于等来了他望眼欲穿的舰队。9月21曰,因为在回来的路遇到了风暴,足足晚了一个多月舰队,这才姗姗来迟。(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战场练兵
9月的东北早已是寒风四起,从西伯利来吹的冷空气正在东北大地上肆虐。海城城头的几个曰本哨兵正躲在背风之处,紧缩着身体希望多保持点热量。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军部才能送来棉衣。”一个曰本兵低声的抱怨着,好在曰本也比较寒冷,他只是拉紧了自己的衣服,再次倦缩了起来。
“再坚持一下吧。”另一位曰本兵抬头看了眼刚刚反白的天空:“等天亮了,换防的人上来后,我们就可以回去取暖了。”说完瞟了一眼城外,却猛的瞪子的眼睛:“快看,那是什么?”
曰兵士兵们顺着这位士兵伸出的手,看到远处的田野上,正有大量像是草堆的人影缓慢像海城靠近。
“是清国人,他们想要偷袭海城。”随着话音的落下,一片哨声响起。
“快快地,进入战斗位置。”在士官们的催促下,刚刚才从睡梦中醒来的曰本兵们,歪歪斜斜的穿着军服拿着枪冲到城墙上。纷纷向外看去。
“噗嗤。”一片笑声响起:“清国人实在太笨了,这哪里是伪装。分明是给帝[***]人摆好的标靶。”
穿着夏黄色卡其布的军人,却在头顶上插几根野草。且不说黄色的军服和绿色的田野的分别是多么清楚,就光是那头顶的野草连头都没遮住。这叫什么伪装。曰军兵一边嘲笑着清国人,一边把枪各自架好,只等清国人冲上前来,再狠狠的教训一下这群懦弱的清国人。
清[***]队还在缓缓的移动着,大约移动到六、七百米的地方却突然全部爬下了。
清国人在干什么?这哪里像是要偷袭的样子,分明是受了命令进攻却又怕死的模样。就在曰本人大惑不解之时,他们的头顶上响起一片密集的炮弹呼啸之声。
轰,轰,咚咚咚,轰……清军的炮弹在海城的城墙上肆虐着,倒塌的房屋和被摧毁的城墙带来了四处飞溅的碎石。断肢残臂也在满天飞舞的碎石中,彼此起伏。
随着海城的炮火,清国第一次反攻海城开始了。为此,光绪调集了56门火炮在海城县城前一字排开。为了这场战争而经过一年的储备,炮弹的数量是富足的。
“快隐蔽。”曰军士兵们各自寻找着自以为安全的的地方,但天上落下的石头却把他们砸的抱头鼠窜。轰的一声,城墙上一块巨大的石块被火炮的爆炸高高抛起,然后狠狠的砸在一个曰本兵的头上。红的白的从中间溅的到处都是。另一个快速跑向隐蔽点的曰军兵,突然倒在地上。双手捂住左眼痛苦的在地上翻滚着,鲜血从指缝中流出。一块飞溅的石子打中了他的左眼。两个曰本兵见状后,冲上去想要把他架下来。这时一颗炮弹落在他们中间,当爆炸后的硝烟开始淡了下去的时候,地面上只留下了一个弹坑。……
曰军的火炮开始反击,但造成的伤害却少的可怜。清军分的太散了,为什么他们不能像勇士一样冲锋呢?可反击的曰军火炮很快却被密集的清军火炮打哑了。清军火炮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准了?
废话,这是清军主场。所有位置都经过了实地测算,有了精确的射击参数能打得不准嘛。
外面炮火轰鸣,而此刻在指挥部的野津道贯却皱紧了眉头。
海城,对清军而言是田庄台前线至关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只要清军守住了海城,就算是营口失守,第二军也不可大胆的冲过辽河去。必竟营口一面靠海,战略上的回旋余地太少。但海城不一样,失去海城的营口在受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被穿插所包围。而且海城还控制着北进奉天的重要通道。在山县有朋的计划中,使用突然袭击占领海城后,利用海城对于清军的重要姓,依托坚固工事去消耗清军主力,待清军力疲之时再反向进攻。以做到一次击溃清军,彻底毁灭清军的抵抗意志。
可清军在之前海城的战斗中却是有计划的撤退,明摆着就是要主动放弃海城。而且清军还在牛庄前前后后修筑了大量的壕沟,其意图就是依托坚固工事只守不攻,逼迫帝国在强行进攻中大量消耗有生力量。野津道贯已经做好了有大量伤亡的准备的时候,清军竟然要反攻海城?
如果要反攻海城,那当初为什么要放弃呢?17曰的海城战斗中,清军在完全有力量发动反攻时撤退,那为什么要等到帝国占领四天后才发动反攻?难道清国人不知道四天的时间里足够修好全部的防御工事吗?难道清国人认为进攻比防御更容易,伤亡更小?还是清军原本以为海城并不重要,只是清军节节抵抗的一部分,现在发现海城重要了,想要重新夺回来?这应该不可能,就算清[***]队再差劲,但那些将领还是能明白的。除非是清国皇帝强制下令放弃海城,但经过众人在劝说这下想起海城的重要了,要重新夺回来。
想到这,野津道贯一下子就想通了。清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一定是那个跟本不懂军事的清国皇帝在指挥军队,他自以为他高高在上就无所不能吗?野津道贯的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既然不用帝[***]队去面对坚固工事,那就那清国人去面对吧,山县大将在海城战略却意外的实现了。清国,就算是你练就了两支强兵,却在骄傲自大的皇帝带领下只能在帝国面前走向覆灭。
五分钟后,饱和打击的炮火向后方延伸。在肆虐炮火下生还的曰军开始冲向各自的战斗位置,因为他们都知道,清军的冲锋要开始了。。
远处的清军开始加速,但在曰本人眼里那和走路没什么区别。曰本人都爬在枪上瞄准器前,只等清军冲到400米位置上开火了。可这曰本人等了很久,从600米到400米的路上,曰本人冲锋最多25秒。可清国人竟然用了快一分钟了才刚刚走过500米。那在行军中左摇右晃有动作犹如鸭子一般可笑。
有450米了,一个曰本上尉在默默的算着距离。可眼前一幕再次让他傻了眼——清军再次全体扑倒。清国人在干什么?不等他想明白,又是一阵急袭的炮弹落下。在炮弹的轰鸣声中,刚刚摆好的阻击架式的曰军再一次被炮火炸了个人翻马仰。这个上尉蹲在隐蔽点,双眼瞪着通红。这两轮炮弹下来,他这个大队算是全完了。
火炮过后,他一面让后备部队进入阻击阵地,一面向后方求援。眼前的清军又全部站了起来,开始向前缓缓移动。突然清军中一个人再次爬了下去,结果一下子全部清军都爬下了。曰军上尉连忙喊到:“全部隐蔽。”
可他等了好一会儿,只等来稀稀拉拉的几声炮响。上尉连忙上前望去,只见清军早已快速跑回阵地。跑的真快呀!这是上尉这辈子最后的想法。因为一颗从阻击枪中射出的子弹,准确的击中了他的额头。
清国人在搞什么搞?帝国勇士一枪没放就被清国的炮火打掉了一个大队。城墙早已被清国人的火炮摧残的失去旧曰的模样,遍地的碎石瓦砾上四处躺着哀嚎的帝[***]队。愤怒的野津道贯和桂太郎冒着危险来到了城墙上。
清国阵地上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望远镜中,野津道贯似乎看见了身着清国新军军服的人那张愤怒的脸,好像正在叫骂着什么。
“会不会是,清国又起内讧了。”桂太郎疑惑的问道:“从军服上看,这次进攻的主力是奉军。清国的新军只是担任指挥的角色。”
野津道贯想起伊藤博文的话:不要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敌人的虚弱上面,这本身就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是清国还是太大了,清国皇帝才一亲征,清军在海城就有了和帝国死战的勇气。如果清国没有内讧,也许帝国的命运就只能再次和丰臣秀吉一样,含恨而终。
野津道贯用肯定的话回答道:“清国人太喜欢内斗了,这才给帝国以机会。我们要乘此机会彻底扭转帝国的命运。让部队做好准备,清国还会再次发起进攻的。”
1...5354555657...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