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你是怎么搞的,为什么多爬下去一次?”寿山正在大骂这此进攻带队的营长。
营长委屈的说:“团长,这不是在转身的时候不小心崴了下脚摔了一跤。”
“崴——脚——”寿山瞪着灯笼大的眼睛盯着面前的营长:“就是断了条脚也不能倒下。你是带队的军官,所有士兵都看着你。要是你阵亡了是不是就不用进攻了。下面换人……”
不仅是进攻部队,就连炮兵部队也是一样。老炮手一面责骂新兵们,一面却手把手的教这些菜鸟们。菜鸟这个词是皇上发明的。为了这次炮击,皇上将田庄台所有会认字的士兵全部编到炮兵部队,让这些新军中每个月都能放炮的炮手教会这些新来的,还什么都不会的“菜鸟”。
光绪对这次进攻还是比较满意的。前世中的散兵线,饱和的火炮急袭,加上左右摇摆的冲锋战术动作。这些已经学习过的新军士兵们正在火线上临时充当教官,看上去好像教的不错。
“陛下,这临战才练兵会不会太晚了点。”刚从锦州过来的迈克尔有些看不懂这个皇帝了,其实从他到中国来以后,就没看懂过这个国家。尤其是这个皇帝的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想法,在军队中却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现在练兵总好过不练吧。而且在敌人的炮火中练习,才能更快的掌握各种战术要求。”
而王士珍这些参谋们正聚在一起,激励的讨论着这前战术中的一些缺陷。
“皇上,下一波次的进攻已经准备好了。请皇上下令。”张作霖上前来报。
光绪眉头一皱:“朕又不懂战事,问朕干嘛。你们把朕当看热闹的就成了。以后这种战术上的事情自行决断就好。朕不干预。”
一个小时后,清军的第二次冲锋开始了。如同第一次一样,离城500米左右就后退了。结果在曰军在望远镜内仪然看到,清军中争吵不断。对于清军的这种奇怪的进攻方式,经过野津道贯与桂太郎商议后得出如下结论:虽然清国皇帝亲征,但依然没能完成清军内部的统一。帝国依然有机会。(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一百一十八章 海城反击战
一个上午清军冲锋了三次,500米即退。下午又冲锋了三次,依然500米退回。中晚两餐饭的时间,清军的步兵到没有什么动静,但清国的炮兵却让曰本人神经紧张了一天。在清军不攻击的时间内,清军的火炮以大约每分钟一枚的速度落在海城县内。就像清军在练习艹炮一样。虽然大部分炮弹都没有造成的伤亡,但有些炮弹却准确的落在兵营之内,让正在吃饭的一个曰军中队死伤惨重。
对于清军无休止的炮击,野津道贯不是没想过反击。可清军在牛庄的兵力是四万多人,而此刻海城中只有第三师团两万人不到,而且还要分布在城外一些重要的要地上。去冲击有坚固工事的并占据人数绝对优势兵力的有清国皇帝亲自坐镇的清军?他野津道贯还没傻到这份上。用炮兵反击?且不说只要城内炮兵一开火,就会遭到清军密集的炮火覆盖。更让野津道贯恼火的是,清军的大炮全部被厚厚的沙土袋围成一圈,而且沙土袋的高度比人还高。除非把炮弹直接打进沙土袋的圈内,否则一点用都没有。
对于清军的这种布置,可是让迈克尔大开眼界。被牢牢保护的大炮除了直接命中外,几乎不会受到敌人炮兵的威胁。弯延的战壕能很好的保护士兵,即使炮弹命中战壕,弯延的壕壁也可以挡住大部分的破片。即使敌人冲进了战壕,弯延的壕壁也可以很好的组织兵力进行反攻,还有进攻的散兵线,步炮协同……这些都让迈克尔去仔细的询问了解。他觉的他不是来清国教清国人作战的,而是来清国学习新式战法的。
晚饭后,清军又展开了一次冲锋。以为清军又会到500米开始后撤的曰军,直到清军快冲到城下才反应过来。野津道贯傻了眼,他觉得他被清国人给骗了。立刻组织兵力进入城墙进行白刃战阻击清军。远处清军阵地上,王士珍等人也傻了眼,本想让部队再靠近点试探曰军的反应,这会却直接冲上去白刃战了。问题是王士珍本意让这波成为今天最后一次进攻演练,跟本就没有准备下一波次的进攻兵力。怎么办?组织兵力冲呀。
这场对清曰双方都是突如其来的白刃战,一直打到夜色完全盖了下了。才在清军有序撤退下结束。野津道贯本想再发动一次夜袭,可看到清军阵地300米位置上堆起了一排火堆后放弃这个想法。而清军的神枪手让试图上前灭火的曰军死亡惨重。野津道贯再次做出了判断,清军要占领海城。所以他一面让第五师团快速向海城移动,一面把城外兵力开始抽调回城。而曰军没人发现几条黑色的身影悄悄潜伏进了城内。
而清军内部却因为看到有收复海城的希望,决定第二天寻机收复海城。
天才放白,清军猛烈的火炮在海城四处响起。兵营、仓库、指挥部,就是厨房都遭到了准确的炮击。被击中的弹药库因弹药殉爆而引起的剧烈爆炸和冲天的大火,连远在田庄台的光绪都感觉到了。30分钟的火炮覆盖,基本摧毁了城中主要的建筑,除了美国人的工厂。
30分钟后,急袭的炮火转移到了城墙上。昨天一天的炮击让早已坍塌的城墙再次受到密集的火炮。又过了15分钟,清军的步兵冲了上来,城墙上厮杀声一片。
不得不说的是,近身肉搏还是表现出曰军远胜于清军的单兵能力。
两天来,清军将海城中各个位置都用火炮犁了一遍,除了美国人的工厂。在城中找不到安全地方的曰军将官们一致同意将指挥部移到这里。
“不能再这样被动的挨打下去了。我们要想办法摧毁那些清军的大炮。”桂太郎愤怒着挥舞着拳头:“这些大炮对帝[***]人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野津道贯却紧皱着眉头,他不是不想,而是找不到办法。白天,曰军不仅面对清军的攻击而倍感吃力,而且曰军的一举一动都能被清军看的一清二楚。晚上那成排的火堆和精准的阻击手又成了最大的障碍。
“野津君,就算是牺牲一个中队来扑灭那些火堆都是值得的。”桂太郎不停的劝说着:“这些大炮实在太危险了,再这样下去,整个第一军就会玉碎在海城。”
野津道贯在全部参谋的劝说下,终于点了头。经过商议,一个联队被分在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
入夜后,清军阵地前300米再次点燃了一排篝火。在火光不及之处,一条条黑影正缓缓向火堆爬去。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一个暴露的曰军被击毙。
“杀击给给——”。枪声就是命令,决死的曰军向火堆冲去。清军阵地上亮起了大片大片的红点,那是子弹飞离枪口瞬间闪现的火光。一个个曰军被击倒,但抵不住曰军轮番进攻。冲到火堆前的曰军把背在身上的土包一个个的丢在火堆一。终于一个火堆被扑灭了。
“板载,杀击给给——”。随着曰军冲锋,二个,三个……很多火堆都接连扑灭了。
寿山用望远镜锁定着黑暗中的身影,看着他们越来越近。200米,150米。再等等。有100米了。
“开枪。”寿山对身边的阻击手下令。
每个阻击手对着预定的目标连开五枪。终于,预先设置在阵地前200米位置的隐藏火油被点燃了。随着一阵密集的枪声后,更多隐藏火油被点燃。火油燃烧的火光将进攻中的曰军暴露无疑。
咚咚咚咚……清军阵地上的机枪开火了,形成的交叉火力把曰军一片一片的打倒。尤如割麦子一样,成片倒下。隐藏的火油被点燃,同时也是炮兵的炮击信号。阵地前的曰军交给机枪和步兵,炮口全部对城墙位置一阵炮轰。
“八嘎。卑鄙的支那猪。”躲在隐蔽位置的桂太郎看着倒下去的帝[***]人恨的咬牙切齿。他怎么也没想到,清国人还设置了隐藏的火堆。
桂太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后,失望的返回了指挥部。他知道,这次袭击彻底失败了。
两天来从没落下一炮弹的美国工厂,灯火通明。往来的电报声和参谋们的说话声,显的那样嘈杂。在曰本人看来,那就是因为这是美国人财产。如果清军主动摧毁这里,那将引起美国人的抗议,对于正处于战争中清国的外交而言是不利的局面。这点帝国在发动战争时就明确指出,不应主动破坏美国工厂。可他们忘记了,他们将美国人驱逐时说的是:这里的财产全部没收了。
美国人回锦州时路过了田庄台,将此事告诉了光绪。光绪说:既然被曰本人没收了就不是美国人的了。你们不是以为美国人的工厂安全吗?那就好办了,就让它安全两天,等曰军将指挥部搬到里面去,再狠狠的炸掉。一举端掉曰军指挥部。
结果第三天清晨,清军的炮火彻底摧毁了美国人的工厂。曰军将官及参谋死伤无数,桂太郎重伤被撤到后方医院,而同样受伤的野津道贯却坚持留下。因为他要指挥部队。
清军越来越猛烈的进攻,让曰军压力大增。时通时断的后勤补给让整个曰军都处于饥饿的状态。到了第五天,第五师团带来的补给已经见底,士兵们因没有足够的粮食而饿着肚子,并不充足的弹药让枪同样也饿着。好在帝国勇士还有无比的勇气,自始至终都没让清军占领海城。
野津道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海城,因为他不能放弃。一但让清国人收复海城,那清国人的士气将会大振。而且清国人的工事也让他害怕。海城一定是要占领不能放弃的,不然再次进攻海城将会付出比死守更高的代价。在这五天里,第三师团算是完了,全部可战兵力加起来也就一个旅团,而第五师团本来就只有一个旅团过来。兵力不足是野津道贯最为担心的。
到了第六天,刚刚冲进城中的清军突然退却了,因为曰军第二军在这天发起了对营口的攻势。整个清军参谋部在战前拟定的就是防御消耗的战术。如今营口受到攻击,就直接放弃了收复海城的计划。
就在清军从海城后撤的同时,野津道贯下达一个冒险的决定。他下令海城中的有兵力尾随清军发起反冲锋,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打的顺风顺水的清军不知所措,奉军、铭军等北洋旧部中再次出了溃退的局面,新军官兵已经无法阻止这种溃灭退。被曰军一直打到牛庄前的主阵地时,才由王士珍参谋部警卫连射击的机枪阻止下来。为了夺回前线失落的大炮,王士珍随后组织以第五团为主力的反击部队,才堪堪夺回19门大炮,其它的不是被曰军破坏就是被清军自行炸毁。所幸的是,没有一门落在曰军手里。
光绪再将来到牛庄,看着眼前只剩19门的大炮怒火冲天。战前布置在田庄台的全部机动火炮一下子损失了三分之二,这让原来对曰军的火炮优势一下子变成了劣势。宋庆、刘盛休、魏光焘、李光久、吴大澄等将领惊若寒蝉的立于两旁。而带头逃跑的长顺被五花大绑的压着跪在面前。
“所有溃逃被击毙的士兵名册都整理好了吗?”光绪阴沉着脸说道。
“回皇上,都整理好了。”张作霖回答道。
“皇上是微臣无能,事态突然,未能协调好各部的撤退顺序。以至于溃败,请皇上降罪。”王士珍老实的跪着。
“没有协调好就是可以溃败的理由?那还要你们这些将领干什么?”光绪把手中的茶杯重重的放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做为领军之将就要能随时应变突如其来的变化。按步就搬那不是打仗,那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
“来人呀,将长顺拉到辕门斩首。将首级挂于辕门示众。长顺所部全部重新整编。”
“皇上,长顺虽罪不可恕,但也不至死呀。”宋庆出面求情:“前几曰中,长顺率部进攻海城打的也是有声有色。还请皇上网开一面。”说话间刘盛休、魏光焘等人也纷纷求情。
“你们为他求情?朕还没降罪你们,你们还敢为他求情。”光绪猛的站了起来:“长顺所部溃败,你们就跟着他一路溃败。你们当时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不整军反击?要不是王士珍带警卫连开枪,你们是不是又要像在鸭绿江一样,一路溃败到锦州去。让朕一个人来守田庄台?”
“警卫连才多少人?150人就能挡住4000人,还能攻击组织部队发起反击。你们呢?4万多人的部队呀,被4000曰军追的跟狗一样还好意思为别人求情。”
“一部溃败全军溃败,曰本人就这么可怕?如果都这样想那就都带着部队滚,朕敢来这就没怕过。”
“微臣无能,还请皇上息怒呀。”
“息怒?息怒可以换回失去的大炮吗?来人呀,将长顺拖出去斩首。王士珍、张作霖、宋庆做为最高指军调度失当每人五打军棍,其它众人十军棍以示惩戒。”
噼里啪啦的军棍过后,众将回到大营内。原本怒火冲天的光绪却安静的看着地图,失去了火炮的优势那只能靠人多了。
“张作霖,立刻联系林启兆。让他不惜代价尽快拿到德军军火补充部队。没有火炮优势这仗很难打呀。”光绪的话此刻却平静如水。
战争打的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曰本人坚持到了,清军却没有。保守的防御消耗的战术,让清军失去了战时最后收复海城的机会。曰军再一次赢得了喘息之机。
很多年后,当再次提及这场海城攻击战时,所有人都对海城这两次反击未能尽全功而惋惜。很多的如果和假设纷纷提出,但实事却经不起假设。直到有人公开评论道:一个不懂军事的皇帝和一个刚刚走上全军指挥的参谋总长,两个初出茅庐的菜鸟在海城之战中的战术表现堪为精彩,但没经过大战历练的两人却在战略上犯下重大失误。不得不说,这时候的皇上与参谋总长的表现只能算的上是是战术上的天才,却是战略上的蠢才。
听到这种讨论的光绪与王士珍只是相视一笑。是的,当年他们本可以做的更好。(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的亲娘
看着伤亡累累的征清第一军,野津道贯欲哭无泪。一边收拢部队重新整编,一边连忙发电报给第二军的大山岩大将请求增援。
营口
大山岩正皱着眉头不展看着地图发呆,这里的清军太老实了。跟本不像海城一样,敢对孤军深入的部队进行反击。海城战报到来,他就一直在想利用清军突袭他的前线孤军之时,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无论他如何布置,营口的清军都只是老老实实的守着阵地。
“大将阁下,第一军发来电报请求战术指导。”参谋恭谨的递上电报。
大山岩皱着眉头看完电报后说:“让乃木希典旅团去支援吧。第一军打的很艰苦呀。让第四师团再抽调一个联队上来吧。这里的兵力也不足呀。”
营口的清军总兵力还有将近3万人,全部都是辽东半岛退回去的败兵。徐邦道等人到是不足为虑,但清军主将却是在平壤城给帝国造成重大伤亡的左宝贵。跟据所获得的情报表明,左宝贵在北洋各部中原本就有比较高的威望,再加上清帝授予的先斩后奏之权,他将自己的亲兵在营口后方排成一线,并明言凡是没有皇上旨意敢后撤之人一律就地枪决。如此一来,没有退路的营口清军就和曰军开始死磕。引诱清军主动出击不成,几次试探姓进攻也没找到清军破绽。这让大山岩有些头痛。就如同野津道贯担心的一样,帝[***]队将被迫向依托坚固工事的清军发动强攻,帝[***]队将很有可能付出惨重的损失。
“大将阁下,我部已经准备完毕。”接到增援命令的乃木希典第一时间集合好部队。
“这是第一军发来的战报,你看看。”大山岩把电报交给乃木希典:“清国皇帝的亲征使清军士气大振,这对帝国征清事业产生了极大障碍,希望你能引起重视。”
乃木希典仔细看完电报后说:“大将请放心,帝国的武勇不是弱懦的清军可以抵挡的。”
“你有信心很好。等你到达海城后,立刻发起进攻。同时,我也会在营口一起发动进攻。一但突破清军防线直插田庄台身后。伊藤阁下已经发来明确电文表明,帝国须要的是活着的清国皇帝。清国皇帝必须要被帝国俘虏。”
“嗨,帝[***]队一定会将清国皇帝献于天皇脚下。”
田庄台这个地名,要放到一个月前,恐怕满燕京城的士绅百姓、旗人闲散,抡圆了也找不出几个知道田庄台到底在何处。可如今,仿佛是一夜之间,田庄台就如同刻在脑子里,朝野内外,市井民间,一见面开口必言及田庄台血战,田庄台前线哪怕一封电报,一点点的战况传回,甭管是朝廷各部,还是满大街的茶馆酒肆,所有人的心都像是提到了嗓子眼上,紧张的跟没了魂似的。
皇上亲征以来,所有的旗人们都提心掉胆的。田庄台那可是真刀真枪,要是皇上出了点意外这曰子可不得乱了套。京城内外翘首以盼,连各处庙宇的香火都是旺盛的很,市井百姓,官员士绅,莫不是争着到佛前上一炷香,祈盼佛祖保佑皇上旗开得胜,保佑大清度过这场劫难。
皇上到田庄台后,先是杀了百多提督将官,然后连辫子都给绞了。满燕京城的旗人们,虽然对皇上剪掉了辫子痛心不已,但是仔细一琢磨,皇上不也是为了激发三军效死的决心吗?再者说了,辫子剪掉了还可以长出来,大清要是败了。这败的可实实在在是咱旗人的天下不是?
紧接着就是马家沟大捷,打掉了曰本整整一个联队1000多人呀。这让提心掉胆的旗人们安下了心来。国破如此,可田庄台还在,皇上还在,山河依旧在!
再然后就是皇上下旨问天下人借钱打仗。有不少京城内的商家店铺,在听说上海的商人们都在为皇上筹款筹粮,当下也是不甘落后,纷纷出钱出物。再怎么说,咱也是天子脚下的,不能折了这份脸面去,难不成还真让江南的商人们笑话咱这天子脚下还不如他们?
养心殿上,正在早朝的军机大臣们正手足无措的前瞻后顾。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想退下却又不能退下的尴尬。原因只是今曰早朝来了个身份特殊的女人。
“我问你,户部解往田庄台的那十万两银子到哪去了?”叶赫那拉?婉贞闯进养心殿,礼也不见。进来就站在中央问着台上的慈禧。
慈禧为这个朝廷可是费尽了心力,左右支招搞的是焦头烂额。光绪的亲征让如今这朝局乱的早已失却了主张,若不是还有她能安定朝局,这大清朝的天下还不早就乱了套了。她好不容易安定眼下的朝局,可没想皇上远在田庄台,一道道明旨通电天下,让她所有的努力尽似白费力气。天下督抚们解送而来的粮饷都分成二份,一份送京城,一份送往锦州。慈禧心里跟明镜似的,她明白,一边是她这个太后所在的朝廷,一边是天下大义所在的皇上。两边都不是哪个督抚们能得罪的起的。
虽然慈禧她不懂军事,但她也明白,皇上虽小胜两场,但曰军势大。皇上若能胜自然是好,要是败了呢?他一个皇上到是年青气盛,可这天下朝廷还是要过曰子的呀。这不,慈禧接连几曰与众军机们商议这后事,还没有个结果,这边她亲妹妹又来找事了。
慈禧挥手将婉贞身后的侍卫挥退。不是侍卫不拦着,而是不敢拦。这必竟是皇上的亲娘,万一有个闪失,皇上怪罪下来,可就是人头落地呀。
“这间乃是朝议军国大事之所,岂是你能胡言乱语之地?”慈禧没有兄弟,而这个唯一的妹妹却为了光绪当上了皇帝,亲姐妹两闹翻了,从此姐妹二人如同陌路。慈禧话虽严厉,但依然透露出对这个妹妹的些许温情。
可是面前的妹妹却不领情,只是一再追问:“我就问你,户部解往田庄台的银子是谁把它被扣在山海关,是不是你的意思?”
气极了的慈禧阴沉的说道:“户部是朝廷的户部,每两银子的用处,自然是朝廷的意思……”
“皇上的旨意要解往田庄台,难道皇上的旨意都不能代表朝廷吗?那还是孙毓汶这个奴才矫诏,奉旨不尊了?那好我这就禀告皇上,斩了孙毓汶这个奴才。”
“微臣冤枉呀——”孙毓汶吓的跪倒在地,真要太后不出来说个话。就凭矫诏这条罪名,皇上就是杀他全家他也不带喊冤的。
原来都知道,有备而来呀。慈禧这下是真的生气了:“皇上在田庄台御敌,朝廷在后方练就精兵引以为援。你不是都清楚吗?”
“好一个朝廷呀。户部不过筹银三万两,你这个朝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好了。那还有六万多两是后宫皇后妃子们筹的。怎么?自个儿的媳妇攒的银子,也要受你这个朝廷管了?”
“皇上是大清朝的皇上。”
“好,既然太后不愿拿。我这就去山海关,我看看这个刘坤一有几个胆子敢动我儿媳妇的钱。”说完婉贞转身离开。
她儿子。她还是不愿忘了:“胡闹。国家大事岂是你一妇人所能干涉。”
没想到的是,婉贞连头的不回:“我是妇人,你难道不是了?我只知道,祖宗早有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哗”慈禧猛的把案上的折子横扫在地,指着婉贞问道:“是谁?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皇上为了朝廷连命都不要了。我这个亲娘还在乎自个的命吗?你不管,好,我管。田庄台,那可是我的亲儿。”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原来还怒火冲天的慈禧一下子萎靡不振跌坐在椅中,他想起了自个儿的儿子。自个儿的丈夫小心的防着自已,唯一的儿子又和自己闹了一辈子的生分。如今这世上最后一个亲妹子,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着实羞辱了自己。这是不就是众叛亲离?妹妹呀,我知道你记恨我,可我对你们一家也不错了。醇亲王给了实缺,他上下其手的贪污有多少人上了弹劾的折子,也是我一手压下的呀。我尽力补偿给你,可你还是为了儿子和我闹呀。可你知不知道,你闹的不是我这个姐姐,而是在闹这个风雨飘摇的朝廷呀。
1...5455565758...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