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本王是礼亲王。刚刚谁在胡说,站出来!”原本还站在外围的礼亲王世铎赶紧出面也挤进人群当中,虽然他一直不满皇上把李鸿章排在他前头。但他也明白当下还不是议论这个的时候。
有世铎出面,这局面可以开始去慢慢控制了。最终,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虽然的人群中总会有人叫嚣着不同的声音,但有满朝军机大臣们压场,两边到也停了手。直到旗人们喊出:爷就是打了,就是打了你们汉人奴才又怎么样?一根钢管从学子们中间飞出,砸在一个旗人头上,当场就把他给砸晕了过去。
“打死人了,打死人了。”“汉人奴才要造反了。”“打死这群狗奴才。”
随着旗人们一句“冲呀——”,局面再也控制不住了,冲动的人群再也控制不住。旗人学子们都朝着对方冲了过去,拦在人群中间的侍卫们都成了两边共同攻击的目标。再也拦不住的侍卫们只能护着李鸿章和世铎从混乱的人群中挤了出来,但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侍卫们就不说了,单是李鸿章的官帽就没了,官服也破烂不堪,身还有不少脚印。世铎是保住了官帽,但他却捂着已经肿起来脸颊在破口大骂:谁tmd连本王也敢打。
场面已经完全的混乱了,学子们不知从哪找来了钢管木棒,把旗人们打的头破血流。此情此境让荣禄再也无法约束旗人衙役,旗人衙役参战了。
如果一方能取得绝对优势,那将会很快结束战斗,那也将大大减少伤亡人数。可是,旗人们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的身体素质早已被酒色掏空。学子们虽然人少,但在皇上强制的体育课里却练的个个身强体壮。而且也因为场地容不下好几千人同时群斗,这变被成了逐步添油的群斗,势均力敌的群斗想要结束变得遥遥无期,除非一方完全倒下。
“完了,完了。”看着失控的局面,李鸿章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不管最后这里的结果如何,这件事只要一个处理不当,就能将满汉间早已蠢蠢欲动的对立彻底激发。那时候,这场事件就会真正成为大清分崩离析的起点。李鸿章这时也追悔莫及。若早知局面早已如此不堪,当真应将皇家警卫营全部带来。他现在所能希望的就是能少死点人,而且最后能指望的只有皇上了。
“驾——”光绪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四女们也紧随其后。经常跟着光绪四处游玩的她们对骑马早已不再陌生。而十数名侍卫早已将准备在身上的黄马褂穿上,如半月状保护着前行。
京师大学堂就在前方,而喧闹的打杀声也变得清晰可辨。这时三左三右的六名侍卫突然加速,从水泄不通的围观人群中挤出一条通道,而光绪一行也不减速就冲过通道。
刚刚转过围观的人群,展现在光绪面前的是一幅惨烈的场面。数千人喊杀震天的斗殴,此起彼伏的钢管木棒和四溅的鲜血让光绪大惊失色。他怎么也没想到过事情已经变得如此不堪。还没等马停下,光绪就一眼扫过全场,看到了手足无措的军机大臣们正在无力的叫喊。
“全体鸣枪示警。”还没下马的光绪就下达了命令。侍卫们立刻将背着的枪高高举起,枪声响起。
“砰砰砰砰……”清脆的枪声惊醒了正在激斗的人群,大家都不约而同停手。看向枪声响起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也就这时,寇连材也到了。他奉了太后旨意带着龙袍来了。寇连材一眼就看到了满脸怒气的皇上后。就大声喊到:“皇上驾到——”
龙袍在光绪的展开。光绪两手一伸,伸进袖中,威严的五爪金龙就在北风中飞舞。寇连材端过龙冠戴在皇上的头上,光绪也不扣龙袍的前襟,就任凭北风将它吹来。全场瞬间安静了下来,就边伤着也不再呻吟。只有龙袍在风中高高飘起。被吹的猎猎作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官员们跪下三呼之后,围观的百姓们也纷纷跪下。交战的旗人学子双方互相的看了看也跟着跪了下去。
光绪对跪下的人群视而不见,只是大踏步的向校门里走去,身上的龙袍在身后飘扬着。光绪没有直着向里走。而是斜斜的走了进去。
跪着的军机大臣们看到怒气冲天的皇上正朝着他们走来,个个都是惊若寒蝉,有些人已经开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大学堂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管怎么解释,这处置不当之罪是跑不掉的。唯有李鸿章安安稳稳的跪着那里。可他们都错了,皇上跟本不是冲着他们来的。
刚刚走过校门,光绪就往身边的柱子上一靠,转头对着跟在身后的寇连材做着很夸张的举动,用着兴奋的话说道:“寇连材是你来晚了没见着呀,刚刚那几千人打群架的场面可是叫一个火爆。朕就只看了那么一小会儿就看的是心潮澎湃,等一会他们再打起来你就知道了,那场面在咱们大清国除了这一回,估计是没得看了。”说完转而对群斗的人群说道:“都起来,都起来。继续,继续呀。”
说完,光绪斜斜的靠着柱子,一幅饶有兴趣的表情看着场中。其实光绪想说的是让他们“继续打”,但打到了嘴边给咽了回去。他不能说,因为他是皇帝。如果他说的“继续打”而两边真的又打了起来,那就是奉旨打架,这后果可就得算到他光绪身上。光绪不敢说,因为早几年前还真干过类似的事,给果给慈禧骂的是狗血淋头。从此,光绪明白了一个道理,皇帝要么不说,只要金口一开就必须落地砸出个洞来。
旗人学子们都站了起来,虽说都是恶狠狠的盯着对方,却没人真的敢动手。也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而整齐的马蹄声。驻扎在丰台大营的第一师第一团,在收到总参电文后由师长段祺瑞亲自带领赶了过来。光绪没有调动宫中侍卫,大规模的调动宫中侍卫对朝廷震太大,所以光绪让人去总参传令,直接调一个团前来。
第一团来的如此之快出乎光绪的意料。这是寇连材的功劳,他在派出快马通知皇上的时候,也从派人通知了总参谋部,而王士珍也立刻命令丰台第一团做好出发的准备。所以当光绪从长城返回时,前往总参传命的人刚到,一封电报就送到了等候已久的段祺瑞手中。早已做好准备的第一团立马开拔。
段祺瑞手一挥,后面的部队冲了进来将场中近三千人团团围住。全部枪支平举,一片枪弹上膛的声音响起。
啪的一声,双脚合、拢站的笔直段祺瑞在光绪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告,大清皇家陆军第一师第一团奉命前来,请指示。”
光绪回礼后放下手:“清点伤亡救治伤者,将两边人分开,如遇反抗就地枪杀。”光绪的声音不大,却最能震动场面。如狼似虎的士兵们将两边人分开,没有人敢有丝毫的反抗。因为他们真的敢开枪。而学堂的医官们也背着药箱纷纷上前而来。
“将所有前来闹事的旗人全部驱逐到校门以外。”光绪的这道旨意却引起了旗人的愤怒。
“皇上不分是非就先将我等驱逐而出是何道理?”旗人中传出的这句话引得旗人纷纷愤慨起来。
“呵。你们到别人的地方闹事打人还有理了。”光绪眼睛瞪的老大:“说话的,站出来。”
没人出来。光绪手向前一指,一群士兵们冲了进去,一些旗人刚想站出来,就被一阵枪托砸倒在地。最后乖乖的让出一条道路。眼睁睁的看着人被抓走。
被押出来的旗人依然桀骜不驯:“皇上,大清国乃是咱们满人的大清。这天下也是咱们满人的天下。这大学堂也是咱们满人的地方。咱们满人想去哪就去哪。老少爷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说完也像模像样的作了个揖。
“呵,想去哪就是哪是。是不是朕的皇宫也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呀?”光绪把眼睛一瞪:“拉下去,打。”
那旗人还没明白之时,就被拉了下去。哀号之声响起,慢慢的就停了下来。打死了?旗人们心中一震。
“我不服。”又一名旗人站了出来:“皇上何故包庇那些汉人奴才,难道皇上没看见咱们被那些奴才们打死的旗人了吗?奴才都敢打死了主子。这与造反何异?皇上不思罪责谋逆,反而先是责罚旗人。我不服。”
“你就看到了被打死的旗人。”光绪手一指:“那被你们打死的学子你看见了吗?”
“奴才而已,打死就打死了。咱们做主子的打死几个奴才怎么了……”
“停停。打死几个奴才嘛,这句话朕爱听。来来来。近前来说话。”光绪等那旗人走近跟前后问道:“你刚刚说做主子的打死几个奴才也就打死了是?也就是说奴才的命就是主子的,做主子的对奴才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是?你是这个意思对?”
“那是自然……”
不等旗人把话说完,光绪拿过一把枪,直接将这旗人爆了头。清脆的枪声响起,旗人们看着这旗人轰然倒起,顿时一片哗然。
“不是说主子的对奴才想打就打想杀就杀吗?怎么,朕要了一个奴才的命你们又都有意见了?”光绪摸了把脸,那溅在光绪脸上的血显的更加狰狞:“告诉你们,在朕眼里你们全都是奴才。你们算什么东西,敢在朕面前称主子,不要让朕给您请个安呀?全部轰出去。”
得到命令的士兵开始推挤人群,而旗人们也不干示弱的与士兵们推挤了起来。光绪勃然大怒,手高高的举了起来……
“皇上且慢。”跪在一旁没有说过话的李鸿章连忙爬了过来:“皇上不可呀,万请皇上仁慈,以宽怀为念,为江山社稷为重呀——”说完,李鸿章不住的磕头。此时世铎也上前来求起情来。
有人带了头就有人跟风,在场的大小官员们也纷纷上前,光绪面前一片磕头求情之声。
“朕让他们退出校园不退,他们以为人多,就敢公然违抗朕的旨意,还敢在朕面前称主子。如此以后,朕还有何威严可言,又如何统御天下。”光绪大怒道:“段祺瑞你的兵还在和他们推什么推,他们既敢公然抗旨那就给朕——镇压。”
随着光绪下旨镇压,士兵们将枪托举起,重重的砸了下去。。)
中华苍穹 第一百八十五章 哗然
“朕建京师大学堂,是给你们一个做学问学知识的地方,不是给你们讨论政体的。”光绪才进校长办公室就把“啪啪”两声把龙袍和龙冠重重的摔到桌子上,怒气冲天。
皇上震怒之下,最后进来的人只来得久刚把门关上就急忙的跪下。而跪在最前面的李鸿章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皇上不提门外的群斗怎么突然到政体了?不明所以的李鸿章只能用眼神询问大学堂校长容闳。
做为校长的容闳自然知道校园内发生的事情,对于之前校园内对辽河之战的议论他之所以没有干涉,就是因为他一直秉承着美国校园中自由的氛围:“启禀皇上,甲午一战我大清之所以能战胜曰本,皇上在其中之功劳岂是他人诽谤就能抹杀。所以微臣以为皇上不必过虑,且不说他们,就算是千百年后再论甲午之战皇上也是居功至伟。”
容闳认为,大清想要有长足的进步跟上世界的脚步,那么学术自由就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道理,也只有学术自由才能正真的让思想飞跃。对于这点,光绪也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光绪还以战国为例,中国早在千年前之所以能领先世界,就是源于战国时期内儒家、法家、墨家等多家学派的治国理念的争论,虽然汉朝之后各朝代均尊儒家为首,但并没有彻底废除和禁止其它学派,直到明朝。自从朱学理论统治中国以来,中国就开始退步了,直到现在(真的是现在哦)。
“如果只是议论朕有没有功劳也就算了,可是你知道他们以借着议论朕功过为名在讨论什么吗?他们在谋划如何推翻大清。你这个校长是怎么当的?这种事竟然别说你不知道。”光绪右手握紧成拳重重的砸在桌上,然后指着容闳咆哮着:“是不是跟本就是你在谋划”
摆在桌上的玻璃在光绪的拳下早已碎裂。破碎的玻璃碎屑割裂了光绪的手,在光绪指着容闳的那支手上,鲜血正在滴落。
“微臣确实不知此事,还请皇上明查呀。”容闳吓坏了,要是他知道这些人会议论这种事情,容闳打死也不敢让他们进学堂里来呀。
李鸿章也吓了一跳,竟然在学堂内公开议论推翻大清,这可是谋逆呀。李鸿章环顾四周,这里只有少数几位汉臣和学堂主官人员,看来皇上将大部分汉臣和全部满臣留在艹场安抚众人是有意为之。那皇上所言之事也当是错不了,李鸿章小心的说道:“皇上息怒,微臣与容大人立刻查核此事,定将全部谋逆尽速缉拿归案。恕微臣直言,请问皇上是从何处得知此事?”
“原来你李鸿章也不知道呀。看来那些人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呀。不知道就去问你的好女儿去。”光绪怒不可遏:“滚,滚——”
众人们退出房门。房门才轻轻补掩上。李鸿章有及不可耐的问道:“容校长,这是怎么回事呀?”
容闳一脸无奈:“下官确实不知有此事,否则下官怎么也不能让这种说法在学堂里流传呀。”
“立刻把菊藕叫来。”李鸿章神色严肃道:“此事谁敢外泄,本官定斩不饶。”
李菊藕独自一人匆匆赶来,这才将事情讲述明白。可她也不知道是谁说给皇上听的,直到她仔细想了想今天的经过。就把杨枣儿找来了。
“都是菊姐姐不好,明知他是皇上为何菊姐姐却不早言明。” 杨枣儿一脸无辜:“若知他就是皇上,我如何也不会说与他听的呀。”
“既然皇上已经知道了,现在也多说无益。”李鸿章说道:“枣儿姑娘。你还记得当时你说完后,皇上他说了什么吗?”
“只说让我别往外说,就是熟人也别说。”
“那还好事情或有转机。容校长,先将这些人控制起来,待皇上有旨意外再行发落。”李鸿章定下了调子:“菊藕你务必全力配合容校长。”
“父亲不必过虑,女儿借用父亲的人手早将这些人打探清楚了。女儿这就回去将这些人之姓名住处写下交于父亲。只是,皇上还好吗?”
“皇上方才雷霆大怒,此刻如何能好。”
“那我去劝劝皇上。” 李菊藕笑着说:“父亲不必担心,女儿自有分寸。”
安静的房间内只剩下光绪的呼吸声,光绪呆呆的看着天花板。本以为甲午战争的胜利可以有效缓和国内那些激进人士对朝廷的不满,结果还是错了。他们为了所谓的革命、为了所谓的理想国度,跟本不顾中国的现状。当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的时候,这些革命的先行者们还在国外喝茶,当他们得知胜利的消息才匆忙赶回国内。这种也叫革命吗?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成功?哼,这些革命的先进者们,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而已。
“咿呀――”房门被轻轻的推开了。
“出去。”光绪边头都没转。可来人只是停了一下,还是继续走了进来。
光绪一脸怒容的转过头来,看见来人后却又长长的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该不该听的都听过了,也不差再多一点半点的了。”进来的不只有李菊藕一人,她还带着安茜。因为她知道,在安茜面前皇上怎么也发不起火来。而事实上她也猜对了。
李菊藕也没有行礼,走到光绪面前抬起他的右手:“国家要强盛总得要有一个带头人。所以,为了国家的未来您也得好好保重自己。茜儿学的可是医护专业,她还是大学堂里成绩最好的。把您的手交给她,您应该放心。”
带安茜来就是让皇上发不了火,再说句玩笑话也是想着让皇上能静下心来。可李菊藕没想到的是,光绪却脱掉外套,一把把袖子扯了下来,他右手臂上有一个若大的十字型伤疤。
“我用小刀把弹头给挖了出来。”光绪的言下之意是手上的这点伤能算什么!
李菊藕哑然。不知该如何回话,只能拿过外套给光绪披上。
“去年的冬天比这冷多了。坐下来说话。”
听着光绪悠然的话语,李菊藕苦笑了一声坐了下来:“他叫陆皓东。”
“朕以为,学堂只是学习的地方,虽然热血却还单纯。所以朕从未对学堂有过什么防备,却没想到他们还偏偏挑了这个地方。真是没有想到,广东那些会党都渗透到京城里来了。”
“皇上准备如何处理?”
“这些人有知识有理想,年青而且有朝气。他们其实和朕一样,也想国家能够强大,如果他们能为朕所用。朕可以让这个国家走的更快。只是他们选择的路却和朕完全不一样,思想的差异注定了我们只能对抗。他们总想着推翻朝廷去实现他们心中的共和,然后一夜之间国家就可以变的强大起来。但是他们却没有看见这个国家的现状――军阀割据。就连朕这个皇燕京不能号令天下,他们又有什么本事来统御全国。他们有没有想过,推翻了大清朝对这个国家到底是凤凰涅磐还是推入火坑。”
“我知道他们在哪里。”
光绪没有回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安茜为他清理伤口、包扎。而在整个过程中,安茜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她完成最后的包扎。
“你先出去。”光绪轻轻的叹了口气。
安茜抬起头来看了光绪一眼。收拾好东西出去了。门外候着的大臣们没人知道皇上与李菊藕在里面说了什么,直到华灯初上,大学堂的电灯全部亮了起来,李菊藕这才从房间内出来:“各位大人,对于学堂内传言一事,皇上让诸位大人全当没有发生过。皇上的原话是:该干嘛干嘛去。朕另有办法。”
众臣面面相嘘,决不知皇上是何意思。对于叛逆还要放纵不成?众臣不知所措之时,光绪穿戴整齐的出来了,一脸怒色也不看众人直直的走向艹场。
艹场上。两边的人还被第一团的士兵用枪指着。这些士兵站了这么久也没有丝毫疲倦之色,脸上的平静却掩饰不了眼中的杀气。很好,光绪点了点头。任何地方都能保持杀气,这是光绪对军队最基本的要求。而平静的脸色也应合了光绪军队不干预政治的想法。
看到皇上出来,满臣们纷纷上前请安。世铎更是悄悄走到李鸿章身边,用眼神在问皇上可有旨意?李鸿章只能摇摇头。
光绪大手一挥:“都散了。”
众大臣皆不知所以,就连李鸿章与世铎都相互对视。这就完了,这两边死了十好几个人就不问了?可经不住皇上不说,也只能跟在后面。
大门前,光绪停下了脚步转头看了看校门:“传朕旨意。从此刻开始,所有车马皆不得入内。上至皇帝太后,下至贩夫走卒,凡入此门者必须听从门卫调度,步行而入。将朕的意刻于大门之上。段祺瑞。”
“到。”
“留下精锐一连士兵,全面接管学堂安全。凡是不听调度欲强行闯入者,凡在学堂内聚众闹事者,不问理由一律就地枪决。”
“是。一连集合,接管学堂。”随着段祺瑞的指挥,一连士兵整齐有序的进入校门两侧的门房内,机枪、步枪,卫兵、岗哨立马到位。
“看够了吗?看够了就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皇上走了,大臣们走了,校园内林荫大道上的学子们也纷纷相互搀扶着离开。除了看门的那连士兵外,其它部队也走了。门外聚集的旗人们看着满地伤痛,这下子又不满了。皇上来此没有对学子们一句责骂,反而将两个旗人打到一死一残。
“皇上不公呀。”“皇上为何不问汉人奴才还到苛责我旗人呀!”“皇上还是咱们满人的皇上吗?”旗人们群情激愤,一时间又蠢蠢欲动起来。
“呯”清脆的枪声响起,第一连连长恶狠狠的说道:“还敢闹事。”看着一排排的枪,旗人们心虚了。
“老少爷们儿们,皇上不管咱们旗人了。咱们找太后评理去,请太后出来主持公道。咱们去乾清门跪谏去。”
光绪回宫后,就把自己关在御书房也不管宫门外喧闹的旗人,更是谁都不见。就连两宫太后齐至也被警卫营给挡了回去。只让人传话出来,明曰早朝满臣先进殿,汉臣全部至签押房听宣。
得到皇上的话,两宫太后亲自出面暂时平息了宫外的喧闹。而得知学堂所发生之事的满臣们气愤填膺,他们则利用晚上的时间四下拜访,纷纷约定明曰早朝,利用汉臣不在场之时声讨大学堂,必要皇上给死去的满人一个交待。
可第二天早朝还不及他们说话,光绪一把把茶杯摔在地上,也把他们的话砸进了嘴里。
“一群废物,二千多旗人去打一千不到的汉人。二打一还有多,打死别人三个自己却死了十八个,就这么群窝囊废还敢跟朕要公平,还敢在宫门前闹事。礼亲王世铎,去把这群窝囊废给全部砍了。”
“皇上息怒呀。”众满臣们一下子全部跪倒在地。
处理这种事如果只是就是论事的话,那是无论如何都躲不开对满人或者汉人的处罚。只要是处罚,那又该如何处罚,程度又该如何?只处罚汉人,那肯定汉人会不满;只处罚满人,满人也会同要不满。如果都处罚,只要有一个重一个轻就又会引发处罚重的不满。于其头让自己麻烦不如去让别人麻烦。找一件更严重的事让大家都顾不得眼前的事。光绪偷笑一下,目的达到了――转移目标。
光绪表面上依然怒气冲天的道:“息怒,息什么怒。二千旗人打不过一千汉人传了出去那汉人还不全反了!满人的朝廷都没有,朕还敢怒吗?是不是都以为拿着朝廷的铁杆庄稼就了不起了。告诉你们,朝廷给你们铁杆庄稼是让你们来保卫大清王朝。可你们还能保卫的了吗?传朕旨意,新年过后,所有旗人俸禄全部停掉。退朝。”
众人震惊,满朝一片哗然。。)
中华苍穹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事故?故事!
皇上竟然要停掉所有旗人的俸禄?消息传出立刻,整个京城都是一片躁动。就是满天飘落的雪花也压不住。
“皇上这是怎么了,这不是要咱旗人的命吗?”茶馆里一个高个子旗人叹道,说完喝了口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