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你们兄弟俩在说什么这么热闹,说出来给朕听听。”皇帝瞧着容王开口问道。
容王瞪大眼睛,您老哪只眼看到我开心了?
但是他只敢这么想,没胆这么说,憋着一股气,脑子一转,忽然说道:“父皇,大嫂说遂州从来没去过,有机会想去转一转。”
苏辛夷惊呆了,不敢置信的看着容王。
容王面不改色,他就是吹了怎么样?
皇帝就看向苏辛夷,“你真想去转一转?”
苏辛夷听着陛下的语气有一点微妙,她那敏锐的感觉让她即将出口的话又咽回去,借着起身回话的功夫重新组织语言。
至于容王,回头再收拾他!
太子入戏之后 376:拿回大权
晏君初看了一眼容王,然后笑着开口,“父皇,七弟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太子妃如今有孕在身,又如何能远行。便是想去,怕是也得等到平安生产之后再议。”
嗯?
众人惊愕地看着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子妃如果想去的话,太子这意思不拦着?
什么时候太子这么好说话了?
皇帝一言难尽地看了自己儿子一眼,真是出息了。
晏君初对上父皇的神色,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皇帝:……
行吧,这儿媳妇是自己挑的,性子确实有点野,儿子以柔克刚好像也没错。
就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苏辛夷想好的话都不用说了,她侧头看着太子,配合的露出一个欢喜的笑容。
皇帝看着牙都疼了。
什么锅,配什么盖!
被容王这么一折腾,宴席的气氛就变得轻松起来,皇帝也不再提此事,问了些益王老益王在世的事情。听着益王的回话,还唏嘘了几句,隔空怀念一番。
苏辛夷瞧着陛下的神色,这番感念倒不像是作假,如此想来,当年陛下能让益王去遂州安居,其实本身是有几分信任的,毕竟其他的皇室都在京城窝着。
这宴席吃得很是愉快的,至少表面上宾主尽欢,苏辛夷在一旁仔细认真地观察,确实没看出李贵妃母子与益王夫妻之间有什么关系,便是眼神都很少接触,便是偶尔对视一眼,李贵妃也只是轻轻扫过,一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意思。
这也有点让苏辛夷意外,京城皇室虽然多,但是真正的直系皇室已经很少了,益王府这一脉算是跟皇室很亲近的关系,像是广平郡王若不是娶了皇后的妹妹,在京城也是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当初争夺皇位十分的惨烈,直系的皇室死的死,伤的伤,贬的贬。
皇后带着诸位嫔妃先恭送皇帝离开,然后益王等人随行,太子与几位皇子也随后,苏辛夷现在的情况就直接跟皇后辞行回东宫,皇后果然点头允了,还叮嘱她回去好好休息。
李贵妃在一旁就差翻白眼了,但是苏辛夷心里高兴啊,李贵妃不高兴她就高兴了。
阮明妃跟齐贤妃却是不敢先行一步,要等皇后与李贵妃离开之后,她们最后各回各宫。
阮明妃带着吴王妃回了春泽宫,她在后宫这么多年一向是个好脾气的人,但是并不代表着她真的是个软柿子,她只是在后宫里尊敬皇后,不敢得罪李贵妃,夹缝里生存惯了,所以性子这才软和。
如此一来,皇后会怜惜她,李贵妃会不屑把她当敌人对付。
现在她是有了儿媳妇的人,今日又在众人面前丢了脸,这会儿把吴王妃带回春泽宫,阮明妃板着脸坐下,这才看着吴王妃,“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季蕴瞧着一下子变脸的阮明妃,一时间竟然有些无法适应。
阮明妃瞧着自己儿媳的神色,这一刻忽然就很羡慕皇后跟太子妃了,以前皇后跟东宫不对付,但是人家太子妃嫁进门后,容王与太子的关系更为和睦融洽,便是皇后当初怎么对待太子妃的她可是清清楚楚,再看看现在人家婆媳处的……
太子妃那是什么性子,一言不合就打人,容王都被她打过几次的人,但是在皇后娘娘面前拿得起放得下,不仅把皇后娘娘哄得妥妥帖帖,现在皇后那架势恨不能把太子妃捧在掌心,就怕她这一胎有个好歹,一口一个太子妃肚子里是她与陛下的皇长孙,平常无大事都不许她去元徽宫请安。
再看看自己的这个儿媳妇,以前没娶进门觉得好,父亲是吏部侍郎,虽然这官职不算是很高,但是吏部侍郎这个位置能坐上去的都不是简单人,而且季家的家教也是在京城有名的。
结果,她嫁进门之后,第一次算是正经参加皇室家宴,就闹出这样的事情来,阮明妃心中的恼火可想而知。
她从没想着将自己的儿媳妇跟太子妃相比,但是明明太子妃在乡下长大,结果做事却周到严密,自己的儿媳妇家教一向是声誉有加,现在却出了这样的事儿,换到谁的脸上也挂不住啊。
季蕴沉默一下,这才低头回道:“回母妃的话,昨儿个我便让身边的管事妈妈去车马房吩咐今日用车的事情,车马房那边也说一定会安排妥当,没想到今日行到半路车辕却断了。”
阮明妃听了儿媳的话,眉心紧紧皱起,“既然车马房说了会准备好,为何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季蕴捏着帕子的手一紧,道:“儿媳急着赶来宫中还并未过问,等回府之后必然会查个明白。”
阮明妃听到这话一愣,有点不可思议地看着季蕴,“你的意思是你现在毫无头绪?”
季蕴低头不语。
阮明妃瞧着她这幅样子火气更盛,纵然是季氏嫁进王府时日不算久,但是满打满算也近两月了,吴王府有没有别人给她使绊子,中馈早就该拿在手中,不能说事事尽在掌握,至少不能如此一问三不知。
当初,太子妃进了东宫,皇后问起东宫事宜,太子妃哪一样敢说个不知情,或者是回去查查再回话?
阮明妃失望不已,这儿媳妇是儿子自己求来的,心里喜欢得紧,在王府肯定不会委屈她为难她,那她对王府的事情还如此生疏,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季氏对王府的事情实在是没怎么上心。
阮明妃现在后悔不已,早知如此,当初儿子提及这么亲事的时候,她就该求了皇后娘娘仔细问问季家的情况才好。
但是人都娶了,为了颜面阮明妃也不能让儿子休妻,为今之计,皇后娘娘说让她派个管事嬷嬷去王府,居然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季氏不是不想管王府,对王府的中馈不上心?
那她就派人去管!
阮明妃想明白这一点,想起皇后娘娘平日处理后宫事宜的样子,努力让自己平心静气,看着季氏便道:“也是本宫一时忽略,你刚嫁过来,季府不比王府事情繁琐,你一时摸不到头绪也是有的。”
季蕴心头一颤,有种不太妙的预感,正要分说几句,就听着阮明妃接着说道:“皇后娘娘也算是给本宫提了个醒,如今就让徐嬷嬷跟着你回王府,以后王府的事情让徐嬷嬷帮着你便是。”
让徐嬷嬷帮着她,并不是让徐嬷嬷教她!
季蕴面色一白。
阮明妃不想看季蕴这张脸糟心,直接看向徐嬷嬷,“徐嬷嬷,你是本宫身边的老人了,说起来吴王小的时候都是你一手带起来的,如今你去了王府也要帮着王爷好好地打理王府。”
徐嬷嬷忙出来跪在地上,行了一礼道:“娘娘放心,老奴一定为王爷尽心尽力把王府管好。”
“本宫是信你的,这么多年你跟在本宫身边最是忠心,你去了王府我也能安心。”
季蕴:……
她抬头看着阮明妃,眼前的人,一下子跟她心中认知的人错开了,让她十分陌生起来。
“母妃,儿媳以后一定会好好管着王府,怎么好再麻烦徐嬷嬷辛苦。”季蕴忙挤出一抹笑容开口说道。
阮明妃看了一眼季蕴,慢条斯理地说道:“早晚都是要辛苦的,等你有了身孕自然不能再操劳,倒不如现在就让徐嬷嬷过去,也算是一举两得。”
季蕴只觉得心口压了一块大石,阮明妃先是把皇后娘娘摆出来,说是皇后吩咐派人去王府,又说徐嬷嬷是春泽宫的老人,还说吴王是她带大的,这哪是管事嬷嬷,这分明就是个惹不得的。
若是徐嬷嬷这样的人掌管了王府的中馈,她这个王妃岂不是成了摆设?
季蕴突逢这样的变故,饶是她一向聪明,一时间也不知如何破局。
阮明妃现在看着她心烦,犯了错到现在一句没提给吴王丢脸的事儿,好像她的儿子在她眼中毫不重要一般。
难道季蕴不明白,在这样的宴会上迟到,不管是因为什么缘故,她丢的都是吴王的脸吗?
阮明妃直接摆摆手,看着季蕴,“你且回去吧。”说着又看着徐嬷嬷,“你也直接跟着回去,回头让骆嬷嬷将你的行囊收拾妥当,本宫会让人给你送去,到了王府就好好当差。”
徐嬷嬷立刻答应下来,瞧着自家主子那脸色难看的,她就知道主子的意思是让她去了王府直接拿了大权,这是下了吴王妃的脸面。
徐嬷嬷敢不用心吗?
至于吴王妃,徐嬷嬷可不怕她,她的主子只有明妃娘娘,既然王妃管不好王府,那就只能先学着了,至于娘娘什么时候让王妃再接大权,她只管听娘娘的令就是。
季蕴带着徐嬷嬷脑子昏沉的出了宫。
阮明妃抚着心口坐在美人靠上,看着骆嬷嬷说道:“你看看她那样子,我瞧着就堵心。”
骆嬷嬷可不敢火上浇油,不管如何王妃也是王爷明媒正娶的妻子,她只得劝着说道:“娘娘,王妃到底才刚嫁过来,一时间摸不上手也是有,等徐嬷嬷过去教几个月许是就好了。”
阮明妃嗤笑一声,“骆嬷嬷,你跟徐嬷嬷跟了我这么多年,我这性子如何,再没比你们更清楚的。”
骆嬷嬷听着娘娘这么说,一时间神色也有些软了,“娘娘,您最是心善的。”
“心善?”阮明妃苦笑一声,伸手摸摸自己的脸,“嬷嬷,我与贤妃能封妃,靠的可不是家世,靠的全是这张脸,与唾面自干的服软低头。”
不过是不得已罢了。
先皇后最是贤良,只可惜命短,早早的就没了。
继皇后家世不显,为了坐稳后位,心计手段可比先皇后厉害,李贵妃背后有李太师,而她自己又颇得陛下欢心,她与贤妃想要在后宫活着很难。
皇后与李贵妃斗法,陛下是不会在意其他的嫔妃死活,只会在意皇后的脸面,李贵妃的伤心。
她们算什么?
不过是一个陛下想起来就过来瞧瞧的美人,是她们肚子争气生了皇子,所以才能封妃。
后宫的嫔妃少吗?
不少。
但是其他人呢?肚子里无所出的人,位份不能升,便是平日给皇后请安的荣幸都没有,陛下若是想不起她们,就只能在后宫慢慢的枯萎。
她努力的活着,努力的在皇后与李贵妃之间降低存在感,让自己没有任何的威胁,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能平安长大,将来出宫分府娶妻生子。
一辈子平平安安的。
但是,现在瞧着季蕴行事,阮明妃很是担心。
妻贤夫祸少,季氏若是个稳当的人,她不会当个惹人嫌的婆母,但是皇后娘娘都看出不妥,吩咐她送个管事嬷嬷过去,而不是直接派人过去,是给她留了脸面。
这么多年她在皇后娘娘面前谨小慎微,小心奉承,才能换来今日的体面。
可惜,儿媳一朝踏错,她的日子又会变得不安起来。
李贵妃母子现在不敢明目张胆直接对准太子,但是眼睛却一直盯着容王,现在皇后与李贵妃的关系简直是一触即发,若是季蕴总是不知分寸,不知深浅,做事处处有纰漏,这不是明摆着把自己送上去给人发作吗?
自己找死不要紧,但是不能拖累她的儿子!
阮明妃现在已经想好了,等明年选秀,陛下遴选之后,她一定求了皇后给儿子指个侧妃进门,不求家世,不求权势,只希望是个能干的就成。
她能不知道后院妻妾多了并非好事吗?
但是,如果季蕴不能在选秀前改过的话,她是一定会这么做的,她不能让儿子因为她出事。
骆嬷嬷在一旁瞧着娘娘忧虑的神色,轻声开口道:“娘娘,不如请王爷进宫来,您在一旁指点几句?”
阮明妃摇摇头,“媳妇是他自己求来的,这会儿怕是正恨不能捧在掌心哄着,我说什么都是恶人。”
她早就看透了,陛下这么勤政爱民公正的君王,后宫的事情上,也不会真正做到不偏不倚。
自己儿子的性子又是个闷的,认准了很难回头。
与其说他媳妇不好,倒不如说替她媳妇分担,一步步的来,她能在后宫活到今天,最不缺的那就是耐心。
太子入戏之后 377:倒了大霉了
苏辛夷回了东宫先倒头睡了一觉,明明才怀孕没多久,但是就是总觉得困,她多有精神的一个人。
不过,太医说了身体健康,爱睡也正常。
等她起身,外头已经灰蒙蒙的,殿下还没回来,她披上衣裳起身,连翘听到动静立刻进来了,“太子妃,您醒了?现在要吃点东西吗?嬷嬷让小茶房给您温着燕窝呢。”
苏辛夷并不饿,摆摆手坐下,连翘立刻过来拿起梳子梳发,白玉梳从乌黑的发间滑过,她笑着慢慢开口,“太子妃,佘嬷嬷收到了几位姑娘的恭贺的拜帖,几位姑娘都惦记着您呢。”
苏辛夷闻言就笑了,亲情这种东西真的是很微妙,像她上辈子一样,一家人过得分崩离析,这辈子她改变一下,家里人就跟着也变了,明明跟上辈子一样一开始没有情分,但是相处几年下来,现在就真的是一家人了。
是一件令人打从心底愉悦的感情。
只她一个人改变是没用的,而是她一变,家里的人也跟着变了,我退一步,对方也退一步,就很奇妙。
“都说了什么?”苏辛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此时已经是嘴角勾起笑容满面,这种开心不需要伪装,只要听到就令人愉悦。
连翘显然也很开心,笑着开口,“几位姑娘都知道现在陛下许您能随意回娘家,帖子里说等您回国公府的时候,大家一起回去聚一聚。”
苏辛夷自然点头,“除了这个还说别的了吗?”
连翘想了想,道:“也没说什么,就是提了一嘴,说是武安侯的长子正在跟兵部尚书的次女议亲。”
“哪个姐姐说的?”苏辛夷挺意外,武安侯府居然要跟兵部尚书家议亲?
虽然是次女,但是这婚事也不一般啊。
她记得兵部尚书陆孟良可不是个骑墙派,他能坐在这个位置上,靠的就是忠君不二,现在跟武安侯府议亲?
太子殿下知不知道?
“四姑娘说的。”连翘笑道。
虽然几位姑娘都嫁出去了,但是私下里提起来,国公府出去的人都还是论以前的称呼。
“四姐姐?”苏辛夷微微皱眉,如果是苏京墨所言,那应该事情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只不过现在京里还没消息放出来罢了。
昌南侯府在京城是老牌世家,消息渠道一向多,能提前知道这个苏辛夷也不觉得奇怪。
就是之前一点征兆也没有,现在两家忽然议亲,怎么想都觉得有些诡异。
苏辛夷一时间想不透这里头的干系,只得回头再细细打听。
整理好仪容,苏辛夷这才起身去了外殿,翠雀正带着宫人收拾,瞧着她出来忙躬身行礼,又打发宫人都下去。
苏辛夷坐在临窗的榻上,看着翠雀问道:“佘嬷嬷呢?”
“嬷嬷去内廷府了,之前景王府那边修葺的事情不知道哪里出了错,工部找到了内廷府,内廷府那边又找到了佘嬷嬷。”
苏辛夷皱眉,“怎么是佘嬷嬷?”
翠雀哭笑不得开口,“本来内廷府是找赵嬷嬷的,但是赵嬷嬷那边有些事情没记清楚,所以找佘嬷嬷过去对一对。”
苏辛夷不知道说什么好,修葺王府这种事情又杂又乱,之前是她管这事儿,因为景王娶的是屠静嘉,看在苏朝颜的份上,她让三姐问了屠静嘉对修葺王府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景致,她顺手就给改一下。
这种事情很常见,吴王府那边是阮明妃没有开口,如果开口的话,苏辛夷也会通融,毕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
她跟吴王没什么交情,跟季蕴更无往来,自然要有分寸,不会逾矩。
但是景王妃这边不一样,与她到底是有些姻亲关系的,便是关照一二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若是这样的话,找佘嬷嬷过去就说得通了。
苏辛夷话音刚落佘嬷嬷就回来了,苏辛夷让她坐下说话,就问是怎么回事。
佘嬷嬷坐稳之后,这才开口说道:“之前景王府那边的小花园,不是想要把湖中亭给架个桥通过去,总共也就五六丈的距离,工部那边核算了预算之后就答应了。”
苏辛夷点头,屠静嘉不是很习惯坐船,有点晕船,她又喜欢府中那小湖的景致,想着种点莲藕赏赏荷花,既能吃又能看,但是不喜欢坐船,就想着架个木桥过去,只是个木桥,又只有五六丈远,不算什么大事,而且又在修葺王府的预算之内,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下头施工的匠人擅自做主,也没回禀一声,把直通的木桥给做了个拐弯的长廊,这预算就有些不够了。”
苏辛夷:……
好家伙,这是下头的人想要借花献佛,巴结吴王还要薅内廷府的羊毛,真能想得出来。
佘嬷嬷说起来也觉得有点好笑,“不是多大的事儿,找老奴过去就是对一对当初定下的木桥是什么样的,当时都有图纸文书在,只不过内廷府那一份是从六尚那边挪过去的,人多眼杂的不知道收在哪里还是给丢了,就问老奴这边有没有存底。”
“后来这事儿怎么办的?”苏辛夷看着佘嬷嬷问道。
“赵嬷嬷就让人请了景王爷来,景王爷自己掏腰包把多出的银子给补上了。”
苏辛夷乐了,“这下好了,这匠人巴结不成,倒是让景王废了银子。”
佘嬷嬷也笑,“可不是,那匠人吓得腿都软了,这么善作主张,以后京里的活计他是不好找了,只能往外走了。”
苏辛夷微微颔首,“动了不该动的念头,这样的人以后内廷府那边不会用了。”
内廷府不用的人,这传了出去,在京城就混不下去了。
“这事儿容王知道了吗?”
“老奴回来时并未见到容王爷,不过早晚都要知道的。”佘嬷嬷道。
苏辛夷想着以容王的脾气,他管着内廷府却出了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晚膳的时辰快要到了,苏辛夷正琢磨要不要去前头问问殿下什么时候回来,就听着外面传来请安的声音。
她起身往外走,到了外殿两人就遇上了。
晏君初瞧着苏辛夷满面笑容,就问道:“遇到什么事情了,这么开心?”
苏辛夷就把事儿一说,晏君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胆子不小,敢想也敢做。不过,工部那边能让这样的人升上来做匠人的头目,可见那边也不怎么干净了,回头我问一下。”
苏辛夷压根就没工部那边的事儿,听殿下这么说,就觉很有道理,果然她与殿下关注点不一样,看到的事情就不同。
事关工部,苏辛夷就不多嘴了。
晏君初先去更衣,等收拾妥当过来,两人这才坐下用膳。
“今日怎么这么素淡?”晏君初瞧着桌子上基本上都是素菜,便开口问道。
苏辛夷便回了一句,“不太想吃油腻的,我让人给殿下炖了汤,回头您去书房喝吧,我现在不太能闻得那味道。”
晏君初一愣,“现在就不太舒服了?太医不是说要过几日?”
“也不是很厉害,就是不太喜欢油腥味儿,佘嬷嬷说早些晚些都不一样的。”苏辛夷道。
晏君初闻言点点头,“还是让太医过来看看。”
“不用吧,现在三天一诊脉,明儿个正好诊脉再问不迟。”苏辛夷忙说道。
生怕太子执着此事,苏辛夷就正好说了武安侯府与兵部尚书联姻的事情,“殿下听说此事了吗?”
晏君初微微点头,“听了些。”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从未听说两家有议亲的迹象。”苏辛夷觉得以陆家的风骨,应该不会做出与武安侯府联姻的举动。
既然事不寻常,肯定另有原因。
晏君初闻言神色就有些微妙,“陆家姑娘在街上遇到了偷贼,裴玄范正好路过便帮忙抓贼,不想将陆姑娘给撞倒了。事后,裴家上门提亲,陆家只得答应了。”
苏辛夷:……
裴玄范这贼抓得真好,还能混个这么好的媳妇。
瞧着辛夷微妙的神色,晏君初就笑,“说起来裴玄范与武安侯夫妻汲汲钻营不同,性子还算是正直,有举人的功名在身,也算是京城才俊。”
苏辛夷对裴玄范不了解,但是听着太子能这样说,她便道:“那还好,不然陆姑娘可真是……”
倒了大霉了。
“正因为他尚有可取之处,不然陆尚书只怕宁可拼着女儿闺誉受损,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苏辛夷摇摇头,“就算是裴玄范还不错,但是摊上武安侯夫妻这样的公婆,也不是什么幸运的事情。”
女人跟男人的想法完全不同,晏君初看的是裴玄范秉性尚可,年轻有为,但是苏辛夷有上辈子的惨痛经验,知道一个女人嫁过门过得好不好,如果丈夫没有作为不维护的话,那日子是很辛苦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