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正想着,就听着皇后开口说道:“江仲卿的婚事定的是鹿家的姑娘,可能要赶在江仲卿外放之前成亲。”
江仲卿要外放了?
苏辛夷挺意外的,没想到这么快。
“江仲卿这一走,只怕回京也得是任期将至叙职之时,我想着让江仲年与琼思也赶着把婚事办了,你觉得如何?”皇后思虑着开口。
苏辛夷这可真是被吓了一跳,没想到皇后会这么急着把晏琼思嫁出去,到底是为什么?
江仲卿只是个哥哥,弟弟娶妻他在不在有什么关系,只要江大人与江夫人在即可。
但是皇后既然这样说了,苏辛夷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做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然后才慢慢地开口,“母后,我也不是很清楚京城这边有没有什么避讳,照您这样说的,那江仲卿兄弟的婚事就前后脚的功夫,这要是在京城传开来,不说江家如何,只怕润仪郡主也会被人非议。”
便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成亲,也没有兄弟俩前后脚就办婚事的。
像是宫里的几位王爷那也是至少间隔月余,至少年龄上相差也不是很大,但是江家兄弟至少也得差两年左右,江仲卿成亲晚了一点,但是江仲年这才刚刚到成亲的年纪吧?
这么急着两兄弟几乎算是一起成亲,可不是什么好事。
皇后听了苏辛夷的话岂能不知,但是这不是没有法子,到底是顾着晏琼思的脸面,皇后没有多说什么,有些疲惫地开口,“再议吧,这件事还要看江家那边怎么做。”
苏辛夷瞧着皇后也不会说这里头的根由,她也没跟皇后打听的意思,便笑着说道:“江夫人做事情一向妥帖,若是江家那边觉得无碍也可。”
苏辛夷说完这句就起身告辞,皇后也没留她,让赵嬷嬷送她出去。
苏辛夷跟赵嬷嬷关系不错,到了殿外,边走二人边说话,等到了元徽宫外,苏辛夷停住脚,看着赵嬷嬷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赵嬷嬷,润仪郡主与江二公子定了婚约这是好事,我怎么瞧着母后忧心忡忡,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若是我能帮的,嬷嬷还要说与我听才好。”
赵嬷嬷听着太子妃这话心里直叹气,无奈地说道:“太子妃,有些事情老奴不好开口,这婚事……老奴实在是不能说,您有这份心意,老奴会回禀皇后娘娘的。”
苏辛夷便笑了笑,“嬷嬷不用为难,既有难言之隐,那就不用说了,只盼着这婚事能如了娘娘意。”
赵嬷嬷只能笑道:“借太子妃吉言。”
苏辛夷与赵嬷嬷辞别,一路往东宫走,没走几步,远远地就看到季蕴在宫人的带领下朝着春泽宫的方向走去,瞧着形色有些匆匆的样子,她微微蹙眉。
阮明妃可不是多事的人,无故不会让季蕴进宫,她对季蕴是真的没什么好感,想了想停下脚看着连翘,“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连翘忙答应下来,绕了另一条路,朝着春泽宫的方向而去。
苏辛夷回了东宫,太子殿下不在,就觉得还怪冷清的,好在没多久连翘就回来了。
“太子妃,奴婢打听过了,好像是益王妃给吴王妃下了帖子,吴王妃去了益王府做客。”
“什么?”苏辛夷惊愕地看着连翘,“真的?”
连翘点点头,“就是为了这事儿。”
苏辛夷:……
“可知道益王妃怎么会单单给吴王妃下帖子?”苏辛夷皱眉问道。
“奴婢不知,不过奴婢已经给展桥送信,让他去打听景王妃那边有没有接到请帖。”
“做得好。”苏辛夷点头,“先等消息吧。”
益王夫妻进京打的是几位王爷成亲的旗号,吴王妃接了帖子赴宴,也不能说有错,但是她不太相信季蕴察觉不到宫里对益王夫妻的微妙之处。
有些事情不能去说得去看。
益王妃为何选中季蕴下帖子?
苏辛夷也有些捉摸不透,。忽然想到季蕴的父亲是吏部侍郎,吏部可是管着朝官任命,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
想到这里,苏辛夷不由心神一凛。
隐隐觉得她可能真的摸到了什么,益王这次北上,如果他真的有问题,会不会担心遂州那边的事情?
肯定会。
商君衍奉命南下查粮仓一案,太子现在也悄悄南下,如果益王那边得了什么消息,必然不会束手就缚。
吏部,倒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苏辛夷心跳加速,越想越觉得事情不简单。
她看着连翘,“我写封信,你回国公府交给二少爷。”
只有让二哥帮着去曾梁那边问问,益王那边的事情可有什么进展了。





太子入戏之后 383:这个蠢货
春泽宫里,季蕴正站在殿外候着,正殿门口两个宫人垂手侍立,整座宫殿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秋日的阳光落在身上很快就让她的额头冒了汗珠。
跟着季蕴来的丫头银贝被拦在春泽宫外,着急不已,但是却不敢轻举妄动,面色隐隐发白。
阮明妃正坐在靠窗的软榻上,一张脸沉着,眼睛并未看向季蕴,一旁的骆嬷嬷心里叹口气,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谁能想到王妃居然接了益王妃的帖子,也不看看景王妃那边都推了,她这里倒是爽快的上门做客,也不想想宫里的娘娘跟吴王。
若是益王夫妻刚来京时,娘娘肯定也不会生气,但是益王夫妻来京这段日子,不管是陛下还是皇后娘娘的态度,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轻举妄动。
“娘娘,已经站了一个时辰了。”骆嬷嬷瞧着时间在一旁开口小声提醒道。
阮明妃慢慢抬起头扫了一眼,隔着窗子能看到季蕴现在的情形不算是好,只是她这口气却咽不下去,依旧沉着脸道:“不过才一个时辰,当初本宫进宫时,犯错罚站那都是半日起步,这点苦都吃不了还做什么王妃。”
骆嬷嬷:……
说起当年的事情,骆嬷嬷也不好说什么了,当年皇后与李贵妃斗得正厉害,她们娘娘与贤妃娘娘那才真是如履薄冰,不时就会被牵连,罚站、训斥那都是小事。
阮明妃开了口,那股子火气就压不下去了,看着骆嬷嬷说道:“真是想不到吏部侍郎家居然能教出这么蠢的姑娘,早知道这样,当初这婚事我就不该这么痛快地答应下来。”
“娘娘,王妃没经过这些,也不太懂宫里事,您慢慢教,别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来才是。”骆嬷嬷忙在一旁劝导。
“景王妃比她进门还晚,怎么不见她接了益王妃的帖子上门做客?”阮明妃说起这个更气,这没人比着就罢了,可是都是王妃,这就分出高下了。
阮明妃一辈子做事小心翼翼,在宫里更是步步谨慎,当初她与贤妃虽然都是倒霉的那个,但是她比贤妃更小心,所以更多时候贤妃比她要惨一些。
但是呢?
真是风水轮流转,如今有了儿媳妇,当真是调转了个个儿,轮到她头疼了。
这个蠢货!
骆嬷嬷也不知道还能再怎么劝,娘娘说得对,都是王妃,怎么别人就能做得妥当?
只是这话只能想想,万万不能在娘娘跟前火上浇油。
“娘娘,如今瞧着只是上门做客罢了,没什么别的出格的事情,您这里也不宜大动干戈,真要传到益王妃夫妻耳中,倒是得罪人了。”骆嬷嬷忙开口说道。
阮明妃闻言默了一下,“嬷嬷,你说陛下对益王到底是什么想法?”
骆嬷嬷哪里敢猜,只能摇摇头,“娘娘,现在谁敢说这个,但是太子悄悄南下,这消息瞒不了多久。”
阮明妃的脸色更难看了,“太子南下的消息千万不能从咱们这里漏出去。”
她们这消息来源不正,万一泄露牵连就大了。
“老奴知道。”骆嬷嬷忙说道。
阮明妃越想越是心烦,“不知道太子为何南下,兴许是跟粮仓一案脱不开关系,听说宗平、沧南都牵涉其中,这两地与遂州往来频繁。如今避嫌且来不及,她还要自己撞上去,真是……”
骆嬷嬷看着娘娘气成这样,就忙劝道:“也许粮仓一案跟益王真没关系,娘娘还是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嬷嬷,你不懂。”阮明妃的神色一言难尽,“若是陛下没有对益王生疑,怎么会千里迢迢把人叫回来,你真以为为了几位王爷的婚事?”
皇帝的儿子成亲是大事,但是益王相距这么远,陛下一道恩旨过去就能免了他们奔波,但是偏偏陛下宣旨让他们进京。
阮明妃就是凭着自己的小心谨慎才能走到今天,对于陛下多少也有几分了解,陛下可不是好大喜功之人,所以她才担心。
骆嬷嬷就不敢接话了,瞧着吴王妃一时也有些心烦。
娘娘这么一说,骆嬷嬷不由就去想,吴王妃这样做真的是天真不知事,还是说故意而为?
若是不懂事就罢了,这要是……骆嬷嬷都不敢去想。
正这么想着,就听着娘娘开口说道:“我看着明年吴王身边得添两个人。”
阮明妃不想做个恶婆婆,但是儿媳妇不懂事的话,那她就没办法了。
一府王妃,她不能时时刻刻盯着,本来是可以让她在王府呆着不要轻易出门,但是后头便是容王与襄王成亲的大事,季蕴自然不能不露面。
阮明妃看着心烦,就转头对骆嬷嬷说道:“让她站足三个时辰,然后你亲自送她回府,见到吴王让他进宫一趟。”
阮明妃说完就进了寝殿,眼不见心不烦。
“娘娘,您不见王妃?”骆嬷嬷惊住了,娘娘这是真的生气了,面都不见了。
阮明妃没有说话,径直进了寝殿。
骆嬷嬷就明白了。
外头季蕴身体微微摇晃,只觉得再这么下去她就熬不住了。长这么大,没有受过这样的罪,她在家里也是父母的掌上珠,但是今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这个吴王妃罚站,面子算是被扔在了地上。
季蕴又气又怒,却也不敢做什么,她是吴王妃,是阮明妃的儿媳,婆婆罚她,她就只能认了。
就在她即将撑不住的时候,听着骆嬷嬷的声音响起来,“王妃,娘娘今日身体不适,让老奴送您回府。”
季蕴猛地抬起头,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硬撑着站住了。
她站了这么久,结果阮明妃见都不见她?
这是什么意思?
瞧着吴王妃的神色,赵嬷嬷的神色也渐渐冷了下来,怎么,瞧着这是对娘娘有了怨怼?
骆嬷嬷本来想要提点几句,瞧着王妃这样子,到口的话硬生生地咽了回去,板着脸道:“王妃,请吧。”
是要跟王爷好好说说,娘娘把王爷养大多不容易,瞧着王妃不仅不会给娘娘分忧,这添乱不说,居然还敢对娘娘心生不满,这就是大事了。




太子入戏之后 384:杀人灭口
骆嬷嬷神色严肃起来,季蕴心头一梗,顿时心头一沉,想要说什么就瞧着骆嬷嬷已经抬脚往外走,她的脸色更难看了。
骆嬷嬷恭敬又疏离地把吴王妃送回王府,此时吴王还未回府,骆嬷嬷就在府中等着,却没进后院,而是在前院候着。
季蕴一见,就知道阮明妃这是要骆嬷嬷跟吴王告状。
她抿抿唇,到底是没拉下脸,转身进了后院。
看着吴王妃的背影,骆嬷嬷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微垂的眼皮也带着几分冷意。
吴王妃不就是仗着这门亲事是王爷亲自求来的,觉得自己在王爷面前有体面,这才做事没什么顾忌。
这样的人在后宫可见多了,早些年陛下虽然对李贵妃宠着,但是身边也不是没有别人,那些个眼皮浅的,心思浅的,压不住性子的,一个个都在这后宫沉了下去了。
想要活得体面光鲜,只凭着一张脸可不行。
王妃还是太嫩了。
吴王得了消息很快就回府了,见到骆嬷嬷就快步走了过来。
骆嬷嬷忙上前行礼,“老奴见过王爷。”
“嬷嬷请起,今儿个嬷嬷怎么来了,是不是母妃有什么事情?”吴王忙开口问道。
骆嬷嬷笑了笑,却没说话。
吴王一见就带着骆嬷嬷去了书房,紧跟着一个探头探脑的小丫头就转身去了后院。
骆嬷嬷收回眼尾的余光,呵,吴王妃的胆子难怪这样大,王爷书房这边都敢让人盯着。
这事儿得跟娘娘好好说说,这可不是小事。
进了书房,骆嬷嬷就看着吴王开口说道:“王爷,您可知道王妃接了益王妃的帖子去益王府做客的事情?”
吴王闻言一怔,随即说道:“倒是知道,嬷嬷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听着王爷居然知道,骆嬷嬷也是愣了一下。
吴王一向话不多,此时看着骆嬷嬷的神色,也没开口说话,只是面带思量,半晌才道:“益王妃说她府上的菊花开得甚好,刚到京城也没什么熟悉的人,就设了个小宴让王妃过去坐坐。”
骆嬷嬷听着王爷不怎么放在心上的语气,估摸着肯定是王妃话说得不清不楚,于是直接说道:“益王妃也给景王妃下了帖子,但是景王妃拒了。娘娘知道这件事后,让老奴去探听消息,益王妃不止给两位王妃下了请帖,还请了几位夫人,但是别人都拒了,只有几位官位不显的夫人赴宴。”
吴王的神色此时才严肃起来,他以为就真的如王妃所言是个不怎么重要的小宴。
看着王爷的神色,骆嬷嬷在一旁又说道:“娘娘得了消息后,当时就给气得差点晕过去,然后让王妃进宫,娘娘没见王妃,让她在殿外站了站,但是老奴送王妃出宫,瞧着王妃神色间对娘娘十分不满。”
骆嬷嬷说到这里瞧着王爷的神色越来越难看,轻轻地叹口气,“王爷,别人不知道,但是王爷是知道的,娘娘在后宫这么多年可不容易,为了护着王爷好好长大,早些年差点命都丢了,在娘娘心里,没有什么比王爷更重要的。”
吴王紧抿着唇不语。
骆嬷嬷知道王爷性子一向如此,她跟着又说了一句,“娘娘到了消息后这一颗心啊就跟油煎一样,昨晚上一整宿都没合合眼,就想着今儿个罚了王妃,能让王妃想明白错在哪里,结果……王妃不仅不知错,还对娘娘心生不满。”
“嬷嬷……”
骆嬷嬷眼眶发红,微微带了几分哽咽,“王爷,老奴知道王妃是您自己求来的,您别怪娘娘心狠,如今王爷娶妻立府,眼下朝中局势又这么凶险,李贵妃与襄王您知道的,王爷的日子本就艰难,这种时候做事更该小心谨慎。尤其是,在李贵妃眼中您为太子殿下分忧,早就对娘娘与王爷不满,若是被李贵妃母子抓到把柄,万一王爷真的被陛下迁怒,您让娘娘可怎么活啊?”
吴王的脸色青青紫紫,看着骆嬷嬷道:“嬷嬷,我知道,你回去跟母妃说,让她宽心。”
“娘娘说,王爷若是得空便进宫一趟,若是差事忙就罢了。”骆嬷嬷挤出一抹笑容道。
“我随着嬷嬷一起回宫。”吴王立刻起身。
骆嬷嬷心里常常松口气,看来在王爷心中还是娘娘更重一些。
吴王随着骆嬷嬷进了宫,后院的季蕴惊愕得话都说不出来,“王爷进宫了?”
银贝的神色也不好看,“是,王妃,对着骆嬷嬷一起走的。”
季蕴的脸色彻底黑了下来,金盏正在给她捶腿,站了这么久,这双腿都不是她的了。
她受了这么大的罪,被明妃如此苛待,王爷居然就这么进宫了?
她的心头一沉,面上的神色起伏不定,半晌才道:“银贝,你回府一趟,我写封信给我娘。”
另一边,吴王进宫与阮明妃母子如何交谈不说,东宫里苏辛夷也得到了季蕴挨罚的消息,消息传得这样快,她看着佘嬷嬷说道:“明妃娘娘倒真是个玲珑剔透的人。”
这就是故意把消息放出来给皇后还有她听的,吴王妃做事不谨慎也好,还是另有目的也好,阮明妃已经动手罚了,也算是给了个交代。
虽然,苏辛夷这里并不用什么交代。
但是阮明妃还是这么做了,苏辛夷就琢磨着阮明妃很聪明啊,估摸着从帝后的态度中揣测出几分对益王夫妻的微妙,察觉到了危机?
若是这样的话,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是脑子啊。
上辈子,容王跟太子闹得厉害,襄王混水摸鱼不说,吴王跟景王都能活得安安稳稳,可见不是巧合。
既是这样的话,苏辛夷就看着佘嬷嬷说道:“阮明妃罚了吴王妃,就是不知道吴王会怎么想了。”
佘嬷嬷也不好说,琢磨着说道:“回头看看吴王待吴王妃是不是还如从前便知道了。”
“让骆嬷嬷走了一趟王府,又把吴王请回宫,看起来阮明妃对吴王妃是真的心生不满,这都不想着遮掩了。”苏辛夷道。
佘嬷嬷嗤笑一声,“能干出这样的事情,就该想到结果的。”
阮明妃母子一辈子低调,到了吴王妃这里倒好,一下子给颠倒了。
“也是。”苏辛夷对季蕴的印象不好,但是也没想到她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季家知道此事后会有什么反应。”
佘嬷嬷这个就不敢猜了,“太子妃,您说这件事情季家知不知情?”
苏辛夷眉峰微挑,“这可不好说。”
季大人是吏部侍郎,这官职虽然品级不是很高,但是权力不小,能做到这个官位上的人肯定不是蠢的,而且季夫人平素名声也不错,不该养出个草包来才是。
若是这样的话,季家那边就很微妙了。
苏辛夷猜测不到季家知不知情,但是季蕴能做出这种事情,且不说原因为何,至少是个胆子大的。
如果她不知道景王妃拒了帖子还好,若是明知还这样做,那么这就很有点意思了。
苏辛夷看着佘嬷嬷,“阮明妃这样做消息很定会传出去,李贵妃肯定会落井下石。”
佘嬷嬷颔首。
“静观其变吧。”苏辛夷现在摸不准益王与李贵妃一系到底有没有往来,也许能借着这件事情探一探路。“容王的婚事近在眼前,皇后娘娘那边肯定不会有动作,得先紧着容王的婚事。”
她也是真没想到季蕴会干这种事情。
想到这里苏辛夷琢磨着,只怕皇后也会跟容王知会一声要他不要掺和。
苏辛夷猜得没错,皇后果然把容王叫进宫吩咐一番。
容王看着自己的母后半晌说了一句,“我觉得自己都挺没脑子的,怎么还有个比我还蠢的?”
皇后被这话给堵得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还挺有自知之明。
容王“啧”了一声,看着母后道:“你说三哥怎么想的,怎么看中这么个人,这婚事还是他自己求来的,季侍郎这不会养孩子啊。”
皇后捂脸,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还好意思说别人。
不过,看在是自己生的份上,她一本正经地看着儿子说道:“总之,你与益王只保持正常交往即可,这次太子南下还说不好如何,我这心里一直不安定。”
容王听着母后这话点点头,“大哥走之前说了,让我替苏辛夷看好益王,我记着呢。”
“叫大嫂。”
“嗐,行吧。”容王只是叫顺口了,以前俩人不对付,每次见面都吵架,是不能再喊名字,这要是被人听了去参他一本,少不得有点麻烦。
“你记住就好。”皇后又叮嘱一句,这不省心的儿子,“还有件事情,你的婚期也快到了,郑国公府那边你要不要请了朱姑娘去看看你府上的演武场?”
“不用麻烦吧?”容王直愣愣地说道,“苏……大嫂事多又挑剔,我那就是照搬她的,我瞧着很不错,朱蝉衣能挑出什么错来。”
皇后深吸口气,忽然觉得自己未来的儿媳妇还怪可怜的,罢了,等人进了门,少不得自己得替儿子多照顾几分。
容王一点没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对,他这里也忙,瞧着母后也没事了,就起身说道:“那我去东宫转一圈,内廷府那边也忙,黄仲声这老狐狸听大哥的话,现在很多事情都不肯替我分担,您瞧我都忙瘦了。”
皇后挤出一抹笑容,“到了东宫不要横冲直撞的,你大哥不在,你要有礼数不要失了规矩,去吧。”
容王很是惆怅地出了元徽宫,哎,要娶媳妇的人了,他娘现在满眼都是大哥媳妇跟自己未来媳妇。
容王直接去了东宫,想起他母后的话,就先去找张鉴。
张鉴听说这位爷来了,立刻出来见人,“属下拜见王爷。”
容王随意地摆摆手,看着张鉴问道:“最近东宫没什么事儿吧?大嫂一向可还好?”
张鉴有点意外,想起太子殿下之前的话,他还是恭敬地回道:“太子妃一切都好,东宫闭门谢客,眼下并没有事情。”
容王就说能有什么事儿,看着张鉴又道:“你去请大嫂过来,我有事儿想要问问。”
张鉴嘴角抽了抽,心想着容王可真是记吃不记打,这要是太子妃听了,肯定给他一脚,没大没小的。
但是张鉴知道容王的性子,自己可不好直接对上,就亲自去德阳殿走了一趟。
苏辛夷也没想到容王回过来,整理一下仪容,这才去前殿,边走边问张鉴,“王爷可有说什么事情?”
张鉴摇摇头,“王爷并未说何事。”
苏辛夷琢磨着难道是因为季蕴的事情?
一路走着到了明光殿,就看到容王百无聊赖地就坐在殿前的台阶上,一点也没有一位王爷该有的威仪。
容王听到脚步声就转过头,瞧着苏辛夷来了,立刻起身,打量着她说道:“大哥还担心他走后,你在京里吃不下饭呢,我瞧着你这脸色挺好啊。”
1...190191192193194...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