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无妨。”晏君初并不怎么担心,“若是能抓住益王的人现行,便是被人知道也没事,若是益王的人不动手,咱们的人也不会露面。”
苏辛夷松口气,“如此最好,那父皇那边会怎么处置?”
“看朝臣们怎么吵吧?大概得吵到过完年,且有的等呢。”
听着殿下语气中的讥讽,苏辛夷没忍住差点笑出来,“正好要过年,就当是看戏了,反正被夹在火上烤的也不是咱们。”
苏辛夷说道这里一顿,“不过,晏琼思的事情,真的传出去没关系吗?”
“无妨,你只管让人去做。”
“不是我做,是容王妃。”
“有郑国公在,没事。”晏君初抬眼看着辛夷,“也不是没事,皇后娘娘那边怕是要找你,晏琼思她应该还会试图捞一把,你只管把容王搬出来,让皇后娘娘压下这份心。”
苏辛夷听着殿下的口吻,˙知道他这是生气了,于是轻轻颔首应下。
今日更新送上,感谢小可爱们支持,么么哒。
(本章完)





太子入戏之后 435:杀人不见血
太子预测的没有错,元徽宫那边果然请了苏辛夷过去。
苏辛夷见到皇后能明显察觉到皇后的神色带着憔悴,而且眉眼之间有种她看不太清楚的神思。
这一刻的皇后,倒是有些跟上辈子的皇后重合了。
她打起精神。
“儿媳见过母后。”苏辛夷上前见礼。
皇后摆摆手,“坐吧。”
苏辛夷坐下,赵嬷嬷立刻奉上茶,笑着说道:“太子妃,这是皇后娘娘让小厨房专门给您做的。”
苏辛夷有孕在身,现在吃的东西都是特别的注意,送上来的茶说是茶,其实就是太医院那边的太医开的日常温养的茶汤。
苏辛夷浅浅尝了一口,笑着说道:“让母后费心了。”
皇后闻言看着苏辛夷,“容王的事情也多亏你,这次若不是你,不知道又要闯出什么祸事来。”
苏辛夷脑子里思量一二,嘴上就说道:“我不过动动嘴,辛苦的还是七弟妹,好在七弟比以前可稳重多了,不然以他的性子任凭谁也劝不住的。七弟心里还是敬重母后,您说的话他是听到心里去的。”
反正苏辛夷就是夸,夸容王长进,夸朱蝉衣这个儿媳妇尽心尽力,夸皇后这个当娘的十分给力,不能让皇后真的觉得在她面前丢了脸,那以后皇后肯定不想看到她。
眼看着皇后的神色果然缓了缓,苏辛夷就听着皇后先是叹口气,随即开口道:“有件事情我想问问你。”
“母后您说。”苏辛夷特别真诚地开口。
“外头有关琼思的传言,你听了吗?”
苏辛夷心想果然是为了这件事情,她面上就露出几分为难之意,然后就道:“母后,您也知道了?”
皇后的脸色不太好看。
赵嬷嬷立刻在一旁给太子妃解惑,“今儿个李贵妃来请安提了一嘴。”
苏辛夷瞬间了然,什么提了一嘴,肯定是李贵妃拿着这件事情讥讽皇后,想要激怒她,刺激皇后做出不好的事情来。
苏辛夷的神色一下子正经起来,看着皇后便道:“母后,李贵妃的话您可千万要慎重。”
皇后神色复杂地看了苏辛夷一眼,随即无奈的说道:“所以找你来问问。”
这件事情她能问谁?
问朱蝉衣这个儿媳妇?婆媳之间的关系皇后清清楚楚,朱蝉衣只怕报喜不报忧,问儿子?那更不可能,还嫌自己的儿子闯的祸不够多?
思来想去,只有问苏辛夷,毕竟她们俩是一条船上的。
苏辛夷脸色也有些一言难尽地望着皇后,“母后,我是个直性子,有些话我说出来可能不太中听,但是我是一番好意,您就当随便听听,也别忘心里去。”
皇后:……
好话歹话都让你说了,她还能说什么?
“你说,我不怪你。”
“母后,上次广平郡王妃与润仪郡主进宫,我知道您已经尽力劝说,那日儿媳也把话说得清清楚楚,可是您看看郡主做了什么?转头她就跟益王妃私下见面。”
说到这里,苏辛夷又叹口气,“其实在这次的事情暴露之前,润仪郡主曾去益王的属下租赁的宅院,这件事情正好被人看到,我是怕闹出事儿来您又难过生气,就把事情压下去了。”
“还有这事儿?”这次皇后是真的不知道。
苏辛夷点点头,“是,这种事情儿媳可不敢胡言乱语。”
皇后的脸色阴晴不定,胸口起伏明显,显然是气得不轻。
赵嬷嬷在一旁劝说道:“娘娘,气大伤身,您顾着点自己个的身体。”
苏辛夷也跟着说道:“是啊,母后,七弟才刚成亲,以后还得给您生孙子孙女,您得好好的养着看着孩子们呢。润仪郡主的事情,儿媳觉得您已经仁至义尽,几次三番为她周旋,便是嫡亲的姨母,您做的已经够多了,既然润仪郡主非要一脚踏进泥坑里,儿媳说句不中听的话,您要是再使劲拉她,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就怕七弟会真的被拖下水了。”
“是啊,娘娘,太子妃说得没错,您得为容王殿下想一想。这回容王殿下去江家的事情,幸亏您反应快,不然结果如何可不好说,李贵妃那边一直盯着呢,不然今儿个也不会在您面前说这样的话。娘娘,三思啊。”
苏辛夷觉得赵嬷嬷是真的忠心啊,这样的话都敢讲,那是真的不怕被广平郡王妃母女记恨。
皇后有些颓然地靠着软枕,然后看着苏辛夷问道:“辛夷,这次益王的事情……”
苏辛夷摇摇头,“母后,朝堂大事,我是一句都不问的。”
皇后叹口气,“我知道了,我听说太子有意让容王再回内廷府?”
苏辛夷笑着颔首,“年下内廷府确实忙,黄仲声虽然在大,是总管还是七弟,若是父皇知道七弟怠慢差使,她如今刚回来没几日尚可交代,但是再过几日就怕李贵妃那边要出手了。”
皇后知道事情不能两全,轻叹口气,“那就这样吧,把他拘在内廷府。”
苏辛夷心中松口气,拘住容王,这就代表着皇后一惊决定放弃广平郡王妃母女了。
真是令人畅快啊。
只要皇后不再出手相帮,就晏琼思还能怎么抖起来。
益王知道晏琼思没有了利用价值,就不知道他又会怎么做了。
皇后也没为难苏辛夷,纵然她知道苏辛夷跟宴琼思不睦,但是至少明面上苏辛夷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至于私下里有没有推波助澜,她没证据也不能认定。
但是,她知道,苏辛夷肯定是做了什么的,只是如今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至少苏辛夷跟太子对她的儿子是怀有善意的。
人,总得做取舍。
这个道理,从她做上后位不久就明白了。
苏辛夷回了东宫,赵嬷嬷扶着皇后进了内殿,瞧着皇后心情不怎么好的样子,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劝了。
皇后坐在临窗的大榻上,倚着软枕,然后轻声说道:“嬷嬷,你说是不是我做错了?当初我就不该这么纵着琼思,不然也不会到今日的地步。”
赵嬷嬷心神一凛,立刻说道:“娘娘,您怎么能这样想,容王殿下还是您亲生的,您也是这么养大的,殿下可没做让您为难的事情。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殿下遇到让您为难的事儿,那时宁肯自己为难,也没真的让您难受过,可是郡主与郡王妃呢?老奴心里替娘娘您委屈啊,但凡为您想想,您在宫里如今的处境,她们也不能这样为您添麻烦啊。”
皇后心里最在意的事情被赵嬷嬷一语戳破,她最伤心的就是这一点。
赵嬷嬷怕过犹不及,说到这里也就不肯再往下说广平郡王妃母女的不是,反倒是笑着说道:“老奴觉得太子妃说得对,如今殿下回了京,说不定明年娘娘就能抱上孙子了,到时候有的您忙呢。”
多想想自家的娃,别人的还是算了吧。
狗肉贴不到羊身上,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想明白就好。
皇后也跟着笑了笑,“嬷嬷,我是真的尽力了,她们不要怪我。”
“娘娘,您怎么这样想,换做谁身上,只有感恩的份儿。”赵嬷嬷忙道。
皇后笑了笑,这次没有再说话,对着赵嬷嬷摆摆手。
赵嬷嬷弯腰退下去,到了廊檐下对着广平郡王府的方向啐了一口。
没几日就要过年了,年关下正是京城最热闹的时候,没想到接二连三曝出有关益王的事情来,尤其是晏陵告御状一事过后,润仪郡主与益王妃私下会面的事情也传得沸沸扬扬,紧跟着又曝出当年猎场襄王被迫娶了尤香薷一事,也有晏琼思的手笔,事情一下子炸开了锅。
晏琼思被推上风口浪尖,作为她的嫡亲姨母皇后的日子也有些艰难起来,人人都知道,皇后对这个外甥女是当亲女儿疼爱的。
随着事情的步步推进,苏辛夷明显感觉到事情不太对劲,许玉容去哪里了?
当初猎场的事情,是许玉容与晏琼思联手,怎么现在都针对晏琼思,倒是许玉容像是神隐了?
晏君初忙了一天回东宫,听着苏辛夷疑惑的话,就对她解释道:“李太师那边出手了,他们想要趁机想要把皇后摁下去,所以就拿准备晏琼思的事情说事。”
苏辛夷沉默一下,“应该能想到的,容王现在怎么想?”
“他?”晏君初哼了一声,“大约还是觉得李太师等人太过分。”
苏辛夷:……
对上辛夷的神色,晏君初笑了笑,“不过好在还有救,晏琼思做的事情,这次也确实伤到了容王。若是以前大概就会闹着救人了,不过这次倒是没做什么。”
苏辛夷就道:“眼下多做多错,事关皇后娘娘,容王自然要仔细斟酌,他救晏琼思,那么皇后娘娘怎么办?以晏琼思现在做下的事情,应该不止是李太师出手,江尚书那边只怕也会出力,毕竟人家儿子断了条腿。”
容王又不是真的傻,当下局势只有自断一臂才能保住皇后,若是容王这个时候还要闹着救晏琼思,只怕真的激怒了朝臣与陛下,皇后的处境更加艰难。
“放心,我会让姜墨殃将许玉容扔出来,再把李家谋划借益王的手欲将李纪弄回京的事情放出去,如此李家自顾不暇,就没工夫对着皇后穷追猛打,两边一旦持衡,益王就不能混水摸鱼,这次他也跑不了了。”
“那翁家什么时候出面?”
“等益王浮出水面之后,不只是翁家的事情,还有粮仓一案都要齐头并进,务必不能让益王再有退路。”
“粮仓的案子不是鹿鸣林扛下了?”
“话是这么说的,但是涉及到南边几处府县,鹿鸣林倒是讲义气,但是其他的人为了自保还是要尽力将功赎罪,这就给了咱们机会。”
苏辛夷明白了,太子殿下肯定是暗中说服玉宁、沧南几处府县的知府知县出来作证。
正想到这里,晏君初看着苏辛夷就道:“曾知府可真是思虑周到,他稳坐在徽启的位置上,辖制住惠山、南商与玉宁还有沧南的联络,还硬扛住了鹿鸣林的威胁不说,居然还拿到了一封疑似鹿鸣林写给益王的信。”
“真的?”苏辛夷很是惊讶的问道。
“信的真假还不好说,不过已经在送来京城的路上,大概明天晚上就能到。如果信是真的,鹿鸣林就算是白死了。”
苏辛夷想着大嫂的父亲这是致命一击啊,难怪陛下让他一直待在徽启的地盘上不挪窝,一般人还真的扛不住这个地儿。
如此一想的话,是不是陛下早就对遂州那边有防备之意,不然曾知府不可能十数年不动一动。
如此一想,苏辛夷就觉得益王的事情大有可为啊。
她看着太子又说道:“殿下,这次年前怕是封不了笔了。”
去年在这个时候陛下封笔,朝臣都要回家准备享受过年休沐的假期,好好过个节了,但是今年晏陵告御状一事一出,封笔的时间就被拖延,现在又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朝堂上一日不解决,只怕封笔就不会有了。
所以,当初太子殿下果然让晏陵站出来,图谋的就是年前不能封笔,不给益王喘息之机啊。
晏君初没发现辛夷的眼神,自顾自的想着明日的事情,忽然抬头说道:“皇后那边明儿个你过去看看,叫上容王妃,不要给李贵妃可趁之机,尽力安抚住皇后要忍耐一两日。”
“行,这事儿交给我。”说到这里一笑,“殿下让我带上七弟妹,是不是郑国公那边要做什么?”
晏君初一乐,“这你也能猜到?”
“我就随口一问。”苏辛夷道。
晏君初笑着点头,“郑国公关着慧明师太这么久,也该让人出来透透气。”
苏辛夷默,慧明师太一露面,益王那边怕是真的要坐不住了,她叹道:“只可惜慧明师太不肯松口,若是她能作证就好了。”
晏君初听到这里就笑,“哪里用她开口,她只要活着能站出来,那就立功了。”
苏辛夷听到这话心想,只怕黄仲声那几个人又给殿下出什么杀人不见血的主意了。
今日更新送上,么么哒小可爱们,感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




太子入戏之后 436:惯的你
事情果然不出意料之外,随着太子将人与证据不断地往外抛,对益王步步紧逼,尤其是把益王与李太师的交易摆放在阳光下之后,整个朝堂都炸开了。
李纪当初的事情铁板钉钉,还是太子亲自去查的,现在若是让李纪回京,太子的颜面往哪里放?
遇赦不赦。
便是遇到朝廷大赦天下李纪都不得被赦免,现在还能让李纪回京?
益王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本事,难道连陛下的金口玉言都能改?
这一下子不得了,瞬间捅了马蜂窝,弹劾的折子像是雪花一样飞到陛下的案头。
李太师一把年纪了,刚开始消息出来的时候还能稳得住,但是随着太子让人把李纪流放之地,老益王留下的人脉还有后来益王买通的人拎出来,这下子李太师是真的慌了。
老益王居然还在各地有人脉?
当初陛下登基时的腥风血雨,别人不太清楚,但是李太师作为三朝元老比谁都清楚!
之前李贵妃还在看皇后的笑话,晏琼思的事情能让她鼓掌叫好一整年,哪想到转瞬间自家也成了笑话。
得,这下子李贵妃也傻了眼,就是没想明白这件事情怎么泄露出去的,她也成了笑话。
此时,李太师把李二老爷叫进书房,李清漪在母亲的院子里,母女两个神色都不是很好。
李二夫人满面忧愁,“你说,你祖父会不会怀疑是你爹?这可真是天地良心,你爹可没往外透露消息啊。”
李清漪脸色白了白,消息是她说给苏辛夷的,但是她也没想到苏辛夷能这么快就动手,而且还能做得这么好。
但是她能说吗?
李清漪不能说。
父亲的性子她知道,若是她说是她放出去的消息给太子妃,父亲必定会觉得对不住大伯,对不住大房,这以后父亲怕是还要继续忍受大房的盘剥。
母亲的性子坚韧是不假,但是她也不敢冒险。
李清漪虽然有点心慌,但是她绝对不能表露出来,面上尽量保持如常,微微带着几分担忧之色,看着母亲说道:“不是父亲做的,父亲自然不用怕,祖父也只是问问罢了。”
“你祖父满心期待你大伯能回京,现在怕是再也不能了,此时必然大发雷霆,你父亲……”李二夫人很是担忧丈夫。
“娘,你与父亲都没做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光明磊落,再说这几年咱们也对得住李家对得住大伯母他们。”李清漪说道。
“话是这样说,但是到底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不顾……”
“那我与哥哥呢?娘,您与父亲也得想想我们,我马上就要出嫁,哥哥也要娶媳妇,若是这个时候您对大伯母后退一步,您信不信,我与哥哥的婚事也得出变故。”
李二夫人听着女儿这样说,神色微微一凛,想起大嫂的性子,不由得也郑重起来。
“你说得对,我不能后退。你与你哥哥的婚事不能出现意外,只是,这次的事情不知道会不会对李家对你们的婚事有不好的影响。”李二夫人很是担心这个。
李清漪笑着说道:“娘,若是因为李家出了变故,那边对婚事不满,正好说明我所嫁非人,婚事不成倒是好事。再说,您与父亲不是商议过了,曾家是读书人家,行事想来磊落,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哥哥那边您更不用担心,韩姐姐只是秀才之女,便是咱们家出点事情,她也是高嫁,婚事更不会有变故。”
李二夫人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但是还是忍不住地担心,当娘的就是怕儿女的婚事不如意,一辈子都耽搁了。
李清漪一直等到父亲回来,忙于母亲迎上去。
瞧着父亲的神色不算好,李清漪强压住想要说出真相的冲动,死死地摁下去,听着母亲问道:“老爷,父亲怎么说的?”
李二老爷摇摇头,面色很是凝重,“这次的事情对李家来说不是好事,要看陛下如何裁夺。”
李清漪捏着帕子的手一紧。
李二夫人就道:“父亲是三朝元老,为朝廷尽忠一辈子,也就是大哥的事情动了点私心,陛下总不会不顾这么多年的情分。再说,还有贵妃娘娘与襄王殿下。”
“但愿吧。”李二老爷叹口气,“当初这件事情我就不同意,就是怕出点意外。如今果然出了事,只有尽力弥补了。我去找人问问,看看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李二老爷茶也没喝一口,急匆匆地出了门。
李二夫人看着女儿,“你也回去吧,这些事情你不用管,只管安心备嫁。”
李清漪挤出一抹笑容离开,回去的路上却觉得每一步都有千斤重。
若是陛下不肯宽容,李家就此倒下,那她就是李家的大罪人了。
到了这一步,李清漪更是一句实话都不敢说了。
要是大伯母知道是她给苏辛夷通风报信,不只是会迁怒二房,只怕这辈子都要拿着他们二房当牛马使唤。
怎么办才好?
李清漪想要问苏辛夷一句,但是要怎么问?
没办法问。
她只能期待着,如同当初她想的,苏辛夷的秉性刚直,看在她通风报信的份上,尽力在太子殿下面前为李家留点体面。
李清漪心事重重,另一边朱蝉衣也是焦头烂额。
她祖父把慧明师太交出来后,她这里就收到了不少的帖子,有昔日好友的,也有打听消息的,更有人说话阴阳怪气的。
气得她饭都吃不下,再瞧着同样神色不怎么好食不下咽的容王,她还得打起精神盯着。
就怕这个祖宗因为晏琼思的事情再跑出头当冤大头,那她可真是哭都没得哭去。
祖父说了,务必让她看好容王。
这是看能看住的吗?
他是长腿的啊!
朱蝉衣仔细一想,觉得自家妹妹的主意不错,心头一横,使劲在大腿上揪了一把,痛得她立刻眼眶泛酸,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
容王正琢磨晏琼思的事情呢,一抬头就看到对面的妻子泪流满面的把他给吓一跳,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哭什么?我这什么也没干,也没出门啊。”
朱蝉衣:……
听到这一句,忽然感觉心里有底了。
朱蝉衣趁着眼泪还算听话,决定不能浪费自己揪大腿的巨疼,立刻说道:“王爷,我就是替我祖父委屈,您说他这件事情为什么做,还不是为了太子殿下跟您,他把人抓住了,如今却要被人骂,往哪里说理去。”
“谁骂老国公了?”容王都给惊住了,他都不敢骂,郑国公出征时手里的那把刀那是摆设吗?
想想当初郑国公出征,他有幸旁观,容王吞吞口水,他这辈子都不想再来第二次。
朱蝉衣就把自己收到的帖子一股脑地搬过来,“王爷您自己看吧。”
容王瞧着自家王妃哭得挺凄惨的,大约是话也不想说,就自己捡起帖子看,开始还能忍得住,越往后看气的脸都黑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些人说的话那都是放屁,你就为这个哭,我瞧着苏辛夷知道了,肯定得看着你拍腿笑。我说,你跟苏辛夷关系这么好,你倒是学学她的厚脸皮,这能算什么事儿。”
朱蝉衣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初辛夷总是追着容王打,就这张嘴,不打他打谁!
她强忍住心里翻滚的思绪,继续哽咽的说道:“我要是能有太子妃那么能干,我还能在这里气得哭,照这样说,王爷怎么不跟太子殿下学一学?”
容王一想,这话有道理,他也学不了大哥。
于是,容王沉默了。
朱蝉衣:……
容王将帖子一股脑地扔进废纸篓,看着朱蝉衣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后不要看,没事你多进宫陪陪母后。”
朱蝉衣听着容王提起皇后,立刻说道:“我倒是想去,就怕给母后惹麻烦,你知道因为广平郡王府的事情,母后这段日子在宫里挺艰难。好在,如今李家那边出了事,李贵妃也得夹着尾巴做人,母后能缓口气儿了。”
朱蝉衣可不好在容王面前直接提晏琼思几个字,她就说广平郡王府,把事情一笔带过去。
容王现在心情相当的复杂,他抬眼看着妻子,“这件事情你之前没从大嫂那边听到风声?”
1...220221222223224...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