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鬼屋
只要有人看到二皇子的后,在背后支持他上位,自己现在的忍耐都值了。
可这一切都被秦淑容毁了,把二皇子教的跟木头似的,也不知道为自己争取。
坐在白宝林身边的薛宝林见状,对这个满后宫都不喜欢的女人厌烦了。之前是看在她生了个二皇子的份上才与她交好的。可现在看来,她当初的决定是错了。
这白宝林别说从她身上借光了,现在全后宫的妃嫔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太对了,就连以前还会关心一下自己的皇后,现在更是直接无视她的存在,感情不错的杨御女也不跟自己来往来了,她是真后悔了啊~
而这个白痴现在做什么?居然用这样的眼神看二皇子。她真当周围的人是白痴吗?在后宫中混的蠢的早死了,留下来的全是人精,她脸上又从不掩饰,一下子就让人瞧出来了。
“你拉我做什么?”
还在看二皇了的白宝林被薛宝林一拉,满心的不爽。她看儿子看的正专心呢,而且也想着怎么和二皇子见上一面,教他一些东西,下次在这样的场合可不能这么木讷了,得表现自己。让天下人都知道二皇子是神童才好,皇帝也会跟着注意到二皇子的。
“闭嘴。”
薛宝林瞪了她一眼,虽然这白宝林不太会看眼色,脑子也越来越不好,但有一点,她欺软怕硬。对于薛宝林这个有着国公府做靠山的妃嫔,她还是不敢得罪的。
没了白宝林恶心的眼神,二皇子终于抬起头来了。
二皇子早就发现这后宫当中有一个女人经常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可是周围的人都不让她接触自己,所以二皇子只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那女人为什么这么看自己,他是一点也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女人不会害自己(应该)吧~~
“二皇子,下次不可以这样了。”
回到丽芳阁,秦淑容突然叫住正要进屋的二皇子。
“娘在说什么?”
二皇子偏头。
“自己想,以后不管你再多不喜欢,也不要在脸上表现出来。”
怎么说这二皇子也是她在养,他不好自己也会落不好。虽然皇后和贵妃都不是那种记仇的人,但架不住二皇子对她们的仇视啊!要是以为是自己教的就糟了。
“二皇子的事你怎么看?”
就算贵妃和皇后坐得高坐得远没看见,可这世上永远不缺巴结她们的人,很快两人就得到了消息。
“哼,我还能怎么呢!这是太子的事,以后就留着让他收拾吧!”
淑宁吹了下手指,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你还是太子的亲娘吗?”这么重要的事都不管。
“正因为我是太子的亲娘,所以才不能管。皇上再不喜欢二皇子,那也是他儿子,我敢动手,皇上会饶了我?”
淑宁侧面非常好看,在灯光的照耀下,带着一股隐隐约约的魅惑,只要是个男人,很难不受她吸引。
“你啊!”
皇后摇头,对贵妃的心思她有时候真弄不明白,说她心硬吧有时候又软的不得,说她心软吧,有时候处理起人来又干净利落的不像一个二十岁未到的女子。
“姐姐,皇上的底线在哪里,我很清楚,不该动的我不会动。即使我弄死了二皇子,难道皇上不会再找个四皇子、五皇子出来?”
到时皇子越生越多,她的儿子还不忙死了?像现在这样就很好,一个二皇子足以。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二皇子性情已经开始微微显露,看来也不是什么心胸宽大之辈,就怕他在背后阴人,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皇后的担心不无道理。
“所以啊,让太子现在开始了解也不迟。”
她相信经由她和皇后再加上皇帝教出来的太子,绝对比二皇子要有手段和心机,趁现在二皇子羽翼未满,拿他给太子练手正好。
“你是说……”
皇后眼睛一亮,虽然她们不能动手,但是提醒一下太子,让他防备还是可以的。只要二皇子敢动手,太子就能反击,这样也怪不到她们头上。
“妾什么也没说,姐姐你有说什么吗?”
淑宁阴森森一笑,她们虽然不能做什么,但这不代表她们不能盯着二皇子,只要知道二皇子的动向,就能做好万全的准备,到时来个反间计,二皇子不死也残废。
当然现在的二皇子还没有这份本事,怎么也要等他过了十五岁上朝以后才能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势力,只有到了那时,才有可能把二皇子一举消灭,不知道谋朝篡位能不能让他得一条白绫或是毒酒?
大夏可没有不兴杀儿子的规矩,所以二皇子如果你真的伤害到了我的儿子,那么我也只能请你去死上一死了。
“儿臣给母后请安,给母妃请安。”
太子一身常服,从外面走进来,双肩上染上了白雪。
“快去把衣服换了,小心着凉。”
皇后关心的对太子说道,五岁的太子已经跟小大人一样,一言一行都足以成为天下的表率。
“是,儿子去去就来,请母后和母妃稍等。”
太子已经搬到东宫,平时除了上课,只能下午来给太后、皇后和淑宁请安。偶尔再陪她们用过晚膳后,就要回东宫完成太傅布置的作业,因为第二天皇帝会检查,所以太子一日都不敢松懈。
十日一次休沐,每到这一日,太子一大早会到后宫来给祖母和两位母亲请安。
心疼太子难得一次体沐还在早起,便跟他说巳时再过来也不迟。可太子被皇帝教的太好,丝毫不肯放松自己,每次都是辰时一刻来过来了。
“外面下着大雪,太子今天不用这么早过来,小心摔着。”
冬日辰时天色还不算早,有些偏暗。太子一大早从东宫过来,两位做娘的都担心他会受到伤害。
“儿子没事,前后有不少人跟着,怎么也不可能摔着儿子的。”
太子淡淡一笑,对他来说没什么比给母亲、娘亲和祖母请安更重要了。
她们很关心自己,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平时孝顺一点,别的他什么也帮不了。他还太小,手中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很多东西都是皇帝、皇后、太后和贵妃给的,所以他唯有这份心意是自己的,怎么能懈怠呢?
“还是小心一点,回去让他们不要走太急,慢一点也不关系。”
淑宁给又整了整太子身上的衣服,这还是她和皇后一起做的,太子现在穿着正合适。
“还是母亲和娘做的衣服穿起来最舒服。”
太子坐在皇后的身边,小短腿吊在半空中。
双手很自然放在腿上,就连衣服也没有因为他的动作而起半点褶子。这规矩,满宫也找不出一个比他还要好的孩子了。
“饿了吧!娘今天特意下厨给你做了鸡肉粥,正好尝点。”考虑到儿子要跑好几个地方,淑宁都是来到栖凤宫见儿子的,还顺便借了栖凤宫的厨房为儿子煮了吃食。
“多谢娘亲,儿子让你劳累了。”
太子跳下软榻向淑宁行礼,这鸡肉粥少说也要熬上好几个时辰,娘亲肯定是在长宁宫熬了一晚上,然后再用炉子温着端来栖凤宫再继续熬的。
“谁让你是我儿子呢?”淑宁叹气,她努力这么久不是为了太子吗?
“多谢娘亲。”
太子平时板着的脸上,在面对长辈时也软化了不少,淡淡的微笑代表了他现在心情非常不错。
“不用,快来吃吧!”
让梅冬去盛了来,太子就坐在两位母亲的身边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还有几道他自己喜欢吃的小菜,一尝便知是梅冬姨姨她们的手艺。
“太子,我让梅秋去你身边可好?”
梅秋擅毒,太子身边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暗害他,以前太子在自己身边住淑宁不担心,可现在搬到东宫,淑宁实在不放心。而一开始不放人,却是不想让皇帝误会自己不放心他安排的人。可是前几日,太子的膳食中又检查出了毒物,相信这次就算自己不说,皇帝也会主动要求的吧!
“可是梅秋姨姨去了儿子哪里,那娘你呢?”太子还是担心娘亲,娘在后宫的敌人也不少。可以说满后宫除了皇后、德妃和秦婕妤之外,都是敌人。她们都恨不得娘亲死,梅秋姨姨被派到他身边,不是给了别人可趁之机吗?
“没关系的,我还有梅冬,她的医术足以保护我了。”
淑宁摇头,儿子的性命和自己的性命比起来,淑宁更愿意儿子活下去。如果老天真不想她活的话,梅秋在她身边也没有用。
“谢过娘亲。”
太子知道,娘这是担心他。看了皇后一眼,见她点头,太子答应了下来。母亲都赞同,他的反对显然是没有用的。
“不用谢娘,这是娘应该做的。”
mo了mo莫太子的头,难得太子没闪躲。往常她要mo太子总是闪身躲,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不能mo头了。
太子吃完饭,又休息了一下,便和皇后、贵妃一起去全福宫给太后请安。
“皇奶奶,孙儿来看你了。”
在全福宫,太子表现的很像一个普通五岁的孩童。因为他不想让年纪越来越大的太后担心自己,所以就让太后只看他孩童的一面吧!
“我的小孙儿啊,你终算来了。奶奶眼睛都快望穿了,用过早膳了吗?”
太后见面的第一眼就是问自己的孙儿吃过饭了没,可见在太后心中这太子有多重要了,就怕他为了赶过来连早膳也顾不得吃。
“皇奶奶放心,孙儿已经用过了。上次你说过孙儿后,孙儿就再也不敢不吃了。”
太子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怕太后不信还拉她的手去mo。
“好好好,这样就好。下次也要记得了,可不能不吃早膳,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早膳啊比晚膳还要重要。”
太后满意的收回手,用脸蹭了蹭小儿子的小脸蛋。
“孙儿记住了,多谢祖母的教导。”
太子行了一个大礼,让太后心疼的直叫起。
“快起来,这大冷天的咋往地上跪呢,多冷啊!”
太后无视了了全福宫中的地龙,有地龙烧着这地上怎么也不可能冷的。
每次和太子一起来,皇后和贵妃就成了摆设,两人只能自己找个位置站了。
好在太子还记得两位母亲,与太后说完话后,就拉着她们来到太后跟着,一家子说说笑笑让还在太极宫处理国家大事的皇帝感叹自己可怜。
妻儿老母都在休息,只要他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得闲,就连过年的时候都要考虑给那家臣子赏赐,那家明年不能重用。
这皇帝做的可真是够累的了,可让皇帝放手他也不会愿意。人啊一旦坐上了至高的位置,再想放下就难了。没见乾隆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后,还一手把持着朝政呢!所以这皇帝啊,平时听他说的可怜,但你也只能听听就算了,可不能当真,要是当真你就输了。
要不然,古往今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皇位前仆后继,每一个皇位上都堆满了白骨,所以做皇帝的才更加珍惜这到手的皇位,让他们放弃是万万不能的。
不过皇帝还是抽出时间来和老母、妻儿一起用膳。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给人一个错觉,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别的公主皇子都不能插足在其中。
严肃的父亲、温柔的母亲,慈爱的祖母,和可爱的儿子,这就是普通的一家。只是这个家中,母亲有两人,丈夫只有一个,儿子也只有一个而已。
用完膳手,皇帝又陪太后说了一会儿话,拎着太子走了。上午的时候属于老娘和妻妾的,下午的时候总该分给了这个当爹的了吧?
皇帝拉着太子回到太极宫,考校了他的学问,见还算扎实,便又考校他别的。
“好,我儿聪慧,大夏甚幸。”
皇帝考校完满意的说道,此言没多久就传了出去,朝臣们一下子就知道皇帝对太子非常的满意。当然有一个聪明的太子,一般来说做臣子的也是很高兴的。
毕竟有一个名君总比暴君来的好吧?名君只要自己不踏错,性命就能保证。而暴君杀人可不会问对错,只问喜好的。
“儿臣不敢担当父皇的夸奖,儿臣还要学的东西很多,太傅常跟儿子说,父皇学富五车,不管是琴棋书画还是武功骑射都精通,还让儿臣好好跟父皇学。”
太子崇拜的看着皇帝,和他老爹比起来,他真的还差的远呢!
“哈哈哈,你太傅的话太过夸奖朕了,朕只是对这些略懂,哪里就到精通的地步了。学无止境,太子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人能真正的做到对所有的东西都精通的地步。”
皇帝听了很受用,但也教育太子,不要太自以为是,对什么都应该保持着好学的态度,不在别人夸你几句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你还差得远呢!
骄傲,是人最大的敌人。
太子还小,所以在太子自满的时候,皇帝就会打击他一番,让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学了点皮毛,就敢夸自己天下无敌,这样的心态是要不得的。
淑宁也赞成皇帝偶尔的挫折教育,太子每天都能听到许多的吹捧声,再没有人提点他,伤仲永的例子永远都不止一例。
“儿子记住了,多谢父皇的提醒。”
太子聪慧,遗传到了皇帝的过目不忘记,伤仲永的故意他不仅听过,也看过,所以明白父皇和娘亲他们的担心,也时间警惕自己,不要得意忘形。别的人还有机会改正,而他却没有第二次机会重来。
“吾儿能明白为父的苦心就好。”
皇帝拍了拍太了瘦小的肩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以前还有点胖的太子变瘦了,当然个子也拔高了。
太子一直没让皇帝失望,皇帝也不想他让自己失望,由此可见现在的皇帝对太子有多么高的期望了。
二皇子看着坐在自己前面的太子,就因为他是太子,就连坐位他都要后退一射之主,天地君亲师,君在亲前。哪怕他是兄长,年纪也长,却不能坐在太子的前面。
怨恨的二皇子却没有看到,大皇子这位长兄也坐在太子的后面啊,大皇子都没有抱怨什么,他一个做弟弟做兄长的却先抱怨了起来,未免有些好笑吧?
皇帝给太子选的伴读并不是永宁侯家的,而是另外一些得他看重的大臣家的嫡子嫡孙。永宁侯府不用先他们都是站在太子身后的,所以皇帝另外为太子找了些能臣。他们被皇帝绑在太子这条船上,在效忠皇帝的同时,也不能背叛太子,不然皇帝第一个都不答应。
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块势力,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兵权,对皇帝很忠心,完全不用担心他们谋自己的反。
就连太子自己的人马,也有很多是和皇帝共用的,虽然这样一来太了有很多私事就不能让东宫的人去做,但同样也取信了皇帝,不怕他和众人密谋自己。
有得必有失,但是对太子来说,他本来就没想过要谋自己父亲的反,所以这对他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才对。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第101章
太子是皇帝教导大的,对皇帝的感情很深厚,他没事反自己的老爸做什么?反正他是太子,而且以皇帝的年纪来说,和他的岁数相差了三十来岁,根本不担心父子反目。皇帝再过三十年也老了,他才正是壮年。说句不孝的话,皇帝总会死,而他只要活过皇帝,这皇位是铁板钉钉的事,谁能变?
而且娘亲还说过,皇帝不是一般人能做的,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就全是他的错,所以皇帝这职业非常人能做,皇帝这职业能晚点当就晚点当吧!当了皇帝后才会明白,其实这皇位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坐。
所以喽,父皇想多劳累就多劳累吧,他正好可以多玩几年,根据娘亲的说话,做了皇帝他就不要想玩了,皇位就把他绑的死死的,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折。一想到每天只能坐在龙椅上批奏折,太子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可以请求换人当太子吗?
不过太子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他做过太子,只凭这一点以后不管谁上位,都不会让他活着。
还有他要是不争,他的亲娘也没有活路,以后他们上位第一个要铲除的便是淑宁。所以太子是不得不争,只为让自己和亲娘活下去。
皇帝早就跟他说过,有时候人得屈服于命运,即使你没这份心思,其他人却不这么想,所以你必须要争,而且为了你和你亲娘的命,你不只争,还要把自己的敌人踩在脚下,让他们永世不能翻身。
皇帝的话太子记住了,所以他现在很努力的学习着太傅和皇帝教给他的一切。
“太子的功课完成的很好,字也有进步。”
太傅拿着太子的作业,把不足之处圈了出来,又给太子讲解了一遍。
“多谢太傅。”
太子拱手,虽然他是太子,对老师还是挺尊敬的,而且这位太傅据说当年也教过父皇,虽然教的时间并不长,但也有半师之谊。
“太子请坐。”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而言,太子绝对让太傅满意,而二皇子嘛……
太傅看了眼二皇子,心中叹气。到不是说他不好,可心中的戾气太重,回答的问题虽然不错,却有些不切实际,全都是照着书本来的。二皇子确实把书中的内容记的很清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从不自己思考,作业很好看却没说到点子上,一切都是虚的。
当然一个六岁的娃也不能对他要求太高,所以太傅也有表扬二皇子,不过显然二皇子并不满意,因为他没有把太子比下去。
就凭这一点,太傅其实很难喜欢二皇子的。
太子是君,二皇子是臣,太子是弟弟,二皇子是兄长,太子五岁,二皇子六岁,不管哪一个提出来比,二皇子的做法都不对。
太傅曾提点过二皇子,无奈二皇子自己不听,反倒认为他偏心于太子,几次下来太傅也不愿意再多嘴了。反正现在名份已定,太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二皇子以后了不起就是个亲王,永远只是臣子。
淑宁让人在太子休息的时候给大家送了一些茶点,就连太傅和几位侍讲都有,休息的时候,太傅并不反对皇子、和伴读们用一点东西,所以他带着几名侍讲回到自己的专属房间,几人一边用着美味的点心,一边喝着御赐的贡茶。
“大哥,你多吃点。”
太子看大皇子的身体太过单薄,踮着脚拿了一块莲子糕放在他面前。
“多谢三弟。”
大皇子微微一笑,接过莲子糕小口的吃了起来。太子对他这位长兄向来尊敬,也不让自己叫他太子,而是叫三弟。和二皇子比起来,亲疏立见。
“三弟,食不言,寝不语。”
二皇子拿规矩说太子。
“请叫我太子。”
太子看也不看他一眼说道,二皇子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的。凭什么大皇兄叫你就不这样说他?
大皇子看了二皇子一眼,虽没说话,却也对这个二弟弟不甚喜欢。天天阴沉着一张脸不说,还老是和三弟别矛头。三弟是弟弟没错,却也是太子。
二皇弟对太子一向都不尊敬,太子不喜欢他很正常,以前三弟要求他们不要叫自己太子的时候,是他非要叫太子的,现在想换口?哪有这么容易。
“三弟,你也吃。”
大皇子夹了一块红豆糕放在太子前面的小碟子中,见他熟练的使用筷子夹起来吃,高兴的又让人把自己母妃送来的汤给太子盛了一碗,当然这汤在盛给太子之前,已经让随时待在太子身边的梅秋检查过了。
“大哥,对不起啊!”
尴尬的看着大皇子,这本是哥哥的一番好意,却……
“梅秋姑姑做的很对,三弟你的身份不同,而且我也不喜欢有人借我的手伤害你。”
大皇子揉了揉太子的头,这个三弟啊,对亲近的人总是这样害羞,生怕大家生他的气。
“多谢大哥理解。”
太子端过汤大口大口的喝起来,一边喝还一边朝大皇子笑。
“你喜欢,回头我让母妃再做,到时送到东宫去。”
“嗯嗯~”
嘴里有东西不方便开口,太子只能点头。
二皇子坐在一旁看他们兄友弟恭的特别不爽,明明他也是他们的兄弟,为什么一个两个都不喜欢自己?阴沉之气更加重了,坐在他身边的伴读都不由的向后挪了挪。
看来他要向自己的父亲说一说二皇子了,真倒霉才轮到他做二皇子的伴读,要是换成太子多好啊?
看那些做为太子伴读的人,一个个生活的不知道有多滋润。太子聪明好学,从不让他们挨手板子,而且太子对伴读也很宽厚,经常会赏一些东西给大家,听说都是宫外极难得的。虽然不值什么钱,却不是什么人都有的,他们看重的也是这份心意。
特别是长宁宫贵妃自家小厨房出的点心,在京城可算得上是一绝,只有少数人家得到过,其中最多的就是永宁侯府。
休息时间一过,他们要去上武课,练习射箭骑马等。文武课都有专门的老师,武课是由永宁侯上的。永宁侯交出兵权后,就让他兼了太子太保这个职位,每天进宫教太子练武。
太子的基础被梅秋她们打的很好,又常常泡药浴,根骨可以说是一干学生中最好的。而且太子本身的天赋也不错,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看一遍都能记住八、九成,剩下的一成得靠他自己去悟。
至于太子的枪法,由皇帝亲授,每次太子学完武课后,还要去太极宫,这个时候皇帝会在太极宫的练武室中等着他。
太子拿着一柄小□□,跟在皇帝的后面练招式,他现在也只能练招式,争取让自己招随心动,做到不用想凭本能随便哪一招都能使出来。
1...5253545556...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