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鬼屋
看着小小的太子认真练习的模样,皇帝仿佛又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这杨家枪法还是他从武库里找出来的,先皇根本没想过要教他,所以他练的时候走了不少歪路。好在他的儿子不用像自己一样,有他的指点,太子学起来事半功倍。
至于二皇子,皇帝也曾派人问过他,他自己选择不学,皇帝也不勉强。
而大皇子,就他那个身体别说练武了,就连在马上跑一会儿都气喘吁吁,所以三个儿子当中只有太子最像自己,文武双全。
“爹~”
太子练完十遍,满头大汗的走过来,手中的小枪都被他双手上的汗给浸湿了。
“休息一下,喝口水。”
皇帝亲自拿过放在一旁的毛巾给儿子擦汗,想到他还为太子换过尿布,皇帝感觉自己真是一位好父亲啊!也许正是因为太子是自己一手养大的,所以太子虽然是一国储君,却也是与他感情最深的儿子,在他的心中太子不是太子,而是煜儿。
从太子的唤他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私底下太子很少叫他父皇,都是叫爹的。
“爹也喝。”
太子端起茶杯,把茶送到皇帝的嘴边。
“我儿孝顺。”
皇帝就着太子的手喝完杯中水,轻轻的拍了拍太子的头。
“啊~~”
喝完一杯水,太子感觉自己舒服多了。
刚才流了许多汗,太子觉得自己就是那缺水的小草,雨水一下立即活了过来。
“休息一下,再练习十次,爹就在一旁看着,有什么不懂的就问爹。”
皇帝对太子来说真是一个好父亲,每天这么忙还要抽出时间来陪太子练武,在这方面就连淑宁也不能说皇帝对太子不好。
想想未来,还有许多父亲因为工作忙,从不陪伴孩子的呢!皇帝能做到这样,淑宁觉得已经是老天的厚待了,她不能再多要求什么。
太子在皇帝的陪伴下完成了今天最后的功课,一身大汗的到太极宫偏殿泡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平时太子不回东宫就住在偏殿,所以这里有许多他的衣服。
“参见太子殿下。”
一名宫女跪在东宫的正道上。
“把她拖走。”
太子看也不看的对身后的人说道,然后绕了一下回到正殿。
他才多大,居然有就人想用美人计□□自己,脖子伸那么长,让自己砍吗?
“殿下,这是长宁宫送来的衣服,奴婢已经让人洗好了,回头等梅秋姑姑检查过后,就收起来。”
太子的贴身太监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名字叫汪大海,现在也有人叫他一声汪公公了。
“小汪子,这事你看着办就成,但是孤得先说好,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头上的那个脑袋,孤可保不住。”
“奴婢知道,奴婢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的。”汪大海是皇帝派到太子身边的,忠心是绝对没问题,再加上太子年纪还小,两人也算是一起长大,感情肯定也跟别的太监不同。只要汪大海没傻,自然知道自己抱的大腿是谁的。
“殿下,要摆膳了吗?”
梅秋进来,手中还端着一盅汤,这汤在用晚膳之前让太子喝一点,是给他强身用的。
“摆吧!”
太子合上书,接过汤喝了起来。
汤也不多,也就一小碗这样子,很快就喝完了。
“请殿下用膳。”
晚膳也摆好了。
入口前梅科都会检查,没有问题的才能入口。
“明白休沐,我禀了父皇去几位伴读的家中看看,梅秋姑姑你回头找人跟母后她们说一声,我迟点再去跟她们请安。”
太子用完膳,坐在榻上看书,突然想到自己明天有事,不能及时去给皇后她们请安了,为了不让她们白等,太子便让梅秋去告诉一声。
“是,奴婢立即派人往全福宫、栖凤宫和长宁宫传话。”
梅秋走出去找人传话去了。
“回去吧,我知道了。告诉太子,让他照顾好自己,还有不要离梅秋太远。”
淑宁听了东宫来人的话,吩咐了一句后便让他离开了。
“儿子长大了,这皇宫也关不住他了。”
淑宁有些寂寞的说道。
“主子这话说的,小主子总是会长大的,总不能一直孩童模样吧!”
白嬷嬷笑道,轻轻的替她梳着头发。主子不喜欢用头油,甚至每隔两天都要洗一次头,对发又长又油,mo起来特别的舒服。
“呵,嬷嬷说的对。”
淑宁闭上眼不再说话。
东宫
“你们都下去吧!”
派出去的人回来复命,太子听完太后、皇后和亲娘的吩咐后,叹了口气又翻开书看起来。
其实他心中还是有些期待的,毕竟是头一次出宫,他还没有见过皇宫外是什么样子呢!哦~也不对,去行宫避暑的时候他是出去过,不过那时他只能坐在亲娘或是母后的怀中,看着马车窗外小小的一点风景。不过那时会清场,其实他什么也看不见。
而这一次不同,他除了可以去伴读们的家中外,还能在街上逛逛,父皇可是答应了的。
皇帝会允许自己太子出宫,也是不想让太子长成一个什么也不懂甚至是说出没吃的为什么不吃肉的储君。让他去了解一下民生,也对太子未来执掌大夏有好处。
第二天,太子坐着一辆不算豪华,但也不差的马车出了皇宫。
马车的周围有不少侍卫,还有梅秋也在马车上陪着在子,汪大海则坐在马车外和车夫一起。
第一个去的是内阁大臣的家,他的嫡幼子便是太子身边的伴读。
“恭迎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一进大堂,内阁大臣谢大人便领着家人下拜。
“谢大人不用多礼,我今日是微服出巡,有些规矩能免免了吧!谢孟呢?”
没看到自己的伴读,太子表示他不开心。
“回太子,谢孟感染上风寒,这会儿正在屋子里躺着。”
谢大人无奈的回答,他这个老儿子啊,总是做出一些让他们无语的事,昨天晚上居然因为太子要来兴奋睡不着,于是跑出来吹风,结果今天一大早请了大夫,这会儿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哈,这小子,让孤说他什么好呢?”
太子也无语了。
“唉~”
谢大人叹气。
“算了,他住在什么地方,孤去看看他。”
太子还挺喜欢这个有些二货的伴读的,平时看他闹出来笑话改善心情,难得听这一向生龙活虎的人病了,怎么也要参观一下,笑话他两句,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半夜出来吹风。
“臣,参见太子。请原谅臣不能起来相迎,还请太子恕罪。”
谢孟趴在床上,一脸虚弱的对太子说道。
“算了,你都这样了还想起来,是嫌病的不够重吗?”
太子按下谢孟挣扎着想起来的身体,让他好生躺着。
“多谢殿下。
“感觉怎么样?”太子看了一眼旁边放着的药碗,梅秋上前拿起闻了闻,又给谢孟把了下脉。
“对症。”
梅秋虽然最擅长的是毒术,但医毒不分家,她的医术也很是不错。
“嗯,你好生休息吧!孤就不打扰你了。”太子站起来,也不让人送直接朝往走去。
离开谢府,便往田府而去。
幸好另三个不像谢孟那么二,总算去了四家带出三个来。
太子走在街上,对周围的东西都很好奇,许多东西他都没有见过,所以一边走一边问。
“咦~”
太子的眼神扫到某处,悄悄拉了拉他身边侍卫长的袖子。
“殿下?”
侍卫长低头。
“路长明,你看那边。”
太子用下巴示意,路侍卫长顺着太子指的方向看去。
“拐子。”
路侍卫长叫来两名侍卫,低声叫吩咐两句,然后把太子带去了京城中有名的醉仙楼,要了一个雅间。
梅秋又叫了一些吃食,让太子在这里等候。刚才发生的事,她也看到了。太子的身份不一般,不能亲自涉险,所幸太子也明白,所以乖乖的来到醉仙楼等消息。同时也尝尝这民间酒楼的饭菜和宫中有什么不同,所以叫的菜还挺多的。不过每一样都分出了一大半给侍卫,他们几个小孩子吃的并不多。
“爹和娘都不浪费,做儿子的应该以他们为榜样。”
面对众人诧的眼神,太子镇定的说道。
皇帝和贵妃的节俭在大夏是出了名的,太子的话让众人了然于心。
梅秋侍候着太子用完饭,这才自己坐在一边吃了起来,太子特意为她单独叫了两道菜,全是梅秋喜欢吃的。
“多谢太子。”
太子对她们这些老人很用心,就连她们吃什么都记在心中。
“秋姨是娘身边的老人,也是照顾着我长大的,我怎么会不记得呢!”
想到在长宁宫的日子,太子淡淡一笑,眼中充满了回忆。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第102章
很快,那两名被派出去的侍卫回来了一人,另一人还在原地监视。
“这么说,里面有许多被拐的孩子?”
太子很生气,幼稚的小脸拉下来还是挺能唬人的,看他那几位小伴伙,一个个都吓的不敢出声了。太子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碰到这种事,真不知道该说是他们运气不好呢,还是那些拐子的运气不好?
“是。”
侍卫乙回答道。
“这是孤的领牌,路长明你派人去京兆府找府尹,让他派人来,孤今儿要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他带来的人手有限,只能找府尹了。“
“是,臣立即让人去办。”
拿着太子的领牌,让人去找京兆府尹。
又让侍卫乙带路,太子还是留在酒仙楼等消息,又派了两名侍卫去,就怕有人想趁乱逃走,那些捕头衙役们的功夫,太子实在信不过。
幸亏太子多派了一点人手去,不然还真让一只大鱼跑掉了,听回来复命的人说到时,太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果然母亲说的对,这捕头衙役们就是靠不住,要是全靠他们罪犯早就逍遥法外了。
从此也奠定了太子以后创下了大夏最神秘机构的基础。
太子在宫外遇到这种事,皇帝立即就接到了消息,然后又派出了太子直属的卫队前来接应。
醉仙楼被包围住,昭毅将军方贤带队前来。
“太子殿下在哪里?”
方大郎抓住汪大海,这人是太子身边的内侍。一听太子有事,方大郎立即向皇帝请求带队,皇帝立马准了。
“请将军跟奴婢走,殿下就在楼上。”
汪大海可以对谁都摆派头,但是却不敢对永宁侯府的人摆。
“还不带路?”
“臣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大舅舅请起,孤给你添麻烦了。”
太子抱歉的看方大郎,见他脸上还带着汗珠,便知道他这是急了。
“见殿下无恙,臣便安心了。”
太子没事,剩下的事便好办多了。
“是孤不好,但既然让孤看到,孤便不能不管,孤是储君,怎么能看到有贼人残害我大夏的百姓呢!”
太子十分的气愤,光天化日之下都有人这么做,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多少人犯罪?
“殿下心悯百姓,是大夏之福,也是臣等之幸。”
这世上昏君好找,而名君却不可多得。
“走吧,孤到要看看究竟是谁的胆子这么大,在京城都敢拐卖孩子。”
太子完全忘记了他现在也不过是三、四头的豆丁,也在孩子的范围之内。
“是。”
方大郎站在一旁,等太子先出,他跟在后面护驾。
京兆府的大堂上,除了被拐走的孩子另外找地方安置外,那些拐子一个都没有挑掉,全都被五花大绑的押在大堂上。
“太子殿下驾到~~”
正在审案的府尹一听立即从堂上走下来,带着所有人跪下迎接太子。
几岁大的小豆丁从外面走进来,让许多围观的百姓们偷偷打量,好小的太子殿下啊!
想到就是这位小小的太子殿下抓住了这些可恶的拐子,一时间百姓们心中对这位年幼的太子殿下感激非常。
其中有好几位,本以为自己的孩子再也找不回来了,却不想峰回路转,他们的孩子被找回来了。要知道这几家人为了被拐走的孩子,眼睛都快哭瞎了,特别是有一家孩子的奶奶,几代单传啊,就这么一根独苗,却被可恶的拐子拐走了,当天便就气极而亡,死都没有闭上眼啊
现在孩子找回来了,他的奶奶终于可以闭上眼了,真是老天开眼啊!让这些可恶的拐子,撞到了太子殿下的手上。真是应了那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啊!
“都起来吧!孤今天是来观审的,府尹大人你继续。”
太子坐在一旁重设的太师椅上,虽然双腿未触底,但谁也不敢小瞧了这位太子。再说他身后还站着一位煞神呢,众人不敢抬头打量,只能用余光关注太子。不过方家大郎的眼神好可怕,凡是与他对上的,心头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臣,遵旨。”
府尹重新坐了回去审案,在太子面前这些人还想抵赖,太子朝路长明使了个眼色,路长明直接跟施刑的衙役耳语了几句,然后这些人便在衙役们同情的眼神中上了大刑。
这些人被拖下去,脱掉了鞋子,用鸡毛不停的在脚底挠。
“哈哈哈哈……”
恐怖的笑声在府衙内响起,众围观的百姓浑身一抖。因为这一次是审拐子,考虑到民众们的心情,所以府尹允许他们围观,但是现在看来……
原来不用挨板子夹手指的刑罚也这么恐怖啊,看他们笑的,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是在享受。
“禀大人,他们招了。”
师爷把证词送上。
“殿下。”
府尹看完后,双手奉上。他当然不会认为太子殿下看不懂,要知道太子三岁就能识好几百字了,现在五岁多识的字就更多了。
“荣国公府,哈~”
太子冷笑一声,把证词递给了身后的大舅。
“殿下?”
“拿去给父皇,荣国公府,得由父皇亲自处置。宫中还有一位贵人,她便由母后处置吧!”
怪不得这些人胆子大的都敢在京城里拐卖孩子,原来人家的后面这么硬啊,开国国公府,哼~
太子跳下椅子,背着小手离开。
身后跟着一大队人马,百姓跪送太子离开。府尹等太子走后才站起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幸亏这一次太子殿下在这里,不然他还不知道怎么审,荣国公府他是得罪不起的。
方大舅拿着外甥给的证词,急忙进宫。至于太子的安全他不担心,因为就在刚才,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二弟和四弟、五弟悄然的进入了卫队当中。
太子第一次出宫,什么也没逛到就回宫,他很沮丧。但是一想到因为他的出宫,为大夏解决了一颗大毒瘤,总得来说太子还是很满意的。
“殿下,现在就去全福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吗?”
梅秋为太子换上明黄色的常服。
“嗯,走吧!”
换好衣服,太子便往全福宫而去,没想在全福宫居然还碰上了皇后和贵妃。
“孙儿给祖母请安,儿子给母亲、娘亲请安。”
太子行礼,太后立即让身边的花嬷嬷把太子扶起来。
“太子,可有受伤?”
皇后眼中带着关心,太子只有五岁,皇上居然同意他出宫,太危险了。
她一开始就不赞成,却强硬不过皇帝,只好同意。听到太子在外面撞上了拐子,皇后的心直到太子回宫后才平稳下来。
“母亲放心,儿子没有受伤,儿子一直待在醉仙楼等消息,没有参与。”
太子早知道皇后她们会是这种反应,所以一开始就没打算涉险。
“太子今天做的很好,以后继续努力。”
淑宁到是对太子的行为很赞赏,他毕竟是一国太子,如果遇到这样的事都视而不见,未来皇帝岂敢把大夏交到他的手上?
一国之君,爱天下臣民就如同爱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难,怎么能不伸出手救援。太子的行为不仅贵妃满意,就连皇帝和许多大臣们都很满意。
国有如此储君,大夏幸矣!
“是,儿子记住了。”
得到娘亲的表扬,太子咧开了嘴,这时的他才像一名五岁的娃。
不多久,皇帝也来了。向太后请安后,便把太子抱在怀中。
“朕的麒麟儿,你让朕感到骄傲。”
皇帝头一次这么感性,还说出了这样的话。
“爹?”
太子抬头,小手被皇帝的大手握住。
“皇儿说的是,就连我也为有这样一位孙儿而高兴。”
太后最喜欢大家夸太子了,皇帝的话是说到她的心坎里了。
“太子,害怕吗?”
五岁的太子,已经为大夏为天下臣民做事了。
“不怕,儿是太子。”
一句是太子,说出了太子心里话。他是太子,在这个时候,即使是害怕也不能怕,他比谁都应该站出来阻止罪恶的发生。
“嗯,吾儿说的甚对,就该如此。你是太子,不能怕,也不可以怕。”
皇帝抱着太子,看着幼小的肩膀,心有不忍也得忍,他曾经走过的路比太子要艰难多了,还不是这样走了过来,太子只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不是只会躺在长者的阴影下寻求庇护。
“儿子明白。”
太子重重的点了下头,把太后和皇后看得那叫一个心疼啊,唯有他的亲爹娘不为所动。
“太子来奶奶这里,你们这对狠心的爹娘,给我出去。”
太后很生气,皇帝面子也不给,把皇帝和贵妃一起赶了出来。
贵妃与皇帝面面相觑。
“这……”
望着紧闭的大门,头一次被赶出来的两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是什么情况?”
淑宁把皇帝的话补完。
“走吧,陪朕走走。”
九月的皇宫只有少数常青入败的植物还带着绿色,另有几件枫红点缀景色,别的都只留一地枯黄。
啊,差点忘记了,还有各色菊花,但是贵妃不爱菊花味,皇帝便没带她去那几处景致,而是带她到一处假山上的亭中,旁边正好有两株红枫。
“秋天最美的景色莫过于这两株红枫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淑宁摘下一片枫叶拿在手中,可惜天色已晚,景色打了折扣。
“下回秋狞朕带你去看,满山的红枫更是美仑美奂。”
皇帝见状,允诺道。
“好啊,妾便等着皇上带妾去了。”
手掌摊开,一阵风吹来,枫叶被风带走,最后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还打了几个转,落在了湖上。
“爱妃为朕做一个枫叶荷包吧!”
皇帝不知怎么的想起来说道。
“好,妾做好了让人送去太极宫交给苏公公。”
淑宁淡淡一笑答应,在宫中的日子多是无聊,她已经做了一堆的荷包手帕,偶尔还会给太子做衣服。
“嗯,如此甚好。”
皇帝点头,贵妃做的荷包都会放上薄荷等醒脑的东西,皇帝很喜欢,比起闷人的熏香,他更喜欢这种清爽的味道。
虽然皇帝和贵妃的话不多,但两人之间的气氛却极温馨。一股淡淡的默契充斥在空中,周围的人都不敢大声呼吸,怕打忧到他们。
“我就说皇上和贵妃在这里,母后可信了?”
皇后与太后一边一个牵着太子走出来。
“母后怎么出来了,天色已暗。”
皇帝上前扶住太后,让她坐在自己刚才坐的位置上,而淑宁也让出了自己的位置给皇帝。
“难得天气不错,出来看看夕阳。”
太后手中还拿着一根凤头拐。
“母后,尝尝贵妃泡的茶,虽然进宫有几年,贵妃泡茶的手艺到是增加了不少。”
皇帝看了一眼正和儿子摘枫叶的贵妃,这后宫中他最喜欢喝贵妃泡的茶了。
“那我可要尝尝。”
平时贵妃不太爱泡茶给她老人有喝,怕她喝多了失眠,所以很多时候太后想喝贵妃亲手泡的茶基本上别想。
“不可多喝啊,母后。”
皇帝只倒了半杯在太后面前,让她郁闷。
贵妃爱管自己,皇帝也一样,皇后到是不管自己,但她会打小报告。她老人家的日子啊,过的可真姜惨。
“确实不宜多喝,奶奶你还要看孙儿大婚呢!”太子转过头对太后说道,完了又转回去,让人把最漂亮的那枝剪下来,他要送给太后。
“奶奶,送你。”
太子举着一枝漂亮的枫叶,小脸都被枫叶给遮住了。
“哎哟,这枫叶可真好看,花嬷嬷快拿去插好,摆在我屋子里。”
太后接过欣赏了一下就交给花嬷嬷拿回去插好摆放,这可是太子的心意,她要天天看着。
“是,奴婢立即就去办。”
花嬷嬷小心翼翼的拿着枫叶枝走了。
1...5354555657...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