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立志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胡子
袁世凯在这件事上实在不好决定,美帝国主义固然在千里之外的美洲大陆,但是要搞中国那还不是一句话,但是日本人就在家门口,所以回传了一脚。
“我的意思是”
袁世凯挥了挥手,“说,说”
“说句实话,这些西洋人打西洋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们还带我们一起分享战果,不过山东问题要妥善解决。美、日在中国并不相同,美国在中国追求的是长期的经济利益,而日本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有着领土要求,这点美国方面不可能接受,山东的重要想必总统应该比我更清楚,日本想取代德国控制整个山东,对此英国方面与日本已达成一致,条件是帮助他们扼制美国在华利益的扩张。”
“这么说来还有英国的人事了,英、日在山东问题上私下达成协议可靠?”
“在这场战仗结束之前,没有人会承认有秘密协议,这些问题只能等到战后才能最终显现出来。”
“那么美国对我们参战是什么态度?”
“中立。”
袁世凯看了看大钟,“现在快九点钟了,玉琨远途劳顿,还是休息去吧。”
“总统,那我就先下去了。”
“克定,晚上府里不好走,你送送。”
“是,父亲。”
将杨洪森安顿好后,袁克定又转身来到书房,袁世凯一个从坐在那里,不停地揉着小腿,袁克定走到身边,放下拐仗。
“父亲,要不要把大夫叫来。”
“晚了,不用了。”
“那么我帮您揉揉。”
袁世凯就这样半靠在沙发上,享受着袁克定那不太熟练的按摸手法,时不时的皱着眉头,十分钟过来才轻动嘴唇。
“坐了吧,我们爷俩说回话。”
“是,父亲。”
待袁克定坐好后,袁世凯才问道,“杨洪森这个人怎么样?”
“不足以信,留他必成大患,不如。”他看了老父一眼继续道,“此事我可以安排,让他看来像一次事故。”
“你也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回院休息吧。”
袁克定知道自己的说错了,早就看出老头子有点欣赏那小字,看来老头子生了爱才之心,“那么不妨把他留在北京”
“回院休息吧。”
“那父亲你”
“我在这里单独坐会。”
袁克定走了,出了大院门听到“哐咣”一声,心中一惊,加快脚走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袁世凯的儿女着实不少,但是可勘大用的只有袁克定、袁克文,两个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但是两子中能承继他大位的只有袁克定,但是袁克定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残疾是一方面,而由于残疾导致的性格上的问题其实更大,在他身边这么多年王霸之气、权谋之术、识人之能、用人之量,他是一点也没有学到,这千里江山交给这样的接班人,他着实不放心,他担心袁克定最后沦落到紫禁城内末代清帝都不如的地步。
杨洪森这趟北京他袁世凯本准备亲自坐陪,却因身体不便一切皆由大公子袁克定代行,但是袁克定对杨洪森颇为不屑,两人在一起初时让人更怪,袁克定干脆随便找了几个干部随行。
袁世凯恼火异常,让他去陪杨洪森,这是让他联络一下,他却藏了起来,一气下换“马”,派老二袁克文去坐陪,杨洪森与袁克文到是十分谈的来,两人都是美丽艺术地爱好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喜欢买,一个喜欢卖。
袁克文是一个文化人,又善于交际,他们出现的地方都会有大批记者,在袁克文的带领下,杨家人在老北京四处转悠,观园林,听戏曲、,赏古玩、吃名食,拜访社会名流,参观北大等等,二天下来后面的记者实在捕抓到什么新闻,只是在杨洪森休息、吃饭的时候,他们也能被邀请白吃一顿而己,北京人发现杨洪森原来和他们一样也是个凡人。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杨洪森在北京白天的一举一动,都在袁世凯的监控之中。被国内外高度关注杨洪森头两天的行为让他们索然无味。
可就在8月13日,抵京第三天杨洪森终于有所行动了,他连续会见了英、法、美驻华大使,接着他又秘会了日本驻华大使,在其离开日本大使馆的时候,记者们拍到了其与日本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相视微笑,亲密握手的镜头。
从这一天开始杨洪森在京的行动变的丰富精彩起来。
袁世凯一直不愿将杨洪森调至北京就是这样,这家伙与孙中山、黎元洪不同,他的腰板很硬。
杨洪森还在袁克文的陪同下看望了身患“重疾”的前总统黎元洪。
在袁克文看来这家伙根本就没有半分病痛之兆,就算黎夫人也是身体健康,他们家唯一能与“病”挂钩的,就只有那条精神萎靡的护院犬了。
“玉琨远来有失远迎。”
“听闻先生身体不适,特来看望。”
在北京黎元洪被袁世凯盯地死紧,难得能听到湖北的乡音,“外间说玉琨是我鄂中健儿,听你这口声有点像宜昌人。”
“黎先生,真是了得。”
杨洪森根本就不是人,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说远了他实际是湖北武汉城市居民,想当年他是住高楼,上下班有车,电视带彩长虹的,冰箱双门海尔的、洗衣机双缸威力的、半导体收音机中华的,连手表都电子的,虽然现在有钱了,但说起生活条件却大不如从前,有起来也就房子宽敞点,可就这也没有时间去住。
这次到黎元洪处只是一次礼节性的拜访,双方交谈时袁克文全程在场,黎元洪滑头地很,杨洪森就算问他政治上的问题,他也不会去答的,杨洪森离走之时,黎元洪还赠送他一本诗集。说实话,黎元洪的诗真不咱地,杨洪森随便找几首,都比他的有水准,但他还是装出爱不释手的样子,袁克文虽然也收下了一本,但没杨洪森表现那样地爱不释手,黎元洪的那几首歪诗,他根本看不上眼,他随便写几歪字都比这些歪诗来钱。
孩子们跟着杨洪森在老北京连玩两天都有些累了,而杨红玉更是被袁夫人们拿去打牌,杨红玉不打牌已经好多年了,不过盛情难却,再加上正好三缺一,大院里袁世凯的几个儿孙正与杨家的两儿们在一起。杨家长女虽然七岁,打起架来颇为凶狠,这些小祖宗在院里打起来,自然就惊动了屋里的老祖宗。看到他们一身是灰,有几个还在哪里哭哭啼啼的,袁世凯就来气,全都是一些不省心的家伙,他这要是去了,这家八成也就要散了了
“都怎么回事都说道,说道。”
这些孩子自小在第一家庭里长大,对于袁世凯的训问,个个低头不语,就连一边的仆人全都低着头。
杨雅芬那是属于自然放养,杨洪森管教虽较严,却不似袁家这般,杨雅芬根本不怕这个“袁大头”,他踩过“袁大头”还把它扔进了粪坑里,让它遗臭万年,当然这是在她不知道“袁大头”价值的情况,此后,她只踩不扔,更不会扔进粪坑里让它遗臭万年,因为只要那么一块,买到的糖都足够请学校所有同学吃。
看着小丫头盯着他,袁世凯也盯着,打量的这个一脸神气的小丫头,“丫头说说怎么回事。”
“他们都欺负他,我就折了院子的树枝打了他们。”
一提到那树枝周围的仆人苦着脸就如同过年被地主逼租的老农。
袁世凯看着嫡长孙点了点大笑起来,“好,打的好。”他又多看了几眼,感觉自己好像没有这么小的女儿,便问道,“这是哪一家的?”
“老爷,这是暂住我家的杨都长女。”
袁世凯摸着肚子又笑了两声,两只眼睛一边打量着嫡长孙,一边打量杨家长女,脑子飞快的转着。
嫡长孙袁家融对这位爷爷是又敬、又畏,被叫进来的时候,吓的头都缩进了怀里,到是这杨家姑娘一点不怕他,而且不停地的打量的他。
袁世凯挥了挥手,“丫头,到爷爷这块坐,你为什么盯着爷爷。”
“因为爷爷和银元上的袁大头很像,不过爷爷你比他英武多了。”“
这“袁大头”与“冤大头”有点协音,听的着实不让人喜欢,但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民间有人就喜欢这么喊,不过听杨雅芬说他本人比银元上形象英武,那大头的称号也就没有放在心理去了。
听到爷爷笑了两声,嫡长孙袁家融抬起头白了一眼杨雅芬,心道:你傻啊!什么叫像,那就是我爷爷。
袁世凯喝着茶,看着小丫头吃的糕点,“平时没有这个吃吧。”
“有,不过没有这么好吃。”
袁世凯一笑,“你们哪里买东西都是袁大头?”
“以前都用袁大头,后来大家都不收袁大头,只收孙大头。”
袁世凯听到“孙大头”的称号也只是笑了笑,“哪为什么人都不用袁大头呢?”袁世凯心说是不是杨洪森不准人使用他的钱。
“好多假的呗!以前能买到好多糖,现在连一半都买不到了。”
使用假钱那个朝代都有,上位者不知道你就继续造你的假吧,可是若让上位者知道了,那是万万不能忍受的。中国主要货币就是银元,中国的银元从民国成立一样发行最多、最硬的就是“袁大头”,使用越多也就越好,如果都没有人用,那可就真的大大的不妙了。
袁世凯又继续问了一些话后就背着走了。袁家融在那里喘着气,大口地喝着茶,他也不理会杨雅芬,此女完全不可礼遇。
财政部长被叫到了袁府,袁世凯当面寻问了此事,制造发行银元是北洋的重要收入之一,“袁大头”的使用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了数十万北洋军人的收入。
袁氏银元开始到是十分好用,但是到后面就越来越不行了,你想原来就只有安徽一个地方造,现在变成浙江、江西、福建四个省一起造,这假银钱越来多谁还用它,南方省方基本上都不用袁氏银元,用的最多的是墨西哥银洋和“孙大头”。北方地区直隶还好一些,但出了直隶就不行了,山东、河南的银元都是地方上自己造。财政部长对总统关于银元方面问题一一作答,但只能让袁总统越加不满,
造假币对袁世凯有影响,反过来对杨洪森也有影响,而杨洪森的应对之策就是抵制,通过布告禁止袁氏银元在市场流通,半价收缴后重新铸造,然后这些银元多数又流回到北方去了,受假币伤害最大的还是广大老百姓的利益,不过这也给了袁氏银元沉重的一击。
这些伪币给北方经济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是无法想象的,河南、湖北、苏北、山东是受灾最严重地省份,陕西、直隶、山西也都受到波及,当社会部将一箱箱金条、银元、外币存入南方银行时,北方的黄金、白银、外汇储备则大幅下降,北方工厂、银行不断地倒闭,金融动荡不安,商业萧条,人心浮动。
北方的经济状况庆典进行时没有人告诉他北洋财政正在崩溃的边缘,袁世凯知道财政的崩溃意味着他没有钱了,没有钱就养不了兵,那样就会导致士兵的不满,最终导致叛乱的发生,而这一切的后果就是,北洋的自我消亡。
民国立志传 第二十五~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五~第二十七章
袁世凯其实是一个很会抓经济工作的人,当年正是他向慈禧献计献策,才促使他及所属北洋经济实力地暴涨,而清政瘵的财政却每况愈下,从而加速了前清的倒台。此时,前清的一幕正在上演,北洋正处于财政崩溃的边缘。这让袁世凯深切的感觉到北洋要改革,北洋要深化,北洋的廉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可是,解决目前困局,维持政府继续运作的办法只剩余下了一个“借款”,至于对德宣战让他见鬼去吧,袁世凯根本都不去想了,至于讨伐杨洪森,下次开会谁再提这个,就把他家抄了先充军费。
北京城杨洪森也来过,这当然是改革开放以后,身处于雨季的北京城,让他感觉仿佛到了上海郊区。袁克文对于杨洪森关于北京市政的建设只是抱以微笑,袁克文没有去过上海,但是租界他走过,比起来的确是相差甚远。
这些日子以来杨洪森除了第一天与袁世凯谈到了山东问题,其他所谈内容都很杂,主要以谈国外为主,国内也多谈西南、西北、东北、还有就是蒙古。
今天晚上坐陪的二公子袁克文,不学无术、放荡不羁,只愿做名士,当然这只是表面的袁克文,他的胸中同样有着另一番理想和抱负,只是这些都被深深的埋藏了起来。
袁世凯很喜欢这个老二,老二聪明有才华,少时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让人惊叹,只是长大了就越来越像个“名士”了。
袁克文恭顺的一如往长,话题还没有开始袁克定来了,袁克文起身让座,在袁克定坐下后离开后轻轻地关上了门,在这一过程中,袁世凯没有说任何说,如老僧入定船的坐在哪里,只是轻轻的问了句,“事情都办好了?”
“都办好了。”
袁世凯招呼着杨洪森继续品茶。
“玉琨,你那丫头今年有七、八岁了吧。”
“今天虚九岁。”
“我那个嫡长孙今年数起来也有11了。”
杨洪森媚笑道,“如能与河南袁氏结为秦晋之好,那真的是杨某祖上积德。”
袁世凯轻‘嗯’了一声,袁克定知道老父这就算答应了下来,可是他心中却是一百个不愿意,他是嫡长子,他儿子系嫡长孙,日后老父子仙去,这位置就是他的了,他儿子可是未来的“太子爷”,杨洪森一个“青皮”之女,岂能当“太子妃”。
“父亲,你不是糊涂,家融可是嫡长孙,我家的虎子岂能嫁他家犬女。”
袁世凯紧抓着茶碗气的发抖,老子不是为了你,用得着与他结为姻亲吗?
袁克定的话从杨洪森左耳进去后,又直接从左耳出去了,“袁公莫要生气,大公子还是在外因散散酒气吧。”
“姓杨,老子今天没有喝酒。”
杨洪森微笑自若地坐在那里,“不,我的太子爷,您看看这身酒气,您醉了。”
“姓杨,别以为有洋人给撑腰老子就不敢动你,只要老子一句话,就让你出不了袁家大院。”
啊!袁克定惨叫一声,捂着头倒在地上,额角上鲜血之流,卫兵冲进来先是一愣,接着恭顺地站在一边,“老子,我还没死没有你当家的份,这家给你了你也当不了,滚,到外面站着,没有老子的命令挪一步,打断你的另一条腿。”老袁挥了挥手,指挥屋内的保镖把“大公子”拖出去。
袁克定是又惊又怕老父几时对他如此这般,所以临走时恶狠狠地盯着杨洪森推开保镖捂着额头到门外站着。
马上就有仆人开始在屋内收拾起来,屋内一下子就只剩下他们两人了,门外的保镖紧紧守在门口,杨洪森是一个非常人,他如果对总统不利,他们也好护驾。
“你觉得我儿怎么样?”
“刚烈。”
袁世凯冷冷一笑,“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何必虚言。”
“总统六十之后,必出萧墙之祸,北洋也必将四分五裂,沦于外戚之手。”
杨洪森这话袁世凯不爱听,什么叫六十之岁,感情我就活不到六十岁,“此话从何说起?”
“想必大总统处关于我的资料只怕不少,而我对大总统及您的家族有些小小的研究,我发现袁氏男人好旬没有活过六十的,六十岁仿佛袁家的一道坎,总统不必介意我的话。这几日来,我观总统在继承人方面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是选长子好,还是次子好,其实总统心理倾向于大公子,因为他有少许军方背景,但是如果有军方支持,二公子则是上上之选,可是如果选二公子,袁宅内的萧墙之祸也就不远了,到时北洋四分五裂,沦于外戚之手,那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依玉琨所言,我当选长次,还是次子。”
“当然是长子,不过袁公当在生前交班,否则北洋依然四分五裂。”
袁世凯恼怒道,“玉琨怎敢离间我北洋君臣。”
杨洪森微微一笑,“总统,您忘了现在可是共和,您的将领们谁不希望在你身故之后荣登总统之位,但如果袁公将位子传给儿子,儿子又传孙子,他们必然消极、不满,甚至叛乱。”
“所以?”
“袁家天下杨家党。”
袁世凯看着杨洪森半晌没有说话,那班将领为首的段、冯二人都是袁世凯心中的刺,如果现在天下太平,此二人早就被他请辞回家养老了。而六十岁的坎,就像是一根刺扎在心头,想想袁克定这个继承人,他开始不停的回味着杨洪森的话。
一直以来这天下都是他的,至少形式上是他的,“共天下”他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
看着袁世凯躺着沙发上闭目深思,杨洪森的脑子正在继续完善“共天下”的理念。
共和?如果有机会杨洪森也愿意当会皇帝,过把瘾,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今天的面谈到此结束了,袁克定恶狠狠地看着杨洪森离去的背影。
经过一天一夜的深夜后,袁世凯准备采纳杨洪森对于未来国家政体的构思,即“袁家天下杨家党”,袁杨两家共享天下,这种决定是无奈的,但却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如果袁世凯能再活个一、二十年,狗屁杨洪森早就被软禁了,但是那六十岁的魔咒,可是最近身子再加上杨洪森危言怂听的六十岁魔咒,让他一夜无眠。后嗣无能更是让他忧心,这班只有接好了,袁家才能坐拥天下,可是这班能接的好吗?
看着一心要做“名士”的袁克文,袁世凯确是满心的无奈,除了没有军方背景,不管从任何方面他都比袁克定优秀,更合适做袁家王朝的继承者。
袁世凯做了一个决定,与杨洪森结为姻亲,这即巩固他的江山,也能巩固太子的未来。
袁、杨这两个政治对头,要联姻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新闻。
袁家内部对此联姻颇有意见,这里面主要是袁克定,虽然联姻的好处是杨洪森将支持他担任下一届总统,可杨洪森算什么东西,他当总统还要杨洪森支持,
“如果父亲同意这门亲事,我就把家融掐死。”
袁世凯火星直冒,胸中起伏难平,与杨洪森联姻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你这个人头猪脑,袁世凯闭目养神,心里萌生出了换“太子”的想法,但依今日之事,再想想杨洪森所说的萧墙之祸,浑身发抖血压猛升,一时头昏眼花,直接背过了气。
嫡长孙联姻之事因为袁克定不惜以杀子来抗拒,袁世凯也只好做罢。他把袁克文叫了过来。袁克文何等的聪明,他要做名士,便是不愿意趟浑水,更别说将自己儿女往坑里扔了。袁克文坚决推辞,坚决做大哥的工作,他本来就是大哥袁克定的眼中盯,这要是联姻了,那可真就让人没法活了。
不管袁克定是不是同意联姻,但是外面都传开了,坊间不太在意杨洪森的女儿与袁家那位联姻,他们只是在考虑着联姻的背后的龌龊之事。
黎元洪吃不透,完全吃不透,所以他就继续装糊涂,继续养花、养草、读书、写诗、陪老婆。
段祺瑞的鼻子很灵敏,联姻让他极为生气,因为袁公的这手明显带着对付他们的意思。对此事心中不满的还有冯国璋,杨洪森这个战场的对手,早就与他结了死仇,袁公与他联姻,那以后就算是半个亲戚了,娘的什么玩意。
北洋四合院内,“军事研究同好会”中,蔡锷与蒋百里也在琢磨着杨洪森这手“奇招”。
袁府内一直不愿松口的袁大公子,最终松了口,袁世凯最后还是把他说通了,只是这联姻的对象变了,嫡长孙那是绝对不能与杨家搅在一起,那样会坏了血统,袁克定把他在外面生的庶子顶了上去,那孩子袁世凯见过,和杨家女儿一般大,见他时到也镇定自若,比他那个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妈强。
袁克定在外有不少女人,他有多少私生子就不行清楚,但是他外面的“男人”与他的女人一样多,这就让人感觉很怕怕。杨玉红对这事极为赞同,虽然袁家平是个庶子,可袁家那是名门望族,与他们联姻当真是好。杨洪森对婚约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这不过是缓兵之计,待一切准备完毕随便找个理由撕毁他。
“非嫡长孙不足以显示结盟的诚意。”
袁世凯到不是为了诚意,他考虑的更为实际,儿子都保不住,哪里还有孙子什么事。
但袁克定就认那死理,他的儿子那是太子,未来的太子妃一定要是名门望族。可是袁世岂会受到胁迫,就算儿子也就不行。
“你若杀死嫡长孙,我就命人杀死你。”
袁克定这回怕了,在老父身边时间久,对他的心意揣测就更加深透,老父心意如此坚决,你再坚持,那就是找抽。袁克定心理盘算着等他登上大位再来与杨洪森计较。
这样一来杨洪森之女杨雅芬与袁世凯嫡长孙袁家融的婚事就订了下来。
杨、袁两家联姻之事,被大版面地登在了头版头条,此事一次就轰动了京、津,趁着双方的家长都在,双方就把这件事给确定了下来。联姻这事虚的很,但是接下来那可就是实打实的了。比如未来的政治构局、苏南、上海问题,国家税收上缴问题,两淮盐税问题,海军舰队归属问题,陆军整编问题等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对德宣战问题。
杨洪森正式搬出袁府,应杨洪森要求安排于“中南海”。
8月16日,在对问题上犹豫不决的袁世凯终于做出决定,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
鉴于东亚的局势,德国已经放弃了亚洲战场,集中力量解决欧洲,待欧战胜利再解决亚洲问题,德国人提议将胶东无条件交于袁世凯,可袁世凯担心日本人,他惧怕日本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