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尘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林如渊

    希望不会太久。

    林苏青怀揣着心中的激动不已与喜悦不已,喜滋滋地游走在街头。

    仿佛连那清晨唧唧喳喳飞过的鸟雀,今日都变得格外的欢愉似的,鸣叫声不似从前那样使人心烦,今日的听起来格外可爱。

    心情大好,甚至觉得那路边上的一堆杂草都甚是可爱清新。

    这时候,商家们店铺都陆陆续续地开张了。大家伙儿都敞开了铺门,支好了摊位,开始将货物搬出门外,往摊位上陈列铺摆。

    这处城镇坐落于经南山脚下,距离平远寺不远。虽然是座小城小镇,远远比不上浮玉城那般富丽繁华,但是也车水马龙,人物繁阜。

    往来有欢声笑语,更有管弦小调,皆是早早的便奏鸣于茶坊酒肆。

    较之浮玉城,此处胜在质朴与和气。

    譬如,生意人为了自己兜售的东西能够为人所关注,大家都会吆喝。浮玉城是为了吆喝而吆喝,很散漫,很敷衍。

    而这里的老百姓们,做生意时都是无比认真的态度。放眼随意看向任何一处,映入眼帘的无不是笑容满面。即便有纠结于价钱的,大家也都是笑吟吟的商量着。整座城镇都是一派亲和。

    欣欣向荣的氛围,看着很令人舒心。

    林苏青在街上晃晃悠悠的跟随着迷谷树枝的指引,向山苍神君租下的宅邸找去。

    恰在他抬头到处张望时,路边忽然滚来了一只球,撞到了他的脚边。

    他低头一看,是只扎满了红绸缎的球,红绸都裁剪得很均匀,每一条约莫一指半的宽窄。以藤条编织而成,像是蹴鞠球。不过应当不是蹴鞠球,因为藤条亦是染成的正红色。

    而且,在球上除了扎着的红绸,还垂坠了五簇流苏,之上还镶嵌了五颗铃铛。这样静心装饰,肯定不是用来踢的。不过,这只藤球看起来不新,有些旧了,并且沾了不少的灰尘,不似方刚遗失的。

    林苏青左右寻望了一番,不曾发现任何人有打算过来寻捡的意思。

    他抬脚踢了一踢,铃铛铃铃作响,有些意思,他有望了望,朝周围问道:这是谁的藤球?

    无人应他,就是有人闻声看来,也什么也不问就走了。既然遗失者不在,这只球看起来又不新,不妨捡回去给狗子当玩具?

    他嘿嘿一笑,便将那藤球捡了起来,管狗子到底玩是不玩,这都是天赐的一个调笑狗子的机会。

    林苏青见了扔球,拿在手上招摇过市。他特地拿在显眼处,半举着好让大家都能瞧见,如若藤球的遗失者来找他索要,他就还回去。如若始终没有人前来找他要回,那他就顺手带回去,正好用来调笑狗子。如是想着,他的脑中就浮现出了狗子气得鼻子皱成一团的模样,有趣,煞是有趣。若是狗子再追着他咬,他现在可不怕了,他画一张大网困住它。

    林苏青一路只自顾自的幻想着回去要如何调笑狗子,完全没有注意到,其实路上的行人们都在小声地议论着他手中的藤球,同时也议论着他。

    有人悄悄指着林苏青,与身边的人窃窃私语道:这小子,也命不久矣了吧




第一百章 空寂的宅邸(为夜游神大盟加更)
    林苏青走了好长一段路,才觉察到周围的气氛很是怪异。他有些提防地扫视着众人,可是不管他有多迅速的看向哪处,那处的人便立刻停止议论,恢复了各自所忙活的事情。

    请问可有人知道这球是谁遗失的?他干脆扬声问道。

    众人纷纷摆手,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行路的继续行路。

    既然都不知情,那又在议论些什么呢?他左思右想,大约是见到堂堂七尺男儿,手里拿了这么个小玩意儿,的确比较怪异?这是有可能的。毕竟即使是在他原先的世界里,哪个形象白净点的男人手里举着这么一只花花绿绿的球在手里,都有可能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娘娘腔何况这边

    要不扔了?可是扔了就有点刻意避嫌了罢了,既然捡都捡了,反正这里也没谁认识他林苏青。比起在意这些陌生人的非议,还是欺负狗子比较有趣。往日里都是狗子诓他玩,难得能让他寻到欺负狗子的由头。

    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彻底亮透了,摊位店铺全都开张了,路上行人虽然算不上摩肩接踵那样拥挤不堪,但也是密密匝匝的攒动着。

    人来人往,便不再有多少人注意到他这个七尺男儿,手里的拿着这样一只红色绸藤球了。

    凭借着迷谷树枝的指引,又是青天白日,他便不需要特别在意当走什么路,不当走什么路,只需要当心不要撞到路人即可。

    于是,他干脆一只手拿着绣球垂手在边上,毕竟举着实在太显眼了。而另一只手,则握着经书,一路走一路背记和领会。

    不过,边走边看,当然比不了坐着。

    坐下来后相对容易安定,而边走边看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心都无法静下,遑论深入其中去分析经文的涵义,那么,自然就更加难以沉浸其中去体会涵义之中所蕴含的奥义。

    所以他这时候看经书,便不曾拘泥于甚解,只是先将经文一行行背记在心里。为的是今后能够方便的练习。但凡是想练习,便只需要从脑中去回想,不必次次都得翻看书页。

    几时有时间则几时品味。同时还有一个妙处——万一哪天不小心把经书弄丢了。那么,记在心里和脑子里,自然是最安全的。

    好在他小时候受家里长辈的影响,背记过大量的医药典籍,对于古文不说纯熟精通,或多或少也有过多年的学习与了解。

    因此,这些经文对于他来说,绝大部分都很好懂很好记,而那些十分复杂的,其实也不算晦涩难懂,只是特别拗口难记罢了,多用用心反复去背也能记住的。只是能看懂,和能领悟通透,实际上是两码事。

    不过,只要能看懂,就有个最大的好处,背记起来会相当顺畅。加之他自幼时常背记,别的优点不敢自吹,记忆力的确是锻炼得特别好。最重要的是,但凡他特地背记过的东西从来都不会忘。

    林苏青一路喜滋滋的得意,一路刻苦认真地背记着经文,脑中已然构想出了一幕幕自己披荆斩棘征战四方的宏伟蓝图。

    就在他聚精会神沉迷于经书之中时,心内忽然有个直觉脚步该停了,这感觉他早前就熟知了,这是来自迷谷树枝的指引。

    他停下脚步,抬头一看,果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抵达了,此时,他正驻足于一处宅邸门前。

    听山苍神君说有结界,结界这东西怎么看?

    林苏青揣好经书,似个贼模样左顾右盼。

    他先是退远开,大致衡量了一番于这处宅子的地理位置。不得不承认,山苍神君甚是会选,这处宅邸四周相当之僻静,想必他在来的路上,于无意之中拐过了不少巷子,否则哪有这曲径通幽处的感觉?

    他再是抬头瞧了瞧最关键的牌匾,说不定还能打听打听这处宅子原先住的谁,或是房东是谁。可是,他失望了,因为门楣上的牌匾是空的,没有题任何字词。

    空的,即意味着无从打听,谁也无法知道先前住的谁,现在住着谁。应该是山苍神君故意的吧?

    于是,他带着满心的疑惑,开始继续寻找,一定得找出山苍神君所说的结界。

    好奇心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不太放心,既然是有结界,那就应该必须打开结界才能进入吧倘使他贸然进去,万一被当成擅闯呢?

    一定得先找出来确认确认。

    你看,人吧,有时候就喜欢和自己较劲。他如是在心中挖苦自己,却依旧卯着劲儿要找出来。

    通过他几番观察下来,这处宅邸除了很是阔绰,便没有什么别的感觉,一切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这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宅邸,唯有大门是朱红色,门上钉着的门钉特地镀了一层镏金,令整座宅邸于素雅之中亦显光彩,可见这座宅邸原来的主人很有品味。

    就连那太阳形门环下面的辅首都明显是经过了精心塑刻的,是以形似螺狮的椒图作为辅首,猛兽怒目,露齿衔环,寓意吉祥的同时又显露着威严。

    山苍神君究竟把结界设在何处了呢?当一根筋轴起来的时候,可谓是烧心挠肺。可他实在是找不出来了。

    当心血来潮一过,他这下冷静下来了,仔细一琢磨,万一他找不出来哪不是进不去?想来山苍神君不至于这么狠绝。

    于是他变了主意,他打算直接去叩门,若是没人应答,他就直接进去。

    不知主上和狗子是否已经归来,他似个绿头大苍蝇搓了搓手,又哈了一口人气,再搓了搓,下定主意正要去叩门,却是手刚拉上门环,就见门环上那椒图猛兽的眼珠突然一动,吓得他当即一退,差点脱口而出一句脏话。

    随即,朱门自行往里开了

    这便是施加过的结界吗?在那椒图辅首上?

    幸得山苍神君特地提醒过他,否则若是他乍一眼看见这奇异怪象,定然会误以为这宅子有问题。

    林苏青的确没见过多少世面,这边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很新鲜,特别是这些神仙的门道。

    他好奇地伸出食指与拇指轻轻叩了一下穿椒图辅首鼻子上的门环,他以为椒图辅首会动一动,可是它却一动不动。

    但这不妨碍它很有趣,林苏青迈进了门槛时,顺手点了它一下,正想回头看看它有何反应时,没聊想,他前脚刚进,大门便自行开始合拢关闭。

    嘎吱

    他杵在门后瞧着,这其实有些像他那边世界的自动感应门噗,他自己笑出了声,兴许是由于今儿的心情尤为畅快,脑子有些把不住的胡思乱想。

    没有危险便也不多做留意,他接着就绕过了萧墙照壁,径直往宅里走去。

    继而左拐进了前院,他一进院子,就喊道:主上?狗子?我回来啦!

    只有院子中一处石缸里的锦鲤因他受到了惊吓,几个急转身之下荡起了哗啦的水声回应了他。

    便只剩下空寂。



第一百〇一章 易气化神,化神归炁(为千军大盟加更)
    宅邸很大且那种罕有的静谧,这里树木甚多,却是连一点蝉鸣声也没有。

    林苏青随手将藤球扔开,藤球蹦了蹦滚到墙边的花丛里去了。林苏青只瞟了一眼它停地方向,便接着往宅子内走去。

    当他过了垂花门,进入了内院后,映入眼帘的有数之不尽的低矮的桔树,和椿树,还有许许多多密密匝匝一眼辨认不清的植株,饶是如此这般,也不见有任何虫蚁。

    他去到东西两处厢房,仍然不见主上与狗子。再往前便是正房了,主上与狗子是不可能在东西耳房里的,所以他只在门口望了一眼,便继续往里走。

    然而后院也不见他们的身影,看来,他们的确还没有回来。

    一路这样浏览下来,这是一处三进四合院。是最典型的四合院格局,综合他进来前,与逛完后,便知,于大门和最后的后门,都分别面临着南北两条胡同,这样选址极好,往来交通顺畅。

    林苏青再次认同,这处宅邸地理环境是真的很好,山苍神君选租在这里,亦是真的费过不少心思。

    闲玩归闲玩,既然主上与狗子都还没有回来,他不能干耗着等,不如趁着空档,趁这处如此安静,正好习一习经法。

    于是他赶忙退回了内院,在簇簇桔树下寻上最是阴凉处席地而坐,缓了缓因为奔走有些过促的心跳,便就体会起经法来。

    易气之后是易血,然此期间的过渡最是难调节,因为它们既是各自独立的两者,也是密不可分的搭档。难点就在于很难特地在不牵动气的情况下去修习血。

    其次,易气之所以是第一层,是因为它贯穿着整个易髓的过程。无论是哪一步,气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气在其中不停地过渡不停地调节。

    但凡他开始练习,必不可少的要先调心养气,然后将气化为血,再将血化为精,接着再将精炼化成气,便以此气,化为神。而后再炼神还虚,回归于气,神如炁畅,便是修有所成。

    若是此阶段有所成,便可使体魄健如磐石,挺拔如山。

    单看经文的意思,似乎容易明白。可一当实际练习起来,却是很难。

    因为真正的精和气并不是如经书文字所概括的那般简易。

    真正的气,是体内微小且十分难以感受的东西。而且它存在于体内各处,就连推动五脏六腑的运作亦有它的功劳。

    气在体内杳杳冥冥,混混沌沌之中又长养着阴阳两极。

    所以,想要将体内的气凝炼起来,过程还必须得平衡,并且细致。断然不可操切从事,不可过糙抑或是过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会损伤内腑器官。

    便只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会,细细的在体内一一寻找,而后轻轻地将它们汇聚。

    那么,随之而来就会发现,原本吸入的是尘世浑浊之气,呼出的则不仅归还了浑浊,还带有五脏六腑的废气。

    于此,他练着练着,慢慢的渐渐的,他感觉到自己吐出的气息逐渐变得澄澈,同时还带着一点点的凉意,这大约是一种成果?

    不过他断不能欣喜,但凡有一丝丝的欣喜,都会打断他的练习,随之方才的那般感悟也会荡然无存。

    思虑起,则心不宁,心不宁,则神不灵。

    气化神时,神好清,切不可去惊扰它们。

    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必须排除七情六欲,让心真正的完全的静下来,须得先让心变得澄明,而后才能够聚精会神的去练习。

    从而,待今后真正练成了,那么今后的气息也便会始终纯粹。

    阴为浊,阳为清,有清有浊谓之万物本末之由。遂练习时,他要随时注意着,自行于体内消解浊气,并将它们下降为地,而后呼出清澈的阳气,上升为天。如此是意味着两极永恒。

    单单去剖析经文的意思,便是如此。

    字面意思明白起来不算太难,只不过,在实际练习起来,真的是太难了。特别是静心,真的很难做到真正的静,就连拂过的一丝微风,都会将他打断。难得令人更容易浮躁。

    明明才第二章经文,却比入门时的第一章陡然上升了一个极高的难度,如同万丈高山拔地而起,突然就要直线爬上山峰。

    这仿似登天的难度,令他不得不更加的投入身心进去,可是又不能太多的投入,以免用力过猛。

    必须是一种平静的努力,是一种分明在努力,却又像是顺其自然罢,但又的确是在努力。这样的权衡较量,如同是水在磨。

    是的,很难懂,也很难体会。但,这便是修行。

    唯有真正的参破,方能得以升华。
1...5657585960...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