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盛唐不夜天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云长歌
“他是戴罪之人,如何能够授予军职?”赖星果然反问了这么一句。
李显奇怪的看了赖星一眼:“自贺兰敏之当年被驱逐出京至今将近十年,这十年来阿爹多次大赦天下,贺兰敏之不曾犯下死罪,正在赦免之列,所谓的戴罪之人从何而来?”
赖星愣了一下,他对贺兰敏之被驱逐出京的罪名很清楚,而这些年来贺兰敏之不曾回京也让他下意识的一位贺兰敏之依旧不许回京,从而给人了一种他依旧有罪的印象,实际上……那么多次大赦,的确是能够赦免他的罪行了。
赖星勉强说道:“此人天生反骨,否则何以不回京城?”
李显更加奇怪了:“他又没有做官,在京城也没有多少产业,为什么非要回京城呢?更何况他定居他乡将近十年,不舍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赖星哼了一声:“那这一次他又怎么舍得离开那里了呢?”
“这个问题,我亦不知赖御史不如等贺兰都尉回京之后亲自去问?”李显差点没忍住给赖星一个白眼,这个智商……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是把他当成副本里的小怪脑子都不带就直接想要碾压吗?
赖星没想到李显居然会来这么一句,忍不住怒气上涌:“殿下!”
谁知李显却脸色一冷说道:“赖御史,作为御史你的确可以仗义执言,但是这却不是你攻击政敌的武器,作为御史,你应该更加廉明公正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你说呢?”
赖星面色一僵然后也不打算忍下去直接站起来说道:“殿下这是在指责臣不够公正?”
“若是你够公正你今天就不会出现在我面前反对贺兰敏之的晋升,当然如果你有其他的理由我欢迎你说出来,如果你的理由足够打动我,这份晋升我的确会压下来,那么现在……赖御史,让我听听你的理由如何?”李显一边说着一边静静的看着赖星,对赖星的愤怒和质疑仿佛一点都不在意。
就是这么一瞬间,赖星忽然发现似乎一直以来他都小瞧了这位太子殿下,不,不只是他,还有别人也都小瞧了这位新上任的太子,或许大家只看到了他柔和的一面,但是……这位殿下也是有自己的原则,并且十分坚持。
赖星冷静下来,直接问道:“殿下就不怕天后不虞?”
李显对于赖星的直白有些诧异,他开口问道:“天后为何不虞?”
赖星被他问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在心里把李显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能因为什么啊?武后不喜欢贺兰敏之这是明摆着的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说出口吗?
然而就在他想着如何将这件事儿委婉的说出来的时候,李显就笑了:“我觉得,阿娘应该高兴才对。”
赖星有些愕然的看着李显,李显却叹了口气:“哎,我这个表哥啊,从小就让阿娘操碎了心,他的顽劣偌大长安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阿娘为了教育他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可是他却一直没有长进,后来阿娘对他实在是失望的不行,这才将他驱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居然也长进了,想来阿娘听了必然是开心的,你说呢,赖御史?”
赖星,饶是赖星再怎么舌灿如莲他现在也说不出话来了,因为李显这手颠倒黑白的功夫,他是自叹弗如了。
武后真的对贺兰敏之寄予厚望?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当时武后没有别的选择而已,现在武后有了别的选择,她对贺兰敏之自然也就看不上眼了,再加上贺兰敏之从来都不是一个乖乖听话的傀儡,武后肯定不会喜欢他。
说实在的,武后从来不是一个心胸多么宽广的女人,的确,后来的史料记载都让人举得武后有着别的女人所没有的大气,然而在李显跟他的接触看来,武后并不是真的心胸宽广,而是她的眼光比较长远懂得隐忍。
如果你对她有用,那么就算你一时不察冒犯了她,她也能容忍,相反,如果你拖她后腿,并且惹怒了她——参照一下王皇后和萧淑妃以及她们儿女的下场吧。
李显当初在决定对贺兰敏之秉公办理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可能会来自武后一系的阻拦,但是他也想好办法了。
武后对自己的名声真的不在意吗?那是不可能的,人生在世谁能做到真正的无视他人言论?只不过武后内心强大,在认准了目标之后,哪怕再怎么艰难她也不会动摇。
之前武后对付李贤的举动让她的名声更加差劲了,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武后做的,可是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李贤被坑到底是谁的手笔,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
如今,李显借贺兰敏之给武后塑造了一个慈母形象——姨母也是母啊,那么武后大概不会跟贺兰敏之过不去了,当然这也跟如今的贺兰敏之根本不能给武后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有关。
而李显能为贺兰敏之做的也就这样了,如果这货依旧那么不靠谱,那就让他一辈子在果毅都尉的位置上混吧,别祸害别人了。
正如李显所料,武后并没有继续指使人给李显下绊子,而投桃报李,李显也将之前的那番说辞给宣传了出去,这句话出自太子之口,听起来可信度似乎很高,毕竟武后和李显的关系比她跟前两个儿子关系都要好一点。
然而李显再天真也不会觉得武后是真的容忍了他,关系好?那要看什么位置,当年武后跟李贤的关系更好,他们两个甚至结成了统一战线去收拾李弘,最后结果怎么样?
有这么两个前车之鉴摆着,李显如果还相信武后会跟他母慈子孝他就是猪!而且,武后如今已经摆出了要倒太子的架势了,当然也未必是想要废了他,更多的大概是想要架空他吧,否则武后怎么可能放任一个御史气焰嚣张的来质问太子?尤其是在他们的理由都站不住脚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李显也实在是觉得有些烦恼,只不过如今他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裴行俭出马自然是没有后顾之忧的,阿史那伏念被俘,突厥残兵死伤无数已经不可能再有余力谋反了,薛延陀部落也再次归顺大唐,随着裴行俭班师回朝,对战俘的处理和对将士的封赏也提上了日程。
因为之前李显做事虽然不够锐意进取,稍显温吞却大部分都无后顾之忧,所以李治也十分放心的将这次的事情交给了李显,并且给了他十分大的权利——不用上书,协同三省随行官员直接定下就行了。
这种破格的待遇处处都显示着李显虽然还是太子,但是手中的权利已经跟皇帝差不多了,而李治虽然还是皇帝,但是却已经提前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一开始李显对这样的待遇还诚惶诚恐,现在他已经完全淡定了,让他干就干呗,哪儿那么多废话啊。
虽然裴行俭还没有回来,但是对他的功劳评定程序已经开始了,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侍中裴炎却过来跟李显说:“阿史那伏念被程务挺、张虔曰助威胁追赶,又遭碛北回纥的逼迫,没有办法才投降的。”
李显瞬间侧目,程务挺和张虔的功劳裴行俭并没有隐瞒,而是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裴行俭是个厚道人,从心理上讲,李显更相信裴行俭。
至于裴炎……这货是武后党羽啊,而裴行俭曾经反对废王立武啊。李显一瞬间就明白了武后这是在借着裴炎的手开始消弱裴行俭的影响力。裴行俭历经两朝,军功卓越,想要灭掉他肯定是不容易的,那么自然就要一点一点的开始消除他对朝廷的影响。
首先就是开始压制他的功绩,至于程务挺和张虔,这两个人的本事是有的,只不过如今还不成气候,而且裴炎将他们两个推出来,李显有理由认为这两个人其实已经投靠了武后,或者说是跟武后那边的人狼狈为奸。
武后的手已经开始往军队里伸了吗?李显此时是犹豫的,作为知道历史并且不怎么打算大改历史的人,他应该放任不管,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被狗吃了,裴行俭对他不错,这么坑人家也不太好。
倒是裴炎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加了把劲说道:“更何况裴行俭此行是戴罪立功,殿下怎么能够因为他打败了阿史那伏念就忘记了他曾经犯下的过错了呢?”
而李显这个熊孩子,中二期还没过,裴炎越是这样说,他越是不想如他的愿,在背后诋毁别人,这样的人肯定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你要是能够拿出真的证据来也行,拿不出来……我就特别想打你脸呢。
只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李显也不能仓促决定,他无奈给郑玘写了封信吐槽了一下现在的囧境,本来他是想要听一下郑玘的意见的,结果也不知道郑玘抽了什么风,这次居然没有给他指导反而直接问了句:送你的东西喜欢吗?
日啊!李显当时就差点掀桌,这个坑爹货!一瞬间李显可以说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他就干了件十分掉节操的事情,他直接用木棉和松布,加上特质的框架给做了一个大唐版的飞/机/杯,然后给郑玘送了过去,顺便也附上了一句艳诗: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做你的春/梦去吧!王八蛋!





盛唐不夜天 第152章 chapter.152
李显把东西寄过去之后就感觉深深的蛋疼,这节操已经掉的都没边了,不过掉节操归掉节操,李显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他现在需要思考的是裴炎的行为到底是他自己做主,还是真的是武后指使的。
如果是武后指使的,那么之前曹怀舜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可能也有武后的手笔,可是为什么呢?武后会打击文臣,但是很少会去打击武将,这跟她手上没有兵权没有任何关系,毕竟文臣武将的区分在如今的朝上并不是那么明显。
良将难得,武后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比起别的反对武后的大臣,裴行俭遭受到的打击报复并不多,如今……武后是看他年纪大了没有用了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出手了吗?
李显思考来思考去,最终还是决定按照真正的功勋给他进爵,封闻喜郡公,裴炎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挠到底也被李显无视了。
身份不同了行事就要有所不同,如果他还是英王,大概会觉得有些可惜然后就放到一边了,然而如今他是储君,行事要光明正大,公平公正,当然这一点有点难,不过李显不介意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公平。
他也知道跟武后对着干可能没有好事儿,但是他需要有一个形象,一个刚正不阿的形象,跟武后玩阴谋诡计他肯定是玩不过的,甚至就连政治上他可能都不如武后有筹码,不过他也不是要跟武后争什么,他只是想要保住太子之位,或者说是保住性命而已。
如果现在他屈服了,大家都觉得他是被武后操控的,那么人心已失,想在武后手上保命太难了。他是武后的儿子,却也不是他的儿子,他和武后心里都很清楚,武后连李弘李贤都毫不犹豫的说废就废,他能讨到好?
李显抗住了压力,而裴行俭却在这个时候给李显写信说他自知生性驽钝,且年事已高,更何况此次只是为了戴罪立功,当不得如此高位。
李显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裴行俭这是在告诉他不要硬抗,这次之后裴行俭大概是要退休了,所以宁愿不要这个郡公之位也不想让李显为难,裴行俭活了这么大,本朝换太子他全部都赶上了,也更加明白武后的能量,裴行俭是担心李显会成为下一个李贤。
李显倒是很正直的写了一封回信,上面说的特别简单:若有功之士不能得应有之功,岂不令将士心寒?
李显作为太子要传播正能量啊,只不过武后那里他要沟通一下,如果是下面人私自做主,他就要帮武后树立正面形象,如果不是,他就不管了,至于会不会有流言,他也真的是管不了。
结果他这边刚写信给武后,那边武后已经做了应急措施,直接以天后的名义赏赐了裴行俭的夫人库狄氏,并且……还跟库狄氏一见如故,武后信仰俯角,而库狄氏也信仰佛教,两个女人简直就是找到了知己一样,从那之后武后就经常召见库狄氏进宫,也时有赏赐,不仅没有再对裴行俭的进爵阻拦,反而还将库狄氏封为了华阳夫人。
一时之间质疑武后的声音少了很多,李显不得不默默的给武后点了个赞。只不过,他倒是真的相信武后是看中了库狄氏,要不然就算是做戏武后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招库狄氏入宫。
既然武后不再针对裴行俭一系,想来贺兰敏之出现在洛阳的时候或许能再给武后一个大惊喜吧。
贺兰敏之的确是让武后十分惊讶,武后怎么也没有想过昔年那个不成大器,也就是比较会读书的外甥居然也成了大功臣,这次贺兰敏之的爵位没有提升,但是李显看了一下下面的报告,发现贺兰敏之居然有能力成为上府折冲都尉了。
说实话当时他的心情也是蛮复杂的,上府折冲都尉正四品上阶,这个官职已经不低了,最主要的是这是个有实权的官职,他手底下是真的有兵马的。
内心复杂归复杂,李显还是大手一挥直接就将贺兰敏之封为玉京折冲都尉,这也算是照顾他了,玉京折冲府就在京兆周围,也算是变相的把贺兰敏之放到了李显眼皮子底下。李显这样做似乎更能体现出了他的正直,谁都知道当初英王殿下跟前周国公简直是做到了相爱相杀的一半,相杀,当初两个人公然在国公府内大打出手,英王殿下都被打吐血了——一直到现在这件事儿还在被人津津乐道。
可以说这两个人的关系十分不好,后来英王殿下还被关了禁闭,只不过大家都觉得武后当时是碍于她母亲的请求不得不这么做,没看后来武后故意将宣城公主嫁给贺兰敏之吗?只可惜武后怎么都没想到宣城公主居然会气死她的母亲,武后一气之下新仇旧恨这就将贺兰敏之给赶出京啦。
以上,是李显和贺兰敏之相杀的理由,李显觉得他有理由相信这是人民群众加工的结果,说实话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跟贺兰敏之已经剑拔弩张到了这个地步了,他们两个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那么坏,说起来贺兰敏之对李显的态度一直都不错,是李显一直单方面的鄙视他而已。
现在李显也不会那么单纯了,能够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倒是不需要他们为自己做什么,只要他们站在自己这边就可以了。
贺兰敏之既然浪子回头了,那就考察一下好了。不过这一次贺兰敏之是跟着大部队回来的,因为李治和武后也要回长安了。
这些年李治和武后几乎要将洛阳当成大本营,而这一次回来是为了太平公主的婚事。说实话在看到李治的诏书的时候,李显有那么一瞬间有些感慨,当年那个小萝莉如今也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了。
当然公主的婚事没有那么仓促的,李治这才刚刚确定驸马人选而已,最后选定结婚的地方还是长安,毕竟长安城经过那么多年的建设十分宏伟,洛阳到底小了一点,李治和武后都不想委屈女儿,这是他们两个唯一的女儿,婚礼怎么也要十分盛大才行。
只不过李治作为皇帝,是没办法给女儿主婚的,这个主婚人选怎么也要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才行,但是李治偏偏就选了李显这个哥哥给女儿主婚,而且太平公主的婚事也交给他去操办了。
李治和武后提起回来也不过就是想要监督李显而已,李显接到诏书的时候就陷入了沉思,今年虽然已经定下了驸马人选就是薛绍,但是要结婚怎么也要明年了,于是到时候他就要以二十六岁的“高龄”去主持妹妹的婚礼,这算不算是体验了一把嫁女儿的感觉?
不过说回来太平公主在李显这里不是女儿也差不多了,所以他就更家担心太平公主了,严格来说太平公主的第一段婚姻在历史上评价还是不低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太平公主还是一个安分的公主,当然这个安分是相对于广大男同胞来说的。
在李显看来,皇家女儿想要参入到政事中去并没有什么,有能力你就上啊,但是仅限于正确的方式,如果是没节操的买官卖官就算了,不过以前李显也没有跟太平公主接触太多,而太平公主是在武后身边长大,节操就不用想了。
李显担心的也不是这件事儿,而是薛绍的哥哥薛顗以后会参与到谋反中来,而薛绍也是因为这个被武则天给弄死了,然后……太平公主就成了寡妇。
但凡心疼妹妹的都不可能愿意让她遭受这么大的打击,只不过这是以后的问题,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拆迁!
是的,太平公主的婚礼无疑是最盛大的,当初李弘娶妻都没有这么盛大,之所以用李弘来比较是因为李弘是唯一一个在太子之位上娶妻的,李贤娶妻的时候他自己还是个亲王,后来当了太子,房氏才成了太子妃,到了李显这里……干脆就没娶妻。
李显看到了婚车的规格当时就眼前一黑——尼玛,那么宽,虽然不一定比长安主路还宽,但是要算上随从还有车队,这样的话,路就不够宽了啊。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要么让婚车减一下规格,要么就是挖树拆墙拓宽道路,这两个相比较的话,无疑是第一个比较经济实惠,但是李显不敢直接说,这事儿李治未必不知道,但是他还是同意了武后的申请,那么就只能说,在他眼里女儿结婚的钱再多他也无所谓。
李显一边纠结一边迎来了李治和武后,不知道为什么,李显总觉得这一次他们从洛阳回长安的时间有点长了。
只是等真的迎接到李治之后,李显就知道是为什么了——李治看上去比他来之前还要苍老许多,李显看着他几乎全白的头发,比之前消瘦很多的身体,李显一时之间居然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李治,要知道到今年李治也不过才五十四岁而已。
哪怕古代医疗环境不太好,但是在这个朝代长寿的人也比比皆是,刘仁轨今年已经八十多了,裴行俭也六十多了,而如今李治看起来比他们还老,或许当皇帝的总是不长寿吧。
李显把爹娘送回大明宫,第二天就揣着各种章程去汇报工作,哪怕李治将所有的事情都放手给他了,李显还是将一些大事儿给汇总起来,专门等着见到他爹之后报告一下,顺便……挨个骂。
恩,李显十分有自知之明,哪怕他处理政务的时候裴行俭和刘仁轨都觉得不错了,他却知道,以臣下的眼光来看或许他做的不错,然而真正以皇帝的角度来看,只怕他做的还不够。
所以他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了,当然李治一直都是个十分温和的人,很少大发雷霆,所以被他骂并没有啥能让李显觉得有心理压力的事情。李治在休养了两天之后就开始给李显发成绩单。
说真的,李治一直觉得他好像小看了这个儿子,不仅仅是他,从武后到满朝文武似乎都小看了他。他一直觉得李显太过软弱,可能扛不起治理一个国家的重担,然而现在事实证明,对方不仅扛起来了,反而做的不错。
李治在表扬了一下李显之后,并没有着急批评他,反而问道:“我听说你每天处理政务的时间并没有很多?”
李显惭愧了一下,太子作为储君一言一行也是有史官记载的,李显以前看过有关李弘和李贤的记载,甚至连李治在做太子的时候的记录他都看过了,当然这些记录仅限于太子监国的时候,不得不说,以勤奋而言的话,他大概是最差劲的。
最勤奋的是李弘,难为他拖着病体每天还要处理那么长时间的政务,但是李显总觉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耗尽心血才会让身体变的那么差劲,李治和李贤处理政务的时间差不多,大概李贤也是在模仿李治,而李治模仿谁就不知道了,他是时间最短的。
在点头承认了之后,李治又问道:“为什么呢?”
李显没有忙着请罪只是想了想认真说道:“大概我身边帮我的人比较多吧。这还要感谢阿爹。”李显一边说着一边笑了:“我自己能力有限,有些事情自然是要交给比较熟悉的人去做啦,我并非全能,又岂能将所遇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是的,这真的要感谢李治,李弘和李贤监国的时候,李治大概是因为放心他们,所以并没有派太多的人辅助他们,但是到了李显这里……大概是觉得李显不靠谱吧,李治就差将整个朝廷都搬过来了。
李显的意思是人少了他工作量就多,人多了他工作量自然就少了。李治听了之后却笑而不语,谁都知道这跟人多人少并没有根本性的关系,非要说原因的话,大概是李弘和李贤是因为防备,他们手下的人肯定有武后的人,他们防备着武后的人所以就不会让他们接触太多东西,但是李显不是,只要你在这个位置,只要你是干这个的,那么就去干活吧,别想把事情推给别人,真的不好好干活的话,就别怪太子不给你面子了呦。
十分光明正大,没有任何阴谋诡计,你行你就上你不行就滚蛋,没有人能够说出什么来。
而在李显这里其实非常简单——既然你们还那么有闲心时不时的上下串联搞阴谋诡计,那不如把这个时间用来干活吧,你们干活我就能放假了啊,李贤家的三郎已经快过三岁生日了,这个年纪的小包子正是最可爱的时候,你们干活我就去跟宠物侄子玩,挺好的。
于是,大家发现这个他们一直都担心扛不住武后的太子,居然还真的克制住了武后一党。
李治再细问,李显就十分理直气壮的说道:“那些人既然能够坐到这个位置就证明他们有真本事啊,大唐又没有那么腐朽,庸者也能占据高位,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让他们尽自己的努力为大唐的建设添砖加瓦不是很正常的吗?”
是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你,所有人都恨不得把政敌排挤出去,事情恨不得一点都不给政敌做,你……你就这么把政敌给培养起来了,看你以后怎么办!
这个问题,李治想要问,却不能随便问出口,到了武后那里就十分简单了,她跟李显说话直来直往惯了,直接就问出口了。
这也是够奇葩了,武后跟前两个儿子掐的时候,那两个儿子在面对她的时候都带着一副孝子面具,武后自然而然的也要带上慈母面具,到了李显这里……哪怕他知道武后会针对他,态度还是一样的。
1...9899100101102...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