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病娇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流书呆
桃红奔过来,往主子后腰垫了一个软枕,拿起桃木牌看了半晌,脸色忽然大变。
虞襄挑高半边眉毛,笃定道,“说实话吧,这玩意儿可是厌胜之术?”若是丫头肯实言相告,日后也算得用。
小桃红轻轻点头,“回小姐,这是镇妖符,写的是……”她小心翼翼的瞄了眼主子。
“写的是‘七魂皆杀,业火焚体’是不是?”虞襄冷笑。因生下来就瘫痪,看见别人能跑能跳,能游览大好河山,她觉得不甘,脾气日渐暴躁,最后在哥哥的建议下开始信佛,这才看淡很多。
她参阅过的佛家典籍数不胜数,岂能被几个梵文难住。这桃木牌,她第一天醒来就想全烧了!如今在老太太眼里,她那‘丧门星’的帽子算是摘掉了,且救了虞品言两命,烧几块牌子算不得什么。等老太太回过味来,林氏就该倒霉了!
虞襄扯下桃木牌,扔在地上,满脸的厌恶,“屋里那些木牌全都找出来烧掉!快去。”
桃红也觉得这木牌瘆人,早想处理掉了,听主子一说忙颠颠的答应。
院外很快升起一股浓烟,翠屏翠喜闻见烟味跑过去查看,惊得叫起来,“呀,你怎么把这些平安牌给烧了?夫人有吩咐,这些牌子绝对不能动,否则会招祸的!”
桃红见翠屏翠喜来抢夺未烧完的木牌,忙一股脑扔进火里,道,“小姐让烧的,这些木牌不吉利!你们站开点,免得火星溅到裙摆上。”
翠屏翠喜连忙跳开,一个准备去正房找太太告状,一个进屋去劝主子。
正当时,马嬷嬷跨进院门,身后跟着两个抬箱笼的老婆子。她扇扇浓烟,问道,“好大的味儿,这是烧什么呢?”
“马嬷嬷,你来得正好。瞅瞅,她们把夫人挂上去的平安牌全给烧了!夫人若是问起来可怎么交代!”翠喜做出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分明是镇妖符,怎成了平安牌了?马嬷嬷嗤笑,不以为然的摆手,“由着小姐烧吧,夫人若问起来,你就让她去找老夫人。”小姐哪里是什么丧门星,分明是福星!再让镇妖符镇着,多少福气都被折腾没了!嘶~小姐废了双腿,会不会是被这些厌胜之术给咒的?
想到这里,马嬷嬷倒抽一口凉气,使人将箱笼抬进小姐屋内便汲汲皇皇往正院跑。这林氏当真是疯了!她咒小姐时,还不知道小姐并非她亲生骨肉呢,倘若哪天对老太太存了怨气,是不是也会下手?且这厌胜之术诡谲莫测,无影无形,简直叫人无从防范啊!不行,得赶紧回了老太太!
虞襄见马嬷嬷火烧屁股一般离开,眼睛一眯,惬意的哼起小曲儿来。要说这林氏也是个蠢的,明目张胆的在内宅行巫蛊之术,老太太前几年被几个庶子折腾的筋疲力尽,没功夫管她,得了空,还不得腾出手来收拾!人老了,最忌讳这种东西。
虞襄越发笑得灿烂,冲迈进屋内,花脸猫一般的桃红扬了扬下颚,“把箱笼打开,我看看。”
“哎。”桃红拔掉铜锁上的插栓,挑开箱盖。
虞襄表情淡然,翠屏翠喜两个却惊叫起来,“鲛,鲛菱纱?百年老参?这两样可都是御赐之物,在老夫人库房里存了好几年了!”两人心里爬满了蚂蚁,痒的难受!瞧这鲛菱纱,质地轻薄,如云似雾,看着是纯白色的,放在阳光下却能反射出七彩光芒,且火烧不烂水浸不湿,当真是极难得的宝贝。用它做两身衣裳,还不美死个人!
当然,这东西太打眼,两人是万万不敢贪墨的,但百年老参却不同,卖给药店怎么着也能换五百两银子。反正虞襄是个傻的,拿根白萝卜也能糊弄过去。
两人心里正美,却听虞襄淡淡开口,“鲛菱纱放进私库,老参拿去厨房炖汤,晚上我要喝。”
桃红连忙擦干净手上的黑灰,捧着老参下去了。翠屏颇有些傻眼,急急开口,“小姐,这老参年头足,紧要时还可吊着一条命,你怎么就吃了?还是留下备用吧!”
翠喜也跟着帮腔,“是啊,百年老参药效强劲。小姐你身体还虚,吃了不但没有好处,反受其害!”
“我不吃,难不成留给库房里的老鼠吃?我有那么傻么?”虞襄勾唇蔑笑。她就是吃得鼻血横流,也不会便宜这两个东西。
翠屏翠喜心脏狂跳,再不敢开口拦阻。
正院,老太太听了马嬷嬷的话,脸上似泼了墨,黑得能滴出水来,指尖一个用力,竟将佛珠掐断了。
屋内噼里啪啦一阵乱响。丫头婆子纷纷低下头,不敢喘气。老太太发起火来,可是连侯爷都顶不住。
“是我疏忽了。堂堂永乐侯府,竟大肆行这巫蛊之术,且咒的还是亲女,若被言官参上一本,言儿的爵位就保不住了。十年前风光无限的敏贵妃,可不就是这么死的么,母族三百七十八人,尽皆斩于菜市口,皇上现在最忌讳的就是这个……”老太太用力按揉眉心,喟然长叹,“这些年,我也是越发不顶用了,如此险要之事,我竟不闻不问,差点连累了言儿!”
越想心头的火越旺,老太太冷声道,“丧门星,我看这林氏才是真正的丧门星!你带几个人去搜林氏院子,但凡可疑之物全烧了。她若闹起来便叫她回娘家,莫祸害我侯府!”
“老奴立马就去,老夫人您别急,所幸小姐是个有主意的,已把东西都处理了。”马嬷嬷轻声安慰。
老太太摆摆手,神情疲惫。
林氏屋内堆满了亡夫的遗物,都是二人爱情的见证。马嬷嬷可没那风花雪月的心思,翻捡出可疑物品便拿出去烧掉,惹的林氏发起疯来,披头散发的跑到正院哭闹。
老太太刚躺下没多久便被惊醒,着实气得血液逆流,甩出一封休书才让林氏彻底消停,自己也厥了过去。
正当时,柳绿端来一碗参汤给老太太灌下,这才让她转危为安。自此以后,马嬷嬷越发觉得二小姐是个有福的。
-----------------------------------------------------------
家里发生的事,老太太不让报给小侯爷,虞品言自然无从得知,待在太子身边安心办差。
太子虽不是全知全能,却善于用人,也善于纳谏,是天生的帝王之才,来到三门峡仅一月便将诸事料理的妥妥当当,巨细无遗。
又过了三日,确定河堤已修缮牢固,灾民也得到安置,太子决定启程归京。途中,虞品言向太子请辞,欲前往平沙县为妹妹寻访当地一位神医。
太子欣然同意。
身怀绝技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臭脾气。虞品言为神医上山采药捉蛇,下地种菜浇水,当了半月苦力才勉强让他点头。
两人一路走一路搜集药材,本以为已被太子远远抛下,却没料在一处驿站汇合了。
太子的贴身近侍来顺站在院门口,正与一名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说话,表情看上去非常焦虑,“这东西果真能治好我家主人?你若是诳我,定叫你有来无回!”
“我当年得了时疫便是吃这个吃好的,你且试试吧。”小姑娘一点儿没觉得害怕,反扬起手中草药,粲然一笑。
来顺被她开朗的笑容感染,颇有些意动。那么多太医都束手无策,这时候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太子的病来得又急又猛,眼看三天未曾睁眼,实在拖不得了!
虞品言大步上前,沉声问道,“什么时疫?”
“侯爷,你可算是回来了侯爷!太子得了时疫,您那神医请来没有?赶紧进去给太子看看吧!”来顺看清来人面孔,像找到主心骨般扑过去,一时忘了改口。
虞品言眸光微暗,立即拉着神医匆匆往驿站里走。
来顺擦了一把眼泪,也跟着进去了,倒把进献草药的小姑娘忘得干干净净。
小姑娘想进去,却被拿着剑戟的侍卫拦住,在门口张望片刻,一脸遗憾的走了。早知道里面病着的是位达官贵人,却没料竟是当朝太子。方才那少年也是个侯爷,哪位侯爷?若是我的药能治好太子,荣华富贵岂不唾手可得?明天再来看看吧!
她正暗自琢磨,被匆匆找来的俊秀少年一把拉住,低声警告,“又淘气了,里面住着一位贵人,招惹不得。快跟哥哥走,否则被抓起来哥哥可救不了你!”
小姑娘乖巧的点头,边走边不住回望。
----------------------------------------------------
原本的历史轨迹:四皇子归京途中身染时疫,得一幼女进献神药,转危为安,解下随身玉佩相赠。数年后二人重遇,正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
忽如一夜病娇来 第十一章
虞品言跨进太子居住的小院,就见于文涛等一干老臣跪在房门口,个个形容憔悴,表情哀泣。天上分明挂着一轮烈日,院内却弥漫着一股悲苦寒凉的气息。
太子乃元后所出,居嫡居长,德才兼备,如无意外的话,便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任帝王。然而这位储君第一次外出办差便染上时疫。倘若他病逝,凭皇上对他的宠爱,定要所有人为他陪葬。
灼热的夏风吹过,几位老臣却微微颤抖起来,似冷进了骨子里。听见脚步声,他们转头回望,浑浊的眼底爆射出精光。
永乐侯!怎么把永乐侯为妹妹寻访神医这茬给忘了!真是上苍保佑啊!
“侯爷,神医……”于文涛颤巍巍爬起来,话没说完就见面容冷肃的少年已领着一名老翁径直入屋。紧闭的门扉隔绝了众人满含希冀的目光。
因太子见不得风,屋内窗户统统锁死,还罩上一层窗幔,致使光线非常昏暗。甫一走近床榻,便闻见一股浓郁的酸臭味,没病的人闻了,也得熏出满身的不适。
虞品言却似毫无所觉,大步走过去细看。
短短半月,太子竟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紧闭的双眼糊满浓黄的眼垢,吐出的气息带着一股人体即将腐烂的味道。若不是虞品言摸到他颈侧微弱的脉搏,还以为他已经去了。
“朴神医,请为太子诊治。”虞品言弯腰作揖,冲鹤发童颜的老翁深深一拜。
来顺早猜到老翁便是侯爷请来的神医,见此情景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哀求。他是个机灵的,知道这等神人定受不了胁迫,若用权势强压他替太子诊治,指不定便跟你来个鱼死网破。
老翁老神在在的捋着胡须,笑道,“虞品言,你可要想好了,我只答应为一人诊治。救了太子,你那妹妹我可就不管了!”
来顺含着两泡眼泪朝侯爷看去。
虞品言面上不显,拢在袖中的手却紧握成拳。太子与襄儿孰轻孰重?太子性命垂危,自然应该选择救太子,可襄儿的腿却也耽误不得……
闭了闭眼,虞品言拱手道,“还请朴神医为太子诊治。”
老翁嘲讽地笑了,“我还当你多重情重义,到底屈于权势舍弃了家人。如此,我这便替太子诊治。”
虞品言扯了扯唇角,语气冰冷,“朴神医无需挑拨。论理,太子是君,我是臣,臣子忠君是为本分,无甚屈于权势的说法。论义,我与太子情谊深厚,不逊于家人,他性命垂危,我自然该选择救他。舍妹此时并无性命之忧,没了朴神医,日后我还能寻王神医,赵神医,没甚要紧。”
老翁被他几句话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冷哼道,“你就犟嘴吧!你妹妹的腿,这世上除了我,只有苦慧大师能治。苦慧大师十年前渡海去了暹罗国,生死不知,你届时找不到人,别哭着喊着来求我!”
说到这里,老翁得意的笑起来,拎起医药箱走到榻边给太子诊脉,高声喝道,“开窗开窗!不想憋死太子就赶紧开窗!”
朴神医的大名,就连久居深宫的来顺也是多有耳闻,连忙把四面窗户都打开,让阳光照进来。异味慢慢散去,所有人都觉精神一振。
朴神医取出一套金针,轻捻着送入太子各大要穴,又从他指尖、耳尖、耳垂等处取出几滴浊血。方才还奄奄一息的太子轻咳一声,竟立时苏醒过来。
视线还有些模糊,可并不妨碍他认出虞品言那张雕刻一般俊美的脸。太子微微笑了,笃定道,“易风(虞品言的字),你又救了孤一命。”
朴神医不满意了,用绢布擦掉太子指尖的血迹,提醒道,“殿下,永乐侯可不懂医术。”
太子莞尔,温声道,“多谢神医相救。”似想起什么,他脸上悦色尽去,低喊,“孤这时疫想来在洛阳便已染上。你们赶紧采购药草,召集医者奔赴洛阳,以免疫情扩散!快去!”
虞品言离开的第二天,他便开始发起高烧,当时只以为感染风寒,略喝了几帖药,等意识到自己得的是时疫时已经晚了,他下一刻就陷入了深度昏迷,脑子里最后一个念想便是赶紧召集医者救治灾民。
只可惜于文涛等人没有读心术,太子病重他们也没心思考虑别的,这便耽误了近半月的光阴。也不知疫情有没有在灾区蔓延。
虞品言略一拱手,即刻出去办差。朴神医见太子爱民如子,履仁蹈义,虽嘴上不说,下针却越发稳当。
于文涛等人依然跪在院外,得了太子口令,当即泪流满面,痛哭失声。太子已病成这样,心里惦念的依然是灾区民众。他的仁义不是装出来的,却是实实在在扎根于骨髓。大汉朝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储君,实乃幸运!
一干老臣连磕三个响头,精神百倍的去办差。归京后将太子的言行一五一十写在奏折里,呈给皇上过目,措辞丝毫没有夸大,却已足够令皇上满意。而虞品言的表现也令他眼前一亮,暗自决定将这位未及弱冠的小侯爷培养成太子的肱骨之臣。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朴神医施展了一套定魂针法,堪堪将太子从死亡线上拉回,又开了一剂猛药给太子灌下。见他脸色迅速泛出红晕,眼眸也清亮很多才大松口气,摆摆手,回屋睡觉去了。
太子躺了整十天,这会儿无论如何也躺不住了,盘问来顺自己昏迷后的事情。来顺一一作答,踌躇半晌终是坦白道,“殿下,您能醒过来,多亏了小侯爷……” 这便将朴神医与永乐侯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太子听了十分动容,对着帐顶喟然长叹,“孤这条命,却是用易风妹妹的双腿换来的,孤实在是惭愧。”
来顺连忙安抚,“殿下无需多想,只日后为虞小姐再寻访一位名医也就罢了。”话落,心里暗自嘀咕:这位虞小姐的双腿换了侯爷与太子两条性命,也真够金贵的。这会儿耽误了,日后说不得有大造化,单这两份人情,也够她受用一辈子了。
却说虞品言使人采买了大量药材,又召集了许多医者,翌日清晨便准备赶赴灾区。车马刚出驿站,就见一名侍卫正与一小姑娘纠缠。
小姑娘长得十分清秀可爱,唇角一翘,腮侧便显出两个深深地酒窝,里面仿佛盛满了蜜糖,令人见了只觉甜丝丝的,升不起半点恶感。也正因为这万分讨喜的长相,侍卫并不狠拦,反而好声好气的劝她离开。
“可我的草药真的很有用。喝下去第二天就大好了。你们姑且试试吧!”小姑娘将一个纸包捧得高高的。
那侍卫见劝不走她,只得收下草药,心道院里还有许多人感染了时疫,拿去给他们也是一样。至于太子那里,打死他们也不敢将来历不明的东西呈上去。
小姑娘好似察觉了他的心思,笑眯眯道,“这药熬煮的工序十分复杂,一个弄不好便会药效全失,你带我进去吧,我帮你们熬。”
侍卫还没开口,便听身后传来一道冰冷刺骨的声音,“你们就是这样守职的么?任由可疑之人靠近驿站,且还收受不明药物。倘若这是一包毒药,你死一万次也不够抵罪!”
那侍卫腿软了,当即便跪下给大步而来的小侯爷磕头。这位虽才16,却是个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主儿,犯在他手里只‘生不如死’四个字。且他说得句句在理,字字珠玑,叫人反驳不得。也是这小姑娘长得太过甜美娇俏,竟让他不由自主便放下了戒心。若她果真是谁派来的刺客,那便出大事了!
越想越觉后怕,侍卫扔掉剑戟,没命的磕头。
小姑娘也吓得狠了,脸上甜蜜的笑容全被恐惧不安所取代,睁大一双湿漉漉的眼睛,可怜兮兮的瞅着容色冰冷的少年。
少年却对她视而不见,跨上立在门前的骏马,淡淡开口,“抓起来好生审问,若有可疑便去回于大人,让他处置。太子尚在病中,切莫惊扰。”话音未落,人已去得远了。
侍卫连连应诺,直起身,脸上哪还有半点和煦,一把将抬腿欲跑的小姑娘抓起来,扔进驿站地牢。
小姑娘大喊大叫,剧烈挣扎,袖口翻卷一截,露出手腕上一朵兰花状的胎记。
只关了两个时辰,小姑娘的父母便求上门来。因身世清白,又正巧与某位随行官员有旧。一家人舍掉十之七八的家资才将小姑娘赎出,连夜赶回岭南老家去了。
经此一事,原本的巨富之家逐渐走向没落。
三日后太子病愈,不但不启程归京,反又回了疫情严重的洛阳,誓与百姓共进退。八月初,疫情彻底消除,洛阳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太子走时数万万百姓夹道相送,热泪盈眶。太子仁义之名传遍天下,皇室越发受百姓爱戴。
皇帝对太子的表现满意至极,亦对随行官员大肆褒奖,尤其年仅16的小侯爷虞品言,更得了一句‘不世之材’的评价,永乐侯府也随之水涨船高。
忽如一夜病娇来 第十二章
虞品言没来得及回家便入宫复命去了,只让长随给府中递了个口信。
老太太揪住长随问了又问,足问了两刻钟才将人放走,转而对着佛龛跪拜。佛祖保佑,这趟差事总算是有惊无险。洛阳出现疫情的消息传来,她连着两三夜没合过眼。
马嬷嬷也跟着跪下,欢天喜地的道,“老夫人您瞧,就说二小姐是个命里带福的。侯爷本是为她寻的神医,偏就那么巧把太子给救了!这气运,真是好的没话说!也不知夫人寻的哪个假和尚,把一颗福星硬说成天煞孤星!”
老太太闭目不语。
马嬷嬷念了几句佛,忽然‘哎呀’一声惊叫。
“佛祖还在跟前,作甚一惊一乍的!”老太太睁眼瞪她。
马嬷嬷连忙捂嘴,脸色青青白白的变换,眸光也不停闪烁。
老太太觉出不对,低声问道,“你想到什么了?”
“没,没什么!”马嬷嬷笑得十分僵硬。
“想到什么就说!”老太太厉声呵斥。
马嬷嬷瞅瞅佛龛里满目慈悲的菩萨,又捻捻手里的佛珠,终是期期艾艾开口,“老夫人,夫人当初把二小姐的生辰八字拿给那和尚测算,您想想,那生辰八字,它,它不是二小姐的生辰八字啊!”
接下来的话,马嬷嬷实在不敢再说。虽两个女婴生在同一天,却绝不可能是同一刻,至多至少都会差那么一点儿。而命数这种东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真说不清楚。
那八字不是虞襄的,却是自己嫡亲孙女的!若是和尚算错也就罢了,没算错,岂不是说自己嫡亲孙女才是天煞孤星?确实,虞襄现今十岁,过去的十年里,侯府哪曾遭受半点灾祸,反而日渐繁盛。今年倒接连碰见两桩祸事,却都因为虞襄的缘故避过去了。
林氏说儿子是被虞襄克死的,当时那两个孩子还未抱错呢,嫡孙女降世那刻,儿子也死于悍匪刀下,这真是……
老太太心慌意乱的捻着佛珠,指尖剧烈颤抖起来。她信佛,自然也信命,要说没跟林氏一样恨过虞襄,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她阅历广,心胸开阔,后来又见府中诸事越发顺遂,孙子也撑起了门户,这才慢慢看淡了。现在忽然告诉她,嫡嫡亲的孙女才是天煞孤星,那被遗忘的恨意竟又翻搅起来。
马嬷嬷见状连忙缩到角落,大气儿都不敢喘。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我今称赞大准提,唯愿慈悲垂加护。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老太太闭眼,接连念了十几遍清心咒才恢复平静。
终究是侯府血脉,再如何也不能仍由她流落在外生死不明。况且那和尚未必有什么修为,算错了也是有的。是好是歹,等把人找回来再看吧。老太太虔诚地给菩萨磕头,直起腰后眸色晦暗。
-----------------------------------------------------------------
虞襄日盼夜盼,总算把虞品言给盼回来了。不知不觉间,少年已经成为了她的精神寄托,有少年在,便会觉得无比安心。
让柳绿去打听虞品言什么时候归家,她半躺在靠窗的软榻上,眼巴巴的朝外张望。
小小的院子种满了花草,紫色的曼陀罗爬满院墙,白色的茉莉花在墙根处迎风招展,几株石榴红红火火,开至荼蘼,更有大朵大朵的向日葵挤在长廊下,似一轮轮小太阳。满目的炫彩伴随着扑鼻的浓香,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短短两月,空旷的院落便被虞襄打造成了伊甸园。因不良于行,她只能靠养花种草、看书写字、弹奏乐器来打发时间。上辈子她就是养花高手,这辈子不知怎的,亲手种下去的花草,无论多难伺候都能成活,且长势喜人。
见此情景,她越发喜欢侍弄花草。老太太来看过她几次,一进院门就舍不得走,随后命人寻来许多奇花异草让她摆弄。
虞襄投桃报李,总将开得最好最漂亮的送去老太太院里。祖孙两就这样越走越近,往日的疏离与隔阂在一点一滴的接触中慢慢消融。
正惬意的嗅着花香,翠喜掀开门帘禀报,“小姐,秦小姐看你来了。”
这秦小姐乃忠勇伯的庶女,今年12岁,在伯府并不如何受宠。‘虞襄’因常年受到林氏冷落,老太太又疏于教导,性格很有些自卑,与门户相当的贵女们玩不到一块儿,反喜欢结交门户败落,出身不显的女孩,以享受被人吹捧的快-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