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女王不在家
江树理想了想,还是道:“再看看吧。”
冬麦见此,知道这话里更松动了,当下也不多提,回头就把这事给自己娘和嫂子说了,她娘胡金凤一听:“我回头劝劝他,他那些老心思也该丢了,现在儿女媳妇女婿都忙得要死,他却吃个现成,算是什么事?回头也让他帮冬麦看店去,就去看饺子店,到时候腾出你二哥来,让你二哥去陵城帮你干!”
这正中冬麦下怀:“娘,说服爹的是就靠你了,现在改革开放,咱赶上好时候,随便干干就能挣钱,不行动起来,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时候呢!”
临走前,冬麦还去看了看梳绒机,梳绒机女工都戴着口罩,穿着防尘罩衣,有条不紊地干着,冬麦观察了一会,她们操作规范,动作熟练,看来自家大哥的培训挺到位。
冬麦又和她们聊了聊,一个个情绪都不错,觉得能挣钱,很珍惜这工作。
冬麦临走前又告诉她们,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或者太累了,记得给自己嫂子提:“咱们工作是要挣钱的,但是挣钱前,最紧要的是保障自己的安全。”
她这一说,大家自然明白:“这你就放心吧,我们都按照我们的操作规范来,可不敢马虎大意!”
冬麦点头,回去又对自己娘和嫂子叮嘱了一番,这才带着双胞胎离开。
胡金凤和江树理搬了一些麦子小米,还有地里新收上来的玉米、蚕豆,以及新鲜的菠菜油菜什么的。
冬麦家的地现在没工夫打理,长得自然不是很好,现在沈烈已经考虑着给刘金燕家种,回头收他们一些粮食就是了。
这样一来,这些自家种的东西就显得稀罕了。
去的时候驴车沉甸甸的,回来的时候驴车更沉了,冬麦想起这个,心里便觉得暖和。
娘家现在日子都过得不错,满满看着也乖巧懂事,挺聪明的孩子,现在随便跟着江树理认字,已经能认五六百个字了,听那意思是打算今年就上小学。
一般村里是七周岁上小学,人家学校说满满聪明,可以提前一年上。
一切都很圆满,唯一操心的,还是江春耕的婚事,胡金凤又叨叨了一番,但是急又有什么用,江春耕现在对女人没兴趣,他只对挣钱有兴趣。
回去村里的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的,怀里两个孩子也精神起来,踢腾着小腿儿,睁着眼睛兴奋地看外头,眼睛忽闪忽闪的,逗得冬麦和王二婶直乐。
王二婶亲昵地抱着孩子:“咱孩子长得好,命也好,生下来就是福窝窝里!”
冬麦看着旁边绿油油的麦田,风吹麦浪,又是一年的丰收。
她倒是想起许多事,那些过去苦涩酸楚的,伤心失落的,还有甜蜜惊喜的往事。
其实掐指一算,距离最难过消沉的时候也不过两年罢了,却仿佛经历了很久。
这么说笑着,进村的时候,两个孩子在冬麦和王二婶怀里已经睡着了,怕吵到孩子,就不怎么吭声,于是一路上就听得驴铃铛清脆的声响。
谁知道一进村,迎面就看到了霍志诚,拎着一个皮箱子,手里牵着一个女孩,绷着脸往外走。
冬麦乍看到霍志诚,也是意外:“嫂,你这是——”
霍志诚本来是气哼哼的,黑着脸,看到冬麦,脸色稍缓,扫了一眼冬麦怀中的孩子:“也没什么,我打算带着茹茹回首都了。”
冬麦看她脸色,担心:“你没事吧。”
这时候,眼看身后传来动静,霍志诚便道:“没事,你不用管了。”
说着闷头就往前走。
后面很快就见林荣辉追出来了,他指着霍志诚:“你走,你敢走,霍志诚我告诉你,今天你要是真出这个村,咱俩这日子就别过了!”
霍志诚一听这话,顿时怒了,指着林荣辉大骂:“林荣辉,你还有脸和我说这话?你怎么不看看你娘都干了什么事,你好意思提吗?我在厂子里正是竞选晋升的关键时候,结果呢,你娘一个电报把我骗回来了!她要真有事,我在这里和你嚷嚷算我霍志诚人品不行,可她编瞎话把我骗回来,这算什么?我的前途我的工作活该就这么被她坑?”
林荣辉:“可家里真有事啊,我弟进监狱了这不叫事?我娘也是着急,她是农村老太太,你有知识有文化你犯得着和她计较这个吗?”
霍志诚最恨这句话了,仿佛她是一个城里女人,就活该受一个农村老太太的气,你是农村老太太你不懂事还有理了?
当下咬牙:“那我工作呢,那我职位晋升呢,我活该被耽误?”
林荣辉头疼:“这个以后还有机会,再说也不是你离开了就没机会了,这是两码事。”
霍志诚嘲讽地冷笑:“林荣辉,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我当初认识的那个,还是说,这么多年了,你一直都是给我装,你听听你说的话,你自己能相信你说的是真话吗?你就在这里给我打马虎眼!”
这时候,周围不少村民都出来了,好奇地看热闹,大家都惊得不轻,谁想到城里的林荣辉竟然和媳妇吵架呢,他媳妇可真厉害!
林荣辉一看旁边不少人看热闹,脸上就挂不住了。
他好歹也是大学生,走出农村,扎根到了首都,他在村里人跟前是体面的,有身份的,结果现在和自己媳妇吵成这样,被自己媳妇骂得狗血淋头!
他觉得自己所有的体面全都摔在地上落了一个粉碎!
当下他也恼了:“你嚷嚷,你嚷嚷,你再嚷嚷,你这媳妇,我不要了!”
他这么一说,霍志诚倒是愣了,她打量着林荣辉,倒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之后突然笑起来:“我还不要你了呢!离婚,回去就离婚,这日子我不过了!”
说完,带着茹茹,转身就走。
冬麦看着这情景,也是意外,但以她的身份也不好说什么,眼看着霍志诚带着孩子这么离开了。
回到家里后,谢过了刘金燕男人,王二婶和冬麦先将两个孩子放下,之后便收拾着准备做饭,说话间,胡翠儿便来了,她今天不值班,正好闲着。
她来了,和大家一叨叨,冬麦才知道,原来王秀菊现在每天做牛做马地伺候着孙红霞,但是孙红霞还整天拿样,踩着鼻子上脸的,王秀菊愁得要死,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孙红霞肚子里有自己大孙子,憋屈死也得忍着。
王秀菊发电报谎称自己要死了,把两个儿子骗回来后,打着滚地要两个儿子想办法,反正他们得把自己弟弟捞回来,要不然就让他们帮着林荣棠养儿子。
可问题是两个儿子虽然一个在首都一个在陵城,也都是普通上班的,哪有什么办法呢,于是王秀菊逼着戴向红,认为她“在医院当护士,肯定不少有钱有势的”,又逼着林荣辉去找关系,林荣辉能有什么办法,就说回头找找老丈人那里,人家霍志诚可不是受气的主儿,一听就不乐意,两口子才吵起来。
“依我看哪,她家那个大儿媳妇人家主意大着呢,哪是林荣辉能摆弄的,说不定这一次就离婚了呢!”
“为了一个儿子,弄得另一个儿子离婚,她也是够折腾的!”
大家伙说笑起来,很有些看热闹的意思,不过冬麦想想霍志诚,其实还是有些担心。
刚才那么多人,她也不好说什么,但还是盼着霍志诚能顺利,别管离婚不离婚的,都希望她能好。
当晚,又有消息传来,说是霍志诚还真回去首都了,人家一个人花钱雇了一辆驴车带着孩子去陵城,直接买票回去了。
林荣辉面子不保,气得大骂,王秀菊也骂,说这种儿媳妇不该进门,以后干脆不要了,再娶一个!
但是媳妇走了,人还是得想办法救,于是林荣阳又去求了孟雷东,求爷爷告奶奶说好话,最后孟雷东倒是同意捞人了,但是之前那笔羊绒的钱,可就得一笔勾销了,还有林荣棠家里的三台梳绒机,暂时也不能让他家用了,以后就各干各的,没关系了。
王秀菊自然不舍得,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现在关键是把这银行贷款还上,把儿子捞出来是正经,赶紧催着林荣阳答应了。
答应了后,倒是也好办,孟雷东找人在派出所见到了林荣棠,林荣棠签字画押,之后孟雷东交钱,算是还了债,林荣棠终于出来了。
派出所的封皮可以撕去了,这边封皮刚撕掉,那边孟雷东的货车就来了,来了两辆货车,下来一帮人,把三台梳绒机全都卸了拉走,又把能带的全都带走,就连最后一点毛渣子也都让人搬上货车了。
王秀菊在那里看着宅子,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把东西都给拉走,拉得啥都不剩,她心疼得眼泪往下掉:“这是什么世道啊,什么世道啊!”
但是又能怎么着呢,只能忍着。
好在林荣棠回来了,被放回来的林荣棠,神色倒是如常,回到家里,一家子商量了一番,林荣棠便去后街的院子,去西屋里,寻他藏起来的羊绒了。
这是他唯一的指望。
他进去的时候,唇边带着一抹志得意满的冷笑,出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摇摇欲坠。
王秀菊扶着他,叹气:“啥都没了,啥都没了,不过你也别难过,咱家好歹有个喜事。”
林荣棠茫然地抬起头来,看向自己娘。
王秀菊:“你媳妇怀上了!红霞有身子了,我带着她去公社看了,说是已经怀上两个多月了,快三个月了!咱们以后也不图别的,就好好把孩子生下来养着就行了!”
这话一出,林荣棠直直地看着前方,两眼呆滞,木木地僵了许久,最后身子一歪,栽那里了。
冬麦听说这消息,大概也知道怎么回事,孙红霞肚子里的孩子肯定不是林荣棠的,保不齐是哪个男人的,估计是在村里找了一个勾搭着。
别人说起这事,便激动地看着她,倒是仿佛她应该给个回应,冬麦便笑叹:“那真是不错。”
这种事,她不会去戳穿的,人家愿意当老王八就让人家当呗。
她从娘家回来后,她爹那么一提醒,她开始有了新思路,开始尝试着重新做粽子,也是赶巧了,这个时候,恰好她妈苏彦均给她邮寄了两盒粽子,是首都当地的粽子,那做法,那味道,自然又和一般的不一样,她尝了后,觉得不错,尝试着做起来。
如此捣鼓了三四天后,做出来给王二婶她们吃,这下子她们都惊叹不已:“这可比我们平时做的好吃多了,我尝着这糯米可真劲道,却又能咬得动,这是啥糯米啊!”
冬麦听这话便笑了:“就是咱们平时用的糯米啊,只不过做法用了点心思。”
王二婶稀罕得不行,忙问怎么做的,冬麦说了,王二婶叹息:“难为你想出这法子来,回头我也试试!”
冬麦做了这粽子,味道还算不错,又定下来几种口味,果仁的,蜜枣的,咸肉的,板栗的,咸蛋的,做出来这五种后,就琢磨着请个人帮忙,这时候恰好李秀云回来娘家,听说这事,便想着帮着做,冬麦自然是乐意。
两个人忙活了一整天,做出来一大锅,做出粽子后,先尝尝每个口味,都还算满意,冬麦带着李秀云,当即拎着一大兜子粽子去陵城了。
去了陵城,给彭天铭苏闻州苏宛云都分了一些,大家都惊叹不已:“这个比姑姑从首都寄回来的粽子还好吃!”
冬麦便把自己打算说了,大家自然觉得好,上次冬麦卖的三福月饼大家还记着,那个销路特别好,今年粽子也应该大获全胜。
不过冬麦却惦记着另外一桩大事,她已经打听过了,要想做好粽子,必须有真空包装机,因为粽子和月饼不一样,月饼是烤干的糕点,能放好些天不坏,但是粽子是湿煮出来的,放时间长了就容易坏,必须是真空包装。
冬麦便和苏闻州提了真空包装机的事,以后如果想做食品,必须得进一台这个机器,现在要想做粽子,也得有真空包装机。
苏闻州想想也是,便说帮她想办法弄一台,说并不难,也就是两三天就能送到。
有苏闻州这句话,一切就好办了,冬麦信心大增,觉得可以做粽子了,当下让苏闻州带着,帮着引荐了几家国办企业,有两个企业一听说冬麦就是去年做三福月饼的,当场拍板说订下了,说今年买这个,分给工人当工会的福利。
冬麦陵城转了一圈,已经拿到了不少订单,粗略算了下,估计够自己忙活了。
当即跑去印刷厂,定制纸盒子,定制纸盒子也是熟门熟路了,人家也知道她的要求,不过这次冬麦的量大,直接订了五千个纸盒子。
搞完了纸盒子,冬麦才算松了口气,这下子销路,封装机和包装都有了,只剩下最紧要的粽子了,不过糯米和苇叶这个可以在乡下收,那样会更便宜。
但是她得赶紧去和哥哥说,现在要多采购,囤着,要不然等端午节一到,价格就得涨起来了。
旁边李秀云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冬麦做起事来就跟砍西瓜一样干脆利索,这才一天的时间就搞定了这么多事,忍不住小声地问:“冬麦,刚才那都是人家城里当官的,你和人家说话一点不怯场?”
冬麦:“都是两边肩膀一个脑袋,也没啥好怕的。”
她不怯场,其实原因很多,因为阅历丰富了,不会轻易怯场了,因为做事做多了,人有自信了,也因为她的丈夫是沈烈,她有底气了,当然了,还因为她的表哥就是苏闻州。
不能说和苏闻州没任何关系,她必须承认,是所有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她。
如今的她,即使遇到任何人,她都能不亢不卑地相处,甚至于那些远超过苏闻州身份的,她觉得自己也不会怕。
只是这些并不好和李秀云解释,经历到了见识到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李秀云看着她,感慨:“我以前觉得你可能不太配得上沈烈,现在觉得你好像和沈烈挺般配的!你说你做事怎么能想这么周全!”
冬麦:“之前做过,这次自然熟门熟路了。”
李秀云:“我跟着你这一天下来,我脑袋都是懵的,没闹明白怎么回事,结果你已经全都给整好了,钱好像已经到手了,我真是服了!”
冬麦忍不住笑,看着李秀云:“你现在性子也变了不少。”
李秀云:“反正嫁人了,收着一些呗!我现在也想挣钱,我还和我娘说,恨不得帮你来看孩子,不过我娘不让,说我也得赶紧生孩子。”
冬麦:“我记得你婆家村子距离公社不远?”
李秀云:“是啊,也就三里地吧。”
冬麦笑道:“如果你想找个事儿干,回头可以去我饺子馆,我后面还得干别的事,饺子馆肯定缺人。”
李秀云眼睛一亮:“真的可以?”
冬麦:“你过去试试吧。”
她是计划着再在陵城开一个糕点店,如果这样,自己哥哥就得过来陵城,饺子馆那里,自己爹过去顶着自然可以,但也怕他精力不济,还是得再放一个稳妥的人,李秀云能帮忙的话,就放心多了。
李秀云一听,连连点头:“好!”
从陵城回来后,冬麦先去了饺子馆,和自己二哥了解了饺子馆最近的情况,饺子馆生意非常火爆,现在就是犯愁座位,外面经常有等座位的,人家一看需要等,后来也就走了。
冬麦便琢磨着回头扩建的事,再寻个大店面,谈完这个,又和二哥说了粽子的事,江秋收自然赞成,问起来具体怎么做,冬麦和他大致说了。
回去后,冬麦便开始在村里招了几个人,现在还没到农忙时候,大家恰好有时间,姑娘媳妇甚至四五十岁的婆婆们,也都可以帮着干,只要干活利索就行。
这个时候,苏闻州订下的真空包装机也到了,直接运去了公社饺子馆,冬麦知道消息,马上找了五六个姑娘媳妇,一起骑着车子去公社。
冬麦和自己哥哥嫂子负责糯米馅,其它人负责泡粽子叶,最后让大家伙一起包。
做馅料的方法,冬麦带着哥嫂做了两三遍,哥嫂熟了,她才放手,于是接下来哥嫂弄馅料,村里人包,一下子忙活起来。
至于饺子馆,就先让伙计们应付着,大不了早一些关门。
粽子源源不断地做出来,做出来的粽子就直接用真空包装机给封口,放着,等纸盒子,回头纸盒子一到,就直接装盒子了。
而这个时候,冬麦带着一些粽子回娘家,她娘却神秘兮兮地说,她爹愿意出去做事了。
冬麦一听,喜出望外,当即和自己爹聊了聊,最后说定了,公社的饺子馆换一个大的店面,扩张,让自己爹去看店,到时候再配一个李秀云帮衬着,至于店里的小工,现在用着的自然留着,回头店面扩张了,再多招几个。
至于自己哥哥,跟着自己去陵城开店去!
不过这些当然也急不得,先让爹在饺子馆干着,熟悉熟悉,顺便帮衬着把这一批粽子搞好了,等差不多上手了,就可以扩建店面,让爹单独干了。
冬麦这里计划得周全,正琢磨着这事,沈烈却从新疆回来了。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 142 章
第 142 章
第142章久别胜新婚
冬麦忙洗了洗手, 抻了几根面,下锅煮熟了, 在凉白开里投了一水, 捞出来后加了一勺麻酱一勺麻油,洒了一点点白糖,淋上几滴香醋, 放了切好的辣椒段, 胡萝卜丝,黄瓜丝和葱丝。
全都放好了后, 才端过去给沈烈吃。
这个时候沈烈简单洗了一个澡, 因为王二婶也不在, 便没穿上衣, 只简单穿着一条的确良裤子, 坐在炕头前逗孩子。
天热, 两个小娃儿全都穿着红色小肚兜,露出藕节一样白糯的小胳膊小腿儿,躺在粗布床单上, 粗布床单上是花开富贵, 本来就喜庆, 两个红肚兜小娃儿白生生的, 看着就惹人喜欢。
沈烈便逗这兄妹两个玩儿, 小娃儿躺在那里,小胳膊小腿儿胡乱挥舞, 沈烈便将白生生的小胖脚丫握在手里, 两兄妹就流着小口水咿呀呀呀地费力气, 还想用小手来够自己脚丫,那个费力的劲儿, 看得冬麦忍不住笑出声。
“好了,吃面吧,别在那里欺负你儿子闺女了!”
沈烈恋恋不舍地放开了小脚丫,笑着对两个孩子道:“你们躺在这里好好玩儿,爹先去吃面了。”
冬麦看两个孩子躺在那里,踢腾着小腿儿,抱着自己好不容易回来的脚丫子,放在嘴里就啃,还是想笑:“人家把自己脚丫当宝,天天啃,听说小孩子小时候都这样,我每天都给他们洗洗,身上倒是挺干净的,随便他们啃吧。”
沈烈笑看着两个孩子:“这两个小家伙!”
这么说的时候,他开始吃面,他确实饿了,大口吃着面,面是过了凉水的,劲道爽滑有嚼劲,里面的酱料是冬麦自己调制的,搭配上那细丝胡萝卜黄瓜。
冬麦刀工好,这些都切得细,用筷子夹起来还颤巍巍的那种,清爽香美,吃得过瘾。
“你这次去新疆,事情办得怎么样,成了吗?”
“有些进展,我已经见到了他们主管羊绒这一块的孙主任,他是负责人,人家对这件事倒是有兴趣,不过具体怎么合作,以及审批流程,这肯定得花时间,人家说让我们多提供一些材料,证明我们有这个实力,我打算在家收集下资料,然后再去,到时候那位孙主任会帮我们引荐他们总经理。”
冬麦一听,松了口气:“好歹有进步就行,这件事是大事,也不是说走一两趟就能成,但听着,反正有希望了。”
沈烈显然对此也很满意:“我在家待两个月,先把我们的工厂建起来,这样我们也有一定实力了,就拿着这些证明重新去新疆,和人家谈,其实我听着这意思,成的概率挺大的,而且估计能成一个大合作,只不过人家需要一些让他们更有信心的东西,所以我们得拿出点真材实料,先等工厂建好了再说吧。”
冬麦:“最近我忙得厉害,不过上次去陵城,顺便看了一眼,工厂倒是建得挺顺利,地基已经打起来了。”
沈烈:“你上次去陵城干嘛了?”
冬麦便将自己最近弄粽子的事说了:“我已经想好了,把咱们在公社的店换一个大店面,扩建,让我爹看着店,这样他也不至于跑陵城,秀云婆家离公社不远,也可以帮衬着,多请几个人,把店运营起来,城里头租赁一个大的店面,一半用来开饺子馆,这个生意我哥熟,完全可以做起来,另一半做糕点生意,到了节庆的时候顺便卖糕点礼品。等过了端午节咱们的粽子卖完了,打起了名头就搞。现在粽子已经开始做了,真空包装机我都安顿好了,就剩包装盒了。赶明儿过去一趟陵城取了包装盒,包装好了就可以给那几个国办企业送货了。”
冬麦一口气说完这个,信息量挺大,沈烈都忘了吃面,他皱眉想了想,消化了,之后道:“才多久,你竟然干了这么多事?”
冬麦笑:“也没啥,熟门熟路,咱以前搞过月饼啊!”
沈烈叹息:“我媳妇真是被埋没的商业奇才!以后我在家看孩子,你负责做生意好了。”
冬麦笑得恨不得给他一下子:“你少埋汰我了!”
沈烈:“我说真的,要大家一起干,谁比谁强还不一定呢!”
说话间,冬麦收拾他的行礼,看到旁边一个大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这是什么?”
沈烈:“这次带回来一点新疆特产,你回头给大家伙分分。”
冬麦点头:“新疆都有啥?”
沈烈:“什么都有,五花八门的。”
冬麦便打开,只见里面有一袋子葡萄干,乍看到,她意外不小:“这么大的葡萄干?”
平时哪见过这么大的呢!
沈烈:“人家新疆日照足,出产的葡萄大,葡萄干自然也大,还带了一点奶酪,红枣,带了一点女人用的东西,你自己挑着用吧,我也不知道好坏,反正人家给我推荐,我就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