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田园竹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赵岷
然后又提出要雇这个男子帮着把小秋背回去。
男子一听这话,忙笑着说道:“不用,我跟这姐弟俩也认识,帮着也是应该的。”
男子说完,就蹲、下身背起小秋,跟着李竹一起朝杨家集走去。
路上,李竹也知道了男子的名字,他叫孙大力,带着妻儿出来逃荒,妻子在路上病逝,他带着儿子牛牛一路辗转到了清河县。本来开始还能找些力气活,赚的钱勉强够父子俩的口粮。只是随着灾民越来越多,活越来越不好找。
李竹想着自己的荒地要翻耕,也需要一些雇工。而且通过刚才的事,她觉得孙大力这个人不错。干脆就雇他吧。
孙大力将小秋送到了李竹家,他一路目不斜视,没有乱看乱瞟,似乎生怕人疑心他心怀不轨。他将小秋放下就要告辞离开。
李竹正要叫住他说要雇他的事,就听见小春唤住他。然后转过身来用恳切的目光看着李竹说道:“小姐,请您买下我们姐弟吧。”
李竹怔了一下,她还没想到要买人。
小春继续说道:“我什么都能干,我弟弟的力气也大,请姑娘发发善心收留我们。”
她见李竹在犹豫,接着又说道:“姑娘别怪我多嘴,眼下这种情况,姑娘一人在家不□□全,多两个也能互相照应,而且我们家世清白,并无不良品行。这位孙叔是我们的远房表叔,他也可以帮着做个见证。”
小春眼巴巴地看着孙大力,孙大力叹了口气说道:“姑娘若是方便,就买下他们姐弟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否则小春若是被她婶婶找到,指不定要卖到什么地方。”
李竹想了一会儿,也就点头答应了。孙大力作证,并且帮着写好两人的卖身契。小春不欲收钱,只求姐弟俩能有个安身之处就行。
李竹收好卖身契,就去村里请了赤脚郎中来给小秋治伤。
李竹领着人正往家走,就听见里正敲着锣嚷嚷:“大虫下山了,大家快躲起来!”
那郎中吓得腿脚发软,再不肯往前走。李竹只好丢下他快步往家跑去。
在她家门前的空地上,十几个猎户装扮的人正手持弓箭对准一头受了伤的老虎。
“等等——”李竹大声喊道。





田园竹香 第九十章 名扬
第九十章名扬
那只受伤的老虎吼了一声,李竹觉得仿佛地面随之一震。
“小虎……”李竹试探着喊道。
“站住,别过来——”其中一个猎户粗声嚷道。
老虎似乎看到了什么让它兴奋的东西一样,向李竹的方向扑了过来。
众猎户大吃一惊,想拉弓又怕误伤了人。
老虎一下子将李竹扑倒在地,不停地用头蹭着她,一副很委屈的模样。李竹也是一脸激动,真没想到还能见到小虎,几个月没见,小虎已经变成大虎了。
那些猎户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他们揉揉眼睛,确认这是真的,老虎没吃掉那女孩,反而对她撒欢。
李竹站起身来朝猎户们走去,小虎这才想起他的仇敌们人,转过身大吼一声,李竹怕它伤人,赶紧大声制止。小虎只好又退了回来,它背上、腹部处上都有伤口。前腿也有些瘸。
李竹对那些人说道:“这只老虎小时候我家曾养过一段时间,我保证它不伤人,你们放过它吧。”
那些猎户中走出一个黑凛凛的中年汉子,声如洪钟,“这位姑娘,官府贴了告示说要猎到这只伤人的大虫,奖励五十两银子,我们兄弟才冒着生命危险进山打虎。眼看就要成功,怎可就此放弃?”
李竹说道:“你们确定它就是伤人的大虫吗?”
那汉子稍一迟疑,显然是不确定。
李竹又道:“你们误伤了这只老虎去领了赏,万一那只真正伤人的老虎再出来为害百姓,你们怎么办?官府会怎样你们?而且你们也看到了这只老虎还是只幼虎,你们说官府会不会因此而怀疑你们?”
那几个对视眼一眼,仍然手握弓箭站着不动。李竹不让,双方就僵持到这里。小虎也挺烦躁,冲着这些又吼又叫。
恰在这时,山岗上猛然刮起一阵狂风,一只大虎从半空里窜将下来,李竹吓得跌坐在地,心内扑扑直跳,她不怕小虎,是因为小时候养过它,但这只大老虎她可不敢确定会不会伤害她。
害怕的不止李竹一个,这帮猎户手忙脚乱,纷纷拉弓射箭,弓还没拉开,那只大虎按按爪子,忽地朝上一扑,将那个为首的黑大汉按在爪前,张开血盆大口,大汉吓得叫不出声来,众人有的吓跑了,有的瘫软在地,还有哆哆嗦嗦着去拉弓。
那个大汉只得闭着眼睛等死。
恰在这时,小虎叫了一声,大虎回应了一声,小虎看了看李竹再叫一声,大虎不情愿地吼了一声,松了爪子,施施然离开了。
那个黑汉子劫后余生,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大伙也纷纷缓过神来,有的去扶那个汉子,有的去拿弓箭。
李竹也爬了起来,问那个黑汉子:“这位大哥你看……”
那黑汉子扯了个笑容,拉着弓箭,像兔子一样窜走了。
其他人也纷纷跟上。再也没人提小虎的事。
李竹拍拍胸口,又揉搓一下小虎。小虎一瘸一拐地跟着李竹。
此时小春小秋姐弟再加上孙大力和牛牛都躲在屋里没敢出来,听到李竹叫门才出来开,一看到小虎又是一番惊吓,李竹赶紧解释一番。虽然如此,大伙仍然战战兢兢,不敢近前。
李竹把小虎安排在空房里,用灵泉水为它清洗伤口。
小虎用不停地用虎头蹭着李竹,似在感谢她一样。
李竹说道:“小虎,你能不能告诉那只大老虎,别再伤害人了,躲在深山里别出来了。”
“吼吼。”小虎回应一声。
“就算你是答应了。”
李竹拍拍小虎的头,嘱咐它别吓人,也先别出去。
李竹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孙大力等人看她的目光又跟方才大不一样,充满着敬畏与好奇。
李竹笑着解释道:“我从小与动物有不解之缘,它们都喜欢亲近我,你们不用害怕,要慢慢习惯。它们不会伤害你的。”
牛牛脆声说道:“姐姐,你家的猫猫好大,我家里原来也有一只小的。”
李竹冲他笑了笑,然后就将要雇孙大力的意思说了。
孙大力欣然答应。
李竹又说郎中被吓跑的事,小春道:“小秋身体一向强壮,养上一段时日应该就能下地干活了。”
李竹说没有关系,让他好好休养。
村民们等了好一会儿,听到外面没动静了,才纷纷开了门出来查看情况。里正也带着人来了。
李竹赶紧出来说明情况,并着重说明小虎救了那几个猎户的事。众人将信将疑。李竹不禁有些后悔,自己怎么不拦住那些猎户,让他们说明白了再走,省得村民们不信她。
杨家集的里正叫杨六山,他一脸严肃地说道:“老虎可不是其他畜生,万一伤了人可怎么办?我劝你还是把它交出来吧。”
李竹自然不肯,若是交出来,小虎就没命了。
杨六山见李竹屡劝不听,不由得怒了,说道:“你这孩子,亏我还以为你是个懂事的,这可不是小事,你怎能因你一人而置乡亲们的性命于不顾?”
其他村民也开始指责李竹。
李竹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小虎从来没伤过人,方才还救了那几个猎户,你们若不信,咱们一起去找那些人,左右也走不远。”
众人正在僵持间,却见那几个猎户去而复返。
为首的那个黑汉子大步走过来,对李竹说道:“这位姑娘,方才我们走得太急,忘了向你道谢了。若不是你的老虎,我这条命就交代了。”
李竹抓住这个机会,就让那人将事情经过再向乡亲们诉说一遍。
那几个猎户互相补充着将事情经过讲述一遍,众人又是惊叹连连。对小虎的态度也略略有些改变。
杨六山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且留看几日吧。果真不伤人再说。”
众村民纷纷离开,那几个猎户也告辞离开。
李竹回到屋里,再三嘱咐小虎,不但不可伤人,连村里的牲畜也不能伤害,否则就把它送走。小虎十分委屈地吼了一声。接着小白和大黄也凑过来看热闹。大黄有些怕它,小白还是那样。
晚上,李大姑和杨老实回来也听说了这件事,他们也认得小虎,虽然不像别人那么抵触,但多少还是有些害怕。不过,他们也不好管李竹,只叮嘱她小心便是。
李竹家里养了一只老虎的事很快就传开了。那些本来因为听说李竹独自居住而蠢蠢欲动的小贼们也都纷纷歇了心思。
李竹给小秋请了大夫,抓了药吃,这小伙子果如小春说的,身体强壮,养息了十来日就差不多好了。他虽有些憨傻,但心性挺好,力气奇大,虽然才十四岁,可是比一个成年男人都能干。
小春每日在家里料理家务,小秋则和孙大力一起翻地,浇水,看护鱼塘。
牛牛整天屁颠屁颠地跟在李竹身后,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这小家伙食吃得好,又开始变得白胖起来。
清河县里的流民又增多了。朝廷的救济粮还没到,因为清河县不是受灾区,就算到了也发不到这儿来。但灾民又不能不管。新知县最终决定以工代赈趁机兴修水利。不少青壮年都去报名干活,这自然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但仍有一部老弱灾民无法安置。
本县的乡绅中,钱家第一个站出来捐款捐粮救助灾民,接着是吴成名,他在吴家酒楼设立粥棚,赈济灾民。原来这吴成名一看陈觐不像白进那般好对付,他只好从别的方面示好。
李竹猛然想到自己还有一批财物没用呢。那也是来自吴家的,这不正是合适的时机吗?
这批钱怎么拿出来也是个问题。李竹想了想,吴家的那批财物,里面有金银珠宝布帛粮食,除了少部分东西怕人认出不好变卖,其他的都没问题。
她要造成一个轰动,然后名正言顺地将东西拿出来。
几天后,李竹又雇佣人来挖地,这次正好就在那大坑周围来来挖。
当天中午时,人声鼎沸,杨家集的大部分村民都来围观,连各家的狗和驴子也来了。
因为天上掉了一个大厚馅饼,李竹家的荒地中挖出了一堆财宝。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村子,应该是方园几十里都沸腾了。
据说杨六山的老婆万分后悔将那片无主的荒地卖给李竹。杨六山本人也后悔。其他村民,眼睛红的像害了眼病似的。
就在村民引论纷纷,妒忌不已时。
李竹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她说这些财物是上天赐予的,她得之不安,又想到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她于心不安,决定把这批财物变卖,得来的钱全部用来赈济灾民。




田园竹香 第九十一章 街头再遇
第九十一章街头再遇
杨家集的村们听到李竹的这个决定时不禁哗然,议论纷纷,有的说她的心太善,不过大部分人都说她傻,有钱干吗不自己留着,就是要帮灾民也不能这么帮啊。李大姑对她的做法有些不认同,杨老实也是颇有微词。仿佛那些财物是他自己的一样,心疼得不行。
李竹只好笑着对他们解释道:“俗话说,天上掉馅饼,底下说不定就有个陷阱。这种上天赐予之物,若不赶快花出去,说不定以后会招来灾祸。捐出去只图个心安。”
李大姑想了想,也说道:“好像是有这么一说法。到底不是自己挣来的,心里不踏实。你自个看着办就好。”
不过,杨老实还是不能理解,那么多钱啊,凭啥白白给别人?救济灾民那也是朝廷的事,那么多人帮得过来吗
李竹也有些无奈,要说面对这么多钱财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是她当时被空间冷嘲一番,觉得心情很不好,而且还跟它赌上气了。你不是说要用在正当途径吗?我全用上!早用完早解脱。省得再惦记着这批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上次违反空间规则,空间自行隐蔽,又惩罚她一番,她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不过,她必须要用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因为她有多少家底大家都知道,若是不把这批财物过了明路,怕是有很大的麻烦。她也可以隐姓埋名做好事,但一是人手不够,而且操作性不高,还不如顺便替自己搏点名声,以后做点什么事也方便。
李竹把话放出去以后就开始行动,拣那些没有标记的珠宝给卖了,换成粮食,在隆福街设立粥棚。小春和小秋帮忙去盛粥,小秋和孙大力在旁边维持秩序。
当初在破庙里的那几个人也来了,见了李竹有些不好意思。李竹冲他们笑笑也没介意,让小春多给他们盛了些。
李竹第一次施粥,就按平常在家做饭的程度来做,粥熬得粘稠粘稠的,插上筷子不倒。相较之下,吴家粥棚显得有些太稀了。灾民两相一比较,就在私下里议论。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吴家下人的耳朵里,自然也传到了吴成名的耳中。
吴成名对李竹不陌生,两人毕竟打过不少交道。当初孙掌柜的事,他后来也知道了,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他想的是,李竹毕竟曾经有过后台,他怎么着也得留条退路,万一情况不对,就把孙掌柜推出去,若是没人管,那就由他去吧。
后来孙掌柜被人诬陷,吴成名也怀疑过是李竹做的手脚,但是他当时查了很久也没查出来,也就不了了之。再后来,杨家关店,李竹随大姑一起回乡,他们的交集少了。吴成名毕竟也是个大忙人,就把这事给忘了。没想到这个女子再出现时就一上就来给他添堵。而李竹根本不知道自己让别人心塞了,大多数时候,她做事情时会不由得自主的依循前世的习惯,根本不曾考虑到那么多弯弯绕绕。
让吴成名堵心的事还不止这一件。先是吴成材父子俩惨死,明知道是山贼所为,但白进百般推脱,不肯上山剿匪。接着吴成名心想,叔叔一死,这钱财该是自己的吧。结果进府一查,东西被搬得悉数一空,连地窖都没放过,还放火烧了十几间房子。这还不算,白进卸任了,来了一个新知县,对他爱搭不理的。吴成名心里没底,连言行也随之谨慎许多。还难得的主动约束下人和儿子吴根,让他们少惹事。
灾民们两下奔波,先是李竹这边领一碗稠的,再到吴家那边领碗稀的。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群中有两个年男子在信步漫走。
陈观跟在哥哥陈觐身后出来查访民情。路过吴家粥棚时,陈觐点点头,淡淡说道:“这个吴成名还算乖巧。”
陈观不以然地评价道:“惯会见风使舵的老滑头。不过,比他那个堂弟高明许多。”
陈观一提起吴成材就来气,听说自己走后,那家伙果然没少为难杨家,还抢过他的狗。若非他已经上了西天,他绝对饶不了这厮。
两人继续往前走,不多时就到了一处更为喧嚷的地方。灾民们高高举起大碗,大声喊道:“还有我,有我。”
这时,一个身材健壮的少年憨声说道:“大家都别挤,排队排队。谁挤得厉害,就让站到一边去。”
众人挤了一阵,乖乖地排好队,轮流领饭。
这次领到的不是粥,却是一个大野菜窝头。最先领到的人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面带惊喜地嚷道:“好吃,好吃里面还有肉味!”
没轮到的一脸不信,“小二哥,真的假的,该不会是你想肉想疯了吧?”
那人递过窝头,大方地说道:“不信,你尝一口。”问话的人眯着眼睛,张大嘴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咬了一大口。腮帮子撑得鼓鼓的。
“嘶,你的嘴怎地那么大。”
“有肉味吧?”
“有、有。”
陈观被面前这一幕逗得乐了。陈觐的面色也变得柔和些许。
陈觐挤到旁边,去看看这施窝头的人是谁。
此时,李竹和小春还有两个帮忙的妇人正在分窝头。
队伍里一个老人领到窝头后,咬了一口,又揣在了怀里,站在旁边跟李竹搭话。
“姑娘啊,你也太好心了,俺们这些人能饿不死就就算好的了,怎能还在窝头里加肉呢。有多少家底也不够这么费的呀。”
李竹笑道:“平常都不加的,说实话的,我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也有限。不过是赶巧了,一是我家的老虎昨个上山猎了些猎物,二是今日正好是我的生辰,就当请大伙吃饭了。”
众人听到,纷纷祝贺李竹。还有的好奇地问她家的老虎。
李竹趁机就开始宣扬自家的小虎:“他是一位好汉送我的,从山里抱来的时候跟猫差不了多少,我养了段时间,发现它颇通人性,从不曾伤害过人畜,可是后来村民还是害怕,不得已就放归山林了。
前些日子听说附近有大虫伤人,猎户前去捕捉,没捉到那只伤人的,却捉到了它,正好被我撞见。我先是恳求那猎户大哥,他们不肯,恰在那时,那只伤人的成年老虎出现了,那场面太吓人了,果如人们所说的,龙从云,风从虎,当时平地刮起一阵狂风,一声虎吼把我们吓得跌倒在地,那只大虎按住了其中一个猎户,幸亏我家小虎出口相救,那只大虎最后没伤人,自个离开了。”
李竹讲得活灵活现,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有人叹道:“有时候畜生比有的人还仁义呢。”
“是啊,野畜也有通人性的。”
“我给你说,我们老家也有个传说,讲的是老虎报恩的故事……”
众人越说越兴奋。
李竹面带微笑,给这些人发着窝头,几个大篓子的窝头地飞快地减少,很快就只剩下了娄底的最后两个。
李竹俯身去拿窝头,听见面前又来了人,顺手拿起两个窝头,直接递给来人,“喏,你来得还真巧,就剩最后两个了。”
她伸出手去才发现面前站的人是谁。
李竹只好又将手伸回来,客气地朝陈觐笑笑。对方是便装出行,她也乐得假装不知情。
小秋正在搬动大篓子,抬头看了看陈观兄弟俩,皱着眉头说道:“你们怎么也来骗窝头?穿这么好,一看就不是灾民。”
小春赶紧拽了一下小秋,不让他乱说。
陈观赶紧找话说:“李姑娘,你真让我刮目相看。就算换了我也未必做到。”那批财物足够她一辈子花的了。
李竹有些心虚,说道:“陈公子过奖。我不过是觉得那财物来得太突然,心底不安而已。也因为不是自己挣的,花得不心疼。”
陈观对后半句话是深有感触,钱不是自己挣的,确实花起来不心疼。
不过,他因此愈发李竹谦虚、明理。心中对她的好感不由得加深了。
这时,陈觐突然开口了,他说道:“看来在下以往是小觑了李姑娘,在下没料到姑娘会有这么高的觉悟。”
李竹看了陈觐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越听越觉得这话让人不舒服。
她淡然一笑,道:“这很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表面看到本质的。一般人都喜欢从不好的方面揣测别人。”
陈觐的声音不辨喜怒:“言之有理。姑娘家中有读书人?”
“跟着表兄认得几个字。”
陈觐微微颔首:“原来如此。”说完,他顺手拿走李竹手中的两个杂面窝头,道了声谢,施施然离开了。




田园竹香 第九十二章 气极品
第九十二章气极品
陈觐拿着窝头离开了,李竹不知他究竟是何意,不过,她敢肯定他不会吃的。她可忘不了这个人把她家的新碗冲洗几遍的情形。
粥棚设立了半个多月,灾民渐渐地少了。因为官府不但开始组织人开挖河堤,还开始修官道、街道,还在大清河上建造码头等等。许多地方都要招人,不但管饭每日还有工钱拿。老弱妇孺也可以去帮着干点轻活。很多人都去上工了。
同时,县衙还设立捕盗司,专门针对临近的土匪。分班次轮流巡逻。最近南北屋山上的土匪们日子很不好过。不过,清河县的治安变好了许多。街上的流氓地痞几乎不敢露头。这些官差见着滋事扰民的是真抓真打。
没过多久,县里的百姓便开始称颂起这位新知县来人。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起初他们觉得白知县那样的没贪得天怒人怨,也算可以了。现在一比,敢情那位是吃白饭的,这也不管,那也不管。
人们都不熟悉这位新知县,私下里各种各样的传说都有。有人说他有七八房妻妾,比吴成名还强壮,一夜七次郎那种。还有的说人是白面书生,出口成章,文采风流。
李竹只想爆真相:他有洁癖,有洁癖。不过,即使她说了也没人信。
粥棚撤下后,李竹见银子还没有用完,又见村里的道路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就将剩下的钱拿出来,请人从山上采些石头,在村中铺设了几条青石路,村民见李竹这样为村中做好事,也都纷纷出来帮忙,没钱的出个力也好。半个月后,杨家集便修好了四条青石头板路。这样下雨天也不用怕溅得一身泥水了。
几件事做下来,李竹的名声算是传出去了。这次跟上次的出名有所不同。她现在也算是个毁誉参半的人了。
跟她一起出名的还有小虎和她家的荒地。没人敢打小虎的主意,但荒地就不同了。
没几天,小秋就来告诉李竹说,有人在荒地里乱挖,看样子是想挖点财宝。
李竹笑笑,要他不要去管,只当作看不见。那些人见李竹不管,胆子愈发大了起来,有人白天挖,有的夜里挖,还有的成群结队的来。李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不知道。
1...404142434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