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竹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赵岷
杨秋丽倔强地说道,“不,我就要他。”
里正家家境殷实,杨秋丽自从在家中倍受宠爱,在一定范围内可谓是要风得风,连侄子侄女有时都得让着她。杨秋丽上次只听一点风声,就能去李竹家闹,这会儿更是气得发昏,她又想起,上次她找李竹示好,如今一想,自己明显是被耍了。
“李竹,你够狠,你给我等着!”杨秋丽狠狠地想道。
李大姑整日做生意,她算是后知后觉。她一回到家就说起了这事:“这是真是假?我这个当姑的咋不知道?”
杨墨道:“应该是真的,只是事情没确定,阿竹也不好说。”
李大姑道:“肯定是蔡家的不同意,蔡成这个王八羔子,还敢嫌弃咱家阿竹。”
李大姑专门过来看看李竹,拉着她意味深长地说道:“看那蔡家的意思,你估计得受点屈,不过,你要真是喜欢阿青,对他爹娘的态度就得和软些,真遇上了,能躲则躲,我遇上了也不能不管,但你不能直接跟他们扛上,不然阿青不好做,那毕竟是他的爹娘。”
李竹答道:“嗯,我知道了大姑。”蔡青在尽力争取,她也不能拖他的后腿。
李大姑叹息着,李竹以前做的那些事,平常不觉得咋样,一到说亲的关键时刻,后果就显现出来了。世人才不管你在家受到多少委屈,就只看到你不孝顺父母,敢和家人对簿公堂。
李三姐听到村民的风言风语后,有些不安地问李竹:“阿竹,是不是我连累你了?”毕竟有个和离在家的姐姐名声也不好听,连亲爹娘都嫌弃。
李竹忙安慰三姐:“没事,你别听那些传言。安心过日子就是。别人说什么咱都在意,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李三姐到底还是有些不安。
虽然村民们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但李竹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蔡青心中过意不去。托杨墨传话安慰李竹。
杨墨还给她带来了几幅新画。
其中一幅就是他们芦苇荡上泛舟的情景。
水天一色,芦苇轻摆,两叶轻舟随意徜徉,两人并肩而坐,小白慵懒地躺在船舷的另一处。李竹看得心中暖暖的,不由得再次想起了那日的情形。
李竹将画挂在卧室的墙上,和另外几幅挂在一起。
没几日,杨墨又来告诉李竹,蔡青要坐船去一次省城,再卖些花,好凑够下聘的礼金。李竹真想告诉他,自己有钱,不用他这么辛苦,但又怕出来伤了他的自尊心。
这日,杨家饭庄要试做新菜,李大姑就让李竹过去帮着把关。
李竹便带着三姐和小白一起去县城。
杨家饭庄生意愈发红火,时常客满。李大姑已在跟李竹商议加盖二层的事情。只是要盖房就得关门,这着实让人舍不得,就一直拖着。
李竹品尝完新菜,对厨子提点了几句,又亲手试做两遍。眼看着没她的事了,她就信步闲逛,看到南玉的胭脂铺子时,李竹不由得想起穆长倩说的八卦,就进去看看南玉。
南玉见到她也十分高兴,又是倒水又是拿点心的,招呼她坐下说话。
“阿竹啊,恭喜你啊,把蔡青给拿下来了。”南玉笑道。
李竹也跟着笑:“不过是人们瞎传罢了,一要都没定。”
南玉也知道是蔡家不愿意,便鼓励道:“没事,你得坚持住,俗话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为这样的男人受点委屈也值得。”
李竹想起那些传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南玉爽快地说道:“你想问那吴王八的事吧?我告诉你,那家伙不是个玩意。竟然想占老娘的便宜。”
“那你得小心些。”吴成名在本地还是有些权势的。
南玉道:“没事,要是以前我肯定担心,现在哼,惹急了老娘,就去县衙告他。”现在清河县的百姓都知道,这个新的县太爷对本县的富户大户十分冷淡,对方送礼不收,还让人对他们放出话来:只要别惹事,大家都好。
南玉又笑着对李竹说道:“那个姓吴的,儿子得了重病,正到处求医呢。真是报应。吴家没一个好东西。”
李竹跟南玉说了一会儿,回饭庄打了个招呼便带着三姐回去了。
两人回去的时候,却在家门口看到了两个她们都不想看到的人。
刘氏和肖氏竟然又来了。
小春小秋在门口拦着不让进,大黄和几条狗也在问龇牙咧嘴。
刘氏一看到李三姐,就上前说道:“三姐儿啊,你最近咋没回家哩,你娘和我都挺挂念,摞下手里的活就来了。”
李三姐冷淡地说道:“我不敢回,怕丢了你们的脸。”
刘氏笑道:“一家人说啥外道话,我那还不是为了你好,俗话说,这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不过你既然都和离了,那我也不说啥了。左右你还年轻,咱再找合适的,也好有个依靠。”
李三姐一听这话,立即心生警惕,她正色说道:“奶奶,老话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我上次听了你们的,结果落入火坑,这次我就想依我自己的心意。”
肖氏拍着手道:“哎哟,你才多大?能知道些啥?你吃过的饭还没你奶吃过的盐多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李竹讥讽道:“上次三姐听了老人言,结果呢?”
肖色狠狠瞪了李竹一眼:“没你的事,别插嘴。”
李竹冷声道:“这是在我家,不想让我插嘴,就别呆在这儿。”
说着,李竹就骂大黄:“瞧你讨人嫌的样儿,明知道我不待见你,见到你们就吃不下饭,还朝我脸上杵,一把年纪的老狗了,咋就不要点脸呢。”
刘氏和肖氏经常指桑骂槐,岂能听不出这等话外之意。
肖氏指着李竹骂道:“我好歹也是你娘,你就这样对我。怪不得人家男方家瞧不上你,瞧得你才怪,连亲爹娘都敢骂,别人还了得。”
李三姐生怕肖氏再嚷下去,让蔡家的知道更不好。连忙制止肖氏。
刘氏一看李三姐一脸紧张,浑浊的黄眼珠转了转,说道:“三姐啊,你就跟我回去吧。还有阿竹,你借我二十两银子,家里有急用。一会儿呢,我去准亲家那里坐一坐,好好说道说道。”这是在暗里威胁李竹呢。本来他蔡家就不同意这门亲事,刘氏肖氏再一加油添醋,事情会更难办。
李三姐气得脸色发白,对刘氏说道:“奶,毁了阿竹的婚事到底对你们有好处?她被人笑话难道咱家脸上就好看?”
刘氏拖长声调说道:“对我是没啥好处,可是她过得好了,我又有啥好处?”
李竹已经懒得和这人废话了,她上去拖着刘氏就往前走:“走,我亲自带着你去说个明白,村里说不明白,咱们再去衙门一趟。”
李三姐忙拦着李竹,对两人说道:“奶,娘,我跟你们回去,你们别再闹了。到时丢脸的是咱们家,对阿寄的名声也不好。阿寄将来是要娶官家小姐的,这种人家最看重名声了。”
肖氏还想再闹,刘氏一看李三姐要跟自己回家,也打算见好就收,因此就阻止了肖氏。
李竹一脸担忧地看着三姐,李三姐冲她笑笑,低声说道:“不用担心我,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知道该怎么做。”
李竹见她执意如此,也只得随她去了。
李三姐回屋收拾了两件衣裳就跟着刘氏和肖氏回去了。
李竹想着蔡家、李家的烦心事,不由得心生倦意,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就算是他们分了家,蔡家三天老头来闹呢又怎么办?每次还击过去,难道她一辈子就这样?不停地被人虐再虐回去,如此循环往复?不过,他们还可以远走高飞,彻底摆脱这两家极品。思及此,李竹对她和蔡青的未来又多了一丝信心。
李竹和蔡青的亲事尚未落定,蔡家此时却再次热闹起来,因为蔡家的那个贵客,就是前年跟陈观一起来过的那个陆琨又来了。
田园竹香 第一百一十八章 陈家兄弟
第一百一十八章陈家兄弟
陆琨做为贵客,受到蔡家一家的盛情款待。
李竹听说陆琨又来的消息,不禁想起了前年的事。陆琨临走时曾托陆氏送她两匹缎子,当时一直不明白对方什么意思。想退回去,陆氏却说他人已走,没法退。李竹只得先收下,不过她一直惦记着,想有机会就还回去。没想到这人还真来了。
蔡家一家人忙着搜罗乡下特产,变着花样招待客人,把李竹和蔡青的事也就抛到脑后去了。
李竹也落个清净,这些日子陆氏来找过她两回,陆氏这人怎么说呢,她跟村里的妇人不同,她说话语气很软,态度也好。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很明确,她就是要委婉的告诉李竹:我们家看不上你。
李竹跟她虚与委蛇,敷衍应付。好在两人也没正面冲突。
那个蔡紫也来过一回,很快就被蔡蓝给拖走了。
蔡成做为男子不好直接来找李竹,便将他的话传到了杨老实那里。反正就是李竹别想进他蔡家的门,他家是个体面的人家,想要娶一个名声好的儿媳妇。当时就把杨老实气得不行,跟蔡成险些翻脸。
陆琨到了清河县,自然要去拜访朋友陈观,顺便将陈家捎的东西和信给送过去。陆琨去拜访陈家,蔡白自愿降格成跟班也要跟去。
陆琨没见到陈觐,只见到了陈观。
陈观见到老熟人,自是十分高兴,兴致一来,便拖着老友去品尝本地美食。第一个去处就是杨家饭庄。
蔡白一眼就认了出来,说道:“这杨家饭庄不是个小饭铺吗?哪里有吴家酒楼大?”
蔡白刚说完,就被陆琨用眼神制止住了。
陈观倒也不恼,笑道:“你这就不懂了,饭菜地不地道不在于门面大不大?有时荒村野店也有美酒佳肴。”
蔡白也意识到自己错了,赶紧补救。
三人正说着话,小二就上来招呼。
陈观熟门熟路的报几个招牌菜,又要了两壶酒,几个凉菜,三人边说边吃。
陈观和陆琨先是说京里的事情,共同的朋友。
陆琨知道陈观最喜欢那匹叫踏雪的马,便问道:“踏雪怎么样?”
陈观笑道:“它还好,一直没再生病。”
陆琨又道:“不知阿观可记得咱们那次打猎的事,可真是惊险。”
陈观道:“是啊,你一说打猎,我又手痒了。不过,我哥禁止春季打猎,怕耽误野兽的繁衍。”
陆琨道:“其实也没事,我们不打怀孕的母兽便是。”
陈观被他说的果然有些心动。
一提起打猎,陈观忽又想起小白,便兴奋地说道:“还记得上次打猎时救了我的小白狗吗?”
“岂能不记得。”
“那小白如今长大了,像狼一样威风,而且十分通人性,这狗竟会抓坏人。”
“真的?”
陆琨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想起那个救治了踏雪和白狗的小丫头。叫什么来者,他一时想不起来了。
最后还是蔡白帮他想了起来。
“他叫李竹。”
“哦,多谢提醒,我忘了。”陆琨笑道。
蔡白说道:“您这是贵人多忘事。”
陈观听到蔡白这种谄媚之语,心里便有些不悦,相较之下,还是他哥看着顺眼些。于是便顺嘴问道:“你哥呢?”
蔡白忙答道:“他去省城了。”
陆琨也接道:“我和你哥也挺投机,这次没见到,倒有些可惜。”
蔡白听到两位贵人谈论自己的大哥,心时有些忿忿的。
他的脸上流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不经意地说道:“是可惜,不过,大哥好事将近,心中高兴,恐怕也顾不上旁的?”
“好事将近?阿青要成亲了?怎么没听奶娘说起?”
蔡白的嘴角一弯,接着说道:“他要娶我们村的那个扫把星,——就是跟以前的白知县当堂争辩的那个女子。”
蔡白说得起劲,就有些得意忘形,完全忘了自个是身处哪里。当李大姑黑着脸站在桌前时,他才意识到不妥。他忙打住话头,脸上讪讪的。
李大姑也不好当着这么多的人面骂他,但侄女被人说道,她不说点什么心里怪难受,便笑着对蔡白说道:“哟,二侄儿,你面前那白白的是象牙吗?”
蔡白一时没反应过来,反问道:“什么象牙?没有啊。”
李大姑抿嘴一笑:“我老眼花了,没看清,也对,你嘴里哪能吐出象牙呢。哈哈,你们慢用。小二,再给多加两个小菜。”
蔡白脸上一红,这才明白李大姑是拐着弯儿也骂自己,他怒也不是,不怒也不是。
陈观淡淡说道:“一句玩笑,何须计较。”
蔡白只好将气憋了回去。
陈观又确认一遍:“阿竹姑娘真的要和你哥定亲了?”
蔡白点头,“都闹几出了,能还有假?”
“嗯。”陈观的心情有些低落。
陆琨看在眼里,不由得有些惊诧,便戏谑道:“陈兄来到清河县身边也没个服侍的,若是喜欢这个姑娘,何不纳回去做小?”
陈观皱了皱眉,正色道:“别这么说,人家可是正派姑娘,不是你府里的那些丫头,可以随意调笑。”
陆琨不以为意地笑道:“哈哈。开个玩笑而已嘛。何必那么认真?”
陈观道:“那咱们别说这种玩笑了。”
两人打住了这个话题,又聊了些京里的事情。陈观觉得自己跟陆琨明显没有以前投机了。陆琨也感觉到了,他努力去顺着陈观的话说,越是这样刻意,气氛越不好。
陈观本打算一醉方休,结果只吃了一顿饭,他就告辞回家。
晚饭时,兄弟俩总会聚在一起。
陈觐会抽空检查一下陈观的功课进益。
今天晚上也不例外。
陈觐目光敏锐,一眼就看出了陈观心绪不佳。
便问道:“怎么了?有事?”
陈观摇头,“没什么。”
“别装了,说来我听听。给你指点一二。”
陈观想说,又觉得不好开口。这种事说出去还不被人笑话。可是不说,他心里又闷得难受。
想了想他还是说了:“我就是听说一个认识的姑娘要订亲了,心里头不舒服。”
“你想娶她?”陈觐问道。
“……也不是。就是觉得她很合得来。”
“等等,你认识的姑娘?又合得来?是小白的主人?还是穆长倩?”
陈观反驳道:“怎么可能是穆长倩?”
陈觐自然知道是谁了。
“要订亲了?她才多大?”
陈观道:“都十四了,也不算小了。”
“嗯,这的确难以令人高兴。”不知怎地,陈觐心头也有些不爽快。
不过,他面上仍是不露声色,继续问道:“跟谁?”
“那个蔡青。”
“陆琨奶娘和她前夫的儿子?”
“是的。”
陈觐说道:“她果然挑拣了一个好欺负的。”
陈观看着自家大哥,不知该说什么好。
接着他又有些赧然道:“算了,不提她了。跟你讨论这个似乎不大合适。”
“很合适,做为本县父母官,我有责任管理本县的婚嫁之事。”
“……哦。”
陈观埋头吃饭,过了一会儿,他准备提一提京里的事。
谁知陈觐却笃定地说道:“以我的推算,这两人未必能成。”
“谁?”陈观一头雾水。
“让你心情不佳的两个人。”陈觐提示道。
陈观啼笑皆非:“大哥,你原来还会推算姻缘?”
陈觐今日难得清闲,就跟他分析道:“我非用五行八卦推算,乃是用人之本性推断:小白的主人适合那种个性强悍,有主见的男人,蔡青适合那种贤惠能忍的女人。这两人在一起将是个灾难。”
也不一定吧。
陈观将信将疑:“可是蔡青挺好的。”陈观尽管很不高兴,但仍给了蔡青一个公正的评价。
陈觐悠悠说道:“人的每一种性情皆有利弊,过刚易折,过柔则近懦。性情柔和者不经大事倒也无事。可小白的主人偏不是这种人。”
“算了,以后你以后就会知道了。”陈观觉得自己今晚的话有点多,摞下最后一句,起身离开了饭桌。
田园竹香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平静
第一百一十九章平静
蔡家人正在忙着招待贵客,也没心情来找李竹的茬。倒是蔡蓝还来看过她一回。李竹对蔡蓝的印象不深,觉得她比蔡紫的性子似乎好些。跟蔡青的感情也不错。
蔡蓝对李竹说道:“我大哥其实一直过得很苦的,我做为女孩子家在家里也说不上话,帮不了他什么。不过,我第一次见他对一个女孩子这么上心。以前无论二哥怎么刁难,他都不理不恼,这次却当面跟他呛起来。我倒是真心希望你们能在一起。”
李竹笑道:“我会尽力的。”直到无法尽力为止。
蔡蓝说道:“算算时间,大哥也该快回来了。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蔡青在五日后赶了回来,他没有进家,而是先到李大姑家。杨墨看到他不禁吃了一惊。蔡青将一只青布包囊交给杨墨:“阿墨,这是我这趟卖花赚的银子,先放在你这儿。”
杨墨知道他家的情况也就答应替他保存。然后又问他这一路的情况,蔡青虽然面色疲倦,但眸子却明亮有神,闪烁着一股蓬勃向上的劲头。
他说道:“阿墨,这次去省城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没料到几盆花竟能卖到几十两银子,有的牡丹竟值成百上千两银子。我想以后再不用担心、担心她跟我受苦了。”
杨墨也替好友高兴。蔡青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还来村里时还被人笑话。说一个男人家净弄这些不能吃的玩意,真是瞎糊弄。没想到却有这种际遇。
杨墨问道:“你还没吃饭吧,厨房有剩饭,我帮你热一碗。”李大姑和杨老实都去县里了,杨墨一个人懒得动手,做得也不好吃。一般就吃些昨晚的剩饭。
蔡青也没客气,他径自到厨房去,看一看食材,对杨墨说道:“不吃剩饭了,今日我下厨,就当替我接风了。”
杨墨欣然答应。他去村口卖了些肉打了一斤酒,蔡青自去菜园摘菜。
还没到中午,杨墨就来叫小秋和小春去他家端菜。
李竹知道大姑不在家,对表哥的厨艺根本不抱希望。
等到小春姐弟两人把两个大食盒放在桌上时,她不由得惊住了。
糖醋鱼,鲫鱼豆腐汤,油焖鲜虾再加上几个鲜嫩的青菜,火候恰到好处,色香味俱佳。这绝对不是杨墨做出来的。
李竹问道:“大姑家里还有谁?”
小春抿嘴笑道:“还有蔡青,他上午刚回来。”
“嗯。”李竹尝了一块鱼肉,酸酸甜甜的味道从口齿一直浸到心头。
“这么多我吃不完,你们也吃。”李竹笑着招呼小春和小秋。
小白也得了几块肉。
小白一边吃一边叫道:“这个公的好。”小白很少主动夸人,李竹要不是在占着手,肯定要抱着它蹂、躏一繁。
李竹想起当时为什么决定要跟蔡青在一起,那幅画也许只是个契机,他们的感情可能从很就以前就开始萌芽了。令人会心一笑的偶遇,蔡青对她的劝慰和维护,像和风细雨一样慢慢浸入她的心田。后来杨秋丽的出现,那些烂桃花的袭击,让彼此多少有了点危机感,这才猛然发酵了。
李竹觉得自己是个有点缺爱的人,好像两世都是。只是上一世,物质富足,又有喜欢的事做,抵消了这种缺憾。来到古代后,孤身一人飘零在陌生的异世,爹娘狠心,各处糟心事一波接一波的。她心中的这个缺口在不知不觉地扩大,而蔡青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她的需要。她不拜金不拜权,拜的只是感情。
……
杨墨此时在家中慢慢品尝着这些美味佳肴,他心知肚明,人家蔡厨子之意不在他,他只是个陪吃的。
杨墨一想到这些,表情就有些怨念:“阿青,我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传信传话的,现在又变成了陪吃者。”
蔡青却笑道:“等你有需要的时候,我也可以这么做。”
杨墨陡然想起自己的心事,说来奇怪,那种感觉似乎慢慢地淡下去了。来得快散得也快。不过他们四个一郊游的日子却成了此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蔡青不能饮酒,不过因为高兴,还是陪杨墨喝了一小杯。吃过午饭,蔡青即便不想回也得回家去。
杨墨突然说道:“忘了告诉你了,你家来贵客了,前年来的那个陆公子。”
“哦。”蔡青对此反应很平淡。他对陆琨的观感一般,来就尽心招待,却不像弟弟一样拼了命地往上凑。
蔡青回到家,大家对他还跟以前一样,除了蔡蓝和蔡丹欢呼着迎上来外,其他各忙各的。
陆琨对他还算客气。蔡青向众人打了个招呼便回家忙自己的事,他此次回来,还带了几盆快要枯死的牡丹花。
蔡青每日除了读书就是尽心照料院里的花草。只是那几盆牡丹并无好转的迹象。
李竹从杨墨那儿听说这事,想了想,就给他送了一壶泉水,让他用来浇牡丹花。蔡青欣然从命。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四盆牡丹花开始渐渐恢复生机。蔡青照料得愈加用心。
牡丹花的事情引起了陆琨的注意。当他从蔡丹嘴里得知,这里面也有李竹的功劳时,他不由得又想起了李竹治好陈观的马和小白狗的事情。这总觉得这个乡下丫头有些不对劲。陆琨在村里呆了几日后,又听到了李竹的一件事:她家还养了老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