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隐仙者
道心种魔大*法不是那么好炼的,邪极宗历代宗师,其中不乏天纵之才,但是因为道心种魔大*法走火入魔死于非命的,不在少数,就算侥幸未死,也会落得个性情大变,从此异于常人。而从和杨广的接触中,独孤凤已经发现杨广早已经炼道心种魔大*法除了岔子,气息混乱狂暴不看,精神尤为偏执,这种情况十分类似于道家修炼中的出偏,一般情况下看起来神智如常,但是其实其精神早已经偏执到某一方面,如边荒中的花妖,就是明显偏执于虐杀女性,就算明知边荒集高手如云,偏偏执着于顶风作案。而独孤凤在于杨广的言谈中发现,他其他情况一切如常,唯有在谈到征服天下,让四夷宾服上十分的执着。这种情况,让独孤凤十分的怀疑,他征服玩高丽之后,会不会信心暴增,直接又起兵去打突厥。因此,独孤凤帮着打高丽,除了和奕剑大师傅采林较量一番之外,另一个打算就是为慈航静斋推翻大隋江山找点麻烦。
独孤凤笑道:“师兄一定是失败了吧!”
歧晖点点头,对独孤凤能够猜到他此行的结果也不感到奇怪,叹了口气道:“你说的没错。陛下不但听不进去我的话,还起意北征突厥!”
独孤凤对此早有预料,也不奇怪,只是问道:“众臣之中支持陛下的多不?”
“多!”歧晖苦笑一声道:“朝中诸公有大半支持!”
独孤凤对此心知肚明,只怕现在各大势力巴不得杨广发疯,杨广若是不疯,各方有心人又怎么能浑水摸鱼。以大隋目前的国势,北征突厥,必然是惨败无疑,到时候失掉手里最后一点家当的杨广无论是死是活都无关紧要,大隋的土崩瓦解势必不可阻挡。之前,也就是楼观道还对大隋抱有一点点希望,不过,如今看歧晖的表情,只怕楼观道也要彻底的对杨广失望,放弃对大隋的支持了。
不过紧接着,歧晖说出了一个让独孤凤也感动震惊的消息。
原来那日朝堂之上,众臣为是否该北征突厥正值不下时,杨广却突然开口道:“朕欲北伐突厥,扬我大隋天威,诸卿不许,说是内患不靖。那好,攘外必先安内,岭南宋阀,割据一方,名为恭顺,实则暗含不轨之心。朕欲发天兵讨之,诸位以为如何。”
这一段话说的众人瞠目结舌,不知杨广突然那根神经不对,突然想南征宋阀起来。当年杨坚灭南陈,一统天下之时,曾想趁势一鼓作气,攻下宋家山城,却为宋缺率军十战十胜,最终止步于义安,无奈接受了宋缺的上表称臣,默认了宋家割据岭南的事实。这几十年来,隋室虽然和宋家关系十分不好,但也大致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众臣实在不理解杨广突然要南征宋阀的意图。不过朝堂之上并无多少亲近宋阀之人,因此杨广突然甩出这个提议之后,朝堂一片沉默。杨广只当众臣默许,就此定下了南征岭南的方略。
说完当日的情形,岐晖末了又加了一句:“想必再过不久,圣上诏令宋缺入朝叩阙的旨意就会传遍天下。”
独孤凤听完不知道该感到高兴还是感到好笑,想不到自己出手改变了杨广征高丽的命运,竟然让杨广自信心爆棚,想要报当年征岭南不下的仇恨。这件事情对于宋阀来说,只怕是真正的无妄之灾吧!杨广现在已经是半疯状态,他如果要执意南征,只怕无人能拦的住他,而且以如今的局势,愿意有多少人出面拦他,还在两可之间。大隋若是灭亡之后,天下之间,最有希望争天下的便是四大门阀,不过独孤阀和宇文阀势力多在中枢,明眼人都会看出这两家的弱点——没有稳固的根基,唯有李阀和宋阀才是最有潜力的,宋阀虽说偏安南方,但是以宋缺的雄才大略,一统南方,重现南北朝时的情形还是很有可能的。杨广起兵南征宋阀,虽然未必能够真的灭得了宋阀,但是无论胜败,对宋阀都必然是一番重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宋阀若是与杨广两败俱伤,那可是彻底失去了争天下的资本。
杨广这突然发疯的一手,对未来的天下局势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今的天下形势算是彻底的脱离了原本的历史轨迹,没了原著可以借鉴,独孤凤也需要好好思索一下以后局势发展的趋势。
岐晖道:“大隋大厦将倾,圣上又日渐昏聩,我们楼观道也不得不另寻打算呐!”
独孤凤沉吟了一会,突然向岐晖问道:“如今的天下局势,师兄有何打算?”
岐晖笑道:“这话该是我问师妹才是。师妹最近开府建制,广揽贤才。莫非真有心建立前所未有的功业,如始皇帝一般,成为千古未有的第一位女帝?”
独孤凤看了岐晖一眼,见他虽然脸上含笑,但是神色却十分的认真,显然是想要确定独孤凤的真实想法。既然杨广不可靠,那楼观道显然也要重新站队,选择一位未来的天子来支持,这可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关系到楼观道未来数百年的兴衰,由不得他不谨慎。
对于岐晖的问题,独孤凤淡淡一笑,道:“我并无半点当皇帝的想法。”
独孤凤的话虽然平淡,但是却斩钉截铁,透着一股不可逆转的威严。
得了独孤凤的答案,岐晖心情略略放松,不过仍然有几分不解的问道:“师妹既然,没有此念,却又为何开府建制,延揽人才呢。师妹一心追求天道,若是太过分心这些俗物,只怕于修为不利。”
独孤凤微微一笑,对岐晖的疑问并不回答,而是反问道:“师兄心中是否已经有了未来天下之主的人选了呢?”
面对独孤凤清澈纯净的如山间清泉的眼眸,岐晖没来由的升起几分紧张之意,顿了一下才道:“师妹说的没错,师兄确实看好一家。”
独孤凤的嘴角逸出一丝笑意,却并不问岐晖他看好的是哪一家,而是问道:“这是师兄自己的意见,还是我楼观道其他所有人的意见。”
岐晖犹豫了一下,道:“是派中大多数人的意见。”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说势
独孤凤问道:“那师兄的意见呢?”
歧晖苦笑道:“若是师妹身为男儿之身,且有兼济天下之志,那师兄自然愿附尾翼。不过师妹既然专志武道,无意于江山社稷,那何不择一天子……”[bsp; 独孤凤微微一笑,出言打断歧晖的话道:“我生于独孤家,家族于我养育教养之恩,人非草木,孰能忘情。如今隋失其鹿,我家既然有机会,那必然要争上一争。”
歧晖犹豫了一下,叹了道:“师妹有如此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说句不怕师妹生气的话。独孤家虽然师妹之故声势大涨,隐然有四大门阀中第一的势头,但是凡事过犹不及。独孤家如此高调,已经惹得圣上大为忌惮,观圣上最近的举措,将令尊调离禁军实职,以高官厚爵而荣养,贵阀的独孤盛独孤彦等人无不如此,可见圣上已经开始清理你家在军中的势力。独孤家与当今隋室关系密切,势力多在中枢,固然盘根错节,但是一旦找到圣上的忌惮,亦要大为消弱,一旦天下有变,只怕根基不足,难以成就大事。而且我观独孤家上下诸人,除了师妹,并无杰出人才,争天下非一人一心所能完成,除非师妹彻底抛开家族……”
独孤凤耐心听完歧晖的长篇大论,负手走到栏杆之前,望着波光潋滟的剑池春水沉吟不语,过了片刻,突然一笑道:“师兄说的很有道理。我独孤家确实有两大缺点,一是世代执掌中枢,地方根基不足,这在争天下时劣势十足。二是人才不足,不说父子枭雄,一门人杰的太原李家,就是比起偏安南方的宋阀也颇为不如。”说到这里,独孤凤突然转过头,看着歧晖笑道:“不过祸兮福所倚,这些固然是一些缺点,但是在某些时候未必不能转化为有点。”
歧晖微微一笑道:“喔!师妹有何良策?”
独孤凤转过头,目视远方,长声道:“若是杨广突然暴毙,幼帝即位,师兄以为局势当如何?”
歧晖听的不禁心中大震,独孤凤此言暗含的意思十分的明显,杨广暴毙,幼帝即位,那接下来必然是独孤阀执掌中枢,把持朝政,重演大隋开国旧事。纵然各方诸侯反叛,亦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学魏武之事。独孤凤的这一谋划十分的大胆,但是却有很大的可能性,独孤家三朝后族,势力遍及朝野,若是杨广暴毙,有独孤凤这位新出炉的大宗师坐镇,独孤家有很大可能把持朝政,纵然各家趁势起兵,但是独孤家也可乘机掌握中原膏腴之地以及大隋最精锐的禁军部队,若是在加上楼观道相助,掌控关中不在话下,同时拥有关中洛阳,天下精华之地尽在其手,如此优势,只要不犯错误,天下唾手可得。
看着歧晖震惊的样子,独孤凤的嘴角不禁逸出一丝微笑,道:“天下之争,贵在先机,我独孤家既然抢占了先机,据有关中河南之地,大可从容攻略河北山东,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不知诸位师兄看好的李阀再次情况下能有何作为?”
歧晖闻言苦笑了一下:“师妹的口才真好。只是时事发展岂能尽如人意。别的不说,只说圣上虽然精神出了问题,但是毕竟是习武之人,寿元悠长,不出意外,再活个三五十年不成问题,何来暴毙一说。”
独孤凤看了歧晖半晌,哑然失笑道:“师兄何必揣着明白当糊涂。”顿了顿,又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总是充满了种种意外,师兄你说不是吗?”
歧晖不禁脸色一红,却是给独孤凤戳穿了强自辩白的谎言,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独孤凤话里的意思分明有亲自出手,取了杨广性命意思,让他不禁心中大震,若是独孤凤真的愿意出手,杨广只怕很难在她手下保命,那独孤凤所说的局势很有可能实现。
独孤凤似乎是看穿了歧晖的想法,回头看了他一眼,淡淡一笑道:“杨广总算还和我有几分亲戚关系,只要他做的不算过分,我倒还不至于亲自出手。不过就算我不出手,也难保其他人不出手。”
歧晖脑筋一转,瞬间明白了独孤凤的意思,杨广既然起意南征,那宋阀的那位“天刀”可不会坐以待毙。傅采林行刺杨广,有独孤凤拦了下来,但是天刀出手,独孤凤未必会同样出手阻拦,甚至暗暗给予某种配合,也未尝不可知。
见到歧晖几乎为自己的话所动摇,独孤凤微微一笑,反问道:“师兄,诸位长老为何看中的是太原李家呢?”
歧晖闻言颇为尴尬,毕竟独孤凤身为也是楼观道的嫡传弟子,还亲自出手帮楼观道击退了慈航静斋的步步紧逼,若论关系亲近,楼观道选择未来的天子人选,怎么也首先要考虑独孤家。但是出于某些不好回答的而原因,大部分楼观道中人都偏向于李家。
看着歧晖有些不好回答得样子,独孤凤不禁了然一笑,问道:“望气之术真的这么灵验?师兄从李渊父子身上真的看到了真龙之象?”此时李阀的种种优势尚未展现,最多不过是有着一支闻名天下的只有精锐铁骑而已,能够让楼观道放弃形式大好的独孤阀而选择四大门阀中名声垫底的李阀,除了楼观道早早就和李阀关系不错之外,也只有这个玄之又玄的理由让歧晖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对于楼观道的偏向,独孤凤也能够理解。她可从未忘记这个世界除了有武功之外,还有许多玄之又玄的玄术异能,许多异能之士都能通过星象易学乃至个人面相,推测出一个人未来的机遇成就甚至命运,比如原著中宁道奇给刘黑阀的批命,《破碎虚空》中抗天手历灵对惊雁宫之行结果的推测,八思巴对传鹰惊雁宫奇遇的推测,等等不一而足。而传说李世民出生时就有就有相士上门,有“济世安民”的批命,这也是李世民姓名的来历。这其中若说没有道门的影子在里面,独孤凤是怎么都不相信的。若说辩论禅机,蛊惑世人,以纵横之术游说各家,道门确实比不过佛门,但是若说观星看相,预测命理,佛门是拍马难及。只看历史上,李家一起兵,歧晖就亲帅弟子前往相助,要钱给钱,要兵给兵,卖力程度犹胜佛门。再看慈航静斋,还是到了李阀攻略关中之时,才确定的支持李阀的策略,这反应速度,未免有点太过迟钝。如此也可以理解宁道奇身为道门魁首,为何甘愿受慈航静斋的指派,只怕这也是佛道的妥协条件,佛门支持李阀,以和氏璧和杨公宝藏为李阀造势,树立自己白道无上圣地的形象,而道门得到实惠,在李唐之后彻底大兴,压过佛门。而楼观道也该是反对慈航静斋公然打出白道武林首领的招牌,才拒绝佛门和解的要求。
歧晖沉吟了片刻,坦然一笑道:“玄术命理,自然有其门道。我曾去看过李渊父子的气象,面相都是不凡,隐然有蛟龙之象。尤其是其二子,最为不凡。”
独孤凤淡淡的一笑道:“气运之说,倒也不全是无稽之谈。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英雄尚需时势来配合,若是一开始就被人卡住咽喉,困于死地,腾挪不得,只怕蛟龙也要变成困龙死龙了。”
歧晖默然无语,若是按独孤凤所说的布局进行下去,有独孤凤这个对李家极为警惕的对手在,只怕李家还真有可能变成困龙死龙。
两人之间的气氛一时有点沉静,过了许久,独孤凤淡淡的道:“天下争龙,就算是从面相上看自然不会只有一家蛟龙吧!”
歧晖笑道:“师妹亦是我道门中人,自然明白,大争之势,龙蛇并起,各方诸侯都有蛟龙之象,但是真龙天子却只有一人,但是具体哪条蛟龙能够腾空九天,化为真龙,君临天下,还要看世事演化。”顿了顿,又苦笑道:“若是没有师妹在,李家该是机会最大的真龙。”
独孤凤突然想到了什么,促狭一笑道:“师兄既然精于面相,何不说说我到底是什么面相呢?”
歧晖又苦笑了一下道:“这正是我苦恼的地方。师妹的面相十分的奇特,即在命理之中,又在命理之外,什么事情与师妹沾边,都变得难以预料。张师叔看了你那么多年,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反而越看越糊涂。我就更加看不出什么来了。”
独孤凤心中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当年初拜师不久,为何总觉得师傅的目光怪怪的,当时还以为自己这个怪老头是个萝莉控,心怀不轨来着,还十分小心的提防了一阵。现在才明白,原来这臭老头在偷偷研究她的面相命理。不过,她自家人知自家事,身为穿越者,这个世界的相术看不透她的命理也不奇怪。
ps:不好意思,今天突然有事,耽搁了。回来就不停码字。三更不变。不过时间有点晚了。十分抱歉。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一百八十三章 联姻
独孤凤突然问道:“师兄已经见过我的一个弟子,只怕还没见过我另一个弟子吧?”
歧晖笑道:“是的。听说师妹收了三个弟子,个个都是万中无一的习武奇才。徐子陵我已经见过,此子天生道性,更难得的是有一颗赤子之心,乃是我道门近百年来最出类拔萃的奇才。另外两人既然能与此子并列,相比也同样是举世难寻的良材美玉。师妹的运气,真是让人羡慕呀,我费尽心力收了上百弟子,却还及不上师妹的一个徒弟,真是让人汗颜。”
独孤凤倒是对这位师兄十分的佩服,自己有三个徒弟,调教起来已经觉得很是费心费力,这位师兄倒好,一口气收了上百个弟子,也真不知道他怎么忙得过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大派掌门人,歧晖倒是十分的称职,若论武力,歧晖或许不是天下间最拔尖的,但是若论责任心,天下各派掌门人中只怕无人可出其左右。在门派缺乏顶级高手的情况下,大收门徒,广种薄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正道武学讲究厚积薄发,这些弟子年轻时或许不太出色,但是其中未必没有天才之辈,如宁道奇,年轻时候根本与慈航静斋和魔门的一些杰出高手相距甚远,但是等到中年以后却渐渐的展露出锋芒,直到确立起举世无双的大宗师身份,而那些与他同时代的天才,却都泯然于众人。而且就算这些弟子中没有宁道奇一流的人物,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也是一股巨大的势力。道门武学的优势就在于寿元悠长,根基扎实,只要肯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下去,未来的成就都会不错,因此道门虽然不像佛门一般佛寺遍地,僧兵成群,但是在中低层高手上面,却毫不逊色。反观魔门,一向一脉单传,大搞精英教育,固然代代都是英才,但是缺乏中低层的高手群,与正道争锋,纵然一时占据上风,也耐不住正道群起围攻,佛门四大圣僧围攻石之轩就是很好的例子。魔门这么多年下来,越混越低调,只能隐藏在幕后动动小手段,也于此有很大关系。
独孤凤手扶着栏杆,目视远方,轻声道:“我有一个弟子,名为寇仲。现在正化名徐达投入张须陀军中,师兄若是有暇,可以去看看他。天下还有两年平静的日子,有些事情,不用急着下定论。”
歧晖听了若有所悟。独孤凤此时提及自己的另一个弟子,自然不会是无的之矢,此举多半另有深意。独孤凤无意做皇帝,独孤家也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但是不代表独孤凤不能选择代言人,结合独孤凤让他去看看自己的这个徒弟的语气,那基本上肯定这个寇仲就是独孤凤选择的代言人。若是别人,歧晖或许不会重视,但是他知道独孤凤眼高于顶,她所看重的人必然不是一般人物,而且有徐子陵的先例在前,他也对独孤凤其他的徒弟十分的感兴趣,因此点点头,笑道:“师妹看重的人物,必然非池中之物,我近来也是无事,就去看看这位师侄如何。若真是可造之才,那也是我楼观道的幸事。”
歧晖告辞而去,独孤凤却没有回到西花厅中,而是站在这走廊中沉思。在去年独孤凤前往洛阳的时候,寇仲已经自己开始行走江湖,也不知他怎么想的,改名易姓投入了张须陀军中。张须陀乃隋朝名将,此时正如救火队员一般四处扑灭各地的义军,寇仲从军之后,凭着不错的武功根基,灵活的头脑,很快就崭露头角,受到张须陀的注意,张须陀性情豪爽,犹爱提携后辈,因此寇仲在军中混是的很不错,距离他的大将军之梦也算是更近了一步。
说起寇仲的化名徐达,也是一段有趣的事。记得有一次师徒闲聊,独孤凤取笑寇仲的名字:“小仲,若是争天下,你这是必败无疑。”
寇仲少年人心性,十分的不服气:“师傅一向常说王侯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怎么又确定我是必败?”
独孤凤笑道:“别的不说,你这名字就取得十分晦气。旁人一看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子。”
寇仲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当争天下有什么关系。还是徐子陵脑子反应快,只是转了一圈就明白了,他在一旁偷笑说:“小仲,师傅说的还真没错。你姓是寇,不就预示着成王败寇嘛,伯仲叔季,仲又是第二,怎么看都不是当老大的样子。”
寇仲听了一下子泄了气,蔫头耷脑的说道:“名字是爹娘给的,老爹老娘当时肯定没想过我寇仲也是要干大事的人。”
独孤凤笑他:“反是争天下的人,都要取个好名字,你看汉高祖刘邦,原本叫刘季,比你还不如,不过人家争天下时改名叫刘邦,这就有点胸怀天下的意思了。那天你想要争天下的话,也给自己改个像样的名字吧!”
独孤凤也就是如此一说,却没想到寇仲真的改名了。他跟徐子陵兄弟情深,化名时借用兄弟徐子陵的姓氏倒没什么,但是这姓徐名达字向前实在是让人无语呀!寇仲这家伙竟然将独孤凤偶尔讲的故事中的人物名字直接拿来用,让独孤凤接到消息的时候,差点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歧晖这次带了一些新的消息,让独孤凤不得不仔细的思量自己的布局。虽然早已经知道杨广征高丽成功之后,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变化,但是独孤凤却没想到杨广会起意南征宋阀。不过天下大势本来就是瞬息万变,也不可能一直跟着她的计划走,顺势而为才是正道。这次杨广起意南征,对于独孤凤来说未必不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她原本比较犯难的问题,现在都可以顺势解决。
因此独孤凤思量了一会,派人去请房玄龄和魏征二人过来。
房玄龄和魏征正在郡主府署理事物,闻得独孤凤召见,知道这位郡主殿下必然有重要的事情,两人连忙匆匆而来。独孤凤仍就在西花厅接见两人,魏征年岁与房玄龄相仿,他被独孤凤府上比房玄龄还要早些。这位后世以敢言直谏闻名的铮臣此时并不得志,因此遇到独孤凤的招揽,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前来,独孤凤见了这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大喜之下,将大小事务全部扔给了他,可怜魏征落魄了许久,一朝出仕,就受到如此重视,不知该高兴还该烦恼,还好郡主府的事物上不算多,才不至于累趴下。
二人见礼完毕,独孤凤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我刚刚收到消息,陛下有意下旨招宋缺入朝觐见。”
蓦然听到这个消息,房玄龄和魏征不禁对望一眼,同时露出震惊的神色。
消化完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魏征不禁皱起眉头,有些迟疑的道:“陛下……为何如此不智。”
独孤凤冷笑一声道:“陛下若是理智,又岂会将原本需要百年之功的大运河于数年之内完工,又岂会连续三次发动百万大军远征高丽。”
对于独孤凤对当今皇帝毫不客气的嘲讽,两人都似若未闻,房玄龄沉吟了片刻后道:“宋缺‘天刀’之名威震岭南,素来自矜自傲,先皇当年携攻灭南陈、一统天下之威势尚不能使宋缺屈服,此番陛下召唤,宋缺必定不会前来,只怕……”
“只怕陛下要的就是宋缺不来朝见,这就有理由兴兵讨伐了。”魏征将房玄龄的未尽之意接了下去。
独孤凤点点头道:“不错,陛下确实是有意征讨岭南。大胜高丽之后,陛下雄心大起,意欲北征突厥,不过为群臣劝止。却又起意征讨岭南,我看要不了多久,宣召宋缺入朝的诏书就要颁行天下,此事你们以为如何?”
魏征只是微微沉思片刻,便道:“观陛下近年来的行事,只怕此次南征不能停止。如今大隋乱象纷呈,陛下行事又是如此孟浪,只怕天下人心思变,也未必有多少人真心阻止陛下行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