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鹰扬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上白雪
袁绍和袁术同时心中冷笑,这么简单的道理谁人不明?然而关键点就在于…….谁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而去北方与乌丸人硬磕?
“那么,不知刘县令可有心中人选?”袁遗冷笑道:“如果真是刘虞从中弄鬼,这位北上之将又将如此处理此事?”
“下官确有一位心中人选!”刘备却坦然道:“那便是鹰扬中郎将!其因有三,一者刘虞身为汉室宗亲的领袖人物,错非鹰扬中郎将的皇叔身份和天子令牌,何人可以压服?其二,鹰扬中郎将在幽州将士中亦享有极高的声望,请他前去必可事半功倍;其三,如果乌丸人确实来犯,那么以渤海军屡次与之大战并战而胜之的实力和经验,更是最佳人选!”
所有人愕然以对,更有人几乎要笑出声来。这个刘备,他是白痴吗?以南鹰今时今日的身份,他怎么可能从善如流的听取一个小小县令的意见?这可是意味着,他将放弃拨乱反正、重掌帝都的天赐良机啊!
而南鹰亦是愕然,却几乎想要抱着刘备亲上一口。这个刘大耳朵,难为他竟然主动提出了自己一直有心无力说出的想法!
众皆瞩目之下,南鹰作出沉吟之状,正当所有人都当他要婉言相拒时,却听他淡淡道:“事关皇室宗族的体面尊严,更牵涉到国家危亡,何况乌丸人还是打着向本将兴兵报复的旗号……本将只怕是责无旁贷了!”
袁绍、袁术同时露出不能置信的震惊之色,而刘备和曹操等人却是一起动容,现出敬佩之色。
“事关紧急,本将现在来不得再与各位商议后续之事……”南鹰举起酒樽,眯起眼睛的凝视着樽中的白色浑浊酒水,仿佛是自言自语道:“然而,亦来不及等待渤海方面的后勤辎重……此去幽州千里之遥,却是令人好生头疼!”
“当然是由我等筹集!”好几个声音同时迫不及待的叫了起来,这其中,竟然便有袁术的声音。而袁绍却是盯着南鹰呆呆出神,一时之间,他已经完全迷茫了……这个南鹰,他究竟真是为国为民、不计得失的忠臣义士,还是另有什么潜藏于水下的真实目的?可惜,无论他如何脑中千算,也完全不能找出半丝不妥之处。
终于,强烈的喜悦将所有的疑心全部冲去,他长身而起,向着南鹰深深一礼:“皇叔忧国忧民、不辞劳苦,确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但凡皇叔有何吩咐,我等无不全力办妥!”
南鹰微笑着望向袁绍,心间猜测着此言是否袁绍有史以来向自己说出的最真之言,口中却叹息道:“那么,本将也就不客气了。若想安心北上,本将确有几件小事需要和袁盟主商议一番。你懂的……”(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七十七章 盘点得失
茫茫水雾之中,滚滚黄河有如一卷巨大的画轴,延伸向无穷无尽的天际,亘古不竭的水流和万载不息的波涛,展现出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和万马奔腾的宏伟景象。
一支庞大的舰队从蒙胧水雾中现出身影,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河下游而去,南岸上,亦有一支骑兵大军同向推进,隆隆蹄声与河水的奔腾咆哮之声相互交织,汇聚成雄壮深沉的乐章。
无论是河面上的舰队,还是河岸上的骑队,其上均打出一面面黑鹰大旗迎风招展,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这支水陆大军的真实身份。
南鹰卓立于帅舰之上,凭栏眺望远方河天相接之处,心中尽是患得患失的复杂情绪。
终于脱离了有如泥潭一般的帝都战场,这令他精神一振,生出海阔天空的放松之感。然而对于刘协那份难以磨灭的愧疚和对仍然身陷帝都的马伦的牵挂之情,却令他怅然若失,无法平静。
从这场战事的一开始,南鹰便从来没有想过进据帝都,无论这座雄伟的城池是否最终会在董卓的孤注一掷下被焚烧殆尽……帝都地处黄河中游南岸,横跨伊、洛、涧几条河流,北倚邙山,南对伊阙,东据虎牢,西有崤坂,确是一个恃险防御、虎踞龙盘的地方,而其居于天下之中,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过,在如今的形势下,帝都已然成为一座波涛汹涌中的孤岛,四面八方尽是野心勃勃的割据势力,谁占据了帝都,便要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帝都。正如一片喷香油腻的肥肉,却只有胃口够大、肚量够大的人才能试图一口吞下,再慢慢消化。
凭着渤海如今的实力,显然还远远达不到能够掌控帝都以及周边诸郡的程度。董卓拥军达十二万之众,又有韩遂、马腾的支持。却仍然陷于劣势,便是一个明证。
凭心而论,董卓外有凉州强援,内有太后靠山,加上本身亦是朝庭宿将,属下精兵强将不可胜数。又及时捕捉到了灵帝殡天、史侯失踪的绝佳时机,推立董侯、独揽朝政正是其时。可惜……他的心太急了,树下的敌人也太多,只凭南鹰、袁绍、袁术这几位领军人物,便已令他左支右绌。难以招架。
袁氏双雄靠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和多年来形成的庞大人脉,旬月之间便鼓动起十余家诸侯共同举兵讨董,如此神速和强硬的反应,显然超出了董卓的预估。接着南鹰领渤海强军横空杀出,打得董军节节败退,尽失战场主动,更令天下间观望的诸方人马立即做出了阵营选择……那便是强者为尊!待得天子阵前认叔,更令整个形势完全倒向讨董联盟一方。原因无他。军事失利,大义亦失,再跟着董卓蛮干只能是陪他殉葬。
至此。渤海军出战前定下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达成,削弱董卓力量、令渤海大军天下布武、成功奠定大义名份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均已实现,之后的讨董之战,便可以靠袁绍和孙坚等人来完成……联军只能胜利,董卓必须败亡,这既符合渤海目前发展的利益。也迎合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南鹰必须牢牢的保证这个结局。否则一旦袁绍等人反而败在董卓手中。那么南鹰再也无法于重重迷雾之中看清未来。
未来必须要改变,也必然会改变。然而正如南鹰对于洛阳的态度一样,在没有绝对的力量保证己方可以一直胜利下去前,他只能选择放弃。
力量……南鹰紧紧的握住了拳头,自来到这个时代,多年来纵横不败,奇逢际遇更是数之不尽,然而自己却终于还要无奈的承认一个事实:他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主公!”一个轻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竟然没有如平常一样听出我的足音?是在烦恼自己的实力吗?”
“老贾!”南鹰头也不回的叹息道:“你果然……就是一个妖怪!”
“彼此彼此!”贾诩微笑着与他并肩而立,共眺远山近水的奇丽景色,口中道:“刚刚接到鹰巢传书,他们转来了汉中太守王累和巴郡太守苏固的再次宣誓效忠之意。他们做事都很谨慎,在没有得到你的同意之前,不会向外界暴露出自己的立场,只能以这种隐密的方式,来表达对皇叔的忠诚!”
“不过,他们也均提到一事!”贾诩有些隐忧道:“益州刺史刘焉,正极力笼络益州各郡、各县官员,加上他已经成功占据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大片土地,颇有借乱一举彻底控制益州的图谋!”
“你现在,明白我当日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刘焉入川了吧?”南鹰淡淡道:“可惜,还是功败垂成!”
“前日与仲德分手时,他亦表达了未能完成此任的内疚之情!”贾诩叹息道:“主公确是高瞻远瞩!”
“指示鹰巢和两郡,全力防范刘焉,必须确保我们在益州的利益不受动摇!若我所料无误,董卓的败亡指日可待!”南鹰不动声色的泄露天机道:“而大汉未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会是群雄争霸的乱局……韩遂、马腾继续称雄凉州,袁绍、公孙瓒占据北方,当然,我们目前也算是北方诸侯之一,另外嘛,就是刘焉、刘表、孙坚、袁术、曹操这些人了,对了,还有两个人……吕布和刘备!”
“吕布和刘备?”贾诩明显一怔道:“旁人也就罢了,此二人目前并无十分根基,也能雄据一方吗?”
“真正的英雄人物,绝对不会一直隐藏自己的锋芒!”南鹰有些出神道:“你瞧着吧……随着董卓兵败身死,整个天下的局势将会再起剧变了,群雄之间那场你死我活的兼并之战将不可避免!”
“所以说,又被主公预料到了吗?”贾诩微笑道:“主公之所以制造出刘虞可能勾结乌丸人入侵的丑闻,便是想先行在幽州打出一片局面吗?”
“你。你错了!”南鹰终于侧脸诡异一笑:“难得能让天下第一智者也猜错了,本将真是欣慰啊!”
“我猜错了?”贾诩脸上笑容一滞道:“不会吧?正如刘备所说,主公通过黄巾之战和平叛之战,已在幽州享有相当高的声誉,那里的兵马有很多都是卢植的旧部。对将军您应该怀有敬畏之心,而旁人更不知道的是,两位匈奴王子几乎已对您宣誓效忠,乌丸一方更在您和云萝小姐的恩威之下噤若寒蝉……这正是我们夺取幽州的大好时机啊!”
“首先,不管我们如何制造烟雾,刘虞都绝不可能做出引狼入室的行径。他应该是一位真正的君子…….这一点,将很快便从乌丸人虎头蛇尾的佯攻中得到证实!”南鹰摇了摇头:“其次,以我军力量,攻下幽州不难,却同样会引来各方非议和敌视。更会背负上同室操戈的骂名。刘虞此人,声望太高,纵然对其心怀不满之人,竟然也只能从他妻妾身上来做文章…….本将,也是通过诸侯们对于刘虞的态度,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绝不能由我们来做这不义之人!”
“最重要的问题!”南鹰轻轻一拳擂在扶栏上:“我军可以攻下幽州,却绝对守不住幽州。真是讽刺啊!”
“原来,主公竟然已经能够看得这么远、这么准!”贾诩目中露出一丝敬服:“怪不得,你会如此烦恼我军的实力!”
“是!”南鹰点了点头:“不瞒你说。依着梦依所献之策,之前我托云萝去向乌丸诸王说项时,仍然存着借机夺取幽州的心思……而眼下,我倒是想通了!在没有足够力量守住成果前,万万不可好高骛远。贪多嚼不烂,只会卡坏我们自己的喉咙!”
“更何况。如果依靠着异族来夺取土地,先不说天下人如何看待我们!”他目中寒光一闪:“这些异族自恃有功。日后必成祸患!”
“自己的土地,必须靠着自己的力量打回来!”南鹰缓缓握掌成拳。傲然道:“否则如何能够令将士归心、百姓安居?”
“主公,你确是变了,令人刮目相看!”贾诩听得呆了半晌,才道:“那么说,此次费了这么大阵仗,我们只是达到从洛阳战场上急流勇退的目的啊!”、
他苦笑道:“云萝小姐不辞劳苦的于数日间奔波上千里,若她知道这结局,会不会生气?”
“不会!”一个柔美的女声平静道:“能够听到汉扬说出如此志向远大的心声,纵然我再跑上一遭,又有何妨?”
贾诩骇然回首,却见远处那位佳人正缓缓侧过身来,留下一个无限美好的侧影。
“我的娘!”贾诩呆了半晌才道:“这么远,她怎能听见的?而她的声音,就象是响在耳边一样!”
“奇怪吗?”南鹰耸肩道:“不要忘记,那可是足以挑战吕布的高手!”
“嘿嘿,说的也是,有这么强悍的女中豪杰日后主掌渤海的半壁江山,真是我等之福…….”贾诩突然间神色古怪的盯着南鹰:“希望也是主公之福!”
“咳……恩!”南鹰用力清了清嗓子,见马云萝已经渐渐行远,这才一把揪着贾诩的衣领,恶狠狠道:“老小子,你想说什么?是否对你家主公存有不敬之心?”
“怎么会呢?”贾诩眼珠直转道:“啊!是了,说了这半天,主公尚未说出此行的真正目的?既然不攻幽州,那么我们该当如何呢?”
“在洛阳战场上,我们有得有失,却是得大于失!”南鹰松开手掌,再次凭栏远眺:“幽州的天下,应该会落到公孙瓒手中,弑杀刘虞的不义之名也只能由他承担……如此一来,与幽州毗邻的冀州,将会成为他的下一步目标,那么我们只要等待他与袁绍两败俱伤后,便能渔人得利!”
“什么?难道说眼下什么也不做吗?”贾诩愕然道:“要等到那么遥远的将来,才能暴起发难吗?渤海毕竟只是一隅,我们的发展速度将会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待从幽州打一个转,我们先回渤海整顿,再派一支奇兵潜入司隶,瞧瞧有没有什么便宜可拣…….”南鹰沉吟道:“有得必有失,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大义之名,再不能奢望其他的利益!”
“何况,我们仍有不少事情要做!”他苦笑起来:“战死兄弟的善后之事,还有上万名民众的迁徙安置,都是迫在眉睫之事,够我们忙活了!”
“能够得到这么多河南民众的归附,也算是一大收获了!”贾诩点头道:“乱世之中,空有土地没有民众,亦是无用!”
“不过…..”他的眼珠再次转动起来:“归程之中,我军穿州过郡,也难保没有董卓一党的逆臣会扰风扰雨,倒是可以趁机除去!”
“什么董卓一党?”南鹰目瞪口呆道:“老贾你又想使什么毒计?千万不要轻取妄动啊!”
“主公之言差矣!”贾诩拉着南鹰步入舱中,指着地图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是在我们渤海之侧,也仍有心怀叵测之人在觊觎窥测,当然要先下手为强!”
他的手指重重点在地图上渤海的西面:“河间国!河间王身为皇室宗族,竟敢至今没有向辅政皇叔表明拥护之意,其不臣附逆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我们……”
南鹰终于叫了起来:“说了半天,你还是要抢地盘啊!”(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五 炎汉烈焰 第七十八章 意外风波
天空中的雄鹰突然发出清越激昂的鹰唳,双翼在天空中盘旋着做出一连串优美的鹰舞。
“快!向将军发出信号!”地面上,一名天眼战士蓦的大叫起来:“东南方向,约十五里外,有大批人群正在接近,从密集程度看,应该是一支兵马!”
南岸的骑兵集群中令旗翻飞,向着驶于大河中的旗舰发出了请示。
很快,旗舰上的令旗做出了回应。呜呜的号角声中,舰队和骑兵大队都停了下来,一队约百人的小股骑兵迅速脱离了大队,向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大批战车隆隆驰来,与骑兵们依托河岸,共同建立起防线,数艘巨舰也缓缓贴近河岸,做好了远程火力支持的准备。
“太大意了!怎么只派出一支百人小队前去察敌?”旗舰上,南鹰盯着远方已经成为一片小黑点的骑兵小队,向着身后的崔玉秀点头道:“告诉将军们,必须亲自领着人接应!”
“是!将军!”已经升为总旗令官的崔玉秀躬身施礼,亲自向着河岸上的骑兵方向发出旗语。
尘头滚滚中,又有一支千人骑队向着骑兵小队的方向追了下去。
“我们现在行至什么地段?”南鹰扭头向着崔玉秀问道。
“回将军话!”崔玉秀毫不犹豫答道:“我军已过酸枣,目前仍是在陈留郡境内!”
“搞什么名堂?”南鹰自言自语道:“如今各郡主力几乎都集中在洛阳一线,怎会冒出一支军队来?”
上千名百姓惊慌失措的奔行着,他们原本可以四散而逃,然而一览无遗的平原地形令他们根本无所遁形。反而令人群在慌乱中下意识的越聚越紧。
蹄声震动中,上百名身着紧衣的骑士分别从逃难者的两侧包抄过来,最终将他们死死堵在口袋形的包围圈中。
那些骑士们手持兵器,大声斥喝着百姓,逼得长长的队形渐渐缩成一团。
面对数量远少于己的骑士。百姓们其实不乏年轻力壮之人,却没有一个人敢于挺身而出的对抗,反而尽数现出惊恐欲绝之色。
远方,蹄声再起。约三百余名骑士一窝蜂的涌了过来,将百姓们围得更加紧密。
两名身形魁伟的大汉越众而出,四道凌厉的目光扫向正在瑟瑟发抖的百姓。
“跑啊!继续跑啊!”两人中。那名稍稍年长的大汉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凶睛,大吼道:“你们这帮贼种,真是好大的胆子……吃我的,喝我的,还敢私自潜逃?良心都给狗吃了!”
“全部以长绳捆了!”他身边那名年轻大汉冷冷的一挥手:“抓回去!”
“大宗主、二宗主!”百姓中。突然有人大叫道:“我们又不是卖身为奴,你凭什么抓我们回去?”
“放屁!”那年轻大汉暴喝如雷道:“你们这些忘恩负义之徒,当初都要饿死之时是谁收留了你们?”
他身形比之那年长大汉更为魁梧,面容雄奇,满身似乎都透出如山的压迫气势,一声暴喝更是有如晴空响雷,惊得一众百姓无不倒退不迭。
“而你们,不仅不思报答……”那大汉咬牙切齿道:“居然趁着黄巾余贼攻我坞壁之时。成群结队的逃走!似你们这等不义之人,杀之何妨?”
“二宗主!”人群之中,一名老人昂然而出:“当初蒙你们收留之恩。确是感激不尽!然而我们投入你家,只是为了谋一块土地生存,我们可以交纳供奉……却绝不会自甘为奴,更不会献出儿郎去为你们卖命!”
“老东西!真是好大胆子!”那二宗主身侧,被称为大宗主的大汉怒笑道:“若我所料不错,这些人所以敢成群潜逃。都是你们几个老不死鼓动的吧?”
“是又如何?”那老人瞧着几名骑士不怀好意的打马上前,却是夷然不惧:“老朽死便死了。却要说出真心话!”
“真心话?好!”一名骑士狞笑着一鞭抽下,打得那老人胸前鲜血渗出。踉跄而退:“待会挖出你的心来,瞧是真也不真!”
百姓们一片惊呼声中,那骑士正待继续追打,猛然间看得远方尘头大起,不由愕然住手,扭头向着两位宗主瞧去。
“看样子,是正规骑兵!”那大宗主脸容一抽,狂叫道:“小心戒备!”
四百余名骑士倏的一阵大乱,却迅速分出两百余骑迎着尘头列下阵势,余人仍将百姓们围定。
尘头渐止,一支汉军骑兵从尘沙中现出身形。
虽然他们人数不过百人,却惊得数百名紧衣骑士一阵骚动。
这些汉军骑兵均身着黑色甲衣,黑铁护面,连身后也均负一袭黑色披风,其装备之良、派头之大,竟是闻所未闻。
汉军骑兵中,为首一名军官倏的举起右拳,竟令整支骑兵于瞬间之中立定,并迅速形成扇形之状。
那军官举起的右拳,再向前有力一挥。
“呼啦”一声,所有骑兵撩起披风,露出腰间悬挂的弩机,一起指向对面的紧衣骑士们。
两位宗主见了这等声势,不由均是微微变色。
那大宗主策马上前,高喝道:“敢问对面,是哪一路汉军麾下?”
那汉军军官亦策马迎上,黑铁护面后传来冰冷的回答:“轮得到你来问话吗?”
那大宗主面上闪过一丝怒色,却终于忍了下来:“不错,是在下失礼了!在下许仁,谯郡人氏!”
“谯郡之人,何故来此?”那军官仍是一副冷若冰霜的口吻:“不仅带得这么多人马,更将那些百姓围住,是何道理?”
“这位将军!”那许仁指着那些百姓道:“这些都是我家的家奴,却背叛主家私逃,我和我兄弟追了四百余里,才将他们堵住,正要捆了返乡!”
那军官明显一怔,不等他再次问话,只听那挨了一鞭的老者嘶声叫道:“将军,我们不是家奴,都是自由身的大汉百姓啊!这位许宗主在我等危难之时趁火打劫,逼着我们签下卖身文书,我等这才寻机逃跑……请将军救我们啊!”
“是这样吗?”那军官身躯一震,蓦的拔出刀来:“竟敢强掳良民为奴,真是无法无天!”
一块石子疾飞而至,正中那军官的刀身。
“呛”然大响中,那军官只觉手臂象是被人狠狠抡了一棍,长刀脱手而飞。
他低下头看时,整个虎口竟然都裂了开来,不由骇然向对面瞧去。
那二宗主手中掂着另一块石子,口上冷笑不断,傲然道:“将军似乎有意袒护那些忘恩负义的贼子……可惜,你还不知道我们是谁吧?”
“你们是谁?”那军官不动声色的问道。
那大宗主许仁眼见着二弟出手扬威,而那军官不仅不怒,连他身后的骑兵属下似乎也都有些无动于衷,心中一阵惊讶,却立即认为是对方已生退缩之心。
他大笑一声,挺胸道:“将军可以打听打听,我们谯郡许家,那可是大大有名,方圆五百里之内,旁人都要给我们几分面子……今日也请将军卖个薄面如何?”
“嘿嘿……”那军官突然轻轻笑了起来,接着笑声越来越大,仿佛听到了世间最为滑稽之事。
“敢教我们给面子的人,你们也算天下独此一家了!”他仿佛自言自语道:“看来,你们真不知道我们是谁!”
许仁见那军官已经领教了厉害,却仍然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说话口气更是大得吓人,不由心中一凛,微笑道:“适才已然请教,而将军却是有些不近人情啊!”
“好!”那军官大喝道:“就让你们知道!亮旗!”
他身后,一名骑兵“呼”的一声扯出一面大旗来。
瞧着狂风中的那面大旗上,一只凌空下击的黑鹰仿佛扑面而来,许家众人无不面色大变,许仁更是脱口叫道:“鹰扬中郎将!”
“我家将军生平……”那军官语声平淡,护面后的双目却闪出憎恶之色:“最恨的就是欺压百姓之举!劝你们立即放百姓们离去,免得引火*!”
许仁面色再变,他不由与那二宗主相视一眼,强笑道:“没有想到这位将军竟是渤海属下……我想将军可能真的误会了……我们许家可是名门大族,你可不能轻信这些刁民的一面之辞啊!”
1...232233234235236...3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