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舒寐
曹操瞅完信以后,倒真的没再进军,直接按着郭嘉点子遣人到辽东去了。去的时候,使者倒没啥收获,公孙度嘴巴严实的很,说来说去就是不松口说自己要投诚曹操的事。把人家来使给折腾得垂头丧气,差点就以为郭嘉这回阵前失算,砸了招牌了。正耸眉搭眼往大营赶,打算给曹操汇报这事呢。
哪知道他前脚刚回来大营,后脚公孙度自己的使者就抱着俩木匣子来拜见曹操了。曹操眉目一挑,嘴角满满都是笑意地迎出中军帐,先接了盒子,验过了里头的人头正主,又跟公孙度来使絮絮叨叨一通客套,才扯到他们最关心的公孙度下一步归属问题。
来使对着曹操很诚恳地表态:公孙度大人一向是汉室忠臣,对于袁尚这等投靠乌丸的叛臣贼子,自然是得而诛之。丞相远来征战,劳苦功高,德被万民,功盖伊周。大汉能有丞相这肱骨栋梁在,实在是苍生有幸,百姓之福。
曹操一听这捧他的程度,心里立马有底了:嗯,奉孝又猜对了。这公孙度果然是派人来投诚了。这北边差不多完事了,可以踏踏实实卷铺盖凯旋,下一步准备对荆州用兵了。
想到此,曹操乐呵呵地跟使者回应:哪里哪里,为国尽忠为君分忧本就是臣子本分。公孙将军勤得贼人,亦是功劳赫赫,待孤回京以后定然禀明圣上,表其功德,彰其忠良。
这就是接受示好与投诚了。
使者一听他这么讲,一直悬着的大石算是落地了。在互相打了一套官腔后,双方默契地停住话头。来使告辞,曹操整军。他们得回师啊!在北边仗打的,风寒雪大,天干气燥,谁想多待呀?
半个多月曹操和曹昂汇师一处,从柳城整顿所有军马后,开拔赶去邺城。离开的时候,出了个小小的插曲,惠民堂的发起人,主管人,兼主治大夫兼军医董信大夫受风着凉,病倒了。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可麻烦就麻烦在董信身上还有他师父交给他的任务呢。他可是按照吩咐,一点也没往外透露郭照的事。可他一病,走不了,郭照那里该怎么办呢?随便找个人吗?嘴巴严不严尚是两说,他要是医术不过关怎么办?就算医术过关,他治完病被鲜卑高官厚禄迷了眼,不会来了怎么办?
尊重病人**,医术绝对过关又不会贪恋富贵的主不多。思来想去,董信最后还是决定去向华佗求救,让他替他走这一趟。
当华佗在医帐里碰到烧的稀里糊涂又没好好休息的董信时,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噼里啪啦把人先骂一顿,骂完以后把脉开药下针熬药,做的行云流水。等把一碗黑乎乎地药汁端到董信跟前说时,董信就知道:自己再不说,估计喝完这药就能被苦的说不出话来。
于是他竹筒倒豆子把郭照那里情形给华佗讲了个仔细,等讲完“咕噜”一下从榻上翻下地,对着华佗长揖一礼:“烦劳华公施以援手!”
华佗倒是爽快,听完董信话后,连意思意思的托辞都没有,直接给答应下来了。倒是把董信给弄愣怔了下:“华公……那里毕竟是鲜卑……您这……”
“身为医者,慈悲济世,何必计较病人身份地位族类富贵?”
董信听罢顿时肃然:他到底还是比不上华佗。这老先生在医道之上绝对堪称卓然,纯粹到了极点!
华佗是在董信跟他说完这话地第二天就和曹操告辞,动身往鲜卑走的。临走时,他只跟曹操讲自己是西行是要寻一味中药药材。中原之地没有,好不容易来一趟北方,之前忙着行军,现在仗打完了,时间不着急了,他也该出去寻药了。
曹操估计也是知道华佗性子,在再三嘱咐他一定得回来后,就同意放行,继续带人往南行军。
在曹操带着军队喜气洋洋地南下回归之时,许都皇宫里却洋溢着一片压抑灰败之色:自从曹家把那三个姑娘送进来以后,后宫其他女人就再没怎么见过万岁爷的面。原本董絮活着的时候,她们还可以趁着董絮和皇后小日子时,于圣宠上溜边喝点儿汤。现在,曹家三个姑娘加上刘协一路携手的发妻伏寿,后宫这些女人直接就跟打入冷宫一般,除非你跑到皇后或者曹家女的宫殿里,否则,绝对见不到圣上的面。可这几处宫殿是能随便进的吗?位份高,还能趁给皇后请安时,勉强瞥个皇帝的影子,位份低些的,直接就守着活寡过下半生吧。
当然比这群女子更可怜的还有伏寿。这个本该是天下最尊贵的女子这段日子却过得辛酸难熬,黯然神伤。董絮没死的时候,刘协大部分时间在董絮那里,她从头到尾没得到过他的多少关注,自然也没有奢望他会宠她护她过。可是董絮死后,他开始真正看着她,他把她当做真正的妻子来疼爱,她自然也是把他视为自己的夫君:明知道后宫里其他女子还在,可是他不在乎她们,她就欺骗自己当她们没有。这一骗就骗了近十年,直到现在……曹家那三个如花似月的女儿入宫,伏寿才惊觉自己该梦醒了:他是皇帝,即便再落魄再受制于人也是皇帝!后宫,是朝廷的延伸,纵然不喜欢,曹家女也是他该宠幸的人。他得把对她伏寿的关注和疼爱分给他恨不得挫骨扬灰的那人的女儿!
伏寿每次看到刘协自前朝回来,在她这里待上片刻便得往某个曹家姑娘的宫室赶时,都会生出一种悲凉与无奈:若他不是皇帝……若她不是皇后……该有多好!纵然他也会三妻四妾,可至少她不会看着他往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床上走。
后宫的风向自然也逃不过朝堂。在皇后被分宠以后,伏寿的母亲曲夫人就因担忧往皇宫里递牌子探视了一番,回来也不知道跟伏完怎么转述的女儿处境,反正等到一天下朝后,伏完单独留下跟刘协奏事了。
明着说是奏事,实际上却是老丈人在隐隐约约劝女婿:“陛下国事为重,还是勿要过分沉湎于女色。”
刘协可不是当年会贸贸然玩衣带诏那个毛头小子了。十年光影,成长的不止是年岁,还有月假沉稳的心性和趋向完美的伪装。就像现在,他明明很了然地明白了伏完话中的未尽之意。
却依旧是姿势不变,挑眉无所谓地轻笑:“国丈,与其担忧朕会沉迷女色,倒不若帮朕想想丞相凯旋回师后,朕该如何奉上这批功臣。列侯?封将?好像都已经给过了。哎……这么算下来,朕手里的官确实有些少了,都不够封赏了呢。”
伏完闻言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刘协:这个天子,他还不到三十岁,两鬓间却依然有了丝丝霜白。大厦将倾,王朝即倒,朝内大权旁落,朝外诸侯混战。纵有中兴雄图之志,亦无能挽狂澜之力。伏完闭上眼睛,他几乎能够预见曹操回师后,他女儿将在许都皇宫里又遭遇一场灾难。
“陛下……你还年轻,而曹……丞相却以年过五旬。陛下只需戒急用忍,等到时机,便可效宣帝旧事。”
刘协闻言云淡风轻地笑了笑,站起身,从伏完旁边悠然地走过。等他走到门口时,伏完才听到刘协带着笑意地声音传到他耳朵里:“国丈以为会是霍光?朕却觉得,颇像王莽。您说呢?”话落,刘协就看着愣怔不已,浑身僵硬的伏完朗声而笑。
“说笑而已,国丈何必当真。”刘协饶有情致地瞧着伏完表情,收了笑意跟伏完说,“国丈,多日未见,皇后
〖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226囧囧有神郭家人
对于伏完进宫给刘协上生活作风课然后被女婿叫到女儿宫里话家常这事咱们先按下不表。回过头来看看曹操他们的行军进程。
曹操在带着兵马往北方走的时候讲究兵贵神速,日夜兼程,生恐误了战机。回来的时候本该是悠哉悠哉,可奈何手底下人一个个归心似箭,想悠哉都悠不起来。所以部队的推进速度还是蛮快的。以至于原来都打算得自己孩子满月时候才赶回来的郭嘉在郭旸出生的第三天就跟着大队踏进了邺城大门。
邺城城门处,柏舟直接派人侯在那里,等着给郭嘉报喜呢。结果郭大先生连带郭小先生爷俩都又不着调了,偷懒错过大队进城后的扫尾事宜,直接跟曹操告辞,打小路操近道回家了。曹操估计是已经习惯提前走人的郭嘉,直接大手一挥,答应放行。放完行,还顺势看了眼打进城就开始尽力掩饰焦躁的司马懿:这位也是个急等着回家的主,干脆一块放行吧。
司马懿开始还想意思意思的矜持一下,结果曹昂一巴掌拍在他背上:“别磨磨唧唧了,赶紧回去,赶紧回去。心都不在这了,人还杵着干嘛?”
司马懿被曹昂调侃地微微红了红脸,在挺礼貌地拱手行礼以后,才跟大队离开单行。
而另一边郭嘉跟郭奕是错过了报信的人,等到家时,直接就被院子里奶娃娃的啼哭声给搞懵了。父子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对视一眼后,郭奕“嗷”的一声怪叫:“我娘生了!杜若姑姑,杜若姑姑,是弟弟还是妹妹?”说完郭奕也不管他老子惊诧表情,直接甩下人,跑步进了蔡妩院子。
郭嘉傻了傻,反应过来呼扭头看看自己一身的仆仆风尘,原本踏出去跟着郭奕一道往蔡妩院子的脚步又硬生生被收了回来:他不能穿这身去看媳妇儿和孩子。土多尘大寒气重,搞不好就给她们娘俩过病了。
先跑去的郭奕看没有郭嘉过来,直接到了门口。却被被他声音叫出来的杜若给拦在了外头。杜若表情很诧异,满脸都是:“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的疑问。
“行军快。父亲看进城后又没什么事,就带我先告辞了。”郭奕解释着就伸脑袋往里瞅,奈何门帘拉的紧,杜若又伸着胳膊拦着他,他是一步也不得前进,“杜若姑姑,好姑姑!你让我进去看看。我娘亲怎么样了?我是又添了妹妹还是添了弟弟?妹妹的话,好不好看,若是弟弟,我就去找姓司马的去,都是他儿子给带的!”
杜若眉角一抽,果断忽视掉某个盼妹妹盼的有些魔怔的少年郎,直接眨眨眼,瞧了瞧兴奋的脸色都有些泛红的郭奕,跟他笑道:“是个妹妹,一个顶可爱的小姑娘。不过现在你娘在休息。你还不能进去打扰。”
郭奕眼前一亮,妹妹好啊,妹妹是个神奇生物。娇娇软软,能宠着能捧着,还会甜甜地叫哥哥。肯定比他那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弟弟强!
郭奕想着就扒着杜若胳膊,要往里去。“……我都听到妹妹哭声了。她肯定醒了。杜若姑姑,你就让我进去吧,我就看看,看一眼,就一眼我就出来。”郭奕可怜兮兮扒着门框,眼巴巴瞧着布帘:妹妹这可是稀罕东西。看郭奕那望眼欲穿的模样,着实让人心生不忍。
可就算心有不忍,杜若还是很有原则地把人拦住,正要跟他说:你把衣服换了再来,就见已经收拾完毕的郭嘉从外头进来了。二话不说,提了自己儿子后衣领子就把人扯开几步:“收拾干净再进来。”
郭奕眨眨眼,万分不情愿的样子。等看到郭嘉衣着后,灵光一现,撒腿就往自己院子跑。他身后杜若看他跑的匆忙,跺着脚,压着嗓子喊:“慢点慢点,小心摔了。”
“臭小子。不用理他。”郭嘉瞄了眼大儿子以后,回过头看看杜若又看看内室,压着心头焦急问杜若:“你们姑娘什么时候生产的?情形可还好?小丫头怎么样?”
杜若咬了下唇,回答道:“是前天时候发作。生的很快,只三个多时辰。孩子也很好。就是……姑娘流了好多血,生下孩子后就一直昏睡着。姑爷……”
杜若下头的话没说完,郭嘉就等不及再听,“唰”的一下掀了帘子,踏步进门。
杜蘅正侯在里头,把啼哭两声小郭旸哄睡着了放回吊床,刚欲起身,就见郭嘉进来了。
“老爷,夫人她……”杜蘅赶紧给郭嘉见礼,却被郭嘉伸手止住,“这里有我,你下去吧。”
杜蘅瞧了瞧小主子,又看了看蔡妩,最后还是老实巴交听话离开。
郭嘉站到床榻边,先探头端详了小床上的新生闺女:嗯,粉嫩嫩,肉嘟嘟的一团。眉清目秀,应该是像她母亲多些。不过不管像谁,总归自己姑娘是最漂亮的。
闺女旁边躺着孩子他娘。这会儿她正盖着被子,她盖着被子,眼睛闭合,呼吸均匀。睡得异常香甜的模样。好像无人打扰,她就可以一直这样到地老天荒。
郭嘉看了看蔡妩,不知为何心里生出一种恐慌。他把手搭上蔡妩的额头,触到蔡妩体温才算微微舒了口气。他这模样太安静,他习惯了蔡妩唠唠叨叨。若骤然躺下不说话了,他就以为她要生病了呢。
郭嘉把手顺着蔡妩皮肤缓缓滑下,最后攥住她露在外边的小手,放在嘴边轻轻地吻了吻:这支手有些凉意,让他微微蹙了蹙眉。待回神时,郭嘉就已经把蔡妩的手笼在了自己双手间,很小心的护着,暖着。等他觉得两人手温相同了,才满意地笑了笑,心里也涌出一股后怕:刚才杜若的话真真是吓到他了。郭嘉走的时候就在担忧蔡妩身体,心里头七上八下,唯恐娘俩在生产时候再出了什么岔子。结果等回来,杜若跟他一说姑娘流了好多血时,他心脏直接提到了嗓子眼。等看人好好的躺着才算踏实。
郭嘉手攥着蔡妩的手,心里暗想:不生了。再也不生了。郭奕当年早产的噩梦还在脑海留着阴影,这小丫头出生虽然没看到,但杜若都这么说了,想来那过程也是艰难困苦。三个孩子,够了,就算他们两口子喜欢孩子,就算多子多孙在旁人眼里的确是福气,可现在他却只觉得:蔡妩他们娘几个能好好的,孩子能有多少都无所谓。
她是他的妻子,他孩子的母亲,他这辈子唯一一个放在心上的女人。她能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中间还有个十年之约,今年就是第十年。北方平定,许都的绝对优势已经确立。对于南方,只要不出意外,统一事上基本毫无悬念。郭嘉扣算了一下曹营中的后继力量,曹昂他们已然成长起来,下面的小辈们也开始展露头角。克定荆州以后,大局得定,这里就不用他在时时刻刻盯着了。让路给他们小辈儿,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嗯,带着回阳翟老家开个酒肆就不错。阿媚去管着,他只负责喝酒就行了。很好,不错的点子。要是被骂呢,他就得带个挡箭牌去,自己姑娘就可以。女儿好,女儿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她肯定能帮着自己到她娘跟前求情的。
至于两个儿子?男孩子嘛,当哥哥的不出去给妹妹挣嫁妆,围在爹娘身边算什么正理?
郭某人在打算未来的时候,很无耻地把两个渐渐长大的儿子给忽视过去了,他倒是想得长远,连女儿嫁妆都打算好了,只是等他几天之后回神时,这人态度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让蔡妩郭荥等人哭笑不得。
当然这会儿他还在继续琢磨将来带孩子回家的时呢:记得他们旧府的大院还在,郭海一家一直在那里住着呢。应该不愁安置问题。但在这之前,他还想带着他家阿媚先去海边看看:他曾经答应过她,要带她去看一回海上日出的。
郭嘉边想边有一下没一下的在蔡妩软乎乎的手上捏着,时不时低头亲吻一下。终于把睡着的蔡妩给闹腾醒了。
蔡妩迷蒙蒙地睁开眼睛,瞧瞧郭嘉,带着刚睡醒的迷糊,好一会儿都没反应过来眼前这人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影。
“怎么?不认识我了?”郭嘉手继续抓着蔡妩,冲着她轻笑。
蔡妩眨巴眨巴眼睛,声音沙沙的,软软的,有一丝妩媚和撒娇:“嗯,不认识了。谁让你好像比刚走那会儿瘦了不少呢。”
郭嘉一愣,摸摸鼻子,没敢接腔,心里琢磨:等会儿得跟奕儿串串供,打死都不能让他跟他娘说我在柳城病了的事儿。
“孩子叫郭旸,你……”蔡妩想起郭旸,扬了扬头,对郭嘉示意了下。
“已经看过了。是个像你的漂亮丫头。”郭嘉说着笑眯眯地伸手,温柔地拂开落在蔡妩眼前的一缕碎发,跟蔡妩说,“要不要将来给她找个像我这样的夫君呢?”
蔡妩皱皱鼻子,白了他一眼:什么话吗?这么点小人就开始操心将来嫁人的事。你这的当爹的是不正常了吧?奕儿他们小时候也没见你操心他们娶媳妇的事。
郭嘉笑眯着眼睛捏捏蔡妩鼻子,站起身在一旁水盆处绞了温热的帕子,边给蔡妩擦手边听蔡妩问他:“奕儿呢,跟你一道回来了吗?”
“一道来的。原本是吵着见进来的,被杜若拦了下,现在去换衣服了。等会儿就过来。”
话刚落,门帘就一阵响动,已经收拾完毕的郭奕乐呵呵地走了进来,看着他爹娘动作,眼睛都没眨,这孩子从小到大估计对这样的相处情景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老爹给老娘夹菜,喂饭擦手什么的,实在是太常见了。他打小就从来没受过男人合该让女人伺候的教育,相反,在他爹妈给的言传身教了,好像女孩子得护着宠着的思想更多。
郭奕扑到蔡妩跟前,脑袋蹭到蔡妩被子上,先是跟蔡妩撒娇:“娘,儿子在北边可想你了,您都不知道……爹爹在……”话没说完,郭奕就又被自己无良老爹揪了后衣领。郭嘉这回直接把人从蔡妩身上扯下来了,横眉立目,拿眼神警告地看着郭奕,在瞧了眼蔡妩后,说道“多大一个人了?往你娘身上蹭?也不怕压到她?”
郭奕讪讪地挠挠头,趁郭嘉没留神时给蔡妩做了个鬼脸,把蔡妩看得只想捂眼:这儿子当真是外头说的那个深有乃父之风的人?怎么她发现他在她跟前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撒娇淘气爱调皮呢?
做完鬼脸郭奕把目光投向一边呼呼大睡的小妹妹。哎呀,这姑娘真可爱,圆团子似的,白白的,嫩嫩的,让人想咬一口。实际上郭奕当真倾□子,在郭旸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然后看着妹妹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妹妹是要宠着的,疼着的。可是怎么样才叫疼着宠着?妹妹跟弟弟应该是不一样吧?她用不着文韬武略,舞刀弄枪吧,只要好好在家呆着,打扮的漂漂亮亮,等着哪个臭小子来把她娶走就行了。
想到这儿,郭奕就又不乐意了:自己妹妹才得了几天,我还没新鲜够呢,就要送到别人手里。不行,就算及笄以后再嫁也不行,他们能像自己家里那么好的待她吗?
郭奕很焦躁,被新生儿喜悦冲的头脑发晕,压根就没想起来:他妹妹才几天大。他这想法真真有些……过分长远。
可郭奕没觉得不对头,他很苦恼地看着郭旸,心里暗暗思索着解决方法。
于是接下来几天,蔡妩都发现,自己大儿子情绪有些古怪,看到小郭旸的眼神总是透着忧郁和哀愁,好像自己马上就要失去这妹妹一样。蔡妩琢磨了几天,没琢磨透郭奕到底是在想什么,所以干脆在一个午后家里所有人聚齐时开口问他:“奕儿,你这几天怎么了?不喜欢妹妹吗?”
郭奕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转身看看正逗着郭旸的郭荥和郭嘉,一副高瞻远瞩的哲人表情跟蔡妩说:“娘,妹妹长大了,是要嫁人的。”
“嗯,对呀。当然是要嫁人。”蔡妩被问的莫名其妙,心里万分纳闷:这小子怎么说也有十七八了,怎么问这么二的问题。
哪知道郭奕下一个问题更傻:“嫁了人,就不是在我们家住了吧?那就得到婆婆家了,婆婆家待她不好怎么办?”
郭奕这话音一落,郭嘉就豁然抬头,从吊床上抱起小郭旸,小心翼翼地护在怀里,好像生怕哪个人跟他抢了似的。他倒是没开口说话,但蔡妩靠脚趾头都能想出他这会儿脑子里转的是啥:肯定跟当年她怀郭奕时一样。女儿是心头宝儿,谁也不能给抢走!
而刚才跟郭嘉一道逗弄小妹妹的郭荥也在郭奕话落后,面无表情地蹙起了眉:他担忧的跟老爹和老哥的倒是不一样。至于他想的是什么,蔡妩一时还猜不出来。
蔡妩表情抽搐地看着自家里神态各异的三个男人,越发的肯定她嫁了个不着调的,生了两个小的也不像是个靠谱的。瞧这还没出满月呢,一家人就神经兮兮担忧自己姑娘以后的路,这……这是个正常人的思维吗?他们的目光是不是放的忒长远了呢?
不过之后的几天,蔡妩就察觉其实自己担忧的一点没错。她家的男性生物果然脑袋抽风,开始举止异常。最大的那个还好一些,只是抱女儿的次数过了些,每次抱的时间长了些,黏在她身边腻着她跟她絮叨:“女儿得娇养。”“女孩儿不能太早嫁人”的回数多了些。
但是俩小的就有些问题了!当大哥的那个现在点时应卯一样比处理公文还积极,每天从外头回来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跑到自己妹妹吊床旁,威逼利诱,软磨硬泡把小郭旸祸祸醒,逗弄逗弄心里才踏实:嗯,妹妹还是在自己跟前好,哪怕是哭鼻子也可爱。这还不算,据蔡妩听到杜若回话:郭家大公子现在跟护食的小狗似的,邺城上到三十壮年,下到足月奶娃,只要是男性,都被郭公子列为郭府不欢迎对象:这些人全部都是潜在的可能抢走他妹妹的人,要严加提防!
反观郭家老二,这位小哥表现颇为耐人寻味。他既不跟郭嘉似的没事就抱着郭旸表达下疼宠之情,也不像郭奕似的防贼一样防着所有可能抢走他家妹子的雄性生物。郭荥在郭旸出世以后最常做的事,就是在抱郭旸时,蹙着眉头一脸严肃,无比悲悯地瞅着自己妹妹看。要不是蔡妩发现郭荥有时候会跟郭奕一样,趁人不注意对着小郭旸亲亲,捏捏的,蔡妩肯定以为这孩子是喜欢自己妹妹了。
可饶是如此,蔡妩还是没搞明白郭荥为啥就就对自家老幺这么个态度。在熬啊熬,熬了十几二十天以后,眼看郭旸就要满月,郭荥好像终于耐不住性子地爆发:在郭嘉他们不在的时候,跑到蔡妩跟前,表情无比认真,态度无比端正地跟蔡妩说:娘,我觉得有爹和大哥这样的人在,妹妹将来不好找婆家。
蔡妩一个哆嗦,眼瞅着跟讨论国家大事似的告诉她这话的小儿子,半天不知道该接哪一句话:她其实该庆幸的。至少他们家还有一个脑回路在正规上的:好歹荥儿看出来他家姑娘将来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虽然……这担忧也有点……过早了。
蔡妩拍拍胸口,不断自我安慰说:荥儿他说的对,他说的对。我不能打击他,不能打击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