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舒寐
袁绍吸了口气,有些气愤地甩了下袖子:“元皓此言太过了!若是每个离孤之人,孤都要赶尽杀绝,那天长日久,还有谁敢投效于孤?”
田丰咬咬牙,执意坚持:“主公,此人和其他人不一样啊。若不及早杀之,久儿必成后患!”
袁绍冷笑一声,转过身去:“一个寒门下士能有多大能耐成为孤的后患?孤意已决,元皓无须再言,还是赶紧退下想想幽州的公孙伯圭是正经!”
田丰听了很是不甘心地攥攥拳头,正想和袁绍再辨,却被身边沮授拉扯住,只好颇为无奈地轻叹口气,和沮授一起点头应诺,行礼告退。
而回到府邸的郭嘉亦是匆匆赶到房中,见到行李一切都已打点好,不由叫着柏舟,厉声吩咐:“柏舟,带上东西,我们即刻启程。”
柏舟傻眼,挠着头不明所以地问道:“先生不是跟文若先生他们说是明天离开吗?怎么这会儿又变卦了?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郭嘉眼睛微眯看着袁绍官邸的方向沉声说:“变故?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呢?你家先生从冀州府衙还没转弯就见到田元浩拉着公与先生进来冀州府衙。这田老头儿眼睛毒着呢,谁知道他会跟袁公说些什么。再不走,我怕真有万一,就走不了了。”
柏舟闻言豁然变色,手忙脚乱开始拿东西。
就见郭嘉随手抄起一个装衣服的包袱说道:“拿走必须的就好,剩下的扔了不要。”
柏舟呆呆,按着郭嘉吩咐拎了个小包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上一章有好多姑娘猜中了,就是那首《醉花阴》。因为比来比去,我觉得这个比两处闲愁那个更符合蔡妩当时的心境。
这章里,郭图唱的那首曲子,乃们猜是说的谁?
哎,话说这曲子里和他们的情形还真有很微妙的巧合呢。
这章节看出袁绍和曹操是不同的了吧?
好了,奉孝回家了,终于回家了。撒花撒花~同时撒评论撒收藏吧
s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82平淡之中始见真
蔡妩听完狠狠抱了抱郭嘉,然后挂着一脸傻兮兮的笑兴奋地拉着郭嘉各个屋里转悠,看到让自己惊喜的地方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摸摸瞅瞅,眼睛里盛的是快溢出来的快乐和感动。要不有个说法叫:女人对房子天然有种热情呢?蔡妩现在就属于沉浸其中的小女人,她在把整个院子里里外外转了一圈以后,终于想起来一个问题:
“奉孝,你说咱们将来要是住这里话买东西是不是不太方便呀?我刚算了下,从咱们府到这里驾车得有半个时辰还多,那要是去集市,来来回回不得都有快两个时辰了?而且这块谷地从外头看也是不是有点偏?要是谁来家里拜访,能找得着吗?”
郭嘉手一扬,指指院门,表情幽幽的说:“隐居嘛,自然要找个偏的地方,要是谁都能找见的话,我还不得被烦死?”
蔡妩眨眨眼,满脸的不以为然:郭嘉隐居?得了吧,他那闹腾性子,前阵子还关注着长安势态呢这会儿忽然就告诉她他要隐居了,她怎么想怎么觉得这是郭嘉心血来潮。
郭嘉看她一脸怀疑,抬手指着对面的山坡很认真地说道:“山外头要乱上一阵子的,阳翟又是颍川郡治,一有是非必然是首当其冲。咱们搬到这儿来,日子能比在府里安稳些。”
说完语气一转,摸着下巴挑眉瞧着蔡妩,很是诚恳地向她征求意见说:“你说到时候咱们来这里隐居我是不是要取个号?榆山居士如何?”
蔡妩听了一脸黑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身边人,赶紧否决的摇了摇头:居士这东西在她印象里不是斯文儒雅就是道骨仙风。郭嘉这样的,要是叫了啥啥居士,那肯定得把她心里对居士的印象打了个粉粉碎。“世外高人这”个词在她心里已经被左慈糟蹋的乱七八糟了,她旁边要是再出个祸祸“居士”的,那蔡妩估摸着,她以后再听到“贤士”“名士”之类的话,没准儿会以为那是人骂人的了。
郭嘉对蔡妩的否决露出了一个遗憾的表情,但紧接着人家又来了一句:“那就豫州山人?”
蔡妩继续黑线,继续摇头:她可不像以后跟郭嘉说话时郭嘉冷不丁冒出一句:山人自有妙计。听着就怪怪的有违和感。
郭嘉见自己第二条还是被否决,有些泄气有些委屈地问:“那你说叫什么?”
“我觉得你叫郭奉孝就挺好!”蔡妩想都不想脱口回答,答完以后还生怕郭嘉不信,很肯定的点点头:“真的。真的挺好。你根本不用费脑子想这个。”而且你想的这都是什么呀?你取名的本事都快跟我阿公划等号了。当然最后一句,蔡妩没说只是在脑子里过了过,过完抬头一脸诚实的看着郭嘉,让人根本瞧不出这丫头在腹诽她自个儿夫君和她阿公。
郭嘉听完乐呵了,满意了。搂着蔡妩的肩头,笑眯眯地回复:“既然你觉得那自号不好,那就不取了。天不早了,咱们回吧?”
蔡妩听了恋恋不舍地看看收拾的分外和她心意的院舍,深吸了口气,带着几分不太情愿,跟在郭嘉后头上车回城。
等到家以后,蔡妩连夜翻腾出来花名册和往年田赋账目,在灯下一个个比照着计算:田地买卖贵贱倒是无所谓,他家田地就算全卖了,也还有商铺在。养活十几口子人是绝对没问题。
但是对佃农和一些下人就不一样了,像门房的邹叔,年纪渐长,老伴儿去世,唯一的儿子去年又被应征强入了军籍。要是遣散之后,没好好安排,那邹叔以后日子该怎么过呢?
同时蔡妩发愁的还有佃农:郭府的佃农实在是太幸运了,摊上了个郭嘉这样的好东家。田租收的不多,有难处的时候跟他说他还会通融,甚至免租。但是郭嘉这毕竟是个个案,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富贵人家还是依照普遍的田赋收租,免租这种事也极少发生。像蔡妩的娘亲王氏,在颍阳农户眼中就是少有的善人,但是她对免租一事也是慎之又慎,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实行此事。现在郭府出卖田地,受影响最大的,除了郭府,就是这些佃农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下一任东家还能像郭嘉这样满不在乎,说免就免。
所以蔡妩挑来挑去,总想着能找个心善点的买主,价格便宜些无所谓,但好歹不要人太苛刻。干出逼死人命的事来。
郭嘉看着眉头微蹙的蔡妩,轻叹口气,坐到蔡妩身边指着花名册上几个人说道:“这几个还行,你看着若是合适,咱们就定下这几家?”
蔡妩瞧着郭嘉手指的几家,一个个细细看过后,到底还是没有找出比这几个更好的,只好抬头有些沮丧的结论:“真的没有更好的了。恐怕也只有这几家了。”
郭嘉把人搂在怀里:“累了一天,早点歇息吧?”
蔡妩小声地叹口气,合上账册伸了个懒腰,先是感慨一句:“谁都不容易呀。”然后又转脸看着郭嘉,一副求安慰求肯定的表情:“咱们这也算仁至义尽,将来如何,看他们自己了。”
郭嘉笑着点点头:“是。郭府主母为挑灯操心,安能不是仁至义尽?”
蔡妩听完仿佛得了颗定心丸,点点头,站起身出去洗漱,准备休息。等晚间的时候蔡妩躺在榻上,声音含糊地跟郭嘉解释:“其实我也知道自己照顾不了多少人,不过想求个问心无愧罢了。”
郭嘉抚轻轻地笑了笑,声线柔和的说道:“我明白。不用解释。赶紧睡吧”
------------------------------------------------------------------------------------------------------------------------
年后郭府遣散了一种仆从,把田地也卖了了个七七八八,只留了一些商铺维持生计。二月开转暖,蔡妩和郭嘉忙活着搬家的事。郭府大宅被郭嘉留下,对于府中的东西,郭某人处理相当干脆,能用得上的带走,用不上的该扔的扔,该卖的卖,蔡妩开始知道郭嘉扔东西的时候还愣了愣,担心他对着府中旧物,会不会什么触景生情?如今扔掉会不会心里伤怀?可是瞧他那举止架势:利落非常,不带丝毫留恋。也就渐渐放下这种担忧。
不过后来到了新居,蔡妩倒是问过郭嘉,当时扔掉那些,心里会不会难受?郭嘉笑了笑,点点自己胸口:“最宝贵的东西留在这儿。那些不过死物。就算他年回忆往事,想起的也多半是这里的人,而不是那些东西。”
蔡妩当时听完愣了愣,然后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谁说她家夫君是个不懂情调的?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的人绝对是相当懂情调的性情中人啊。至于之前那乱七八糟的,蔡妩想了想,很护短很情人眼里出西施地将其毫不犹豫地归为真情真性、自然流露。觉得那充其就算作是洒拓不羁。和不懂情调完全不相干。
到了新居以后,蔡妩发现自己日子闲下来了。她以前在郭府还要看帐管家,现在刨除这些只剩下跟着做饭绣花之类的。杜若自到了新居以后,很自觉的接过了洗衣,洒扫之类的活,不过对于厨房那块依旧由郭海的夫人周氏负责。车马交给了郭海的儿子郭友,董信那边就负责写写算算一类的东西,只有柏舟,职务不变,活计不变,依旧还是跟着郭嘉各处忙活。
蔡妩每天以一种闲的发毛的姿势羡慕地看着郭嘉忙忙碌碌:郭嘉自来榆山以后跟荀彧那头的联系并没有中断,而是通信依旧。跟戏志才也是该怎么来了怎么来?除了不再去书院以外,郭嘉的生活基本没什么变化。不,还是有的。他现在对池塘那块的空地感兴趣的很,对于躬耕榆山很是好奇,还专门让柏舟去集市买了粟米种子,打算等谷雨以后自己亲自下田耕种。
一家人都对要做农活的郭嘉抱着不看好的态度,倒是戏志才在知道这事以后,很起哄地从阳翟城跟着郭嘉来了一趟榆山,先是对郭嘉找的这块地表示了一下羡慕,接着就拽着郭嘉到了池塘边上,两人对着那块空地伸手比划,嘀嘀咕咕了好久,戏志才才意犹未尽地回转家中。结果事隔没多久,高翠就在带着戏娴来新家玩的时候说起了这事:“也不知道上回到你们家来,奉孝跟他说了什么?回家把后院那些花草全拔了,说是要自己种粮食。种粮食就种吗,我也懒得管他,可他四更天不到就起床跑去后头除草垦地的,弄得动静那么大,谁还睡得着?”
蔡妩眨眨眼,看了看在一旁推着小吊床自己玩的不亦乐乎的戏娴,回身对高翠说:“他不怕吵了娴儿休息?”
“娴儿屋子里后院远,但是吵了我了。”高翠声音还带着丝火气,想来这段时间没少被吵扰。
“那现在呢?还那么早起?”想想戏志才和高翠的相处方式,蔡妩心里一乐,很好奇地开口问高翠。
高翠手一挥:“他敢?再这么没完没了他就在书房待到明年吧,什么时候消停了什么时候搬回来。”
蔡妩听完满头黑线。偏头瞟瞟郭嘉书房的方向,不由哀叹一声:她恐怕是学不来高翠这份彪悍,最多只能为戏大先生夫纲不振表示下同情和哀悼了。
高翠那天玩到下午才离开。她走了没半个月,戏志才哭丧着脸地来找郭嘉,搂着郭嘉肩膀,一副有冤没处申的郁闷样。满是羡慕地瞧着那块小池塘,委委屈屈跟郭嘉诉苦:“你说我不就是早起了点吗?怎么就莫名其妙沦落到睡书房了呢?”
郭嘉淡笑着轻咳一声:“可能你吵到嫂子了吧?”
戏志才眨眨眼,又眨眨眼“呼”的一下站起身:“哎呀,我怎么忘了这茬了?不成,我得回去赔礼道歉去。”
然后郭嘉就眼睁睁地看着刚才还神情失落的戏某人一下变得精神抖擞,一撩衣袍,大步流星地往拴马方向赶去。来不及正式道别,只草草挥了挥手就上马离开。院子里蔡妩拿着湿毛巾出来,边递给郭嘉,边疑惑地看看四周:“咦?戏先生人呢?”
郭嘉低头忍着笑意:“回家哄人搬铺盖去了。”
蔡妩一头雾水,啥意思也没明白。就见郭嘉一副庆幸模样的感慨:“幸好你不是毓秀嫂子。不然我得睡多少回书房?”
--------------------------------------------------------------------------------------------------------------------------
四月份的时候,蔡妩收到薛远转递的一封己吾来信,信上字迹娟秀但是笔画生疏,一看就是初学者。蔡妩纳闷地瞧瞧信封,转头问薛远:“这是谁送的来信?”
薛远那会儿正擦着额角的汗水:二姑娘住的这地方也忒难找了,要是每个引路的,他转了俩时辰才碰到出门办事的柏舟,给引路带到这里。要是没柏舟,不晓得他还得转悠多长时间呢。听到蔡妩发问,动作一顿:“是少东家出行时咱们自家人从己吾带回来的。”
蔡妩点点头,拆了信以后,一看内容,乐了:居然是典韦说他成亲的事。这信也是典韦他新媳妇写的。蔡妩眉开眼笑的放下信,看着薛远问道:“你什么时候回颍阳?”
薛远想了一下回道:“二叔最近在忙着我堂妹出嫁的事,所以东家说杜康酒肆先由薛远替姑娘帮忙看顾着。大约半个月吧,半个月后薛远回颍阳。”
蔡妩一笑,点点头跟薛远说:“那正好,我让杜若准备两份的贺礼,一份送薛林叔叔那里,一份你着人帮我送去己吾。”
薛远点头应诺,看看天色后,跟蔡妩行礼告辞。蔡妩看着薛远走远,拿起书信乐呵呵地跑到郭嘉书房那里,扬着信笑眯眯地跟他说:“看看,大哥要娶媳妇了。”
郭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她说的是典韦,于是接过信看完后笑瞧着蔡妩:“兄长也到岁数了,母服已除,娶妻也是在常理之中。”
蔡妩像了却桩心事一样长舒一口气:“先前我还担心大哥这性子会找不着媳妇儿,没想到这么会竟然来信说成亲了。还真是出乎意料,我倒有些好奇我这个嫂嫂了。”
郭嘉也是低着头笑:“这个不难。反正将来还得走动,等那时候见了,你可以好好问问她。”
蔡妩颇有同感的点头认可这个建议。
等后来见到典韦他媳妇赵氏时,蔡妩非常惊讶,这竟然是个长相清秀但相当沉默寡言的姑娘。她有些八卦问了典韦这事。典韦近两米的汉子居然颇为腼腆地挠头羞涩的笑。把蔡妩寒得汗毛倒立。等问了人家他媳妇儿赵氏以后才知道前因后果。
蔡妩听完赵氏讲述还也不由惊讶诧异:敢情这是一个颇为出乎意料的倒追的故事。赵氏是己吾本地的农家女,没名没字,典韦婚前管人家叫姑娘,婚后管人家叫媳妇儿。己吾地震那年,赵氏和父母弟弟都被压在废墟底下,那会儿典韦正和乡亲一道找人救人,他也不知道自己娘亲在哪座废墟下卖着,就这么阴差阳错救了昏迷的赵氏,可赵氏的爹妈和弟弟却都命丧废墟。后来赵氏苏醒修养后,得知是典韦救的自己,说什么也要报答恩公,但是那会儿典韦刚刚丧母,根本没心思记起赵氏是谁。两个人就这么错过一回。
后来典韦守孝,赵氏也守孝。因为那次地震死人太多,很多人都聚合葬在一处,两人就在上坟的时候又遇见,一来二去,也渐渐熟悉。赵氏这姑娘够实在,她觉得典韦也就人长的可怕了点,但是心眼儿好、实诚,又救过自己,现在母亲不在,家里肯定乱七八糟,所以她也没什么男女大防的观念,时不时给典韦送些面食,洗个衣服啥的帮忙照顾着典韦。
再以后,典韦母丧期满恰逢董卓入京胡作非为,典韦就离开己吾去投陈留太守张邈。结果他前脚离开己吾,赵氏后脚就跟上他,也不叫他停下,也不问他去哪儿,一声不吭亦步亦趋随着他走了三天,近二百里的路程。典韦没办法,只好把人送回去。临走的时候算是给了人家姑娘一个承诺:俺出去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你要是不嫌弃,你就等着俺。
结果赵氏就当真等他,一年多推了无数上门说媒的好心大娘,也受了无数委屈苦楚。等典韦在张邈那里跟人争执,他又暴脾气一起把人杀了,逃回己吾后,支支吾吾跟赵氏说了自己现在身份算是被通缉,不能娶她了时,赵氏一个巴掌扇了过去。然后典韦老实了,也不在乱七八糟找理由,而是一板一眼跟人家拜堂成亲,带着人家跑到山沟沟里躲起来了。
不过这时的蔡妩还不知道“典赵恋”的曲折,她在知道典韦成亲后,就和杜若一道准备了些贺礼,然后抽时间让柏舟给送出了谷去。
等到一切忙完,到了四月中旬,蔡妩犯了春困一样,是不是没精打采,半眯着眼睛窝在床上,榻上,任谁叫都不想起来。
郭嘉瞧着这样的蔡妩眯眼皱眉轻笑着蔡妩说:“明天我带你去山上看日出吧?”
蔡妩愣神,强打着精神问郭嘉:“日出?什么日出?”
“我答应过你,来榆山要带你去看一回山上日出的。嗯,咱们明天去吧。”
蔡妩呆了呆,想了一下以后点点头:“那你明天叫我吧。”
郭嘉低笑着点头:“我叫你可得起得来。”
蔡妩一脸不服:“那当然。我肯定起得来。”
结果第二天凌晨三点多的时候,郭嘉就声音柔柔地推蔡妩,蔡妩皱着眉,睁眼后坐起身捂着胸口:“奉孝……咱今天不去了好不好?我……有些不太舒服。”
作者有话要说:吐槽:啊啊啊,舒寐手机坏了是怎么回事??
隐居隐居啊,郭嘉你这叫毛线的隐居,你照样闻着窗外事呢。还有,你折腾的种粮食真的种的出?
咦我家姑娘说她不舒服,肿么了呢?
下章出场一个新人物,跟听诊器的铺垫有关,你们觉得会是谁呢?
最后,我错了,我又木有赶在零点前发出来。咬手帕道歉,羞涩地伸手要评论,要收藏
s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84孕期女人很难缠
等到了女儿卧房以后,王氏转眼看着四周的陈设微微点头:女儿在信里说这院子里里外外都是女婿弄的,看这卧房布置,女婿对女儿倒也算上心。但就算上心这时节睡一起也不是闹着玩的。得坚决隔离!
于是晚饭的时候,饭桌上,王氏状似无意地谈笑着说出:自己和女儿许久未见,想说说贴己话,晚上可能会聊的晚一些,姑爷不嫌麻烦吧?
郭嘉一听赶紧摇头,然后很顺理成章地说:正好阿媚也想您了,知道你们娘俩肯定有好多话要说,要是太晚您就不要回客房直接跟阿媚一起歇了吧。自己在书房那里休息就可以。
蔡妩听完却心里膈应的很:自己老娘对着自己老公打机锋,这事摊谁身上都觉得别扭。郭嘉就是再聪明,他在对待后院这些事情上肯定比不过浸淫其中、精明一世的王氏。估计这人根本没意识到他这一搬出去,在王氏走之前,他就别想在搬回来了。
想到这蔡妩心里又有些发堵,刚刚被腌菜吊起的食欲也开始回落减退。
王氏见此很不好意思地对着自家姑爷笑了笑。夹起一块小萝卜干送到蔡妩碗里:“就是吃不下也得强着自己吃点,不然身子受不住的。等吃完我再跟你说说怎么改衣服的事,孩子的小衣讲究头多,待会儿一条一条的跟你说,你要是记不住就拿笔写下来。”
蔡妩张张口,最终什么也没说,有一口没一口对着盘子往嘴里填菜。一边食案上的郭嘉见蔡妩今晚吃饭总算没吐,不由脸上浮笑,轻轻舒了口气。
晚上的时候,蔡妩躺在榻上被自家娘亲在耳朵边灌输了一堆怀孕和养孩子注意事项。事项告诫完后,王氏推推听得昏昏欲睡的女儿,问道:“你对杜若到底是怎么看的?你要是觉得你们俩从小长大,你不好意思开这个口,那娘去做这个坏人。”
蔡妩有些烦躁地拉拉被子:“娘,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好不好?是我……我压根儿……压根儿就不想给他找什么别的女人,杜若也不该是这样……”
王氏一愣,反应过来女儿意思以后,点着女儿脑门:“我以前怎么教你的你都忘了?你不想?你怎么不想想他那里是怎么想的?万一他真有那个心呢?”
蔡妩听完呆了呆,咬咬嘴唇,有些底气不足地说:“他……他应该不会想着这个时节纳妾吧?”
王氏看着女儿表情,轻叹一声:“你们两个到底怎么相处的娘不知道,但是娘说这些不到底还是为你好吗?你仔细琢磨琢磨。成了,时候不早了,不说了,赶紧歇吧。”
蔡妩抿抿唇,见母亲不欲多言,只好也拉了被子休息。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蔡妩又像往常一样,醒来以后压不住吐意趴在床头干呕,吐完很习惯地向自己身后伸手,却发现没有帕子也没有清水,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身后拍着自己的是自己老娘而不是郭嘉。
王氏边拍着女儿后背边看着眼泪含糊地蔡妩,心疼的一塌糊涂:才两个月就吐成这样,这怀相可不怎么好。肚子里那个想来也是个磨人的,盼只盼到生产的时候,他能孝顺些,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王氏那头见女儿吐完平静下来,赶紧下榻给倒了杯温水,然后把蔡妩衣服拿给她,交代她说:“昨晚跟你说的事,你记得上心。还有你们两口子这休息问题,也不好天天腻在一处。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娘来想办法。”
蔡妩深吸口气,摇摇头:“算了,娘。还是我自己来吧。”
于是等早饭后,蔡妩跟着郭嘉到了池塘那块小农田处,谷雨以后,郭嘉就把这块地垦出来种了粟粮,平日没事也会来此出锄个草,抓个虫什么的,全当消遣了。只是蔡妩跟着一块儿农活的时候少,所以郭嘉见她跟着一起出来时还微微怔了怔。
等到地头时,蔡妩咬咬牙,抬眼看着郭嘉有些支支吾吾地问:“昨晚,你在书房歇的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