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佳影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色十三号
当然,如今好莱坞一些中小型的发行公司,也会将宣传营销外包。
比尔-菲尔顿的话还在继续,“《暮光之城》是一部典型的青春偶像爱情电影,我们首先要打动的是青少年观众。所以,在固有的传统宣传手段之外,我们要将资源适当的向网络社交媒体倾斜。”
“从2006年社交媒体崛起之后,传统的电视、纸媒、门户网站不再是流量中心,媒体变得更垂直,更碎片化,这也意味着观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难吸引。”
“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流量入口,面对这样的的变化,如何根据用户的偏好完成媒体渠道的整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就是精准营销……”
随后,比尔-菲尔顿详细介绍了大量针对青少年的宣传营销手段,除了社交媒体之外,还有与其他品牌的合作。
比如与青少年消费者占据大多数的麦当劳合作,通过销售联合促销的产品既可以赚钱,观众又接触到了电影信息,一举两得。
这也是在电影票房之外,寻找新的增值服务。
电影这么迷人,不该只赚点票房钱。
会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在会议最后,比尔-菲尔顿还着重强调了一点,《暮光之城》在北美和海外的发行,分别由迪士尼影业和博伟影业负责。
这一点马修没有意见,他与迪士尼合作多次,知道这是新世纪以来华特迪士尼惯用的发行套路。
之前,迪士尼影业基本只负责制作,很少参与发行,不过最近几年迪士尼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美利坚有法律规定,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三权必须分立。
比如华特迪士尼,它有制片厂,有迪士尼影业和试金石这样的制作公司,更有一家鼎鼎有名的博伟影业,专门用来搞发行。
博伟影业可以发行迪士尼的片子,也能发行其他公司的片子,在法律财务上,它和迪士尼的片厂是独立的。
事实上,迪士尼影业一直赔钱,但博伟影业利润却非常高。
至于与“放映”的分离,那就更重要了。
美国有反垄断法案,当年第一个开罚的,就是米高梅。
当时的米高梅,有自己的院线、片厂和发行公司,制作、发行、放映,一连串糖葫芦拉下来,问题就大了:米高梅的影院,只播米高梅的片子,用尽办法排挤别的院线,到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只有它一家独大。
所以,美国法院强制“制播分离”,要米高梅拆分为三。
如今,反垄断法案对制作放行与放映有着明确的规定,制作发行方与放映方不能有相同的董事会成员,不能交叉持股等等,以免某个公司变成一群势大力大到无法控制的怪物。
宣传是商业电影的重中之重,在好莱坞,什么时候贴正式预告、什么时候接受媒体访问、什么时候开放病毒网站都是很有讲究的。
同样,与媒体的公关勾动也很讲究,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分得很清楚;有高层次的主流媒体,比如说两个times——《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又分成八卦媒体, tmc什么的。
迪士尼为《暮光之城》制定的宣传推广中,都是有体系有计划的做。
再就是,博伟影业正在跟太平洋对岸的公司就此片进行谈判,力争能进入那片热度渐起的广阔市场。
曾经,有很多人说太平洋对岸的市场改变了好莱坞,但马修就这几年的观察所得,这完全是无聊的臆测。
好莱坞会去适应那边的市场,不过本质上还是将太平洋对岸以及阿三这些新兴市场当成提款机而已,轻易不会改变固有的游戏规则。





最佳影星 第六百七十七章 各怀心思
如今,华特迪士尼与太平洋对岸打得一片火热,新的迪士尼乐园项目也在审批当中,据说最晚明年就能通过审批,迪士尼旗下的影片,在大剪刀那里总有一些不可明说的优势,这也是马修最终选择由迪士尼作为《暮光之城》和《速度与激情4》发行方的一个原因。
前者他没有抱太大期望,《暮光之城》的类型并不符合太平洋对岸观众对于国际大片的预期和审美,加上多年琼瑶剧的洗礼,即使上映热度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但后者就不同了,《速度与激情4》可是那边观众最喜欢的那种爆米花。
马修和大卫-埃里森与华特迪士尼早就达成了默契,会全力推动《速度与激情4》过审,而且为了未来考虑,只要影片能在对面的影院上映,他会带着剧组所有主演演员前往太平洋对岸做首映。
另外,由于剧组演员族裔构成复杂,他特意叮嘱过所有主要演职人员,不得随意发表政治与种族的看法,并且成为合同中明确的一条规定。
这不仅仅是为市场考虑,也为剧组考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批人要合作很多年,其中包括了白人、亚裔、拉丁裔和非洲裔等等,一些敏感的话极容易引发剧组内部的矛盾。
好莱坞剧组内部不可能没有矛盾,但矛盾肯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速度与激情4》或许在太平洋对岸不会有很高的票房,毕竟那边的市场才刚刚有热度,而且分成比例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十三。
但市场都是培养出来的,《速度与激情》系列伴随一批观众成长,未来极有可能迎来连续的爆发。
话说回来,除了纯粹的爆米花类型之外,《速度与激情4》也有自己的优势,丹尼尔-吴是纯正的华裔演员,而他这个男主角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赢得那边观众的好感肯定不是问题。
离开会议室之后,马修没有立即走,去比尔-菲尔顿的办公室,聊了会关于《速度与激情4》的事情。
直到半下午的时候,他才下了迪士尼影业所在的楼层,准备搭乘电梯去一楼。
站在电梯间里,电梯门打开,马修还没有走进电梯,就看到里面站着一个熟悉的人。
“嗨,娜特。”他进入之后,先跟娜塔莉-波特曼打了个招呼,娜塔莉-波特曼笑着回应,“你好,马修。”
电梯中还有其他人,两人没再说话,一直到出了电梯。
“好久不见了。”娜塔莉-波特曼转出电梯间,边走边看了眼马修,说道,“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你。”
马修随口说道,“我投资的一部电影快要上映了,过来参加一个宣发会。”
娜塔莉-波特曼轻轻点头。
马修想起布拉德-皮特的b计划公司投资那两部影片,说道,“娜特,我们好久没见,找个地方聊会?”
“嗯……”娜塔莉-波特曼想了想,说道,“好啊,我请你喝咖啡。”
两人走出迪士尼总部大楼,去了附近一家咖啡厅,各自点了一杯咖啡,坐在一处安静的卡座里,各怀心思。
“娜特,我记得你跟迪士尼也有合作。”马修故意摆出一副好奇的模样,“不会也是跟迪士尼商议电影发行上面的事吧?”
娜塔莉-波特曼没有否认,笑了笑,说道,“沃卓斯基姐弟抽不开身,我代表他们过来与博伟影业的人谈了谈。”
“《云图》那个项目?”马修问道。
“嗯。”娜塔莉-波特曼轻轻点头,“《云图》的海外发行由迪士尼负责。”
提起《云图》,马修不无遗憾的说道,“可惜我没参与这个项目啊。”他叹了口气,问道,“《云图》拍摄完成了?”
娜塔莉-波特曼放下手中的咖啡杯,“上周就拍完了,现在已经转入后期制作,估计明年四月份能全部完成。”
她有意无意的说道,“我参于过拍摄,才发现这真的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
马修摇摇头,“很遗憾错过了这个项目。”他又问道,“上映档期订好了吗?我到时去看看这部影片,沃卓斯基姐弟的想法真的很特别啊。”
“明年六月中旬。”娜塔莉-波特曼没必要在这种会公开发布的消息上进行遮掩,“原本布拉……嗯,沃卓斯基姐弟想让迪士尼将档期定在独立日,不过派拉蒙影业已经将你主演的《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定档独立日,只好将档期提前了。”
马修笑了笑,“明年的独立日档期有点挤。”
娜塔莉-波特曼认可马修的话,“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冰河世纪3》,环球影业的《头号公敌》,还有你主演的《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最近这几年,总有马修出演的影片在独立日上映,并且接连大获成功,这也给了派拉蒙影业一种暗示,即便时间有点紧,还是选了这个档期。
其实这算不上最拥挤的档期,五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博物馆奇妙夜2》和《终结者4》两部顶级大制作挤在了一起。
最初的时候,迪士尼影业打算让《速度与激情4》在五月下旬上映,后来干脆提前到了五月份的第二个周末,排在《金刚狼》一周之后上映。
明年堪称好莱坞电影的大年,多部超级大制作蜂拥而至。
娜塔莉-波特曼这时问道,“马修,听说今年还有一部你投资的电影要上映,也是由迪士尼发行的?”
“《暮光之城》。”马修直接说道,“感恩节周末上映,我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这部影片。”
“就那部狼人与吸血鬼的爱情小说改编的电影?”娜塔莉-波特曼试探问道。
马修点头,“是啊,我的十三号电影工作室是制作方。”
娜塔莉-波特曼犹豫了一下,有些话忍了回去。
这种类型的影片早就过时了,即便披着一层新的外衣,本质上还是爱得死去活来的青少年偶像电影,估计不会有太好的成绩。
其实她是故意发问,不过问过之后,觉得后面的话还是不说为好,毕竟她和马修还维持着表面不错的关系。
不看好《暮光之城》这部电影的大有人在。
娜塔莉-波特曼随后转了话题,不过关于《暮光之城》的一些念头,始终在脑海里转圈。
马修-霍纳的市场号召力确实强大,主演的电影更是接连大卖,但主演的电影跟投资的电影根本就是两码事,观众肯买他主演的电影的帐,未必会喜欢他投资的电影。
虽然刚才故意发问,但她实际上对《暮光之城》这部电影有所了解,除了导演索菲亚-科波拉之外,剧组主要演职人员当中,都是些听都没听说过的小人物。
妮娜-杜波夫、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和莉莉-柯林斯有几个人认识?
这部《暮光之城》的票房估计不会很高,以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北美票房能赶得上制片成本就不错了。
两人并没有聊太久,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先后走出了咖啡厅。
马修坐上防弹汽车,跟布朗-威廉姆斯说了一声回比弗利山庄,掏出手机给贝拉-安德森打了个电话,让她专门打听了一下布拉德-皮特和b计划那边的情况。
汽车还没到霍纳庄园,贝拉-安德森就打回来电话,详细的说了下关于《云图》和《异星战场》的情况。
就像娜塔莉-波特曼说的那样,《云图》已经开始了后期制作,将会在明年暑期档上映。
而另一部超级大制作《异星战场》还在筹备当中,估计要明年才能开始拍摄,上映的话最快也要2010年,迪士尼影业将这部影片的档期初步定在了2010年的暑期。
回到家中,马修又特意查了下威尔-史密斯与《绿灯侠》的最新情况。
这三部影片,都是他非常关心的项目。
威尔-史密斯出演一个原本漫画当中的白人角色,也让圈内支持黑人运动的声音再次放大,各种支持黑人的言论层出不穷。
这也是社会形势所趋。
不过,也有人对此表达了不满。
或许是斯派克-李针对《父辈的旗帜》的言论留下了太过恶劣的印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在接受媒体的访谈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提到他对于“政治正确”这件事情的想法,他觉得现在的社会因为这四个字不停的被弱化,他认为大家的幽默感丧失,也抹杀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我从来就不是那么在意自己讲出的话,毕竟我已经在这个行业很久了,他们能对我做什么呢?政治正确的时代对我们来说一点帮助也没有,它抹杀了许多人的想法,更一步步弱化这个社会。并不是人们太认真了,而是,我很幸运的出生在一个大家每天都在开彼此玩笑的年代,没有什么是政治不正确的,因为只要你有幽默感,所有一切都只是个笑话。人们有时候失去了幽默感,他们就会对自己以及所有人太严肃,我觉得他们已经错过了太多,而且没有办法享受每个人之间存在的差异。”




最佳影星 第六百七十八章 花样百出
这种半玩笑半认真的针对黑人运动的话,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那样去说,如果马修在好莱坞有数十年的积累,也会站出来批评几句,不过现在他的底气还是稍显不足。
再说了,在影院观众少数族裔比例不断提高的现实状况下,重视少数族裔才符合他这个商业明星的利益。
所以,马修不管别人如何,仍然奉行之前的策略,让阿曼达负责的三个基金会,继续向黑人、少数族裔和妇女儿童进行援助。
就在这个月,马修与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等众多超级富豪,一起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了全美十大慈善人物。
同时,全美多个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组织,也将马修列为了热心公益人物,并且有些几个还让马修担任了名誉理事的职位。
另外,马修还宣布向多个著名的慈善机构捐助,捐款总数额高达数百万美元。
这些对于他的名气和影响力都是巨大的助力。
《福布斯》杂志还对马修进行了一次专访。
“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还是家财万贯,这是一种耻辱!”
面对《福布斯》杂志的记者,马修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认为,人在世上是作为管家来管理上帝交托给他们的财富。他们不是财富的真正拥有者,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我们应该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捐钱,帮助有需要的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又强调道,“我不是财富的热衷者,特别是当世界上60亿人还比我们穷得多的时候。”
马修非常喜欢钱,这一点他从来都否认,不过也很清楚,金钱能给一个人带来远超金钱本身的很多东西。
一些华尔街投资家,其中不乏亿万富翁,除了工作职务,他们都很愿意介绍自己的其他身份,特别是诸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等顶级名校的校董,或是知名博物馆、艺术团体、社会组织的理事。
初听这些头衔,人们不由为他们的学术造诣肃然起敬。这些人却坦言,这是捐款后得到的荣誉头衔,但他们还是很看重。
在美国,可以拥有极多财产,但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有人注意到,否则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甚至很多美国媒体认为,慷慨捐献是美国亿万富翁一种不成文传统,一种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一种有钱人得到社会认同的标准,一种具有终极诱惑力的精神风范。
当然,富人热衷捐赠,与美国政府政策鼓励有很大关系,在税务方面的优惠政策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面对慈善和媒体记者时,哪怕是马修文化素养有限的人,也会说出一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话。
“我们捐助钱财,帮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是非常有必要的。”马修仿佛真的变成了一个慈善家,“捐赠是最有必要的,因为无论捐给哪家非营利机构,这一行为本身就满足了捐赠者自我实现的需求,让他们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活,为自己心中最佳的形象而活。人们每天清晨在镜中便可以看到一个自己想看到,或应该看到的自己: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一个有爱心的邻居。”
如今这个年代,卖人设非常重要,马修通过多年的努力,也为自己在花花公子之外,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设。
其实花花公子算不了什么,哪个年轻的富豪不是这样?这个社会早已不在乎这一点了。
像马修这样的捐赠人几乎将捐赠玩出花来,但接受捐赠者也不简单,同样能将接受捐赠玩的花样百出。
跟阿曼达交流的时候,阿曼达告诉了马修一个刚刚发生的典型案例。
前段时间,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球队,原旧金山49人的主教练吉姆-哈博,要高薪跳槽到密歇根大学的橄榄球队,他第一年的薪水将是700万美元,消息一出就在美国大学和体育界被炒得火热,密歇根大学凭什么给一个橄榄球队教练如此天价的工资?
对此,阿曼达是这么对马修解释的:之所以高薪挖角著名教练,是因为倘若学校的橄榄球队赢了比赛,那么兴奋过头的密歇根校友们便会慷慨解囊给母校捐款,而这些捐款数额肯定会数倍于700万美元……
慈善上带来的名声,让马修赢得了更多关注,他也适当的通过各种渠道,推介《暮光之城》这部影片。
相比于那些动辄投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暮光之城》除了拥有越来越多的书迷之外,确实缺乏足够的宣传点。
时间进入九月份,与马修相关的一系列事务纷纷有了结果。
得益于他的推荐和帮助,经过三轮试镜之后,卡罗莱娜-科库娃拿到了红发女郎斯嘉丽这个角色,不过片酬只有二十万美元。
但对于现阶段的卡罗莱娜-科库娃来说,一个好莱坞商业大制作的女二号更为重要。
卡罗莱娜-科库娃通过试镜的当天晚上,马修邀请她来到了霍纳庄园参观,在精心准备好的健身房内,上演了一晚美女与野兽。
他在卡罗莱娜-科库娃身上,充分放飞了自我。
这一晚的结果,导致卡罗莱娜-科库娃推迟了足足两天才到剧组报道。
与此同时,剧组也敲定了其他的主要演员,包括马修和西耶娜-米勒在内,大多数演员都要进行为期两周的军事特训。
在好莱坞拍摄这一类型的题材,拍摄前的训练都是必须的。
另一方面,海伦-赫尔曼结束了与华特迪士尼的谈判,马修与迪士尼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不过正式的交易要到年底才能完成,双方商定的是以年底时漫威的股价进行股份置换。
随后,华特迪士尼正式公布了这次交易,也等于正式对外公布要收购漫威漫画。
或许是马修这个名人股东真的起了表率作用,很多漫威漫画的小股东在华特迪士尼的攻势下纷纷沦陷,漫威漫画的管理层虽然有所抵触,但加入一个庞大的娱乐传媒集团对于漫威的发展也不是坏事。
至少漫威漫画的管理层没有拒绝与华特迪士尼展开谈判。
几乎是在同时,华特迪士尼也在推动收购乔治-卢卡斯的卢卡斯影业,米老鼠庞大的产业布局已经露出了端倪。
不得不说,罗伯特-艾格看起来像是只会微笑的米老鼠,能力却一点都不比前任迈克尔-艾斯纳差,而且工作作风更加温和,职业操守也有口皆碑,迪士尼正被他带上一条发展的快车道。
这次交易完成之后,马修也获益良多,近期效益是他会成为华特迪士尼的小股东,从长远发展来看,投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机会将非常难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华特迪士尼的管理层也不会想到未来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正是漫威复仇者宇宙,把超级英雄电影彻底推入到了好莱坞的商业主流。
马修现在能从其中分一杯羹,可以说非常难得了。
《钢铁侠》的第一笔北美票房分账已经到了十三号工作室的账上。
这部影片经过四个多月的放映之后,上一周从北美各大影院下档,北美票房最终停留在了3亿3560万美元这一数字上面。
目前海外放映还没有结束,海外票房已经突破了4亿美元大关。
马修拿到的第一笔北美票房分账是2000万美元,虽然派拉蒙影业截留发行费用和部分垫付的宣传营销开支之后,后续还能拿到的北美票房分账数额有限,但影片海外票房的分账还没有计算。
单单票房这一项,他就能收回4000万美元的投资并且实现盈利,何况还有dvd、电视版权和网络点播等众多周边收入的分成。
根据普华永道的预估,这笔4000万美元的投资,大概能为他带来3500万美元到4000万美元的利润。
哪怕放眼整个好莱坞乃至全美商业圈,这都是一笔超高盈利的投资。
在传统制作业只能有百分之十甚至更少利润的今天,一部大卖的好莱坞电影所能获得的利润确实令人咋舌。
这也是为什么都知道电影是个高风险行业,还有那么多人疯狂投资的重要原因。
通常情况下,一部超级大卖的电影,往往能弥补三四部失败电影带来的亏空。
当然,那些登上排行榜超级大坑货不在其中。
从《钢铁侠》中获得的收益,马修准备直接投入到《钢铁侠2》和《美国队长》当中,前者即将开始筹备,后者也有了具体的书面计划。
至于漫威影业筹划的另一部《雷神》,他不打算投资。
同时,《全民超人汉考克》的北美院线之旅也渐渐接近终点,这部影片高开低走的趋势很明显,上映两个多月,票房再无爆发之力。
目前,该片北美票房刚刚突破3亿美元,全球票房触摸到了7亿美元。
但北美市场单日收入连续一周多都在百万以下,距离北美下档也不会太远了。
1...284285286287288...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