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朝为田舍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一个中途不告而来的客人,莫名其妙成了东宫饮宴上的主客。
顾青坐下之后,恭敬地敬了太子一杯酒,李亨大悦,痛快地一饮而尽,然后一挥袍袖,接着奏乐,接着舞。
杯觥交错,满堂欢笑。
或许是因为顾青的到来,李亨今夜兴致特别高,宴至近半时,李亨已有了几分醉意,起身踉跄着脚步向殿内的群臣饮酒。
顾青有些焦急,他今晚不是来饮酒的啊,是有正事要说的啊,眼见太子这般模样,哪里有时机跟他说正事?
万春一直在旁边静静地观察顾青,见他神情平静,手中却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酒盏,万春顿时明白了什么,身躯悄悄朝他靠近。
顾青鼻端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抬眼一看,万春那张白皙精致的脸庞与他近在咫尺,顾青吓了一跳,不自觉地将身子往后仰。
“你这心神不宁的模样,莫非有事?”万春悄声问道。
顾青不假思索地道:“刚才臣出门时厨房里炖着汤,忘记关火了……”
万春白了他一眼,道:“满嘴不正经,哼!”
顾青想了想,主动凑过去问道:“殿下可认识大理司直杜鸿渐?”
万春抬了抬下巴,朝殿内下方左侧一位穿着锦袍的中年男子努了努下巴,道:“他就是。”
顾青立马端起酒盏起身,走到杜鸿渐身前。
万春见顾青举止奇怪,今夜心神不宁,而且问起一个不相干的东宫谋臣,万春眨了眨眼,也跟着起身,默不出声地跟在他身后,闪身隐藏在一名歌伎的身后,隔着三四步观察二人。
顾青走到杜鸿渐身前,先朝他笑了笑,然后端杯相敬。
杜鸿渐满头雾水,他与顾青素不相识,不明白顾青为何特意来与他敬酒,但还是举杯饮尽。
“久闻杜司直学识超群,品性尤佳,是太子殿下倚为臂助的重臣,在下顾青,幸会杜司直。”
杜鸿渐急忙客气道:“顾县侯谬赞,下官惶恐。县侯之才名震天下,得识县侯,下官之幸也。”
顾青哈哈一笑,两个陌生人聊天的气氛有点干。
于是顾青索性开门见山道:“杜司直见谅,在下有件小事求杜司直帮个忙,交浅言深,杜司直万莫见怪。”
杜鸿渐急忙道:“下官不敢当‘求’字,顾县侯请说。”
顾青叹道:“下官有个朋友,名叫张怀省,是已故贤相张九龄之孙。可惜此人浪荡无行,不小心开罪了令郎三公子杜封,令郎收了他三家绸缎铺,张家收入微薄,仅靠三家绸缎铺维生,还请杜司直看在已故贤相的份上,高抬贵手,饶了张家那个不争气的小辈,在下愿补贴些银钱,弥补令郎的损失,如何?”
杜鸿渐一惊:“竟有此事?杜封他……下官发誓绝不知情,否则不会放任犬子胡作非为,回去后下官便狠狠教训他,让他马上归还张家的三家店铺,顾县侯莫怪,此事是犬子的错,回头下官让他去张家赔罪。”
顾青终于放了心,哈哈一笑,与杜鸿渐又寒暄了几句,这才端着空酒盏回到位置上。
万春躲在歌伎的身后,将二人的对话听了个正着,一对远山黛眉不自觉地蹙了起来。
“张怀省?……张怀锦?听说他与张寺卿家的张怀锦不一般,难道是为了她求人?哼!”
万春心中涌起一阵恼怒,说不清为了什么而恼怒,总之就是很恼怒。
看着不远处的顾青自得其乐地自斟自饮,与刚才心神不宁的模样相比,此刻的顾青悠闲淡然多了,所以……今夜他主动来东宫不是为了投靠太子,纯粹是为了这么一桩闲事?
万春洁白的牙齿咬了咬下唇,窈窕的身子一扭,竟朝殿外走去。
殿外有公主府上的执事宫女正规规矩矩站在廊下等候,见万春出来,宫女急忙迎了上去。
万春语气平淡地吩咐道:“去找人查一查鸿胪寺卿张九章的府上,是否有一个叫张怀省的人,将他的来龙去脉查清楚……”
黛眉一蹙,万春又补充道:“顺便再查查大理司直杜鸿渐的三子杜封,查清楚马上报来。”
执事宫女领命匆匆离开东宫。
万春独自站在东宫正殿外的廊下,仰头望着夜空中的一轮圆月,冰凉的晚风吹拂她的额头,皎洁的月光映在她的侧脸上,像拜月的少女般虔诚圣洁。
听说他马上要去安西四镇了,这一去,不知多久才回。
安西那个地方终年战乱,身处那么危险的地方,若有个闪失……
想到这里,万春心乱如麻。
情愫如一颗种子,破土而出时只有一抹绿色,不知不觉间已长成了藤蔓,丝丝缠绕,难分难舍。
可笑的是,他与她的交集少得可怜,在他的心里,或许她不过是个刁蛮任性的公主,避之唯恐不及吧。
万春其实并不算刁蛮,时人对她的评价都是谦逊有礼,落落大方,唯独在他面前,不知为何总是特别暴躁,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她总是中了邪似的情不自禁地站在他的对立面。
眼看他马上去安西了,万春愈发烦躁,难道要像寻常人家的女子那样,对他柔情款款,千依百顺?
那也未免太憋屈了,堂堂金枝玉叶怎能如此掉价?为了一个男人,便连公主的尊严都不要了么?
做不到!
万春仰头,高傲地哼了一声,转身走进殿内时,表情又恢复了傲然清冷的模样,步履间走出了大唐公主的威仪,迈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
饮宴散去,李亨已有八分醉意。
看着太子送别宾客时目光呆滞的模样,顾青微微摇头。
罢了,今晚唯一的收获是搞定了杜家,至于太子,恐怕是无缘多说什么了。
宾客们纷纷告退,连万春公主都走了,临走前不知为何狠狠剜了顾青一眼,还重重哼了一声,顾青莫名其妙满头雾水。
疯婆娘有病嗦?哼个锤子你哼,哈戳戳个瓜皮。
“孤这位皇妹似乎对顾卿非同寻常呀。”李亨不知何时凑了上来,在他耳边轻笑道。
顾青吓了一跳,见李亨浑身酒味,但眼神却并不呆滞,反而很清澈。
“殿下您……”
李亨淡淡一笑:“以为孤醉矣?哈哈。”
顾青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
无论皇帝还是太子,能力是其次,演技真的都很不错。
李亨挥退了上前打算搀扶他的宦官,吩咐殿内宦官宫女歌舞伎都退下,然后随意找了位置与顾青一同盘腿坐下。
“今日顾卿登门,孤原本以为你是来投附于孤,后来孤慢慢想明白了,以顾卿的为人,恐怕不会毫无缘由的投附于任何人,对么?”
顾青干笑道:“太子殿下是未来的大唐天子,臣永远是唐臣,效忠大唐即效忠太子,并无区别。”





朝为田舍郎 第二百四十章 挑拨埋雷
“效忠”啊,“誓死”啊,反正瞎话张嘴就来。
太子有演技,顾青的演技也不差,人生如戏,身在朝堂戏中戏。
李亨淡淡一笑:“这些场面话不必再说,孤非愚笨之人,也颇为敬仰顾卿的才学,若得顾卿之助,是孤之幸事,若不能得助,是孤的品行德望修得不够,不怪你,只愿你我能结个善缘,将来无论何时,不会与孤反目为敌。”
顾青急忙道:“殿下折煞臣也,臣怎敢与殿下为敌,事实上臣今日前来确有一件事想说,殿下若愿与臣推心置腹,臣便与殿下说说心里话。”
李亨神情愉悦地道:“我喜欢‘推心置腹’这个词,也愿意与你推心置腹,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与你不论君臣,先论朋友。如果你觉得能认同我这个朋友,那么不妨再考虑将来要不要辅佐我,如何?”
李亨说话的艺术很高明,不知不觉间便换了称呼,由“孤”改称“我”,无形中便拉近了关系。
顾青在脑子里飞快给李亨打分。
不说演技如何,也不说李亨真实的人品性格如何,至少李亨的话说得很真诚。
顾青组织了一下措辞,缓缓道:“殿下,臣今日与您说的话,是一些颇犯忌讳的话,还望殿下莫怪罪。”
李亨笑道:“我说过,此时此刻,你我是朋友,朋友贵在交心,怎会因言而罪人?你且放心说,再大逆不道的话我都三缄其口,不会怪罪你。”
“想必殿下应该听说了,臣即将调任安西都护府,临行之前,臣有一言进谏……”
李亨坐直了身子,态度端正地道:“我洗耳恭听。”
“殿下觉得……安禄山此人如何?”
李亨目光闪烁,微笑道:“虽是胡人,忠心可嘉。”
顾青微笑看着他:“殿下若果真如此认为,臣就无话可说,只能告辞了。”
李亨拉住他,苦笑道:“你这性子真是……人在朝堂,有些话终归不能随心所欲乱说,尤其是我的身份……唉,你想说什么不妨直说。”
顾青缓缓道:“殿下可知,安禄山手中握着多少兵马?”
李亨想了想,道:“三镇十五万精兵,听说还有一些异族兵马,亦有五万之数。”
“殿下可知,安禄山的三镇所处何处?”
“大唐北面屏障,要冲之地。”
“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平原甚广,极宜养马,北境铁矿众多,殿下可知安禄山的三镇麾下一年所产壮年战马多少匹,打造兵器多少件?”
连着三个问题,李亨的脸色不由变了,神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战马与兵器……恕我不知。”李亨摇头道。
顾青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地道:“殿下是大唐储君,未来的大唐江山都是您的,这些事情,您应该知道,必须知道。”
李亨的身子不自觉地绷紧,低声道:“你说这些话是何意?”
顾青叹道:“臣刚才说过,臣永远是唐臣。臣眼里的大唐天子只能姓李……殿下,臣如今担心的是有人要抢夺原本应该属于您的大唐江山啊……”
李亨身躯一震,惊愕地看着他。
顾青忽然笑了:“殿下是否觉得臣在挑拨离间危言耸听?”
谁知李亨却缓缓摇头,神情凝重地道:“我也不瞒你,关于安禄山,东宫门下幕宾谋臣与我商讨过无数次了,此人非我族类,又手握重兵,更得父皇无比宠信,如此重要的人物,我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
“商讨的结果呢?”
“争执不下,各云忠奸。有人说安禄山每年按时朝贺,对父皇忠心不二,进长安城随从不到千骑,牛马羊贺礼不下万头,进城后五体投地毕恭毕敬,言行举止毫无反相。”
“也有人说大忠即是大奸,安禄山手握二十万兵马,当初李林甫在世时与他交好,这些年安禄山陆陆续续向李林甫要粮食兵器钱财,十年前他还只是两镇节度使时,手中兵马不到十万,短短十年,已然扩充到二十万,一个戍边大将,兵马扩充如此之迅,实在令人不得不怀疑其用意。”
顾青低声道:“殿下自己认为安禄山此人是忠是奸?”
李亨沉默半晌,道:“我凡事喜欢往坏处想,尤其是……安禄山每次来长安,见到我时竟不行臣礼,对外还说什么此生只认父皇这一位大唐天子……见储君而不拜,公然说什么只认一个大唐天子,此非臣道,其心可诛。”
“所以,我觉得安禄山或有反意,他对父皇毕恭毕敬的表忠心,实则暗藏狼子野心……”李亨忽然笑了笑,道:“其实这些话不算犯忌,只是父皇极宠安禄山,不大喜欢听而已。这两年我亦明里暗里向父皇提过多次,请他提防安禄山此人,父皇却总是不放在心上。”
李亨怅然叹息道:“看父皇对他的宠信,我觉得安禄山才是父皇亲生的,若安禄山姓李的话,说不准父皇真会将江山传给他。”
顾青看出来了,安禄山成了李亨的一块心病,他都快被逼得抑郁了。
刚才的云淡风轻都是装出来的,李亨心里指不定将安禄山恨到何等地步。见储君而不行臣礼,仅这一条就足够李亨对他生出杀意了。
顾青咂咂嘴,他忽然觉得今晚白来了。
原本打算挑拨离间的,谁知根本不需要自己挑拨,李亨恨安禄山的程度恐怕不逊于自己。
“殿下若有闲暇,不妨看看这些年吏部和兵部留存的官员武将调迁存档。”
李亨疑惑道:“你的意思是……”
“看看这些年安禄山的三镇调任了多少官员武将,更重要的是,调走了多少汉人官员武将,提拔升任了多少胡人官员武将……或许一年只有两三个,三四个,但如果看整体,看十年内一共有多少胡人被提拔,这些胡人被安插在三镇的什么位置上,殿下或许能明白些什么,您和幕宾谋臣商讨的是他谋反的可能性,臣给您的,是安禄山谋反的真凭实据。”
李亨惊了,这方面他和幕宾谋臣委实没想到过。
“我明日便调吏部兵部官员武将留档一阅。”李亨认真地道。
顾青笑了笑,又轻声道:“殿下,杨国忠似乎也对安禄山颇为不满……”
李亨挑眉:“哦?”
顾青深知他与杨国忠之间不对付,但还是坦然道:“江山社稷与朝堂争斗,孰轻孰重,殿下当有计较取舍,有时候敌人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也可以暂时合作的,杨国忠虽与殿下不睦,但他要除的却是大唐的外敌,殿下,大唐未来的江山是您的,先除大患才是第一要务。”
李亨沉思半晌,缓缓点头道:“我知道怎么做了。”
抬头看着顾青,李亨笑叹道:“与君一席言,方知君睿智深远,我愈发觉得你是个难得的辅佐之臣,顾青,来辅佐我吧,我愿与你祸福共之,此生定不负你。”
顾青眼睛眨了眨,默默重复了几遍“祸福共之,此生定不负你”。
好句子,记下来,将来求婚的时候用。花瓣雨都打动不了她,只能说甜言蜜语了,以后注意在生活中搜集,不信甜不死她。
“臣谢殿下知遇之恩,只是臣即将去安西,未来一两年恐怕回不了长安,若臣从安西归来,一定尽心辅佐殿下。”
这话很高明,只有顾青知道,一两年以后安禄山应该要反了,那时的李隆基自身难保,狼狈逃窜蜀州。而李亨,则被时代的巨浪拍得晕头转向后,不得不担负起镇压平定反军的大任,那时顾青效忠他也没什么不妥,毕竟李亨是未来的大唐皇帝。
关于站队这一块,顾青拿捏得死死的。
得到顾青这句承诺,李亨大喜过望,没想到今夜居然有意外之喜,原本以为顾青不会投靠他,谁知聊了一次天反倒成了。
“哈哈哈,今日大喜,当浮一大白!来人,上酒!”李亨大笑道。
顾青微笑道:“臣愿辅佐殿下,但请殿下莫声张,待臣从安西归来后再说。否则若被陛下知道……”
李亨一惊,急忙道:“我懂的,断然不会与任何人提起,我若在长安有疑难,会遣人秘密送信求教,还请你不吝教我。”
“臣,一定尽心竭力,为殿下效命。”
…………
月夜下的长安依旧热闹非凡。
自高宗时期长安城取消了宵禁后,长安便成了名符其实的不夜城。每到夜晚,各家青楼楚馆,各个酒楼饭肆,还有大户人家的歌舞丝竹之乐,给长安城的夜晚增添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魅力。
万春公主坐在马车里,徐徐朝公主府行去。前方的羽林卫将士呵斥开道,马车晃晃悠悠在长安夜市的人群里穿梭而过。
万春心烦意乱地一手托着腮,不时狠狠地拍一下豪华马车内的软垫泄愤。
“呆得跟木头一样的人,张怀锦怎会喜欢他呢?她眼瞎了么?”万春恨恨地道。
马车忽然停下,一名执事宫女在马车外恭敬地道:“公主殿下,婢女查清楚了。”
万春一愣,然后冷声道:“你进马车来说。”
宫女上了马车,规规矩矩跪坐在万春面前,垂头道:“遵殿下令谕,婢女打听了张九章府上最近的事情,向殿下交令禀报。”
“说。”
“殿下,张怀省是张九龄的孙子,与张怀锦是堂兄妹,而顾县侯帮张怀省也不是为了张怀锦,而是为了张怀玉,即张怀省同父异母的姐姐……”
万春愣住了,呆怔半晌,气急败坏地狠狠捶着软垫,怒道:“张怀玉!从哪里又冒出个张怀玉?这个张怀玉是什么来头?她与顾青是何关系?”
“这年头,瞎了眼的女人怎会如此多?呜呜,气死本宫了!”




朝为田舍郎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雌际会(上)
普天之下的妇女同胞们,唯一有资格作的只有公主,只要王朝没灭亡,公主能理直气壮地作一辈子。
万春公主觉得自己最近很暴躁,以往的她是很有教养的,没有任何公主病,旁人对她的评价都是知书达理。她很少端公主的架子,与长安城所有的皇子和权贵来往都颇为亲密,她甚至是杨贵妃为数不多的闺蜜。
可是不知为何,万春遇到顾青后,脾气便不知不觉地暴躁起来。
从终南山道观尴尬的坦诚相见开始,万春每次见到顾青便忍不住回忆起当初那晚羞人的一幕,每次回忆都有一种当场拔剑自刎的冲动。
然而,感情是润物无声的。
不知何时起,万春对顾青从痛恨到好奇,从好奇到钦佩。
从顾青不可思议的诗才,每每能随口咏出绝妙的佳句,到骊山下救了父皇的性命,接着为了给身边的亲卫报仇,毫不犹豫地斩杀四品刺史……
很神奇的一个人,他仿佛从来不曾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放在心上。一张嘴又毒又贱,随口一句话能气死人,但是该拼命的时候从来不迟疑,也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利弊。
顾青拼命似乎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只凭本心。他觉得应该去做这件事,那么他便做了,前程,官爵,性命,都是身外物,都没有眼前要去拼命的这件事重要。
病怏怏没精打采的身躯里面,藏着一股令人敬仰迷醉的豪侠之气。
这样的男人,往往令女人难以自拔。
情愫,便如春天里的嫩芽,不可抑制地疯长。
宫女是跟随万春多年的中年妇人,她对万春公主最近的心思略有察觉,于是很明智地拣出了这件事里的重点。
“殿下,张怀玉是张怀锦的堂姐,已故贤相张九龄的孙女,不过是庶出,自幼在家中不受重视,两年前离家出走,最近才回长安。离家出走的那两年,据说是去了蜀州,婢女猜测,张怀玉在蜀州时便与顾青相识,按此推断,张怀玉此人在顾青心里的分量,或许比张怀锦更重要。”
万春烦躁地薅着头发,怒道:“那根呆木头究竟哪里好,竟然有这么多女子对他钟情,他顾青何德何能!”
宫女嘴角一扯,想笑,又忍住了:“是,顾青何德何能,殿下何必为这根呆木头而烦心。”
万春被拆穿了心事,不由恼羞成怒:“谁烦心?谁会为了他烦心?本宫只是看不顺眼罢了,他的事与本宫何干!”
宫女垂头道:“是,顾青的事与殿下无关……”
顿了顿,宫女又试探着道:“关于张怀省与杜封的恩怨,殿下还要听吗?”
万春傲娇地仰起鼻孔,道:“你且说说,本宫随便听一下。”
于是宫女又将打听到的张怀省和杜封的恩怨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万春摇头叹息道:“贤相之后,品行却是这般不堪,白白辱没了门楣。”
“罢了,事情已查清,顾青刚才在东宫已解决,如此便好。回府吧,本宫累了。”
宫女犹豫了一下,又道:“殿下,刚才婢女打听事情回来时,恰好看见杜家三公子杜封怒气冲冲从府里出来,纠集了一群家丁下人,直奔东市而去,婢女猜测,杜司直从东宫回府后训斥了杜封,而那位杜家三公子桀骜横行惯了,心中并不服气,此刻恐怕要去找张家绸缎铺的麻烦……”
万春一惊,美丽的杏眼急速地眨个不停,心中陷入天人交战。
管不管这件事呢?
不管吧,见义而不为,那根呆木头知道了难免对她愈发冷淡疏远。管吧……哼!张家的店铺,还是那个张怀玉家的,大家如今应该是敌人好不好,敌人倒霉不正是喜闻乐见么?本宫凭什么要帮敌人的忙?
“本宫不管!”万春傲娇地扭过头去,高傲的鼻孔威严地瞪住世间所有的不爽。
宫女垂头道:“是,殿下是否此刻回府?”
“回府。”万春挥了挥手,神情挣扎片刻,忽然又补充道:“让马车绕个道儿,从东市穿行之后再回府。”
宫女一愣,见万春一脸不争气地自我痛恨的表情,宫女仿佛明白了什么,忍着笑道:“是,婢女这就吩咐下去。”
说完宫女识趣地下了马车。
…………
顾青还在东宫与李亨秉烛夜谈之时,杜封带着一群府上的家丁下人,气势汹汹地奔向东市张家的绸缎铺。
今夜杜封原本安安分分待在府里饮酒作乐,谁知父亲杜鸿渐参加了东宫的饮宴回府后,不由分说对着杜封劈头盖脸一通骂,骂得杜封满头雾水,心中无比憋屈。
杜鸿渐显然不是什么讲道理的爹,骂到爽处意犹未尽,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如同得了一坛好酒却没有下酒菜一样,杜鸿渐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个不争气的家伙是自己的儿子,为何如此客气?抄起家法打他个万紫千红才是题中应有之义呀。
于是杜鸿渐也不客气了,随手抄起一根门闩便狠狠朝杜封砸去。
杜封勃然变色,抱头鼠窜,这时他也听出了缘由,原来竟是张家那几间绸缎铺的事。
1...103104105106107...3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