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朝为田舍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顾青收回皇子公主的土地无疑得罪了很多人,挡了很多人的财路,但在如今的朝局之下,那些主动交还土地的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天大的怨恨都暂时忍下来,每个人都清楚地察觉到,天子与顾青的决战快开始了。
是天子诛除权臣,还是权臣篡夺江山,成败只在一战。
如此诡异的气氛里,即将来临的君臣之战胜负未知,这个时候的朝臣和权贵们都非常理智地保持了沉默。
长安城外的泥泞路上,顾青站在路边,注视着一群群蹒跚而过的难民。
难民们已有了安置,州官们纷纷来领人,城外聚集了小半年的难民今日终于离开了难民营。
每个难民脸上布满饥色,面色菜黄,脚步蹒跚,可他们的眼睛却闪闪发亮,每个人的眼睛里有一种名叫“希望”的东西在璨然生辉。
此地而去,未来的生活或许不会太美好,或许仍有饥饿和灾荒,或许仍吃不饱肚子。
但是,他们有家了,有奔头了。
州官们早几日便在难民营中来回巡梭,他们告诉难民,顾郡王颁下了政令,往后三年可免赋税徭役,人到了地方便马上发下粮种,莫误了今年的春播。
朝廷三年不收赋税,对难民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三年的时光,不懒惰的话,足够恢复一个家庭的元气,甚至略有存余,这场由战乱引起的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终于结束了,朝廷有贤臣,他们在竭尽全力地恢复民生,让百姓们继续安享太平日子。
这位顾郡王,委实不赖,战乱之后,朝廷里能出这样一位贤臣,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顾青含笑站在路边,看着难民们从面前路过,有些感恩的难民经过顾青身边时忽然停下,然后恭敬地向顾青双膝跪拜,虔诚感激之态,如奉神明。
顾青忙着还礼,忙着搀扶起体弱的老人和孩子,也忙着婉拒难民们要为他立长生牌位的请求。
站在泥泞的路边,顾青的心情从未有过的踏实满足,民心或许愚昧,或许险恶,但人心都是知道好歹的,在普世的价值观里,“善良”是永恒的主旋律,从古至今皆是。
绝大多数人都明理,知道谁是恩人,谁是仇人,无力报恩便双膝跪拜一次,算是还了顾青维护百姓之情。
整整站了两个多时辰,十万难民仍在源源不断地成群离开。
顾青有些腿酸,于是带着韩介离开了泥泞的土路,往城内走去。
回去的路上,韩介神情兴奋不已,搓了搓手道:“王爷,做好事的感觉真不错,往后末将可要多做一做,看着今日百姓们对王爷虔诚膜拜的模样,实在让人振奋,末将也打算多存些银钱,将来回家乡后铺路修桥,也享受一下乡民对我膜拜的感觉……”
顾青笑了笑,道:“施恩求报是伪善,你的善良目的不纯,为的是显摆,论功德的话,大抵下一世还是会投个人胎,但进了阎王殿免不了被判官抽耳光……”
韩介咧嘴笑道:“王爷说得好像跟阎王商量好了似的……末将虽然心存显摆,但至少好事还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做了好事还要被判官抽耳光,未免过分了吧?”
“所以我说了,你下一世还会投人胎,不会沦入畜道,伪善也是善,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至少百姓们确实得到了好处,你也确实施了恩惠,对于一个凡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韩介忽然笑道:“王爷活万民于天下,您若百年以后,不知地府如何评判您今生的功德,至少会给您封个神仙吧?”
顾青停下脚步,认真想了想,缓缓道:“不诟不净,有善有恶,心中有佛,普渡众生,心中亦有魔,杀虐万千,我这样的人,功过很难评说,若来生仍生而为人,我只愿做个平淡安宁的平凡人,远离朝堂,远离是非。”
韩介摇头:“王爷,末将跟随您多年,您做的每件事末将都看在眼里,您是万家生佛的菩萨,心中纵有魔,亦是菩萨的雷霆霹雳,只为喝醒众生,您百年以后一定会被封为神仙,享人间万世烟火供奉。”
顾青失笑:“跟我多年,打架的本事没见长进,马屁倒是拍得越来越娴熟了。”
韩介挺起了胸膛,道:“末将打架的本事也没丢下,若有机会,王爷可亲眼见见末将以一敌万的豪气。”
…………
回到城内,走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顾青脚步愈发缓慢,他深深吸着气,享受久违的人间烟火味道,常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朝堂与人勾心斗角,他都不记得多久没有像个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走在大街上了。
今日的顾青只穿着常服,身后的亲卫们也都是常服家丁打扮,走在长安大街上一时倒是没人认出他来。
正在享受自由的感觉时,顾青忽然听到街边一位摆摊的老者用苍凉嘶哑的嗓音低喝:“卜卦问吉凶,测字见贵贱——”
顾青不经意地一瞥,见这位算卦的老者穿着粗布长衫,一双眼睛黑少白多,老迈的脸上如橘皮般处处褶皱,摆着的摊子前竖着一面旗幡,上书“铁口直断”四个大字。
顾青哂然一笑,对于街边算卦,他向来是不大信的,于是打算迈步继续前行。
算卦的老者却叫住了他:“这位郎君生得好相貌!”
顾青停下脚步,哭笑不得道:“我?我这一脸不高兴的模样,你从哪里看出‘好相貌’了?”
老者摇头,捋须严肃地道:“郎君此言差矣,所谓‘不高兴’不过是凡人有眼不识金玉,郎君之相貌却是正经的王者之相,老朽若说错一个字,愿将大好头颅双手奉上。”
顾青失笑道:“算个命而已,算错了也没必要送人头。”
老者道:“郎君若有暇,何妨坐下一叙,让老朽给您算算前世今生?”
说起前世今生,顾青心中一动,然后鬼使神差地坐了下来。
身后的韩介本想阻拦,见顾青已落座,也不便坏了王爷的兴致,只好朝后面使了个眼色,十余名亲卫跟了上来,分散在顾青四周,状若悠闲地来回闲逛,可他们的活动范围却非常老练地封锁了顾青身前身后的丈许范围。
顾青坐在卦摊边淡淡一笑,道:“既然老人家有兴致,不妨为我一算,若算得准,卦金少不了您的。”
老者笑了笑,道:“老朽算卦不全为了卦金,只重‘有缘’二字,郎君今日与老朽有缘,所以老朽才叫住您。”
顾青含笑道:“敢问如何算法?”
老者递过一只竹筒,又朝竹筒内塞了数枚铜钱,道:“请郎君摇爻,老朽师承文王卦宗,铜钱数枚可知吉凶。”
顾青执竹筒随意摇了几下,然后朝桌上一摊,数枚铜钱顿时掉出竹筒,分散在桌上不同的方位。
老者的眼睛似乎有些不灵光,鼻子几乎贴到桌上才看清铜钱的正反和方位,然后取过一枚铜钱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摩挲,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摩挲半晌,老者放下铜钱,悠悠道:“不知郎君想问何事?”
顾青想了想,道:“问国运,可卜否?”
老者一惊,抬头再次打量顾青,见顾青虽然身穿常服,但气度不凡,轩昂淡然,眉宇间起伏竟似山峦河海,有气吞天下之气势。
老者目光闪动,随即苦笑摇头:“恕老朽才疏学浅,以老朽生平之能,算不出国运气数。”
顾青哈哈一笑,道:“既如此,那就问问我个人的吉凶吧。”
老者点点头,指着桌上的数枚铜钱,道:“郎君可知您刚才摇出来的是何卦象?”
“正要请教。”
“是乾卦,《易》曰: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
顾青哦了一声,道:“不知何解?”
“乾卦到了第六爻,已是上无可上,巅峰之位也,是以称为‘上九’,‘亢龙’便是郎君如今的极致之位,恕老朽直言,郎君应是人臣之巅的位置,进无可进,退亦有灾,处于这个位置的人,虽然地位已崇高至极,但其实内心是最彷徨的,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龙若飞得太高,难免招来灾祸,故而需要戒骄戒躁,凡事三思而行。”
老者捋了捋胡须,缓缓道:“从卦象上看,郎君虽然风光至极,然而实则危机四伏,灾祸隐于内,似有刀兵之厄,又有血光之灾,此为郎君命中注定的一道劫,若能安然度过,此生富贵不可言,若不能度过,不但尸首难全,更会遗臭万年……”
顾青仍然淡定,神色如常,旁边的韩介却实在忍不住了,怒喝道:“放屁!你这老神棍胆敢欺到我们头上,什么灾祸,什么厄运,你在咒我们吗?满嘴喷粪的狗奴,信不信我砸了你的卦摊!”
老者神色不慌不忙,捋须道:“郎君,忠言逆耳,老朽生平算过无数卦,从来不会光拣好听的说,旗幡上的‘铁口直断’可不是虚妄,而是受恩之人所赠,如若郎君不信,便当今日你我未曾相识。”
顾青打量老者半晌,忽然笑了,笑得非常灿烂:“我当然信,老人家没说错,我此刻确实是危机四伏,似有刀兵之厄。”
老者也笑了:“你如何知道的?”
顾青悠悠道:“老人家会算卦,我信,但老人家除了算卦,恐怕还有别的特长,你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第二指节老茧颇厚实,而恰好我在军中待过几年,知道第二指节有老茧的人,都是用惯了刀剑所致……”
老者一愣,接着脸上迅速闪过懊恼之色。
旁边的韩介一惊,随即不假思索地拔出刀来,雪亮的刀尖指着老者,大怒道:“好个狗贼,胆敢对郡王殿下图谋不轨,兄弟们,护驾!”
身后的数十名亲卫闻言纷纷拔刀,大街上的百姓一阵惊叫,然后拔腿就跑,很快顾青附近方圆的街面上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顾青和亲卫们与老者对峙。
老者眯起了眼睛,看似浑浊不清的眼睛里忽然暴射出精光,他的语气也不再平和淡然,神情变得越来越阴沉。
很难想象,一张普通的老脸竟能在瞬间转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表情,善与恶只有一线之隔。
被亲卫们团团围住,老者却仍然不慌不忙,只是缓缓问道:“就凭两根手指,你便知道老朽用惯了刀剑?”
顾青笑道:“当然不止,还有您算卦时的样子,也是个大破绽。老实说,我已多年没见过似您这般耿直爽快,对客人毫无遮拦的神仙级人物了,‘亢龙有悔’……哈哈,有意思,今日我若死在你的刀下,那才叫真的‘有悔’……”
说完顾青神色一变,厉声道:“韩介,杀了!”
亲卫们轰应,然后一拥而上。
谁知顾青话音刚落,老者却忽然暴起身形,像一支离弦的利箭朝顾青射去,老者的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柄寒芒毕射的匕首……





朝为田舍郎 第六百五十九章 最后疯狂
这是一场针对顾青精心设计的刺杀。
在顾青身边防卫最薄弱的时候,在他心情最放松的时候突然出手,不得不说,时机和地点都选得非常巧妙,显然刺客不仅身手高明,而且背后有谋士策划。
唯一有瑕疵的是,顾青仅仅从对方的手指便发现了不对劲,在刺客出手前便已有了防备。
老者的匕首已出手,星点寒芒瞬间直指顾青的胸膛。
二人此时相距不过数尺,数尺之遥便是生与死的距离。
顾青面色不改,迅速往后退了几步,匕首离他的胸膛越来越近时,韩介的刀也后发而至,锵地一声将匕首磕开。
与此同时,顾青身后的数十名亲卫也纷纷围了上来,他们拽着顾青往后疾退,退到亲卫们的包围圈外,然后数十柄刀指向老者。
老者手执匕首,对亲卫的包围视而不见,一双阴沉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顾青所立的位置,眨眼间再次出手。
顾青的亲卫都是多年的老兵,平日里经常演练,韩介教过他们当王爷遇袭时如何应对,早在老者拔出匕首的那一刹,亲卫们已迅速按以前演练的方式结成小阵,将老者围在阵中。
无论老者如何突破,终归顾头不顾尾,一旦发动起来,阵内的每个方向都有刀朝他劈来。老者试了好几次都无法突破亲卫的阵势,反而将自己弄得险象环生,差点被亲卫的刀劈中。
顾青站在阵势外,看着老者若有所思。
如果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刺杀,那么刺客的力量显然太单薄了,靠他区区一人,不可能完成刺杀任务,事非正常,敌人必有后招。
顾青神情一凛,忽然大声道:“韩介,派人去调兵!”
正在凝神对付老者的韩介一愣,顾不得迟疑,立马指着一名亲卫,令他脱离阵势,去最近的城楼调拨安西军将士。
亲卫刚离去,韩介立马察觉到四周的空气不对劲。
以老者和顾青为圆心,原本熙熙攘攘的长安大街上,此刻竟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前后已被清空,连远远围观看热闹的百姓都没有。
这种激烈打杀的时刻,周围太安静往往不是什么好兆头。
韩介心头一沉,下意识地脱口吼道:“分出一半人保护王爷!”
亲卫们立马后退,包围老者的阵势也迅速变换,一阵猛烈如暴风雨般的攻击,待老者竭力抵挡过后,面前的阵势已经改变,阵势缩小了一半,仍将他牢牢围住,另外一半人已将顾青团团保护起来,每个人刀尖斜指,目光冰冷地注视着空荡荡的大街。
顾青面无表情站在亲卫们的保护圈里,对于技击一道,顾青并不擅长,危急时刻他也不会做外行胡乱指挥内行的蠢事,他对自己的亲卫有着完全的信任,他相信亲卫们会用生命将他保护得滴水不漏,除非他们全都战死。
顾青此刻的思绪却已飘向了朝堂。
眼前空荡荡的大街令他感到今日的凶险非同一般。
如此激烈的场面,大街上竟然没有一个百姓围观看热闹,这说明在老者开始对他刺杀之时,已经有人在大街的两端配合他,将街面清空了。
什么人在国都长安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能够瞬间清空整条街的路人百姓?
顾青吁出一口气,抬头仰望苍穹,嘴角微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当一个王朝的帝王只能用这种见不得人的方式来诛除朝臣,说明这个王朝的气数真的尽了,他已失去了堂堂正正的力量和勇气,末路绝境里的困兽,就算露出再凶狠的样子,终究已是强弩之末,凶狠只是他最后的疯狂。
所以,眼前的这位老者不是唯一的刺客,更要命的还在后面。
韩介的命令下得很及时,亲卫们刚将顾青团团保护起来,卦摊斜对面的一家酒楼窗格内,忽然射出一支冷箭,冰冷的箭矢正对着顾青的后背。
一名亲卫眼角一跳,几乎同一时间扬刀而出,将那支冷箭劈落。
紧接着,对面几家店铺二楼的窗格全部打开,露出一道道人影,每个人穿着玄色的衣裳,黑巾蒙面,手拉强弓满月。
一阵弓弦震颤,无数支利箭射来,所有箭矢的目标非常统一,全都直冲顾青而去。
韩介和亲卫们大惊,将手中的刀舞得密不透风,随着几声痛苦的闷哼,几名亲卫终究还是被箭射中,一头栽倒在地。
顾青的脸色也变了,他没想到为了杀他,对方居然调来这么多人,显然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为了杀他而做足了准备。若能杀了他,王朝的一切内忧外患皆可消除。
顾青当然不能认命,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他们父子不配治理这个国家。
“放弃那名刺客,马上占领一座店铺,所有人进去据守为战,等待援兵!”顾青果断下令道。
情势不利时,要学会借势,同样是守势,但占领建筑据守为战总比在大街上被人当靶子强多了,建筑便是自己的第一道防线。
老者立马被亲卫们放弃了,韩介和亲卫们都清楚,此刻的首要任务不是杀刺客,而是保证顾青的安全,刺客的死活并不重要,顾青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大街的两头渐渐冒出一些身影,他们穿着统一的玄色衣裳,人人黑巾蒙面,密密麻麻约有数百人,而顾青的身边却只有三十多名亲卫。
飞起一脚踹开街边一座酒楼的门,韩介大吼道:“都进来,顶住门,守住窗,固守待援!”
顾青被亲卫们匆匆拽了进去,然后酒楼的门和窗被关上,大门里面用桌子死死顶住,亲卫们扬刀指着酒楼的每扇窗户,静静地凝神戒备。
顾青沉声道:“各位兄弟辛苦,城外大营距此十余里,援兵半个时辰内可至,辛苦兄弟们坚守半个时辰。”
韩介喘着粗气道:“王爷放心,我等拼了性命也会保王爷周全,绝不让贼子伤到王爷一根寒毛。”
话音刚落,一支利剑穿透窗纸射了进来,恰好命中一名亲卫的胸口,亲卫闷哼倒地。
韩介面色大变,透过窗格往外看去,随即咬牙道:“王爷小心,他们围上来了。”
顾青沉声道:“找木板桌面,将窗户都封死。”
亲卫们手忙脚乱地在酒楼内搬来桌子和木板,合力顶住窗户,屋子里顿时暗了下来。
韩介的心头很沉重,内心充满了自责。
果真是太平日子过惯了,警觉也下降了,随着顾青的权势越来越大,满朝君臣都要仰其脸色之时,作为亲卫将领,韩介不知何时松懈下来,以为天下没人敢伤害顾青,于是平日里顾青出行韩介只安排了数十名亲卫相随。
这数十名亲卫看起来更像是顾青的仪仗,很少有上阵杀敌的机会,直到今日,残酷的现实狠狠抽了韩介一耳光。
权势越大,危机越重,韩介早该想到的。
世上没有后悔药,此时情势已经非常危急,韩介别无办法,只能拼了命保住顾青的安全,但愿在所有亲卫阵亡之前,城外大营的援兵能够及时赶到,否则韩介百死难赎其罪。
顾青太重要了,他的生死左右着无数人的命运,若顾青今日死在这里,至少数十万人的命运从此要改写。
愧疚的目光瞥过顾青,却被顾青捕捉到了,似乎猜到韩介此刻在想什么,顾青拍了拍他的肩,道:“冷静,为将者遇危急之时,愈不能自乱,否则便是领着兄弟们往深渊更近了一步,不管怎么说,我与你们同生死。”
韩介抿唇,用力点头,立马抛去了心中的沉重和愧疚,专心地观察眼前的局势。
酒楼门外,数百名玄衣武士已包围了酒楼,韩介透过窗格的缝隙望去,神情不由一惊,接着牙齿咬得格格响。
“王爷,外面的刺客不是寻常游侠的路数,他们是大唐的将士!”韩介怒声道。
顾青却似乎毫不意外,此刻居然还有心情笑出来,道:“眼神倒是挺尖,如何看出来的?”
韩介冷冷道:“他们在门外呈扇形包围酒楼,从他们站立的位置来看,是典型的军中合击战阵,寻常的游侠儿可做不出来……何人如此大胆,竟能调动军队来刺杀王爷。”
顾青眨眼笑道:“你猜猜?”
韩介愣了一下,接着恍然,神情愈发冷冽:“行此鬼祟之道,德不配位,枉为天子!”
顾青叹了口气,道:“外面这些人,不是羽林禁卫就是死士,无论什么人,今日这一关都不好过,韩介,咱们准备拼命吧。”
…………
京兆府官署。
身着官袍的宋根生从繁重的公文中抬起头,错愕地盯着面前的一名巡街武侯,道:“你说什么?安善坊大街被封了?”
武侯忐忑地垂着头,讷讷道:“半个时辰前,一名进奏院官员领着一千余羽林禁卫经过安善坊,找来了坊官和所有武侯,以羽林卫的名义下令封街,任何人不得进入安善坊大街……”
宋根生冷冷道:“何人下的令?就算天子出巡,也没必要将整条街都封了吧?”
武侯小心地道:“小人不知,只听说羽林禁卫要在安善坊办差……”
宋根生怒道:“办差就要封街,好大的威风!他们封街问过我这个京兆府尹了吗?”
发怒解决不了问题,宋根生拧眉沉思片刻,正要说什么,抬眼突然看到屋外一名熟悉的属官在廊柱下来回徘徊,神情迟疑,欲进又止。
宋根生愈发不满,指着屋外那名属官道:“你很闲吗?为何在此徘徊?”
属官一惊,急忙快步走入屋内,首先行礼,然后迟疑道:“宋府尹,下官刚才听说了一桩事,不知该不该说……”
宋根生冷冷道:“废话这么多,该说不该说的,你已站在我面前,自己不知道吗?”
属官急忙道:“宋府尹,午时下官听城外操持难民营的同僚官员提过一句,说顾郡王今早亲自在城外送别难民,然后回了城,众所周知,顾郡王的王府在亲仁坊,从明德门入城,若欲回到亲仁坊的郡王府,安善坊恰好是必经之地,下官又听说羽林禁卫莫名其妙封了安善坊的街,这个……”
属官罗里吧嗦说了一大通,宋根生脸色却越来越苍白,没等他说完,宋根生猛地起身,失声道:“不好!要出事!”
来不及解释,宋根生撩起官袍下摆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大声下令。
“官署内所有差役,不良帅,不良人,所有能叫到的巡街武侯,全都拿上兵器赶往安善坊,快!”
“派人向城外安西军大营报信,就说顾郡王在安善坊有危险,请安西军将领速速调兵护驾!”
…………
李十二娘府。
府中前院数十名女弟子正在日常练剑,女弟子练的剑既是杀人技,又是令权贵赏心悦目的剑器舞,李十二娘师承公孙大娘,剑器舞和杀人技都是师门重要的传承。
李十二娘一身劲装打扮,虽然她已三十多岁,但身材依旧婀娜苗条,除了眼角些许的鱼尾纹外,面貌与少女无异。
此刻的李十二娘正绷着脸,神情严厉地挑剔着弟子们每一个细微动作的错处,错误严重的甚至会换来她一记重重的鞭笞,被鞭笞的女弟子委屈地瘪嘴,也不敢反抗,老老实实地纠正自己的错误。
1...300301302303304...3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