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密妃在清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狸小妃
就像姑姑,皇上虽然待大阿哥没有太子那么好,可身为皇长子,该有的尊贵皇上总是会给的。
若是日后,她也能给皇上诞下个小阿哥,皇上一定会很高兴的。
纳喇玉容握着那支紫玉簪子没有松手,惠妃见她这样,不由得失笑,心里也跟着轻松了一些。
如意说的不错,玉容再怎么受宠也是她的亲侄女,只要她好好j□j,还不是任她摆布。
惠妃不着痕迹地看了坐在自己面前的玉容一眼,见她拿着那只紫玉簪子乐不可支,嘴角的笑意不由得多了几分。
......
王密蘅到了慈宁宫殿外的时候,无来由的生出几分紧张。
两位奶娘抱着小阿哥和小公主恭恭敬敬地跟在王密蘅身后。
见王密蘅过来,太后身边的容姑姑立马迎了过来,福了福身子:“给娘娘请安。”
“姑姑不必多礼,本宫过来是想给太后请安,顺带着让太后瞧瞧小阿哥和小公主。”容姑姑才刚动了动身子,就被王密蘅扶了起来。
这礼,她可不敢生受。
容姑姑笑了笑:“娘娘稍等片刻,奴婢这就去通传。”
王密蘅微微颔首,容姑姑便进了殿内。
没过多长时间,容姑姑就掀开帘子走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娘娘随奴婢进去吧。”
刚进入殿内,一种浓浓的檀香味扑面而来。王密蘅抬了抬眼,就看到桌上放着的一只莲花熏炉,几缕青烟袅袅升起,萦绕在大殿中。
太后身着一身素色的常服坐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串碧玉手串,桌上放着一本看到一半的经书。
王密蘅上前几步,跪下来行了个大礼:“臣妾给太后请安。”
后宫妃嫔众多,太后自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见,往往是熬到了一宫主位才有资格求见太后。就和初次承宠见皇后一样,头一次见太后自然要行跪拜大礼。
这样,才显对太后的尊重。
她跪下去,跟在她身后的两位奶娘也全都跪了下来,抱着小阿哥和小公主给太后请安。
“起来吧,让哀家好好瞧瞧小阿哥和小公主。”
太后看上去心情不错,她刚行完礼,就开口叫起,并没有刻意给她立规矩,连带着对她的小阿哥和小公主都在意了几分。
这让王密蘅有些意外,皇家的人,说话做事就是这么滴水不漏。
她还记得,小阿哥和小公主洗三的时候,太后没有派人来添盆,这会儿倒是看不出一点儿的异样。
听到太后的吩咐,王密蘅缓步上前,立在了离太后几步远的地方。
两位奶娘,则将小阿哥和小公主抱在了太后眼前。
“这模样,真是俊得很,像皇上多一些。”
“可不是嘛,这眉眼之间,和皇上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自从小阿哥和小公主出生后,所有的人都说孩子像康熙。其实,王密蘅压根儿就没弄明白怎么就像康熙了。孩子的脸还没长开,再说又这么小,怎么能看得出来呢?
所以琢磨来琢磨去,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不管像谁,都得说成是像康熙。这样的话,听的人高兴说的人自然也就高兴了不是?
太后见着小阿哥和小公主心情大好,摸了摸两人的小脸,然后让容姑姑拿了两个长命锁亲手戴到了小阿哥和小公主的脖子上。
王密蘅见了,急忙跪下替两个孩子谢恩。
太后逗弄了一会儿,就让奶娘将小阿哥和小公主抱到了偏殿。
殿中,只留下王密蘅、太后和容姑姑三个人。
王密蘅站在那里,她心里有些小小的紧张。
像是看出她的忐忑,太后的眼睛里闪现出一抹笑意,招手让她坐到对面的软榻上。
“你这孩子,是个懂规矩的,怪不得皇上喜欢你。”她刚坐下,就听到太后有些感慨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王密蘅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候,她自然是把太后的话当做反话来听了。
太后的意思,是在提醒她不能霸占着康熙了。
可是,这几日,康熙翻的都是玉贵人的牌子,后宫里谁不知道,如今玉贵人才是康熙的新宠。
王密蘅忙站起身来,恭顺地道:“太后言重了,这后宫的规矩,臣妾不敢不遵。”
“坐吧,哀家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王密蘅坐下来,恭顺的低着头,并不多话。
礼佛之人,一般是不喜欢别人多嘴的。
“皇上虽然宠着玉贵人,可哀家知道,皇上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太后的话让王密蘅心中猛地一跳,面上闪过一抹慌乱。
“太后......”她没法反驳太后的话,因为她知道康熙宠着玉贵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将众人的视线从她身上移开。
不管她承不承认,康熙对她真的是不错了。
太后随即叹了一口气:“皇家不许专宠,后宫里就更不用说了,有些事情哀家不好和皇上说,可你心里得明白。”
“臣妾谨遵太后教诲。”
王密蘅不愚蠢,自然知道现在是要表明态度的时候了,她可不以为只这一句话就能将太后糊弄过去。
“太后放心,皇上那里,臣妾会劝着的。”
王密蘅嘴里这样说着,心里可不认为自己能劝得动康熙。她觉得,在这后宫里,最任性的就是康熙了。毕竟,人家是一国之君,有那任性的资本。
所以,她这边再怎么保证,也是一句空话,最多也只能让太后安心。
除非,康熙自个儿对她没了兴趣。
而这样的结果,她自然是不想见到也承担不起的。
当人小老婆的,靠的不就是那么一点儿宠爱吗,没了这宠爱,日子还怎么继续下去。





密妃在清朝 67出宫前的准备
王密蘅从慈宁宫回来后,一连几日都没有见过康熙的面。
宫里头的人都在传,康熙对玉贵人如何如何的宠爱,不说赏赐,单说玉贵人所承的那些雨露就不知道要比旁人多出多少。那势头,竟比近日最受宠爱的密嫔娘娘都要强上一些。
听到这话的时候,王密蘅只是一笑而过,并没有放在心上。
康熙愿意宠着谁都不关她的事情,只要他心里的某一块儿地方留有她的位置就好。
好在,有了小阿哥和小公主,再加上前日李德全过来传的那句话,她觉得这个问题她完全不需要担心了。
所以,羡慕嫉妒甚至恨这样的情绪她一丁点儿都没有过。最多,是看看热闹罢了。
这宫里头闷得慌,不收钱的热闹又格外的好看。
等到第三日的时候,康熙才派李德全过来传话。
“娘娘,皇上差奴才过来问,明日就要出行了,出行所用的东西娘娘可都准备妥当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王密蘅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头一次有种这男人还是很靠谱的感觉。
不是她质疑康熙的承诺,实在是,这宫里头沸沸扬扬说他如何如何宠着玉贵人,她虽然不大相信却也不代表不会怀疑美色当前他把其他的事情都抛在脑后了。
若真是这样,出宫对她而言就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
所以,这会儿听到李德全的话,王密蘅难免有些激动。
只是,这东西准备不准备的,王密蘅真心觉得没多大区别。
总共就出去一天,晚上就回来了,她不觉得她需要带多少东西。
甚至,连前世出门必备的银子都不需要带。
王密蘅深刻地觉着,自从进宫后,银子这种东西的重要性在她心里越来越轻了,除了打赏奴才,她是想花都没处花啊。
试想一下,明天几人吃完饭后,她从口袋里摸出几锭银子“啪”的一声放在桌上,大喊一声:“小二,结账!”
或者,她在某个摊子前看中一样好东西,然后拿了东西顺手就付了钱。雅*文*言*情*首*发
只想一想,她就觉得,自己果断不能活了。
因为对古人来说,最正常的画面应该是:她看中了某样东西,痴迷,转头,四目相对,娇柔地叫一声:爷......(此处省略若干字)
“其他的都准备好了,只是有一样要劳烦公公。”王密蘅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
出宫只有一天的时间,说到底,只需要准备两套衣服便好。
可恰恰是这其中的一套衣服,成了难题。
王密蘅让人准备了一套素雅的常服,可问题是,从祈祥宫到宫门口,这么远的距离,她总不能穿着常服瞎溜达吧。
她相信,她这边刚有动作,整个后宫的人就都知道她要跟着康熙出宫去了。
王密蘅刚说完这话,就看见李德全一脸了然的神色:“娘娘,这是皇上叫奴才替娘娘准备的,娘娘看着可好。”
李德全一开口,就有小太监从殿外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朱红色的托盘。
她的视线落在了托盘里两套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裳上面。
一套是太监的衣服,一套是普通男子的常服。
王密蘅心想,这李德全还真是会办事儿。她还没说呢,他就想到了,不愧是乾清宫的总管太监。
“娘娘,这衣裳奴才已经让内务府的人按着娘娘的身量裁剪好了,娘娘安心穿着便是。”
王密蘅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有劳公公了,皇上可还有什么别的吩咐?”
进宫这么长时间,王密蘅早就知道,妃嫔随皇上出宫可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什么时辰动身,什么时辰汇合,随行的又有哪些人,这些都需要提早知道。
“皇上说,明日早朝后娘娘和秋梅姑娘扮成小太监的样子在宫门口等着,皇上和陈大人随后便到。”
王密蘅想着,李德全口中的陈大人应该就是在苏州碰到的那个陈廷敬了。
也是,陈廷敬身为帝师,颇受康熙信任,南巡的时候都跟随左右,更不用说只是在京城里转一转了。
“本宫知道了。”王密蘅微微颔首。
李德全说道:“娘娘若没有什么别的吩咐,奴才便回去复命了。”
王密蘅点了点头:“有劳公公了。”其实,她很想问一句:李公公,皇上让你过来其实是闲的无聊了吧。
王密蘅搞不明白,送衣服就送衣服吧,怎么还弄出一副事情很郑重,皇上刻意来打听的感觉。
李德全躬了躬身子,转身退出殿外。
他刚出去,秋梅就将托盘中的衣裳拿了过来。一件是太监的衣服,一件是寻常男子的常服,不过只一眼便看出两件衣服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
那料子轻薄丝滑,触手有一股温凉,怕在整个后宫里都是极好的。
进宫这么久,王密蘅早就没有那种因为用度奢侈而被惊吓到的感觉了。
最先的时候她听说康熙每日午膳都要上一百零八道菜而且一个月内不许有重样,整整一天都在琢磨,这哪里是吃饭啊,这分明是在吞银子。后来才知道,人一顿吃一百多道菜算什么奢侈,人家脚底下的袜子才见真功夫呢。
内务府做出来的袜子全都是纯白色的软绸,软绸缎是没有弹性的,所以做出来必须合脚,而且古代的袜子在脚前脚后有两道合缝,所以在脚背上的必须缝的像脊梁一样,为了美观还要沿着前后合缝绣上花。
天知道做这么一双袜子得费多少人力物力。
可据她所知,这些袜子不管多么精致,康熙也只穿一次,换句话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老人家最少要换三百六十五双袜子。这些,还不算偶尔弄脏或是一时兴起什么的。
这奢侈的程度,完败了后世的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放在以前她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现在,她早就习以为常了。
王密蘅换上那件衣裳,又对着镜子取下了头上的发簪和步摇,让秋兰给她编了个辫子,然后戴上一顶西瓜帽。
“娘娘生的真是俊俏。”秋梅看着她半晌,脸上微微有些赧然。
“梅儿,跟着爷有肉吃。”王密蘅手指一勾做了一个调戏的动作,眉宇间尽是笑意。
“好主子,您就别调戏奴婢了,奴婢给您做吃的去。”说完这话,秋梅也不理王密蘅,转身就朝殿外躲去。
“这丫头,一点儿情调都没有。”王密蘅呢喃一声,对着站在那里的秋兰问道:“这些日子,永和宫可有什么动静?”
自从上次被康熙借着皇贵妃的手罚跪后,德妃就越发的低调起来。平日里除了去承乾宫请安,竟是连康熙那里都很少去。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就是小阿哥和小公主洗三的时候,后妃里头德妃的添盆礼是最为贵重的。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她心里边儿总觉得不踏实,不知道德妃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没有,前些日子倒常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后来也不知怎地就不去了。如今皇上宠着玉贵人,德妃娘娘好像也不恼。”
听了秋兰的话,王密蘅点了点头。
这几日,她总在想,日后若是四阿哥登基,那德妃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到那个时候,她该怎么办?
上次的那件事情,她知道自己把这女人得罪狠了。德妃现在不敢拿她怎么办,是因为康熙宠着她。
可康熙若是不在了呢?
一想到这个,她的后背就冒起了一层冷汗。
王密蘅右手轻轻地捻起茶盖,缓缓阖了阖。
历史上的密妃活得很长,可活得长,并不代表活的痛快。
王密蘅闭上眼睛,又缓缓睁开,如今是康熙三十年,离康熙六十一年还有整整三十一年。
王密蘅心下略微安定,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解决这事情有两种途径:第一,当皇帝的不是四阿哥,第二,德妃在四阿哥登基前就死了。
对于她来说,第二种的可行性似乎更大些。




密妃在清朝 68糖葫芦
进宫一年多,今天终于可以出去透透气了。
天才刚刚亮王密蘅就起来了,梳洗装扮之后又用了一碗银耳粥,然后扮成太监的样子去了乾清宫。
她到的时候,康熙还没有下朝,李德全满脸恭敬地把她领到东次间等候。
东次间乃是暖阁,是康熙平日里休息的地方,也算得上是她除了祈祥宫外最为熟悉的地方。
“娘娘您先歇着,皇上一会儿就过来。”李德全的话音刚落,就有宫女奉上一杯热乎乎的奶茶。
王密蘅微微颔首,道:“这边没事儿了,公公先去忙吧。”
“是,那奴才先告退了。”听到她的话,李德全堆着笑意拱了拱手,就朝殿外走去。
王密蘅坐在软榻上,拿起桌上的奶茶喝了几口,因为一会儿要出宫,所以也没敢多喝。
半杯奶茶下肚,身上的凉意都散了几分,王密蘅优哉游哉的坐在软榻上,拿起桌上的一本书随意的看了起来。
没过多久,就听到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康熙身着一身金丝绣成的龙袍,嘴角含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看得出来他今天的心情格外的好。
看着他的样子,王密蘅心中暗想,原来因为出宫而高兴的并不只有她一个人。
“臣妾给皇上请安。”王密蘅走下软榻福了福身子,因为穿着太监的衣服,所以请安的动作做起来格外的别扭。她这边刚一动,康熙就笑得更欢了。
王密蘅发现,自己越来越往康熙宠物的方向发展了。
“起来吧。”康熙虚扶一下,眼睛里泛出一抹掩饰不掉的笑意。
这男人......
王密蘅站起身来,刻意对他的调笑视若无睹,不料,她刚站起身来,头顶上就传来一声似笑非笑的话,“密儿这模样,真有几分与众不同,李德全,你说是不?”
听到康熙的话,王密蘅抽了抽嘴角,目光移向了跟在他身后的李德全身上。
貌似,康熙又将李德全推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皇上看着好,便是这衣裳的福气了。”李德全神色犹豫,避重就轻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不得罪康熙,也不得罪她。
不得不说,这宫里的奴才没有几个能比得上李德全的功力。
这嘴上模棱两可的功夫,可是一等一的好。
“你这奴才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雅*文*言*情*首*发”听了李德全的话,康熙并没有恼怒,只淡淡地说道。
李德全讪讪一笑,低下头去不敢吭声。
王密蘅站在那里看着康熙和李德全颇有默契的说话,不知怎么就生出一种诡异的感觉。
会不会有一天,康熙突然明白,后宫神马都是浮云,原来他的真爱从来只有李公公一人而已。
“公公,到朕身边来。”康熙深情脉脉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李德全。
“皇上,老奴终于等到这句话了。”李德全喜极而泣,顿时泪流满面。
......
这样想着,王密蘅心里一阵恶寒,眼睛不自觉的在康熙和李德全之间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想什么呢?”康熙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在王密蘅的耳畔。
听到这声音,王密蘅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赶紧回道:“臣妾在想,皇上要带臣妾到什么地方去?”
王密蘅一张嘴,康熙就知道她言不符实了。他的视线在她身上审视了几眼,然后,低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
“回来朕在审问你。”
王密蘅心里一紧,干笑一声:“皇上说什么,臣妾怎么听不明白?”
康熙勾了勾嘴角,伸出手来掐了掐她的脸颊:“朕会让你明白的。”
王密蘅吃痛退后一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康熙,无声的控诉。
这男人,一点儿也不懂得怜香惜玉这四个怎么写。真不知道,这些年他是如何讨得女人欢心的。
看着王密蘅一脸委屈的模样,康熙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道:“出宫以后注意点儿分寸,免得让人误会。”
王密蘅反射性地问道:“误会什么?”
这四个字刚出口,王密蘅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康熙的意思,不会是那样吧?
王密蘅摇了摇头,觉得这男人不致于会这么邪恶吧?
王密蘅的眼神里透着一丝疑惑:“皇上......”
她刚说了两个字,康熙就低下头来在她耳边说道:“朕可不希望,爱妃被人当做娈童。”
“......”听着那两个字,王密蘅登时愣住了,眼睛里满是不敢置信。
王密蘅咽了咽口水,心说:这男人,真是一点儿都不纯洁啊!
怪不得,被他养大的太子会那么好男风,原来,根源在这儿呢?
“好痛!”一记爆粟袭来,王密蘅吃痛叫出了声。
康熙鼻子一哼,很是不满意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就径直朝殿外走去。
王密蘅看着他的背影,小声地嘀咕道:“自己不纯洁还不准别人想,真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李德全尴尬地笑了笑,道:“娘娘,快跟着吧,皇上可是不等人的!”
王密蘅又一次发现,这李公公和康熙还不是一点儿两点儿的有默契,看吧,连欺负人的语气都是一样一样的。
李德全要是知道她此刻的想法,一定感觉很冤枉。
密主子,奴才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欺负您啊!
有了康熙开路,王密蘅才觉得原来出宫真的可以和吃饭喝水那么容易。
王密蘅坐在轿子里,心里头升起一抹小小的怨念。要不是康熙这只大种马,她怎么会悲催到被困在后宫连出来都是一种奢望呢?
康熙坐在软榻上闭目养神,一点儿没察觉到身旁的女人正满是怨念的看着他。
看着他老神在在的样子,王密蘅撇了撇嘴角,掀开帘子的一角,饶有兴致的看着外头。
也许是心情很好的关系,她觉着今天紫禁城的天气格外的好。
轿子一路走出午门,午门下面正中有三座门,两边还各有一个掖门,而正中间的中门是康熙专用的。
所以,王密蘅沾了康熙的光,头一次出宫就走了中门。
京城里很热闹,虽然隔着帘子,王密蘅俨然已经融入其中。
比起她的反应,康熙自然显得淡定许多,坐在轿子里纹丝不动,好像外面的一切他都不关心似得。
察觉到这一切的王密蘅咬了咬牙,在心里暗骂一声,这男人,真是一点儿都不解风情啊!
他们刚下了轿子,陈廷敬就从另外一乘轿子上走了下来。
多日不见,这位帝师依旧是那么温文儒雅。
“老爷。”陈廷敬恭敬地叫了一声,然后便跟随在康熙的身后。
王密蘅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早就跑得没边儿了,只是碍于没有康熙的吩咐,她不敢随意出动罢了。
“走吧。”不知道是不是她的样子太过急切,康熙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秒,然后淡淡地开口。
不愧是天子脚下,比起苏州的热闹,京城的街上更带着一种厚重。
街边开着各色的店铺,有日用百货,有零嘴吃食,有测字卜卦的还有耍着杂技的,叫卖声和吆喝声此起彼伏的响在耳边。
看着热热闹闹的场景,王密蘅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天知道宫里头的日子都快把她憋屈死了,每日除了去承乾宫给皇贵妃请安,她就老老实实呆在自己宫里,连御花园都很少去。
不是她不去,实在是那种事故多发地她觉得还是少去为妙。
1...108109110111112...169
猜你喜欢